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院校网络教学初探
- 格式:pdf
- 大小:141.13 KB
- 文档页数:1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军校智慧教学平台构建探索与研究摘要:随着物联网、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逐步的推广运用,智慧教学平台衍生并且广泛应用起来,满足了线上、线下双重的教学需求,拓宽了教学手段和学习方法。
但是在军校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领域其还处在探索推广的阶段。
基于此,本文围绕智慧教学平台的构建与思考,探索军校如何打造适合本校教学模式的智慧教学平台,希望可以给相关教育工作者一些教学启迪和灵感。
关键字智慧平台混合式教学教育技术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着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智慧教学平台应用教学已成为一种常态、有效的混合式教学手段,为教员和学员提供线上和线下的多种教与学的方式和途径,通过智慧教学平台,改变了传统课堂讲授的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智慧教学平台已成为高校教育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智慧教学平台概述智慧教学平台是以学员为中心,提供多种教学场景和教学功能的在线教学平台。
教员通过线上学习模块能够将教学资源、课程任务及资源同步共享给学员,学员通过教员设定的教学步骤进行自主学习,调动学习主动性。
通过课堂教学模块和智慧教室硬件环境进一步打造课互动式教学,常态化课程录制,进一步调动了课堂节奏,全面感知学员课中的理解情况;资源库模块为学员提供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进行补充延伸学习,题库除可以提供海量的习题,教员可以进行出卷、考试、测验等教学活动。
数据分析模块便于教员掌握每个学员线上的学习情况,可以为备课、制定学习计划提供重要参考,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高校智慧教学平台通常采用两种方式来进行部署,一种是学校自建平台,需要投入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来搭建完整的、独立的本地化系统,数据资源只能通过校内网进行访问,校外无法访问,保密性安全性高。
另一种是使用互联网运营商搭建的平台,不需要本地部署,只需要购买软件平台即可投入使用,免去底层硬件运维压力,无论校内外只要有互联网即可实现泛在访问。
军队信息化构建网络化的军事训练体系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军事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军队信息化的目标是构建网络化的军事训练体系,以提升军队的作战能力和战斗力。
本文将探讨军队信息化在构建网络化的军事训练体系方面的作用和挑战。
一、军队信息化与网络化军事训练的概念军队信息化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军事力量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和保障能力。
它包括信息化设备的应用、信息系统的建设、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等方面。
网络化军事训练是指通过网络技术与信息化手段,实现军事训练模拟和实践的虚拟化、全程化、全域化、多元化。
通过网络化军事训练,可以将军事训练环境从实地转移到虚拟环境,实现远程指挥、跨地域协同训练等目标。
二、军队信息化构建网络化军事训练体系的意义1.提高实战化水平:网络化军事训练可以模拟各种复杂战场环境,提供实战化训练的机会,使官兵能够在虚拟环境下进行实战化操作和协同作战,提高实战化能力。
2.降低成本:传统的军事训练往往需要大量的实地演练和装备投入,成本较高。
而网络化军事训练可以通过虚拟环境和模拟器进行,大大降低了实施成本,并且可以重复使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3.提升训练效果:网络化军事训练可以实现全程化、全域化的训练,打破了地域限制,使各部队之间可以进行跨地域的协同训练。
同时,通过虚拟环境的模拟,可以提前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训练效果。
4.加强战术对抗能力:网络化军事训练可以实现多方对抗,提供了更加真实的战术对抗环境。
通过与其他训练系统的互联互通,可以进行联合作战模拟,提高官兵的战术协同能力。
三、军队信息化构建网络化军事训练体系的挑战1.技术挑战:网络化军事训练需要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和网络设备,包括高速稳定的网络、虚拟仿真技术、大数据分析等。
技术的发展和更新需要不断跟进,才能满足网络化军事训练的需求。
2.安全挑战:网络化军事训练涉及到军事机密和作战计划等重要信息,安全问题成为网络化训练面临的重要挑战。
军事教育改革正在向着专业性和实践性方向发展,注重培养军事指挥人才的应用能力。
根据最新的军事教育大纲要求,教学实践应当向实践性教学倾斜,实践性教学比例显著提高,这就要求军事院校课程设计要转变理论授课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传统模式,对课程内容和教学实施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整改革。
如何优化课程设计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人才培养需求,提高军事指挥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是军事院校课程设计所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1教学设计现状问题1.1教材内容限制教学思路军事院校装备类课程与其他类课程类似,基本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将课程知识按照章节划分。
这种方式能够实现教材作者个人的教学思路,但是当教学人员变更后,往往无法迅速适应教材思路,只得按照自身理解,易用之处慢慢体会,难用之处推倒重来,延续性差,效率不高。
1.2教学对象限制教学内容随着军事院校教学对象由本科学员向基层官兵和外训学员的拓展,不同班次、不同层次、不同对象的教学任务也成为军事院校装备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时,使用原有以本科学员为教学对象的理论基础内容对专业素质存在差异的基层官兵和外训学员实施教学,明显针对性不强,效果不佳。
而重新针对教学对象进行新一轮的教学准备,往往无法聚焦,要点分散。
1.3知识交叉限制教学效果军事院校装备类课程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了明确的课程实施顺序,但由于相近知识在不同课程的重复出现、侧重程度和详略情况等原因,往往出现先行课程开始讲,后续课程接着讲,首次学习听不懂,再次学习不愿听的情况,对教学资源和学员精力造成极大浪费,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事倍功半。
2模块化教学设计含义教学设计就是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设计各种功能的教学系统[1]。
军事院校课程教学设计是在教学大纲总体指导下,落实军事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具体要求,通过明确目标、梳理内容、筹划思路、实施教学和组织考核等过程,完成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考核等一系列工作。
教学设计源于教学要求,行于教学内容,是教学总体目标的执行环节,教学组织工作的筹划环节,教学知识内容的落实环节。
面向军事职业教育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创新研究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开展面向军事职业教育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是新形势下我军院校教学改革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军队院校教育向信息化转变的重要内容。
本文首先对面向军事职业教育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含义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之上,重点对其特征和宗旨进行了阐释。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深化军队院校改革,健全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
要深刻理解这一重要决定,军队院校教学改革必须按照“能打仗、打胜仗”的强军目标总要求,紧紧围绕部队现实需求、聚焦实战、瞄准战场,充分发挥军队院校在培养新型军事人才方面所具有的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作用。
积极探索军事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深入开展面向军事职业教育的院校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是新形势下我军院校教学改革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军队院校教育向信息化、实战化转变的重要内容,对健全“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和提高军人现代军事职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面向军事职业教育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含义面向军事职业教育的新型信息化教学模式是指在信息技术支持和教学理念变革之下,建立在学习环境设计理论与实践框架基础上,推行线上线下混合式互动教学方式、围绕工作岗位中与部队建设、军事训练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重点、疑点问题,引导学员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研讨相结合,实现传统课堂实体教学与信息化条件下在线虚拟学习有机融合的教学活动结构和操作程序。
面向军事职业教育的新型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本质内涵是变革学员学习方式,促进学员学习方式走向创新性学习、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进而增强学员能力素质的提高,满足部队建设发展的需要。
2面向军事职业教育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的介入与运用已经变得越来越多,常常贯穿于整个的教学过程之中,信息化教学这种全新的教学形态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浅谈信息时代的军队院校网络教学
肖立华;任海军
【期刊名称】《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卷),期】2008(000)014
【摘要】本文从网络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军队院校开展网络教学的重要意义;阐述了网络教学的开展给军队院校教学带来的新变化、新特点;最后提出了目前开展网络教学的迫切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总页数】1页(P162-162)
【作者】肖立华;任海军
【作者单位】武警呼和浩特指挥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6;武警呼和浩特指挥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34
【相关文献】
1.浅谈网络教学在军队院校的推广 [J], 李燕
2.浅谈信息时代的学校网络教学 [J], 杨巍
3.浅谈信息时代学校网络教学的优缺点 [J], 高宁;李晋玲;艾琼
4.浅谈信息时代网络教学在地理课中的应用 [J], 左竞云
5.浅谈信息时代网络教学在地理课中的应用 [J], 左竞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