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婴师(四级)-基础知识讲解学习
- 格式:ppt
- 大小:11.43 MB
- 文档页数:61
第3部分第六章生活照料本章提示:掌握0~3岁婴儿换乳期和食物安全性的有关知识。
第一节饮食一、正确选择婴儿配方奶(一)学习目标选择配方奶的知识和方法。
(二)相关知识和工作内容1.正确选择和安排奶类1)可以选择的奶类(1)初乳:产后2~4天内母亲乳房分泌的乳汁称之为初乳,人的初乳中含有不少免疫因子。
初乳呈柠檬黄色,碱性反应,每日初乳总量为10~40毫升。
初乳比成熟乳所含蛋白质多出几倍,矿物质含量高,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较少。
(2)配方奶:经过国家质量监督批准的、允许在商店上出售的的奶或奶粉。
各种品牌的奶或奶粉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包括乳糖、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能够满足婴儿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和处于不同疾病状态时的需要,调制简单、使用方便,比较适合婴儿健康和营养的需要。
在包装上注有不同年龄段婴儿奶粉用量和调配方法,使用时应仔细阅读说明。
2)不宜选择的奶类(1)原奶:即未经加工处理的动物奶。
入胃后易形成大凝块,消化吸收慢,奶中易含有病菌,盐含量较高,只有在很难找到合适奶类的地区,婴儿又急需喂哺时才能作为人工喂养用奶。
(2)炼乳:含有45%的庶糖,不适合婴儿的营养需要。
含糖量过高,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过低,消化速度过快。
用炼乳喂养婴儿,由于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出现虚胖、肌肉松弛、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下降。
(3)酸奶:有的是在新鲜牛乳中加入酸剂制成,有的是把乳酸杆菌加入鲜奶中,使奶中乳糖变化成乳酸制成。
它的营养成分已不完全等同于牛奶,三大营养素中的糖分明显减少,营养成分较低。
如果婴儿肠胃不适,可短期少量食用,消化功能恢复后,仍然用牛奶来喂养,不能用酸奶代替牛奶。
2.及时发现和处理婴儿喂养中的问题1)喂养不足喂养不足的原因:婴儿休息不好、常哭闹、每次吃奶不能吸空奶瓶或乳房、没有得到充足的食物等。
喂养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每日喂奶次数;喂养环境与技术;奶嘴孔的大小与位置;每次喂完后是否打嗝;母亲是否疲劳;心情是否愉快;婴儿是否有器质性疾病等相关环节。
育婴师基础必学知识点
以下是育婴师基础必学的知识点:
1. 婴儿的生理特点:了解婴儿的正常发展和生长过程,包括体重、身高、头围等方面的发展变化,以及各个器官的功能发育和成熟情况。
2. 婴儿的日常护理:包括喂养、清洁、更换尿布、保持婴儿的皮肤清
洁和干燥、按摩和沐浴等方面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3. 婴儿的睡眠:了解婴儿的睡眠特点和需求,掌握有效的睡眠技巧和
创造有利于婴儿入睡和保持睡眠的环境。
4. 婴儿的情感发展:了解婴儿的情感需求和情绪表达方式,掌握建立
亲密关系和提供情感支持的方法。
5. 社交和认知发展:了解婴儿的社交和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包括语言、智力、感知等方面的发展,以及如何通过互动和创造有趣和有益
的环境来促进婴儿的发展。
6. 婴儿的健康和安全:包括了解常见的婴儿疾病和注意事项,掌握紧
急情况下的急救技巧和安全预防措施,例如防止窒息、摔伤、烫伤等。
7. 婴儿的家庭环境:了解婴儿的家庭环境对其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如
何与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合作,为婴儿提供稳定和支持性的环境。
8. 专业行为和沟通技巧: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包括与父母和婴儿有
效沟通,处理家庭和职业之间的界限,以及保护婴儿和家庭的隐私和
保密。
这些知识点是育婴师基本上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能够帮助他们提供专业、安全和负责任的育婴服务。
《育婴师》四级培训教案《育婴师》四级教案第一讲第一单元基础知识第一节 0-3岁婴幼儿解剖及生理发育特点一婴幼儿年龄阶段的划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将儿童期定位0-18岁。
一般分为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少年期和青年期六个阶段。
婴幼儿期(0-3岁)细分为新生儿期(0-1个月)、乳儿期(0-1岁)、婴幼儿期(1-3 岁)二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1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也有阶段性。
2各系统发育不平衡。
3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4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具有个体差异三婴幼儿生长发育的主要特点1年龄越小,生长速度越快2婴幼儿生长发育有一定的顺序和方向,不会越级发展 3婴幼儿时期要完成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从一个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的自然人,转变为初步能适应社会生活的社会人。
四婴幼儿解剖及生理发育特点1呼吸系统——气体交换站(1)婴幼儿呼吸系统解剖特点1) 鼻2) 泪管和咽鼓管3) 喉4) 气管、支气管5) 肺脏6) 胸廓(2)婴幼儿呼吸系统的生理特点1)上呼吸道具有调节温度的作用 2)黏膜纤毛的清除作用 3)肺回缩力的特点2心血管系统——人体运输管道(1) 婴幼儿心血管系统解剖特点1) 心脏2) 大血管(2)婴幼儿心血管系统生理特点呼吸型:婴幼儿呈腹式呼吸,3岁后呈胸式呼吸。
3消化系统——人体食物加工厂(1) 婴幼儿消化系统解剖特点和生理特点口腔食管胃肠胰腺肝、脾4泌尿系统——人体废物处理场(1) 婴幼儿泌尿系统解剖特点1)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1(2) 婴幼儿泌尿系统生理特点5内分泌系统——人体化学信使6运动系统——人体动力装置(1) 运动系统的解剖特点(2) 运动系统的生理特点1) 骨骼生长迅速2) 骨骼柔软易弯曲3) 头部骨骼尚未发育好4) 脊柱的生理弯曲5) 婴幼儿的手部力量小,不能拿重物6) 由于关节发育不全,容易发生关节脱臼7) 婴幼儿到了站立和行走时,才开始出现脚弓8) 婴幼儿肌纤维纤细,肌肉的力量和能量储备少,肌肉收缩力较差,容易产生疲劳,不能负重。
育婴师四级(中级)技能复习资料育婴师四级(中级)技能复习资料【2017-3】⼀、⽣活照料(A和B,⼆选⼀,40%,考核时间10分钟)A.⾷品制作001、制作蛋黄泥(1)先把鸡蛋煮熟,注意不能煮的时间太短,以蛋黄刚好凝固为宜。
(2)然后将蛋黄剥出,碾碎。
(3)⽤温开⽔、⽶汤、⽜奶或⾁汤拌匀,⽤⼩勺喂给婴幼⼉吃。
002、制作⼟⾖泥(1)把⼟⾖洗净削⽪后放⼊锅内煮或蒸。
(2)熟后⽤勺⼦背将其碾成泥状(也可⽤在市场上卖的现成⼟⾖泥)。
(3)再加⼊⽜奶(或黄油),搅拌后煮⾄黏稠状。
003、制作蛋黄羹(1)⽣蛋黄1个加⽔1-2倍,打成蛋汁,置于刚冒⽓的蒸锅中,微⽕蒸约10分钟即可。
(2)起锅前⽤筷⼦拨⼀下,看看蛋羹内部是否已经成形。
如果尚未完全凝固,可再蒸⼀会⼉,约2-3分钟即可。
(3)切忌⼤⽕猛蒸,否者蛋羹表⾯⼀下就会起泡,整个蛋羹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滑嫩。
004、13-18个⽉婴幼⼉⼀⽇膳⾷安排005、19-24个⽉婴幼⼉⼀⽇膳⾷安排006、25-36个⽉婴幼⼉⼀⽇膳⾷安排B、作息安排与习惯培养005、辅助婴幼⼉进餐(1)婴⼉要随醒随吃。
(2)给婴幼⼉选择合适的餐具。
(3)让婴幼⼉与家⼈⼀起共餐,通过模仿来学习吃饭。
(4)婴幼⼉刚开始学⽤⼩勺吃饭时,由于⼿的动作还不协调,⼤⼈要协助正确握持,可做⽰范动作,让婴幼⼉模仿。
(5)婴幼⼉开始学习吃饭时,⾃⼰只能吃⼏⼝,主要还是靠⼤⼈喂,这样可避免婴幼⼉吃不饱或饭菜变凉。
(6)在练习过程中,可能会洒饭到⾝上,育婴员要有耐⼼,及时处理⼲净,不要斥责婴幼⼉。
(7)应让婴幼⼉多练习⾃⼰吃饭,不要随意中⽌。
(8)吃饭时间不要太长,⼀般30分钟左右,如果不想吃了或不好好吃时,可以把饭菜先收起来,等到饿了⾃然就会吃了。
(9)婴幼⼉⾃⼰能独⽴吃上⼏⼝,都要及时给予⿎励,这样可以增强婴幼⼉⾃⼰吃饭的信⼼。
(10)进餐过程要保持婴幼⼉情绪愉快,专⼼进⾷,细嚼慢咽。
(11)不要边吃边玩,不挑⾷,不剩饭菜。
2021年四级育婴师考试知识点:0-3岁婴幼儿营养、饮食、饮水1. 营养行为包括择食行为、喂养行为、进食行为。
2. 自然食物、均衡膳食、适度喂养、适量摄入是安全营养的重要原则。
3.热能不是一种营养素,是食物的中产热营养素在体内代谢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是热能的主要来源,而食物中的无机盐和维生素不能提供热能。
4.在设计婴儿食谱时给量应比满足机体正常生理的需求量略高一些。
5.总能量需求中,基础代谢占50%,生长消耗占12%,运动消耗占25%,二便丢失占8%,其中主要是未吸收的脂肪。
6.营养素是指维持人类生存的主要营养物质。
一般来说包括六大类: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膳食纤维七大营养)7.婴儿必须的营养素另有牛磺酸和肉碱8.婴儿发育迅速,需要大量的蛋白质,它是生命的“根源”9.婴儿缺乏蛋白质将阻碍细胞和组织的正常发育,造成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功能下降,严重时刻导致酸碱平衡,渗透压平衡失调。
10.蛋白质广泛存在于蛋、奶、瘦肉、鱼、豆制品、小麦、大米、干果、玉米等中。
11.脂肪的主要生理作用:储存热能、保温保护、促进生长发育、溶剂的作用、含有脂肪的膳食一般比较香12.脂肪摄入不足会影响大脑的发育,引起某些皮肤病(如湿疹),还有脂肪性维生素缺乏症及婴儿生长迟缓。
13.碳水化合物主要生理作用是供给热能。
它是体内主要供能物质,是热量的“加油站”14.碳水化合物缺乏会造成婴儿生长发育迟缓,体重轻,容易疲劳,头晕等。
15.碳水化合物主要来自谷物类、根茎类食物及食糖。
16.矿物质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代谢的“管家”,有维持和调整机体的功能。
17.钙是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
18.影响钙吸收的因素:缺乏维生素D,菠菜与豆腐同吃,豆腐中的钙易形成草酸钙,不利于吸收19.服用奶及奶制品是补充钙的最自然而有效的途径,吸收率也高。
海产品,如虾皮,紫菜等,豆类、蔬菜中的叶类菜钙含量高。
育婴师基础知识内容育婴师作为专门从事照顾和抚养婴幼儿的专业人员,拥有丰富的婴幼儿护理经验和相关知识,是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受重视的职业。
在成为一名合格的育婴师之前,了解并掌握育婴师的基础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育婴师基础知识内容。
1. 婴儿生理发育了解婴儿的生理发育是育婴师的基本功。
从出生到一岁的婴儿阶段,婴儿身体各项机能的发育都具有一定的规律,如身高、体重、视力、听力、精细动作和语言能力等。
掌握婴儿生理发育的基本规律,可以根据婴儿的发育情况,合理安排护理和教育活动,促进婴儿的全面发展。
2. 婴儿护理婴儿的护理是育婴师的主要任务之一。
包括喂养、换尿布、洗澡、睡眠、穿脱衣服等方面的护理工作。
育婴师需要了解婴儿的喂养方式,如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区别以及各自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此外,了解婴儿的洗澡方法、睡眠安排和适宜的穿衣服材质等也是必不可少的。
3. 婴儿常见疾病和急救知识婴儿易患一些常见的疾病,如感冒、发烧、腹泻等。
育婴师需要了解这些疾病的症状、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以及常见的治疗方法。
同时,育婴师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急救知识,以应对婴儿突发疾病或意外事故时的紧急情况,并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
4. 婴幼儿早期教育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育婴师需要了解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如婴幼儿认知能力的提升、语言能力的培养、触觉和视觉刺激的重要性等。
育婴师还需要根据婴幼儿的特点和发展需求,设计并提供相应的早期教育活动,以促进婴幼儿的综合发展。
5. 安全意识和卫生习惯在照顾婴幼儿的过程中,育婴师需要时刻保持安全意识,确保婴幼儿的身心健康。
育婴师需要认识到一些常见的安全隐患,如婴。
2024年《育婴师基础知识》课件(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婴幼儿生理特点及护理知识;2. 婴幼儿心理发展及教育引导;3. 婴幼儿营养与喂养;4. 婴幼儿疾病预防与护理。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婴幼儿生理特点,能正确进行日常护理;2. 了解婴幼儿心理发展规律,能运用教育引导方法促进婴幼儿全面发展;3. 学会为婴幼儿制定合理的营养饮食,保障其健康成长。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婴幼儿心理发展及教育引导,婴幼儿疾病预防与护理;2. 教学重点:婴幼儿生理特点及护理知识,婴幼儿营养与喂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婴幼儿生理结构模型,婴幼儿护理操作视频,营养饮食搭配图;2. 学具:婴幼儿护理操作手册,心理发展观察记录表,营养饮食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看婴幼儿护理操作视频,让学生了解婴幼儿护理的实际情景;a. 婴幼儿生理特点及护理方法;b. 婴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及教育引导策略;c. 婴幼儿营养需求及喂养方法;d. 婴幼儿常见疾病预防与护理措施。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操作婴幼儿护理模型,巩固所学知识;六、板书设计1. 婴幼儿生理特点及护理知识;2. 婴幼儿心理发展及教育引导;3. 婴幼儿营养与喂养;4. 婴幼儿疾病预防与护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述婴幼儿生理特点及护理方法;b. 请列举三种促进婴幼儿心理发展的教育引导方法;c. 请设计一份适合12个月大婴幼儿的一日营养饮食。
2. 答案:a. 答案略;b. 答案略;c.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如婴幼儿护理实习,了解更多的实际操作经验。
同时,推荐阅读相关书籍,拓宽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婴幼儿心理发展及教育引导;2. 婴幼儿疾病预防与护理;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随堂练习;4. 作业设计中的具体题目和答案。
一、婴幼儿心理发展及教育引导1. 婴幼儿心理发展是育婴师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