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局厕所保洁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1
公厕保洁服务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公共厕所的卫生与整洁,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市范围内所有公共厕所的保洁服务管理工作。
第三条公共厕所保洁服务应遵循科学管理、规范操作、清洁卫生、便民利民的原则。
第四条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公共厕所保洁服务管理的领导,将其纳入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体系,确保公共厕所保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第五条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公共厕所保洁服务制度,加强对公共厕所保洁服务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二、保洁服务内容第六条公共厕所保洁服务内容包括:(一)保持公厕内部清洁卫生,及时清理垃圾、粪便,定期冲洗、消毒;(二)保持公厕设施设备完好,及时修复损坏的设施设备;(三)维护公厕周边环境整洁,清除杂草、杂物,保持绿化带整洁;(四)提供洗手液、纸巾等卫生用品,并保持供应充足;(五)设置除臭、通风设施,确保公厕内空气质量合格;(六)建立健全保洁服务记录,定期对保洁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和公示。
三、保洁服务标准第七条公共厕所保洁服务应达到以下标准:(一)公厕内部无垃圾、粪便,地面干净整洁,无积水、痰迹、烟蒂等;(二)设施设备完好,运行正常,无破损、漏水等情况;(三)公厕周边环境整洁,绿化带无杂草、杂物,无乱贴乱画、乱堆乱放等现象;(四)公厕内空气质量合格,无明显异味,通风设施运行良好;(五)提供洗手液、纸巾等卫生用品,并保持供应充足;(六)保洁服务记录齐全,服务质量评估和公示内容真实、准确。
四、保洁服务要求第八条公共厕所保洁服务应遵守以下要求:(一)保洁人员应持证上岗,统一着装,佩戴标识,服从管理;(二)保洁人员应按照保洁服务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公厕卫生与整洁;(三)保洁人员应严格执行消毒、杀菌、除臭措施,保证公厕内空气质量;(四)保洁人员应按时巡视公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设施设备完好;(五)保洁人员应妥善处理垃圾、粪便,实行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六)保洁人员应做好保洁服务记录,如实填写相关内容。
一、总则为了保障司法所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提高司法所工作环境的质量,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二、卫生责任划分1. 司法所所长为卫生管理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司法所的卫生管理工作。
2. 各部门负责人为部门卫生管理责任人,负责本部门的卫生工作。
3. 全体工作人员为个人卫生责任人,负责个人工作区域的卫生工作。
三、卫生工作内容1. 办公区域卫生(1)每天早晨、中午、晚上下班前,对办公区域进行清扫,保持地面干净整洁。
(2)定期对办公区域进行消毒,防止疾病传播。
(3)保持办公桌、文件柜、电脑等办公设备的清洁。
(4)合理使用办公设备,避免浪费。
2. 卫生设施管理(1)保持卫生间、洗手间等卫生设施的清洁,定期消毒。
(2)确保垃圾箱、垃圾桶等卫生设施完好,及时清理垃圾。
(3)维护好电梯、楼梯等公共设施的卫生。
3. 个人卫生(1)保持个人工作区域的整洁,不乱扔垃圾。
(2)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不随地吐痰。
(3)穿着整洁,不穿着污秽、破损的衣物。
四、卫生检查与考核1. 定期对卫生工作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2. 对各部门和个人卫生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
3. 对违反卫生管理制度的个人,给予警告、通报批评等处理。
五、奖励与处罚1. 对在卫生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卫生管理制度的个人和部门,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司法所办公室负责解释。
3. 司法所全体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共同维护良好的工作环境。
区司法局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机关精神文明建设,确保司法局机关工作环境整洁优美,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一、局机关各办公室要认真负责本室卫生清洁工作,经常保持清洁优美的工作环境。
二、每个办公室设施要摆放整齐有序,桌面整洁,地面干净,玻璃窗台无灰尘,茶具整洁。
三、局办公室要采取定期和随机抽查方法,督促各办公室保持卫生清洁经常化。
四、节假日或特殊情况的卫生大清扫,要根据区政府办公室要求按时完成。
五、各司法所、法律援助中心要对照上述要求执行。
公厕卫生管理制度及保洁制度一、引言公厕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公厕的卫生状况和保洁工作的高效进行,制定公厕卫生管理制度及保洁制度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公厕卫生管理制度和保洁制度的具体要求和执行流程。
二、公厕卫生管理制度1. 公厕卫生检查1.1 定期检查:每天对公厕进行定期卫生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厕所内外的清洁状况、卫生设施的完好程度、垃圾桶的清理情况等。
1.2 不定期检查:不定期对公厕进行不定期卫生检查,以确保卫生状况的持续改善。
2. 公厕卫生维护2.1 清洁消毒:定期进行公厕的清洁消毒工作,确保卫生条件达到卫生标准要求。
2.2 垃圾处理:定期清理公厕内的垃圾桶,并确保垃圾分类处理,保持公厕周围环境整洁。
2.3 卫生设施维护:定期检修和维护公厕内的卫生设施,确保其正常使用。
3. 公厕卫生培训3.1 员工培训:对公厕保洁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和工作能力。
3.2 宣传教育:定期开展公厕卫生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公厕卫生的重视程度。
三、公厕保洁制度1. 保洁工作时间1.1 工作时间安排:根据公厕使用情况和人流量,合理安排保洁人员的工作时间,确保公厕的持续保洁。
1.2 值班制度:设立公厕保洁值班制度,保证公厕在工作时间内有人负责保洁工作。
2. 保洁工作内容2.1 厕所内部清洁:保洁人员定期清洁厕所内的马桶、洗手池、地面等,确保厕所内部的清洁卫生。
2.2 厕所外部清洁:保洁人员负责清洁厕所周围的通道、墙面、门窗等,保持公厕周围环境整洁。
2.3 垃圾处理:保洁人员负责定期清理公厕内的垃圾桶,并进行垃圾分类处理。
3. 保洁工作流程3.1 工作计划制定:保洁人员按照工作计划进行保洁工作,确保每个公厕都得到适时的清洁。
3.2 工作记录:保洁人员需记录每次保洁工作的时间、内容和情况,并及时上报给上级主管部门。
四、总结公厕卫生管理制度和保洁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维护公厕的卫生状况和保洁工作的高效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公厕卫生管理制度及保洁制度一、引言公共厕所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份,对于维护城市环境卫生和提升市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公厕的卫生状况和保洁工作的高效进行,制定公厕卫生管理制度及保洁制度是必要的。
二、卫生管理制度1. 公厕日常清洁工作1.1 定期清洁:每日定时进行公厕的清洁工作,包括地面、墙面、马桶、洗手池等的清洁和消毒。
1.2 保持干燥:定期检查公厕内部设施,确保排水系统畅通,避免水浸积聚,保持公厕内部干燥。
1.3 垃圾处理:定期清理公厕内的垃圾桶,确保垃圾分类和垃圾袋更换的及时性。
1.4 环境卫生:定期清理公厕周边的环境卫生,包括道路、人行道、花坛等区域的清理和保洁。
2. 公厕卫生设施维护2.1 设施检查:定期检查公厕内的设施,包括马桶、洗手池、镜子、纸巾盒等,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或者更换。
2.2 消毒措施:定期对公厕内的设施进行消毒处理,确保公厕内部的卫生状况。
2.3 供水保障:定期检查公厕的供水系统,确保供水正常,并及时修复供水故障。
3. 废水和污水处理3.1 废水排放:公厕的废水必须经过处理后再排放,确保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3.2 污水处理:公厕的污水应按照像关规定进行处理,确保达到排放标准,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4. 卫生用品管理4.1 卫生用品供应:定期检查公厕内的卫生用品,包括纸巾、洗手液、手套等的供应情况,及时补充。
4.2 卫生用品质量:确保公厕使用的卫生用品符合相关标准,并定期检查卫生用品的质量。
三、保洁制度1. 保洁人员管理1.1 岗前培训:对新进保洁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包括公厕卫生管理制度、清洁工作流程、卫生用品的使用等内容。
1.2 岗位责任:明确保洁人员的岗位职责,确保每一个保洁人员都清晰自己的工作任务和要求。
1.3 岗位轮换:定期进行保洁人员的岗位轮换,避免工作单一化,提高保洁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2. 工作流程2.1 工作安排:根据公厕的使用情况和清洁需求,合理安排保洁人员的工作时间和工作任务。
公厕卫生管理制度及保洁制度公厕是城市的基础设施之一,对城市环境卫生和市民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保障公厕的卫生和环境质量,需要建立健全的卫生管理制度和保洁制度。
本文将从公厕卫生管理制度和保洁制度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公厕卫生管理制度1.1 管理责任明确公厕卫生管理制度应明确管理责任,明确各级责任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
1.2 卫生检查制度建立公厕卫生检查制度,定期对公厕进行卫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1.3 卫生记录和报告建立卫生记录和报告制度,记录每日卫生情况,及时上报卫生问题,确保公厕卫生状况的透明和监督。
二、公厕保洁制度2.1 定期保洁建立定期保洁制度,制定保洁计划和保洁频次,确保公厕的日常清洁。
2.2 专业保洁人员配备专业保洁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保洁人员的技能和服务水平。
2.3 使用合适的清洁用品选择合适的清洁用品和消毒剂,保证清洁效果和环境卫生。
三、公厕卫生设施3.1 定期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公厕卫生设施,确保设施的正常使用和功能完好。
3.2 安全设施安装必要的安全设施,如紧急呼叫装置和防滑地板,保障使用者的安全。
3.3 环保设施使用环保设施,如水-saving洗手池和节水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四、公厕卫生宣传教育4.1 宣传标识设置宣传标识,提醒使用者保持公厕卫生,增强公众的卫生意识。
4.2 卫生教育开展公厕卫生教育活动,向市民普及卫生知识,培养公众的卫生习惯。
4.3 奖惩制度建立奖惩制度,对公厕卫生管理和保洁工作进行奖励和惩罚,激励管理人员和保洁人员的积极性。
五、公厕卫生监督机制5.1 监督渠道建立公众监督渠道,接受市民的监督和投诉,及时处理卫生问题。
5.2 监督机构设立专门的卫生监督机构,加强对公厕卫生管理和保洁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5.3 监督结果公示公布监督结果和整改情况,增加监督的透明度,提高公厕卫生管理的效果和水平。
综上所述,建立健全的公厕卫生管理制度和保洁制度,是保障公厕卫生和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
机关厕所卫生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维护机关单位厕所的卫生环境,保障员工的健康和生活品质,制定本卫生管理制度。
二、管理责任1. 厕所管理者:负责对厕所进行日常卫生检查及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提高员工对厕所卫生的意识。
2. 厕所保洁人员:负责每日对厕所进行全面清洁,保持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
3. 员工:负责遵守机关厕所使用规定,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爱护公共环境。
三、日常管理1. 定期检查:厕所管理者应定期对厕所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卫生状况良好。
2. 清洁工作:厕所保洁人员每日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清洁,包括地面、马桶、洗手池等各个部位,保持干净整洁。
3. 常备物品:厕所管理者应定期检查厕所洗手液、纸巾等卫生用品的充足性,及时补充。
四、环境卫生1. 废弃物处理:员工应将废纸、废弃物等垃圾投入垃圾桶,不随意乱扔。
2. 防止污染:员工在使用厕所时应注意卫生,在使用完毕后,应冲洗干净并保持整洁。
3. 配备器具:厕所应配备洗手液、肥皂、纸巾等卫生用品,方便员工使用。
五、卫生防护1. 清洁消毒:厕所保洁人员应每日进行清洁消毒工作,保障员工的健康。
2. 个人卫生:员工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换衣,预防疾病传播。
3. 室内通风:厕所管理者应保证厕所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细菌滋生。
六、违规处理1. 发现违规行为:员工如发现有人违反厕所使用规定,应及时进行劝导,并报厕所管理者处理。
2. 处理流程:厕所管理者应对违规者进行警告、劝导等处理,若情节严重,可以向主管部门报告处理。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2. 厕所管理者应定期对本制度进行检查,并对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3. 如有其他情况,可由机关厕所管理者自行制定相关管理细则。
以上为机关厕所卫生管理制度,希望全体员工严格遵守,共同维护好机关的卫生环境。
公厕卫生管理制度及保洁制度一、引言公厕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份,对于提供给市民和游客一个干净、舒适的环境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公厕的卫生状况和保洁工作的高效进行,制定公厕卫生管理制度及保洁制度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描述公厕卫生管理制度及保洁制度的相关内容。
二、卫生管理制度1. 卫生设施公厕应配备足够数量的马桶、洗手池、垃圾桶等设施,并保持良好的使用状况。
设施应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和更换,以确保其正常运转。
2. 卫生清洁(1)定期清洁:公厕应设立清洁时间表,定期进行清洁工作。
清洁包括地面、墙壁、马桶、洗手池、镜子等的清洁,以及垃圾桶的清理和更换。
(2)日常清洁:公厕应配备专职保洁人员,负责日常的清洁工作。
保洁人员应定期巡查公厕,及时清理垃圾、补充卫生用品等。
(3)消毒工作:公厕应定期进行消毒工作,以杀灭细菌和病毒。
消毒剂应符合卫生标准,并妥善存放。
3. 卫生用品公厕应配备充足的卫生用品,如手纸、肥皂、纸巾等,并保持良好的储存状况。
卫生用品应定期检查和补充,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4. 周边环境公厕周边环境的卫生状况也需要得到重视。
公厕管理部门应定期清理周边的垃圾,保持周边环境的整洁。
5. 卫生监督公厕管理部门应设立监督机制,定期对公厕的卫生状况进行检查。
对于卫生状况不达标的公厕,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
三、保洁制度1. 保洁人员公厕应配备足够数量的专职保洁人员,并进行培训,提高其保洁技能和卫生意识。
保洁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时间表进行保洁工作,确保公厕的清洁和卫生。
2. 工作内容保洁人员的工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定期清洁公厕内外的各个区域;(2)清理垃圾桶,定期更换垃圾袋;(3)补充卫生用品,如手纸、肥皂等;(4)检查设施的使用状况,及时修理;(5)协助公厕管理部门开展消毒工作。
3. 工作时间保洁人员的工作时间应根据公厕的使用情况和需求进行安排。
公厕的高峰期应加大保洁人员的配备数量,以确保公厕的卫生状况。
公厕日常维护、运行方案一、开放与维护时间1、公厕运行时间实行24小时免费对外开放。
2、每天16小时专人进行保洁与服务,服务时间为6:00-22:00。
二、卫生标准:1、公厕周围环境整洁,墙壁内外无乱写乱画乱贴。
2、厕内空间做到无蛛网、无烟头、无纸屑、无杂物。
3、厕内干净,便槽畅通。
无污迹、无尿碱、无便垢。
全日保洁,多次冲洗,做到无臭味。
4、定期药物消杀,做到蚊蝇数不超过3只。
5、内外部照明灯具、标志、洗手器具等无积灰、污物。
6、照明、供水、排污设施完好。
如损坏,要及时修复。
7、免费提供的清洁物品要摆放整齐、无缺失。
三、公厕管理员要求1、公厕设专人进行清扫保洁,并进行岗前培训。
管理员统一着装、带证上岗,实时保洁,随脏随保。
2、管理员要热情服务,文明作业、礼貌待人,主动照顾老弱病残孕等人员。
3、公厕开放期间内,保洁人员不得从事与保洁服务无关的工作。
4、对破坏、损坏设施的行为,管理员有劝阻、报告的义务。
四、公厕设施维护要求1、公共厕所主体建筑、内部设施、给排水、化粪池或贮粪池、无障碍设施等各类硬件设施应保持完好,无破损和缺失问题,各项功能应符合使用要求。
2、在适当的位置设置符合国家标准的男女厕所(中英文标识)、管理制度、投诉电话等各种标识标牌。
保证开放时间内市民能正常入厕,不得占用、关闭残疾人蹲位。
3、管理间整洁,清洁物品、工具摆放整齐,无杂物。
4、公厕通风良好,每周1次投放消毒灭菌药剂,及时消毒杀菌,确保无异味。
5、外墙面、屋面、门窗及卫生责任区域内环境整洁,无私搭乱建、无杂物。
6、内部墙面、天花板、通风、冲水、洗手、照明等设施及门窗、隔断、大小便器完好、洁净无破损、无缺失。
五、公厕日常卫生保洁和工具摆放要求1、清扫保洁时应设置国家规定的提示标志;雨天和地面保洁时应设置国家规定的防滑标志。
2、外墙面、屋面、门窗每周清洗1次,内部墙面、天花板、隔断保持洁净,每天2次。
做到无积灰、污迹、蛛网、刻画,内部地面洁净、无积尿、积水、痰迹等不洁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