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12(梁板结构)
- 格式:pdf
- 大小:11.65 MB
- 文档页数:83
梁板结构设计详解梁板结构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一种形式,具有承重能力强、变形稳定、施工便捷等优点。
它由梁和板两部分组成,梁负责承载和传递荷载,板则负责覆盖梁底部并分散荷载,使荷载均匀传递到梁上。
梁板结构的设计首先要进行荷载计算,将建筑载荷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分析和计算,确定设计荷载大小。
常见的荷载包括自重、活载、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等。
根据建筑使用要求和承载能力的需求,设计师确定适当的荷载组合。
接下来是梁的设计。
梁的设计研究的是梁的截面尺寸、钢筋布置、受力性能等。
在梁板结构中,梁负责承载和传递荷载,因此梁的尺寸和构造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
根据设计荷载大小,可以计算出梁的截面尺寸和布置钢筋的数量。
同时,设计师还要考虑梁的变形和挠度,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梁的选材和施工也需要考虑。
选材时要选择适合的梁材料,如钢、混凝土等,根据建筑的需求和经济性进行选择。
施工时,要注意梁的加工和安装,保证梁的质量和稳定性。
板的设计与梁类似,但不同之处在于板是承受压力的,因此板的设计注重板的压力性能和变形。
在设计时要根据板的荷载计算确定板的尺寸和材料,同时要注意板的布置和连接方式,使板能够保持平整和稳定。
总之,梁板结构的设计涉及到荷载计算、梁设计、板设计、选材和施工等多个方面。
设计师需要根据结构的要求和经济的考虑进行合理的设计,保证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同时,设计师还需要与其他工程师和施工人员密切配合,确保结构设计与施工的协调。
梁板结构作为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对其设计技术和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
梁板结构的特点
梁板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其特点如下:
1. 梁板结构是以梁和板为主要构件的结构形式,梁负责承载水平荷载,而板负责承载垂直荷载。
2. 梁板结构的梁和板都是直线构件,易于加工和安装,并且在设计和
施工中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性。
3. 梁板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较为简单,适用于多种建筑形式,如住宅、
商业建筑、桥梁等。
4. 梁板结构的自重较轻,对基础的要求也相对较低,从而降低了建筑
工程的成本。
5. 梁板结构的空间利用率高,能够满足大跨度建筑的设计需求。
6. 梁板结构的施工进度快,不仅能够提高建筑效率,还能够降低施工
成本。
7. 梁板结构的防火性能好,在发生火灾时有较好的承载性能和安全保
障性能。
8. 梁板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能够满足地震带建筑的设计要求。
总之,梁板结构具有简单、节约、快捷、安全等优点,是当前建筑结构设计中较为常用的一种形式。
梁板结构的概念与类型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主要是由梁和板组成的结构体系,是工业与民用房屋的屋盖、楼盖广泛采用的一种结构形式。
此外,其它属于梁板结构体系的结构物还有很多,如整片式基础,桥梁的桥面结构,水池的顶盖、池壁、底板,挡土墙等。
常见的梁板结构如图11-1所示。
因此,研究混凝土梁板结构的设计原理及构造要求具有普遍意义。
本章重点简述建筑结构中的楼(屋)盖设计。
a)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b)梁式楼梯c)雨篷d)筏板基础e)挡土墙图11-1 常见的梁板结构楼盖是建筑结构中的水平结构体系,对保证建筑物的承载力、刚度、耐久性以及抗风、抗震性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与竖向承重构件、抗侧力构件共同组成建筑结构的整体空间受力体系。
它将楼面竖向荷载传递至竖向承重构件,将水平荷载传给抗侧力构件。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楼盖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按照结构形式可将楼盖分为单向板肋梁楼盖、双向板肋梁楼盖、井式楼盖、无梁楼盖、密肋楼盖等,如图11-2所示。
a)单向板肋梁楼盖b)双向板肋梁楼盖c)井式楼盖d)单向板密肋楼盖e)无梁密肋楼盖f)无梁楼盖图11-2 常见的楼盖形式肋梁楼盖通常由板和梁组成,是现浇楼盖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
其主要传力途径为板→梁→柱(或墙)→基础→地基。
肋梁楼盖的特点是用钢量较低,楼板上留洞方便,但支模较复杂。
双向板肋梁楼盖的受力性能较好,可以跨越较大的跨度,梁格布置使顶棚整齐美观,常用于民用房屋跨度较大的房间以及门厅等处。
当梁格尺寸及使用活荷载较大时,双向板肋梁楼盖比单向板肋梁楼盖经济,所以也常用于工业房屋楼盖。
井式楼盖是双向板肋梁楼盖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两个方向的柱网及梁的截面尺寸均相同,不分主次梁,其双向楼板肋形楼盖的主要区别是,在梁的交叉处不设柱。
梁的间距一般为1.5m~3m,比双向板肋形楼盖中梁的间距小。
无梁楼盖是指楼板直接支承于柱上。
其传力途径是荷载由板传至柱或墙。
无梁楼盖的结构高度小,净空大,支模简单,但用钢量较大,常用于仓库、商店等柱网布置接近方形的建筑。
梁板结构——1.2、整体式单向板梁板结构(课件)1.2 整体式单向板梁板结构1.2.1 结构布置及梁、板基本尺⼨确定1、结构布置整体式单向板梁板结构是⽔平承重结构,由单向板、次梁和主梁等构件组成,其竖向⽀承结构由柱和墙组成,当楼盖⽀承在墙上时,板下可以设梁,也可以不设梁。
见图1.2.1。
结构布置的依据:●结构之间的⽀承关系●结构之间的荷载传递路线⽔平承重结构之间的⽀承关系及荷载传递路线,由结构的线刚度决定●⽀承关系:线刚度较弱的结构,⽀承于线刚度较强的结构上。
●荷载传递:由线刚度较弱的结构,向线刚度较强的结构传递。
因为,单向板的受弯线刚度弱于次梁的受弯线刚度,次梁的受弯线刚度弱于主梁的受弯线刚度,所以,对于整体式单向板梁板结构,●⽀承关系:弱线刚度结构⽀承于强线刚度结构上单向板⽀承于次梁上次梁⽀承于主梁上主梁⽀承于柱或墙上即,整体式单向板梁板结构的⽀承关系为:●荷载传递路线:由弱线刚度结构向强线刚度结构⽅向传递单向板上的结构荷载传递给次梁次梁的结构荷载传递给主梁主梁的结构荷载传递给柱或墙体即,荷载传递路线为:由图1.2.1可以看出,●次梁的间距为单向板的跨度●主梁的间距为次梁的跨度●柱或墙沿主梁⽅向的间距为主梁的跨度。
因此,整体式单向板梁板结构中,合理的结构布置,柱⽹、梁格划分,⼀般按下列原则进⾏:●在满⾜建筑物使⽤的前提下,柱⽹和梁格划分应尽可能规整,结构布置尽量简单、整齐、统⼀,以符合经济和美观的要求。
●梁、板结构应尽可能等跨度划分,以便于设计和施⼯。
●主梁跨度范围内,次梁根数宜为偶数,以使主梁受⼒合理。
2、梁、板基本尺⼨确定常⽤跨度:●单向板:1.7~2.7m,⼀般不宜超过3.0m;●次梁:4.0~6.0m;●主梁:5.0~8.0m 。
最⼩截⾯⾼度(厚度)与截⾯宽度:●单向板:111~3040h l ??=,应满⾜附录10的要求;●悬臂板:1112h l ≥,1l 为单向板的标志跨度,即,次梁间距。
梁板结构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梁板结构的基本概念,了解其组成及分类。
2. 使学生了解梁板结构在建筑、桥梁等工程中的应用。
3. 帮助学生理解梁板结构的受力特点及分析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梁板结构知识进行简单工程设计和分析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计算工具进行梁板结构受力计算和验算的技能。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完成梁板结构模型的制作和测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建筑结构工程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究科学问题的热情。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意识,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工程技术类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初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案例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梁板结构基本概念:介绍梁板结构定义、组成及分类,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 梁的定义、分类及受力特点- 板的定义、分类及受力特点2. 梁板结构的应用:分析梁板结构在建筑、桥梁等工程中的应用,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 建筑中的梁板结构应用案例- 桥梁中的梁板结构应用案例3. 梁板结构的受力分析:讲解梁板结构的受力特点及分析方法,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 梁的受力分析及计算方法- 板的受力分析及计算方法4. 梁板结构设计及验算:教授梁板结构设计原理及验算方法,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 梁的设计原理及验算方法- 板的设计原理及验算方法5. 梁板结构模型制作与测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通过团队协作完成梁板结构模型的制作和测试,对应教材第五章内容。
地下建筑结构设计之梁板结构设计地下建筑梁板结构设计是指在地下建筑的设计中,以梁和板为主要承载结构的设计方法。
梁板结构设计是一种常见的地下结构设计方法,它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经济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地下车库、地下商场、地下通道等地下建筑中。
在地下建筑梁板结构设计中,首先需要进行地下土壤的勘察和地质条件的分析,以了解地下土壤的承载能力和地下水位等因素。
然后,依据地下建筑的功能需求和使用要求,进行结构荷载计算,确定地下建筑的荷载条件。
根据结构荷载和地下土壤的承载能力,进行地下建筑的结构分析,确定结构体系和布置形式。
地下建筑梁板结构设计中,梁是承载地下建筑荷载的主要结构构件,主要用于承载地板上的荷载,并将荷载传递到地下的基础或地下土壤中。
梁的设计包括梁的尺寸、材料、截面形状等。
梁的尺寸设计应满足结构强度和刚度要求,同时考虑梁的施工性和经济性。
梁的材料一般选用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具体选择要根据地下建筑的类型、荷载大小和施工工艺等因素综合考虑。
梁的截面形状一般选用矩形截面或T形截面,根据结构荷载和距离要求确定梁的高度和宽度。
地下建筑梁板结构设计中,板是地下建筑的地面结构,主要用于承载人员和车辆的荷载,并将荷载传递到梁上。
板的设计包括板的尺寸、材料、截面形状等。
板的尺寸设计应满足结构强度和刚度要求,同时考虑板的施工性和经济性。
板的材料一般选用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具体选择要根据地下建筑的类型、荷载大小和施工工艺等因素综合考虑。
板的截面形状一般选用矩形截面,根据结构荷载和支撑间距要求确定板的厚度。
在地下建筑梁板结构设计中,还需要考虑梁板结构与其他结构构件的连接和支撑。
梁与梁之间、梁与板之间的连接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砼梁与梁之间、梁与板之间的焊接或螺栓连接,以确保梁板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梁与基础之间、梁与地下土壤之间的支撑通常采用承台或基础块,以确保梁板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总之,地下建筑梁板结构设计是一种常见的地下建筑结构设计方法,它采用梁和板作为主要承载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经济等特点。
建筑结构体系及特点建筑结构是指建筑物所采用的构造形式和设计理念。
不同的建筑结构体系决定了建筑物的承重能力、稳定性以及空间布局等方面的特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建筑结构体系及其特点。
一、框架结构体系框架结构体系是最常见的建筑结构之一,其特点是承重构件呈框架形式,由柱、梁和框架组成。
这种结构体系适用于高层建筑和大跨度空间,如办公楼、宾馆、体育馆等。
框架结构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能够有效地分担和传导荷载,同时具备良好的空间布局和灵活性。
二、梁板结构体系梁板结构体系是一种常见的楼板承重形式,其特点是由梁和板组成的承重系统。
梁板结构广泛应用于住宅、商业建筑和工业厂房等。
梁板结构具有较好的刚性和承载能力,能够满足空间布局的需求,同时也便于施工和维修。
三、壳体结构体系壳体结构体系是指由曲面或曲面组合构成的承重结构形式,其特点是能够支撑大跨度的空间,具有优美的造型效果。
常见的壳体结构包括穹顶、拱顶等。
壳体结构具有较高的空间利用率和独特的视觉效果,但施工难度较大,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成本。
四、索结构体系索结构体系是一种利用张力索来支撑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其特点是轻质化和透明化。
索结构常见于大跨度的建筑,如体育场馆、机场航站楼等。
索结构具有较好的自重-承重比,能够创造宽敞通透的空间,并可以通过调整索的张力来调整建筑形态。
五、筒体结构体系筒体结构体系是以圆柱或扭曲形态为基础的建筑结构形式,其特点是造型独特且承重能力强。
常见的筒体结构包括塔楼、烟囱等。
筒体结构能够有效地承受径向和环向荷载,并且具有较好的抵抗风力和地震力的能力,是一种稳定可靠的结构形式。
总结起来,建筑结构体系决定了建筑物的性能和外观特点。
框架结构适用于高层建筑;梁板结构广泛应用于商业建筑;壳体结构能够创造独特的造型效果;索结构适用于大跨度建筑;筒体结构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从这些常见的建筑结构体系中选择适合的形式,可以实现建筑物设计理念的体现,满足功能需求,并创造与众不同的建筑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