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
- 格式:ppt
- 大小:16.17 MB
- 文档页数:45
第四章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教学目的]1、了解发展的含义、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各因素在人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2、掌握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教育如何与之相适应;3、掌握教育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1、遗传、环境、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2、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教育如何与之相适应;[教学难点]对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的批判。
[本章主要内容]1、人的发展的含义2、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3、教育如何适应并促进人的发展[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教学时数] 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节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人的发展,是指一个人从生命诞生到死亡在身心两方面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变化。
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身体的发展是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的发育及其机能的增长,是人的生理方面的发展。
心理的发展是指认知、个性和社会性等的发展,是人精神方面的发展。
生理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心理的发展也影响着生理的发展。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一、单因素说这种理论从某侧面提出和论证了某一因素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但是又过分而片面地夸大某因素的单独作用,忽视影响个体发展的其他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如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都属于这一类型。
(一)、遗传决定论代表人物主要有英国的高尔登和美国心理学家霍尔等。
高尔登是英国的人类学家,在1869年出版的《遗传的天才》一书中说:一个人的能力,乃由遗传得来,其受遗传决定的程序,如同一切有机体的形态及躯体组织之受遗传决定的一样。
高尔登选出977个著名人物,包括政治家、法官、军官、文学家和艺术家等,调查他们的亲属,在他们的父子兄弟中有330人具有名声。
另外,他又调查了977个他们所认为的普通人,结果这些人的亲属中只有一个人具有名声。
由此,他得出结论:非凡的才能主要是由遗传决定的。
美国心理学家霍尔,主张“复演说”,把儿童在胎儿期和出生后的发展分别看作是动物和人进化的复演,把生物的发展规律机械地搬到人的发展上来。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第一节人的身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一、人的身心发展的内涵及特征(一)人的身心发展的内涵1. 教育面对的是人的个体,每个个体人都是共同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共同性体现在个体性上,包括人的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
2. 人的发展,就个体而言,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
A.身体的发展指向个体身体素质的发展和生理机能的完善B.心理的发展指向个体认识、情感、意志、个性方面的发展和完善。
3. 教育学视域中的个体发展,是指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身心各自内部及其整体性结构所发生的不断变化的过程,尤其指学校教育阶段,个体身心成长发育成熟的过程。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特征1. 顺序性:个体生命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顺序性决定了教育必须循序渐进,不可拔苗助长。
2. 阶段性:个体在身心发展某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的、一般的特征。
阶段性要求教育合适不同年龄阶段,不可“凌节而施”。
3. 差异性:每个个体因独特而不同,表现出差异性。
差异性要求教育必须因材施教,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4. 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速度不平衡。
教育必须抓住关键期、敏感期,及时而教。
5. 互补性:身心发展的机能之间互补,协同发挥作用。
二、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人的身心发展是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不确定的。
但不管有多少因素,这些因素都是相互联系,共同影响人的身心发展。
所以,单一因素的决定论是错误的。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大致有三类:1. 个体自身的因素2. 外部的环境因素和实践活动。
3. 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都是错误的。
(一)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个体因素1. 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2. 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3. 后天获得性素质对个体发展的影响4. 自我意识和自觉能动性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二)影响个体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环境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大环境和小环境之分。
1.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性。
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是指人的身体和心理特征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呈现出的规律性发展趋势。
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体生长发育有其规律性:人体的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环境条件的制约,并且这个过程也有一定的规律性。
2、心理发展有其规律性:心理发展也有其规律性,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环境条件的制约,并且这个过程也有一定的规律性。
3、身心发展是相互联系的:身心发展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彼此影响,身体的发育可以影响心理的发展,心理的发展也可以影响身体的发育。
对教育的启示是:
1、要充分认识和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者应该充分认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自我发展,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
2、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制定教育措施:教育者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制定出适合学生的教育措施,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3、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发展:教育者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自尊心、自信心等心理素质,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环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让小伙伴们变得更聪明、更快乐、更有爱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让我们来明确一下什么是教育。
教育就是一种传授知识、技能、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的过程,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社会,成为更好的人。
那么,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到底有哪些作用呢?接下来,我将从三个方面来给大家详细介绍。
1.1 教育让人变得更聪明说到教育的作用,首先要说的就是让人变得更聪明。
大家都知道,学习是一个不断吸收新知识、巩固旧知识的过程。
通过学习,我们的大脑会变得更加敏锐,思维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比如,当我们上学的时候,老师会教我们加减乘除、诗词歌赋,这些知识都会在我们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长大后,我们可能会忘记具体的计算过程,但是那些知识点依然会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发挥作用。
所以,教育让我们变得更聪明,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1.2 教育让人变得更快乐除了让人变得更聪明之外,教育还让人变得更快乐。
这可能有些出乎意料,但是请相信我,这是真的。
为什么呢?因为教育让我们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比如,有些人喜欢画画,那么他们可以通过学习绘画课程来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能;有些人喜欢音乐,那么他们可以通过学习乐器来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教育让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1.3 教育让人更有爱我要说说教育让人更有爱这一点。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我们的品格和情操。
在学校里,我们会学到很多关于友谊、亲情、爱情的故事和道理。
这些故事和道理会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身边的人,更加懂得如何去关爱他人。
比如,我们会学会关心同学、帮助朋友、尊重老师,这些都是教育赋予我们的美好品质。
所以,教育让人更有爱,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还有很多其他的方面,比如让我们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创新精神等等。
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它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明、更加快乐、更加有爱。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1.人的身心发展的涵义。
2.影响人的发展因素以及各自的发展规律。
3.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
4.认识人的可教育性和人对教育需要性的意义。
第一节人的身心发展的概念一、人的身心发展的涵义(识记)★★★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身体的发展(结构形态、生理机能)和心理的发展(认识能力和心理特性、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
1青少年身体的发展变化,是就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两个方面而言的。
2青少年心理的发展是指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发展两个方面,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是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统一的和谐的发展。
身体发展与心理发展相互联系。
一方面,由于心理是脑的机能,因此,身体的发展,特别是神经系统的发展支配着心理的发展;另一方面,身体的发展也受到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和特征的影响,其中,尤其是情感对人的身体发展影响最大。
人的身心发展的各方面因素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简要地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1)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的关系身体的发展,特别是神经系统的发展,制约着心理的发展。
身体的发展,也受到认识、情感、性格等心理过程和特性的影响。
(2)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的关系知识技能的掌握有利于思想品德的提高。
这就是《中庸》讲的“尊德性而道问学”。
思想品德的提高也有利于知识技能的掌握。
二者不一定成正比,但从概率统计优势来看,二者是一定成正相关的。
(3)知识技能、思想品德与认识能力、心理特性发展的关系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的培养,必须在心理过程和认识能力基础上进行,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心理意向或特性。
人的认识能力,心理特性或意向也要在掌握知识技能和培养思想品德的活动中得到发展。
二、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1.“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1836—1934)早年曾专门研究过教学与发展的关系问题。
维果茨基所谈到的人的发展,主要是就儿童的心理和智力而言的。
第三讲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密不可分的关系。
教育对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促进知识和技能的增长,还可以塑造个体的理念和价值观。
因此,教育需要注重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首先,教育对于人的身心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技能。
教育可以开启个体的思维和创造力,并提供适当的机会和环境来发展人的潜能。
学习经历能够让人们不断成长、进步,有助于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其次,教育还能培养人的社交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在学校和课堂上,人们需要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和合作。
这使得人们能够学会尊重他人、合作共赢,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同时,教育还提供了各种机会,让人们在艺术、体育等领域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兴趣爱好,促进个体的自我认知和情感表达。
与此同时,教育还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教育过程中,人们接触到各种体育和健康知识,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例如,在体育课上,学生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力和耐力,预防疾病。
此外,教育还可以培养人们的自律意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定时休息和合理的饮食,以维持身心的平衡。
然而,现实中也存在一些教育问题,可能会对人的身心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目前,教育过程中存在着过分追求分数和成绩的现象,这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因此,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努力,创造一个积极、健康的学习环境,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教育。
此外,教育还应该注重培养人的道德和价值观。
在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着各种价值观的冲突和选择。
教育应该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培养尊重他人、公平正义、诚实守信的品德,引导他们成为道德行为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总之,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息息相关。
教育不仅可以提供知识和技能,还能培养人的社会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和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