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
- 格式:doc
- 大小:6.28 MB
- 文档页数:10
常见天气系统冷锋、暖锋与天气变化
冷锋
运动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
过境前受暖气团控制,气压低,气温高、湿度大,天气温暖晴朗
过境时阴天、强风、降温、雨雪
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压升高,气温、湿度下降,天气转晴
降水位置锋后
天气实例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节的寒潮、沙尘暴
暖锋
运动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
过境前受冷气团控制,气压高,气温低、湿度小,天气低温晴朗
过境时连续性降水或雾
过境后受暖气团控制,气压下降,气温、湿度升高,天气转晴
降水位置锋前
天气实例华北春雨连绵
准静止锋
运动冷暖气团势力相当
过境连续性降水
天气实例长江中下游的梅雨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系统
低压系统
气压状况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气压梯度力方向从四周指向中心
气流流向
北半球:逆时针辐合中心上升
南半球:顺时针辐合中心上升
天气状况阴雨
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
高压系统
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从中心指向四周
气流流向
北半球:逆时针辐散中心下沉
南半球:顺时针辐散中心下沉
天气状况晴朗干燥
长江流域的伏旱;我国北方“秋高气爽”天气。
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知识梳理(一)地球的自转1.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
(2)产生时差,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时间上东早西晚。
(3)水平运动物体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转。
2.判断晨昏线的三大技法(1)利用自转方向判断:顺自转方向将要进入白天的为晨线,将要进入黑夜的为昏线。
(2)利用地方时判断: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点所在为晨线,为18时的点所在为昏线。
(3)利用昼夜半球位置判断:昼半球西侧为晨线,东侧为昏线;夜半球则相反。
(二)地球的公转1.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1)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2)速度:近日点(1月初)附近公转速度快,远日点(7月初)附近公转速度慢。
2.正午太阳高度(1)判断正午太阳高度的两大技巧:①“来增去减”:太阳直射点向某地所在方向移来,则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则减小。
②“远小近大”: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反之越大。
(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90°-两点纬度差。
其中,当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时,该纬度差即为所求点与直射点纬度差的绝对值;不在同一半球时,该纬度差为二者纬度数之和。
3.日出、日落方位的判定(1)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春分日、秋分日),南、北极点除外,全球各地正东日出、正西日落。
(2)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地区外,全球各地东北日出、西北日落;且太阳直射纬度越高,太阳升落的方位越偏北。
(3)南半球刚刚结束极夜的地点,其日出、日落方位均为正北;北半球刚刚结束极夜的地点,其日出、日落方位均为正南。
4.昼夜长短(1)季节变化规律图示(以北半球为例):(2)纬度分布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