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名木保护措施
- 格式:pdf
- 大小:1.06 MB
- 文档页数:1
一、完善资源档案,实行动态监测。
各地要在普查的基础上,对古树名木进行建档立案,形成完整的资源档案。
要结合森林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建立古树名木的动态监测体系,定期对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生长情况、保护现状等进行动态监测和跟踪管理。
二、发布保护名录,设立保护标志。
各地要依据普查结果,以县(市、区)人民政府的名义向全社会公布古树名木保护名录,并设立保护标牌和石碑,明令保护。
三、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复壮管理。
从普查反映的情况看,还有为数众多的古树名木生长衰弱,一部分已濒临死亡,急需采取抢救性措施。
各地要根据古树名木生长情况,采取设置保护性栅栏、支架支撑、填堵树洞、设置避雷针、防治病虫害、灌水施肥等复壮管护措施,确保其健康生长。
同时,要积极开展古树名木的复壮技术研究,为古树名木的复壮管护提供技术支撑。
四、培育后备资源,种植长生树。
各地在保护好现有古树名木的同时,还要积极开展古树名木后备资源的培育工作,栽植长生树,选择适宜各地生长、寿命长、价值高、科学意义和纪念意义大的优良树种,发动群众栽培,精心管护,增加古树名木的后备资源。
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保护意识。
各地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对古树名木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保护意识,在全社会形成热爱古树名木、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
六、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成效。
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既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地、各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落实职责,明确任务,提高保护管理的成效。
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抓紧落实好管理责任。
名木古树保护措施概述名木古树是指有着悠久历史、独特形态或者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树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名木古树的数量逐渐减少,保护名木古树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名木古树保护措施,希望能够提高对名木古树的保护意识,并推动名木古树的可持续保护发展。
建立名木古树数据库建立名木古树数据库是保护名木古树的第一步。
通过收集、整理和归档名木古树的相关信息,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名木古树的分布、数量、形态特征等重要信息。
数据库的建立需要政府、专业机构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
建立名木古树数据库的措施包括:•调查和登记名木古树的信息,包括树龄、树高、树冠形态等;•拍摄和收集名木古树的照片,为数据库提供参考资料;•制定统一的命名规范,以便对名木古树进行标识和分类;•建立名木古树数据库的在线平台,方便信息的共享和查询。
通过建立名木古树数据库,可以更好地保护和管理名木古树资源,为后续的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制定保护名木古树的法律法规保护名木古树需要法律法规的支持和保障。
政府应当加强对名木古树的保护意识,加大对名木古树保护的力度,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应当明确名木古树的保护范围、保护标准和保护责任,并对违规破坏名木古树的行为进行处罚。
制定保护名木古树的法律法规的措施包括:•对破坏名木古树的行为进行明确的定义,包括砍伐、破坏、移栽等;•设立名木古树保护机构,负责监督和管理名木古树的保护工作;•确定名木古树的保护范围,设立保护区和保护线,禁止在保护区内进行破坏行为;•设立名木古树保护专项基金,用于支持名木古树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通过制定保护名木古树的法律法规,可以明确名木古树的保护责任和义务,形成对破坏名木古树行为的威慑,从而更好地保护名木古树资源。
加强名木古树的修护工作名木古树经过长时间的生长,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例如病虫害、枝条腐朽等。
为了保护名木古树的健康和生命力,需要加强名木古树的修护工作。
加强名木古树的修护工作的措施包括:•定期对名木古树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病虫害和其他问题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修护措施;•对名木古树进行合理的修剪和整形,保持其良好的形态和健康状态;•定期对名木古树进行养护和保养,包括浇水、施肥、除草等。
古树名木保护措施(一)古树名木保护措施简介在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古树名木作为自然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得到更多的保护和关注。
为了保护古树名木,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制定保护计划•研究古树名木的分布和数量,制定保护计划,明确保护目标。
•提供相关的政策和法规,确保保护措施的执行。
2. 建立保护区域•选择古树名木分布集中的地区,划定保护区域,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
•建立标识牌,告知公众保护区域的重要性和相关规定。
3. 加强宣传教育•开展宣传活动,向公众普及古树名木的重要性、保护方法和相关知识。
•组织讲座、展览和主题活动,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和保护意识。
4. 强化监测管理•建立古树名木的档案,记录树龄、树种、生长状况等重要信息。
•定期进行植物病虫害防治和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5. 加强科研保护•进行古树名木的研究,深入了解其生态特征和保护需求。
•推动科研成果的应用,提高古树名木的保护效果。
6. 合理规划开发•在保护古树名木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周边的开发项目。
•控制开发的规模和密度,保持古树名木的景观和生态环境完整。
7. 加强法律保护•建立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古树名木的保护责任和违规行为的处罚。
•加强执法力度,打击破坏古树名木的非法行为。
以上是针对古树名木保护的一些基本措施,希望可以引起更多人的重视和参与。
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自然的瑰宝。
8. 加强社区参与•鼓励居民和社区组织参与古树名木保护活动。
•成立志愿者团队,定期组织清理垃圾、修剪树枝等保护工作。
9. 建立生态修复机制•针对古树名木所在的生态环境,进行生态修复,改善土壤质量和空气环境。
•促进古树名木的生长和更新,保持生态平衡。
10. 加强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进行合作,分享古树名木保护的经验和技术。
•举办国际性的研讨会和交流活动,促进全球古树名木保护的共同发展。
结语古树名木是我们珍贵的自然遗产,保护它们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也是对人类文明和历史的传承。
古树名木保护措施方案1. 引言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聊聊古树名木的保护。
你知道吗,这些古树可不是随便就能见到的,它们就像是自然界的活化石,见证了岁月的变迁。
要是咱们不珍惜,真是个巨大的损失呀。
毕竟,它们可不只是木头,它们承载着我们的文化、历史,还有那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那咱们该如何保护这些“老前辈”呢?接着往下看吧!2. 保护古树名木的必要性2.1 文化价值首先,古树名木可不止是树那么简单,很多地方的古树都是文化的象征。
比如那棵被称为“国树”的榕树,底下有多少故事在流传,多少人在这里相聚、谈笑风生!而且,古树常常和一些历史事件、地方传说紧紧相连,就像我们家族里的老照片,里面藏着太多回忆。
2.2 生态意义再说说生态,古树就像是自然界的“空气净化器”,不仅提供氧气,还为很多小动物提供了栖息之地。
想想那树上的小鸟、松鼠,它们可都是这棵树的小主人。
没了古树,生态链可就会受到影响,结果可能会出现“蝴蝶效应”,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哦。
3. 保护措施3.1 法律保护好啦,接下来咱们就得说说保护措施了。
首先,咱们需要一些法律法规来保护古树。
这就好比给古树穿上了一层“盔甲”,让那些想要随便砍树的人知难而退。
相关部门可以出台一些,设立保护区,明确古树的保护等级。
法律一旦立起来,那些不法分子就没那么容易“动手”了。
3.2 社区参与然后,咱们还需要社区的力量。
古树保护可不是相关部门的“单打独斗”,而是大家齐心协力的“团队作战”。
通过组织一些活动,比如“古树巡查”,让居民们一起来关注、了解这些树木。
再比如,社区可以举办讲座,让大家明白古树的重要性,增强保护意识。
这就像大家一起守护一个“大宝贝”,乐趣满满!4. 实际行动4.1 养护工作咱们说到实际行动,养护工作绝对不能忽视。
定期给古树“美容”,修剪树枝,清理周围杂草,确保它们的健康成长。
就像我们平时要给家里的植物浇水施肥,古树也需要咱们的关爱。
想象一下,看到一棵精神抖擞的古树,心里那种成就感,简直就是“扬眉吐气”!4.2 公众宣传此外,咱们还得做一些公众宣传,让更多人关注古树的保护。
古树名木分级保护措施一般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大树即为古树;而那些树种稀有、名贵或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则可称为名木。
古树名木的分级:古树分为国家一、二、三级。
古树名木分级保护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古树一般在某一环境生活了千百年,适应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因此,不要随便搬迁,也不应在古树周围修建房屋、挖土、倾倒垃圾、污水等。
抵御自然灾害。
古树一般树身高大,雷雨时极易遭雷击,因此,在较高大的古树上要安装避雷针,以免雷电击伤树木。
对树木空朽、树冠生长不均衡、有偏重现象的树木,应在树干一定部位撑三角架进行保护。
此外,应定期检查树木的生长情况,及时截去枯枝,保持树冠的完整性。
广泛宣传保护古树名木的重要性。
由于古树名木分布广泛、树种多,光靠业务部门的保护和管理是不够的,应大力宣传保护古树名木的重要性,大力宣传古树名木的生态、科研、旅游、观赏和文化价值,提高公众爱护、保护古树名木的意识,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对古树名木进行监管和保护。
设立栅栏。
为了防止人为撞伤和刻伤树皮,保持土壤的疏松透气性,在古树周围应设立栅栏隔离游人,避免践踏,同时在古树周围一定范围内不得铺水泥路面。
1、保持水土:水土流失造成的根系裸露应及时采取覆土或砌墙护坡等技术措施。
2、减少硬化、土壤通气:以基部树干周长为半径5米范围内尽可能不采取硬化铺装,如有硬化铺装应尽可能改用透气铺装或设置通气孔。
通气孔内可填充砂质等疏松基质。
通气孔也可设置硬塑料管或其它环保材料管打孔或树枝组成的通气管,管口应加带孔的铁盖,管下端可填充陶粒等。
通气管可与复壮沟连通。
土壤紧实板结、通气不良的,可通过开挖复壮沟、设置通气孔等改良措施,改善土壤通气状况。
3、排除妨碍、围栏保护:尽量清理古树名木树冠投影外围5米范围内对古树名木生长造成明显影响的建筑物、设施,选择性清理古树名木周围影响其生长健康的其他植物,修剪影响古树名木采光的周边树木的树枝,清除堆放的垃圾。
对人为活动密集可能对古树名木造成破坏的应设置围栏。
古树名目保护实施方案一、前言。
咱们那些古树名木啊,那可都是大自然的老宝贝儿,就像一群德高望重的长者,见证了无数的岁月变迁。
可现在呢,它们面临着不少危险,所以咱们得赶紧行动起来,好好保护它们。
二、保护对象。
1. 确定范围。
首先得搞清楚哪些是咱们要保护的古树名木。
那些长得特别粗、特别高,年龄老大的树,或者是那种有特殊意义、历史故事的树,都在保护名单里。
就像村子口那棵据说有几百年历史的大槐树,它可是祖祖辈辈乘凉聊天的地方,肯定得重点保护。
2. 建立档案。
给每一棵古树名木都建个小档案,就像给人建身份证一样。
里面写上它的品种、年龄(如果能大概知道的话)、生长位置、健康状况啥的。
这档案可得好好保存着,方便咱们随时查看这棵树的情况。
三、保护措施。
(一)物理保护。
1. 设置围栏。
在古树名木周围围上一圈好看又结实的围栏,这围栏就像是给树盖了个小院子,既能防止人不小心撞到它,又能挡住那些乱啃乱咬的小动物。
围栏的风格还可以根据周围的环境来设计呢,要是在公园里,就可以弄得精致一点;要是在村子里,就可以带点乡村特色。
2. 支撑加固。
有些古树可能年纪太大,树干有点歪或者树枝比较脆弱。
这时候就得给它找个“拐杖”,用一些特制的支架把树干或者树枝撑起来。
这就好比给老人拄上拐棍,让树能稳稳地站着,不怕风吹雨打。
(二)生态保护。
1. 土壤管理。
树要长得好,得有好土。
定期给古树名木周围的土壤松松土,就像给它做做按摩。
再施点天然的肥料,比如腐烂的树叶、草木灰之类的,这就像是给树吃点营养餐,让它长得更壮实。
2. 水分管理。
水也很重要呢。
根据不同的季节和天气给树浇水。
夏天热的时候,多浇点,让树喝个够;冬天的时候,就得注意了,不能浇太多,不然树会被冻坏的。
就像人喝水一样,得适量。
而且要注意浇水的方式,不能直接对着树干冲,得慢慢浇到树根周围。
(三)防治病虫害。
1. 监测预警。
安排专人或者用一些简单的设备,定期检查古树名木有没有被虫子咬或者生病了。
谈古树名木的保护及复壮措施古树名木是自然界中的宝贵遗产,它们承载着历史、文化和生态的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人类的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古树名木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衰退。
为了保护和复壮这些珍贵的生物资源,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一、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和法律法规的建设。
在大众中普及古树名木的重要价值,提高全社会对其保护的重视程度。
制定和完善有关古树名木的保护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砍伐、盗伐和滥伐古树名木的行为。
二、建立完善的古树名木保护网络和监测系统。
通过建立古树名木保护区、植物园、自然保护区等保护机构,形成一张立体、密集的保护网络。
同时,建立古树名木的监测系统,定期进行古树名木的普查、登记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三、加强古树名木的生态恢复和疾病防控。
采取积极的生态修复和恢复措施,加强保护区周边的生态环境建设,增强古树名木的生存环境稳定性。
同时,加强疾病防控工作,对古树名木常见的病虫害进行科学防治,保障其生长健康。
四、加强古树名木的繁育和修复措施。
通过繁育和引种等手段,加强对古树名木的繁衍和培育。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古树名木进行病原体检测和克隆繁殖,提高其繁殖成功率。
对已经濒危、受损的古树名木,采取修复措施,通过树皮修复、树干支撑等方式,使其重新恢复健康。
五、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
加强对古树名木的研究,探索其生长发展和抗逆性等特性。
开展古树名木的遗传资源调查和保护工作,建立遗传资源库。
利用先进的遗传学和生物工程技术,培育适应性强、生长快、病虫害抗性好的新品种,推广应用于古树名木的保护和复壮工作中。
六、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古树名木的保护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分享经验和技术。
与相关国际组织和国家建立合作关系,互相学习和借鉴经验,共同推动古树名木的保护和复壮工作。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保护和复壮古树名木,确保它们的传世价值和生态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同时,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也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只有形成全社会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担当,才能真正做到保护好这些宝贵的自然资源。
古树名木保护与复壮技术措施一、古树名木保护的重要性与现状古树名木,作为自然界的宝贵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生态价值。
它们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记录了自然的生长过程,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古树名木的生存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一些古树因为建设活动遭到破坏,一些则因为病虫害、自然老化等原因逐渐衰败。
因此,保护和复壮古树名木,不仅是对自然遗产的尊重,也是对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护。
当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认识到古树名木保护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立法保护、建立保护区、实施定期监测和养护等。
但保护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保护意识不足、资金和技术支持有限、保护措施执行不力等。
二、古树名木保护与复壮的关键技术措施1. 保护规划与立法制定科学合理的古树名木保护规划是保护工作的首要步骤。
规划应包括古树名木的普查、评估、分类和登记,明确保护范围和保护措施。
同时,加强立法工作,明确古树名木的保护责任和违法处罚,提高法律的约束力和执行力。
2. 环境整治与生态修复古树名木的生存环境直接影响其健康状态。
因此,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是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包括清理古树周围的垃圾、杂草,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调整水分管理,以及恢复古树周围的自然生态。
3. 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导致古树名木衰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应定期对古树进行病虫害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这可能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多种方法。
4. 营养管理合理的营养管理有助于古树名木的健康生长。
应根据古树的生长状况和土壤条件,制定科学的施肥计划,确保古树获得充足的养分。
5. 支撑与加固对于生长不稳定或有倾倒风险的古树,需要采取支撑和加固措施。
这可能包括使用支架、绳索或混凝土等材料,以增强古树的稳定性。
6. 修剪与整形适当的修剪和整形可以促进古树的健康生长,去除病弱枝和过密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但修剪工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避免对古树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关于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的若干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中越来越少见到古树名木的身影,这令人感到非常遗憾。
由于多年生长形成的高大树林,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价值,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古树名木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也是文化遗产和历史证明。
因此,为保护和维护古树名木资源,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第一步:制定相应的法规保护古树名木的最基本方法是通过法规的制定。
政府各部门应该在现有的法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对相关法律做实质性修改,严格审查行业标准和操作规程,确保实施严密,并且开展定期检查和评估工作。
这能够有效地增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避免违法损害的现象。
第二步:完善古树名木保护体系在制定法规的同时,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古树名木保护体系,设立专门的古树名木保护机构,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和技术装备,实施24小时巡逻和监控,保护古树名木资源。
第三步:推广古树名木知识提高公众的古树名木意识非常重要。
政府应该定期举办讲座、科普活动等推广古树名木知识的活动,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古树名木的重要性和保护方法,增强群众的保护意识。
第四步:鼓励社会参与政府鼓励社会各界,包括企业、文化机构、学校、居民等,积极参与古树名木保护工作,采取一些具体行动来支持古树名木保护工作。
政府可以通过多种渠道鼓励各方面的参与行为,例如对参与保护的组织和个人进行奖励和表彰。
总之,保护古树名木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
我们应该制定相应的法规,建立完善的保护体系,推广古树名木知识,鼓励社会各界参与保护工作。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确保古树名木得到有效的保护,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与文化遗产。
古树名木保护建议古树名木是指具有悠久历史、独特形态、珍贵价值的树木,在保护和传承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护古树名木,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建议:1. 制定专门的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专门的古树名木保护政策,明确保护的范围、措施和责任主体,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力度。
2.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古树名木保护的意识和重视程度,增强大家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形成人人参与保护的良好氛围。
3. 建立古树名木数据库:建立全国范围的古树名木数据库,收集、整理和记录各地的古树名木信息,包括树种、年龄、地理位置等,为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4. 制定科学的养护措施:针对不同的古树名木,制定科学的养护措施,包括修剪、浇水、施肥等,确保古树名木的健康生长。
5. 加强监测和巡查:建立定期巡查制度,加强对古树名木的监测和巡查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避免古树名木受到病虫害等威胁。
6. 建立保护区和园林:将一些特别珍贵的古树名木建立为保护区或园林,加强管理和保护,同时设立游客接待中心,方便公众参观和学习。
7. 加强国际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古树名木保护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其保护经验和技术,共同推动古树名木的保护事业。
8. 加强科研和技术支持:加大对古树名木保护的科研投入,开展相关研究和技术攻关,提高古树名木保护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9. 强化执法和监管:加大对违法破坏古树名木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执法和监管工作,确保古树名木得到有效的保护。
10. 培养专业人才:加强对古树名木保护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古树名木保护的专业性和技术水平。
通过以上的建议,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古树名木,传承和弘扬古树文化,让古树名木成为我们城市和乡村的绿色名片,为人们提供美丽的环境和丰富的生态价值。
同时,古树名木的保护也体现了对自然生态的尊重和珍视,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体现。
农家参谋
林业科学
-122-
NONG JIA CAN MOU
古树名木保护措施
陈正兰
(甘肃省永靖县自然资源局,甘肃临夏,731600)
古树名木是自然界留给当今人们的宝贵遗产,其辉煌的生命形态,是城市历史的见证,更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有利于弘扬城市历史文化,加强生态保护。
但由于树龄大、树体生长势逐渐衰弱、根生长力减退、死枝数目增多、抗逆性差、极易遭受不良因素的影响,或遭受人为破坏直至死亡,导致古树名木数量急剧减少。
为此,对古树名木的管理工作要认真细致,为古树名木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永靖县共有古树名木32株,保存树龄在500年以上的国家一级古树4株(巴米山林场4株),树龄在300—499年的国家二级古树7株(巴米山林场4株、王台镇3株),树龄在100—299年的国家三级古树21株(刘家峡镇9株,巴米山林场1株,三塬镇3株,徐顶乡1株,王台镇2株,红泉镇1株,小岭乡1株,陈井镇1株,新寺乡2株)。
1 古树名木的保护措施
1.1 广泛宣传保护古树名木的重要性
由于古树名木分布广泛、树种多,光靠业务部门的保护和管理是不够的,应大力宣传保护古树名木的重要性,大力宣传古树名木的生态、科研、旅游、观赏和文化价值,提高公众爱护、保护古树名木的意识,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对古树名木进行监管和保护。
提高广大群众对古树名木的知情权、监督权和保护权,使保护古树、珍爱绿色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1.2 保护生态环境
古树一般在某一环境生活了千百年,适应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因此,不要随便搬迁,也不应在古树周围修建房屋、挖土、倾倒垃圾、污水等。
1.3 抵御自然灾害
古树一般树身高大,雷雨时极易遭雷击,因此,在较高大的古树上要安装避雷针,以免雷电击伤树木。
对树木空朽、树冠生长不均衡、有偏重现象的树木,应在树干一定部位撑三角架进行保护。
此外,应定期检查树木的生长情况,及时截去枯枝,保持树冠的完整性。
1.4 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古树名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国务院《城市园林绿化条例》及全国绿化委员会《关于加强保护古树名木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因地制宜制定本地的有关古树名木的规章制度。
同时要加大执法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严厉打击各种破坏古树名木的违法活动,使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1.5 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大资金支持
保护古树名木是一项社会性公益事业,各级公共财政应当把古树名木资源保护管理等工作经费列入年度预算,或设立古树名木保护专项基金,吸纳民间和社会公众资金,作为保护古树名木的有关费用。
同时,鼓励单位和个人认养古树名木和资助古树名木的养护以及开展冠名保护等活动。
1.6 悬挂标牌
普查建档管理部门要查清当地的古树名木,实行编号挂牌,标牌上标明古树名木的名称、树龄、科属、管护单位等“户口”档案信息,使古树名木真正有了自己的身份证。
并时时对号巡查古树名木的有关情况。
1.7 修建围栏
为了防止人为撞伤和刻伤树皮,保持土壤的疏松透气性,在古树名木周围设立围栏隔离游人,避免践踏,同时要求各镇乡和有关部门在古树名木周围一定范围内不得铺水泥路面。
围栏形状根据古树名木坐落位置的地形地貌确定,材质统一为不锈钢管材。
设立栅栏为了防止人为撞伤和刻伤树皮,保持土壤的疏松透气性,在古树周围应设立栅栏隔离游人,避免践踏,同时在古树周围一定范围内不得铺水泥路面。
2 古树名木的复壮措施
古树的树龄一般为老龄期,树木生长势较弱,根生长力减退,抗逆性差,极易遭受不良因素的影响而衰弱甚至死亡。
因此,古树树木的养护管理工作要细致周到,为其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达到复壮的目的。
2.1 去枯弱枝、促发新壮枝
对萌芽力和成枝力强的树种,当树冠外围枝条衰弱枯梢时,用回缩修剪截去枯弱枝更新,修剪后应加强肥水管理,以促发新壮枝,形成茂盛的树冠。
对于萌蘖能力强的树种,当树木地上部分死亡后,根颈处仍能萌发健壮的根蘖枝时,可对死亡或濒临死亡而无法抢救的古树干截除,由根蘖枝进行更新。
2.2 桥接
对树势衰弱的古树,可采用桥接法使之恢复生机。
具体做法:在需桥接的古树周围均匀种植2-3株同种幼树,幼树生长旺盛后,将幼树枝条桥接在古树树干上,即将树干一定高度处皮部切开,将幼树枝削成楔形插入古树皮部,用绳子扎紧,愈合后,由于幼树根系的吸收作用强,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古树体内的水分和养分状况,对恢复古树的长势有较好的效果。
2.3 松土、培土
在生长季节进行多次中耕松土,冬季进行深翻,施有机肥料,以改善土壤的结构及透气性。
即对树冠投影范围内进行40cm 以上的中耕松土,不能深耕的,通过松土结合客土(可用沙土、腐叶土、大粪、锯末等和少量化肥均匀混合)覆盖保护根系。
对树木根基水土流失地域用种植土填埋,厚度40cm 以上,以树根全部埋入土中为准,填土范围一般不少于树冠投影面积,并在四周建挡土墙。
同时用活力素或生根粉配水浇根部,加快新根系萌发和生长。
2.4 加强肥水管理
由于古树年老,生长势弱,根系吸收能力差,故施肥时不能施大肥、浓肥;同时应开设盲沟排除积水,以保持土壤中有适当的空气含量。
或在树冠投影范围的缓坡地带挖水平沟,筑成截留雨水的土坝,遇天旱要进行人工担水入沟,以满足古树名木对水分的需要。
2.5 病虫害防治
采取清除杂物、病腐木有害藤蔓等措施,适当修枝保护周围的环境卫生,枝干病害严重的如腐朽、溃疡、流胶等,可剪除病枝,修整伤口,根部病害有根腐、根癌、根线虫等,可在根部施草木灰后涂刷石灰水对土壤消毒。
对于苹侩锈病、双条杉牛、白蚁、红蜘蛛、蚜虫的害虫常危害古树名木,要及时组织防治,采用一些杀虫剂,提早做好预防工作。
2.6 补洞治伤
衰老的古树加上人为的损伤,病菌的侵袭,使木质部腐烂蛀空,造成大小不等的树洞,对树木生长影响极大。
除有特殊观赏价值的树洞外,一般应及时填补。
先刮去腐烂的木质,用硫酸铜或硫磺粉消毒,然后在空洞内壁涂水柏油防腐剂。
为恢复和提高观赏价值,表面用1:2的水泥黄沙加色粉面,按树木皮色皮纹装饰。
较大树洞则要用钢筋水泥或填砌块填补树洞并加固,再涂以油灰和粉饰。
在此还可以采用开放法。
树洞不深或树洞过大都可以采用此方法,如伤孔不深无填充的必要时,可按简单的伤口治疗方法处理,采用防护剂涂抹于伤口,但必须清洗伤口,使伤口不要再被受“侵害”,开放法首先将洞内腐烂木质部彻底清除、刮去洞口边缘的死组织,直至露出新的组织为止,用药剂消毒并涂防腐剂。
同时改变洞形,以利排水,也可以在树洞最下端插入排水管。
以后需经常检查防水层和排水情况,防护剂每隔半年左右重涂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