描写春天杨柳古诗词欣赏
- 格式:docx
- 大小:7.68 KB
- 文档页数:3
描写春天的古诗及赏析春天到处是人们辛勤的影子,人们用自己的双手播种着他们的坚定的信念和永远不变的希望,播种着真执的情和无私的爱。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描写春天的古诗及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一、江南春朝代:唐朝|作者: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古诗简介江南春,唐代诗人杜牧的名诗。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翻译/译文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注释1、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2、山郭:依山的城镇。
3、南朝:东晋灭亡后,先后在南方地区建立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合称。
4、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
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
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
5、楼台:指寺庙。
赏析/鉴赏这是描写江南风光的一首七绝;“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已经描绘了一幅幅绚丽的图画,但那只是宏观的,而杜牧的《江南春》则相对具体一些,似乎使人生观了几个景点,也就更深刻了;杜牧在这首七绝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千里”说明是写整个江南,但整体又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意象表现出来的。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里有过渡到江南风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寺庙,揉进了沧桑之感,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佛教建筑物在春风春雨中若隐若现,更增添扑朔迷离之美。
诗人在这里不说“朝朝四百八十寺”,而说“南朝四百八十寺”,显然别有意蕴。
南朝统治者佞佛,劳民伤财,修建了大量寺庙,《南史·郭祖深传》说:“时帝大弘释典,将以易俗,故祖深尤言其事,条以为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
采薇古诗翻译及赏析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
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采薇古诗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采薇》先秦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悲伤,莫知我哀!译文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
满心伤感满腔悲。
我的哀痛谁体会。
注释思:语气助词。
矣:语气助词。
依依: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的样子。
霏霏:雪花飞舞的样子。
昔:从前。
赏析一《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
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
但据它的内容和其它历史记载的考订大约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
周代北方的猃狁(即后来的匈奴)已十分强悍,经常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人民生活带来不少灾难。
历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外和命将士出兵打败猃狁的记载。
从《采薇》的内容看,当是将士戍役劳还时之作。
诗中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全诗分六章,前三章叠出,以采薇起兴写薇由作而柔而刚,而戍役军士远别家乡,历久不归,思乡之情,忧心不已!作者写道:山薇啊,你发芽了,出生了,我们总该回家了吧!但转眼又是一年,我们都顾不上家室,这却是为何呢?为了猃狁入侵之故,我们连好好坐上一会儿也来不及,也是为了猃狁之故。
我们需要攻战!又到了采薇的时候,薇叶长大了,枝叶柔嫩,这下总该回家了吧!心里的忧伤如此炽烈,为战事奔波,我们戍期未定,谁难替我们带回家信!山薇长得粗壮刚健了,这下该回家了吧!已是阳春十月了!可是王事没完,还没法闲暇,忧伤的心情好不痛苦,却无人相慰劳!四、五两章是写边关战事繁忙、紧张:那盛开的花是什么?是棠棣之花。
用花之盛起兴,喻出征军伍车马服饰之盛:那好大好大的是什么?那是将士的军车,兵车既已驾起,战马高大雄健,战事频繁,军队又要迁徙,岂敢定居?驾着四匹昂首高大的公马,军将们坐在战车上,步兵们蔽依车后,战马威武雄健,兵士手中的象骨的弓和鱼皮箭袋时时佩在身边,猃狁的侵战如此强大猖狂,马能不日日加强戒备?这两章写的是猃狁的匈悍而周家军队盛大的军威,纪律严正,卒伍精强。
写柳树的诗句有哪些写柳树的诗句有哪些春风吹过,柔嫩的枝条在风中摇啊摇,随风飘动。
小鸟也飞上了枝头,叽叽喳喳的叫,好像真在演奏一首春天的曲子。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写柳树的诗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写柳树的诗句1、弱柳从风疑举袂。
——刘禹锡《忆江南》2、皮枯缘受风霜久,条短为应攀折频。
但见半衰当此路,不知初种是何人。
——白居易《题州北路傍老柳树》3、金谷园中黄袅娜,曲江亭畔碧婆娑。
老来处处游行遍,不似苏州柳最多。
絮扑白头条拂面,使君无计奈春何。
——白居易《苏州柳》4、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唐彦谦《垂柳》5、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
开元一株柳,长庆二年春。
——白居易《勤政楼西老柳》6、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高鼎《村居》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8、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落时。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刘禹锡《杨柳枝》9、天南与天北,此处影婆娑。
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
雨余笼灞岸,烟暝夹隋河。
自有佳名在,秦松继得么。
——狄焕《题柳》10、翠拂晴波,烟垂古岸,灞桥春色。
斜带鸦啼,乱萦莺梦,愁丝如织。
——高观国《柳梢青(柳)》11、濯濯长亭柳,阴连灞水流。
雨搓金缕细,烟褭翠丝柔。
送客添新恨,听莺忆旧游。
赠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
——戴叔伦《赋得长亭柳》12、湖岸千峰。
嵌岩隐映,绿竹青松。
——程大昌《柳梢青》1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14、亚夫营畔柳蒙蒙,隋主堤边四路通。
攀折赠君还有意,翠眉轻嫩怕春风。
——汪遵《杨柳》15、含烟一株柳,拂地摇风久。
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
——杜牧《独柳》16、短亭杨柳接长亭。
攀折赠君行。
莫怪尊前无语,大都分外多情。
——晁端礼《朝中措》17、袅袅柳杨枝,当轩杂佩垂。
描写柳树的优美短句、段落和古诗词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一缕缕垂垂的细丝,将她们悬在那皴裂的臂上,临风婀娜,真像嘻嘻哈哈的小姑娘,真像凝妆的少妇,像两颊又像双臂,像胭脂又像粉……门前是一排柳树,柳树下还杂种着些鲜花;对面的一带红墙,是学宫的泮水围墙,泮池上的大树,枝叶垂到了墙外,红绿便映成着一色。
河堤上修了朗朗阔阔一条步道,河畔这头新栽了一排杨柳,初发的柳条儿风情万种,旖旎披下,似少女的发。
只不够长,点不着水面,是披肩短发。
大柳树的四周是一片黄烟棵。
烟叶儿在徐缓的风中微微掀动,像一群待飞的大鸟活动着它们的翅膀。
老柳树立在烟田中间,静静地低垂下它巨大的树冠。
它好像在俯视这些烟棵,俯视这片守候了几十年的田野。
柳差不多已经落伍了,柳差不多已经老朽了,柳什么实用价值都没有——除了美。
柳丝条子惯于伸入水中,去纠缠水中安静的云影和月光。
它常常巧妙地逮着一枚完整的水月,手法比李白要高妙多了。
春柳的柔条上暗藏着无数叫做“青眼”的叶蕾,那些眼随兴一张,便喷出几脉绿叶,不几天,所有谷粒般的青眼都拆开了。
有人怀疑彩虹的根脚下有宝石,我却总怀疑柳树根下有翡翠——不然,叫柳树去哪里吸收那么多纯净的碧绿呢?垂柳全乱了线条,当抛举在空中的时候,却出奇地显出清楚,霎那间僵直了,随即就扑撒下来,乱得像麻团一般。
别的树总有花、或者果实,只有柳,茫然地散出些没有用处的白絮。
别的树是密码紧排的电文,只有柳,是疏落的结绳记事。
别的树适于插花或装饰,只有柳,适于霸陵的折柳送别。
许多不知名的小鸟在婀娜的柳枝间鸣叫着跳上跳下。
秋风过处,将那纤柔的柳丝吹向湖面,丝丝细柳从柳枝处向下低垂,划出一条优美的曲线,曲折之间象是西子瘦削的肩和绰约的身姿,在迎风舞动着。
有几束柳丝连到了水中,在湖面上摇曳着,隐约象西施在湖边浣纱,又象是她那瀑布般的秀发倾泄在湖中,正洗浴待妆。
将西子湖的灵秀之美,极尽展示出来。
再远处,河边突起的坝堤上,一丛丛细毛柳的颜色姿态悠闲,衬在冷艳的弱水河上,便显现出一团团类似少女脸颊一般的红晕。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全诗
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出自元代白朴的《天净沙·春》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1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赏析这支《天净沙·春》曲子,运用绘画技法,从不同空间层次描写春天的景物,具体来说,第一句的春日、春山构成整个画面的背景,是远景,第二句是人物的立足点是近景,第三句庭院中喧闹的景象,展示了一幅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画面,是中景。
最能够体现春天特征的两个形容词是暖和啼莺,而最能庭院中生机的景物是舞燕和飞红。
全曲句句不离春天的特征。
“春山暖日和风”,作品开篇先从远处着笔呈现了一个宏大而又温馨的背景,也就是说,作者描绘了一幅和煦、温暖、辽阔的春光背景画面。
在这一句里,作者着意突出了春天已经来到人间的特点,“山”是春意盎然的,“日”是暖意融融的,“风”是和煦温情的。
这样的画面很美:明媚的春光里,春山润泽,春日融融,春风和煦,怡然与舒畅。
“阑杆楼阁帘栊”和“杨柳秋千院中”两句是近写,词人从远处的“春山”转为。
描写春天关于柳树的诗句
春风拂柳花婀娜,轻舞飘散落花花。
枝条翠绿扶风起,点缀青草映日光。
柳枝摇曳迎春暖,歌莺呢喃在枝间。
如烟如雾云烟雀,柳絮飞舞似微笑。
春雨淅沥润嫩芽,滋养滑腻柳树家。
随风起舞与百草,映照碧绿辉春华。
细细条条拂绿洲,吹起春天乐千秋。
柔柔丝丝挂人乡,农夫儿女笑开怀。
垂柳依依看水流,璀璨秋天彩世界。
绿鬓飞霜叶腰细,穿行游走于胸襟。
诗人静坐读春柳,思绪随风散万里。
轻舞鬓角踏枝痕,春风吹拂送笑颜。
春风拂面嬉柳枝,欢歌笑语伴阳光。
中国古代描写春天或杨柳的诗句
以下是一些中国古代描写春天或杨柳的诗句:
- 描写春天: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描写杨柳:
-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
-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高鼎《村居》
-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四首·其三》。
描写杨柳的春天的诗句
春风不燥杨柳绿,微雨滋润枝条娇。
轻舞飘逸如风扬,秀色盈眸如细腰。
湖边垂落绿袂摇,春日阳光照枝梢。
翠绿如浪悠悠荡,垂泪般婉转摇。
嫣红嫩绿映清波,袅袅垂落柳丝绕。
轻拂风动舞腰肢,新绿披上枝头皓。
春意正浓垂柳翠,婀娜身姿映天飞。
风送花舞满春郊,杨柳如瀑系江潮。
嫣嫣绿叶披春意,悄然吐露生机美。
轻烟暗鬓如波涛,婀娜身姿摇枝峥。
满目嫩绿披柳衣,翩跹舞姿照溪边。
绿林风起触神思,杨柳婆娑似画痴。
细长枝条垂白雪,杨柳似妩媚儿女。
清风拂面嫩绿舞,杨柳掩映春鲜衣。
舞袖翩翩送春意,垂柳如波漾映溪。
风过柳枝似翩翩,嫩绿婀娜舞春仙。
轻捻婀娜披春意,枝条迎风扇春衣。
绿风徐徐吹柳絮,杨柳婀娜秀影舞。
舞动婀娜掩春暖,杨柳如画绿华宣。
细长枝条垂翠绿,婀娜身姿探春色。
垂垂绿色似细纱,杨柳婀娜招风舞。
迎风拂面杨柳翠,轻柔舞姿婉若痴。
映水垂垂绿依依,翠袖飘飘姿晃晃。
寒风拂面杨柳舞,婀娜轻舞春妩媚。
新绿垂垂摇碧衣,杨柳婀娜舞吹归。
轻拂枝梢嫩绿摇,春意萦绕遍山腰。
长长绿裙垂金雨,婷婷容颜映水梁。
古诗文《【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赏析【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清朝:高鼎cǎo zhǎng yīng fēi èr yuè tiān ,fú dī yáng liǔ zuì chūn yān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古:仄通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烟【下平一先】今:仄通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烟【八寒,an,ian,uan,üan】出自:清代·高鼎《村居》作品原文: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释义】“草长莺飞二月天”写时间和自然景物。
生动地描写了春天时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
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
堤旁的柳树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
“草长莺飞”四个字,把春在的景物写活,使读者仿佛感受到那种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气氛,读者的眼前也好像涌动着春的脉搏。
“拂堤杨柳醉春烟”写村中的原野上的杨柳,“拂”,“醉”,把静止的杨柳人格化了。
枝条柔软而细长,轻轻地拂扫着堤岸。
春日的大地艳阳高照,烟雾迷蒙,微风中杨柳左右摇摆。
诗人用了一个“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写活了杨柳的柔态;写活了杨柳的神韵。
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图。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问答】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什么意思?答: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
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
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
出自《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晚年归隐于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
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给读者以美好的情绪感染。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的意思是什么?答:草儿露出绿丫,黄莺在枝头鸣叫二月天已来到河边杨柳垂枝在岸边春天似乎要来了。
柳树的诗句翻译及赏析柳树的诗句翻译及赏析关于柳树的诗句有很多,本文收集了部分描写柳树的诗句,整理后列表如下:《新柳》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
其全文古诗如下: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百尺长的柳条轻拂过闪耀着银光的水塘。
柳色尚且还不是深青的,只是浅浅的黄。
未必柳条能蘸到水。
那是因为水中的柳影将它拉长了。
《咏柳》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曾巩。
其全文诗句如下: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当春天刚到来的时候,零乱的柳条还没来得及转变为浅淡的青黄色,它就倚仗着东风吹拂而飘忽摇摆,气势更加猖狂。
那些柳条只会使柳絮飞上半天,企图遮蔽日月的光辉,却不知秋季来临,天地间还将有一场又一场的严寒霜冻,到那时它就要枯萎凋零了。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杜甫。
其全文诗句如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翠绿的柳树,在河边摇荡,引来了爱嬉闹的黄鹂。
两只可爱的黄鹂鸟,不断的鸣唱,好像在赞颂柳树的美丽。
抬头一看,许多只又白又可爱的白鹭排着整齐的队伍,一齐向蔚蓝的天飞去,样子真是令人喜爱。
从小小的窗户里望出去,西边的山岭依然被白雪所覆盖,那洁白的雪,好像是永远溶化不掉的样子,一直罩在山顶上。
接着,我打开门,望着远远的湖泊,看着那正要远征的东吴战舰,一排排,一排排,真像是一条条水中的蛟龙啊。
《咏柳》作者是唐代文学家贺知章。
其全文诗句如下: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村居》作者是清代文学家高鼎。
其全文诗句如下: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全诗翻译赏析及
作者出处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出自清代高鼎的《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全文赏析首联写时间和自然景物。
生动地描写了春天时的大自然,写出
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
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
堤旁的柳树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
“草长莺飞”四个字,把春在的景物写活,使读者仿佛感受到那种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气氛,读者的眼前也好像涌动着春的脉搏。
颔联写村中的原野上的杨柳,“拂”,“醉”,把静止的杨柳人格化了。
枝条柔
软而细长,轻轻地拂扫着堤岸。
春日的大地艳阳高照,烟雾迷蒙,微风中杨柳左右摇摆。
人用了一个“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写活了杨柳的柔态;
写活了杨柳的神韵。
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图。
颈联和尾联写人物活动。
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
孩子们放学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
儿童正处在人生早春,儿童的欢声笑语,兴致勃勃地放风筝,使春天更加生机勃勃,富有朝气。
儿童、东风、纸鸢,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
古诗词中描写杨花的诗句(50条)诗词是古代文人智慧和才华的结晶,诗词中描写的往往是思乡愁绪﹑爱国情怀;诗中讲述的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故事,是我国祖先的历史见证,让后人得以鉴古知今。
透过阅读古诗词,青少年可增添对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意志的初步概念和理解,逐渐加深对祖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
下面是古诗词中50条描写杨花的诗句,供大家欣赏阅读。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
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苏轼《少年游·去年相送》▶杨花白白绵初迸,梅子青青核未生。
——杨维桢《漫兴七首》▶驰道杨花满御沟,红妆缦绾上青楼。
——王昌龄《青楼曲二首》▶池上无风有落晖,杨花晴后自飞飞。
——韩愈《池上絮》▶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景阑珊绣帘风软杨花散,泪阑干绿窗雨洒梨花绽。
——刘庭信《醉太平·泥金小简》▶留春不住。
又早是清明,杨花飞絮。
——何梦桂《喜迁莺·留春不住》▶懒寻悟叶把诗题,不似杨花到处飞。
——张可久《湘妃怨·乐闲吹箫按》▶凭莺为向杨花道,绊惹春风莫放归。
——白居易《柳絮》▶流光惯欺病酒,问杨花、过了有花无。
——张炎《木兰花慢·二分春是雨》▶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
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苏轼《减字木兰花·立春》▶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张建封《竞渡歌》▶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叶采《暮春即事》▶送春滋味,念远情怀,分付杨花。
——万俟咏《诉衷情·送春》▶武昌无限新栽柳,不见杨花扑面飞。
——武昌妓《续韦蟾句》▶何人醉眼西湖路,错认杨花作雪飞。
——方回《清明大雪三日》▶山色空蒙寒食雨,杨花零乱溧阳楼。
关于柳树的古诗句篇一:和柳有关的诗句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003年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出的就是这首诗。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杨花”就是柳絮。
苏轼有《杨花词》)吴文英《风入松》:“楼前暗绿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诗词中不仅写“折柳送别”这种行动,而且,凡是与柳相关的词语都要拿来抒发分别时的离愁别恨,朋友间的厚意深情。
如“柳丝”、“柳枝”、“柳阴”、“柳色”、“烟柳”“柳绵”(又可说成是“柳花”、“杨花”、“柳絮”)、“杨柳”、“折杨柳”、“杨柳春”、“杨柳依依”等等。
“折柳”诗词中,还有一段非常感人的故事。
宋朝礼部属官李之问,爱上了都城名妓聂胜琼。
李将回原籍时,聂胜琼为之送别,饮于莲花楼,唱了一首词,末一句是:“无计留春住,奈何无计随君去。
”为这,李之问又留下来住了一个多月。
后来因为妻子催促太紧,李不得不怅然离去。
不到十天,聂胜琼写了一首《鹧鸪天》,寄给李之问。
李中途得之,藏在箱子里,回家后被妻子发现。
李只得以实相告。
李夫人读了《鹧鸪天》,见其语句清健,非常高兴。
不但没有阻止李聂的这段情缘,反而拿出私房钱让李之问去都城迎娶聂胜琼。
聂胜琼《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后,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
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二、“折柳”之缘由分别时为什么要折柳相送呢?常见的解释是,“柳”谐“留”音,赠柳表示留念,一为不忍分别,二为永不忘怀。
但是,这种解释我们感到很单薄,不足以完全令人信服。
折柳送别作为一种非常普遍的文化习俗,恐怕不是一个“谐音”就能解释清楚的。
描写春天杨柳风景的诗句
轻风拂柳丝,婉若春水流。
碧绿垂垂翠,抚摸心弦柔。
轻巧摇曳舞,繁星点点浮。
春意盈杨柳,芳华唯此留。
风吹叶声起,微微倩影舞。
轻拂行人衣,柔情暗流注。
垂泪如柳絮,惹人心痛忧。
谁解杨柳意,万般思绪酬。
绿柳似烟霞,春风柔情抚。
婉转垂秋水,大地铺绿羞。
别离如柳叶,袅袅寄相思。
细雨洗婆家,丝丝柔情逐。
春江烟水旁,金风泛柳条。
轻摇弄百叶,香鬓贴湖桥。
少壮穿杨绿,纤腰傲凤凰。
向晚倩影散,繁韵袅柳条。
杨柳拂风动,丝丝漾春潮。
拂面舞清风,绿影掩芳草。
河畔轻舞袖,柳叶为谁摇?
微风轻拂柳,丝丝散春娇。
春风杨柳色,瑟瑟动我骄。
随风舞绿翼,悠然弄柔腰。
微风拂绿柳,颤动舞春条。
柳岸烟雨星,轻拂诉离骚。
弦如柳舞弱,望君共悠悠。
荷叶浸微波,杨柳随清潋。
柳条荡浅影,春色彩薰腰。
贺知章古诗咏柳赏析(优秀6篇)《咏柳》原文篇一唐代: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翻译篇二如同碧玉装扮成的高高的柳树,长长的柳条柔嫩轻盈,像千万条绿色的丝带低垂着,在春风中婆娑起舞。
这一片片纤细柔美的柳叶,是谁精心裁剪出来的呢?就是这早春二月的风,温暖和煦,恰似神奇灵巧的剪刀,裁剪出了一丝丝柳叶,装点出锦绣大地。
古诗《咏柳》赏析篇三古诗《咏柳》赏析《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①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
本诗词描写的是垂柳。
②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③妆成:装饰,打扮。
④一树:满树。
一,满,全。
在中国古典诗词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
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⑤绦:用丝编成的绳带。
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⑥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⑦二月:农历二月,正是初春时节。
⑧似:好像,如同,似乎【译文】婀娜玉立的柳树像精美的碧玉装扮而成的妙龄少女,千丝万缕的枝条像少女盛装上垂挂下来的绿色丝带。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原来是那如同剪刀一样的二月春风。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小诗词,诗词人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内心深处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诗词的前二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在集中笔墨描写那高高的、亭亭玉立的、婀娜妩媚飘逸的柳树。
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从整体上写柳树,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用碧玉妆扮起来的,用“碧玉”形容柳树的晶莹翠绿,突出了柳树的色彩美。
俨然妙龄少女,亭亭玉立,妩媚婀娜,魅力无限。
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在写柳枝,诗词人将垂挂披拂的柳枝比喻为少女盛装垂挂的千万条精美的丝带,巧妙地写出了柳树的'轻柔婀娜的盛装之美。
在第三句中,诗词人以疑问的形式巧妙地写了柳叶儿。
“不知细叶谁裁出”,从形态上突出了柳叶精巧细致匀称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