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中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对高血压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 格式:docx
- 大小:27.35 KB
- 文档页数:2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一、研究背景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能够阻断细胞内钙离子的内流,减少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内钙浓度,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其通过扩张小动脉和抵抗动脉的外周阻力,改善小动脉周围的血流量,降低血压的对心脏和肾脏的功能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成为了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药物之一。
二、研究目的通过对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观察,评价其在临床应用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为高血压的治疗提供更有效的临床依据。
三、研究方法3.1对象选取本研究共选取了200名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年龄在30岁以上,性别不限。
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且同意接受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的治疗。
3.2观察指标本研究主要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包括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和心率变化情况。
还观察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情况。
3.3治疗方案所有患者均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初始剂量为5mg/次,每天1次。
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剂量,最大剂量不超过10mg/次。
3.4观察时间患者接受治疗后,每周复诊一次,观察周期为3个月。
四、研究结果4.1降压效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观察,结果显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具有显著的降压效果。
在参与观察的患者中,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舒张压下降幅度为15~30mmHg,收缩压下降幅度为20~35mmHg,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降压效果达到了显著水平。
4.2心率变化除降压效果显著外,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还具有明显的心率控制作用。
治疗过程中,参与观察的患者心率普遍有所下降,其中心率下降5~10次/分钟,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心率变化在正常范围内。
4.3安全性在本次观察中,所有参与观察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仅有少数患者出现头晕、乏力等轻微不适症状,经过适当处理后症状得到缓解。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影响了大量的患者。
这种疾病不仅会增加心脑血管病的风险,还会加重心脏、肾脏等器官的负担,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
因此,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十分重要,而左旋氨氯地平是常用的降压药物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00名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57例,女性43例,年龄在50岁以上。
这些患者均符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并且未使用过任何降压药物。
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治疗组,另一组为对照组。
治疗组患者每日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每次剂量为5mg,每日2次,共治疗4周。
对照组患者则只给予常规饮食、运动和生活指导,不予任何药物治疗。
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血压、心率和体重等指标的测量。
同时,还进行了血液生化、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评估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二、研究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基线指标没有明显差异。
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的血压、心率等指标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且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血压降低幅度更大。
具体结果如下:治疗组患者的收缩压(SBP)从治疗前的156.2±10.6mmHg降至129.3±7.3mmHg,舒张压(DBP)从治疗前的97.4±8.6mmHg降至82.1±7.2mmHg;心率(HR)从治疗前的84.5±5.9次/分钟降至78.3±4.7次/分钟。
同时,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4%和56%。
在安全性方面,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不良反应较少,仅有3例患者出现轻微的头晕和口干等不良反应,但影响不大,并在停药后无不适感。
三、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表明,该药物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和安全性,可作为高血压治疗的一种较为理想的药物。
因此,在实际临床中应用该药时,需结合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和药物耐受性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观察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目前,治疗高血压的方法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是一种常用的降压药物,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的治疗中。
本次研究旨在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疗效。
本研究选取了100例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占60%,女性占40%,年龄范围在40岁至70岁之间。
所有患者在入组前均未接受任何降压治疗。
研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
观察组接受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对照组接受安慰剂治疗。
两组患者均接受3个月的治疗,治疗期间每月进行一次随访。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治疗前,并且显著低于对照组。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收缩压为128.5mmHg,舒张压为85.3mmHg,而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收缩压为142.2mmHg,舒张压为93.7mmHg。
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浆中肾素含量明显降低,而肾上腺素含量无显著变化。
对照组则肾素和肾上腺素含量均无显著变化。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升高,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说明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能够抑制氧化应激反应的产生。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心功能明显改善,心率明显降低,而对照组患者的心率变化不明显。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显著改善,而对照组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变化不明显。
在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轻度头痛和胃肠反应是常见的轻度不良反应。
对照组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在心电图、肝肾功能和血常规等指标检查方面均未出现异常。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具有显著的降压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血液生化指标。
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说明该药物安全有效。
由于本次研究的样本量较小,研究时间较短,随机性和盲法不够严格,因此仍需要进一步的大规模、长期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和延伸本研究的结果。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长期不受控制会对心脑血管系统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引发卒中、心脏病等严重并发症。
目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药物种类繁多,其中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就是一种常用的降压药物。
本文旨在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研究背景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和降低外周阻力的作用,能够有效地降低血压。
现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冠心病等疾病。
其主要成分为左旋氨氯地平,是氨氯地平的对映体中的左旋异构体。
二、研究目的通过对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进行观察,评价其对患者降压的效果、安全性和耐受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1. 研究对象:选取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00例。
2. 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治疗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治疗。
观察疗程为3个月。
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临床症状、心电图、血生化指标和不良反应情况。
四、结果及分析经过3个月的治疗观察,治疗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降低,且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治疗组患者的头痛、头晕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心电图和血生化指标均呈现良好的改善趋势。
临床上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良好。
五、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具有明显的降压效果,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该药物在临床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通过本次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得到了进一步验证,对于广大高血压患者来说,这无疑是一项积极的利好消息。
但在临床应用中,仍需加强对药物的监测和评估,确保其安全有效地应用于高血压的治疗,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为高血压患者找到更多更好的治疗方案。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在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研究【摘要】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一种常用的降压药物,但其在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在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
通过对一定数量高血压患者进行观察性研究,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后的血压变化、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头晕、恶心等。
在临床应用时需要谨慎监测并调整剂量。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在高血压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需要充分考虑其副作用并加以管理。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其在不同人群中的应用情况及更长期的预后影响。
【关键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高血压、临床效果、预后、研究方法、实验结果、讨论、临床应用、副作用、研究结论、展望未来1. 引言1.1 研究背景关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在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仍存在一定的争议。
一些临床研究显示,该药物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血压,改善心血管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但也有一些研究指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的副作用较多,患者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心率不齐、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
本研究旨在系统评估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在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用药指导,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在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效果以及对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评估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在高血压患者中的降压效果及安全性;2.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患者的长期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3.研究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对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影响,包括心血管事件、肾功能变化等指标。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用药指导,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提供有效参考,帮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原发性高血压(又称为essential hypertension)是指没有明确病因的血压持续升高,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高血压类型。
为了控制高血压,医生通常会选择给患者使用药物治疗。
其中一种药物是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本文将对其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进行观察。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是一种钙离子拮抗剂,通过抑制钙离子进入细胞而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该药物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它可以通过扩张外周血管来降低血压,从而减轻心脏负担;其次,它还可以抑制心脏的收缩力和心率,从而减少心脏对氧需求的需求。
这些特性使得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成为治疗高血压的理想药物之一研究表明,在使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中,该药物显著降低了患者的血压水平。
一项针对100名高血压患者的研究结果显示,该药物的治疗效果显著,95%的患者在服用药物1个月后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
另外,其它一些研究也证实了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的疗效,且疗效持续。
除了其疗效持续且可靠之外,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还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研究显示,只有极少数患者在服用该药物时会出现不良反应,且这些不良反应一般是轻度的,并且可以通过减少剂量或停用药物来解决。
大多数患者在使用该药物时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同时不会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是一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药物,它通过扩张外周血管、抑制心脏收缩力和心率来降低血压。
该药物的疗效持久、可靠,并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因此,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选择中,医生可以考虑使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来达到控制血压的目标。
但需要指出的是,每个个体的情况是不同的,我们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医生的指导来使用药物。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高血压,即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有超过10亿人患有高血压,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高血压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我们开展了一项临床研究,旨在评估该药物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研究采用了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共纳入了1000例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这些患者均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另一组接受安慰剂治疗,治疗周期为12周。
经过12周的治疗观察,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在治疗高血压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与安慰剂组相比,接受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的患者在降压效果上有显著差异。
具体数据显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降低,且降压效果持续时间更长。
在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方面,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组的患者明显低于安慰剂组。
这些数据清晰地表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在治疗高血压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
除了疗效方面,我们还对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
结果显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在治疗高血压的过程中并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在本次研究中,接受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的患者并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而且药物耐受性良好。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在治疗高血压的安全性也得到了验证。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施慧达)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摘要:目的研?高血压病患者运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施慧达)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选取84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Ⅰ组42例接受硝苯地平缓释片口服,Ⅱ组42例接受施慧达治疗,1个疗程后,评估该两种给药方案对患者血压水平的控制与安全情况。
结果①Ⅱ组接受治疗后的总治疗有效率占90.5%(显效+有效38例),显著比Ⅰ组的71.4%(显效+有效30例)提高,统计学成立(P0.05),治疗后,Ⅱ组2项血压指标值相比Ⅰ组均显著改善,统计学成立(P0.05)。
③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有产生副反应,Ⅱ组发生率占4.8%,显著比Ⅰ组的23.8%下降,统计学成立(P<0.05)。
结论施慧达用于高血压病的治疗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选择,且具有用药方便、降压效果好等特点,值得加强推广。
关键词:高血压病;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临床疗效;安全性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是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与老龄人口的增加,其患病率也在显著上升,预计到2020年,其患病率将居于心血管疾病的首位[1]。
这不仅增加了诱发心血管病、慢性肾病的风险,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也相当不利。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施慧达)是一种长效钙离子拮抗剂,由于具有药效持久、降压效果好等特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本研究中,我们主要采取该降压药物对近年收治的部分患者进行治疗,经试验确定可行,现作如下归纳。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84例高血压资料均完整,来源时间2013年1月~2015年1月。
其中有男性45例,女性39例,年龄52~76岁,平均(62.8±4.2)岁;病期3~12年,平均(5.2±1.3)年。
入组标准:①经临床体格检查等证实,②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相关判断标准[2],③对研究知情且已签字;剔除标准:①过敏体质,②继发性/顽固性高血压,③伴严重肝肾功能损害,④近2 w有降压药口服史。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高血压是一种以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持续性血压超过正常范围。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是一种钙离子拮抗剂,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的治疗。
本文旨在通过临床研究评估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在高血压患者中的治疗效果。
本临床研究选取了200名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他们在入组前没有接受过任何降压治疗。
所有患者均在研究开始前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根据随机数表方法,将患者分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名患者。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组患者每天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5mg,每晚睡前一次;对照组患者每天口服安慰剂,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组用法相同。
疗程为12周,期间患者的血压、心率、心电图、血常规和肝肾功能等指标将被记录。
研究结果显示,经过12周的治疗,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收缩压的平均降低幅度为30mmHg,舒张压的平均降低幅度为15mmHg。
与对照组相比,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组患者的心率也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组患者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指标均无明显异常。
综合上述结果,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能够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我们也需注意到本研究的一些不足之处,如样本量较小、研究时间较短等。
我们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延长研究时间,以获得更为准确的结论。
还需对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的剂量、用药时间等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摘要:目的:探讨对高血压患者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90例,随机分为厄贝沙坦治疗对照组(n=45)与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n=45),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95.56%vs80.00%,P<0.05);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132.71±5.09)mmHg、舒张压(80.11±4.63)mmHg,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不良反应率无显著差异(8.89%vs11.11%,P>0.05)。
结论:对高血压患者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高血压治疗疗效确切,能有效降低血液,用药安全可靠。
关键词:高血压;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厄贝沙坦;不良反应高血压为临床常见、多发慢性病,目前国内患病人群已超2亿,而本病患者在血压控制不佳的情况下,很容易并发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对患者健康有严重威胁,故临床应加以重视。
目前对高血压患者,临床可用药物较多,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则为常用药物,但不少患者在单一用药时效果不理想,故考虑通过联合用药增强疗效。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为钙离子拮抗剂,经口服用药吸收好且生物利用度高,故考虑联用该药物治疗。
该次研究选择医院收治高血压患者90例,通过随机对照,探讨了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高血压患者90例,时间2021年1-12月。
纳入标准:(1)满足高血压诊断标准;(2)认知正常;(3)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心肾等重要脏器损伤者;(2)依从性极差者。
该90例患者男48例,女42例;年龄39~78(58.33±7.10)岁;病程1~22(6.12±1.77)年。
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分组后两组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予厄贝沙坦治疗,每日1次,均在早上8~9点用药,每次150mg,持续用药8周。
临床中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对高血压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摘要】目的:研讨分析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我院近1年(2018年10月-2019年09月)收治的42例高血压患者纳
入本次研究,根据系统显示入院治疗顺序,结合单双数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参考
组(硝苯地平治疗)和研讨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每组21例。
对
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其血压水平变化情况及治疗有效率。
结果:采用苯磺酸左旋
氨氯地平片治疗的研讨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采用硝苯地
平治疗的参考组(P<0.05)。
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考组(P<0.05)。
结论:临
床中,对高血压患者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可有效控制其血压水平,治
疗疗效佳,值得推广借鉴。
【关键词】高血压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临床疗效
高血压是以动脉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
临床上,根据循
环动脉将其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种。
继发性高血压临床诊断病因
明确,医生可根据病因给予有效的血压控制干预,但继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
中易出现脑卒中、肾功能障碍等并发症。
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诊断无明确的病因,
属于常见高血压类型,其发病率较高,临床常见诱因,为心血管重塑和心率变异。
不论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高血压均已成为降低人均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临床针对高血压患者尚无完全治愈的办法,常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病情的
发展[1]。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的改变,高血压发病率在不断升高的同时,还趋于年轻化。
因此,如何采用有效的,安全性更高的药物来进行疾病治疗,是目前医生及患者重点关注的对象。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42例高血压患者
为例,通过对比两组患者采用不同药物治疗后,患者的血压改善情况,进而了解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2018年10月-2019年09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
者中抽取4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系统显示入院治疗顺序,联合单双数分组法
将其分为参考组(n=21)和研讨组(n=21)。
其中参考组男13例,女8例,年
龄48-72岁,平均(52.7±2.7)岁,病程1-10年,平均(5.8±2.5)年;研讨组男12例,女9例,年龄47-73岁,平均(53.2±2.9)岁,病程1-11年,平均(6.1±2.3)年。
将患者的年龄、病程等基础资料行统计学方法分析对比可知,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参与研究的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半月内停止服用其他降压药,工作
人员定期对患者的血压进行量侧和记录。
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3个月。
给予参
考组患者口服山西云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硝苯地平片治疗。
首次口服10mg,
随后根据病情适当调整为10-20mg之间,每日服用2次。
给予研讨组患者口服施
慧达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
首次口服2.5mg,随
后根据病情调整为2.5-5mg之间,每日服用1次。
1.3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舒张压与收缩压变化情况及采用不同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
1.4统计学方法将舒张压、收缩压、临床疗效等研究所涉及数据行统计学软件(SPSSl21.0)处理分析,舒张压、收缩压用(X±S)表示,t检验。
临床疗效用(%)表示,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舒张压、收缩压对比。
研讨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改善情况优于参考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两组患者治疗前舒张压、收缩压相关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
学意义。
详见表1。
表2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比较(X±S,n=21,mmHg)
2.1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对比。
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的研讨组患者的治疗疗效高于口服硝苯地平
片治疗的参考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详见表2。
3.讨论
高血压是指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高于正常值,导致患者的身体机能出现
损伤的一种常见慢性疾病。
据临床资料显示,高血压易诱发心肌梗死、脑卒中、
心力衰竭、肾功能异常等系列心脑血管疾病。
为改善患者的身体健康状态,临床
上常采用药物改善其平滑肌张力来控制患者血压上升,以达到保障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的目的[2]。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属于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
抗剂,能有效抑制钙离子跨膜进入平滑肌细胞和心肌细胞,对患者的冠状动脉及
血管张力起到扩张和缓解作用,同时还能显著降低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增
加血管狭窄处血流量,明显改善心肌缺血和血管重构情况。
长期服用此药物,不
会引起血浆儿茶酚及心率变化,对心脑血管及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同时在服药期间,患者的不良发生率较少,临床疗效显著[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苯磺酸
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的研讨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低于参考组(P<0.05),
治疗效率高于参考组(P<0.05)。
综上所述,将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运用到高血压的临床治疗中,患者的用药副
作用小,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苯磺酸氨氯地平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短时血压变异性影响的研
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5):378-380.
[2]洪刘,刘廷筑,吴立荣.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及临床应用展望[J]医学综
述2014,20(12):2212-2214.
[3]孙志会.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施慧达)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5(30):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