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课 古诗两首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1
六年级上册第十八课的古诗诗意
六年级上册第18课古诗三首分别是浪淘沙其一、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意思如下:
1、浪淘沙(其一)
刘禹锡〔唐代〕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译文: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2、江南春
杜牧〔唐代〕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
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许多座古寺,如今有多少笼罩在这朦胧烟雨之中。
3、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宋代〕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译文:
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
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环绕着园田,将绿苗紧紧环绕;两座青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来绿色。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二首》知识点总结、同步练习题(有答案)【知识点】01、我会写危wēi(危险、危楼、危难)敢gǎn(勇敢、不敢、敢作敢当)惊jīng(惊动、惊奇、惊吓)阴yīn(阴天、阴雨、阴晴)似sì(相似、类似、似乎)野yě(田野、野菜、野外)苍cāng(苍白、苍天、苍老)茫máng(白茫茫、茫然、渺茫)02、我会认宿sù(住宿、宿舍、宿营)寺sì(山寺、寺庙、寺院)辰chén(星辰、时辰、辰光)恐kǒng(恐怕、惊恐、恐龙)庐lú(庐山、庐江、茅庐)笼lǒng(笼罩、笼络、笼统)盖gài(盖住、盖房、掩盖)03、多音字宿sù(宿舍)xiù(星宿)似sì(相似)shì(似的)笼lóng(笼子)lǒng(笼罩)04、近义词危——险惊——吓05、反义词阴——阳低——高06、理解词语危楼:高耸的楼房。
星辰:星的总称。
敕勒川:敕勒族祖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古一带。
阴山:在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穹庐: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见:同“现”,出现。
07、古诗大意1.《夜宿山寺》: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能摘下天上的星星。
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2.《刺勒歌》:敕勒族人居住的草原,就在阴山脚下。
天像圆顶的帐篷,笼罩着四面的原野。
蓝蓝的天底下,原野一眼望不到边,风儿吹过,牧草低伏,现出了隐没于草丛中的牛羊。
08、问题归纳1.《夜宿山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夜宿山寺》这首诗运用了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寺中楼宇的高耸,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庙宇工程艺术的惊叹以及对神仙般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之情。
2.《敕勒歌》描写了哪些景物?给我们呈现的是什么画面?写了大草原、阴山、天空、草、牛羊等景物。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二首》原文及教案【原文】yè sù shān sì夜宿山寺táng lǐ bái[唐] 李白wēi lóu gāo bǎi chǐ危楼高百尺,shǒu kě zhāi xīng chén手可摘星辰。
bù gǎn gāo shēng yǔ不敢高声语,kǒng jīng tiān shàng rén恐惊天上人。
chì lè gē敕勒歌běi cháo mín gē北朝民歌chì lè chuān yīn shān xià敕勒川,阴山下,tiān sì qióng lú lǒng gài sì yě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tiān cāng cāng yě máng máng天苍苍,野茫茫,fēng chuī cǎo dī xiàn niú yáng风吹草低见①牛羊。
注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见〕同“现”,出现。
【教案】夜宿山寺教学目标1.认识8个字,会写6个字。
朗读并背诵古诗。
2.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8个字,会写6个字,掌握会写字的音、形、义。
教学难点能正确、端正地书写6个字。
教学过程一、导课同学们,李白曾望月抒怀,留下了《静夜思》这首千古佳作,他也曾在另一个群星璀璨的夜晚,写下了使人惊叹的诗行,那就是《夜宿山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板书课题)二、新授(一)初读古诗。
1.设计问题:“夜宿山寺”是什么意思?(此处为空白点,让学生自己理解)2.教师播放多媒体画面,创设情境,让学生欣赏感悟,请学生谈谈看了此画面后有什么感受。
【导语】教案能够展现出教师在备课中的思维过程,并且显⽰出教师对课标、教材、学⽣的理解和把握的⽔平以及运⽤有关教育理论和教学原则组织教学活动的能⼒。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学⼆年级上册语⽂第18课《古诗⼆⾸》课⽂原⽂ yè sù shān sì 夜宿⼭寺 táng lǐ bái [唐] 李⽩ wēi lóu gāo bǎi chǐ 危 楼 ⾼ 百 尺, shǒu kě zhāi xīng chén ⼿ 可 摘 星 ⾠。
bù gǎn gāo shēng yǔ 不 敢 ⾼ 声 语, kǒng jīng tiān shàng rén 恐 惊 天 上 ⼈。
chì lè gē 敕 勒 歌 běi cháo mín gē 北朝民歌 chì lè chuān yīn shān xià 敕 勒 川, 阴 ⼭ 下, tiān sì qióng lú lǒng gài sì yě 天 似 穹 庐,笼 盖 四 野。
tiān cāng cāng yě máng máng 天 苍 苍, 野 茫 茫, fēng chuī cǎo dī xiàn niú yáng 风 吹 草 低 见① ⽜ ⽺。
注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见〕同“现”,出现。
【篇⼆】部编版⼩学⼆年级上册语⽂第18课《古诗⼆⾸》课⽂原⽂ 夜宿⼭寺 教学⽬标 1.认识8个字,会写6个字。
朗读并背诵古诗。
2.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体会诗⼈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8个字,会写6个字,掌握会写字的⾳、形、义。
第18课《古诗二首》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18课《古诗二首》。
具体内容包括《芙蓉楼送辛渐》和《塞下曲》两首古诗的阅读、理解和背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理解诗句的含义。
2.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 通过学习古诗,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句的理解和背诵。
2. 教学重点:古诗的基本内容和思想感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古代诗人离别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阅读古诗:让学生朗读两首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 诗句解析:逐句解释诗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含义。
4. 例题讲解:以《芙蓉楼送辛渐》为例,讲解诗句的意境和背景。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诗句的写作手法,创作一句诗句。
6. 背诵比赛: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背诵比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芙蓉楼送辛渐》诗句及解释。
2. 黑板右侧:《塞下曲》诗句及解释。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分别用《芙蓉楼送辛渐》和《塞下曲》的诗句为题材,创作一篇短文。
2. 答案:示例短文将在课后提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古诗作品,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感受到古诗的魅力,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是导入环节的故事讲述,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是诗句的解析,这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含义的核心。
再次是随堂练习的设计,它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古诗的写作手法。
是作业设计,它需要能够巩固学生所学,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在导入环节,我选择讲述古代诗人离别的故事,这是因为我深知故事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他们带入到古诗的学习氛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