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酸碱滴定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三课时酸碱中和滴定编写:定稿:高二化学组学习目标:掌握酸碱中和滴定原理、仪器及数据处理学习重难点:酸碱中和滴定原理导学过程:一、概念:酸碱中和滴定是利用___________的酸(或碱)去滴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操作。
二、原理通过测定___________时,消耗已知浓度的酸(或碱)的___________,从而推算出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___________。
C(待测)=V(标准)/V(待测)×C(标准)三、仪器和药品1、仪器:①酸、碱式滴定管:准确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量器(0.01ml)酸式滴定管:只放溶液碱式滴定管:只放溶液刻度:“0”刻度位于②锥形瓶:盛放③移液管:精确量器(0.01ml)2、药品: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四、中和滴定操作1.实验的关键准确测定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2.操作步骤(1)准备:查漏、洗涤、润洗、注液、调液面、读数。
(2)滴定:移取待测液放入锥形瓶中,加2—3滴指示剂,滴定,判定终点,读数。
操作:左手控制活塞(或玻璃球)右手摇动(顺时针)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颜色变化滴速:开始快,到终点一滴一摇终点判断:当滴加最后一滴时,指示剂颜色发生变化,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3)计算:取两次或多次消耗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依方程式求C待。
五、指示剂的选择原则: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在反应后的溶液酸碱性范围内强酸滴定强碱(弱碱):一般常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强碱滴定强酸(弱酸):一般常选用酚酞作指示剂六、误差分析1.引起误差的操作(1)仪器洗涤:①酸式滴定管水洗后,未润洗;②酸式滴定管水洗后,误用待测液润洗;③移液管水洗后,未润洗;④锥形瓶水洗后,用待测液润洗。
(2)量器读数:①滴定前俯视酸式滴定管,滴定后平视;②滴定前仰视酸式滴定管,滴定后俯视;③俯视移液管;④滴定完毕后,立即读数。
如图所示:(3)操作不当:①酸式滴定管漏液;②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过程中气泡变小;③将移液管尖嘴部分的液体吹出;④滴定过程中,振荡锥形瓶时,不小心将溶液溅出;⑤滴定过程中,锥形瓶内加少量蒸馏水;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进行滴定时,溶液由橙色变红色时停止滴定;⑦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溶液由黄色变橙色,5 s后又褪去;⑧所配标准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过大。
高三化学教案酸碱滴定实验的教学设计高三化学教案:酸碱滴定实验的教学设计一、实验目的酸碱滴定实验是高中化学学习中重要的实验之一,通过本实验的教学,旨在让学生掌握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操作技巧以及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操作和实验数据处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实验内容本实验选择一种酸碱指示剂,利用酸碱滴定的反应方程和滴定曲线,确定酸溶液中酸性或碱性溶液中碱性物质的浓度。
三、实验材料和仪器1. 酸性溶液(盐酸、硫酸等);2. 碱性溶液(氢氧化钠、碳酸钠等);3. 酸碱指示剂(酚酞、溴甲酚等);4. 清洁的滴定管、容量瓶、容量瓶塞;5. 非反应管;6. 移液管;7. 酸碱溶液的浓度标称值。
四、实验步骤及教学设计1. 准备工作学生在实验课前应提前准备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试剂,并对实验操作流程有一定的了解。
2. 实验操作(1) 安全注意事项的说明,确保学生熟悉化学实验中的安全常识;(2) 实验器材和试剂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各种仪器和试剂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3) 实验操作流程的演示,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熟悉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技巧;(4) 学生自主操作,鼓励学生按照演示的操作流程进行实验操作;(5) 实验结束后,学生应整理实验器材和清理实验台面,以保持实验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3. 实验数据处理(1) 学生收集实验数据,包括滴定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数据等;(2) 学生在实验报告中整理实验数据,并根据滴定曲线计算酸性或碱性物质的浓度。
五、实验考点及解析1. 化学反应方程和滴定曲线的理解与应用学生通过观察滴定曲线的形状和变化,了解反应的终点和等价点的区别,掌握滴定过程中色彩变化的原理。
2. 酸碱指示剂的选择和使用学生应了解不同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和适用范围,并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指示剂。
3. 实验操作技巧的掌握学生需熟练掌握滴定管的使用方法、容量瓶的使用技巧和滴液速度的控制,以确保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酸碱中和滴定》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2、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学会使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未知溶液的浓度。
4、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的误差分析。
2、难点(1)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2)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的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
三、知识回顾1、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酸中的H⁺和碱中的OH⁻结合生成水,即 H⁺+ OH⁻= H₂O。
2、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公式:c = n / V(其中 c 表示物质的量浓度,n 表示溶质的物质的量,V 表示溶液的体积)。
四、新课导入在实际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经常需要知道某种酸或碱溶液的准确浓度。
那么,如何才能准确测定酸或碱溶液的浓度呢?这就需要用到一种重要的化学分析方法——酸碱中和滴定。
五、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1、定义: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叫做酸碱中和滴定。
2、原理:在酸碱中和反应中,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时,H⁺和OH⁻的物质的量相等。
即 n(H⁺)= n(OH⁻),由此可得:c(H⁺)·V(H⁺)= c(OH⁻)·V(OH⁻)。
例如,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当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有 c(HCl)·V(HCl) = c(NaOH)·V(NaOH) ,通过测量标准盐酸溶液的浓度和体积以及未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就可以计算出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
六、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1、准确测量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
2、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进行。
七、实验仪器和试剂1、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滴定管夹、烧杯等。
(1)酸式滴定管:用于盛装酸性溶液和强氧化性溶液,下端有玻璃活塞。
(2)碱式滴定管:用于盛装碱性溶液,下端有橡皮管和玻璃球。
班级姓名组别实验题目: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目标:1、知道酸碱中和滴定原理。
2、学会使用滴定管。
3、记住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步骤和有关的注意事项。
能够通过分组实验进行正确操作。
4、学会误差分析一.酸碱中和滴定原理(问题)1、什么是酸碱中和滴定:2、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当酸碱恰好中和时,3、用已知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写出盐酸浓度的表达式:4、中和滴定的关键问题:⑴⑵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进行完全指示剂的选择,滴定终点的判断:若用强碱滴定强酸(酚酞)溶液从色变为色且若用强酸滴定强碱(酚酞)溶液从色变为色且二、滴定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①构造:滴定管是一种具有精确刻度、内径均匀的细长玻璃管。
常有25.00mL和50.00mL两种规格。
酸式滴定管:下端是用于控制液体流量的。
故酸式滴定管不能用来盛碱式滴定管:下端是一段橡皮管,橡皮管内有一个比橡皮管的内径稍大的玻璃小球,橡皮管下端连一个尖嘴玻璃管,通过为控制液体流量。
故碱式滴定管不能用来盛。
⒉滴定管的使用方法酸式滴定管:用左手控制活塞,拇指在管前,食、中指在管后,三指平行轻拿活塞柄,无名指及小指弯向手心,轻轻转动活塞,不要反食指和中指伸直,防止产生将活塞拉出的力,操作轻缓,自然。
碱式滴定管:左手拇指在前,食指在后,拿住橡皮管中玻璃球的稍上部位挤压时,不能按玻璃球以下部位,否则放开手进,空气将进入管中形成气泡。
⑴水洗⑵查漏⑶润洗:在加入酸碱反应液之前,洁净的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还分别用所可盛装的酸或碱溶液润洗2-3次 。
润洗方法:从滴定管上口加入3—5mL 所要盛装的酸或碱溶液,倾斜着转动滴定管,使液体润洗全部滴定管内壁,然后一手控制活塞(酸式滴定管轻轻转动活塞, 碱式滴定管轻轻挤压小球)。
⑷装反应液:⑸排气泡的方法:碱式滴定管:使尖嘴向上,并捏住小球后上部的橡皮管,使溶液流出的同时使气泡排出三、用已知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的盐酸1.仪器:试剂:2.实验步骤⒊滴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⑴在铁架台的底座上放 ,作用是 ⑵滴定过程中:左手 ,右手 眼睛要 , ⑶滴加速度:开始时可稍快,让标准溶液一滴一滴 滴下,但 成线。
酸碱中和滴定教案[原创]酸碱中和滴定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步骤。
2、掌握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3、通过实验锻炼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原理及步骤2、实验操作三、教学重点:1、酸碱中和滴定原理及步骤的讲解。
2、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讲解。
四、教学难点:1、实验时用什么指示剂。
2、如何确定终点。
五、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法。
2、案例分析法。
3、教师指导法。
4、小组讨论法。
六、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及多媒体设备。
2、实验器材及试剂。
七、教学步骤:Step 1:引入老师介绍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原理及步骤,大致讲解如下: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是常见的一种定量化学分析方法。
它利用酸碱滴定反应中等量点的原理,测量待测物质的浓度。
通常需要用到一种叫做指示剂的物质来帮助确定滴定终点。
Step 2:实验操作1、老师示范实验操作流程。
2、学生依次进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
Step 3:分组讨论将实验结果汇报给同组的同学,并逐一讲解实验方法及注意事项,让同组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Step 4:实验总结让同组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并从实验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做出总结。
Step 5:课堂点拨老师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点拨和修正。
八、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时需要戴手套、口罩等保护装置。
2、实验器材和试剂要仔细清洗。
3、实验过程要注意稳定性和精确性。
4、实验结束后要做好实验器材的清理和归位工作。
高中化学第三册第十章学习几种定量测定方法10.3 酸碱滴定操作技术学案沪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化学第三册第十章学习几种定量测定方法10.3 酸碱滴定操作技术学案沪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化学第三册第十章学习几种定量测定方法10.3 酸碱滴定操作技术学案沪科版的全部内容。
酸碱滴定操作技术一、滴定过程中的PH变化及终点判断酸碱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根据滴定过程中的PH变化及酸碱指示剂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选择合适的指示剂,即可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进行完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要与酸碱中和后的溶液的PH越接近越好,且变色要明显,一般来说,酸滴定碱用甲基橙,碱滴定酸用酚酞,石蕊不能作中和滴定的指示剂。
指示剂变色范围颜色酸色中间色碱色甲基橙3。
1-4。
4红橙黄甲基红4。
4-6。
2红橙黄石蕊5。
0—8.0红紫蓝酚酞8。
2-10。
无粉红红1.滴定管的使用:一般是左手握塞(或挤压玻璃球),右手持瓶,左手滴液体,右手摇动,在滴定台上衬白纸观察锥形瓶内的颜色变化:滴定速度以10ml/min(每秒3-4滴)为宜,如果变色速度是一瞬间就变色,这时距离滴定终点还很远,在这段时间里不断振摇锥形瓶,让液滴刚刚变色完成时下一滴就落下来,提高速度,但不能让液滴连成线像水流一样下落,即成滴不成线;当变色速度明显变慢时离滴定终点不远了,此时加快振摇锥形瓶的速度以加快溶液的反应速率;当液滴落入锥形瓶后需要一段时间才渐渐变色的时候,已经接近滴定终点,此时滴速要慢,甚至每秒半滴或1/4滴地进行滴定,以免过量;达到终点后稍停1-2分钟,等待内壁挂有的溶液完全流下时再读取刻度数.2.加半滴溶液的方法:微微转动活塞,使溶液悬挂在出口上,形成半滴(有时还不到半滴),用锥形瓶内侧颈口轻靠一下滴定管,再用纯净水将溶液冲入锥形瓶中。
《酸碱中和滴定》学案学习目标:酸碱中和滴定(强酸强碱)(C ) 学习重点:酸碱中和滴定原理、操作及误差分析 学习难点:酸碱中和滴定原理、操作及误差分析 学习过程:1.概念:酸碱中和滴定是指,2.原理:其实质为 。
若用A 代表酸,B 代表碱,据酸和碱反应时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它们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当)()(A v B v =1时,可简化为:c (B)= 或 c (A)= 二、滴定过程中的pH酸碱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 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若用标准的强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强碱溶液,则反应开始时溶液的pH 很 (填“大”或“小”),随着强酸的滴入,溶液的pH 逐渐 ;当二者恰好中和时溶液的pH 7;当酸过量一滴时,溶液立即变为 性。
若用强碱滴定强酸则恰恰相反。
根据滴定过程中的pH 变化及酸碱指示剂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只要选择合适的指示剂(滴定终点尽可能与变色范围一致),即可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进行。
在实验室里选用的指示剂一般为 ,当用酸滴定碱时,恰好中和时颜色由 色刚好褪去;当用碱滴定酸时,恰好中和时颜色由无色变为 色。
1.仪器:2.药品: 。
3.滴定操作过程:① 查——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活塞转动是否灵活滴定管——水洗,蒸馏水洗2—3次,待装液洗② 洗 —— 仪器清洗 移液管(或另一滴定管)——水洗,蒸馏水洗2—3次,待装液洗 锥形瓶——水洗,蒸馏水洗2—3次 ③ 量 —— 量取溶液标准溶液—— 一般用滴定管量取;待测溶液 —— 用移液管或另一滴定管量取。
④ 指 —— 向锥形瓶中加入2-3滴指示剂 ⑤ 滴 —— 滴定左手 —— 操作滴定管活塞或橡皮管中的玻璃珠;右手——振荡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改变。
⑥读——读取滴定管内消耗滴定液的体积数据并准确记录相应的数据。
4.滴定终点判断:溶液颜色发生变化且在半分钟内不褪色。
四、中和滴定误差分析(以一元酸碱中和滴定为例)1、滴定误差分析: C测=测标标V VC把引起滴定误差的所有因素转化到引起V标的变化这一个因素上来:凡是引起V标增大的因素,使测定结果C测偏高;凡是引起V标减小的因素,使测定结果C测偏低;1、刻度“0”在上方的用于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 )A.滴定管B.量筒C.移液管D.2、下列溶液一定是碱性的是( )A.溶液中c(OH-)>c(H+)B.滴加甲基橙后溶液显红色C.溶液中含有OH-D.滴加甲基橙后溶液显黄色3、中和滴定中,视线应注视( )A.滴定管内液面变化B.C.滴定管刻度D.4、要准确量取25.00 mL稀盐酸,可用的仪器是( )A.25 mL移液管B.25 mLC.25 mL酸式滴定管D.25 mL碱式滴5、中和滴定时,用于量取待测液体积的仪器是( )A.胶头滴管B.C.滴定管D.6、进行中和滴定时,事先不应该用所盛溶液洗涤的仪器是( )A.酸式滴定管B.碱式滴定管C.锥形瓶D.7、用氢氧化钠溶液来滴定硫酸溶液,当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等于锥形瓶中硫酸溶液的体积,则说明( )A.NaOH和H 2SO4B.NaOH和H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C.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于H2SO4物质的量浓度的两倍D.氢氧化钠溶液的pH和硫酸的pH之和等于148、某稀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大约在0.07~0.08 mol·L-1之间,实验室现有①0.1 mol·L-1;②1.0 mol·L-1;③5.0 mol·L-1的三种标准盐酸溶液,若要通过中和滴定法确定氢氧化钠溶液的准确浓度,则应选用的标准盐酸溶液是( ) A.① B.②C.③D.9、向盛有100 mL 0.5 mol·L-1硫酸的溶液中加入25 mL 0.8 mol·L-1的氯化钡溶液,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其酸性,需2.5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 )A.100 mLB.40 mLC.25mLD.20 mL10、中和相同体积、相同pH的Ba(OH)2、NaOH和NH3·H2O三种稀溶液,所用相同浓度的盐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三者的大小关系为( )A.V3>V2>V1B.V3=V2>V1C.V3>V2=V1D.V1=V2>V311、用标准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选用酚酞作为指示剂,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是()A.配制标准溶液的NaOH中混有Na2CO3杂质B. B.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他操作正确C.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未知液润洗D. D.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12、用标准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各操作中,不会引起实验误差的是()A.用蒸馏水洗净酸式滴定管后,装入标准盐酸进行滴定B.用蒸馏水洗净锥形瓶后,再用NaOH溶液润洗,而后装入一定体积的NaOH溶液进行滴定C.用碱式滴定管取10.00 mL NaOH溶液放入用蒸馏水洗净的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蒸馏水进行滴定D.改用移液管取10.00 mL的NaOH溶液,放入锥形瓶后,把移液管尖嘴液体吹去13.(a)取一支碱式滴定管,(b)用蒸馏水洗净,(c)加入待测的NaOH溶液,(d)记录液面刻度的读数,(e)用酸式滴定管精确放出一定量标准酸液,(f)置于未经标准酸液润洗的洁净锥形瓶中,(g)加入适量蒸馏水,(h)加入2滴酚酞试液,(i)开始滴定,边滴边摇荡,(j)边注视滴定管内液面变化,(k)当小心滴到溶液由无色变成粉红色时,即停止滴定。
10.3酸碱滴定
思考:在氯碱工业生产中,时常需要测定电解过程中产生的NaOH溶液的浓度,用什么方法测定NaOH溶液的浓度呢?
定量实验的实验方法之三——滴定法
一.酸碱中和滴定法的定义:用_____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
已知浓度的酸(碱)溶液叫做________
未知浓度的碱(酸)溶液叫做________
二.实验原理:
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用滴定法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示剂的选择:
常用指示剂:
紫色石蕊:
甲基橙:
酚酞:
由浅到深原则:在滴定终点时浅色变深色更易于观察。
用碱滴定未知浓度酸宜用_______做指示剂(颜色:______→______)
用酸滴定未知浓度碱宜用_______做指示剂(颜色:______→______)
(指示剂用量一般为2滴)
三.滴定管
_______是测量_____________的定量仪器,规格为__________(或50ml等),
最小刻度为___________,读数可估计到___________。
滴定管的使用:
洗涤:用_________洗净(洗净标准:管壁不挂水珠)
查漏:在水洗时检查是否漏水(检查_____是否漏水,旋转是否灵活自如)润洗:用所盛装的溶液____ _____次
注液:将所盛溶液注入滴定管中
调液面:调整液面至________或________以下位置
读出初读数:白底上___________________的刻度
四.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
实验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用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1.准备阶段:滴定管:___,____,_____,____,(both_____and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的读数)
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____用待测液润洗。
待测液的量取:用装有未知NaOH溶液的滴定管,向洁净的锥形瓶
里注入20.00ml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加
____________,观察溶液的颜色(___色)。
2.滴定阶段:
操作方法:左手控制滴定管,右手摇动锥形瓶(向同一方向作圆周运动),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用标准盐酸滴定待测氢氧化钠溶液,边滴边____________,观察
________________。
直到滴入一滴盐酸后,溶液颜色由______变
为_______,充分振荡后橙色在_________内不_______,即达到滴
定终点。
停止滴定。
记录读数(末读数)。
3.数据记录与处理:
五.误差分析:
滴定前,在用蒸馏水洗净滴定管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滴定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若用甲基橙做指示剂,最后一滴盐酸滴入使溶液由橙色变为红色。
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振荡太剧烈,有少量溶液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