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第一次反围剿张辉瓒被杀内幕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5
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战役中的两场战斗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战役中的两场战斗红军第一次反围剿战役;就两次:12月30日龙岗战役,歼灭18师主力(缺54旅)1月3日东韶战役,歼灭50师1个多旅.红军的第一个无线电台便宣告成立,龙冈战役1930年12月29日,国民党军第18师师长张辉瓒率第18师师部和第52、第53旅及第28师1个旅,进犯龙冈。
红军为了粉碎敌人发动的第一次“围剿”,采取四面包围之谋,进行严密部署。
发起攻击后,红12军沿龙冈南侧占领表湖及其附近各山头;红4军和红3军团一部沿龙冈北侧插到张家车,截断龙冈之敌与东固、因富等地之敌的联系,钻到敌人背后;红3军团主力切断龙冈敌军向西北方向突围的道路;红35师切断敌从西南方向的增援和龙冈之敌向西南方向突围的道路。
敌第18师主力被四面包围,近万人被歼,张辉瓒被活捉。
歼灭国民党军第十八师的龙冈战斗,是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中的第一仗。
首战告捷后,红一方面军随即乘胜向东追击,于1931年1月3日在东韶地区歼灭敌第五十师1个多旅,迫使深入苏区的其他国民党军纷纷回撤,从而结束了第一次反“围剿”作战。
在战法上,红军采取四面包围之谋,在毛泽东、朱德的指挥下,利用有利地形,以正面攻击堵住敌军去路,以侧後穿插、迂回的方式切断敌人的联系,歼敌近万人,活捉师长张辉瓒。
龙冈战斗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蘇区人民的士气,也为今後游击战的战法做了有益的探索。
东韶战役1931年1月3日,张师被歼后,在源头的鲁道源师仓皇东撤。
红军即挥师东向,乘黑夜向东急进。
1931年1月3日,谭师退到江西省宁都县东韶地区,红军第一方面军乘其立足未稳进行突袭,对国民党军的追击战,歼第50师1个多旅。
俘其官兵3000余人,残部向永丰方向溃逃。
其它各路“围剿”军也慌忙撤退。
此役,红军两战均胜,国民党军的第一次“围剿”遂被粉碎。
此后,红一方面军乘胜转入进攻,至3月中旬,在永丰、安乐、南丰、广昌、宁都等县境内,消灭了一些地主武装,恢复和加强了共产党的地方武装,巩固和扩大了根据地,为第二次反“围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张辉瓒被民众砍下首级扔入江中的国民党将军
导语:在战争年代,战场上兵败被捕的国民党将军有不少,但是被逮捕后被民众砍下首级惨死,又将其首级扔入江中的将军却只有一位,如此凄惨的将军到
在战争年代,战场上兵败被捕的国民党将军有不少,但是被逮捕后被民众砍下首级惨死,又将其首级扔入江中的将军却只有一位,如此凄惨的将军到底是谁呢?他就是国民党中将张辉瓒。
1930年10月,蒋介石任命江西省主席鲁涤平为总司令,任命张辉瓒将军为前线总指挥,全面部署作战方针和策略,并统领路孝忱、罗霖等10个师计10万余人,向中央苏区红一方面军发动了第一次反“围剿”战争。
同年12月30日,张辉瓒率领的18师9000余人在龙冈县全部被歼灭,张辉瓒将军也被红军当场俘虏。
不久,国民党其余军队也相续溃败而逃,第一次反“围剿”战争被彻底粉碎。
1931年1月28日,为了庆祝第一次反“围剿”的全面胜利,苏区政府在吉安县东固镇召开了祝捷大会。
同时,被俘虏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张辉瓒也被绑到了现场,而此时东固镇的民众们对曾纵兵大肆烧杀抢掠的张辉瓒痛骂不止,对其更是恨之入骨,于是一呼百应,坚决要求公审张辉瓒。
当时,军长何长工看到东固镇的民众们如此激愤,不知如何是好,便急忙赶到红军总部请示毛泽东。
毛泽东一向主张不虐待俘虏,投降不杀的政策,当然对这个罪大恶极的张辉瓒也不例外。
他最后决定让军长何长工多带些红军战士到祝捷大会的会场,对张辉瓒加以保护。
其实,毛泽东这样做的目的也是希望最终能说服和感化张辉瓒为共产党效力,将功赎罪。
可见,毛泽东的心胸犹如大海般地宽广。
面对苏区政府召开的祝捷大会,东固的父老乡亲们个个喜不自禁,生活常识分享。
张辉瓒被处死间接导致百余名被捕地下党被沉江
2014年10月05日
核心提示:张辉瓒被杀后,国民党疯狂报复,将囚在南昌监狱准备与张交换的100多名共产党员全装进麻袋丢进了赣江。
本文摘自:《快乐老人报》2014年6月5日16版,作者:佚名,原题为:《红军年代被草率处决的国民党将领》,系节选。
1930年10月,蒋介石纠集12万重兵,以张辉瓒为前线总司令,第一次大规模地围攻红军井冈山中央革命根据地。
30日18时许,红军全歼张辉瓒第十八师师部和2个旅近1万人,活捉敌前敌总指挥张辉瓒。
张辉瓒和毛泽东有过数面之缘,被俘后,他对毛泽东说:“润之,你不要杀我。
我有钱,我会叫我老婆拿钱、拿医药、拿枪弹、拿红军所有需要的东西来换回我的生命。
”毛泽东说:“我不杀你。
红军不杀俘虏。
”国民党方面也表示,国民党南昌行营愿向红军捐送20万元现洋、20担医药,并释放由南昌所属监狱关押的100多名共产党政治犯,以及提供装备5000余人的枪械弹药换回张辉瓒的生命。
当时的上海中共中央军委负责人周恩来与中央研究,决定接受国民党方面的条件,让毛泽东、朱德做好放人准备。
可是,后来苏区的形势急转直下。
1931年1月28日,江西吉安东固区苏维埃政府召开3000多人参加的祝捷大会。
因张辉瓒所部曾经在东固地区大肆烧杀,东固群众强烈要求将张辉瓒押上台进行批斗,枪决泄愤。
毛泽东接到请示时长叹一口气说:杀吧,天不留张。
最终,张辉瓒被当众枪决。
张辉瓒被杀后,国民党疯狂报复,将囚在南昌监狱准备与张交换的100多名共产党员全装进麻袋丢进了赣江。
揭秘张辉瓒被捉始末揭秘张辉瓒被捉始末上世纪60年代,毛泽东诗词热兴起,《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中有一阙: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张辉瓒由此成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
其实,这是张辉瓒的第二次名声大扬。
早在第一次反围剿中,他是红军活捉的最高级将领--中将师长,后违反俘虏政策错杀了他,南京当局褒扬他“成功成仁”,给予了优隆哀荣。
对此,各大报章曾追踪报道,故当时红区白区已咸知其名。
口不离“剃了朱毛的头”张辉瓒,字石侯,1884年生,湖南长沙东乡人,早年毕业于湖南兵目学堂,后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辛亥革命爆发湖南光复,被推为湖南军政府参谋兼军需学校总队长,以后靠着湘省都督谭延的提携,历任省兵站总监、第4混成旅旅长、省警务处长等职。
1923年随谭延投奔国民党,出任湘军总司令部参谋长,1926年湘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张辉瓒改任第4师师长,率部参加北伐。
“四一二”政变起,张辉瓒以“清党”有功,升为第2军副军长兼省政府委员。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第2军缩编为师,张辉瓒调任18师副师长,1929年9月升为18师中将师长,奉命开赴江西“剿共”前线,兼任南昌警备司令。
杂牌军出身的张辉瓒,对蒋介石的器重与提拔感恩戴德,以加紧“剿共”相报,频频出动部队袭扰苏区,短短一年里,就杀了千余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
苏区人民对他恨之入骨,斥之为“张屠夫”。
蒋介石取得中原大战胜利后,腾出手来对付红军,调集10万大军“围剿”江西中央苏区,令第9路军总指挥、江西省政府主席鲁涤平为“剿共”总司令。
第一次反围剿1930年(民国十九年)11月至1931年1月,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江西省南部地区反击国民党军10万兵力对中央苏区围剿的战役。
简介1930年夏,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三年游击战争,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迅速发展到约10万人,并开辟了10余块苏区。
对此,国民党当局异常恐惧。
国民党政府主席、陆海空军总司令蒋介石急于8月下旬令武汉行营主任何应钦在汉口召开湘、鄂、赣三省"绥靖”会议,确定了以军事为主,党务、政务密切配合,分别”围剿”各苏区红军的总方针。
10月,蒋介石在同冯玉祥、阎锡山的中原大战基本取得胜利后,即迅速抽调兵力,组织对苏区的大规模”围剿”,企图在3~6个月内消灭红军,并将重点置于中央苏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陆续调集11个师又2个旅,共约10万余兵力,指令国民党江西省政府主席兼第9路军总指挥鲁涤平,组织对红一方面军和中央苏区进行第一次大规模围剿.10月20日前后,从湖南省和陇海铁路(兰州-连云港)方面抽调”围剿”中央苏区的国民党军陆续进入江西省境内,在武汉的第19路军也准备进入江西参战。
11月2日,鲁涤平将其7个师又1个旅编为3个纵队,并限于5日前,第1纵队第18师集结于樟树,第24师集结于丰城西北之赣江北岸,新编第13师集结于临川;第2纵队第50师集结于西山万寿宫,独立第14旅集结于靖安;第3纵队第77师集结于上高,新编第5师集结于高安;总预备队第8师集结于南昌.企图一举消灭红一方面军于袁水流域的清江(今临江)至分宜地区。
此外,湖南军阀何键令其第19师进驻袁州,配合鲁涤平所部行动。
企图消灭红一方面军于袁水两岸地区.这时,红一方面军主力约4万人正在中央苏区西北部清江至分宜段的袁水两岸地区活动。
中国共产党第一方面军总前敌委员会在查明敌情后,同江西省行动委员会就反”围剿"的方针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
讨论中,有一种意见主张仍按中共中央和军委8月初的指示,进攻南昌、九江,以迫使国民党军转入防御,放弃其"围剿"。
肖克上将生前披露:杀张辉瓒令红军经济蒙受损失核心提示:萧克将军记忆力很强,谈兴正浓,也很冷静,他喝完茶水,继续说道:“杀张辉瓒从政策上说,是一次统战失策,表现在政治上违反了红军对待俘虏的政策,经济上蒙受了一定损失,并扩大了国民党官兵逆反情绪,尤其违背了毛泽东军事斗争策略思想。
”萧克上将开国上将萧克在“文革”中遭受林彪反革命集团迫害,下放到江西永修县云山垦殖场劳动。
1970年秋,我受命收集永丰县党史口述资料,冲破“文革专案组”的刁难,来到“五七干校”敬访萧克部长。
后来,萧克回京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校长。
1972年冬,我赴京第二次登门拜访,聆听萧老热情侃谈。
两次接触中,给我留下极深印象,历历在目,感慨万千。
当年的亲身见闻,珍藏在笔记本里,今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一)“不能把朱德的扁担说成是林彪的扁担”萧克将军平易近人,艰苦朴素,胸怀宽广,高风亮节,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他说:“我在‘五七’干校生活、劳动之余,还经常写作,向小朋友讲长征故事,跟周围群众聊天拉家常。
”1970年他写了一首《回江西》五言古风诗,以抒发当时的心境:“我从江西来,又回江西去。
轻装怀马列,悠然赴‘五七’。
占地黄花衷,孟冬西风疾。
云山赋归欤,老骥兮仗枥。
”面对西风猛烈的形势和林彪、“四人帮”的恶劣表演,萧老说:“我仍坚信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主义总是有希望的。
”他很想写《朱毛红军侧记》,把朱毛会师后两年革命战争的若干文章及谈话记录凑合起来,整理补充成一篇史论性的小册子。
他说:“我亲眼目睹北伐战争以来,中国革命史上几个重要历史阶段,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是亲历者和见证人。
”为此,他写了几篇关于井冈山斗争和罗坊会议的回忆文章。
九一三事件后,在揭批林彪罪行时,他坦率地说:“井冈山时,红军指战员都是一人一根扁担,从宁冈挑谷上山,朱德挑了,林彪正在养病没有挑,第28团还有周子昆脚上负伤没有参加挑谷,这些都是事实,不容改变,更不能把朱德的扁担说成是林彪的扁担,欺世盗名,伪造历史。
凡涉及技术转让、邮购、设备购买、医疗信息,请实地考察或与上级主管部门(工商局、民政局、卫生局等)确认后,方可购买,切勿盲目汇款,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敬告读者院过去那些事张辉瓒在军阀时代不算是大人物,他的出名,主要由于他是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第一次大规模“围剿”的前敌总指挥,而且一败涂地,受过毛泽东诗词的“表彰”。
清末湘军兴起以来,湖南出将军,但战事也多,外面的人打还不够,自己关起门来打。
北洋时期,就数湖南军阀的派系多,有赵(恒惕)派、程(潜)派和谭(延闿)派,后来赵派中又分裂出唐(生智)派,湘西还自成一个系统,谁也不理。
张辉瓒就属于势力最弱的谭派的一个小小的师长。
那个年月,军长、师长、司令遍地都是,有两支枪就可以充司令,一支手枪自己拿,另一支长枪卫兵扛。
谭派在湖南,多数时候在野,甚至四下流浪,寄人篱下,所以,这种师长能有多少军队,天才知道。
当然,张辉瓒还比较幸运,由于主公谭延闿站队正确,选择了国民党,在国民党内又选择了蒋介石,所以,在协助蒋介石打败了政敌唐生智之后,谭派居然在湖南当家作主了。
在谭延闿短暂的主政湖南期间,论功行赏,张辉瓒曾做过一任湖南的警察厅长。
说起来,张辉瓒也算是个读书人,日本士官学校的毕业生,向有儒将之名,所以,在警察厅长任上,很是出了一回风头。
据说有次设计抓了一个很伤风化、却又在政界很有靠山的老鸨,将其就地正法,还附了一篇骈四骊六的判决书,很是让遗老遗少们兴奋了一阵子。
在跟鲁涤平之后,对付打算跟蒋介石叫板的唐生智,抄后路,也抄得不错,害得唐生智兵马未动,就已经四分五裂崩溃了。
不过,此公跟红军打仗却运气很差,第一仗就被歼灭(师部并两个旅),自己做了俘虏。
幸好由他小舅子朱耀华率领的一个旅见机得早,开溜及时,不然后来为他修坟的人都没有了。
被俘之后,据红军的叛将龚楚说,张被带到了朱德那里,朱德表示要办一个红军学校,让张来做教授。
张辉瓒还见到了同乡毛泽东,张口便称润之先生,彼此还叙了旧,他们原在大革命时期的广州,曾经相识,毛泽东还到湘军做过演讲。
张辉瓒被俘与被处死秘闻
郜合启
【期刊名称】《军事史林》
【年(卷),期】2007(000)003
【摘要】“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提了张辉瓒。
”
【总页数】4页(P49-52)
【作者】郜合启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29
【相关文献】
1."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2.试析第一次反围剿处决张辉瓒与中共的统战工作
3.红军战士吴光远活捉敌师长张辉瓒
4.赎救张辉瓒,一次流产的国共谈判
5.我国全面为百姓食品安全“补天”——最高法:重判食品安全大案罪当判处死刑要坚决判处死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试析第一次反围剿处决张辉瓒与中共的统战工作作者:窦春芳来源:《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第02期摘要:1930年12月30日,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在永丰县南端的龙冈歼敌近1万人,活捉了前线总司令张辉瓒,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大“围剿”也宣告失败。
随后,国民党江西省主席鲁涤平、国民党湖南军界的程潜、唐生智、何键、范石生及张辉瓒的家人纷纷给中共传递信息,要求不要杀掉张辉瓒,蒋介石也许诺了许多条件,要求中共放回张辉瓒,毛泽东、朱德也答应不杀张辉瓒,让张到红军学校当教官。
为此,中共中央领导人周恩来从上海派人赴江西与国民党进行谈判,但1931年1月28日在江西吉安东固区苏维埃政府召开3000多人的公审大会上,张辉瓒被愤怒的群众处决了,这次国共谈判也因此最终流产。
随后,国民党对共产党展开疯狂的报复。
张辉瓒对东固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激起了东固人民的无比愤慨,这是导致他被东固人民所杀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当时中共统战路线的必然,王明与张辉瓒被杀没有任何联系。
通过分析比较,周恩来提出的与国民党和谈的条件与毛泽东、朱德就处理张辉瓒的问题上,周恩来的想法更切实可行些。
关键词:毛泽东;张辉瓒;第一次反“围剿”;中共统战工作中图分类号:D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269(2011)01-061930年10月开始,蒋介石纠集了12万重兵,分成8个纵队,以当时的江西省主席鲁涤平为总司令,以第十八师师长、江西省“剿匪”总指挥张辉瓒为前线总司令,从江西吉安、福建建宁一带,由北向南,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一次围剿,红一方面军4万人,在毛泽东的领导下采取“诱敌深入”的战略战术,12月30日,在永丰县南端的龙冈“敌人近1万人,活捉了张辉瓒”[1],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大“围剿”也宣告失败。
随后,国民党江西省主席鲁涤平、国民党湖南军界的程潜、唐生智、何键、范石生及张辉瓒的家人纷纷给中共传递信息,要求不要杀掉张辉瓒,蒋介石也许诺了许多条件,要求中共放回张辉瓒,毛泽东、朱德也答应不杀张辉瓒。
解密:第一次反围剿张辉瓒被杀内幕作者:方园来源:《蓝盾》2013年第10期他是国民党对中共中央苏区进行第一次围剿时的急先锋,也是红军俘获、处决的第一位国民党军高级将领,更是唯一一个被毛泽东写入诗词的敌军主帅。
他叫张辉瓒。
毛泽东所作词为《渔家傲·反第一大“围剿”》:“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
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而张辉瓒被处决,却有着鲜为人知的内幕。
被俘万功山1930年10月,蒋介石为了消灭红一方面军主力,摧毁中央根据地,在湘、鄂、赣、闽等省陆续调集10万余兵力,任命江西省主席兼第9路军总指挥鲁涤平为“围剿”军总司令,第18师师长张辉瓒为前线总指挥,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一次“围剿”。
张辉瓒,字石侯。
湖南长沙人,出生于1886年。
湖南兵目学堂毕业,留学日本士官学校。
辛亥革命后,历任湘军游击司令、兵站总监;第二区司令、第四混成旅旅长、湘军总司令部参谋长、第9师师长、第2军第4师师长、第2军副军长、南昌卫戍司令兼第18师师长、湖南省政府委员。
张辉瓒所率的第18师是湘军主力,名虽是师,其实有三个整编旅,一万五千人,相当于一个军的实力,部队全是新式武器,除了汉阳兵工厂出品外,还有德国制造的枪炮、5架意大利“达格佛斯”。
经过充分考虑和论证,毛泽东和朱德决定采用“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作战策略,充分发挥我军运动战的优势。
为监视进攻苏区的敌人,及时了解敌军动态,苏维埃政府发动群众组织侦察队,在交通要道设立瞭望哨,把油盐柴米埋藏起来,使敌军找不到吃的,也没人带路,成为“聋子”、“瞎子”。
12月16日,张辉瓒指挥国民党先头部队向中央苏区的地理中心——东固发起攻击。
21日,张辉瓒进入东固,探知红军主力在黄陂一带,即扬言要一举“剃掉朱毛”,并日夜兼程扑向黄陂,在黄陂,张辉瓒又没有找到红军主力,于是他率军向永丰龙冈推进。
正在寻找战机的毛泽东,得知张辉瓒孤军冒进后,果断决定,火速集结红军主力,利用龙冈群山环抱、中间狭长盆地的有利地形设伏,迎歼张辉瓒。
12月30日,龙冈浓雾笼罩,能见度不足20米。
毛泽东高兴地对朱德说:“总司令,你来看,真是天助我也!想当年诸葛亮借东风大破曹兵,而今天我们要借大雾全歼张敌啊!”朱德回答:“是的,这就叫…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今日老天爷也来助阵,看来我军歼灭张辉瓒师稳操胜券啊!”上午8时许,张辉瓒52旅前锋行至距龙冈街15华里的小别村石拱桥处,与埋伏在此的红军红三军7师遭遇,拉开了战斗的序幕。
还在蒙头大睡的张辉瓒获悉,自以为是地认为,这不过是黄公略7000梭标兵,国军武器精良,取得胜利易如反掌。
于是传下话去:有击毙朱、毛者,赏洋5千;活捉朱、毛者,赏洋1万。
红三军第8、9两师转向两翼包围,很快压住了国军的进攻,与此同时,红军其他军队很快完成了对张辉瓒军的合围。
经过激战,红军捣毁了位于功村的敌师部,活捉了师参谋长周纬黄和团长李月峰,副旅长洪汉杰、团长朱先志和特务连长张达泉当场毙命,师部警卫营官兵全部投降。
张辉瓒惊闻所部整体被歼,慌忙换上士兵服,翻越江西永丰与兴国交界的、海拔350米高的万功山,企图躲到天黑潜逃。
18时许,红十二军100团团长寻淮洲带领战士在万功山中搜索,几个战士见地上有件狐皮大衣,上面印有“张辉瓒”三字,便在附近仔细寻找。
一个战士拨开茅草,突然惊叫起来:“土坑里面有人。
”其他战士赶紧过来,几支步枪对准坑口,厉声喝道:“快出来,举手投降!”张辉瓒开始谎称自己是“书记官”,后又不得不低头承认“我就是张辉瓒”。
战士们随即将他捆绑押往龙冈。
此役,红军全歼张辉瓒第18师师部和2个旅,缴获各种武器9000余件,子弹100万发。
朱德下令松绑张辉瓒被俘虏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毛泽东和朱德的指挥部。
“抓了条大鱼!”朱德笑逐颜开。
毛泽东跟着笑了:“这人可是蒋介石的爱将,骄横得很,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成为我们的阶下囚,去会会他。
”先走一步的朱德一见到被捆绑着的张辉瓒,便对负责看押的红军战士说:“解了绳子吧,不要绑了。
”张辉瓒摆出了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盛气凌人地说:“既然被你们捉住了,无话可说,要多少钱才能放我?”“张辉瓒先生,你以为我们红军是绑票的土匪吗?你们跑到苏区根据地来烧杀抢掠,红军能放你吗,苏区的群众能放你吗?再说,你作为…围剿‟红军的前线总指挥,仗打成这个样子,人枪都没了,蒋介石会饶过你吗?我看你就在这里好好反省吧。
” 朱德的声音不高却显得非常威严。
“你们要把我怎么样?”张辉瓒紧张起来。
“这要看你的态度。
认罪服罪可以优待,假如顽固不化,就批判你,公审你。
” 朱德威严地说。
“总司令说得对,开大会斗争他,牵着他游街,看他再嘴硬不!”有战士同声附和。
张辉瓒一听“总司令”三字,才知这位红军长官正是朱德!顿时气焰大挫,低着头一言不发。
多年后,朱德忆起往事依然痛心:“按说真不该杀张辉瓒。
如果当时留着他,不但可以解决根据地的不少困难,还可以用他做人质,换回许多狱中的同志,可是把他杀掉之后,蒋介石为了报复,立刻处决了我们许多被捕的党员,其中包括几次起义失败后被俘的军官……”毛泽东指示“不要杀他”临近黄昏,毛泽东来到张辉瓒的囚室。
张辉瓒与毛泽东同是湖南人,北伐前两人就熟悉。
一见面,张辉瓒便说:“润之先生,好久不见了,你……”毛泽东严厉而又幽默地说:“总指挥先生,你率部从湖南剿到江西,从南昌杀到龙冈,今天就这样停止了吗?你在沿途的路上到处写标语、撒传单,说是要…拔朱毛‟,而现在究竟是你剃了朱毛的头,还是朱毛剃了你的头呢?”张辉瓒一脸尴尬:“不敢不敢。
还是你们剃了辉瓒的头……”毛泽东叫人搬来一张凳子,招呼张辉瓒坐下,简要介绍了红军的俘虏政策。
张辉瓒听得很认真,还不住点头。
此时此刻,他最关心的是自己的性命,见毛泽东和善待人,便大着胆子要求:“请润之先生,还有朱总司令高抬贵手,格外开恩,放我一条生路。
只要不杀我,要钱要枪都可以,还有医药也可以给。
”“嗯。
”毛泽东把大手一挥:“我们不杀你。
但是你要知道,红军不杀你,并不是你没有可杀之罪,也不是害怕蒋介石会来报复。
不杀你,是因为我们宽大为怀。
”离开张辉瓒后,毛泽东对陪同他前往的红八军军长何长工说:“跟战士们讲,这个张辉瓒要好好看着,不要杀他。
杀他没有什么益处。
留着他反而对我们有用,对革命有用。
起码对国民党的官兵是一个教育,会有些影响。
”还特地叮嘱:“严格执行俘虏政策,不要使张辉瓒挨冻受饿,不能虐待他。
”、“把张辉瓒打死就不知道敌情了。
”此后,张辉瓒虽被赤卫队员解去戴上纸糊高帽,游乡示众,但毛泽东指出:“对张辉瓒控诉、公审、批斗、呼口号都可以,触其灵魂,斗其思想,使其认罪,将其教育改造过来,但绝不能一擒就杀。
”周恩来有意释放在国民党高级将领中,张辉瓒私生活算比较严谨的一个,与妻子朱性芳感情甚好。
当朱性芳得悉丈夫在龙冈战败被俘,急得坐卧不安,派人去上海寻找中共中央所在地,欲倾家荡产赎回其夫。
湖南军界的程潜、唐生智、何键、范石生也纷纷向中共传递信息,要求红军不要杀掉张辉瓒。
蒋介石亦许诺只要放回张辉瓒,国民党愿释放关押在白区的100多名“政治犯”,而且由上海三家银行作担保,向红军赠送20万元现款和20担西药,提供装备5000余人的枪械弹药等。
甚至责令江西省府主席鲁涤平派省府秘书王信一前往上海,秘密与中共中央取得联系。
鉴于张辉瓒在国民党湘籍军人中有一定影响,利用其影响,可以做分化瓦解国民党军的工作。
加之当时红军急需枪支弹药,如红3军在龙冈战役前,3个人才有一支步枪。
许多战士四肢打断了,没有麻药,是用盐水消毒,用钢锯截肢。
主持军事委员会工作的周恩来认为张辉瓒被捉,对南京政府影响很大,他们一定会极力想法弄回。
如借此提出一些放回张的条件,对于改变中央苏区极为困难的环境,对于扩大共产党的宣传都是有利的。
于是周恩来派中央军事部副秘书长李翔、中央特科涂作潮为代表,前往南昌与国民党进行谈判。
同时,周恩来致信朱德、毛泽东,要他们做好释放张辉瓒的准备。
还特别交待:“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趾高气扬。
不可一世,现在却急切地找我们对话了,人质掌握在我们手里,要借此机会揭露国民党反人民的罪恶,也要尽可能地提出有利于红军的条件。
总之,务必要见机行事。
”而鲁涤平甚至已经准备待张辉瓒释放回来,为他设宴压惊。
周恩来的安排和打算,与远在江西的毛泽东、朱德的想法不谋而合。
只可惜,这些都晚了。
因为当时交通不便,派往中央苏区送信的通讯员没有赶在张辉瓒被杀前赶到。
被杀于东固张辉瓒被俘后,许多人强烈要求将其押往东固。
毛泽东本不想让张辉瓒去东固,但因张辉瓒在东固大搞“三光”政策,民愤太大,不让批斗群众也不答应,只好安排何长工跟着去东固做群众的说服工作。
张辉瓒干的坏事确实太多。
1929年他任南昌卫戍司令时,曾屠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1000余人,人称“张屠夫”。
一个月前,在“进剿”东固时,张辉瓒命令部下:东固已匪化,石头要过刀,板凳要火烧。
40里内,凡10岁以上的男女老少,格杀勿论。
不论民房公房,草屋土屋,在部队撤退前,一律烧光!凡可携带之物资、食物,全部带走!因此,他的部队在东固地区看到老百姓的房子就烧,见到粮食衣物就抢,捉到人就当是“共匪”杀掉,抓到妇女就强奸,可以说是无恶不作。
让毛泽东、朱德没有想到的是,东固地区苏维埃政府领导人以张辉瓒民愤极大为由,竟然背着他们杀了张辉瓒,上演了有损红军俘虏政策的愚昧一幕。
1931年1月28日,东固苏维埃政府在富田召开公审大会。
听说是公审“张屠夫”,男女老少蜂拥而来,形成“万人公审”的盛况。
原定在广场进行的大会,因为参加的人太多,临时改在小山坡上召开。
头戴高帽的张辉瓒被五花大绑推上土台,干部群众抢着控诉其罪行。
因有毛、朱“不杀”的承诺,张辉瓒以为这次也不过是批斗一下,让老百姓消消气,故一直低着头认罪。
直到听到被宣判死刑,张辉瓒才立刻面无人色,大叫“饶命”。
可几位青壮年赤卫队员却不容分说,将张辉瓒拉到主席台旁的田间,手起刀落,结束了性命。
许多群众并没有就此解气,他们将张辉瓒的头颅砍下装进竹篓,用红布包裹,上书“张辉瓒首级”五字,固定在张氏宗祠木匾上,放进赣江,让它顺水漂往南昌,给鲁涤平乃至蒋介石报丧。
张辉瓒的首级随波而下,4天后被驻防吉安的国民党军哨兵发现。
鲁涤平闻报后失声痛哭,于2月6日派人前往吉安,把张辉瓒的首级迎至南昌。
随后,国民党军政部长何应钦将张辉瓒被杀的经过,报告给蒋介石,建议厚葬优恤。
蒋介石复电:中央以张师长死难壮烈,准予国葬,照陆军上将例褒奖抚恤,由江西省政府拨款1万元办理丧事。
因只有头颅而没有身躯,何应钦找来木工雕匠,限时制作了一个与张辉瓒一样胖瘦长短的树木肢体,与头颅连接起来,又定做了一口价值千余元的楠木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