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摩擦力2
- 格式:ppt
- 大小:557.50 KB
- 文档页数:14
物理评课稿-摩擦力2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cai老师的这节课经过了精心的准备,各个细节方面考虑的十分周到。
实验器材都是自己亲自准备,非常细心。
本课首先用一个摩擦力的视频引入,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了摩擦力的学习情境中。
很快提出本节课的主题,简洁明快。
并明确指出本节课是要研究静摩擦力,给学生一个更加清晰的学习目标。
然后通过实验来感受静摩擦力,探究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这样处理避免了让学生凭空地进行思维想象,让他们能实实在在地去感受体验。
根据心理学分析,调动越多地感受器官,我们的记忆会越深刻。
cai老师正是深刻体会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这整堂课中都渗透了这种思想。
最后总结出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并对其中的相对运动趋势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加深理解。
在后面的处理中:1、静摩擦力的方向:针对趋势和方向展开讨论,整理出相对运动趋势和方向的关系。
落实了解题时的两种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的方法:受力分析和根据相对运动趋势来判断。
2:静摩擦力的大小:通过学生的分组实验来研究。
由于明确了是研究静摩擦力,这里学生也注意了其于动摩擦力的区别。
并通过一个小小的演示加提问落实了静摩擦力的大小特点。
最后理论结合实际,用理论来分析生活中的现象。
并让学生展开想象,加入没有摩擦力世界是怎么样的?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cai老师语言亲和力强,设计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只是中间在相对运动趋势和静摩擦力的方向谈论上,稍有重复的语句。
总的来讲,这堂课很成功,学生有思考,内容又能落实。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第九课力运动和力第2节二力平衡摩擦力基础知识过关一、二力平衡1.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1.滑动摩擦力(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滑动摩擦力。
(2)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
(3)影响因素: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②压力的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1)增大摩擦力: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滚动为滑动(2)减小摩擦力: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使接触面分离高频考点过关考点一:二力平衡与相互作用力1.(2022•巴中)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上放一支钢笔,都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钢笔受到的重力和书对钢笔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钢笔对书的压力和书对钢笔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A【解答】解:A、钢笔受到的重力和书对钢笔的支持力,这两个力符合二力平衡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B、钢笔对书的压力和书对钢笔的支持力,这两个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C、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这两个力没用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它们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D、桌面对书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书与钢笔重力的和,要大于书的重力,所以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A。
2.(2022•梧州)小玲在做家务时,用平行于水平地面的力推沙发,但没有推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对沙发的推力小于地面对沙发的摩擦力B.人对沙发的推力与沙发对人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C.沙发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沙发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沙发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答案】C【解答】解:A、用平行于水平地面的力推沙发,但沙发没有被推动,沙发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推力和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A错误;B、人对沙发的推力和沙发对人的推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故B错误;C、沙发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沙发的支持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并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D、沙发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涉及到三个物体且这两个力大小不相等,所以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对于考试而言,每天进步一点点,基础扎实一点点,通过考试就会更容易一点点。
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物理知识点之摩擦力,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最大静摩擦力1、什么是最大静摩擦力在静摩擦中出现的摩擦力称为静摩擦力。
当切向外力逐渐增大但两物体仍保持相对静止时,静摩擦力随着切向外力的增大而增大,但静摩擦力的增大只能到达某一最大值。
当切向外力的大小大于这个最大值时,两物体将由相对2、静摩擦力方向判断方法①设想它们的接触面将发生怎样的形变,某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就是促使它产生形变的方向 ;②在假设没有静摩擦力时,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就是实际有静摩擦力时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 ;分析相对运动趋势方向时要以接触面上另一物体为参照物,故分析不同的接触面上的静摩擦力时要不断改变参照物;③从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入手,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
特别要注意:静摩擦力与物体的运动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因为静摩擦力并不是阻碍物体的运动,也不是阻碍物体的运动趋势,而是阻碍两个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
所以,静摩擦力对物体的运动可能起促进作用,也可能起阻碍作用。
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还可能是有任意的夹角。
3、最大静摩擦力的计算方法若物体是静止的,当加在物体上的几个力有使物体沿接触面运动的趋势,但外加力尚未大得足以克服接触面间的静摩擦力,因而不足以使物体进入相对运动状态,这时的摩擦力由平衡方程确定,而不能应用式 Fmax=fsFn。
因为这时的摩擦力尚未达到最大值。
静摩擦力的大小决定于使物体产生滑动趋势的切向外力,随着切向外力的增大而增大,且在零与最大静摩擦力 Fmax 之间,即 0≤F≤Fmax。
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两物体间的正压力 (即法向反力)N 成正比,即 Fmax=fN,f 称为静摩擦系数。
当加在物体上的力,正好能使刚体沿接触面滑动,亦即达到临“界运动状态”,这时的摩擦力已经达到最大值,因而既可以由平衡方程确定,也可用 Fmax=fsFn 计算。
中考物理备考知识点摩擦力公式压力单位压力单位换算一、摩擦力公式:摩擦力是由于两个接触物体之间存在相互抵抗相对滑动的力而产生的,通常用F表示。
摩擦力公式可以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分别用Fs和Fd表示。
1.静摩擦力公式:Fs=μs*N其中,μs为静摩擦系数,N为垂直于接触面的压力。
静摩擦力的方向与试图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
2.动摩擦力公式:Fd=μd*N其中,μd为动摩擦系数,N为垂直于接触面的压力。
动摩擦力的方向与试图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
二、压力单位:压力是力在单位面积上的作用,通常用P表示。
压力的单位有多种,常见的单位有帕斯卡(Pa)、兆帕(MPa)、毫米汞柱(mmHg)、大气压(atm)等。
1.帕斯卡:1Pa=1N/m²帕斯卡是国际单位制中表示压力的基本单位。
2.兆帕:1MPa=10⁶Pa兆帕是压力的常用单位,常用于描述较大的压力。
3.毫米汞柱:1mmHg ≈ 133.32Pa毫米汞柱是测量气压的常用单位,在一些情况下经常使用。
4.大气压:大气压是标准大气压下的压力单位,常用于描述气压和液压。
三、压力单位换算:在物理中,常常需要进行不同压力单位之间的转换。
1.从帕斯卡换算为兆帕:兆帕=帕斯卡/10⁶2.从帕斯卡换算为毫米汞柱:毫米汞柱=帕斯卡/133.323.从帕斯卡换算为大气压:4.从兆帕换算为帕斯卡:帕斯卡=兆帕*10⁶5.从毫米汞柱换算为帕斯卡:帕斯卡=毫米汞柱*133.326.从大气压换算为帕斯卡:以上就是中考物理备考中关于摩擦力公式、压力单位和压力单位换算的知识点,希望对你的备考有所帮助。
如果有其他问题,可以随时继续提问。
摩擦力1•如图,小球重20牛,以2米/秒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推力是:()A. 0 牛B.10 牛C.20 牛D.40 牛(5)6.—弹簧测力计在两个水平拉力作用下处于静止,拉力的大小该测力计的示数和合力大小分别为()2•一个重50N的木箱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0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静止不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fl ;当推力为22N时,木箱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f2,则A . f1=0N f2=22N B. f1=0N f2=50NC. f1=50N f2=22ND. f1=10N f2=22N3..关于相互接触的两物体之间的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两物体接触面上的摩擦力方向一定与弹力方向垂直②有摩擦力必有弹力,而有弹力时未必有摩擦力③摩擦力的大小与弹力的大小总是成正比④弹力有时是动力,有时是阻力,而摩擦力总是阻力.A .③④B.①② C.①④ D .②③4.如图所示,用手握着一个瓶子悬在空中不动,当手握瓶子的力增大时,瓶子受到手的摩擦力将—(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若在手握瓶子的力增大时往瓶中加水,瓶子仍然悬在空中不动,则瓶子受到手的摩擦力将_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A F, 2FB F/2, 2FC F, 0D 2F, 07、小明观察如下漫画,总结了四个观点,错误的是()A.甲图此刻人对箱子推力等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B.乙图此刻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大于甲图此刻箱子受到的摩擦力C.丙图此刻人对箱子推力大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D.丙图箱子在冋一水平面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甲乙E8.在研究摩擦力时,小明同学用一块各侧面光滑程度完全相同的木块,在同一水平桌面上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三次示数F i、F2、F3的大小关系为()A. F i v F2=F3 B . F i > F2> F3 C . F2> F i > F3 D . F i =F2 > F35.如图所示,用F=20N的推力,使重力G=50N的物体靠在竖直墻壁上静止•则物体受到墻壁施与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_____ 摩擦力的方向为(4)9. 锯子的锯齿都 "东倒西歪”,不在同一平面内.小明猜想这是为了减小锯木头时的阻力,并设计实验检验猜想•以下设计方案最佳的是()A. 用同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硬木头和软木头,比较用力情况B. 用一把“东倒西歪”和另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同一软木头,比较用力情况C. 用一把“东倒西歪”和另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同一硬木头,比较用力情况D. 用同一把锯子,分别在“东倒西歪”和拨正锯齿时锯同一硬木头,比较用力情况10. 同学们在以“假如…”为主题的讨论中,下列四种观点正确的是()A. 假如失去摩擦力,任何物体都不可能处于静止状态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没有了空气,声音就一定不能传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假如没有了大气压强,地面上的物体都会飘向高空D. 假如失去了重力,天平就不能再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11. 如图所示,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小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岀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岀木块A 所受摩擦力大小. 不计弹簧测力计的自重,在木板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木块A受到的是静摩擦力B.木块A 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C.拉动速度变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D.木块A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左12. 在奥运会上,体操运动员在上单杠之前,总要在手上抹些镁粉;而在单杠上做回环动作时,手握单杠又不能太紧•他这样做的目的是()A、两者都是增大摩擦B、两者都是减小摩擦C前者是减小摩擦,后者是增大摩擦D前者是增大摩擦,后者是减小摩擦13. 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员骑自行车加速前进,有关车轮所受摩擦力方向说法正确的是()A. 前后车轮所受摩擦力方向都向后B. 前后车轮所受摩擦力方向都向前C. 前轮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前,后轮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后D. 前轮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后,后轮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前14. 挂在竖直墙壁上的石英钟,它的秒针在走动时会受到转轴处的摩擦阻力和重力的作用.当石英钟内电池的电能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表盘上的()A. “3”的位置B. “6”的位置C “12”的位置D、“9”的位A.两次M 所受滑动摩擦力f 甲v f 乙体A 恰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此时物体 A 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B. 小明实验是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A .减小为原来的1/2B .和原来一样 15.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教室 里的摩擦力突 然消失,下列现象不可能出 现 的是( )A .老师无法用粉笔 在黑板上写 字B 、同学们稍微活动 就会从椅子 上纷纷滑到地 面上C .增大为原来的2倍D •无法判断19.用测力计两次拉动重为G 的物体竖直向上运动,两次运动的s -t 图像如图所C 、 固定吊灯的螺丝 从天花板上 滑岀,使吊灯 落到地上D 、 写字时圆珠笔从手中滑岀漂浮在空中 16. 一人用100N 的水平力推着一个重150N 的木箱在地板上匀速前进, 如图所示,若另一人再加给木箱 50N 竖直向下的力,那么( ) 示,其对应的测力计示数分别为 F 「F 2,运动的速度分别为v 2,那么()A 、木箱共受到四个力的作用B 、木箱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C 木箱重变为200ND 木箱的运动状态要发生改变QI001S------ ►匀薦前进///////// 17.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叠放着两个长方形木块甲和乙,甲、乙间及乙与桌面 间的接触都是粗糙的,乙用水平细线拴住,用 向右匀速运动,则( ) A 、 线线对甲的拉力为 10N B 、 细线对甲的拉力不为零,但一定小于 5N C 乙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5N D 甲所受的摩擦力一定小于乙所受的摩擦力F=10N 的水平力拉乙,使甲、乙一起 18.物体A 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当水平力减小为F / 2时,物A . F 1 v F 2,v 1 v v 2B . F 1 > F 2,v 1 > v 2C . F 1=F 2,v 1 >v 2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20•如图所示,将带钩的木块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小明 水平拉动木块,在木块加速运动过程中,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B.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减小C. 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 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21.小明同学喜欢动手用简易器材探究物理问题。
初中物理掌握摩擦力的计算和应用技巧摩擦力是物体表面接触时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它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
掌握摩擦力的计算和应用技巧,对于我们理解物体的运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初中物理中摩擦力的计算方法和一些常见的应用技巧。
一、摩擦力的计算方法1. 静摩擦力的计算静摩擦力是指当物体相对运动前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表面之间产生的阻力。
计算静摩擦力的方法是利用静摩擦系数乘以物体所受的垂直力。
公式可表示为:静摩擦力 = 静摩擦系数 ×垂直力静摩擦系数是指物体相对运动前处于静止状态时所受的摩擦力与物体所受的垂直力之比。
它是一个无量纲量,不同材质的物体具有不同的静摩擦系数。
2. 动摩擦力的计算动摩擦力是指当物体相对运动时物体表面之间产生的阻力。
与静摩擦力不同,动摩擦力一般是一个常量或者近似看做常量。
动摩擦力的计算方法与静摩擦力类似,也是利用动摩擦系数乘以物体所受的垂直力。
公式可表示为:动摩擦力 = 动摩擦系数 ×垂直力动摩擦系数是指物体相对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与物体所受的垂直力之比。
与静摩擦系数类似,动摩擦系数也是一个无量纲量,不同材质的物体具有不同的动摩擦系数。
二、摩擦力的应用技巧1. 确定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在实际问题中,我们经常需要根据物体的质量和倾斜角度来确定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
一般情况下,当物体沿着水平面或倾斜面运动时,可以利用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来求解。
2. 利用摩擦力解决坡面问题坡面问题是指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问题。
通过合理应用摩擦力的计算方法,我们可以解决坡面上物体沿斜面运动的加速度、速度以及所需的外力大小等问题。
在解决这类问题时,需要根据物体所受重力、斜面倾角和摩擦系数综合考虑。
3. 优化机械装置设计摩擦力是机械装置设计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通过减小摩擦力,可以提高机械装置的效率和工作性能,减少能量的损失。
在机械装置设计中,可以采用润滑剂或者改变物体的材质来减小摩擦力。
中考物理摩擦力与实验解析摩擦力及其实验问题知识点1:摩擦力概念: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1)摩擦分为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2)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既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又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3)我们应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
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加接触面的粗慥程度,增加压力,变滚动为滑动;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接触面的粗慥程度(使接触面光滑),减小压力,使两个互相接触的表面分开,变滑动为滚动。
知识点2:探究摩擦力实验(1)实验原理:二力平衡(2)实验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应用转换法。
(3)实验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拉力大小等无关。
【例题1】(2020湖南常德)如图,物体重50N静止在竖直的墙壁上,F压=30N,若物体与墙壁的接触面积为0.2m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摩擦力大小等于50NB. 物体对墙壁的压强为250PaC. 物体受到的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D. 若物体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则物体向下运动【答案】A【解析】A.物体静止在竖直的墙壁上,则即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所受的是平衡力,那么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所受的两个力: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摩擦力的大小等于50N,故A正确;B.物体对墙壁的压强故B错误;C.物体是被压在竖直墙壁上并处于静止状态,其摩擦力的大小与重力的大小有关,故C错误;D.若物体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则物体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而物体原是静止的,那么还会保持静止不动,故D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