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空气中细菌总数和霉菌总数监测方法的研究[1]
- 格式:pdf
- 大小:142.45 KB
- 文档页数:3
大学校园空气中细菌数量的检测与分析研究本次检测采用自然沉降法对空气中的细菌进行采集,进行培养后对所有培养皿里的生长的菌落数量进行统计,同时设置了四个地点,分别于两个不同时间段采样进行对比。
结果表明,空气中细菌的数量在人流高峰时比人流低峰多,同时也和环境的感官卫生呈正向关系。
检测空气中的细菌数量为控制空气污染提供了参照,同时也能指导对空气污染的治理。
标签:细菌;空气污染;自然沉降法;基础培养基微生物可以通过空气进行扩散,空气中的微生物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等,这些微生物是空气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
细菌在空气中的微生物中占绝大多数量,空气中的细菌主要来自于土壤,水体,各种腐烂的有机物,人畜呼吸道的飞沫及动植物体表的干燥的脱落物,空气中的细菌数量可以反映所在区域的空气质量,是大气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参数[1]。
因此,空气的清洁程度可以通过测定空气中的细菌总数来评价[2]。
加强对空气中的细菌数量的监测,对于预防和监控疾病的传播起着积极的作用[3]。
1 实验条件与方法1.1 实验材料牛肉膏、蛋白胨、氯化钠、琼脂、蒸馏水、磷酸氢二钠、纱布、脱脂棉、0.1mol/L 氢氧化钠溶液、0.1mol/L盐酸溶液。
1.2 实验仪器与设备培养皿、电炉、溶解锅、恒温箱、高压蒸汽灭菌锅、天平、大、小烧杯、玻璃棒、喷壶、量筒、超净工作台、放大镜、记号笔、尺子、药匙。
1.3 实验方案1.3.1 培养基的配置(1)称取和配置。
用量筒量取蒸馏水,平均分为两份,一份加热,再用天平称取琼脂加入水中,加热至琼脂完全溶解;取另一份蒸馏水加热称取牛肉膏,氯化钠,蛋白胨,加入水中,加热溶解。
然后将两份溶液混合均匀,倒入两倍于培养基的容器。
在加热过程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防止焦化。
(2)校正pH。
配制0.2mol/L酚红指示剂。
称取0.1g酚红,加入乳钵中边研磨边加入0.01mol/L NaOH 28.2ml,加蒸馏水500ml。
配制1/15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
收稿日期:2007208227作者简介:翁建中(1953-),男,江苏苏州人,高级工程师.[29]段洪涛,张柏,宋开山等.查干湖叶绿素a 浓度高光谱定量模型研究[J ].环境科学,2006,27(3):5031~5071[30]段洪涛,张柏等.长春市南湖富营养化高光谱遥感监测模型[J ].湖泊科学,2005,17(3):282~2881[31]李云梅,黄家柱等.湖泊富营养化状态的地面高光谱遥感评价[J ].环境科学,2006,(2):1770~17751环境空气中细菌总数和霉菌总数监测方法的研究翁建中,徐恒省,王亚超,赵凌宇 (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江苏苏州215004)摘 要:分别对环境空气中细菌和霉菌监测的不同采样仪器、采样方式、培养条件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结果表明,FA -1型和FA -2型采样器的采样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细菌和霉菌监测的采样时间以5min 为最佳;细菌的培养以48h 、37℃±1℃为优,霉菌的培养为96h 、28℃±1℃为宜;对实验结果进行精密度检验,均达到了质量控制的要求。
关键词:监测方法;空气;微生物;细菌总数;霉菌总数中图分类号:X 8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6002(2008)0420028203Study on Monitoring Method for Detecting Total B acteria and Mildew in the Air WE NGJian 2zhong ,et al (Suzhou Environmental M onitoring Centre ,Suzhou 215004,China )Abstract :The com parative results of the tests were analyzed and contrasted in sam plers ,sam pling and culture methods of bacteria and mildew in the air.The results of significance test results indicated that no differences in air microorganism capture function of FA -1and FA -2sam plers.The suitable sam pling time was 5minutes ,culture tem perature for Bacteria 37℃±1℃and for mildew 28℃±1℃,culture time for bacteria 48hours and for mildew 96hours.The accuracy examinations of the tests meet the quality control requirements.K ey w ords :M onitoring method ;Air ;M icroorganism ;T otal bacteria ;T otal mildew 空气中的微生物数目、菌谱是评价环境空气质量及其危害人体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因此对空气中的微生物进行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1-3]。
大学校园空气微生物污染调查了解校园四季空气中微生物含量变化趋势与污染情况。
方法采用撞击式采样器,在人员负荷最重、活动最频繁时,对某大学校园空气中细菌粒子和霉菌粒子含量进行检测。
结果校园空气微生物含量在季节间有很大不同,细菌含量在夏季最高,霉菌含量高峰在夏秋两季。
细菌浓度比较高的功能区有道路、寝室、食堂、超市、体育馆、微机室和教室。
可吸入霉菌粒子占霉菌粒子总数的比例高于细菌粒子。
结论校园空气微生物含量在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季节间和不同功能区之间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存在一过性污染情况。
空气中的微生物往往吸附在颗粒物上形成生物粒子,随风飘荡,其中小粒径的生物粒子在疾病传播方面具有更大意义。
研究表明,空气中微生物数量的多少与环境、清洁卫生状况、人员密度和活动情况、空气流通程度等因素有关[1,2]。
高校校园是师生集中生活和学习的地方,普遍存在空气微生物污染问题[3,4]。
加强对高校校园空气微生物的监测,对于了解校园卫生状况,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采用空气中生物粒子数(菌落总数,cfu)这一指示微生物指标对校园主要功能区空气质量进行生物学评价。
1.材料与方法1.1 校园概况沈阳市内某高校,2001年新迁校址,主要建筑物距离城市南北向主干道约150~1000m。
1.2采样为全面反映校园内师生主要活动区域空气微生物状况,按功能不同将校园分成12个不同的功能区,即操场、道路、绿地、食堂、宿舍、教室、图书馆、微机室、实验室、超市、体育馆和办公室。
参照《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GB/T 17220-1998),共设采样点126个。
于2008-12,2009-03、2009-06、2009-09采样,分别代表冬、春、夏和秋四季,在各功能区人员负荷最重、活动最频繁时采样。
参照《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GB/T18204.1-2000),采用撞击式采样。
JWL-2型采样器有上、下两级,上级收集粒径8m 及以上的微生物粒子,下面级收集8m以下粒径的可吸入微生物粒子。
校园不同场所空气中霉菌数量测定及分析发布时间:2023-02-22T03:21:05.719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第10月19期作者:李萌晏宇松王孟宇王雅超杨力弘[导读] 目的本文以山东协和学院为研究对象,评估校园内空气中霉菌的污染状况。
方法选用自然沉降法对校园室教室、操场、食堂、宿舍、图书馆、微机室、实验室等场所中的空气霉菌进行了采样研究,李萌晏宇松王孟宇王雅超杨力弘山东协和学院摘要:目的本文以山东协和学院为研究对象,评估校园内空气中霉菌的污染状况。
方法选用自然沉降法对校园室教室、操场、食堂、宿舍、图书馆、微机室、实验室等场所中的空气霉菌进行了采样研究,分析校园内不同场所霉菌的差异。
结果校园的教室、操场、食堂、宿舍、图书馆、微机室、实验室等场所空气均检测出霉菌,各采样点霉菌的浓度均存在差异。
结论校园环境空气霉菌的污染程度与人群密度、人员活动时间长短、通风状况等因素有关。
关键词:空气霉菌;检测分析;污染评价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生物能造成传染病的爆发流行。
大学校园是师生学习、生活比较集中的区域,普遍存在空气微生物污染问题[1,2,3,4]。
因此,加强对校园空气霉菌的监测,对了解校园空气污染现状,防止呼吸道疾病的传播,保护师生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材料与方法1.1采样方法。
采用自然沉降法对山东协和学院校园内的霉菌进行采样,选取山东协和学院东校区为采样区域。
采样点为6号教学楼教室、操场、第一食堂食堂、11号公寓(学生宿舍)、图书馆、微机室、医护中心实验室。
采样时间设置为8:00—10:00、12:00—14:00、17:00—19:00 这3 个时间段。
1.2霉菌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1.3霉菌的培养方法:霉菌一天采样 3 次,每次6min,采样后将培养皿倒置于恒温培养箱内培养,霉菌于28 ℃培养 72 h。
培养结束后,分别对各自平皿进行菌落计数,计算空气霉菌浓度(cfu/m3)。
空气中霉菌的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空气中霉菌的测定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采集室内空气样品,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霉菌数量。
实验原理:空气中霉菌数量可以通过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
该方法基于霉菌在特定波长的光线下吸收和反射的特性,通过测量样品中霉菌对特定波长光线的吸收量来计算霉菌的数量。
实验步骤:
1.准备样品:选择一个密闭的房间作为采样点,关闭门窗,保持房间内的温度和湿度稳定,并将采样器插入房间中央位置,开始采集空气样品。
采集时间不少于30分钟,保证采集到足够的空气样品。
2.处理样品:将采集到的空气样品倒入离心管中,加入适量的乙醇和去离子水混合液,摇匀后离心5分钟,去除上清液。
将沉淀物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备用。
3.制备标准曲线:取一定量的霉菌悬液,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乙醇和去离子水混合液,制成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使用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各标准溶液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值,绘制标准曲线。
4.测定样品:将滤液取出一定量,加入一定量的乙醇和去离子水混合
液,摇匀后离心5分钟,去除上清液。
将沉淀物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备用。
将滤液中的霉菌悬液加入到标准曲线中对应的吸光度值处,计算出霉菌数量。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霉菌数量与吸光度的关系图,并计算出了空气中霉菌的浓度。
实验结论: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室内空气中霉菌的数量,结果表明空气中存在一定的霉菌污染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空气细菌数量的检测引言:与外界相通的各个空间的空气中均有大量的细菌存在,且种类繁多,而这些微生物中绝大多数对我们人体来讲都是有益的,但其中也有一部分微生物往往是实验室各种实验材料、实验菌种污染的祸根,也是引起人类各种传染性疾病的祸根。
因此,对空气进行细菌学检验,目的在于调查气溶胶扩散的范围、滞留时间及浓度;确定空气中病原体种类;研究呼吸道传染病传播机制及气雾免疫的应用;考核空气卫生学及消毒效果,树立“处处有菌”和严格的消毒与灭菌观念。
而处于学院的我们来说,学院空气质量的好坏与师生们的生活与学习息息相关,通过沉降法检测细菌总数来判断空气中的卫生状况与污染程度并了解空气质量显得至关重要。
材料与方法:(一)仪器与材料1、普通营养琼脂平板(由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医学实验室提供)2、恒温培养箱(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医学实验室提供)(二)采样地点按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进行采样布点,选取新华学院的图书馆、西门口、校道、教学楼以及微生物实验室。
(三)采样时间及方法采样时间为2014年9月1日下午两到四点,采样天气为晴朗无雨,采样方法为自然沉降法。
沉降法是以微生物在空气中能随尘粒下降的原理,将平板平放在空气中暴露一定时间,使空气中的细菌直接沉降至培养基表面,然后置37摄氏度孵育24小时,计算菌落数。
实验方法:a.取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5个(直径7cm),在皿底做上标记;b.采用自然沉降法收集细菌,采用地点为新华学院的各个指定地方。
将平板打开,平板盖朝下放置在平板旁,分别暴露于空气中20分钟,然后盖好。
并注明采样的地点和暴露的时间;c.平板放置于37℃的恒温培养箱培养24小时后取出后观察,计算出所生长的菌落数和数量。
(四)菌落数计算按下列公式可得出空气中细菌总数。
每立方米细菌数=50,000N/ATA:所用平板面积(平方厘米);T:平板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分钟为单位;N:平板上的菌落数实验结果使用实验室提供的营养琼脂平板,在学校各个地方收集空气中的细菌,培养空气中的细菌,并经过实验室的空气细菌培养24h后,得出以下数据:样本号12345678 采样地点图书馆西门口校道微生物实验室厕所微生物实验室楼梯教学楼微生物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办公室采样时间/min2020202515202015平板上菌落数2515123471、由上述数据可知校园内的空气质量较好;2、各采样点的空气菌落对比:校道>微生物实验室厕所>微生物实验室>西门口>教学楼>微生物实验室楼梯>图书馆>微生物实验室办公室。
空气中微生物总数的检测方法
空气中的微生物总数对于环境卫生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开发出快速、准确的方法来检测空气中微生物总数至关重要。
目前,有几种常见的方法可以用来检测空气中微生物总数。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通过空气采样器来捕集空气中的微生物。
这
些采样器通常使用生物气溶胶采样器或空气生物采样器,可以捕集
空气中的微生物颗粒。
一旦收集到样本,就可以使用培养基来培养
微生物,并通过计数形成菌落来确定微生物总数。
这种方法虽然准确,但需要较长的培养时间,通常需要几天到一周的时间才能得出
结果。
另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来检测微生物
总数。
PCR是一种快速、高效的技术,可以在几个小时内检测出微
生物的DNA或RNA。
这种方法不需要培养微生物,因此可以更快地
得出结果。
但是,PCR方法需要特定的设备和技能,因此在实际应
用中可能存在一定的限制。
近年来,基于光学技术的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空气中微生物总
数的检测。
这些方法利用光学原理来测量微生物颗粒的数量和大小,
可以实现实时监测和快速检测。
此外,一些新兴的技术,如流式细胞术和基于质谱的方法,也正在被研究和开发,以提高空气中微生物总数的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总的来说,空气中微生物总数的检测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更快速、更准确的方法被开发出来,为空气质量监测和环境卫生提供更有效的手段。
空气细菌总数的测定一、实验原理培养基是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代谢的混合养料。
由于微生物具有不同的营养类型,对营养物质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加之实验和研究的目的不同,所以培养基的种类很多,使用的原料也各有差异,但从营养角度分析,培养基中一般含有微生物所必需的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素以及水分等。
另外,培养基还应具有适宜的pH值、一定的缓冲能力、一定的氧化还原电位及合适的渗透压。
任何一种培养基一经制成就应及时彻底灭菌,以备纯培养用。
一般培养基的灭菌采用高压蒸汽灭菌。
高压灭菌的原理是:在密闭的蒸锅内,其中的蒸汽不能外溢,压力不断上升,使水的沸点不断提高,从而锅内温度也随之增加。
在0.1MPa的压力下,锅内温度达121℃。
在此蒸汽温度下,可以彻底高效杀死各种细菌及其高度耐热的原理。
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须环境,也是微生物借以扩散的媒介。
空气中存在着细菌、真菌、病毒、放线菌等多种微生物粒子,这些微生物粒子是空气污染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空气微生物主要来自于地面及实施、人和动物的蹑手呼吸道、皮肤和毛发等,它附着在空气气溶胶细小颗粒物表面,可较长时间停留在空气中。
某些微生物还可以随着空气中细小颗粒穿过人体肺癌存留在肺的深处,给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也可以随着空气中细小颗粒物被输送到较远地区,给人体带来许多传染性的疾病和上呼吸道疾病。
因此,空气微生物含量多少可以反映所在区域的空气质量,是空气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参数评价空气的清洁程度,需要测定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和空气污染微生物。
----测定方法--平皿沉降法二、测定原理空气中飘浮着各种微生物,将盛有无菌培养基的平皿放于监测点上,暴露5min,空气中的细菌便会落到培养基上,然后在37°C恒温箱中培养24h,计数每个平皿表面的菌落数,由于一个菌落由一个细菌繁殖而来,菌落总数便可认为是细菌总数。
三、试剂营养琼脂1、成分A蛋白胨 1gB牛肉膏 0.3gC氯化钠 0.5gD琼脂 1.5gE蒸馏水1000mL2、制法:将上述成分混合后,加热溶解,调整pH为7.4~7.6,分装于玻璃容器中(如用国产含杂质较多的琼脂时,应先过滤),经121℃灭菌20min,储存于冷暗处备用。
浅谈医院空气微生物检测的方法【摘要】医院空气微生物检测是确保医疗环境安全和卫生的重要方法。
本文从空气微生物检测的方法、采样方式、实验室检测方法、分析结果和质控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通过对医院空气微生物检测的必要性、提高医院空气质量的措施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强调了医院空气微生物检测在防控医院感染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中的重要作用。
在日常工作中,医院应当建立健全的空气微生物检测机制,加强对医院空气质量的监测和管理,进一步提高医院的卫生水平和服务质量。
未来,医院空气微生物检测技术将继续发展,提升检测效率和准确性,为医院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关键词】医院空气微生物检测、重要性、方法、采样方式、实验室检测方法、分析结果、质控措施、必要性、空气质量、措施、发展方向。
1. 引言1.1 医院空气微生物检测的重要性医院空气微生物检测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随着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变得尤为关键。
空气中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它们可能是医院感染的重要来源。
医院空气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直接影响着医院内的空气质量和患者的健康安全。
通过对医院空气微生物的检测,可以及时了解空气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浓度,帮助医院制定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
通过监测空气微生物的变化,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感染源,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医院空气微生物检测也为医院内的科研和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为提高医院空气质量、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因此医院空气微生物检测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一环,是保障医院环境卫生安全的重要手段。
在日常工作中,医院应当高度重视空气微生物检测工作,不断优化检测方法,提高检测效率,确保医院空气质量达标,为患者和医护人员创造一个清洁、安全的工作环境。
2. 正文2.1 空气微生物检测的方法空气微生物检测的方法是确保医院空气质量的重要步骤之一。
.实用文档.
空缺中微生物检验方法
菌落总数测定
自然沉降法
1 原理:指直径9cm的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暴露5min,经37℃、48h培养后,计数生长的细菌菌落数的采样检测方法。
2 仪器:
2.1 高压蒸汽灭菌器
2.2 恒温培养箱
2.3 冰箱
2.4 平皿〔直径9cm〕
2.5 制备培养基用一般设备
3 培养基
3.1 成分:
蛋白胨10g
牛肉浸膏3g
氯化钠5g
琼脂15~20g
蒸馏水1000mL
3.2 制法:将上述各成分混合,加热溶解,校正pH至7.4,过滤分装,121℃20min 高压灭菌,用自然沉降法时倾注约15mL于灭菌平皿内,制成营养琼脂平板。
4 操作步骤:
~1.5m。
采样点应远离墙壁1m以上,应避开空调、门窗等空气流通处。
4.2 将营养琼脂平板置于采样点处,翻开皿盖,暴露5min,盖上皿盖,翻转平板,置36℃±1℃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8h。
4.3 计数每块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数,球场全部采样点的平均菌落数。
以每平皿菌落数〔cfu/皿〕报告结果。
.。
空气中菌落总数测定方法空气中菌落总数测定方法是评估环境中微生物污染程度的一种方法。
空气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它们对人类健康和生物环境都具有一定影响。
因此,了解空气中微生物的总数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空气中菌落总数测定方法。
1.培养法:培养法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一种空气中菌落总数测定方法。
该方法依赖于菌落在富营养培养基上的繁殖,通过计数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成单位(CFU)来估计空气中的微生物总数。
常用的培养基有厌氧培养基和好气培养基。
测定步骤大致为:收集空气样本→灭菌并将空气样本传递到培养基上→培养一定时间→用显微镜或裸眼观察菌落的形成(需要进行稀释)→根据菌落数量进行计数。
2.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测定空气中菌落总数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测量菌落中主要的色素如叶绿素等的吸光度来估计菌落的数量。
测定步骤包括:将收集到的空气样本溶解在适当的溶液中→将溶液置于分光光度计中测量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本中菌落的数量。
3.过滤法:过滤法是通过将空气样本通过微孔过滤膜将其中的微生物捕获,在过滤膜上的菌落形成后进行计数。
该方法适用于空气中微生物浓度较低的情况。
测定步骤为:用特制的采样器收集过滤膜→将过滤膜放置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菌落形成后计数。
4.PCR法:PCR法是一种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进行空气中菌落总数测定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提取空气中微生物的DNA并进行PCR扩增,通过计数扩增产物的数量来估计菌落的总数。
PCR法具有快速、灵敏和高效等特点。
综上所述,根据不同的实验条件和需要,可以选择适当的方法来测定空气中菌落的总数。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可以相互验证,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同时,不同方法的选择还需要根据实验室设备和人力资源等因素来考虑,以确保实验的有效进行。
收稿日期:2007208227作者简介:翁建中(1953-),男,江苏苏州人,高级工程师.[29]段洪涛,张柏,宋开山等.查干湖叶绿素a 浓度高光谱定量模型研究[J ].环境科学,2006,27(3):5031~5071[30]段洪涛,张柏等.长春市南湖富营养化高光谱遥感监测模型[J ].湖泊科学,2005,17(3):282~2881[31]李云梅,黄家柱等.湖泊富营养化状态的地面高光谱遥感评价[J ].环境科学,2006,(2):1770~17751环境空气中细菌总数和霉菌总数监测方法的研究翁建中,徐恒省,王亚超,赵凌宇 (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江苏苏州215004)摘 要:分别对环境空气中细菌和霉菌监测的不同采样仪器、采样方式、培养条件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结果表明,FA -1型和FA -2型采样器的采样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细菌和霉菌监测的采样时间以5min 为最佳;细菌的培养以48h 、37℃±1℃为优,霉菌的培养为96h 、28℃±1℃为宜;对实验结果进行精密度检验,均达到了质量控制的要求。
关键词:监测方法;空气;微生物;细菌总数;霉菌总数中图分类号:X 8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6002(2008)0420028203Study on Monitoring Method for Detecting Total B acteria and Mildew in the Air WE NGJian 2zhong ,et al (Suzhou Environmental M onitoring Centre ,Suzhou 215004,China )Abstract :The com parative results of the tests were analyzed and contrasted in sam plers ,sam pling and culture methods of bacteria and mildew in the air.The results of significance test results indicated that no differences in air microorganism capture function of FA -1and FA -2sam plers.The suitable sam pling time was 5minutes ,culture tem perature for Bacteria 37℃±1℃and for mildew 28℃±1℃,culture time for bacteria 48hours and for mildew 96hours.The accuracy examinations of the tests meet the quality control requirements.K ey w ords :M onitoring method ;Air ;M icroorganism ;T otal bacteria ;T otal mildew 空气中的微生物数目、菌谱是评价环境空气质量及其危害人体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因此对空气中的微生物进行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1-3]。
目前,在采样方法、使用仪器、采样时间及体积、培养时间和温度等方面的室外空气微生物监测标准方法尚不统一[4-9],对空气微生物监测方法开展研究很有必要。
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对空气中细菌和霉菌的监测方法和实验室质量保证方面进行了分析,为建立可靠和实用的空气细菌和霉菌监测方法进行了尝试。
1 实验部分111 仪器与试剂FA -1型和FA -2型安德森(Andersen )固体撞击式采样器;营养琼脂培养基;马丁霉菌培养基。
112 样品采集悬浮在空气中的菌体撞击到各级营养平板上,分别用两种采样器在监测点采集空气微生物。
采样器在采集前用酒精灯火焰灭菌,在采样5min 或10min 后及时关闭采样器(精确到秒)。
样品采集后应及时、安全送至实验室[4,9]。
113 微生物培养空气微生物采样后分别在28℃和37℃恒温条件下培养。
细菌在37℃±1℃连续培养4d ,每24h 记录1次结果。
霉菌在28℃±1℃连续培养5d ,每24h 检测和记录1次结果。
用菌落计数器或放大镜立即进行平皿菌落的计数[10]。
114 方法运用SPSS1115处理软件对经不同采样仪器、采样方法、微生物的培养条件获得的结果进行t 检验,比较不同处理方式的微生物结果的差异性。
第24卷 第4期2008年8月中 国 环 境 监 测Environmental M onitoring in China V ol.24 N o.4Aug.20082 结果和讨论211 采样仪器对FA-1型和FA-2型采样器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见表1。
对FA-1型与FA-2型采样器的结果进行t 检验,t=01592<t(6,0105)(P>0105),霉菌总数t =01267<t(6,0105)(P>0105),两种采样器的采样结果均无明显差异,使用的效果相同。
但是FA-1型采样器在采样时撞击器中培养皿不能转动,采样时微生物体容易产生重叠。
另外,FA-1型采样器采样时,采一个样品需用六个培养皿,操作繁琐。
FA-2型采样器使用2级撞击器,操作较FA-1型简便。
表1 两种采样器监测结果比较(n=7) 个Π立方米时间细菌总数霉菌总数FA-1型FA-2型FA-1型FA-2型2006131643187325092491 2006143481342833752314 2006152014279233393004 2006163481341033223410212 采样时间使用FA-1型采样器在同一点位分别采样5、10min,菌落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采样时间的结果(n=5) 个Π立方米次别细菌总数霉菌总数采样5m in采样10m in采样5m in采样10m in137535249442721741634774883211196602539对采样5min与10min的结果之间的差异进行显著性t检验,细菌t=01184<t(4,0105)(P> 0105),霉菌t=01769<t(4,0105)(P>0105),不同采样时间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但随着时间的延长,采集到的细菌和霉菌数目有随之减少的趋势。
因此,采样5min即可反映空气环境中微生物的实际状况,也节省了工作时间。
此外,在研究过程中发现,2次平行样的异常与采样当时风力有关,因此在空气微生物采样时要规避雨雪、沙尘及4级以上大风。
213 微生物培养温度空气微生物采样后在恒温条件的培养温度不尽相同,细菌和霉菌总数的培养温度为25℃~37℃[3,6,7]。
考虑到细菌对人体的危害,分别采用了28℃和37℃进行培养,菌落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培养温度结果个Π立方米时间细菌总数霉菌总数37℃(n=7)28℃(n=7)37℃(n=5)28℃(n=5) 200517111215597250402 20051811331374159191 20051911511429043235 20051111796176 对两种温度培养下的结果的差异性进行显著性t检验,细菌t=11926<t(6,0105)(P>0105),表明不同培养温度的结果无显著差异。
细菌在合适的温度下能够对人体产生危害,为了有针对性的评价空气细菌对人身体健康的危害,环境空气中细菌的培养温度以37℃±1℃为好。
霉菌t= 11135<t(4,0105)(P>0105),表明不同培养温度的结果无显著差异。
霉菌可直接引起人体过敏和皮肤病,还可通过食品和日用品的霉变对人体产生影响。
霉菌在自然界环境中适宜繁殖的温度为28℃,因此,霉菌培养温度较为合适的为28℃±1℃。
214 微生物培养时间环境空气中的细菌和霉菌的培养时间不同,其结果也有差异,将细菌在37℃±1℃下连续培养4d,每24h记录一次结果;霉菌在28℃±1℃下连续培养5d,每24h记录一次结果,结果见表4。
表4 不同培养时间的结果个Π立方米次别细菌总数霉菌总数24h48h72h96h24h48h72h96h120h 11903423573650428696817890 21121931971970136206276300 3188361376378029473510411041 4ΠΠΠΠ46245574742809对细菌和霉菌培养期内相邻时间分组的结果差异性进行显著性t检验,结果表明,细菌在24h 与48h的结果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t=41862> t(2,0105)(P<0105)),其他相邻时间分组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霉菌除了在96h与120h监测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外(t=21341<t(3,0105)(P< 0105)),其它相邻时间分组的结果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从节省人力财力又不影响结果评判出发,空气中细菌总数的培养温度为48h较合适,霉菌 翁建中等:环境空气中细菌总数和霉菌总数监测方法的研究29 的培养时间为96h较合适。
215 质量保证从试验的同批样品中,选出先采样的15个样品,由同一实验人员随机抽取此批样品中的10%做双样分析,求得此批样品的精密度判断值(细菌精密度判断值=3127 R=3127×010495= 011618;霉菌精密度判断值=3127 R=3127×010649=012122)。
选取的平行双样的对数差值均小于本批数据的精密度判断值,说明实验的精密度在控制的范围内,数据可信,见表5。
表5 细菌与霉菌总数10%平行双样精密度检验次别双样结果(m-3)n1n2相对标准偏差(%)双样结果对数值对数差值Rlg n1lg n2lg n1-lg n23127R差距能否接受细菌1324357916215105452155266801042123011377可被接受26669414118195441183884901019305010631可被接受3109105318210374262102118901016237010530可被接受41471321017211673172112057401046743011528可被接受霉菌1106196291831025715219831750104254011391可被接受2294287214214683472145788201010465010342可被接受310641064010310269423102694201000000010000可被接受4194198210212878022129666501008863010289可被接受 对平行双样监测结果进行相对标准偏差精密度检验,平行双样之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0%,数据同样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