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4.61 MB
- 文档页数:12
嘉兴市第一中学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物理试题卷命题:朱国明审题:周涌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2017年1月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区域。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
作图时,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4.可能用到的相关公式或参数:本试题卷中重力加速度g均取10 m/s2。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以下各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A.质量B.摩擦力C.时间D.动摩擦因数2.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把可靠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可以深刻地揭示自然规律,以下实验中属于理想实验的是()A.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B.用打点计时器测物体的加速度C.伽利略的斜面实验D.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测定反应时间3.如图甲所示,笔记本电脑的散热底座一般设置有四个卡位用来调节角度。
某同学将电脑放在散热底座上,由原卡位1调至卡位4(如图乙所示),电脑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 )A.电脑受到的支持力变小B.电脑受到的摩擦力变大C.散热底座对电脑的作用力的合力不变D.电脑受到的支持力与摩擦力两力大小之和等于其重力4.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甲图线过O点的切线与AB平行,过C点的切线与OA平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两车相遇前,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近B.t3时刻甲车在乙车的前方C.0~t2时间内甲车的瞬时速度始终大于乙车的瞬时速度D.甲车的初速度等于乙车在t3时刻的速度5.2015年4月16日,中国南车设计制造的全球首创超级电容储能式现代电车在嘉兴下线,不久将成为二三线城市的主要公交用车.这种超级电车的核心是我国自主研发、全球首创的“超级电容器”.如图所示,这种电容器安全性高,可反复充放电100万次以上,使用寿命长达十二年,且容量超大(达到9500 F),能够在10s 内完成充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超级电容器”能储存电荷B.该“超级电容器”的电容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C.该“超级电容器”放电过程中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充电时电源的正极应接“超级电容器”的负极6.如图所示,自行车的大齿轮、小齿轮、后轮的半径之比为4∶1∶16,在用力蹬脚踏板前进的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 )A.小齿轮和后轮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16∶1B.大齿轮和小齿轮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1∶4C.大齿轮边缘和后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4D.大齿轮和小齿轮轮缘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4∶17.关于磁场和磁感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条形磁铁内部的磁感线方向是从磁铁的N极指向S极B.一小段通电导线放在某处不受磁场力作用,则该处的磁感应强度为零C.两通电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D.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磁场中,穿过面积为S的平面的磁通量为Φ=BS8.如图为2014冬季奥运会短道速滑比赛中中国运动员勇夺金牌的精彩瞬间.假设此时她正沿圆弧形弯道匀速率滑行,则运动员在过弯中()A.所受的合力为零,做匀速运动B.所受的合力恒定,做匀加速运动C.所受的合力恒定,做变加速运动D.所受的合力变化,做变加速运动9.2013年2月15日中午12时30分左右,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发生陨石坠落事件,它在穿越大气层时摩擦燃烧,产生大量碎片,形成了所谓“陨石雨”。
2017-2018学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二(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1.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使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片金属箔片上带异种电荷B.两片金属箔片上均带负电荷C.箔片上有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D.将金属棒移走,则金属箔片立即合在一起2.下列公式中,既适用于点电荷产生的静电场,也适用于匀强电场的有()①场强E=②场强E=③场强E=④电场力做功W=Uq.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3.某静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图中P、Q两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分别为E P和E Q,电势分别为φP和φQ,则()A.E P<E Q,φP>φQ B.E P>E Q,φP<φQ C.E P>E Q,φP>φQ D.E P<E Q,φP<φQ4.如图所示,是一个用来研究静电除尘的实验装置,当铝板与手摇起电机的正极相连,缝被针与手摇起电机的负极相连,在铝板和缝被针中间放置点燃的蚊香.转动手摇起电机,蚊香放出的烟雾会被铝板吸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烟尘颗粒可以带正电而被吸附到铝板上B.某个烟尘颗粒在被吸附过程中离铝板越近速度越大C.某个烟尘颗粒在被吸附过程中离铝板越近速度越小D.某个电量不变的烟尘颗粒,离铝板越近则加速度越大5.保持某根标准电阻丝两端电压不变,为使其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加倍,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剪其一半的电阻丝接入B.并联相同的电阻丝接入C.串联相同的电阻丝接入D.对拆原电阻丝后再接入6.某同学测量一只未知阻值的电阻,他先用多用电表进行测量,按照正确的步骤操作后,测量的结果如图所示,为了使多用电表测量的结果更准确,该同学应该进行哪些操作()A.欧姆档换成×100,再次测量B.欧姆档换成×100,调零后再次测量C.欧姆档换成×1,再次测量D.欧姆档换成×1,调零后再次测量7.已知通电长直导线周围某点的磁感应强度B=K,如图所示,两根平行长直导线相距为R,通以大小、方向均相同的电流,规定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为正,在O﹣R区间内磁感应强度B随r变化的图线可能是()A.B.C.D.8.图甲是洛伦兹力演示仪,核心结构如图乙所示,电子束由电子枪产生,玻璃泡内冲有稀薄气体,在电子束通过时能够显示电子的径迹,励磁线圈能在两线圈之间产生匀强磁场,当电流加热一段时间后,阴极会向外喷射电子,并在阳极的吸引下形成稳定的电子束.励磁线圈没有通电时,玻璃泡中出现如图丙粗黑线所示的光束(实际上光束是蓝绿色的).若励磁线圈通入电流,就会产生垂直于纸面方向的磁场,则电子束分轨迹描述正确的是(图中只画出了部分轨迹)()A.B.C.D.9.污水处理站的管道中安装了如图所示的流量计,该装置由绝缘材料制成,长、宽、高分别为a、b、c,左右两端开口,在垂直于上下底面方向加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在前后两个面的内侧固定有金属板作为电极,当含有大量正负离子(其重力不计)的污水充满管口从左向右流经该装置时,测出电极间的电势差U,就可测出污水流量Q(单位时间内流出的污水体积).则()A.前表面的电势高于后表面的电势B.若污水为电中性,则两极间的电势差为零C.若污水中离子浓度越高,则两极间的电势差越大D.若管道中污水流量越大,则两极间的电势差越大10.功率为10W的发光二极管(LED灯)的亮度与功率60W的白炽灯相当.假设每户家庭有二只60W的白炽灯,均用10W的LED灯替代,试估算人口约450万的嘉兴一天可节约的电能最接近()A.9×105kW•h B.9×106kW•h C.9×107kW•h D.9×108kW•h二、选择题(本题有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嘉兴市第一中学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物理 试题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2015年2月一.单项选择题1.当在电场中某点放入电量为q 的正电荷时,测得该点的场强为E ,若在同一点放入电量为2q 的负电荷时,测得该点的场强A .大小为2E ,方向与原来相同B .大小为2E ,方向与原来相反C .大小为E ,方向与原来相同D .大小为E ,方向与原来相反2.如图所示,通电直导线ab 位于两平行导线横截面MN 的连线的中垂线上,当平行导线通以同向等值电流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导线ab 顺时针旋转B .导线a 端向外,b 端向里旋转C .导线ab 逆时针旋转D .导线a 端向里,b 端向外旋转3.如图所示实线为等量异号点电荷周围的电场线,虚线为以一点电荷为中心的圆,M 点是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
若将一试探正点电荷从虚线上N 点移动到M 点,则 A .电荷所受电场力大小不变B .电荷所受电场力逐渐增大C .电荷电势能逐渐增大D .电荷电势能保持不变4.如图所示,a 、b 是用同种规格的铜丝做成的两个同心圆环,两环半径之比为2∶3,其中仅在a 环所围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当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均匀增大时,a 、b 两环内的感应电动势大小和感应电流大小之比分别为A .1∶1,3∶2B .1∶1,2∶3C .4∶9,2∶3D .4∶9,9∶45.M 、N 是某电场中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若在M 点释放一个初速度为零的电子,电子仅受电场力作用,并沿电场线由M 点运动到N 点,其电势能随位移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子在N 点的动能小于在M 点的动能B .该电场有可能是匀强电场C .该电子运动的加速度越来越小D .电子运动的轨迹为曲线6.如图所示,两个电荷量分别为+q 和-q 的带电粒子分别以速度va 和vb 射入匀强磁场,两粒子的入射方向与竖直磁场边界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磁场宽度为d ,两粒子同时由A 点出发,同时到达与A 等高的B 点。
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卷一、单选题1.(5分)若直线过点(1,2),(4,2+)则此直线的倾斜角是()A.B. C. D.2.(5分)满足f(x)=f'(x)的一个函数是()A.f(x)=1﹣x B.f(x)=x C.f(x)=e x D.f(x)=13.(5分)命题“若x2+y2=0,则x=y=0”的否命题是()A.若x2+y2≠0,则x﹣y≠0 B.若x2+y2≠0,则x≠y=0C.若x2+y2≠0,则x、y都不为零D.若x2+y2≠0,则x、y不都为04.(5分)某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4 B.6 C.16 D.85.(5分)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A.∀x∈R,2x﹣1>0 B.∀x∈N*,(x﹣1)2>0 C.∃x∈R,lgx<1 D.∃x ∈R,tanx=26.(5分)在空间,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如果直线a与平面β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a∥βB.如果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a垂直于平面β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则α⊥βC .如果直线a 与平面β内的两条直线都垂直,则a ⊥βD .如果平面α内的两条直线都平行于平面β,则α∥β7.(5分)已知p ,q 为命题,则“p ∨q 为假”是“p ∧q 为假”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8.(5分)平面α与△ABC 的两边AB ,AC 分别交于点D ,E ,且AD :DB=AE :EC ,如图,则BC 与α的位置关系是( )A .异面B .相交C .平行或相交D .平行9.(5分)已知点A 的坐标为(5,2),F 为抛物线y 2=x 的焦点,若点P 在抛物线上移动,当|PA |+|PF |取得最小值时,则点P 的坐标是( )A .(1,)B .(,2)C .(,﹣2)D .(4,2)10.(5分)(文科做)垂直于直线2x ﹣6y +1=0,且与曲线y=x 3+3x 2﹣1相切的直线方程是( )A .3x +y +2=0B .3x ﹣y +2=0C .3x +y ﹣2=0D .3x ﹣y ﹣2=0二、填空题11.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为()1,2,3,点B 的坐标为()0,1,2,则,两点间的距离为____.12.已知直线1l : 10x ay ++=与2l : 10x y -+=垂直,则a =____.13.已知圆C 以坐标原点为圆心,且与直线20x y -+=相切,则圆C 的方程为______;圆C 与圆()2221x y -+=的位置关系是_____.14.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若俯视图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等于____;表面积等于_____.15.已知1F ,2F 为椭圆C :2221(1)x y a a+=>的左右焦点,若椭圆C 上存在点P ,且点P 在以线段12F F 为直径的圆内,则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16.已知矩形ABCD 中,2AB =,4AD =,E ,F 分别在线段AD ,BC 上,且1AE =, 3BF =.如图所示,沿EF 将四边形AEFB 翻折成A EFB '',则在翻折过程中,二面角B CD E '--的正切值...的最大值为_______.三、解答题17.已知直线l 过点()2,1,且在y 轴上的截距为1-.(I )求直线l 的方程;(II )求直线l 被圆22:5C x y +=所截得的弦长.18.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已知PA ⊥平面ABC ,BC AC ⊥,2PA =,1AC =,BC =.(I )求证:BC ⊥平面PAC ;(II )求直线PB 与平面PAC 所成角的正弦值.19.已知椭圆C :22221(0)x y a b a b +=>>经过点(,且离心率为12. (I )求椭圆C 的方程;(II )若一组斜率为2的平行线,当它们与椭圆C 相交时,证明:这组平行线被椭圆C 截得的线段的中点在同一条直线上.20.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已知PA⊥平面ABCD ,且四边形ABCD 为直角梯形,2ABC BAD π∠=∠=,2PA AD ==,1AB BC ==,点M ,E 分别是PA ,PD 的中点.(I )求证:CE //平面PAB ;(Ⅱ)点Q 是线段BP 上的动点,当直线CQ 与DM 所成角最小时,求线段BQ 的长.21.已知直线l :(0)y kx m m =+>与抛物线24x y =交于()11,A x y ,()22,B x y 两点,记抛物线在A ,B 两点处的切线1l ,2l 的交点为P .(I )求证: 124x x m =-;(II )求点P 的坐标(用k ,m 表示);(Ⅲ)若222m k mk +=,求△ABP 的面积的最小值.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卷1.(5分)若直线过点(1,2),(4,2+)则此直线的倾斜角是( )A .B .C .D .【分析】利用倾斜角、斜率的计算公式即可得出.【解答】解:设直线的倾斜角为α,则tanα==,又∵α∈[0,π],∴α=.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直线的倾斜角.熟练掌握倾斜角、斜率的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2.(5分)满足f(x)=f'(x)的一个函数是()A.f(x)=1﹣x B.f(x)=x C.f(x)=e x D.f(x)=1【分析】根据题意,依次求出4个选项中函数的导数,看是否满足f(x)=f'(x),即可得答案.【解答】解:根据题意,依次分析选项:对于A、f(x)=1﹣x,则f′(x)=﹣1,不满足f(x)=f'(x);对于B、f(x)=x,其导数f′(x)=1,不满足f(x)=f'(x);对于C、f(x)=e x,其导数f′(x)=e x,满足f(x)=f'(x);对于D、f(x)=1,其导数f′(x)=0,不满足f(x)=f'(x);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导数计算,关键是熟悉导数的计算公式,正确求出函数的导数.3.(5分)命题“若x2+y2=0,则x=y=0”的否命题是()A.若x2+y2≠0,则x﹣y≠0 B.若x2+y2≠0,则x≠y=0C.若x2+y2≠0,则x、y都不为零D.若x2+y2≠0,则x、y不都为0【分析】根据否命题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解答】解:同时否定条件和结论得否命题为:若x2+y2≠0,则x、y不都为0,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结合否命题的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4.(5分)某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4 B.6 C.16 D.8【分析】判断几何体的形状,然后利用棱柱的体积公式求解即可.【解答】解:由三视图知:几何体是三棱柱,且三棱柱的高为4,底面是直角边长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几何体的体积V==8,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三视图求解几何体的体积,判断三视图对应的几何体的形状是解题的关键.5.(5分)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A.∀x∈R,2x﹣1>0 B.∀x∈N*,(x﹣1)2>0 C.∃x∈R,lgx<1 D.∃x ∈R,tanx=2【分析】根据指数函数的值域,得到A项正确;根据一个自然数的平方大于或等于0,得到B项不正确;根据对数的定义与运算,得到C项正确;根据正弦函数y=tanx的值域,得D项正确.由此可得本题的答案.【解答】解:∵指数函数y=2t的值域为(0,+∞)∴任意x∈R,均可得到2x﹣1>0成立,故A项正确;∵当x∈N*时,x﹣1∈N,可得(x﹣1)2≥0,当且仅当x=1时等号∴存在x∈N*,使(x﹣1)2>0不成立,故B项不正确;∵当x=1时,lgx=0<1∴存在x∈R,使得lgx<1成立,故C项正确;∵正切函数y=tanx的值域为R∴存在锐角x,使得tanx=2成立,故D项正确综上所述,只有B项是假命题故选:B【点评】本题给出含有量词的几个命题,要求找出其中的假命题.着重考查了基本初等函数的值域、对数的运算和不等式的性质等知识,属于基础题.6.(5分)在空间,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如果直线a与平面β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a∥βB.如果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a垂直于平面β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则α⊥βC.如果直线a与平面β内的两条直线都垂直,则a⊥βD.如果平面α内的两条直线都平行于平面β,则α∥β【分析】根据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判定定理进行判断.【解答】解:对于A,若a⊂β,显然结论不成立,故A错误;对于B,若a垂直于平面β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则a⊥β,又a⊂α,则α⊥β,故B正确;对于C,如果直线a与平面β内的两条平行直线都垂直,则a与β不一定垂直,故C错误;对于D,若平面α内都平行于平面β的两条直线平行,则α与β不一定平行,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判断,属于中档题.7.(5分)已知p,q为命题,则“p∨q为假”是“p∧q为假”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分析】“p∨q为假”,则命题p与q都为假命题;“p∧q为假”,则命题p与q 至少有一个为假命题.即可判断出结论.【解答】解:“p∨q为假”,则命题p与q都为假命题;“p∧q为假”,则命题p 与q至少有一个为假命题.∴“p∨q为假”是“p∧q为假”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复合命题真假的判定方法,考查了推理能力,属于基础题.8.(5分)平面α与△ABC的两边AB,AC分别交于点D,E,且AD:DB=AE:EC,如图,则BC与α的位置关系是()A.异面 B.相交C.平行或相交D.平行【分析】根据线段的比例关系推断出DE∥BC,进而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出BC∥平面α.【解答】证明:∵AD:DB=AE:EC,∴DE∥BC,∵DE⊂平面α,BC⊄平面α,∴BC∥平面α.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应用.证明的关键是找到线线平行.9.(5分)已知点A的坐标为(5,2),F为抛物线y2=x的焦点,若点P在抛物线上移动,当|PA|+|PF|取得最小值时,则点P的坐标是()A.(1,)B.(,2) C.(,﹣2)D.(4,2)【分析】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丨PF丨=丨PH丨,则|PA|+|PF|=|PA|+丨PH 丨,则当A,P,H三点共线时,|PA|+丨PH丨取最小,即可求得P点坐标.【解答】解:由题意可知:A(5,2)在抛物线内部,设P(x,y)则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丨PF丨=丨PH丨,则|PA|+|PF|=|PA|+丨PH丨,则当A,P,H三点共线时,|PA|+丨PH丨取最小,则y=2,则x=4,故P点坐标为(4,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抛物线的简单性质,将点P到其焦点的距离转化为它到其准线的距离是关键,考查转化思想的灵活应用,属于中档题.10.(5分)(文科做)垂直于直线2x﹣6y+1=0,且与曲线y=x3+3x2﹣1相切的直线方程是()A.3x+y+2=0 B.3x﹣y+2=0 C.3x+y﹣2=0 D.3x﹣y﹣2=0【分析】根据已知直线的斜率,利用两直线垂直时斜率的乘积为﹣1求出所求直线的斜率,然后求出曲线方程的导函数,令导函数值等于求出的斜率,列出关于x 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切点的横坐标,把切点的横坐标代入曲线方程求出切点的纵坐标,确定出切点坐标,根据求出的切线斜率及切点坐标写出所求的直线方程.【解答】解:因为所求直线垂直于直线2x﹣6y+1=0,所以其斜率为k=﹣3,又由曲线y=x 3+3x 2﹣1求导数得y'=3x 2+6x , 由3x 2+6x=﹣3,解得x=﹣1, 则切点为(﹣1,1),所以切线方程为y ﹣1=﹣3(x +1),即3x +y +2=0,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利用导数求切线上某地切线方程的斜率,以及掌握两直线垂直时斜率满足的关系.掌握切点的横坐标对应的导函数值为切线方程的斜率是解本题的关键.11两点间的距离为,12.1【解析】直线: 与直线: ,直线,直线: 的斜率存在, ,且直线: 与直线: 垂直,,解得,故答案为.【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直线的方程,两条直线垂直与斜率的关系,属于简单题. 对直线位置关系的考查是热点命题方向之一,这类问题以简单题为主,主要考查两直线垂直与两直线平行两种特殊关系:在斜率存在的前提下,(1);(2),这类问题尽管简单却容易出错,特别是容易遗忘斜率不存在的情况,这一点一定不能掉以轻心.()()1,2,3,0,2,,A B A B ∴ AB == 1l 10x ay ++=2l 10x y -+=∴2:1l y x =+21,k ∴=∴1l 10x ay ++=0a ∴≠11,k a=- 1l 10x ay ++=2l 10x y -+=12111k k a ⎛⎫∴⋅=⨯-=- ⎪⎝⎭1a =11212||l l k k ⇔=12121l l k k ⊥⇔⋅=-14.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如图所示的四棱锥图中长方体中为棱的中点,到四棱锥体积为,四棱锥的表面积为,故答案为(2)15.【解析】设,由余弦定理可得,,由椭圆的定义可得,,两式相减可得,,由,当且仅当时,有最小值,即时,最大,即在处时,最大,要使椭圆存在点在以线段为直径的圆内,则的最大值大于,可得,即的取值范围为,故答案为.433837P ABCD -P 2,2,BC CD P ==BC ∴143V =⨯=21111222222282222S =+⨯⨯+⨯⨯+⨯⨯=+8)+∞1212,,PF m PF n F PF θ==∠=22242cos c m n mn θ=+-22242a m n mn =++241cos 2b mn θ+=2a m n =+≥2222,cos 1b mn a aθ≤≥-m n =cos θm n =θP ()0,112F PF θ∠=C P 12F F 12F PF ∠90 12baa=≤a >a )+∞)+∞17.(Ⅰ) (Ⅱ)【解析】试题分析:(Ⅰ)因为直线过点,且在轴上的截距为,所以直接写出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再化为一般式即可;(Ⅱ)由圆的半径、点到直线距离公式以及勾股定理可得结果.学*科网试题解析:(Ⅰ) 由题意可得直线的斜率为,所以直线的方程为,即 .(Ⅱ) 因为圆心到的距离所以弦长为 18.(Ⅰ)见解析(Ⅱ【解析】试题分析:(Ⅰ)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可得,结合已知,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结论;(Ⅱ) 由(I)可得即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在直角三角形中,可得. 试题解析:(Ⅰ) 证明: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又因为,,所以平面.10x y --=32l ()2,1y 1-l 11102--=-l 1y x =-10x y --=()0,0l d =2==PA BC ⊥BC AC ⊥CPB ∠PB PAC CPB sin CB CPB PB ∠===PA ⊥ABC BC ⊂ABC PA BC ⊥BC AC ⊥PA AC A ⋂=BC ⊥PAC(Ⅱ) 解:由(I)可得即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由已知得,所以在直角三角形中,,即直线与平面. 【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及线面角的求法,属于中档题. 解答空间几何体中垂直关系时,一般要根据已知条件把空间中的线线、线面、面面之间垂直关系进行转化,转化时要正确运用有关的定理,找出足够的条件进行推理;证明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常用方法有:(1)利用判定定理;(2)利用判定定理的推论;(3)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4)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当两个平面垂直时,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19.(Ⅰ) (Ⅱ)见解析试题解析:(Ⅰ)由已知可得,, 又,可得,,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CPB ∠PB PAC PC =PB =PCB sin CB CPB PB ∠===PB PAC ()||,a b a b αα⊥⇒⊥(),||a a ααββ⊥⇒⊥22143x y +=3b =12c a =222a b c =+2a =1c =C 22143x y +=(Ⅱ) 证明:设直线与椭圆的两个交点坐标分别为 ,,它们的中点坐标为.由两式相减可得,,由已知,所以,故直线被椭圆截得的线段的中点都在直线上.20.(Ⅰ)见解析(Ⅱ) 试题解析:(Ⅰ) 证明:连接,,因为点,分别是,的中点,所以,//, 所以//,,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所以//.又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Ⅱ) 解:如图,以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坐标系,则,,,,. 所以,,设,,()11,x y ()22,x y ()00,x y 221122221,43{ 1,43x y x y +=+=()()()()21212121043x x x x y y y y -+-++=()()()()21212121043x x y y y y x x +-++=⨯-21212y y x x -=-00380x y +=C 380x y +=BQ=BM ME M E PA PD 12ME AD =ME AD BC ME BC ME =BCEM CE BM BM ⊂PAB CE ⊄PAB CE PAB A O xyz -()1,0,0B ()1,1,0C ()0,2,0D ()0,0,2P ()0,0,1M ()1,0,2BP =- ()0,2,1DM =- (),0,2BQ BP λλλ==-01λ≤≤又,所以.设, 则,, 所以,,当且仅当,即时,取得最大值,即直线与所成角取得最小值,此时. 【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向量法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属于难题. 证明线面平行的常用方法:①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使用这个定理的关键是设法在平面内找到一条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可利用几何体的特征,合理利用中位线定理、线面平行的性质或者构造平行四边形、寻找比例式证明两直线平行.②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即两平面平行,在其中一平面内的直线平行于另一平面. 本题(1)是就是利用方法①证明的.21.(Ⅰ)见解析 (Ⅱ) (III )(),1,2CQ CB BQ λλ=+=--21cos ,CQ DM λ+= 1t λ+=1t λ+=[]1,2t ∈2224cos ,55106t CQ DM t t =⋅-+ 2241cos ,61055CQ DM t t=⋅-+ 156t =15λ=cos ,CQ DM CQ DM 155BQ BP ==()2,k m -28+,化简后利用基本不等式可得结果.试题解析:(Ⅰ) 解:由可得,所以,.(Ⅱ) 证明:由已知,所以可设:,由联立可得,由,所以. 所以:,同理可得:. 由解得,, 所以点的坐标为.()22212m k m k km ⎛⎫+=+⋅+ ⎪⎝⎭2,{ 4,y kx m x y =+=2440x kx m --=124x x k +=124x x m =-2114x y =AP l ()21114x y k x x =-+()21112,{ 44,x y k x x x y =-+=221111440x k x k x x -+-=()()2211114440k k x x ∆=---=112xk =AP l 21124x x x y =-BP l 22224x x x y =-21122224{ 24x x x y x x x y =-=-,,1222P x x x k +==124P x x y m ==-P ()2,k m -。
一、选择题I(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发现行星运动规律的科学家是A.第谷B.开普勒C.伽利略D.牛顿2.如图所示为某鞋底图样,它的鞋底花纹经过特殊设计,这样设计的目的是A.增大人走路对地面的压力B.减小人走路对地面的压力C.减小鞋底与地面间的摩擦力D.增大鞋底与地面间的摩擦力3.下列图像中,与小石块做自由落体运动对应的图像是4.某人分别用如图所示的两种姿势吊在单杠上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对单杠的作用力,图甲大于图乙B.人对单杠的作用力,图甲小于图乙C.人手臂的拉力,图甲大于图乙D.人手臂的拉力,图甲小于图乙5.如图所示,“天宫二号”实验室中,航天员景海鹏正在讲解有关太空蚕宝宝的问题,此时,蚕宝宝A.处于平衡状态B.处于超重状态C.处于失重状态D.不受地球引力作用6.第二拉格朗日点是日地连线上的一点,处于该位置上的天文望远镜与地球同步绕太阳公转,稳定地向地球传输相关信息,已知日地距离为1.5亿公里,则天文望远镜A.与地球的向心加速度相同B.与地球公转的角速度相同C.绕太阳的线速度小于7.9km/sD.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来自于太阳引力7.“碟中谍3”中,由著名影星汤姆克鲁斯扮演的伊森,为攻入某大厦寻找一个名叫“兔子腿”的证物时,需要从一幢距地面高236m的高楼跳到相距48m,高位156m的另一幢大楼楼顶,假设该跳跃过程为平抛运动,则伊森起跳的初速度至少需A.10m/s B.11m/s C.12m/s D.13m/s8.在光滑水平面上沿直线运动的钢球,若在钢球运动路线旁放一磁铁,钢球将作曲线运动,如图所示,钢球在曲线运动过程中的动能A.一直增大B.一直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9.Kitty猫主题公园中的苹果树飞椅是孩子们喜欢的游乐项目,长度相同的钢绳一端系着座椅,另一端固定在转盘上(转盘中心有竖直转轴),如图所示,当A、B两座椅与水平转盘一起匀速转动时,钢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θ与α,不计钢绳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偏角θ大于B的偏角αB.A的角速度小于B的角速度C.A的线速度大于B的线速度D.A的加速度小于B的加速度10.如图所示,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羽毛,这种现象称之为摩擦起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琥珀带电是因为摩擦创生了电荷B .琥珀带电是因为摩擦而发生了电子转移C .带电的滑片吸引了羽毛是因为万有引力的作用D .带电的琥珀吸引了羽毛是因为羽毛与琥珀带异种电荷11~14缺失15.如图甲所示,在直铁棒上有两匝线圈,线圈1n =20匝,2n =400匝,原线圈输入电压1u 随时间变化如图乙所示,则A .电压表读数为B .电压表读数为200VC .副线圈交流电的周期为0.02sD .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下滑动,则电路输入功率变大16.电吉他中的拾音器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磁体附近的金属弦被磁化,当拨动琴弦时,拾音器中的线圈能将振动产生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传送到音箱发出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拨动琴弦,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将发生变化B.拨动琴弦,琴弦上将产生感应电流C.增加线圈匝数可以增大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D.若取走磁铁,拾音器将无法正常工作三、非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共55分)17.图甲所示是“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原理图。
嘉兴市第一中学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通用技术 试题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如图所示为一款健康活氧机,利用大自然中雷击放电产生臭氧的原理,以空气为原料,产生高浓度的臭氧,不仅可降解果蔬残留农药,而且可以净化空气、杀菌消毒等。
以下关于该产品的说法中恰当的是( ) A .体现了技术具有发展人的作用B .该产品会将空气消耗殆尽,体现了技术的两面性C .不用担心农药使用过量,有助于提高果蔬种植的产量D .该产品申请到专利后,可以帮助其在一定时间内独占市场 2.如图所示的钢锯是金工的常用工具。
下列说法中,不是..从人机关系角度考虑的是( ) A .钢锯前端采用弧形弯曲 B .手柄的外形设计成圆弧形 C .采用元宝螺母紧固钢锯条D .钢锯条锯齿有粗有细,可以锯割不同的材料3.虽然同属锤子,但设计师们设计出了不同的类型(如下图)平头锤(金工) 羊角锤(木工) 叩诊锤(医疗) 橡胶锤(泥水工) 这些不同的设计主要体现了设计一般原则中的( )A .创新原则B .经济原则C .实用原则D .美观原则4.如图所示是小王对甲、乙两款手机的评价坐标图,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手机甲 手机乙A .手机甲的理论待机时间应该比手机乙短B .手机甲的售价比手机乙高C .手机乙的响应速度比手机甲快D .手机乙用户返修手机的可能性高于手机甲用户第1题图第2题图A B C D . 5.如图所示是一款多功能家具,外圈可以放书,人可以坐在中间的圆弧内环,舒服的看书。
以下对该多功能家具的设计分析,是从“物”的角度分析的是( ) A. 多功能的设计,节省了占用空间 B. 各部分应避免尖锐棱角,使用更安全 C. 所放书籍的尺寸大小D. 制作时所用材料要牢固,结构要稳定6.如图所示为我国传统木工工艺中的一种榫接结构。
已知构件的横截面尺寸均为100mm ×100mm ,以下关于构件2的结构方案中合理的是( )7.如图所示是一个模型的立体图,下列该模型的三视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第6题图第5题图第9题图8.如图所示的加工图是用等边角钢和木条制作简易的小三角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需要钻4个大小一样的孔 B .木条所需的长度无法判断 C .主视图中的两个孔需要攻丝 D .需要的角钢长度至少360mm9.如图所示是某一零件的尺寸标注,其中正确的有( )A.5处B.6处C.7处D.8处10.在机械加工图上要进行许多的尺寸标注,下面已标的尺寸标注都正确的是( )11. 在加工过程中,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 用台虎钳装夹工件时,根据加工原料的软硬程度或保护已加工面可添加垫片B. 对于一些细小的铁屑,可以边锉边用嘴吹净,便于观察加工面的平整程度C. 为了保持工件的锉削面平整,锉削时除手臂外整个身体应保持不动,双手用力要有大小变化D. 钢锯锯条安装时,锯齿应当朝向操作人员第8题图12.用角钢加工如图所示的工件,合理的流程是()A.划线→锯割→锉削→钻孔→弯折B.划线→弯折→锯割→锉削→钻孔C.划线→锯割→锉削→弯折→钻孔D.划线→钻孔→锯割→弯折→锉削13.如图所示的木制椅子,靠背和椅面断裂分离了,现要使用金属材料设计连接件进行修复,以下连接件的结构合理的是()A B C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4小题9分,第15小题15分,共24分)14.如图所示为小陶同学设计的智能小车,超声波传感器需要通过支架固定在车身上,并保持探头水平向前的状态(如图甲所示),请你帮助他继续完成设计,在虚框位置设计一款超声波传感器支架,超声波传感器的尺寸规格如图乙所示,制作支架的材料为厚度2 mm的铝板,其他配件自选。
第4题图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嘉兴一中高二学考模拟考试物理学科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卷计算中,重力加速度g 均取10m/s 2。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 A .质量B .路程C .力D .时间2.宋代诗人陈与义乘着小船出游时,曾经写了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诗中“云与我俱东”所选取的参考系是( ) A .河岸B .云朵C .诗人D .小船3.如图,在幼儿园的游乐场中,一位小孩从光滑的滑梯上静止开始下滑,下面四个v -t 图像可以表示他在滑梯上运动情况的是( )A B C D4.国产歼﹣15舰载机以80m/s 的速度降落在静止的“辽宁号”航母水平甲板上,机尾挂钩精准钩住阻拦索,如图所示。
在阻拦索的拉力帮助下,经历2.5s 速度减小为零。
若将上述运动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以上数据不能..求出战斗机在甲板上运动的( ) A .位移 B .加速度C .平均速度D .受到的阻力第3题图5.在研究运动的过程中,首次采用了“观察现象→提出假设→逻辑推理→实验检验→修正推广→…”科学方法的科学家是( ) A .亚里士多德B .伽利略C .法拉第D .爱因斯坦6.为了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将小球A 和B 置于同一高度,在小球A 做平抛运动的同时静止释放小球B 。
同学甲直接观察两小球是否同时落地,同学乙拍摄频闪照片进行测量、分析。
通过多次实验,( ) A .只有同学甲能证明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是匀速运动 B .两位同学都能证明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是匀速运动 C .只有同学甲能证明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 D .两位同学都能证明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7.2013年6月20日上午10∶04至10∶55“神舟10号”飞船上的航天员王亚平在聂海胜、张晓光的配合下,完成了我国首次太空授课任务。
嘉兴市第一中学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数学 试题卷满分[ 100]分 , 时间[120]分钟 2018年2月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30分)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命题“若-11x <<,则21x <”的逆否命题是( )A.若11x x ≥≤-或,则21x ≥ B .若21x <,则-11x <<C .若21x >,则11x x ><-或D .若21x ≥,则11x x ≥≤-或 2.设,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是一个平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m α,//n α,则//m n B .若//m α,//n α,则m n ⊥ C .若m α⊥,n α⊥,则//m n D .若m α⊥,n α⊥,则m n ⊥3.如图,在三棱锥O ABC -中 ,点D 是棱AC 的中点 ,若OA a = ,OB b = ,OC c =,则BD等于( )A.a b c +-B. 1122a b c -+C. a b c -+D.1122a b c -+-4. 已知,a b 都是实数,那么“0a b >>”是“22a b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中心在坐标原点的椭圆,焦点在x 轴上,焦距为4,离心率为2,则该椭圆的方程为( ) A .2211612x y += B .221128x y += C .221124x y += D 22184x y += 6. 圆222440x y x y +-+-=与直线2220()tx y t t R ---=∈的位置关系为( )A .相离B .相切C .相交D .以上都有可能 7.如图,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M D A B C D ⊥平面,NB ABCD ⊥平面,且1M D NB ==,G 为MC 的中点.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G第10题图CBAD FE C B A D F( )A .MC AN ⊥B . //GB AMN 平面C .CMN AMN ⊥平面平面D .//DCM ABN 平面平面8. 已知点(0,2)A ,抛物线2:2(0)C y px p =>的焦点为F ,射线FA 与抛物线C 相交于点M ,与其准线相交于点N ,若||||FM MN =,则p 的值等于( ) A .14B . 2C .4D .8 9. 过双曲线C :12222=-by a x )0(>>a b 的右顶点A 作斜率为1的直线l ,分别与两渐近线交于C B ,两点,若2ABAC =,则双曲线C 的离心率为( )A.10.如图,在矩形ABCD 中, 2,1AB AD ==,点E 为CD 的中点,F 为线段CE (端点除外)上一动点.现将DAF ∆沿AF 折起,使得平面ABD ⊥平面ABC .设直线FD 与平面ABCF 所成角为θ,则sinθ的最大值为( )A. 12B. 4C. 23D. 13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70分)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多空题每题4分,单空题每题4分,共28分11.若直线(1)20a x y +-=与直线1x ay -=互相平行,则实数a = ▲ ,若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则a = ▲ ..12.双曲线22:41C x y -=的焦距是 ▲ ,双曲线C 的渐近线方程是▲ .13. 某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则该几何体的体积V = ▲ cm 3,表面积S = ▲ cm 2.14.如图所示,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E F 分别是正方形1111A B C D 和11ADD A 的中心,则EF 和CD 所成的角是 ▲ .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 1115.过抛物线24y x =的焦点F 的直线交该抛物线于A ,B 两点,O 为坐标原点.若||3AF =,则AOB ∆的面积为 ▲ .16.若P 为椭圆2211615x y +=上任意一点, EF 为圆22:(1)4N x y -+=的任意一条直径,则PE PF的取值范围是 ▲ .17.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底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高11AA =,在AB 上取一点P ,设11PAC ∆与面111A B C 所成的二面角为α,11PB C ∆与面111A B C 所成的二面角为β,则tan()αβ+的最小值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2 分. 其中第18、19、20、21小题8分,第22小题每题10分。
3波长、频率和波速一、波长、周期和频率1.波长λ(1)定义:在波动中,振动相位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2)特征①在横波中,两个相邻波峰或两个相邻波谷之间的距离等于波长.②在纵波中,两个相邻密部或两个相邻疏部之间的距离等于波长.2.周期T、频率f(1)周期(频率):在波动中,各个质点的振动周期(或频率)叫波的周期(或频率).(2)周期T和频率f的关系:互为倒数,即f=1 T.(3)波长与周期的关系:经过一个周期T,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二、波速1.定义:机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2.决定因素: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在不同的介质中,波速是不同(填“相同”或“不同”)的.3.波长、周期、频率和波速的关系:v=λT=λf.一、波长波长的三种确定方法1.根据定义确定:在波动中,振动相位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注意两个关键词:“振动相位总是相同”“两个相邻两质点”.振动相位相同的两质点,在波的图象上振动位移总是相同,振动速度总是相同.2.由波的图象确定(1)在波的图象上,振动位移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为一个波长.(2)在波的图象上,无论从什么位置开始,一个完整的正(余)弦曲线对应的水平距离为一个波长.3.根据公式λ=v T来确定.例1(多选)如图2所示是一列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2A.质点A、C、E、G、I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同B.质点B、F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同C.质点D、H间的距离是一个波长D.质点A、I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同,它们间的距离是一个波长二、波速与波长、周期、频率的关系1.在一个周期的时间内,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波速与波长、周期、频率的关系为:v=λT=λf.2.波的周期和频率由波源决定,与v、λ无关,当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周期和频率不发生改变.3.波速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波速不变.例2(2018·江苏卷)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x=0和x=0.6 m处的两个质点A、B的振动图象如图3所示.已知该波的波长大于0.6 m,求其波速和波长.图3三、波的多解性1.波的传播方向的双向性形成多解凡是没有指明机械波沿哪个方向传播,就要讨论两个方向的可能性.2.波的时间的周期性形成多解机械波在介质中传播过程,t时刻与t+nT(n=1,2,…)时刻的波形完全重合,即同一波形图可能是不同时刻形成的.3.波的空间的周期性形成多解将某一波形沿波的传播方向平移波长的整数倍的距离,平移后的波形与原波形完全重合,这就是波的空间周期性.4.质点的振动情况不明形成多解在波动问题中,如讲到某质点在某时刻处于最大位移处,就包含有处于正向最大位移处与负向最大位移处两种可能;讲到质点从平衡位置开始振动,就可能是沿y轴正向或负向两个方向振动.例3(2018·沈阳市郊联体高二上学期期末)如图4所示,实线是某时刻的波形图象,虚线表示0.2 s后的波形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4A.若这列波向左传播,则可确定它传播的距离的大小B.若这列波向右传播,则可求它的最大周期C.若波速是35 m/s,则波的传播方向向右D.不管波的传播方向如何,由图象都可以确定x=0的质点在0.2 s时间内的位移和路程1.(波长、频率、周期、波速)(多选)关于机械波的频率、波速、波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相邻的均处于平衡位置的质点间的距离为一个波长B.波的频率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C.波速等于波源的振动速度D.波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波速和波长都要改变2.(波长、频率、周期、波速)(2018·吉林八校联考高二下学期期中)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向传播,传到M 点时波形如图6所示,再经0.6 s ,N 点开始振动,则该波的振幅A 和频率f 为( )图6A.A =1 m f =5 HzB.A =0.5 m f =5 HzC.A =0.5 m f =2.5 HzD.A =1 m f =2.5 Hz速v =Δx Δt =11-50.6 m/s =10 m/s ,所以频率f =v λ=104Hz =2.5 Hz ,故A 、B 、D 错误,C 正确.3.(波的多解性)(2018·北京卷)如图7所示,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P 、Q 两质点平衡位置相距0.15 m.当P 运动到上方最大位移处时,Q 刚好运动到下方最大位移处,则这列波的波长可能是( )图7A.0.60 mB.0.30 mC.0.20 mD.0.15 m训练1波长、频率、周期、波速一、选择题1.关于波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映了质点振动的快慢B.反映了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快慢C.波速由介质和波源共同决定D.波速与波源的频率成正比2.一根粗细均匀的绳子,右侧固定,使左侧的S点上下振动,产生一列向右传播的机械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1A.该波的波长逐渐增大B.该波的频率逐渐增大C.该波的周期逐渐增大D.该波的波速逐渐减小3.(多选)周期为2.0 s的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该波在某时刻的图象如图2所示,此时质点P沿y轴负方向运动,则该波()图2A.波长为40 mB.频率为0.5 HzC.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20 m/sD.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v=10 m/s4.男女生二重唱中,女高音和男中音的频率、波长和波速分别为f1、λ1、v1和f2、λ2、v2,它们之间的关系是()A.f1>f2,λ1>λ2,v1>v2B.f1<f2,λ1<λ2,v1<v2C.f1>f2,λ1<λ2,v1=v2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5.(多选)一振动周期为T、振幅为A,位于x=0点的波源从平衡位置沿y轴正向开始做简谐振动.该波源产生的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波速为v,传播过程中无能量损失.一段时间后,该振动传播至某质点P,关于质点P振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振幅一定为AB.周期一定为TC.速度的最大值一定为vD.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向上或向下取决于它离波源的距离E.若质点P与波源的距离x=v T,则质点P的位移与波源的相同6.(多选)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如图3所示.介质中x=2 m处的质点P沿y轴方向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10 sin (5πt) cm.关于这列简谐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3A.周期为4 sB.振幅为20 cmC.传播方向沿x轴正向D.传播速度为10 m/s7.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4所示,已知图中质点b的起振时刻比质点a延迟了0.5 s,b、c间的距离为5 m,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图4A.此列波的波长为2.5 mB.此列波的频率为2 HzC.此列波的波速为2.5 m/sD.此列波的传播方向为沿x轴正方向传播8.(多选)(2017·全国卷Ⅲ)如图5,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实线为t=0时的波形图,虚线为t=0.5 s时的波形图.已知该简谐波的周期大于0.5 s.关于该简谐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5A.波长为2 mB.波速为6 m/sC.频率为1.5 HzD.t=1 s时,x=1 m处的质点处于波峰E.t=2 s时,x=2 m处的质点经过平衡位置9.平静湖面传播着一列水面波,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相距3 m的甲、乙两小木块随波上下运动,测得两小木块每分钟都上下运动30次,甲在波谷时,乙在波峰,且两木块之间有一个波峰.这列水面波()A.频率是30 HzB.波长是3 mC.波速是1 m/sD.周期是0.1 s10.(多选)(2018·沈阳市郊联体高二上学期期末)如图6所示,图(a)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10 s时刻的波形图,Q是平衡位置为x=4 m处的质点,图(b)为质点Q的振动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6A.该波的周期是0.10 sB.该波的传播速度为40 m/sC.该波沿x轴的正方向传播D.t=0.40 s时,质点Q的速度方向向上11.(2018·林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一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8所示,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质点P的横坐标x=0.32 m.从此时刻开始计时.图8(1)若经过0.4 s第一次出现相同波形图,求波速;(2)若P点经0.4 s第一次到达正向最大位移处,求波速.训练2波的多解性及波的综合应用一、选择题考点一波的多解性1.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某时刻该列波上正好经过平衡位置的两质点相距6 m,且这两质点之间的波峰只有一个,则该简谐波的波长可能为()A.4 m、6 m和8 mB.6 m、8 m和12 mC.4 m、6 m和12 mD.4 m、8 m和12 m2.(多选)如图1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一直线向左传播,当直线上某质点a向上运动到达最大位移时,a点右方与a点相距0.15 m的b点刚好向下运动到最大位移处,则这列波的波长可能是()图1A.0.6 mB.0.3 mC.0.2 mD.0.1 m3.(多选)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2中的实线所示,t=0.02 s时刻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若该波的周期T大于0.02 s,则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是()图2A.7 m/sB.3 m/sC.1 m/sD.5 m/s4.(多选)(2018·嘉兴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如图3所示,一列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前后间隔1 s的两个时刻的波形图,则这列简谐波的波速可能是()图3A.0.60 m/sB.0.75 m/sC.1.05 m/sD.1.15 m/s5.(多选)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由A向B传播,A、B相距0.45 m,如图4所示是A处质点的振动图象.当A 处质点运动到波峰位置时,B处质点刚好到达平衡位置且向y轴正方向运动,这列波的波速可能是()图4A.4.5 m/sB.3.0 m/sC.1.5 m/sD.0.5 m/s6.(多选)(2016·四川卷)如图5所示,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P、Q是传播方向上相距10 m的两质点,波先传到P,当波传到Q开始计时,P、Q两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图5A.质点Q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B.该波从P传到Q的时间可能为7 sC.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2 m/sD.该波的波长可能为6 m7.(多选)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a、b为x轴上的两质点,平衡位置分别为x=0,x=x b(x b>0).a点的振动规律如图6所示.已知波速为v=10 m/s,在t=0.1 s时b的位移为0.05 m,则下列判断可能正确的是()图6A.若波沿x轴正向传播,x b=0.5 mB.若波沿x轴正向传播,x b=1.5 mC.若波沿x轴负向传播,x b=2.5 mD.若波沿x轴负向传播,x b=3.5 m考点二综合应用8.(多选)(2018·百校联盟名师猜题)一列正弦式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7所示,已知这列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M为传播方向上一质点,此时M点的纵坐标为 2 cm,若经过时间Δt=0.1 s,M点首次到达波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7A.波动方程为y=2sin (2πx) cmB.M点的坐标为(0.3,2)C.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1.25 m/sD.质点的振动周期为1 sE.从t=0时刻起,再经过t=0.5 s质点M的路程为(6-2) cm二、非选择题9.如图8所示为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M、N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0)和(-7,0),已知t=0.5 s时,M点第二次出现波峰.图8(1)这列波的传播速度多大?(2)从t=0时刻起,经过多长时间N点第一次出现波峰?(3)当N点第一次出现波峰时,M点通过的路程为多少?10.如图9所示,甲为某一列波在t=1.0 s时的图象,乙为参与该波动的P质点的振动图象.图9(1)求该波波速v;(2)画出再经过3.5 s时的波形图;(3)求再经过3.5 s时P质点的路程s和位移x.11.(2018·西安中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如图10中实线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1=0时刻的波形,虚线是这列波在t2=0.5 s时刻的波形,这列波的周期T符合:3T<t2-t1<4T.问:图10(1)若波速向右,波速多大?(2)若波速向左,波速多大?(3)若波速大小为74 m/s,波速方向如何?3波长、频率和波速[学科素养与目标要求]物理观念:1.理解波长、频率和波速的物理意义及其关系.2.理解波的周期、频率与质点振动周期和频率的关系.科学思维:1.能从波的图象中求出波长.2.会进行波长、频率和波速之间的计算.3.会处理由波的双向性和周期性引起的多解问题.一、波长、周期和频率1.波长λ(1)定义:在波动中,振动相位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2)特征①在横波中,两个相邻波峰或两个相邻波谷之间的距离等于波长.②在纵波中,两个相邻密部或两个相邻疏部之间的距离等于波长.2.周期T、频率f(1)周期(频率):在波动中,各个质点的振动周期(或频率)叫波的周期(或频率).(2)周期T和频率f的关系:互为倒数,即f=1 T.(3)波长与周期的关系:经过一个周期T,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二、波速1.定义:机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2.决定因素: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在不同的介质中,波速是不同(填“相同”或“不同”)的.3.波长、周期、频率和波速的关系:v=λT=λf.一、波长一列向右传播的机械波的图象如图所示.(1)1和9、2和10、3和11……每两个点的振动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 1和9、2和10、3和11……每两个点到平衡位置的距离是否相等?答案(1)它们的振动是完全相同的,只是后一质点比前一质点晚振动一个周期;(2)相等.波长的三种确定方法1.根据定义确定:在波动中,振动相位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注意两个关键词:“振动相位总是相同”“两个相邻两质点”.振动相位相同的两质点,在波的图象上振动位移总是相同,振动速度总是相同.2.由波的图象确定(1)在波的图象上,振动位移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为一个波长.(2)在波的图象上,无论从什么位置开始,一个完整的正(余)弦曲线对应的水平距离为一个波长.3.根据公式λ=v T来确定.例1(多选)如图2所示是一列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2A.质点A 、C 、E 、G 、I 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同B.质点B 、F 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同C.质点D 、H 间的距离是一个波长D.质点A 、I 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同,它们间的距离是一个波长答案 BC 解析 从题图可以看出质点A 、C 、E 、G 、I 在该时刻的位移都是零,由于波的传播方向是向右的,容易判断出质点A 、E 、I 的速度方向是向下的,而质点C 、G 的速度方向是向上的,因而这五个质点的位移不总是相同,A 错误;质点B 、F 是同处在相邻的波峰的两个点,它们的振动步调完全相同,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同,B 正确;质点D 、H 是同处在相邻的两个波谷的两个点,它们之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C 正确;虽然质点A 、I 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同,振动步调也完全相同,但由于它们不是相邻的振动步调完全相同的两个点,它们之间的距离不是一个波长而是两个波长,D 错误. 二、波速与波长、周期、频率的关系已知声波在钢轨中传播的速度远大于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则当声音由钢轨传到空气中时,频率如何变化?波长如何变化?答案 当声音由钢轨传到空气中时,频率不变,波速减小,由波速公式v =λf 可知,波长变短.1.在一个周期的时间内,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波速与波长、周期、频率的关系为:v =λT =λf .2.波的周期和频率由波源决定,与v 、λ无关,当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周期和频率不发生改变.3.波速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波速不变.例2 (2018·江苏卷)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在x =0和x =0.6 m 处的两个质点A 、B 的振动图象如图3所示.已知该波的波长大于0.6 m ,求其波速和波长.图3 答案 2 m/s 0.8 m解析 由题图图象可知,周期T =0.4 s由于波长大于0.6 m ,由图象可知,波从A 到B 的传播时间Δt =0.3 s波速v =ΔxΔt,代入数据得v =2 m/s ,波长λ=v T ,代入数据得λ=0.8 m.[学科素养] 例2、例3考查了波速与波长、周期、频率的关系.需要知道在不同介质中波的传播速度不同,但是其频率不会发生变化.在解题过程中,回顾了物理概念和规律,熟练了各物理量之间的相互运算,体现了“物理观念”与“科学思维”的学科素养. 三、波的多解性一列周期为T 的机械波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1)a 质点需多长时间第一次运动到波峰?(2)该图中与a 质点运动速度始终相等的质点有几个?答案 (1)若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该时刻a 质点向y 轴正方向运动,经14T 第一次运动到波峰.若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该时刻a 质点向y 轴负方向运动,经34T 第一次运动到波峰.(2)与a 质点的距离为nλ(n =1,2,3,…)的所有质点与a 质点的运动速度始终相等,在该图中只有一个.1.波的传播方向的双向性形成多解凡是没有指明机械波沿哪个方向传播,就要讨论两个方向的可能性. 2.波的时间的周期性形成多解机械波在介质中传播过程,t 时刻与t +nT (n =1,2,…)时刻的波形完全重合,即同一波形图可能是不同时刻形成的.3.波的空间的周期性形成多解将某一波形沿波的传播方向平移波长的整数倍的距离,平移后的波形与原波形完全重合,这就是波的空间周期性.4.质点的振动情况不明形成多解在波动问题中,如讲到某质点在某时刻处于最大位移处,就包含有处于正向最大位移处与负向最大位移处两种可能;讲到质点从平衡位置开始振动,就可能是沿y 轴正向或负向两个方向振动.例3 (2018·沈阳市郊联体高二上学期期末)如图4所示,实线是某时刻的波形图象,虚线表示0.2 s 后的波形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4A.若这列波向左传播,则可确定它传播的距离的大小B.若这列波向右传播,则可求它的最大周期C.若波速是35 m/s ,则波的传播方向向右D.不管波的传播方向如何,由图象都可以确定x =0的质点在0.2 s 时间内的位移和路程答案 B 解析 若波向左传播,它传播的距离的大小Δx =(n +34)λ(n =0、1、2…),不确定,A 错误;若波向右传播,波传播的最短时间为14T ,根据波形的平移和波的周期性,得出时间与周期的关系式t =kT+14T (k =0、1、2、3…)得到T =4t 4k +1,当k =0时,T 最大,最大周期T =4t =0.8 s ,B 正确; 由题图知,该波的波长λ=4 m ,当v =35 m/s 时,波传播的位移:x =v t =35×0.2 m =134λ,根据波形的平移得到,波向左传播,C 错误;由于周期不确定,所以无法确定x =0的质点在0.2 s 时间内的路程和位移,D 错误.1.(波长、频率、周期、波速)(多选)关于机械波的频率、波速、波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相邻的均处于平衡位置的质点间的距离为一个波长 B.波的频率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 C.波速等于波源的振动速度D.波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波速和波长都要改变 答案 BD解析 由波长的定义可知,两个相邻的均处于平衡位置的质点间的距离为半个波长,选项A 错误;由波的频率的定义可知,选项B 正确;波速是波的传播速度,与波源的振动速度无关,选项C 错误;波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匀速传播,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频率不变,但波速改变,由v =λf 可知波长改变,选项D 正确. 2.(波长、频率、周期、波速)(2018·吉林八校联考高二下学期期中)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向传播,传到M 点时波形如图6所示,再经0.6 s ,N 点开始振动,则该波的振幅A 和频率f 为( )图6A.A =1 m f =5 HzB.A =0.5 m f =5 HzC.A =0.5 m f =2.5 HzD.A =1 m f =2.5 Hz 答案 C解析 由题图可知,该波的振幅A =0.5 m ,波长λ=4 m ,经0.6 s ,N 点开始振动,该波的波速v =Δx Δt =11-50.6m/s =10 m/s ,所以频率f =v λ=104 Hz =2.5 Hz ,故A 、B 、D 错误,C 正确.3.(波的多解性)(2018·北京卷)如图7所示,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P 、Q 两质点平衡位置相距0.15 m.当P 运动到上方最大位移处时,Q 刚好运动到下方最大位移处,则这列波的波长可能是( )图7A.0.60 mB.0.30 mC.0.20 mD.0.15 m 答案 B解析 由题意,P 、Q 两点之间的间距为λ2+nλ=0.15 m ,故n =0时,λ=0.3 m ;n =1时,λ=0.1 m ,n 越大,λ越小,故B 正确.训练1 波长、频率、周期、波速一、选择题1.关于波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映了质点振动的快慢 B.反映了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快慢 C.波速由介质和波源共同决定D.波速与波源的频率成正比答案 B解析波速反映的是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快慢程度,它与质点的振动快慢无关,选项A错误,B正确;波速只由介质决定,而与频率和波长无关,选项C、D错误.2.一根粗细均匀的绳子,右侧固定,使左侧的S点上下振动,产生一列向右传播的机械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1A.该波的波长逐渐增大B.该波的频率逐渐增大C.该波的周期逐渐增大D.该波的波速逐渐减小答案 B解析绳波在同一绳中传播,波速不变,由题图看出,此波的波长减小,由v=λf分析得知,频率增大,周期减小,故B正确.3.(多选)周期为2.0 s的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该波在某时刻的图象如图2所示,此时质点P沿y轴负方向运动,则该波()图2A.波长为40 mB.频率为0.5 HzC.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20 m/sD.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v=10 m/s答案BD解析已知质点P的运动方向为沿y轴负方向,可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由波的图象可知λ=20 m,又T=2.0 s,频率f=1T=0.5 Hz,B正确;波速v=λT=10 m/s,D正确.4.男女生二重唱中,女高音和男中音的频率、波长和波速分别为f1、λ1、v1和f2、λ2、v2,它们之间的关系是()A.f1>f2,λ1>λ2,v1>v2B.f1<f2,λ1<λ2,v1<v2C.f1>f2,λ1<λ2,v1=v2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答案 C解析由于两声音是同一种机械波,因而在空气中波速相同,A、B错误;而音调高即是频率高,即f1>f2,又v=λf,所以λ1<λ2,C正确,D错误.5.(多选)一振动周期为T、振幅为A,位于x=0点的波源从平衡位置沿y轴正向开始做简谐振动.该波源产生的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波速为v,传播过程中无能量损失.一段时间后,该振动传播至某质点P,关于质点P振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振幅一定为AB.周期一定为TC.速度的最大值一定为vD.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向上或向下取决于它离波源的距离E.若质点P与波源的距离x=v T,则质点P的位移与波源的相同答案ABE解析机械波的传播是将波源的振动形式和能量向外传递的过程,对简谐波而言,介质中各振动质点的振幅和周期都与波源的相同,A、B正确;质点P的振动速度不是波的传播速度v,C错误;质点P开始振动的方向与波源开始振动的方向相同,与它们的距离无关,D错误;若质点P与波源的距离x=v T=λ,距离相差波长λ整数倍的质点振动情况都相同,故E正确.6.(多选)一列简谐横波在t =0时的波形图如图3所示.介质中x =2 m 处的质点P 沿y 轴方向做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y =10 sin (5πt ) cm.关于这列简谐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3A.周期为4 sB.振幅为20 cmC.传播方向沿x 轴正向D.传播速度为10 m/s答案 CD解析 ω=5π rad/s ,周期为T =2πω=0.4 s.由题图波的图象得:振幅A =10 cm ,波长λ=4 m ,故波速为v=λT =10 m/s.P 点在t =0时振动方向为y 轴正方向,故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 7.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4所示,已知图中质点b 的起振时刻比质点a 延迟了0.5 s ,b 、c 间的距离为5 m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4A.此列波的波长为2.5 mB.此列波的频率为2 HzC.此列波的波速为2.5 m/sD.此列波的传播方向为沿x 轴正方向传播 答案 D解析 相邻两个波峰或者波谷之间的距离就是一个波长,则λ=5 m ,A 项错;a 和b 之间的距离为半个波长,波从a 传到b 所用时间为半个周期即0.5 s ,所以周期为T =1 s ,频率f =1 Hz ,B 项错;波速v =λT =5 m/s ,C 项错;质点b 的起振时刻比质点a 延迟,说明波是从a 向b 传播,即沿x 轴正方向传播,D 项对. 8.(多选)(2017·全国卷Ⅲ)如图5,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实线为t =0时的波形图,虚线为t =0.5 s 时的波形图.已知该简谐波的周期大于0.5 s.关于该简谐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5 A.波长为2 m B.波速为6 m/s C.频率为1.5 HzD.t =1 s 时,x =1 m 处的质点处于波峰E.t =2 s 时,x =2 m 处的质点经过平衡位置 答案 BCE解析 由波形图可知,波长λ=4 m ,故A 错误;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实线为t =0时的波形图,虚线为t =0.5 s 时的波形图,又知该简谐波的周期大于0.5 s ,波传播的距离Δx =34λ,34T =0.5 s ,故周期T =23s ,频率为f =1T =1.5 Hz ,波速v =λf =6 m/s ,故B 、C 正确;t =1 s =32T 时,x =1 m 处的质点处于波谷位置,故D 错误;t =2 s =3T 时,x =2 m 处的质点正经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故E 正确.9.平静湖面传播着一列水面波,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相距3 m 的甲、乙两小木块随波上下运动,测得两小木块每分钟都上下运动30次,甲在波谷时,乙在波峰,且两木块之间有一个波峰.这列水面波( )A.频率是30 HzB.波长是3 mC.波速是1 m/sD.周期是0.1 s答案 C解析 由题意知该波周期T =6030 s =2 s ,频率f =1T =0.5 Hz ,A 、D 错误;32λ=3 m ,则波长λ=2 m ,B 错误;波速v =λT =22 m/s =1 m/s ,C 正确.10.(多选)(2018·沈阳市郊联体高二上学期期末)如图6所示,图(a)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 =0.10 s 时刻的波形图,Q 是平衡位置为x =4 m 处的质点,图(b)为质点Q 的振动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6 A.该波的周期是0.10 s B.该波的传播速度为40 m/s C.该波沿x 轴的正方向传播D.t =0.40 s 时,质点Q 的速度方向向上 答案 BD解析 由题图(a)得到该波的波长为λ=8 m ,由题图(b)得到该波的周期为T =0.2 s ,所以波速为v =λT =80.2 m/s =40 m/s ,故A 错误,B 正确;t =0.1 s 时Q 点处在平衡位置,且向下振动,根据波形平移法可知该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故C 错误;根据振动规律可知t =0.40 s 时Q 的速度方向向上,故D 正确.11.(2018·林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一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8所示,该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质点P 的横坐标x =0.32 m.从此时刻开始计时.图8 (1)若经过0.4 s 第一次出现相同波形图,求波速; (2)若P 点经0.4 s 第一次到达正向最大位移处,求波速. 答案 (1)2 m/s (2)0.3 m/s解析 (1)依题意,周期T =0.4 s ,波长λ=0.8 m ,波速v =λT ,代入数据,可解得:v =2 m/s ;(2)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P 点经0.4 s 第一次到达正向最大位移处,Δx =0.32 m -0.2 m =0.12 m ,波速v =Δx t ,故v =0.120.4m/s =0.3 m/s.训练2 波的多解性及波的综合应用一、选择题 考点一 波的多解性1.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某时刻该列波上正好经过平衡位置的两质点相距6 m ,且这两质点之间的波峰只有一个,则该简谐波的波长可能为( ) A.4 m 、6 m 和8 m B.6 m 、8 m 和12 m C.4 m 、6 m 和12 m D.4 m 、8 m 和12 m答案 C解析 由于该波上两质点处于平衡位置且相距6 m ,且两质点间波峰只有一个,故6 m 与波长λ的关系有三种可能:6 m =λ,6 m =λ2,6 m =32λ,故波长的可能值为6 m 、12 m 、4 m ,C 正确.2.(多选)如图1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一直线向左传播,当直线上某质点a 向上运动到达最大位移时,a 点右方与a 点相距0.15 m 的b 点刚好向下运动到最大位移处,则这列波的波长可能是( )。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难度中)高二物理试卷(90分钟、100分)第Ⅰ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选出。
1.真空中有完全相同的两个金属小球,固定在绝缘平面上相距r ,其中一个小球带电量为q 的正电,另一个小球带电量为2q 的负电,两球间的静电力是F ,要使两球间的静电力为4F ,下列选项可行的是A. 将带正电的球带电量扩大2倍B. 将带负电的球带电量扩大2倍C. 将两球之间的距离扩大2倍D. 将两球之间的距离缩小2倍2.如图A 、B 两电荷均带正电,且电荷B 的带电量是电荷A 的2倍,P 点在A 、B 连线的中点,电荷A 在P 点形成的电场强度大小是E ,则P 点的合场强大小和方向分别是 A. 3E ,向左 B. 3E ,向右 C. E ,向左 D. E ,向右3.如图A 、B 是场源电荷+Q 的电场中的两点,将一负电荷q 从A 移到B ,下列正确的是 A. 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增加 B. A 点电势比B 点高 C. 电场力不做功,电势能减少 D. A 点电势比B 点低4.如图所示是利用静电计研究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示意图,下面的叙述符合实际观测结果的是A. a 板向右平移,静电计指针偏转角度变小B. a 板向上平移,静电计指针偏转角度变小C. a 板向左平移,静电计指针偏转角度变小D .在ab 间插入一块绝缘介质,静电计指针偏转角度变大5.一个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的电源,接有阻值是R 的外电路,用U R 表示路端电压,U r 表示内电压,用I 表示通过电源的电流强度,下列关系式中错误..的是 A.E=U R +U r B.E=U R +Ir C. E=U R +U r +Ir D. E=I(R+r)+ A + B•P a b+ Q • B•A6.一个额定电压为U 的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强度是I ,电动机的直流电阻是R ,在该电动机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动机的输入总功率是I 2RB. 电动机的热功率是UIC. 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是UI-I 2RD. 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是UI7.一根均匀的电阻丝,阻值是R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电阻丝均匀拉长一倍,阻值为2RB.将电阻丝对折起来拧在一起,阻值为2RC.将电阻丝均匀拉长一倍,阻值为4RD.将电阻丝对折起来拧在一起,阻值为R/2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内阻不能忽略,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点向上移动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电压表读数增大,电流表读数减小B. 电压表读数减小,电流表读数增大C. 电压表读数和电流表读数都减小D. 电压表读数和电流表读数都增大9.关于磁通量、磁通密度和磁感应强度的理解,下列正确的是A. 单位面积穿过的磁感线的多少叫做磁通量,磁通量的单位是“韦伯”B. 磁通量是描述磁场强弱的物理量,磁通量越大表示磁场越强C. 磁通密度是描述磁场强弱的物理量,其单位是“特斯拉”D. 若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有垂直于磁场的平面S ,则磁通密度是BS10.有两根导线相距较近,当两导线通有电流I 时会有相互作用,下列正确的是 A. I 同向时相互排斥,相距越近斥力越大 B. I 同向时相互吸引,相距越近引力越小 C. I 反向时相互吸引,相距越近引力越大 D. I 反向时相互排斥,相距越近斥力越大11.如图表示电场和磁场同时存在的区域,一个不计重力的正电荷以某一初速度进入该区域后将会沿着虚线方向直线通过该区域,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若撤掉电场而保留磁场,电荷将向上偏并沿抛物线运动 B. 若撤掉电场而保留磁场,电荷将向上偏并沿圆弧运动-+× × × ×× × × × × × × ×+C. 若撤掉电场而保留磁场,电荷将向下偏并沿圆弧运动D. 若撤掉磁场而保留电场,电荷将向下偏并沿圆弧运动12.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流表A 1和A 2的内阻相同,A 2与R 1串联,当电路两端接在电压恒定的电源上时,A 1的示数为3A ,A 2的示数为2A ,;现将A 2改为与R 2串联,如图乙所示,再接在原来的电源上,那么 A. A 1示数增大,A 2示数减小 B. A 1示数增大,A 2示数增大 C. A 1示数减小,A 2示数减小 D. A 1示数减小,A 2示数增大第Ⅱ卷二、实验题(24分)13.有一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 ,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 用它测量一小球的直径,如图甲所示的读数是mm.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根金属丝的直径,如图乙所示的读数是 mm.甲 乙 14.欲用伏安法测定一段阻值约为5Ω左右的金属导线的电阻,要求测量结果尽量准确,现备有以下器材:A.电池组(3 V,内阻1Ω)B.电流表(0~3 A,内阻0.0125Ω)C.电流表(0~0.6 A,内阻0.125Ω)D.电压表(0~3 V,内阻3 k Ω)E.电压表(0~15 V,内阻15 k Ω)F.滑动变阻器(0~20Ω,额定电流1 A )G.滑动变阻器(0~2 000Ω,额定电流0.3 A )H.开关、导线(1)上述器材中应选用的是 ;(填写各器材的字母代号) (2)实验电路应采用电流表 接法;(填“内”或“外”)[来源:学科网] (3)设实验中,电流表、电压表的某组示数如下图所示,图示中I = A ,U = V 。
嘉兴一中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物理学科试卷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I(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物理量中,哪个物理量是矢量A.质量 B.路程 C.电场强度 D.电流2.如图所示是小王从嘉兴江南摩尔到嘉兴一中的手机导航部分截屏画面,该地图提供了二条可行线路及相应的数据,行驶过程中导航曾提示:“前方有测速,限速40公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条线路的位移不相等B.“限速40'公里”指的是限制汽车的平均速度C.图中显示“20分钟、8.6公里”分别指时间和路程D.研究汽车在地图上的实时位置时,汽车不可视为质点3.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B.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t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放大思想方法C.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探究运用了类比的思想方法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微元法4.如图所示,一把重为G的梯子仅在一石块的支持下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梯子受到石块作用力的大小与方向分别是A.大于G、沿梯子斜向上B.等于G、沿梯子斜向上C.等于G、竖直向上D.小于G、竖直向上5.老鹰在天空中飞翔,图中虚线表示老鹰在竖直平面内飞行的轨迹,关于老鹰在图示位置时的速度v 及其所受合力F 的方向可能正确的6.电影《速度与激情8》中有一个精彩情节:反派为了让多姆获得核弹发射箱,通过远程控制让汽车从高楼中水平飞出,落在街面地上。
设某车飞出时高约为16.2m ,街道宽度为27m ,则该汽车从顶楼坠落时速度不会超过 A .8m/s B .10 m/s C .13 m/s D .15 m/s7.载人飞行包是一个单人低空飞行装置,如图所示,其发动机使用汽油作为燃料提供动力,可以垂直起降,也可以快速前进,若飞行包(包括人)在竖直匀速降落的过程中(空气阻力不可忽略),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发动机对飞行包做正功 B .飞行包的重力做负功 C .空气阻力对飞行包做负功 D .飞行包的合力做负功8.现象一:傍晚用电多的时候,灯光发暗,而当夜深人静时,灯光特别明亮;现象二:在插上电炉等大功率电器时,灯光会变暗,拔掉后灯光马上亮了起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个现象都可以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来解释 B .两个现象都可以用电阻定律R=ρL/S 来解释C .现象二是因为电炉等大功率电器的电阻都比较大引起的D .现象一是因为夜深人静时,周围比较黑,突显出灯光特别明亮9.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于2017年4月20日在文昌航天发射中心由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4月25日进入预定轨道调整,于4月27日成功与更高轨道的天宫二号完成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
已知天舟一号在预定轨道上做匀速圆Fv AF vBFvCFv D第9题图第5图第11题图A B周运动,补给前后天宫二号在轨道上均为匀速圆周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补给之前天宫二号中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B .预定轨道上的天舟一号运行的线速度小于在轨的天宫二号的线速度C .预定轨道上的天舟一号运行的周期小于在轨的天宫二号的周期D .补给后的天宫二号的运行速度将会大于7.9km/s10.如图,某带负电荷的小球沿电场中一竖直电场线从A 运动到B 。
E 表示电场强度,φ 表 示小球的电势,E p 表示小球的电势能,E k 表示小球的动能,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从A 点到B 点一定是匀加速度运动 B .E A 一定大于E B ,φA 一定大于φB C .小球电势能E pA 大于E pB ,动能E kA 小于E kB D .小球在A 点的机械能大于在B 点的机械能11.智能手机耗电量大,移动充电宝应运而生,它是能直接给移动设备充电的储能装置。
充电宝的转化率是指电源放电总量占电源容量的比值,一般在0.60-0.70之间(包括移动电源和被充电池的线路板、接头和连线的损耗)。
如图为某一款移动充电宝,其参数见下表,则A .充电宝充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 .该充电宝最多能储存能量为1.8×105J C .该充电宝电量从零到完全充满电的时间约为3hD .该充电宝给电量为零、容量为2000mAh 的手机充电,则理论上能充满5次12.光滑平行导轨水平放置,导轨左端通过开关S 与内阻不计、电动势为E 的电源相连,右端与半径为L =20 cm 的两段光滑圆弧导轨相接,一根质量m =60 g 、电阻R =1 Ω、长为L 的导体棒ab ,用长也为L 的绝缘细线悬挂,如图所示,系统空间有竖直方向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 =0.5 T ,当闭合开关S 后,导体棒沿圆弧摆动,摆到最大高度时,细线与竖直方向成θ=53°角,摆动过程中导体棒始终与导轨接触良好且细线处于张紧状态,导轨电阻不计,sin 53°=0.8,g =10 m/s 2则A .磁场方向一定竖直向上B .电源电动势E =8.0 VC .导体棒在摆动过程中所受安培力F =0.3 ND .导体棒在摆动过程中电源提供的电能为0.048 J13.如图所示,一小物块被夹子夹紧,夹子通过轻绳悬挂在小环上,小环套在水平光滑细杆上,物块质量为M ,到小环的距离为L ,其两侧面与夹子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 .小环和物块以速度v 向右匀速运动,小环碰到杆上的钉子P 后立刻停止,物块向上摆动.整个过程中,物块在夹子中没有滑动.小环和夹子的质量均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块向右匀速运动时,绳中的张力等于2F B .小环碰到钉子P 时,绳中的张力大于2FC .物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2v gD .速度v二、选择题II(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加试题】根据图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图甲(远距离输电) 图乙(行李安检仪)图丙(照相机镜头)图丁(核反应堆)第14题图A .图甲所示的远距离输电通常通过提高电压以减少电能损耗B .图乙所示的行李安检仪采用γ射线来透视安检物品C .图丙所示的照相机镜头上呈现的淡绿色是由光的偏振引起的D .图丁所示的核反应堆可以通过调整插入镉棒的深度来控制核反应速度15.【加试题】将一根较长的弹性细绳沿x 轴放置,左端记为坐标原点,将绳子拉平后,手握左端,以固定的频率和振幅上下抖动(简谐运动),如图1所示。
从抖动开始计时,在t=0.3s 时的波形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手抖动绳的频率为2.5HzB .在t=0.75s 时,A 点的速度方向向上C .在0~0. 3s 的时间内,质点B 经过的路程为6cmD .该列波遇到宽度为6m 的障碍物时不能发生衍射16.【加试题】如图是氢原子能级图,大量处在激发态n=5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a 是从n =4能级跃迁到n =2能级产生的光,b 是从n=5跃迁到n=3能级产生的光。
已知某金属的极限频率ν=5.53×1014Hz ,普朗克常量h =6.6×10-34J·s,电子电荷量C e 19106.1-⨯=,则A .在相同的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中,a 光产生的干涉条纹比b 光更宽B .a 光和b 光的光子动量之比为255:97C .用a 光照射该金属时,能产生最大初动能为0.27eV 的光电子D .在同样的玻璃中,a 光的传播速度大于b 光的传播速度非选择题部分三、非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共55分)17.(5分)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1)实验室提供了铁架台、夹子、导线、纸带等器材。
为完成此实验,除了所给的器材,从下图还必须选取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__,可选择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_。
(填字母代号)第16题图图1 y 第(2)下列方法有助于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_____ A .在重锤的正下方地面铺海绵B .必须从纸带上第一个点开始计算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C .重复多次实验,重物必须从同一位置开始下落D .重物的密度尽量大一些。
(3)完成实验后,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纸带距离时如图(乙),已知打点计时器每0.02s 打一个点,则B 点对应的速度v B=________m/s若H 点对应的速度为v H ,重物下落的高度为h BH ,重物质量为m ,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为得出实验结论完成实验,需要比较mgh BH 与_____的大小关系(用题中字母表示)。
18.(5分)某兴趣小组对市场中电线进行调查,(1)如图1所示,采用绕线法测得该电线直径为 mm ; (2)取长度为100m 的电线,欲测其电阻:①先用多用电表进行粗略测量,将多用表选择开关置于“×10”档并调零后,两表笔接触待测电阻的两端进行测量,表盘指针如图2所示。
为了使测量值更准确,“选择开关”应置于 (填“×1”、“×100”或“×1K”),并两表笔短接,调节图3中 (“A ”或“B ”) 重新调零后进行测量。
ABCDFEGA BAB②再用伏安法测量其电阻,并设计图4电路,则电压表的另一端应接(填“a”或“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测量得电压表示数为4.50V,而电流表读数如图5所示,则所测的电阻为Ω。
19.(9分)如图所示,ABC是一条由倾斜轨道AB和水平轨道BC组成的绝缘轨道,固定在桌面上,其中AB轨道的倾角θ=27°,水平轨道的长度L=0.8m,一质量m=3.2×10-2kg、电荷量q=—1.0×10-2C的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以初速度v0=3m/s沿轨道上p点恰好匀速滑下,从C点飞出后落在水平地面上的M点上,已知滑块与两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sin27°=0.45,cos27°=0.90,g=10m/s2,求:(1)求滑块与轨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2)求滑块从B点运动到C点所用的时间;(3)现在BE和CF之间的区域加上匀强电场,方向垂直水平轨道,仍将滑块以初速度v0=3m/s沿轨道上P点滑下,发现从C点飞出后落在水平地面的N点上,M点处在N点到C点水平距离的中点上,求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