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学的概念和旅游功能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7
旅游行业中的旅游文学与艺术旅游行业一直以来都是人们休闲度假和探索世界的重要方式。
而在旅游中,除了景点的美景和美食,还有一种让人们更加深入体验和感受的艺术表达形式,那就是旅游文学与艺术。
这种形式通过文字、图片、音乐等多种媒介,将旅游与艺术完美结合,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
本文将深入探讨旅游行业中旅游文学与艺术的特点和价值。
一、旅游文学的表现形式1. 旅行随笔:旅行随笔是旅游文学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作家通过记录自己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向读者描述了一个真实且独特的旅行体验。
这种形式的旅游文学,能够让读者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旅行的美好,同时也为他人提供了有用的旅行参考。
2. 游记:游记通常是作者详尽地记录了自己旅途中的行程、景点、人文历史等内容。
通过游记,读者可以了解到一个地方的独特之处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进而在自己的旅行中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和体验。
3. 小说写作:在旅行中,作家往往会受到启发,创作出一些关于旅行的小说作品,通过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塑造,将读者带入一个真实而又虚构的旅行世界。
这种形式的旅游文学,不仅能够给读者带来阅读的快乐,还能够启发他们对旅行的思考和感知。
二、旅游艺术的表现方式1. 旅游摄影:旅游摄影是旅游艺术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无论是专业摄影师还是游客,通过摄影记录下旅行中的美景、人文和细节,用照片来传递旅行中的感动和情感。
这种形式的旅游艺术,能够让人们通过视觉的方式感受到旅行的美丽和独特。
2. 旅游绘画:绘画作品也是旅游艺术中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
艺术家通过绘画作品展现旅行中的景色、人物和事件,通过色彩和笔触传递旅行的情怀和情感。
这种形式的旅游艺术,能够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同时也能够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旅行的内涵。
3. 旅游音乐:音乐作品也是旅游艺术中一种非常独特的表现方式。
音乐家通过作曲和演奏,将旅行中的情感和感受转化为音乐的语言,给人们带来一种独特的听觉体验。
这种形式的旅游艺术,能够通过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传递给人们旅行中的激动和畅快,使人们更加深入地融入到旅行的氛围中去。
旅游文学鉴赏课程标准旅游文学是指以旅游为主题,以游记、游记体小说、游记体散文等文学形式来表现旅游经历和旅游心情的文学作品。
旅游文学鉴赏课程旨在通过对旅游文学作品的学习和分析,培养学生对旅游文学的欣赏能力和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创作能力。
本课程标准旨在明确旅游文学鉴赏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要求和评价标准,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指导。
一、课程目标。
1. 培养学生对旅游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使其能够理解和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旅游情感和文学价值。
2.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操和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够对旅游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
二、课程内容。
1. 旅游文学概述,介绍旅游文学的定义、特点、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
2. 旅游文学作品鉴赏,选取代表性的旅游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分析,包括作品的结构、语言、意象、主题等方面。
3. 旅游文学作品创作,引导学生进行旅游文学作品的创作实践,包括游记、游记体小说、游记体散文等形式的写作。
4. 旅游文学作品欣赏与评价,学习如何欣赏和评价旅游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对作品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要求。
1. 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作品创作。
2.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结合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生动形象地呈现旅游文学作品,激发学生的感官体验和想象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所表达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4. 鼓励学生进行作品创作实践,引导学生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旅游情感和体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作潜力。
四、评价标准。
1. 考核学生对旅游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包括对作品结构、语言、意象、主题等方面的分析和评价。
2. 考核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作水平,包括游记、游记体小说、游记体散文等形式的作品创作。
1.旅游:人们利用自己可自由支配的时间,离开长期生活的环境,改变日常的生活内容,变化常规生活节奏,从事不以物质生产、经营谋利或专门处理公务为目的的旅行、观光览胜、休闲度假、购物娱乐等活动。
2.旅游文学:以旅游生活为反映对象,抒写旅游者及旅游工作者在整个旅游活动中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的文学。
3.旅游文学按体裁大致可分成:旅游散文、旅游诗、旅游词曲、与旅游地相关的楹联匾额、摩崖石刻,旅游小说,影视文学。
5.《诗经》是中国文学的源头。
6.当前公认的我国第一篇旅游文学作品是《诗经·郑风·溱洧》。
7.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是一部著名的地理著作,约40万字,主要记述了山川形势、地质水源、名胜古迹及风土人情。
徐霞客精神: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尊重实践、注重实践精神、探索精神、不畏艰险大无畏精神、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精神、献身精神、艰苦奋斗精神、自强不息精神、热爱人民精神、愚公精神、叛逆精神、乐观主义精神。
8.马第伯(汉)的《封禅仪记》是“我国第一篇游记散文”,是“中国山水游记文学史上单篇登山游记的开山之作”,但存在争议。
9.建安时期,我国古代最早、较为完整的一首旅游诗歌出现了,及曹操的《步出厦门行观沧海》,标志着中国旅游诗的成熟。
10.旅游散文代表性作品:郦道元的《水经注》和杨衒之的《洛阳珈蓝记》。
11.旅游文学的四个时期:孕育期(先秦两汉)、形成期(魏晋六朝)、发展期(隋唐宋元)、兴盛期(明清),历经两千年。
12.玄奘的《大唐西域记》用散文记述习性求经的旅途经历和观感,颇多具体生动的风光描写。
13.楹联诗文学作品中一种独特样式,初见于唐五代时期,作为一种文学表现形式始于北宋,明代流行,清代繁荣。
五代后蜀君主孟昶所做“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第一副楹联;钟云舫的《江津临江楼联》,共有1612个字,至今为止最长的楹联。
14.旅游文学的特点:纪实性与亲历性(强调真实)、形象性与抒情性(文学的法定特点)、地域性与知识性。
旅游与旅游文学概述旅游是人们远离日常生活,前往其他地方度假、观光或探索的行为。
它是一种文化交流的途径,也是人们寻求休息和放松的方式。
旅游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体验不同的风俗文化和意识形态。
而旅游文学则是以旅游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它记录和描绘了旅行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通过艺术手法表达了旅行的意义和价值。
旅游文学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化和传统,例如古希腊的史诗《奥德赛》中,主人公奥德修斯的旅途被细致地描述了出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旅游文学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流派。
它包括旅行笔记、游记、游记散文、旅行日记、旅行小说等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
旅游文学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三,旅游文学通过美学表达旅行的意义和价值。
旅游文学作品通常充满了美感和艺术的表达,通过文字的艺术塑造,使读者对旅行的体验更加深入和内化。
第四,旅游文学具有个性化的特点。
每个人对旅行的感受和理解都是不同的,因此每个人所写的旅游文学作品都会有其独特的风格和个性。
旅游文学在当代社会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重要性。
它既是一种消遣方式,也是一种文化沟通的桥梁。
通过旅游文学,人们可以了解和体验其他地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增加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旅游文学还可以促进不同地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加强各地的友谊和合作。
总而言之,旅游文学作为以旅行为主题的文学形式,通过观察、描写、真实和美学的手法,为读者表达了旅行的意义和价值。
旅游文学在当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丰富人们的生活,加深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了解。
浅议旅游文学的概念与特征摘要:旅游是兼具经济和文化双重特性的活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旅游资源的根本性推动,旅游文学作品作为人文资源的一类,是我国各地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助推剂。
本文旨在通过对旅游文学的概念与特征分析,来进一步明确该类资源的界定与价值,从而为旅游文学作品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关键词:旅游文学;旅游资源;特征随着旅游活动的展开,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依据世界旅游组织(wto)的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
因此,我国旅游业,在很多地方还将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推进剂和重要的组成部分。
旅游是兼具经济和文化双重特性的活动,我国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对于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
旅游资源包括自然创造物和人工创造物,它既有物质层面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古迹,也有精神层面的民俗与文化活动。
一、旅游文学的概念事实上,在我国,旅游文学概念的提出与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文化的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方面,现代旅游活动已经从其他人类社会活动中独立出来,其内容和范围的丰富性,已经远非传统的山水文学或游记所能覆盖了,而日渐庞大的旅游者团体,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群体,不仅希望在旅游观赏中借助文学作品充实自己的旅游活动,还希望将自身的经历反映在描写旅游活动的文学作品中,成为别人游览时欣赏的对象,因此,旅游文学的概念就呼之欲出了。
有人提出,旅游文学是“以旅游生活为反映对象,抒写旅游者以及旅游工作者在整个旅游过程中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的文学。
”①这一概念围绕旅游活动展开,能够覆盖旅游“行游食宿娱”各个层面,强调了旅游生活的主体是旅游者,旅游文学作品的作者可以是旅游业的从业者,也可以是旅游者,这样不仅拓宽了旅游文学的范围,而且也符合旅游文学作品种类繁多的现状,因此被许多研究者广泛接受。
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国内旅游的蓬勃展开,各地在旅游开发和服务活动中对于人文资源越来越重视,为了进一步突出本地旅游资源的独特性,一些地区开始从各类文学作品中寻找可以为旅游开发所借用的要素,这其中也包括原本与旅游活动没有直接关联性,但是在旅游者中有很强影响力与号召力的文学作品。
中国旅游文学第一节旅游文学概述一、旅游文学概述旅游文学是文学作品中与旅游活动关系密切的部分,这是依据内容而不计文体的一种说法。
无论诗词歌赋、旅游散文、神话故事、楹联字谜、小说戏曲,只要内容与旅游关系密切,都可称为旅游文学。
在中国文学史上,很早就出现了以歌咏山水风光为主要内容的作品,古代被称为山水诗。
古代也较早地出现了以描述风光和记述游历的散文,称为游记。
由于当时社会条件的限制,旅游尚未兴起,更没形成一个独立存在的社会产业,因而也没有旅游文学这样的文学范畴。
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事业已成为一个新兴的社会产业,成为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的创汇产业之一,旅游文化蔚然兴起。
旅游文学便在新的形势下得到蓬勃发展。
旅游业公认为是一种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经济事业或文化产业,而旅游文学的发展更担负着新的重要使命。
旅游文学知识也成为旅游工作者必备的重要基础文化知识。
二、旅游文学的实用价值1、美感价值;2、认识价值;3、社会价值;三、旅游文学的审美意义1、旅游文学显示了人的自由;2、旅游文学有利于发展人的个性;3、旅游文学能激励人的创造精神;四、旅游文学的主要作用1、旅游文学对于人的教育作用;2、旅游文学对旅游的广告作用;3、旅游文学对旅游的推动作用;五、旅游文学与导游工作(一)旅游文学在导游工作中的作用(二)导游人员应具备的旅游文学知识(诗词、文赋、对联、传说轶闻)第二节中国古代旅游文学发展述略我国古代旅游文学的发展阶段1、孕育期(先秦和两汉)自夏商周至两汉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旅游文学处在孕育中,完整、成熟的作品此时还不可能大量产生;但是在这个时期的作品中出现了不少描写山水自然的句子和段落,记录了作者的游赏片段。
这些作品主要有:《诗经》、《楚辞》、《山海经》、《论语》、《尚书》等。
2、形成期(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的旅游诗适应当时的旅游生活的需要,而且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和兴盛的过程。
如曹操的《观沧海》,实现了“登山观海”的主题,标志着中国旅游诗的成熟;也成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首山水诗。
旅游文学的概念和旅游功能(一)旅游文学的概念和旅游功能从形式上看,旅游文学是属文艺性质的范畴,具有独立文学的体系。
但是从内容上看,它又具有特定的内涵和外延,属于旅游文化系列,也是人文旅游资源中的一项特殊类型,与旅游有着密切的关系。
旅游文学的内涵,也就是它反映的对象、题材是旅游生活和旅游行业。
“旅游文学”虽然是在旅游事业蓬勃发展之际出现的新概念、新名词,但是就其内容来说,却早在我国古典文学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出现过,如“山水文学”、“旅游文学”作品,以及历史传说故事、碑记、楹联等,很早就已存在,而且数量极多。
特别是描写自然风光、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的诗歌、散文更是不绝于书。
这说明旅游文学在我国是源远流长的。
其前身可以说就是“山水文学”、“游记文学”之类,只是还没有称为“旅游文学”罢了。
那么旅游文学是研究什么的呢?它的旅游指导价值如何估计?与旅游地理又有什么关系?对这些问题应该一一作出系统的回答。
有人提出,凡是因旅游而产生的,或者在旅游生活中所能引起游客兴趣的文学作品,均可统称为旅游文学。
也有的说,游客到某一地区,看到锦山绣水,名胜古迹,触景生情;或导游人员向游客介绍山水胜景、风土人情,这种通过各种形式的表达,包括写、讲、歌、颂、刻等,向社会传递信息和宣传,都叫旅游文学。
还有人认为,旅游文学可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广义的即有关旅游文字记载,都可以归为大的旅游文学的范围;狭义的即从艺术观点说的旅游文学如游记文学,它属于纪实性文学,也属于报告文学的一种,而不过是关于旅游的文学报告。
当然,上述种种表达形式,不外乎讲述、抒情、议论等几类,所以我们在给旅游文学下定义时,是否可这样表述:旅游文学是以旅游生活为对象,以抒写、讲述、议论等多种形式,反映旅游者及旅游工作者在整个旅游过程中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的文学。
这一定义有三个出发点:第一,从旅游角度考虑,认为旅游性是旅游文学的最基本特征,不能离开旅游者的旅游生活和活动。
旅游文学的概念和旅游功能(一)旅游文学的概念和旅游功能从形式上看,旅游文学是属文艺性质的范畴,具有独立文学的体系。
但是从内容上看,它又具有特定的内涵和外延,属于旅游文化系列,也是人文旅游资源中的一项特殊类型,与旅游有着密切的关系。
旅游文学的内涵,也就是它反映的对象、题材是旅游生活和旅游行业。
“旅游文学”虽然是在旅游事业蓬勃发展之际出现的新概念、新名词,但是就其内容来说,却早在我国古典文学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出现过,如“山水文学”、“旅游文学”作品,以及历史传说故事、碑记、楹联等,很早就已存在,而且数量极多。
特别是描写自然风光、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的诗歌、散文更是不绝于书。
这说明旅游文学在我国是源远流长的。
其前身可以说就是“山水文学”、“游记文学”之类,只是还没有称为“旅游文学”罢了。
那么旅游文学是研究什么的呢?它的旅游指导价值如何估计?与旅游地理又有什么关系?对这些问题应该一一作出系统的回答。
有人提出,凡是因旅游而产生的,或者在旅游生活中所能引起游客兴趣的文学作品,均可统称为旅游文学。
也有的说,游客到某一地区,看到锦山绣水,名胜古迹,触景生情;或导游人员向游客介绍山水胜景、风土人情,这种通过各种形式的表达,包括写、讲、歌、颂、刻等,向社会传递信息和宣传,都叫旅游文学。
还有人认为,旅游文学可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广义的即有关旅游文字记载,都可以归为大的旅游文学的范围;狭义的即从艺术观点说的旅游文学如游记文学,它属于纪实性文学,也属于报告文学的一种,而不过是关于旅游的文学报告。
当然,上述种种表达形式,不外乎讲述、抒情、议论等几类,所以我们在给旅游文学下定义时,是否可这样表述:旅游文学是以旅游生活为对象,以抒写、讲述、议论等多种形式,反映旅游者及旅游工作者在整个旅游过程中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的文学。
这一定义有三个出发点:第一,从旅游角度考虑,认为旅游性是旅游文学的最基本特征,不能离开旅游者的旅游生活和活动。
世界著名的丹麦作家安徒生说过一句名言:“旅游就是生活”。
这种生活,对个人来说,是短期的特殊生活过程;对总体而言,是长存的特殊生活方式。
旅游文学就是要反映这种具有流动性、变异性和享受性的特殊生活方式。
第二,旅游从业者也是旅游文学的描写对象。
他们包括旅游开发者、管理者、服务者以及导游、翻译等,因为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现代大规模的旅游业及旅游生活就不复形成和存在。
第三,涉及的题材类别和形式很广泛,不应仅限于山水诗和游记散文,还应包括传说故事、对联、碑文等。
从广义上说,凡是描写景物,或借景抒情、触情入景的文学作品,都应归于“旅游文学”。
也就是说,它包括了旅游过程中所有与之有直接关系的生活内容。
鉴于上述,旅游文学是具有人景交融、动静结合的一种文学活动。
人,指有情可抒的旅游者、旅游从业者;景,指多种多样自然与人文景观。
动有两种含义,一是景物中的动态美,如在流水、风力、日光等作用的各种景物的变幻和演化;一是旅游者、旅游从业者的观览、欣赏、抒惰、管理等活动;静指相对稳定的静态美,如山、石、洞景等。
旅游文学的这种特性,使它在旅游方面的价值和功能就更加突出化。
根据旅游文学古今实践活动及效果,我们把它的旅游价值归纳如下几方面:1.旅游文学所反映的内容,本身就带有旅游资源的属性,而且是一种活生生的、富感召力的旅游资源。
这种资源亦可称为旅游文学资源。
众所周知,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类,而每一大类又包罗了许多子资源类别。
但是这些资源都是以其客观存在的景物特色来吸引游人的,而游人通过户外观赏、浏览及旅游指南、导游介绍来了解景观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文化、科学研究价值。
但是旅游活动是高质量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衡量标准,人们为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体与结合点,具有更深的层次和内涵,就要借助文学的作用和艺术感染力,把作为资源的“景”和作为旅游者的“情”,以及客观现实和丰富的想象结合起来,实现旅游与文学的统一,从而形成一种经人类“加工”的文学旅游资源,以提高观赏对象对游人的吸引功能。
这种例子很多。
如在我国古代山水诗文中,虽然有不少是纯然写景之作,但更多的作品是融合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相当一部分作者是离家远客,羁旅行役是由于遭贬谪而被流放,或迫于战乱而颠沛流离;有的隐居田园、遁迹山林,有的浪迹江湖,登临凭吊,寻幽探胜,寄情于山水之间。
在这样的生活中,他们抒发了乡关之思,乱离之感以及脱离世俗官场、渴望建功立业、憧憬美好未来等高尚情怀、政治抱负、思想感情。
这种抒情,往往是触景而生,融情于景,记实和抒情紧密相结合。
实感包括时序、方位、名称、色彩、气候、环境、山川、景物、历史、现状、游踪、旅趣、宏观、微观等;抒情有自我感受、想象和幻想等,二者缺一就不能称其为旅游文学。
前者富旅游色彩,具有导游、神游和介绍欣赏的作用;后者富有文学色彩,可使你浮想遐思,情绪奔放,获得优美的艺术感受。
如读豪迈的诗文,会使你热血沸腾,豪情壮志油然而生;读清新的诗文,会使你心驰神往,陶醉于美的意境之中;读悲壮的诗文,会使你感慨万端,禁不住潸然泪下;读平朴的诗文,会使你心境平和,抛却一切私念杂想。
总之,旅游文学中的抒情和议论,往往能使山水花木等旅游资源,具有更深一层的意义。
所以旅游文学作品本身就是具有诱因的一种独特旅游资源。
2.旅游文学具有导游、兴游的作用:旅游活动是捕捉美感的高级精神活动,而“美”是一种气象万千的诗意,画意和理想交融的境界。
美感的捕获又主要靠山水名胜的优美度,同时也要靠旅游文学对这些山水名胜的诗情画意描写。
干巴巴的介绍固然也能领略部分美,但是在运用旅游文学的艺术手法后,会使人们得到的美更趋本底性,原始性,使美能够升华,能够回味无穷。
这个审美过程实质上就是导游、兴游的过程。
例如1930年一个名叫江庸的作者,在《旅行杂志》上写了一篇游记《台湾半月记》,其中一段写道:“备汽艇驶至对岸化蕃村落,听蕃女杵歌。
生蕃为台湾最古之居民,……。
闻其相传之神话,昔有清罗大埔之生蕃四十余人,偶入猎林中,追一白鹿,西至水社大山,而鹿失踪。
彷徨山中者三日,发见此潭(日月潭)狂喜。
详志其地形,归报酋长,以为天赐之乐园。
剡木为舟,得登彼岸,遂麇居于麓焉。
杵歌乃以杵击石,和以曼声,石音清越,歌尤哀艳。
”此篇短文不仅运用神话给作者游历的日月潭风光作了绝妙注释,同时又与蕃女杵歌相融合,产生了一种感人的原始美,本底美。
他人看后,自有一种神韵、清新、奇妙之感,那种游历台湾日月潭风光的意念也会油然而生。
有的地方,也许没有什么优美的景色可以吸引游人,甚至曾是穷山恶水,但因某文学旅游家写了一篇诗文,它也开始有了名气,人们也会慕名而去。
如唐诗人岑参写的边塞诗句:“平沙莽莽黄入天”,“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描写了我国西北沙漠飞沙走石情状,读后容易使人想起闻名于世的“魔鬼城”。
这一旅游文学名作倒成为一些游人到此探奇索险的游兴诱因。
还有些旅游文学作品,只描写了日月星辰、风云雨雪、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佳肴美味、土特产品,但是由于出色的运用了文学艺术语言,常常也能获得引起游兴的效果。
因为这里所描绘的均是旅游文学资源的内容,如王翰《凉州词》中写:“葡萄美酒夜光杯”,杜牧《清明》中写的“牧童遥指杏花村”等名句,都有一种兴游生趣的深刻作用。
3.旅游文学有助于人们陶冶情操,提高素养,激发爱国热情,传布精神文明。
我国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长城、古运河、敦煌石窟、曲阜孔林、北京故宫等,无与匹俦;桂林山水、黄山奇景、三峡风光等天然景致,稀世胜境。
这些奇山丽水、名胜古迹,通过旅游文学作品的描写、介绍,其一景一物、一山一水,无不熔铸于作品的咫幅寸土之中。
我国有许多旅游文学作品,都采用了移步换形的写法,作者边走边看,边看边写,一篇作品即可把人们带到大自然中去,指示美景,教人去欣赏、去领略、去体验。
人们通过品赏这些作品,了解祖国壮丽山河、悠久历史,从而激起人们爱祖国、爱乡土的感情,对陶冶理想情操,培育高尚品德有巨大的作用。
特别是那些身居国外的华人,读了这些作品,更是思潮起伏,浮想联翩,感到身为炎黄子孙的骄傲,对祖国产生眷恋之情,更欲亲临其境,一饱眼福为快。
4.旅游文学是传布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
旅游活动从本质上来说,从旅游者的角度看,就是文化性活动。
食、住、行、游、购五个环节是物质的消费,但本质还是文化消费。
人们通过旅游这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满足自己求新、求知、求乐、求美的欲望。
由此而形成了综合性现代文化现象和大规模的文化交流活动。
可见文化,不论是古典文化还是现代文化,对旅游业的发展均起着重要的作用。
游客不仅吸收游览地的文化,同时把所在国所在地的文化带来,形成了相互交流和渗透的局面。
这种文化交流除了直接观察了解外,还要借助一些书籍加以实现。
其中大量的描写旅游资源的文学作品,就有着独特的作用了。
比如有些人没有去过北京,但从旅游作品中他知道北京长城、故宫,有回音壁,还知道回音壁为什么会一呼三应的科学道理。
有些游客在西安看了“无字碑”,但他并不知道无字碑的来历。
可是在他看了介绍“无字碑”文章后,知道了是女皇武则天为了让后人评论她一生功过而立的。
因此,我们说一篇好的旅游文学作品,不仅会激发游兴,也会给予你许多知识,使你读后得益颇多。
从这个意义上说,旅游文学乃是从文化角度观照旅游,如有的风景区名称很有文化内涵,但有的新地名显得文化层次很低。
旅游文学就应该对旅游过程中出现的这类文化现象给予关照。
旅游文学作品中容纳大量有关旅游地的知识信息,包括名声知识,历史知识,民俗风情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名人生活逸事,等等。
我们能在享受“美”的同时也得到“知”的启迪也充实。
三学习旅游文学的目的是什么?1。
激发爱国情感,提升旅游文学修养我们祖国地域宽广,山川秀丽,媚俗风情各异,有大量的自然景观和任务呢景观。
几千年来,在这块文化底蕴丰厚的广袤国土上,产生了大量的旅游文学作品。
在这些作品中,作家们写景抒情言志,既描写了祖国河山的魅力景色,有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也重重生活体验。
阅读这些作品,不但可以激发爱国旗杆,而且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2.旅游文学作品,是对经典美得描绘,更是对景点没的宣扬。
旅游史上,一两篇诗文名作是一座山峰一条河流一座寺庙,乃至一个城市声名远扬的实力不胜枚举。
不言而喻,如果没有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很难想象今天会有这么多的人去安徽琅琊山。
旅游工作者学习旅游文学可以全面提高修养,可以促进工作,其意义就更为重要了。
四旅游文学的发展史旅游时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我,旅游文学也只有当文学发展到一定的时代才随着旅游生活为萌芽发展成熟起来。
中国的旅游文学的发展依其发展水平和历史贡献大体可以分为五个时期;萌芽期【先秦】,发展期【两汉魏晋南北朝】,繁荣期【唐朝】,衍化期【宋元明清】,辉煌期【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