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公开课课件(完整版)1
- 格式:ppt
- 大小:1.36 MB
- 文档页数:17
公开课《麻雀》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麻雀》。
本篇文章讲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体现了母爱的伟大。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麻雀母爱的伟大,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麻雀母爱的伟大。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朗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学习课文中的美好品质,培养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生字词的掌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老麻雀母爱的伟大,学习课文中的美好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情景引入:播放麻雀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麻雀,激发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麻雀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麻雀的课文。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并借助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讨论课后问题。
4.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体会老麻雀母爱的伟大。
5. 朗读练习学生齐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6. 随堂练习出示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老麻雀母爱七、作业设计1. 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2. 回答课后问题:课文讲述了什么样的故事?你从中学到了什么?3. 写一篇关于母爱的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情景引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课堂讲解、朗读练习等环节,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入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作业设计上,注重了对生字词的巩固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麻雀》_公开课课件(完整版)麻雀麻雀,是我们熟知的一种小型鸟类,常常在城市的街头巷尾可见。
虽然它的身形并不庞大,但麻雀有着独特的魅力和生存技能。
本文将从麻雀的外貌特征、栖息地、食物习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等方面,探讨这种常见的鸟类的全貌。
一、外貌特征麻雀的体型相对较小,平均体长约16厘米左右,体重约25克。
它们的羽毛主要以暗褐色为主,胸部呈灰色斑点,颈部和腹部则偏向浅黄色。
与其他鸟类相比,麻雀的嘴短且钩状,适合以种子、昆虫等为食物。
二、栖息地麻雀是适应性很强的鸟类,分布广泛。
它们可以在农田、城市、森林等各种环境中生存繁衍。
尤其是在城市中,麻雀常以人类的建筑物为巢穴,例如屋檐、树洞等地方。
由于麻雀能够适应不同的生境,因此我们能够在世界各地的城市中观察到它们的身影。
三、食物习性麻雀主要以植物的种子为食,如稻谷、小麦以及其他谷物。
此外,它们也会吃昆虫、果实等其他食物。
麻雀的嘴部较小,这使得它们对食物的选择有一定限制。
四、与人类的关系麻雀与人类之间存在着一种独特的互动关系。
在城市中,我们经常会发现麻雀在垃圾箱周围觅食,甚至有些麻雀会主动接近人类以获取食物。
这种现象可能与人类的生活方式和麻雀的适应性有关。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加剧,麻雀的数量逐渐减少。
导致麻雀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城市环境的改变。
由于城市的发展,许多垃圾箱被更高效的垃圾处理系统所取代,麻雀无法再依赖垃圾箱觅食。
此外,城市化还导致了麻雀栖息地的减少,使它们难以找到合适的巢穴。
为了保护麻雀这一可爱的生物,人们应该加强环境保护意识,营造适宜它们生存的栖息地。
同时,减少使用农药和化学肥料,保护谷物作物的生态环境,也能为麻雀提供更多的食物来源。
总结起来,麻雀虽然体形较小,但它们却以其独特的生存技能和适应性成为了城市中不可忽视的一员。
希望我们能够共同呵护这些可爱的小鸟,为它们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
让我们一起欣赏麻雀在城市中欢快的歌声,感受大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相处。
《麻雀》优秀课件汇报人:2023-12-06•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文本解读与赏析•语言特色与表达技巧•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课堂活动与互动环节•总结回顾与作业布置01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作家屠格涅夫简介作家生平主要作品《麻雀》创作背景时代背景个人经历文学风格与特点细腻的心理描写屠格涅夫的作品以细腻的心理描写著称,他善于通过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来展现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在《麻雀》中,作者通过对麻雀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表达了弱者在面对困境时的恐惧和无助。
深刻的社会洞察屠格涅夫的作品以深刻的社会洞察著称,他通过对社会现象和人物命运的描写,揭示了社会制度和个人命运之间的紧密联系。
在《麻雀》中,作者通过对麻雀命运的描写,隐喻了人类社会中的种种不公和不平等现象,引发读者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和关注。
02文本解读与赏析分析情节转折探究情节背后的意义梳理故事情节故事情节梳理1 2 3分析主人公形象剖析其他重要角色关注人物成长与变化主要人物形象分析03弘扬正能量与价值观01探讨生存与尊严的主题02揭示社会现象与问题主题思想阐释03语言特色与表达技巧比喻赋予麻雀人的情感和行为,如“它们蹦跳着,互相追逐,好似一群顽皮的孩子”,增强了文学性。
拟人排比修辞手法运用第一人称叙事有限视角多重视角转换030201叙事视角及效果经典语句欣赏与解读04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父与子》《猎人笔记》《罗亭》屠格涅夫其他作品介绍俄罗斯文学中动物形象塑造高尔基《海燕》01普希金《鲁斯兰与柳德米拉》02契诃夫《变色龙》03中国文化麻雀常被赋予勤劳、勇敢、团结等积极寓意,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表示事物虽小但具备完整功能,“群雀争枝”寓意团结就是力量。
西方文化在西方文化中,麻雀通常被视为平凡、卑微但具有顽强生命力的象征。
如“Sparrow”在英语中既有“麻雀”之意,也有“朴实无华的人”之意。
此外,在欧美一些地区,麻雀还被视为吉祥之鸟,能带来好运和幸福。
东西方文化中麻雀象征意义05课堂活动与互动环节朗读表演按照课文情节发展,学生们进行分角色朗读表演,通过声音、表情和动作展现角色的性格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