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税与行为税
- 格式:pptx
- 大小:1.09 MB
- 文档页数:22
税收的分类税收的分类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于不同税种进行归类。
我国对税收的分类,依据不同的标准,通常有以下几种主要分类方法:1.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财产税类、资源税类和行为税类。
这是按征税对象的不同进行的最常见的一种税收分类方法。
(1)流转税类,是以商品生产、商品流通和劳动服务的流转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类税收。
流转额包括两种:一是商品流转额;即商品交易的金额或数量;二是非商品流转额,即各种劳务收入或服务性业务收人的金额。
流转税类税收以商品流转额或非商品流转额为计税依据,在生产经营及销售环节征收,收入不受成本费用变化的影响,而对价格变化较为敏感。
我国现行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都属于流转税类。
(2)所得税类,也称收益税类,是以纳税人的各种收益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类税收。
所得税类税收属于终端税种,它体现了量能负担的原则,即所得多的多征,所得少的少征,无所得的不征。
所得税类税收的特点是:征税对象不是一般收入,而是总收入减除准予扣除项目后的余额,即应纳税所得额,征税数额受成本、费用、利润高低的影响较大。
对纳税人的应纳税所得额征税,便于调节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使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利益分配关系很好地结合起来。
现阶段,我国所得税主要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
(3)财产税类,是以纳税人拥有的财产数量或财产价值为征税对象的一类税收。
其特点是:税收负担与财产价值、数量关系密切,体现调节财富、合理分配等原则。
我国现行的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税、车船使用牌照税、船舶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属于财产税类。
(4)资源税类,是以自然资源和某些社会资源为征税对象的税收。
其特点是:税负高低与资源级差收益水平关系密切,征税范围的选择比较灵活。
我国现行资源税属于此类。
(5)行为税类,也称特定行为目的税类,它是国家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目的,以纳税人的某些特定行为为征税对象的一类税收。
其特点是:征税的选择性较为明显,税种较多,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我国现行的税收种类我国从1994年1月1日起实行新税制。
按照征税对象的不同,我国税收种类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资源税和特定行为税五种。
(一)流转税流转税是以商品流转和劳务收入额为征税对象的各种税的总称。
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土地增值税等税种。
流转税税源广泛又比较稳定,是我国的主要税类。
1.增值税。
增值税是以商品生产流通和劳务服务各个环节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流转税。
它的最主要特征是以纳税人创造的没有征过税的那部分增值额为征税对象,对于从其它纳税人那里转移过来的已征过税的那部分销售额不再征税。
我国增值税基本税率为17%。
2.消费税。
消费税是对特定消费品的消费行为所征收的一种税。
我国税法在对所有货物普遍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选定一些特殊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征收消费税,如烟、酒、化妆品、贵重首饰、小汽车等。
消费税实行3%至45%九檔比例税率。
3.营业税。
营业税是对我国境内经营餐饮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文化体育业等行业或转让无形资产的单位和个人所取得的营业收入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营业税以第三产业中的劳务服务为主要征税对象。
(二)所得税所得税是以纳税人一定时期的纯收入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类。
我国所得税包括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以及个人所得税三种。
1.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是中国境内的除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外的一切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企业或组织。
征税对象为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
税率为33%比例税率。
2.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
纳税人为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征税对象为企业生产经营所得或其他所得,税率为33%比例税率(总税负)3.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为依《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应在中国交纳所得税的个人,征税对象为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生产经营所得、承包经营或承租经营所得、股息利息或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等所得收入,税率一般为5%至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
税收的主要分类方法有多种,这些分类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税收制度。
以下将详细介绍几种主要的税收分类方法。
一、按征税对象分类按征税对象分类是税收分类的基础方法。
根据征税对象的不同,税收可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
流转税:以商品交易和劳动所得为征税对象,如增值税、消费税等。
流转税在商品生产和流通环节征收,具有普遍性、间接性和隐蔽性等特点。
所得税:以收入为计税对象,如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所得税在分配环节征收,体现“多得多征、少得少征”的公平原则。
资源税:对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税,如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
资源税有助于调节资源级差收入,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财产税:以各类动产和不动产为课税对象的税收,有财产税、遗产税、赠与税等。
财产税体现社会财富存量,有助于调节财富分配。
行为税:以特定行为为征税对象的税收,如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行为税针对某些特定行为征收,具有调节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功能。
二、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税收可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
价内税是指税金包含在商品或劳务价格内的税,如消费税;价外税是指税金不包含在商品或劳务价格内的税,如增值税。
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分析税收对价格和市场的影响。
三、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类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类,税收可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
直接税是指税负不能转嫁的税种,如所得税和财产税;间接税是指税负能够转嫁的税种,如流转税。
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分析税收对经济主体的影响以及税收负担的分配情况。
四、按税收管理权限和使用权限分类按税收管理权限和使用权限分类,税收可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
中央税是指由中央政府征收并管理的税种;地方税是指由地方政府征收并管理的税种;中央地方共享税是指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征收并管理的税种。
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分析各级政府财政收入的构成以及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调整。
总之,税收的分类方法多种多样,每种分类方法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作用。
《税收的分类》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利,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分配形式。
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个特点。
1.按照征税对象分类,可以分为: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财产税类,资源税类和行为税类。
流转税是商品生产、商品流通和劳动服务的流转额为征收对象的一类是税收。
我国现行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都属于流转税。
所得税也称收益税类,是以纳税人的各种收益额为征收对象的的一类税,分为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我国现行的房产税、车船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属于财产税。
行为税,它是国家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工商税类,是指以工业品、商业维护税等。
地方税,第二篇:税种分类及税收分类税种分类及税收分类我国的税种及分类税收分类按税种分,分为四大类有28个税种:1、流转税类包括7个税种:(1)增值税;(2)消费税;(3)营业税;(4)关税;(5)资源税;(6)农业税(含农业特产税);(7)牧业税。
这些税种是在生产、流通或服务领域,按纳税人取得的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征收的。
2、所得税类包括3个税种。
(1)企业所得税;(2)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3)个人所得税。
这些税种是按照纳税人取得的利润或纯收入征收的。
3、财产税类包括10个税种:(1)房产税;(2)城市房地产税;(3)城镇土地使用税;(4)车船使用税;(5)车船使用牌照税;(6)车辆购置税;(7)契税;(8)耕地占用税;(9)船舶吨税;(10)遗产税(未开征)。
这些税种是对纳税人拥有或使用的财产征收的。
4、行为税类包括8个税种:(1)城市维护建设税;(2)印花税;(3)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4)土地增值税;(5)屠宰税;(6)筵席税;(7)证券交易税(未开征);(8)燃油税(未开征)。
这些税种是对特定行为或为达到特定目的而征收的。
按税收立法分目前,中国有权制定税法或税收规章制度的国家机关有: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我国现行税收制度的分类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按最基本的征税对象分类,可将全部税收种类划分为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财产税类、资源税类和行为税类五种类型。
(1)流转税类——以流转额为课税对象(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等)。
(2)所得税类(收益税)——以各种所得额为课税对象(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3)财产税类——以纳税人所拥有或支配的财产数量或者财产价值为课税对象(房产税、契税、车船税、船舶吨税等)。
(4)资源税类——以自然资源和某些社会资源为征税对象(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
(5)行为税类——以纳税人的某些特定行为为课税对象(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车辆购置税等)。
一、增值税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征收。
增值税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对一般纳税人,就其销售(或进口)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增加值征税,基本税率为17%,低税率为13%,出口货物为0(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对小规模纳税人,实行简易办法计算应纳税额,征收率为3%。
增值税的纳税期限一般为1个月。
另外,根据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的大小,还有1日、3日、5日、10日、15日、1个季度等其他六种应纳税期限,其中1个季度的规定仅适用于小规模纳税人。
纳税人应在次月的1日~15日的征期内申报纳税,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纳税的,可以按次纳税。
二、消费税对在我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征收。
征税范围包括烟、酒和酒精、化妆品、贵重首饰和珠宝玉石等14个税目。
消费税根据税法确定的税目,按照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销售数量分别实行从价定率或从量定额的办法计算应纳税额。
消费税的纳税期限与增值税的纳税期限相同。
对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征收。
应税劳务包括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等7个税目。
营业税按照应税劳务或应税行为的营业额或转让额、销售额依法定的税率计算缴纳。
税收的分类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税收的分类税收的分类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于不同税种进行归类。
我国对税收的分类,依据不同的标准,通常有以下几种主要分类方法: 1.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财产税类、资源税类和行为税类。
这是按征税对象的不同进行的最常见的一种税收分类方法。
(1)流转税类,是以商品生产、商品流通和劳动服务的流转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类税收。
流转额包括两种:一是商品流转额;即商品交易的金额或数量;二是非商品流转额,即各种劳务收入或服务性业务收人的金额。
流转税类税收以商品流转额或非商品流转额为计税依据,在生产经营及销售环节征收,收入不受成本费用变化的影响,而对价格变化较为敏感。
我国现行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等都属于流转税类。
(2)所得税类,也称收益税类,是以纳税人的各种收益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类税收。
所得税类税收属于终端税种,它体现了量能负担的原则,即所得多的多征,所得少的少征,无所得的不征。
所得税类税收的特点是:征税对象不是一般收入,而是总收入减除准予扣除项目后的余额,即应纳税所得额,征税数额受成本、费用、利润高低的影响较大。
对纳税人的应纳税所得额征税,便于调节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使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利益分配关系很好地结合起来。
现阶段,我国所得税主要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
(3)财产税类,是以纳税人拥有的财产数量或财产价值为征税对象的一类税收。
其特点是:税收负担与财产价值、数量关系密切,体现调节财富、合理分配等原则。
我国现行的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税、车船使用牌照税、船舶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属于财产税类。
(4)资源税类,是以自然资源和某些社会资源为征税对象的税收。
其特点是:税负高低与资源级差收益水平关系密切,征税范围的选择比较灵活。
我国现行资源税属于此类。
(5)行为税类,也称特定行为目的税类,它是国家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目的,以纳税人的某些特定行为为征税对象的一类税收。
税收的分类一、按课税对象分类以征税对象为标准,税收可以分为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资源税类、财产税类和行为税5大类。
我国影响最大的两个税种,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1、流转税流转税是以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一类税。
流转税是我国税制结构中的主体税类,目前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等税种。
其特点表现在:(1)以商品交换为前提,与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关系密切,课征面广泛。
(2)以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流转额为计税依据。
(3)普遍实行比例税率,个别实行定额税率。
(4)计算税额简便,减轻税务负担。
2、所得税所得税亦称收益税,是指以各种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一类税。
所得税也是我国税制结构中的主体税类,目前包括——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农业税等税种。
其主要特点表现在:(1)所得税额的多少直接决定于有无收益和收益的多少,而不决定于商品或劳务的流转额。
(2)所得课税的课税对象是纳税人的真实收入,属于直接税,不易进行税负转嫁。
(3)所得课税容易受经济波动、企业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不易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性。
(4)所得课税征管工作复杂,很容易出现偷逃税现象。
3、财产税财产税是指以纳税人所拥有或支配的财产为课税对象的一类税。
我国现行税制中的——房产税、契税、车辆购置税和车船使用税都属于财产税。
财产税的主要功能:(1)调节财产所有人的收入,缩小贫富差距;(2)增加财政收入。
4、行为税行为税是指以纳税人的某些特定行为为课税对象的一类税。
我国现行税制中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印花税、屠宰税和筵席税都属于行为税。
行为税的主要功能:(1)贯彻“寓禁于征”的政策,对某些特定行为加以限制;(2)增加财政收入。
5、资源税资源税是指对在我国境内从事资源开发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类税。
我国现行税制中的资源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都属于资源税。
资源税的主要功能:(1)增加国家财政收入;(2)(调节级差收入)促使企业平等竞争;(3)(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杜绝和限制自然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
我国四大税种第一篇:我国四大税种我国税种分为四大类:1、流转税类。
这些税种是在生产、流通或服务领域,按纳税人取得的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征收的。
(1)增值税:采用比例税率,有7%、13%、6%、3%。
(2)消费税:采用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两种形式。
计税依据有从价计征、从量计证和从价从量复合计征三种方法。
(3)营业税:实行差别比例税率。
按行业设置税目税率,有3%、5%、5%-20%。
(4)关税:设置进口关税税率(最惠国税率、协定税率、特惠税率、普通税率、关税配额税率)和出口关税税率(实行暂定税率)(5)资源税:目前只对矿产品和盐征收,实行从量定额征收,分为七类: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产品原矿、有色金属矿产品原矿、盐。
(6)农业税(含农业特产税):(7)牧业税:2、所得税类。
这些税种是按照纳税人取得的利润或纯收入征收的。
(1)企业所得税;实行比例税率。
基本税率25%,优惠税率20%(小型微利企业)和15%(高新技术企业)(2)个人所得税:实行分类征收。
分为11类: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其他所得。
3、财产税类。
这些税种是对纳税人拥有或使用的财产征收的。
(1)房产税:按房产余值从价计征(房产原值-减除比例<10-30%>)*1.2%和按按收入从租计征(租金收入*12%)。
(2)城市房地产税;(3)城镇土地使用税:实行定额税率,即幅度差别税率,分为四级,按平方米计算。
(4)车船税:实行从量征收,载客汽车、摩托车按辆计征,载货汽车、三轮汽车、低速货车按算重吨位计征,船舶按净吨位计征。
(5)车辆购置税:实行比例税率,税率为10%。
(6)契税:实行3%-5%的幅度比例税率。
(7)耕地占用税:实行幅度定额税率。
分地区按平方米计算。
(8)船舶吨税:实行从量定额计征,按船舶净吨位和使用期确定累进税额标准,分为一般税额标准和优惠税额标准。
行为和资源税法律制度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资源的排放和消耗、生态环境的破坏、气候变化等问题给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各国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其中行为和资源税法律制度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行为税法律制度行为税是针对企业或个人在环境污染、破坏自然资源等行为上向其收取的税费。
实行行为税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对环境污染者的收税来激励其减少污染行为,以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比如我国现行《环境保护税法》,就是针对污染物排污单位征收的环保税,其税率就以排放的污染物的种类和量来计算。
制定行为税法律制度不仅能够促进企业环境责任的落实,也可以起到鼓励个人和企业减少环境污染的作用。
资源税法律制度资源税是国家根据资源消耗程度,在采矿、石油勘探、水资源开发等资源开发领域征收的税收。
通过征收资源税,国家可以合理调节资源的开发利用,引导经济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
比如我国有关稀土的资源税法律制度,其目的就在于合理调节稀土矿产资源开采,激发技术进步,提高稀土的综合利用率。
通过资源税律制度的建立,国家可以调节资源的供需关系,引导企业从整个社会和生态角度审视其生产行为,减少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消耗。
行为税法与资源税法的联系与区别行为税法律制度和资源税法律制度是环境保护领域中的两个重要税种,这两者在某些方面存在着联系和区别。
联系方面:•相同的征收目的。
行为税法律制度和资源税法律制度都有调节资源的供需关系、保护环境的建设和生态系统的平衡等目的。
•具有一定的渗透性。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行为税法律制度和资源税法律制度可能会相互渗透。
比如在资源开采中,一些企业将废弃泥土等当做垃圾处理,这个行为就可以同时被看做是污染排放和资源浪费,可能会被两个税种同时覆盖。
区别方面:•征收对象不同。
行为税征收的对象为企业或个人在环境行为上的消费,而资源税征收的对象为对资源的消耗。
•依据不同。
行为税的税额一般是根据某一个单一的环境行为来计算,而资源税的税额是根据资源消耗的程度和种类来计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