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CAD系统
- 格式:pptx
- 大小:276.50 KB
- 文档页数:28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课程学习标准一、前言1、课程学习领域性质本课程学习领域是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的电气化接触网学习领域,主要培养学生面向接触网维护、施工的技能,从接触网结构与工器具的使用等各个环节入手,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咨询收集整理、制定实施工作计划、分析检查判断进行决策,通过沟通协调按工作步骤实施、进行生产文件、工具和安全事项的检查,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树立良好职业道德与责任心。
2、课程学习领域设计思路本学习领域的项目是依据接触网工作项目进行设计的,分为初识接触网基本设备、典型接触网设备的设计与计算、接触网设备的日常使用与维护三个学习项目。
通过该系类项目的学习,学生不但能够掌握接触网工艺与检修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能够全面培养良好职业道德与责任心,掌握分析检查判断、沟通协调、安全与自我保护等综合素质和能力,通过学习的过程掌握工作岗位需要的各项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
二、课程学习领域描述本学习领域通过三个项目,学习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工艺与检修。
通过本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能够具备接触网工器具的使用、接触网参数测量、接触网设备日常维护、接触网设备检修及接触网设备安装等专业能力,具备获取信息、资料收集整理能力,制定实施工作计划的能力。
工艺文件理解能力、交流工作流程确认能力、独立检查分析判断能力等方法能力,具备语言表达、沟通协调能力、安全自我保护能力、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责任心等社会能力。
《电气化铁道接触网》课程描述三、教师能力的素质要求本学习领域授课教师需要具备接触网总体结构、检查与维护的专业能力;具有对接触网工具的使用、相关参数测量、运行维护、设备检修和施工的工程技术水平和技术能力,具有使用和管理接触网软件进行相关理论与实践教学能力,具备相关专业技能,解决生产现场实践问题的能力,具有项目任务设计能力、项目组织经验、生产组织能力、协调与沟通能力等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四、学习任务设计《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学习任务设计五、工作任务设计详表6、任务评价表7、项目评价表。
第1讲接触网概述1.1 接触网的定义、特点、分类及组成1 接触网的定义接触网是电气化轨道交通所特有的、沿路轨架设的、为电力机车或电动车组提供电能的特殊供电线路,是电气化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接触网的基本特性(1) 接触网具有明显的环境空间特性接触网沿路轨架设,线路四周的各类建筑物、电力输电设施、通讯信号线路与接触网之间相互影响,接触网的设计、施工、运营都须充分考虑这种影响,将其减少至最低程度。
(2) 接触网具有明显的气候特性接触网是沿铁道线架设的露天设备,大气环境(温度、湿度、气候变化、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其运营状态。
大气温度、湿度、冰雪、大风、大雾、污染、雷电等气象条件对接触网的作用十分明显,接触网的机电参数,如线索弛度、线索张力、悬挂弹性、零部件的机械松紧度及空间位置、设备的绝缘强度、线索的载流能力等都会随气象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突然的气候变化还可能造成重大行车事故。
因此、无论设计、施工,还是运营维护都必须充分考虑气候环境对接触网的影响。
(3) 接触网具有明显的无备用特性接触网沿铁道线架设、分布区域广、加之必须与受电弓滑动接触才能将电能输送给电力牵引机车,因此、从技术上无法实现接触网的备用。
无备用性决定了它的脆弱性和重要性,一旦出现事故,必将影响列车运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途径有二:从技术上提高接触网的可靠性;从运营维护上加强现代化检测手段,真正实现接触网的状态修。
(4) 接触网具有明显的机电特性接触网是一电力输电线,它具有电力输电线所具有的一切特性,但它又有一般电力输电线所不具备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是由弓网系统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弓网关系要求接触网必须具有稳定的空间结构,稳定的动静态特性、足够高的波动速度,为此、这接触网应具备良好的机械性能。
因此、接触网不仅要满足电气性能的要求,也应满足机械性能的要求,它是一个庞大的机电系统,具有明显的机电特性。
(5) 接触网具有明显的负荷不确定性接触网所承担的电力牵引负荷是移动的、不稳定的和随机的,负荷变化使接触网经常承受较大冲击,为保证接触网正常运行,接触网必须具备较强的过负荷能力。
既有车站接触网改造技术方案探讨发布时间:2022-04-19T02:06:46.696Z 来源:《时代建筑》2022年1月中作者:苏亮[导读] 随着“公转铁”交通运输体系的深入发展,铁路运输在我国的交通事业中比重越来越大,很多既有电气化车站已经不能满足运输需要。
如何在保证运输能力的前提下确保改造区段的设备安全稳定已成为接触网技术方案的首要研究课题。
针对既有车站改造存在的一些难题,我们从技术上进行革新,以减少对既有线运输影响,保证施工安全及工期,优质、高效完成施工任务。
本文以杭长客专衢州站接触网改造、大准铁路燕庄站接触网大修、新街站扩能接触网改造三个工程为例,对施工过程中技术方案进行探讨。
中铁六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苏亮北京 100000摘要:随着“公转铁”交通运输体系的深入发展,铁路运输在我国的交通事业中比重越来越大,很多既有电气化车站已经不能满足运输需要。
如何在保证运输能力的前提下确保改造区段的设备安全稳定已成为接触网技术方案的首要研究课题。
针对既有车站改造存在的一些难题,我们从技术上进行革新,以减少对既有线运输影响,保证施工安全及工期,优质、高效完成施工任务。
本文以杭长客专衢州站接触网改造、大准铁路燕庄站接触网大修、新街站扩能接触网改造三个工程为例,对施工过程中技术方案进行探讨。
关键词:公转铁既有车站改造接触网技术革新技术方案探讨一、既有线接触网施工难点论述案例一:杭长客专衢州站改工程接触网改造过程中,需要对既有二站台雨棚进行改造,二站台为3、5道到发线站台,站台新建雨棚施工周期长,并且需要两侧3、5道接触网停电配合,否则站台无法满足较长的施工条件。
技术方案难点总结:探讨既有站台新建雨棚改造施工接触网停电过渡方案。
案例二:大准线为重要的煤炭外运通道,运输任务繁重,接触网改造施工需要在天窗点内进行,与运输冲突严重。
燕庄车站为大准线和国铁交界车站,车辆编组多,运输任务繁忙。
改造技术难点:一是铁路集中修天窗内要完成的换线任务,大准铁路公司轨道车短缺,并且地方铁路和国铁之间互通手续复杂,外局上道和调遣手续繁琐,需革新人工放线工艺;二是站内35个锚段换线,需要在集中修25个天窗点内完成,并且多数锚段不在原锚柱下锚,各股道锚段数较既有锚段有所增加,过渡开通范围大,需要对既有过渡方案进行研究、优化,充分利用好天窗施工时间,减少要点次数,降低对运输的影响;三是牵扯56组6股道以上软横跨需要天窗点内更换,其中9股道软横跨有28组,对软横跨安装的精确度要求较高;四是此工程为封锁点结束即开通,对接触网工艺要求较高,涉及腕臂安装、吊弦安装等工艺必须一步到位;技术方案难点总结:一是对接触网站改施工不具备轨道车进场条件下,人工放线工艺技术方案探讨;二是对接触网站改过渡施工技术方案优化;三是对接触网站改一步到位工艺进行技术方案探讨;案例三:包西铁路新街站(站中里程K163+097)为包西线上的中间站,主要施工任务是对新建渡线、牵出线、机待线挂网,两端咽喉接触网设备改造,受影响的既有新街站接触网设备迁改。
当前电气化铁路设计任务的不断增加对接触网腕臂安装图的绘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介绍采用先进的编程语言实现分布式软件架构,建立腕臂几何模型计算腕臂节点坐标,梳理接触网规范中的零部件图形及参数信息,采用CAD图形引擎根据腕臂节点坐标及零部件图形绘制腕臂安装图,并自动统计零部件数量。
实际应用表明,软件开发提高了接触网腕臂安装图的绘制效率和质量,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1 概述随着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电气化铁路建设任务不断增加。
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中的首要装备,而接触网腕臂安装图是接触网的基础性图纸,用于指导接触网腕臂的设计和安装。
其设计质量的好坏对电气化铁路的建设至关重要。
当前接触网腕臂安装图主要依靠设计人员手工完成图纸内腕臂绘制和零部件数量统计[1-2],其效率低、易出错,在电气化铁路高速发展的今天已经影响到了其建设的进度和质量。
因此,本软件将腕臂安装图的绘制电算化、流程化和批量化,实现腕臂安装图的快速绘制和出图。
2 接触网腕臂安装图接触网腕臂安装图用于反映腕臂结构及其零部件的相互关系特征和零部件描述信息[3]。
腕臂结构是复杂的网状杆系结构,由绝缘子、腕臂管、定位管、定位器、套管双耳及承力索座等主要管材和零部件组成。
腕臂结构零部件的相互安装关系由其安装工况、荷载、零部件型号及电气特征参数综合确定,随后根据腕臂几何模型可计算出腕臂结构各节点的几何坐标,再选用指定零部件图形及参数信息,由CAD图形引擎加载上述数据即可绘制出腕臂安装图。
3 软件开发环境、架构及功能3.1 软件开发环境采用Visual C# 编程语言,.NET托管平台,基于CAD图形引擎“CAD Import .NET”开发,实现分布式网络架构[4-6]。
软件的客户端及服务器端独立运行,可满足多人同步开展腕臂安装图的绘制工作并可共享设计数据。
3.2 软件架构采用分布式架构,服务器端以项目为单位存储几何模型算法、零部件图形信息、CAD图形引擎及设计数据,客户端独立运行。
第十二章接触网平面图接触网平面布置图是接触网主要设计文件之一,是施工中应用最广的重要设计依据,认真弄懂和记清这些图例,学会看平面布置图对于我们掌握和了解线路情况,指导施工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节接触网图例接触网的各种设计图是以机械制图或工程制图学为基础,加上接触网的各种特殊制图标记所组成,接触网图例:第二节接触网平面布置图识别接触网的平面布置图是掌握接触网施工的最基本技巧之一,除了要懂得接触网的图例及工程制图处,还要对接触网专业表示方式有一定的了解,下面分别介绍站场、区间及隧道内接触网平面布置图.一、站场接触网平面布置图站场接触网平面布置图实际路状态相符,其比例一般大站为1:1000,小站为1:2000。
站场接触网平面布置图上应包括:1、全部电化股道(近期及远期)、与接触网架设有关的非电化股道。
2、股道编号及线间距、(股道编号应与运营部门编号一致)。
3、道岔编号、型号及出站道岔的中心里程(道岔编号与型号应与实际状况相符,不符的需做出说明);4、曲线起讫点,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及总长;5、桥梁名称、中心里程、总长、孔跨式样及结构型式;6、隧道名称、起讫里程及总长;7、涵管、虹吸管、平交道、地道、天桥、跨线桥、架线渡槽等中心里程及高度、宽度;8、站场的名称、中心里程、站台范围及与架设接触见解关的建筑物(如站舍、雨棚、仓库、搬道房、水鹤、起、煤台及上下挡墙等);9、进站信号机的位置及里程。
站场平面布置图图面上应主要内容有:1、支柱(钢柱、钢筋混凝土柱)跨距、位置、号码及数量。
2、支柱类型及侧面限界。
3、锚段号、锚段长度及起讫杆号、下锚方式;4、地质备件、基础及横卧板。
5、拉出值(拉出方向、拉出值大小)及导线高度;6、支持装置及安装图号、软横跨节点;7、设备安装及其位置(结、限界门、避雷器、隔离开关分段分相绝缘器等);8、附加导线的走向、位置;设备及安装图号;9、起测点位置及校核点;站场接触网平面布置图中的说明应包括:1、设计依据及现场测量时间、修改说明等。
浅谈提高地铁接触网材料计划的准确率刘向中国铁建电气化局南方工程有限公司摘要:接触网施工零部件种类繁多,统计复杂,因此在工程量梳理及物资材料计划编制中易造成材料短缺或浪费,同时在后期验工计价和变更、签证环节造成一定经济损失。
在接触网工程量梳理及统计中,将多个办公软件有效组合,形成一套完整的接触网工程量统计及提取的平台,有效提高材料计划准确率,降低因材料造成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接触网材料计划;浩辰CAD;Excel 表格1 前言计算机技术在接触网工程中应用已久,技术人员开发的腕臂计算软件、软横款计算程序、吊弦计算程序等一系列计算软件应运而生,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误差率。
本着这个观点,为提高技术人员工作效率和材料计划编制准确率,降低施工成本,为接触网施工技术更加专业化、科技化,特将现有办公软件与接触网工程相结合,将复杂的接触网材料计划简单化,以提高技术人员工作效率和材料计划编制准确率,降低施工成本。
2 基本软件介绍2.1浩辰CAD——可将设计蓝图工程量提取转为Excel格式的软件;2.2 Excel表格——常用数据统计办公软件,包含多种计算函数公式;2.3 表格中多条件求和函数SUMPRODUCT的应用。
3 原有接触网材料计划编制流程分析3.1 编制流程3.2存在问题分析因接触网工程线长点多,材料种类繁多,又加之设计与现场实际勘察出入,使之接触网材料计划需经过几次甚至几十次的修改,运用此方法既增加了技术人员工作量和工作时间,又使得在键入过程中易发生差错,最终导致施工中材料短缺或浪费,无形中增加施工成本。
3.3 解决措施①减少或取消工程量统计中键入数据,降低因手误等原因造成错误,提高工作效率和原始数据准确率;②在Excel表格中巧用特殊函数公式,提取并合并工程量;③按供货厂家将材料分类,合成材料计划汇总表。
4 各类软件在接触网材料计划编制中的组合应用4.1 巧用浩辰CAD将设计图纸工程量转化为数据表格因施工需要,设计图纸包含纸质版和电子版,将电子版图纸各子单位工程工程量运用浩辰CAD特殊功能提取到Excel表格中。
摘要接触网是电气化铁道中供电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保证接触网处在正常的、高效的工作状态,对于保障电气化铁路的正常运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设计也日趋精细。
本文在概述接触网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结构特征、支持装置及接触网设备的选择方法,并着重介绍了接触网的设计标准、规范、内容,详细地进行了接触网跨距及风偏移值的校验、支柱容量的计算以及其它的设计计算和安装曲线的绘制。
特别完成了区间和隧道接触网CAD平面布置图。
它全面的总结了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设计过程,即有技术性论述,又有理论性分析。
文中依据当地的气象、地质条件和线路资料结合接触网的设计原则完成了包头至惠农某区间的接触网平面设计。
关键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设计计算平面设计图目录摘要 (I)目录 (II)第一章绪论 (1)第一节电气化铁路的发展概况 (1)第二节本文的工作 (3)第二章接触网设计标准及规范 (4)第一节接触网组成 (4)第二节接触网设计程序 (6)一、初步设计 (6)二、技术设计 (6)三、施工设计 (6)第三节接触网设计内容 (6)一、设计计算 (6)二、平面设计 (7)三、设备选择 (7)四、技术校验 (7)第四节区间平面设计介绍 (7)第五节隧道内接触网的平面设计 (9)一、隧道内接触网的悬挂结构 (9)二、隧道内接触网平面设计的内容及技术原则 (9)第六节接触网的设计标准 (10)一、侧面限界 (10)二、拉出值 (10)三、锚段关节设置 (11)四、中心锚结 (11)五、悬挂模式 (12)六、无交叉线叉 (14)七、电分相装置 (14)八、结构高度 (15)九、接触线的高度 (15)十、接触网的接地与防雷 (15)第七节接触网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概述 (15)第三章接触网设备选择 (17)第一节接触线索 (17)一、接触线的主要技术要求 (17)二、CTHA120的主要性能参数 (19)三、承力索的选取 (21)四、吊弦 (22)第二节支柱及支持装置 (23)一、支柱 (23)二、基础 (23)三、支持装置 (24)四、腕臂及定位装置 (25)第四章接触网的设计计算 (27)第一节b值计算 (27)第二节接触线的受风偏移和跨距许可长度的计算 (28)一、直线区段 (28)二、曲线区段 (28)三、缓和曲线区段接触线最大偏移值及跨距值的确定 (29)第三节支柱负载计算 (31)一、垂直负载 (32)二、水平负载 (33)第五章包头至惠农(DK16---DK415)区间的接触网设计 (38)第一节接触网设计计算条件的确定 (38)一、气象资料 (38)二、地质资料 (38)第二节计算负载的确定 (39)一、自重负载 (39)二、冰负载 (40)三、风负载 (40)四、合成负载 (41)第三节设计校检 (41)一、安装曲线 (41)二、接触线的受风偏移和跨距许可计算 (43)三、区间锚段长度的划分 (43)四、支柱负载计算 (44)第四节设计说明 (44)一、线索实际长度的计算 (44)二、悬挂中心至线路中心距离 的计算 (46)三、设计小结 (48)总结 (49)致谢 (50)参考文献 (51)附图1:包头至惠农(DK16+641 --- DK415+974)区间CAD平面设计图附图2:接触网设计安装示意图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电气化铁路的发展概况铁道电气化是牵引动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铁路建设和改造的主要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