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09 文言文阅读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 (解析版)

专题09 文言文阅读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 (解析版)

文言文阅读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缀.行甚远:连结,紧跟。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原来。

C.恐前后受其敌.:敌对。D.屠自后断其股.:大腿。

2.下面对选文相关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选自《聊斋志异》,《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写的一部文言文短篇小说集,“志”是记载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事,多为鬼狐故事。

B.“惧”“投以骨”“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害怕和侥幸的心理。

C.本文故事情节生动曲折,语言简练传神,主要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了屠户和狼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D.最后一段以议论为主,点明了全文的主旨,包含着讽刺的味道。

3.请你根据上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分别概括狼的性格特点。由此,你得出怎样的结论?

【材料一】

华为永远都会是“狼文化”。狼嗅觉很灵敏,闻到机会拼命往前冲;狼从来是一群去奋斗,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生存很艰难,但狼会不屈不挠、奋不顾身地进攻。

(节选自华为董事长任正非访谈)【材料二】

格林①把脖子一伸,鼻子一拱,整个狼头埋进了我的腋下腰间,就这样紧贴在我怀

里。我放声大哭,使劲抚摸着狼头,眼泪滚落在格林耳朵上、额头上。格林连忙伸长了脖子舔我下巴上的泪滴,呜呜慰藉地叫着。我知道格林对我有感情,可我万万没想到五个月大的格林竟然还会为病中的我叼来自己存的救命粮。

(节选自李微漪纪实文学《重返狼群》)注:①格林,狼的名字

【答案】1.C2.C3.原文体现出狼凶残、阴险、狡诈、贪婪的特点;材料一体现出狼有团结协作、不屈不挠等值得借鉴的品质;材料二体现出狼可爱、友善、重情的特点。由此可见,我们看问题时要多角度,不可以偏概全。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C.句意:担心前面后面受到狼攻击。敌:名词作动词,指攻击的意思;

故选C。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

C.“主要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了屠户和狼的形象”错误。本文主要通过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刻画屠户形象,通过动作描写刻画狼的形象;

故选C。

3.本题考查形象分析。

根据“缀行甚远”“一狼仍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可知,两只狼不满足于吃骨头,它们想吃掉屠户,写出了狼的贪婪的特点;

根据“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可知,一只狼在前面假装睡觉,另一只狼打算从后面偷袭屠夫,两只狼想通过配合袭击屠夫,可见狼的狡诈、凶残;

根据材料一“狼从来是一群去奋斗,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生存很艰难,但狼会不屈不挠、奋不顾身地进攻”可知,狼的身上具有团结协作、不屈不挠的品质;

根据材料二“格林连忙伸长了脖子舔我下巴上的泪滴,呜呜慰藉地叫着”可知,狼通过舔舐、呜鸣慰藉地叫来安慰“我”,可见其可爱、友善;

根据材料二“我知道格林对我有感情,可我万万没想到五个月大的格林竟然还会为病中的我叼来自己存的救命粮”可知,狼是重情的;

由上文和链接材料可知,狼既是凶残狡诈的,也是友善重情的。这启示我们,看待问题要全面,要多角度,不要以偏概全,这样我们才可以认清楚事物的真面目。

二、课外阅读

摇碧阁记

吕午

自歙浦东十里为沦潭,深沉漫演,绿净如镜。其黄山支脉,蜿蜒循水南而下,至是名曰东山。与潭相辉映,真一胜概。

予友人方元美,世家.潭上。自其先君子于所居之右筑室读书,榜以“求志”。主径深窈,林影茂密,风帆来往,莫窥其藩。自堂蔽于水,元美始于所居之左,临流而阁焉。于是沦潭滔滔而朝宗,东山巍巍而峻极.,若天运神转,忽焉涌出,轩豁呈露,近在几席,使人心开目明,神思超逸。而元美亦于斯时以其钟奇孕秀之姿,少赴功名事业之会,脱颖于众俊角立之际。蜚声腾茂,方自兹始。其季昆亦皆友弟怡怡,克.家好学。故沦潭、东山之胜,与方氏声誉之美,同显闻于时,且将俱传不朽矣。山川人物相为显隐,岂不信哉!

阁成已久,元美诣予请名,乃取李翰林之诗,名以“摇碧”。元美曰:吾阁得名固善,求志之堂亦不敢不嗣葺,以承先志也。

予闻灵璧张氏筑室艺囿于汴泗之间,东坡先生美其“开门出仕,则跬步市朝之上;闭门归隐,则俯仰山林之下。义求志,无适不可”。今方氏之居,出户问津,一篙水活,不三数日可达行都。元美既建摇碧之阁,且不忘求志之堂,得非有见于坡翁记张氏之意乎?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世家.潭上家:家族B.东山巍巍而峻极.极:极点C.克.家好学克:继承D.筑室艺.囿艺:种植

5.翻译文中划线句。

(1)自其先君子于所居之右筑室读书,榜以“求志”。

(2)吾阁得名固善,求志之堂亦不敢不嗣葺,以承先志也。

6.“我”为什么将阁取名为“摇碧”?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概括。

【答案】4.A5.(1)译:自从他的先祖在所居之所的右面修建书房读书,用“求志”做了匾额。

(2)译:我的阁得到这个名字本来已经很好了,求志之堂也不敢不延续而(进行)修葺,来继承先人的志向。6.参考答案:①阁建沦潭旁边,而沦潭“深沉漫演,绿净如镜。”可见其周围有碧水青山,名字含“碧”,符合环境特点;①“摇碧”出自李翰林之诗,有一种潇洒飘逸之韵,给人以动态美;①“元美既建摇碧之阁,且不忘求志之堂,得非有见于坡翁记张氏之意乎?”,可知“摇碧阁”如灵璧的张氏园一样,可隐可仕,更符合方元美的志趣。

【解析】4.本题考查文言文词语解释。

A.“世家潭上”:世代定居在潭上。家,定居;而非“家族”;

故选A。

5.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的时候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

(1)重点词:先君子,先祖;筑,修建;榜,这里指做匾额。

(2)重点词:固,本来;善,好;嗣葺,时时进行修葺;承,继承。

6.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根据“自歙浦东十里为沦潭,深沉漫演,绿净如镜”可知,从歙浦往东十里是沦潭,潭水深沉连绵,碧绿清澈如镜;其周围有碧水青山,环境特点是“碧”;

从审美角度看,“摇碧”给人以动态美;结合乃取李翰林之诗,名以‘摇碧’,可知“摇碧”出自李白的诗,自然有一种潇洒飘逸之韵;

根据“吾阁得名固善,求志之堂亦不敢不嗣葺,以承先志也”“元美既建摇碧之阁,且不忘求志之堂,得非有见于坡翁记张氏之意乎”可知,“摇碧阁”如灵璧的张氏园一样,可隐可仕,更符合方元美的志趣;

所以,“我”将阁取名为“摇碧”。

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义鹊

大慈山之阳,有拱木,上有二鹊各巢而生子者。其一母为鸷所搏二子失母其鸣啁啁;其一方哺子,若见而怜之,赴而救之,即衔置一处哺之,若其子然。噫!鹊,禽属也,非有人性也,乃能义如此,何以人而不如鸟乎?

7.给选文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一母为鸷/所搏二子/失母/其鸣啁啁。

B.其一母/为鸷所搏二子/失母其鸣/啁啁

C.其一母为鸷所搏/二子失母/其鸣啁啁

D.其一母为鸷/所搏二子/失母其鸣啁啁

8.文题是“义鹊”,短文是如何体现出鹊之“义”的?请结合生活写出你阅读文章的感受。【答案】7.C8.(1)义的表现是:在另一处鸟妈妈被大鸟抓走后,面对它的小鸟无食的境况,这只鹊主动把它的宝宝衔到自己的巢穴里,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的一起喂养。

(2)结合生活中的事,围绕义是帮助,是付出,是坚持正确,是保持节操来谈。生活中能为别人尽心竭力的谋划和做事,是忠义的表现;能与朋友真心相交是信义的表现;能对弱者给予帮助,是情义的表现;能为国为民勇于承担,更是大义的表现。言之有物,

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7.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

解答此类试题,要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语句“其一母为鸷所搏二子失母其鸣啁啁”的意思是:其中一只母鹊和猛鸟搏斗中死了,两只小鹊失去了母亲,不停地叫。根据句意,正确的句读是:其一母为鸷所搏/二子失母/其鸣啁啁。

故选C。

8.考查对文章内容和主旨的理解。

从文章“其一母为鸷所搏,二子失母,其鸣啁啁;其一方哺子,若见而怜之,赴而救之,即衔置一处哺之,若其子然”可以看出,在两只小鹊失去了母亲后,另外一只母鹊便把失去母亲的两只小鹊衔过来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哺养。这只母鹊的行为充分表现了鹊的“义”。在现实生活中,当另人遇到困难时,能伸出友爱之手,帮助其度过难关,这是“义”的表现;能对生活中的弱者,给予精神或物质上的帮助,这也是“义”的表现;作为学生,能够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为民族做出应有的贡献,这是民族大义的表现。作答时能围绕着“帮助、付出、奉献”来谈即可。答案不唯一。

广①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有删减)【注释】①广:李广,西汉时期的名将。①麾下:部下,①为二千石:做年俸二千石这一级的官。

9.下列句子划分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A.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B.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C.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D.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10.李广是历史上的名将,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李广将军的性格特征。

【答案】9.A10.李广将赏赐分给部下,与士兵同呼吸共命运,看出他是一位能体恤士卒,不苛刻,能与士卒同甘共苦,深得士卒敬佩的将军。

【解析】9.考查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句意:见到水,士兵还没有完全喝到水,李广不去靠近水;士兵还没有完全吃上饭,李广一口饭也不尝。根据句意可断句为: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

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故选A。

10.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根据“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可知,李广将赏赐分给部下,与士兵同呼吸共命运。由此可知,他是一个厚待士卒,体恤属下的人。

根据“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可知,他是一个与士兵同甘共苦的人。

根据“士以此爱乐为用”可知,他是一个深受士兵爱戴的人。

三、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宋昭公出亡

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11.请解释下表内加点词的含义。

1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

13.请用三条“/”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

14.请指出下面语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15.【乙】文中的事例印证了【甲】文中的观点,请举两个例子作简要分析。

【答案】11.通“横”,梗塞、不顺通“披”,穿上终于12.(1)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的才干。(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2)做君王的之所以离开国家失掉社稷,是因为说谄媚话的人太多。13.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14.采用排比,连举六例,增强了文章气势,使论证更有说服力。15.(1)宋昭公因被身边人的阿谀奉承蒙住了眼而逃亡,印证“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的观点。(2)宋昭公逃出了国家,经过苦难后能够醒悟,最后得以返回国家,这印证了甲文中“人恒过,然后能改”这一观点。

【解析】1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①句意:思想阻塞。衡:通“横”,梗塞、不顺。

①句意:穿上衣服站立。被:通“披”,穿上。

①句意:终于得以返回国家。卒:终于。

12.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

①所以,用来(通过这样的途径来……);动,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惊动;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韧;曾益,增加;曾,通“增”。

①所以,……的原因;谄谀,谄媚阿谀。

13.本题考查划分句子结构。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

根据句意:我知道亡国的原因了。我朝做官的千百人,施政做事,没有一个不说:“我们君主圣明!”“矣”一般用在句末,语气词,意思跟“了”相同,“矣”字后可断开;“发政举事”的主语是“朝臣千人”,“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之后可断开。“吾君圣者”是“曰”的内容,之前可断开,据此可以断为: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14.本题考查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作答时,需先明确所用修辞手法,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即可。

句中的“之中”“之间”“之中”和三个“举于”形成了一组结构相似、意义相关的排比句,犹如千流万壑,一时俱下,形成滔滔万里不可阻挡的气势,作者一连列举了六位古代圣贤在困难忧患中崛起的事例,来证明“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

从语义上说,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丰富内容;从语气上说,加强了语言气势和感情色彩;从语形上看,给人以整齐对称的美感。

15.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文意。

结合【乙】文中“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日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可知,宋昭公明白失国逃亡的原因,是奉承拍马的人太多,国君被蒙蔽,不能自省。印证【甲】文中的“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的观点。

由“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可知,宋昭公能及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终于得以返回国家。印证【甲】文中的“人恒过,然后能改”的观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6.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可爱者甚蕃.( )(2)不蔓不枝.( )

(3)陶后鲜.有闻( )(4)宜.乎众矣( )

17.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乙】

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①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②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③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④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遭世无闷,不见⑤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⑥与萧艾⑦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⑧,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⑨以时发者也。

(节选自黄庭坚《书幽芳亭记》)【注释】①楚之逐臣;即屈原。①薄丛:贫瘠的丛林。①芳:发出香味。①岁:年。①不见:不被人知道。①平居:平时。①萧艾:野生蓄草,味臭,喻小人。①蔼然:形容兰花香气很盛。①含章:含美于内。

1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不待楚之.逐臣/水陆草木之.花B.是.所谓遭世无闷/斯是.陋室

C.清风过.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D.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19.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

20.甲、乙两文有哪些异同点?

(1)相同点:甲乙两文都把花比作________,都写了花的________、外形、香味,都用了________的写法写出花高洁、淳朴的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花的热爱和赞美。(2)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6.蕃:多枝:旁生枝茎鲜:少宜:应当17.(1)我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2)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18.A19.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20.(1)君子;生长环境;托物言志;(2)不同点:①甲文用菊正衬莲,用牡丹反衬莲(或对比手法),表达了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①乙文侧重赞扬君子立身处世的特点:含蓄,不张扬,不刻意追求;表达了身临逆境也能安贫守贱、泰然处之的思想。

【解析】16.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①句意:可爱的很多。蕃:多。

①句意: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枝:名词用作动词,旁生枝茎。

①句意: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鲜:少。

①句意:应当人很多了。宜:应当。

17.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

①独,唯独;染,沾染(污秽);濯,洗;涟,水波;妖,艳丽。

①爱,喜爱;同予者,像我一样;何,什么。

18.本题考查对多义词的理解。

A.都是助词,的;

B.这/表肯定的判断动词;

C.吹过/犯错;

D.施展/射出;

故选A。

19.本题考查划分句子结构。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

根据句意:生长在深山和贫瘠的丛林里,不因为没有人知道就不发出芳香;在遭受雪霜残酷的摧残后,也不改变自己的本性。此句写出这两种环境中,最能见出君子的品格。“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之间可断开,写出在第一种环境下,君子就像兰花,从不吹嘘自己,也不因无人赏识而愁闷;“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之间可断开,写出在第二种环境下,在遭受外界残酷的摧残后,也不改变自己的本性(操守)。据此可以断为: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20.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由【甲】文,“莲,花之君子者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及【乙】文,“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可知,两篇文章都都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把花比作君子,【甲】文将莲比作君子,【乙】文将兰比作君子;

由【甲】文“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乙】文“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可知都写了花的生长环境、外形、香味。由【甲】文,“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可知,【甲】文用菊正衬莲,用牡丹反衬莲,表达了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由【乙】文,“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君子就像兰花,从不吹嘘自己,也不因无人赏识而愁闷;在遭受外界残酷的摧残后,也不改变自己的本性。“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可知,【乙】文借兰花的形象,侧重赞扬君子立身处世的特点:一是含蓄内敛,不吹嘘自己,不刻意追求。以兰独特的品格比喻君子,也比喻自己,表达了他身临逆境能安贫守贱。泰然处之的思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合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

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2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屋舍俨.然(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3)具.答之( )(4)无论

..魏晋( )

2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乙]

明日,宿旦子冈。甫行数里,见四野禾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2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

...的一项是()

A.盖.江北之俗/盖.大苏泛赤壁云B.见四野禾油油然./怡然.不动

C.偶舍.骑步行/便舍.船从口入D.余.顾而慕之/以残年余.力

2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25.[甲][乙]两段所展示的生活图景都有什么共同之处?

26.千百年来,“桃花源”已成为中华文化中理想生活的代名词,人类从未放弃做那个“问津者”,请结合[甲][乙]选段所展示的生活图景,简单描绘一下你心中的“桃花源”。【答案】21.整齐类详细不要说,更不必说22.(1)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声到处可以听到。

(2)村里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23.D24.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25.共同之处:(1)没有战乱;(2)和谐安宁;(3)自得其乐;(4)环境优美;(5)安居乐业;(6)生活富足;(7)自力更生。26.示例1:我心中的“桃花源”是一个没有病毒的地方、那里全民健身,没有病痛,人人身体健康;示例2:我心中的“桃花源”是一个没有污染的地方,那里绿树青山,鸟语花香,空气清新。

【解析】2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意思。答题时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再根据句意来分析推断词义。

(1)句意为:房屋整齐。俨:整齐。

(2)句意为: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林之类的景物。属:类。

(3)句意为: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具:详细。

(4)句意为:更不用说魏朝、晋朝了。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22.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答题时先要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然后初步翻译,再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调整,做到文从字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

(1)阡陌:田间小路。交通:交错相通。相:互相。

(2)要:同“邀”,邀请。设:摆。食:饭。

23.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

A.都是副词,大概;

B.都是词缀,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状态,……的样子;

C.都是动词,舍弃;

D.人称代词,我/形容词,残余;

故选D。

24.本题考查给文言语句断句。答题时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再根据句意来分析判断句子的停顿。

本句的意思是:园中有豆篷瓜架,还有几棵郁郁葱葱的树木,孩子嬉戏欢笑,鸡和狗都在鸣叫(此起彼伏)。“豆棚瓜架”为并列关系短语,故在后边断开;“郁郁然”是郁郁葱葱的样子,“然”作为词缀,放在形容词后,表示状态,故断开;“儿女啼笑”与“鸡犬鸣吠”都是主谓短语,故断开;

因此可断句为: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

25.本题考查对比阅读。

结合[甲]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可知,桃源里的景色优美,土地肥沃;结合“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可知,桃源人自食其力,各司其职;结合“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知,桃源里的人没有战乱之苦,生活安定和谐,人人安居乐业。

结合[乙]文“甫行数里,见田野禾苗油油然”可知,作者刚行走了几里地,看见田间禾苗绿油油地长得十分茂盛,由此可知“田野禾苗油油然”描绘了田野的环境之美;结合“过一农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可知,农家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农人自食其力,家庭和美安乐,生

活安定和谐。

综上可知,[甲]、[乙]两段文字都展现了一幅安定和谐,自得其乐的生活图景。在那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自力更生、自得其乐,百姓生活安居乐业、和宁富足。

26.本题考查阅读拓展及个性化语言表达。

“桃花源”是一个理想的生活境界,这里没有现实生活中的某种困扰,因此可从现实中的困扰之处来发挥想象,表达出美好的愿望即可。

示例:我心中的“桃花源”是一个没有杀戮的地方,那里没有战争,没有犯罪,人人文明懂礼。

27.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陋室铭》作者是_____(朝代)的_____(姓名),《爱莲说》作者是_____(姓名)。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谈笑有鸿.儒

①无案牍之劳形.

①濯.清涟而不妖

①宜.乎众矣

(3)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A.康肃笑而遣之.B.无丝竹之.乱耳

C.何陋之.有D.水陆草木之.花

(4)翻译下面句子。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甲】段作者以陋室明志,【乙】段作者以莲花自喻,两段选文作者在表达志趣方面有什么共同点?

【答案】(1)唐朝(唐代)刘禹锡周敦颐

(2)①大;①形体,躯体;①洗涤;①应当。

(3)B

(4)①这是所简陋的房子,只因为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①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5)甲文作者志向远高而不拘俗,乙文作者出淤泥而自身洁。共同点是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详解】(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结合记忆,可知《陋室铭》作者是唐朝的刘禹锡,《陋室铭》聚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述自己两袖清风的情怀。《爱莲说》作者是周敦颐,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①句意为:在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而又品德高尚的人。鸿:大。

①句意为:没有官府的公文使人劳累。形:形体,躯体。

①句意为: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濯:洗涤。

①句意为:当然就很多人了!宜:应当。

(3)本题考查虚词“之”的意义和用法。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的“之”是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A.代词,代指卖油翁;

B.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C.宾语前置的标志;

D.助词,的;

故选B。

(4)本题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重点字:

①斯,这;是,判断动词是;惟,只是;德馨,美好的品德。

①可,可以;而,表示转折,但是;亵玩,玩弄;焉,语气词。

(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甲】根据“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揭示主旨,写陋室之陋是为了衬托室中主人之贤,而写室中主人之贤,正好说明陋室不陋。“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室内外之景,妙在精切地传出陋室的佳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室中人,侧重写与朋友的交往,借以显示作者身分的高贵和性情的高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四句写室中事,表现身居陋室的雅趣,足见作者行事不陋。最后“何陋之有”引古人之言,收束全篇,说明陋室“不陋”,文章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乙】“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一连串铺叙,对莲花挺拔秀丽的芳姿,清逸超群的令德,特别是可敬而不可侮慢的嵚崎磊落的风范,作了有力的渲染。也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自己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

所以这两段选文都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情趣高雅、追求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美好情操。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28.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汝毕力平险.险:险峻的大山B.固.不可彻固:本来

C.军士吏被.甲被:穿着D.乃传言开壁.门壁:营垒

2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面山而.居成礼而.去B.且.焉置土石天子且.至

C.操蛇之.神闻之不闻天子之.诏D.以.君之力以.备胡

30.下列语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A.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多个能挑担的人(上了山),拉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边上。

B.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上了山),拉石头,挖泥土,在渤海边上用箕畚装运土石。

C.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多个能挑担的人(。上了山),敲石头,挖泥土,在渤海边上用箕畚装运土石。

D.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上了山),敲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边上。

31.下列各句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内容曲折有致:甲文愚公移山,既得到家人邻居的支持,也受到智叟的嘲笑阻挠;乙文文帝慰问细柳营,两次不得进入。

B.甲乙两文人物形象鲜明:甲文的愚公志向远大,目标明确,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乙文的周亚夫治军有方,恪尽职守,刚直不阿。

C.甲乙两文善用对比手法:甲文有智叟与愚公,家人与孀妻遗男的对比;乙文有霸上、

棘门军与细柳营的对比,群臣、文帝的对比。

D.甲乙两文结尾较有深意:甲文采用神话来结尾,反应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乙文通过文帝嗟叹的内容引发了读者对真将军的思考。

【答案】28.B29.C30.D31.C

【解析】28.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B.句意:(你的思想)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固:顽固;

故选B。

29.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A.表修饰,无实意/表承接,可译为“然后”;

B.连词,况且/副词,将要;

C.都是助词,译为“的”;

D.介词,凭借/介词,来;

故选C。

30.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关注重点字词,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句中重点字词:遂:于是,就;荷:肩负、扛;叩:敲、打;箕畚:用箕畚运土石;故翻译为: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上了山),敲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边上;

故选D。

31.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

C.“家人与孀妻遗男的对比”表述有误。根据“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可知,愚公是在感叹智叟连孀妻弱子都不如,所以是智叟和孀妻弱子的对比;

故选C。

【文言文阅读复习宝典】专题09 实词(九)(基础知识)-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高考120个常见实词学习运用百宝箱9 实词知识积累 97.修 【词义分析】 其本义原指从容装饰,精心美化,后引伸至改造、整治,又引申为学习、追求、完善等。【链接课本】 ①修饰,装饰【修饰,增进,加强】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每要眇兮宜修(《楚辞?九歌?湘君》) ②治理,整治,修理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项脊轩志》) 修守战之具(《过秦论》) ③修建,修造 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④修订,撰写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答司马谏议书》) ⑤学习,求进步 一善易修也(《原毁》) ⑥长,高,引申为年龄的长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兰亭集序》)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成视之,庞然修伟(《促织》) 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讽齐王纳谏》)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兰亭集序》) 【相关成语】 茂林修竹:修:长。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 不修边幅:修:修饰。边幅:布帛的边缘,比喻人的衣着、仪表。原形容随随便便,不拘小节。后形容不注意衣着或容貌的整洁。

修心养性:修心:使心灵纯洁;养性:使本性不受损害。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 不期修古:期:希望;修:遵循。不要照搬老办法。指应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变革。 修短随化:修:长;化:造化,旧指自然界的主宰者,迷信说法指运气、命运。人的寿命长短,随造化而定。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修:修理,修缮。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 其他如:茂林修竹 【速记故事】 沛公占咸阳,是其之幸(幸运)也。且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宠幸),足见其志向远大。项王怨沛公夺咸阳,遂生灭其之心。幸(幸亏)项伯前来告张良。项王邀沛公赴宴,意因其无备杀之,后沛公幸(侥幸)得脱。 【高考速递】 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幸:宠爱、喜爱 憙疾病,帝亲幸视幸:皇帝到某处 二者所以为喜且自贺也,幸甚幸:庆幸 【真题演练】 1.(2022春·福建漳州·高二福建省华安县第一中学校考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假.舆马者也(借助)而绝.江河(横渡)今之众人 ..(许多人)勖.尔植(勉励) B.字.而幼孩(养育)聊.乘化以归尽(姑且)慈父见.背(被)列.坐其次(排列)C.责臣逋.慢(逃避)茂林修.竹(修整)金就.砺则利(接近、靠近)参.省乎己(检验) D.形影相吊.(安慰)群贤毕.至(全,都)则刘病日笃.(病重)感慨系.之矣(连接)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众人”意思是“一般人”;句意:现在的一般人。 B.“见”,动作偏指一方,指“我”;句意:父亲就弃我而死去。

专题09 文言文阅读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 (解析版)

文言文阅读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缀.行甚远:连结,紧跟。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原来。 C.恐前后受其敌.:敌对。D.屠自后断其股.:大腿。 2.下面对选文相关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选自《聊斋志异》,《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写的一部文言文短篇小说集,“志”是记载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事,多为鬼狐故事。 B.“惧”“投以骨”“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害怕和侥幸的心理。 C.本文故事情节生动曲折,语言简练传神,主要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了屠户和狼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D.最后一段以议论为主,点明了全文的主旨,包含着讽刺的味道。 3.请你根据上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分别概括狼的性格特点。由此,你得出怎样的结论? 【材料一】 华为永远都会是“狼文化”。狼嗅觉很灵敏,闻到机会拼命往前冲;狼从来是一群去奋斗,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生存很艰难,但狼会不屈不挠、奋不顾身地进攻。 (节选自华为董事长任正非访谈)【材料二】 格林①把脖子一伸,鼻子一拱,整个狼头埋进了我的腋下腰间,就这样紧贴在我怀

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专项汇编: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 【2023年天津】阅读《出师表》的节选文字,回答下题。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③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下面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躬耕于南阳躬:亲自 B.至于斟酌损益益:益处 C.以告先帝之灵告:祭告 D.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慢:缓慢 2.下面句子中加粗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奉命于危难之间 C.先帝知臣谨慎 D.恐托付不

效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作者从叙述自己身世入手,追述了先帝三顾茅庐、自己临危受命这两件往事。 B.第②段写作者已经完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重任,以此回报了先帝的知遇之恩。 C.第③段作者阐明了自己和其他朝臣的责任,并以“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来劝勉刘禅。 D.选文句句发自肺腑,情辞恳切,体现了“表”这种文体“动之以情”的特征。 【2023年重庆A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曹刿论战 《左传》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训练(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九年级上 册 一、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岳阳楼记》)【乙】仲淹少有大志,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无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①尚风节,自仲淹创之。 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②,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③里中,以赡族人。守杭之日,子弟知其有退志,乘间请治第④洛阳,树园圃,为逸老⑤地。仲淹曰:“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况居室乎!吾今年逾六十,生且无几,乃谋治第树园圃,顾何待而居乎!吾之所患在位高而艰退,不患.退而无居也……” 及卒,谥文正。既葬,帝亲书其碑曰“褒贤之碑”。仲淹为政主忠厚,所至有恩。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选自《续资治通鉴》卷五十二,有删减)注:①矫厉:振奋。②重肉:两种以上的肉。③义庄:一种慈善救国机构,由范仲淹开创。④治第:建府宅。⑤逸老:安享晚年。 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至若春和景明./晦明.变化者B.此乐何极./初极.狭,才通人 C.把酒临.风/临.表涕零D.不患.退而无居也/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八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 (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八年级上册 一、对比阅读 活动二:古文阅读课,选读《富贵不能淫》和《苏武传》(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甲】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乙】 苏武传(节选)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

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 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 (1)必敬必戒 (2)与民由之 (3)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 (4)自痛负汉 2.请用斜线(/ )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2)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 4.你认为乙文中的苏武是大丈夫吗?请结合甲文谈谈你的看法。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2022-2023年北京语文中考专项训练—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2022-2023年北京语文中考专项训练—文言文阅读(含 解析) 2022-2023年北京语文中考专项训练—文言文阅读 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回答下列三小题。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归心似箭 (1)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岳阳楼之大观雄伟壮观叹为观止走马观花 B.多会于此聚精会神融会贯通单刀赴会 C.去国怀乡春去秋来大势已去除残去秽 D.此乐何极登峰造极否极泰来静极思动 (2) 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甲】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翻译: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离京、怀念家乡、担心诽谤、害怕讥讽的情怀,(会觉得)满眼萧条景象,感慨到极点而悲伤啊。 理解:这句话写出了作者登上岳阳楼,看到眼前如此恶劣悲凉的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真题专项练——文言文专题(含解析)

文言文专题 2022年 【广西百色卷】 阅读下列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甲】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乙】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注释】①辩斗:辩论,争论。②盘:圆的盘子。③决:裁决,判断。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如太行、王屋何闻水声,如鸣珮环 B.帝感其诚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C.及其日中如探汤及其家穿井 D.孰为汝多知乎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12.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文选自《列子·汤问》,题目是编者加的,“恐公”的“公”为敬称,相当于“老人家”。 B.【乙】文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划分为“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C.【甲】文“夸娥氏”,神话中的大力神;【乙】文“孟”,古代一种装酒食的敞口器具。 D.【甲】文的“甚矣,汝之不惠”为倒装句;【乙】文的“孔子不能决也”为被动句。 1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文愚公之妻“献疑”,智叟“笑而止之”,可见两个人都坚决反

【新高考】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练习(09)及答案

【新高考】高三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练习(09)及 答案 文言文阅读练习九 唐震字景贤,会稽人。少居乡,介然不苟交,有言其过者辄喜。既登第为小官,有权贵以牒(简札,短信)荐之者,震内牒箧中,己而干政(干预朝廷政事),震取牒还之,封题未启,其人大愧。咸淳中,由大理司直通判临安府。时潜说友尹京(做京城长官。尹:长官),恃贾似道势,甚骄蹇,政事一切无顾让。会府有具狱将置辟(具狱:审定的案件。置辟:指施加刑法)年,江东大旱,擢知信州。震奏减纲运米(指朝廷分批调运的米),蠲(免除)其租赋,令坊置一吏,籍其户,劝富人分粟,使坊吏主给之。州有民庸童牧牛,童逸而牧舍火,其父讼庸者杀其子投火中,民不胜掠,自诬服。震视牍疑之,密物色之,得童傍郡,以诘其父,对如初,震震尽出府中金钱,募有能出战者赏之。众惧不能战,北兵登陴,众遂溃。震入府中玉芝堂,其仆前请曰:“事急矣,番江门兵未合,亟出犹可免。”震骂曰:震署降,震掷笔于地,不屈,遂死之。 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封题未启启:打开。 B 、政事一切无顾让顾让:指顾念谦让别人。 C 、令坊置一吏,籍其户籍:登记。 D 、民不胜掠,自诬服诬服:指诬告别人犯罪。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有言其过者辄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B 有权贵以牒荐之者。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C 会府有具狱将置辟。会天大雨,道不通。 我若从尔言得不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3、下列各句中是补出的省略成份,正确的一项是:()

A 上其事刑部,(说友)卒是震议。 B 蠲其租赋,(朝廷)令坊置一吏。

专题09+文言文翻译(练习含答案)-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精讲精练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之:文言文翻译 练习题 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窦威字文蔚,扶风平陵人,武德元年,拜内史令。威奏议雍容,多引古为谕,高祖甚亲重之,或引入卧内,常为膝席。又尝谓曰:“昔周朝有八柱国之贵,吾与公家咸登此职。今我已为天子,公为内史令,本同末异,乃不平矣。”威谢曰:“臣家昔在汉朝,再为外戚,至于后魏,三处外家,陛下龙兴,复出皇后。臣又阶缘戚里,位忝凤池,自惟叨滥,晓夕兢惧。”高祖笑曰:“比见关东人与崔、卢为婚,犹自矜伐,公代为帝戚,不亦贵乎!” (节选自《旧唐书·窦威传》,有删改) (1)威奏议雍容,多引古为谕,高祖甚亲重之,或引入卧内,常为膝席。 (2)比见关东人与崔、卢为婚,犹自矜伐,公代为帝戚,不亦贵乎! (3) 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累迁尚书度支郎中、通直正员郎。出为郢州别驾。寻兼通直散骑常侍,聘于东魏。文章辞令,盛为邺下所称。还为东宫学士,领建康令。孝闵帝践阼,封临清县子,邑五百户,除司水下大夫。俄拜洛州刺史。信多识旧章,为政简静,吏民安之。 (节选自《周书·列传·卷四十一》,有删改) (1)文章辞令,盛为邺下所称。还为东宫学士,领建康令。 (2)俄拜洛州刺史。信多识旧章,为政简静,吏民安之。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赵南星,字梦白,高邑人。除汝宁推官。治行廉平,稍迁户部 ..主事。张居正寝疾,朝士群祷,南星与顾宪成、姜士昌戒弗往。居正殁,调吏部考功。 起历文选员外郎。疏陈天下四大害,言:“杨巍乞休,左都御史吴时来谋代之,忌户部尚书宋声望,连疏排挤。副都御史詹仰庇力谋吏、兵二部侍郎。大臣如此,何以责小臣,是谓干进之害。礼部尚书沈鲤、侍郎张位、谕德吴中行、南京太仆卿沈思孝相继自免,独南京礼部侍郎赵用贤在,词臣黄洪宪辈每阴谗之,言官唐尧钦、孙愈贤、蔡系周复显为诋诬。众正不容,宵人得志,是谓倾危之害。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测试卷 说明:全卷总分120分,时间150分钟。 一、文言文阅读(17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乙】君①奉养至廉,所得俸禄,分给宗族,其余以待宾客。不知者以为好名,君处之裕如②也。在南昌时得疾暴卒更一日一夜始苏。视其家,服御之物,止一敝箧,钱不满百,人莫不叹服。此予之亲见也。 (选自《先生墓室记》)【注释】①君:周敦颐。②裕如:形容从容自如。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可爱者甚蕃.蕃:多 B.濯清涟.而不妖涟:水波 C.亭亭净植.植:植物 D.香远益清.清:清芬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A.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B.何陋之.有 C.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D.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文中,周敦颐以莲自况,表达了他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B.【乙】文中写人们佩服周敦颐的句子是“人莫不叹服”。 C.【乙】文中,从“奉养至廉,所得俸禄,分给宗族,其余以待宾客”可以看出周敦颐把薪俸分人,自己生活至简。他有不慕名利的品性,是一个像莲花一样的君子。 D.【甲】文通过对菊花、牡丹、莲花三种花的德行品格的描写,以牡丹作陪衬,用菊花作反衬,突出了莲花的美好形象。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3分)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九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九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一、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岳阳楼记》)【乙】仲淹少有大志,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无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①尚风节,自仲淹创之。 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②,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③里中,以赡族人。守杭之日,子弟知其有退志,乘间请治第④洛阳,树园圃,为逸老⑤地。仲淹曰:“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况居室乎!吾今年逾六十,生且无几,乃谋治第树园圃,顾何待而居乎!吾之所患在位高而艰退,不患.退而无居也……” 及卒,谥文正。既葬,帝亲书其碑曰“褒贤之碑”。仲淹为政主忠厚,所至有恩。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选自《续资治通鉴》卷五十二,有删减)注:①矫厉:振奋。②重肉:两种以上的肉。③义庄:一种慈善救国机构,由范仲淹开创。④治第:建府宅。⑤逸老:安享晚年。 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至若春和景明./晦明.变化者B.此乐何极./初极.狭,才通人 C.把酒临.风/临.表涕零D.不患.退而无居也/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 第1 页共19 页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备考宝典(全国通用)模考金卷(二)解析版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备考宝典(全国通用) 模考金卷(二)(解析版)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益阳新闻网讯:5月28日,市博物馆举行“乐享传统,粽爱端午﹣﹣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活动,吸引了省商务厅2017非洲国家民族政策与实践研修班的19名学员参加,来自南苏丹的彼得•库阿奇包出了一个像样的粽子,开心得合不拢嘴。 (1)学校派你作为小记者去采访彼得•库阿奇,请准备三个采访问题。 (2)晓刚家过端午节,奶奶要亲自包粽子,妈妈说自己包太麻烦,不如到市场买。假如你是晓刚,将怎样劝说妈妈? 2.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句子。 (1)知不足,;知困,。(《虽有佳肴》) (2),水击三千里,,去以六月 息者也。(《北冥有鱼》) (3)蒹葭采采,。所谓伊人,。(《蒹葭》) (4)《桃花源记》中表现桃花源里老人和孩子幸福愉快生活的语句是: “,”。 23分)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问题。 送魏二①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注释】①此诗作于王昌龄贬龙标尉时。 3.诗歌中“凉”有何意?请结合诗歌解释。 4.诗歌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 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①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②,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③.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④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⑤尘念,此际暂生。 选自白居易《与元微之书》【注释】①东西二林:指庐山的东林寺和西林寺。②墙援:篱笆墙。③动弥旬日:常常满十天。④泰:安适。⑤瞥然:形容时间短暂。 5.解释加点的字。 ①互相轩邈.邈:

文言文阅读专题之断句篇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

文言文阅读专题系列之断句篇 [知识梳理] 断句,断句又称“句读”,是阅读文言文最基本的能力。我国古典书籍上本无标点符号,古人诵读时根据文义作停顿,或同时在书上按停顿加圈点,叫做断句。这种“句”往往比现在语法所讲的“句”短。 对于我们今天来讲断句就是按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给文言语句增添标点符号(或是按规定标示出停顿的地方)。 【断句的基本方法】 (一)基本方法:读文段,知大意 第一步就是阅读,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逐字翻译句子(不会解释的个别词语可以暂时不解释),明确大意。然后根据句意画出朗读节奏。 例: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①有老父②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注释:①俄:不久②老父(fǔ):老人) (二)借助词性断句。 例:1.先达德隆望尊 / 门人弟子填其室 / 未尝稍降辞色。 / 数有功 /爱士卒 / 楚人怜之。 在阅读文言文语段的过程中,要注意标出文段中的重要的名词,特别是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事名、物名、官名、族名、国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朝代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

4.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八)借助文言句式断句 如判断句、宾语前置、倒装句等。 (1)“……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还有 为、乃、即、则等;

(2)“何……之有”是宾语前置句式,如“宋何罪之有?”(“有何……”的到装) (3)不亦…乎、何……为(何辞为)、安……哉(也)、孰与……乎、 岂……哉等,是典型的反问句式; (4)为…所…、受……于……等,是典型的被动句式。 (5)固定结构:如……何(如太行、王屋何?),奈……何,若……何,得 无……乎,无乃……乎(无乃不可乎?),况……乎,何 以……为,与其……孰若……。 总结归纳,课堂口诀: 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 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 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反复练 【答题步骤】 1.通读全文,理解句意,然后结合整个句子的意思去断句或划分节奏。 2.结合语境反复推敲,确定答案。 【注意事项】 1.审清题干,看清要求断几处。 2.理解文意,然后结合整个句子断句。 3.不要生搬硬套,根据具体的语境灵活应用。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分类训练——文言文阅读 1. 燕相出亡 昔者,燕相①得罪于君,将出亡,召门下诸大夫曰:“有能从我出者乎?”三问,诸大夫莫对。燕相曰:“嘻!亦有士不足养也!”大夫有进者曰:“亦有君之不能养士,安有士之不足养者? 凶年饥岁,士糟粕不厌②,而君之犬马有余谷粟;隆冬烈寒,士短褐不完四肢不蔽而君之台观帷幔锦绣随风飘飘而弊。财者,君之所轻;死者,士之所重也。君不能施君之所轻,而求得士之所重,不亦难乎?”燕相惭,遁逃,不复敢见。 (选自《新序•杂言》) 【注释】①燕相:燕国的相。相,一种官职的名称。②厌:饱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 ....的一项是 A.将出亡./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B.诸大夫莫.对/宫妇左左莫.不私王 C.亦有士不足.养也/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D.大夫有进.者曰/是进.亦忧,退亦忧 (2)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士短褐不完四肢不蔽而君之台观帷幔锦绣随风飘飘而弊。 (3) 请结合选文,分析诸大夫莫能从燕相的原因。 2.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出入之迂.也 ②甚矣,汝之不惠. ③帝感.其诚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②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写邻家小男孩“始龀,跳往助之”,既体现愚公移山受到众人的拥护,也为下文愚公用小男孩与智叟对比,讽刺智叟连小孩都不如的情节作铺垫。 B.“寒暑易节,始一反焉”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倾倒土石的艰难,突出了移山之难,更体现出愚公移山的信念之坚定。 C.第三段写智愚之辩,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体现“智”者不智、“愚”者不愚,突出体现愚公大智若愚,是真正的智者。 D.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也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的事情,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地做下去,就有可能成功。 3. 朱家救季布 初,楚人季布为项籍将,数窘辱帝①。项籍灭,帝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三族。布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训练(含 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1.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问题。 [甲]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 后唐庄宗猎于中牟,践蹂民田,中牟令当马而谏。庄宗大怒,命叱去斩之。伶人敬新磨率诸伶走追其令,擒至马前。数之曰:“汝为县令,独不闻天子好田猎乎?奈何纵民稼穑,以供岁赋,何不饥饿汝民,空此田地,以待天子驰逐?汝罪当死,亟请行刑!”诸伶复唱和,于是庄宗大笑,赦之。 (节选自冯梦龙《智囊》)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吾孰与徐公美孰视之是可忍,孰不可忍

河南省部分地区2023-2024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河南省部分地区2023-2024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汇编 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 2023年河南省开封市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小题。 【甲】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说。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泪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幕,炮车①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②然不能自已也。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③,子京曰:“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范公“先忧后乐”之语,盖亦有为而发。 (节选自袁中道《游岳阳楼记》) 【注】①炮车:状如炮车般。②泫:流泪。③宾僚请大合乐落之:宾客同僚请典礼大乐庆祝落成。 13. 下面选项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而或长烟一空一鼓作气(《曹刿论战》) B. 把酒临风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 C 不以物喜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D. 微斯人斯是陋室(《陋室铭》)

14.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5. 甲乙两文都写到了岳阳楼上观看到的景色,请自选角度分析两者写景的异同。 16. 甲乙两文都提到了文章的写作目的,请分析它们的不同。 2023年河南省焦作市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3-16题。(10分) [文本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馆共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因于心,街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忱患而死于安乐也。 [文本二] 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节选自《新序》)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曾益其所不能() (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_________ ________ 15. [文本一]中“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句表达的意思,与下面对联中的哪一联含义相近?并用简明的语言概述理由。(2分)

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文学类文本阅读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

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文学类文本阅读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09 文学类文本阅读 (2023·山东菏泽·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花园大院 肖复兴 ①北京胡同的名字很有意思,有的土得掉渣儿,比如狗尾巴胡同、粪场大院;有的很雅,像百花深处、什锦花园、芳草地、杏花天。花园大院,就是这样一条有着好听名字的老胡同。 ②花园大院,在石碑胡同旁边,东临天安门,背靠前门大街,离我家不远,过前门楼子,穿过天安门广场,走着就可以到。第一次到那里去,是母亲去世之后那一年的春节。那时,我快六岁了。去那里,是因为那里有崔大叔崔大婶家。崔大叔和我父亲是税务局的同事,崔大婶和我生母是河南信阳的老乡,两人从小一起长大,两家自然很熟。 ③那一年春节去崔家,一路上,父亲嘱咐我和弟弟进了崔家的门要先鞠躬拜年,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说什么,怎么说。那时候,我内向得很,也自卑得很,非常害怕当着外人的面说话。一路走,一路背着父亲教给我要说的话,一路担心说不好,或者说错了话。 ④那是一条闹中取静的胡同,胡同尽头,大门朝东,就是他们家。门前有棵老槐树,春节去拜年时,老槐树疏枝横斜。进了大门,是一个开阔的院子,房子围成半圆形,和我们大院的格局完全不一样。房前有高高的台阶,还有宽宽的廊檐,形成弧形走廊。走进屋子,木地板,水泥磨花吊顶,典型的西式样子,更是和我家住的房子不同。这样的陌生感,加剧了我的紧张,见了崔大叔和崔大婶,尽管父亲一再催促着我叫人,我却更不敢张口了。 ⑤崔大婶嗔怪地对父亲说道:“孩子脸皮薄,不叫就不叫吧,别逼孩子啦!” ⑥崔大叔在一旁听了呵呵笑着也劝父亲。 ⑦父亲却死拧,不管崔大婶和崔大叔怎么说,非逼我叫一声“崔大叔崔大婶”不可。没有办法,我只好低着头,羞羞答答地叫了一声“崔大婶……” ⑧“还没有叫崔大叔呢!”父亲生气地说我。崔大婶一把把我拉过去,搂在她的怀里,说:“行啦!快别难为孩子了,都快坐下吧!” ⑨那是崔大婶和崔大叔给我的第一印象。 ⑩后来,常去崔大叔和崔大婶家,如果是夏天,门前那棵老槐树下,一地槐花如雪。在北京,我家没有一个亲戚,我愿意去他们家,特别是崔大婶待我很亲,总会让我涌出一种家的感觉,她那带有信阳口音的话语,常让我想我母亲说话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样子呀!

2023届中考语文专题练文言文阅读:文言文翻译问题(含答案)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翻译问题 (共18题) 一、复合题(共18题) 1.文言文阅读。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宾客诣①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②,二人进火③,俱委而偷听。 炊忘著箅④,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⑤?”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偷听,炊忘著箅,饭今成糜⑥。”太丘曰:“尔颇有所识⑦不?”对曰:“仿佛志之。”二子俱说,更相易夺 ⑧,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注释]①诣:拜见。②论议:这里指谈论玄理。③进火:烧火。④箅(bì):蒸饭的器具,使米不至于落入水中。著箅,放竹箅。⑤馏:蒸饭。⑥糜:粥。⑦所识:收获的知识。⑧更相易夺:互相改正错误。 (1) 下列句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 ...的一项是 A.相.委而去(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尊君在不.(“不”同“否”) B.撒盐空中差.可拟(大体)下车引之.(指代元方) C.仿佛志.之(记)大人与客语.(谈话) D.俄而 ..雪骤(不久,一会儿)未若柳絮因.风起(因为)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i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ii 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3) 从甲文中我们不难看出元方从小就聪明善辩,请你结合乙文的具体内容分析他如此聪明善辩 的原因。 2.阅读《富贵不能淫》,完成下面五小题。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专题09 课外文言文阅读(解析版)-5年(2017-2021)中考1年模拟语文试题分项汇编(天津

专题08 课外文言文阅读(解析版) 【1-2021年天津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有范延贵者为殿直①,押兵过金陵。张忠定公咏②为守,因.问曰:“天使③沿路来,还曾见好官员否?”贵曰:“昨过袁州萍乡,县邑宰④张希颜者,虽不识之,知其好官员也。”忠定曰:“何以言之?”延贵曰:“自入萍乡县境,驿传⑤桥道皆完葺,田莱⑥垦辟,野无惰农。及至邑,则鄽肆⑦无赌博,市易不敢喧争。夜宿邸中,闻.更鼓分明。以是知其必善政也。”忠定大笑曰:“希颜固善矣,天使亦好官员也。”即日同荐于朝。希颜后为发运使⑧,延贵亦阁门祗候,皆号能吏也。 (节选自《东轩笔录》,有删改)【注释】①殿直:皇帝的侍从官。②张忠定公咏:张咏,谥号忠定,北宋名臣。③天使:皇帝的使者。④邑宰:邑,县宰,泛指地方官吏。⑤驿传(zhuàn):驿站。⑥田莱:荒芜不耕之田。⑦鄽(chán)肆:店铺。⑧发运使:与后面的“阁门候”都是官职名。 13.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因.问曰 (2)闻.更鼓分明 14. 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虽不识之,知其好官员也。 15. 请结合原文分析,为什么张咏将张希颜、范延贵“同荐于朝”。 【答案】 13. (1)于是,就(2)听到,听见 14. (我)虽然不认识他,但知道他是出色的官员。 15. 通过与范延贵的对话,张咏了解到张希颜善于政事,是一位好官员;范延贵以政绩和才能来评价张希颜是好官员,知人识人,所以张咏认为范延贵也是一位好官员。张咏爱才惜才,为国举贤,因此将张希颜范延贵“同荐于朝”。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得到理解能力,注意结合语境确定词义。 (1)句意:于是问到。因:于是,就。 (2)句意:听到打更的鼓声分明。闻:听到,听见。 【14题详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