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保险的性质与作用
- 格式:ppt
- 大小:135.50 KB
- 文档页数:32
第二章保险的性质与功能第一节保险的性质一、保险性质说的评介(一)损失说从损害补偿角度研究保险补偿机制。
(二)非损失说保险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性质,既然损失保险说不能涵盖人身保险,那么就在损失概念以外另寻解释。
(三)二元说财产保险与人寿保险不可能统一在一个单独的定义中,保险合同或者是损失补偿合同,或者是以给予一定金额为目的的合同,二者只能选择其一或只坚持前者而否定后者。
二、保险的定义保险是集合具有同类危险的众多单位或个人,以合理计算分担金的形式,对遭受危险事故的成员进行赔付的行为。
(与教材P29比较一下)三、商业保险与类似行为比较(一)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相同:分散风险,稳定社会不同:1、实施方式不同 2、举办主体不同3、保费来源不同4、保险金额不同(二)商业保险与经济政策性保险相同:促进经济发展,分散风险不同: 1、举办主体不同 2、经营目标不同 3、承保机制不同(三)商业保险与储蓄相同:以现有的剩余资金作将来的准备不同: 1、需求动机不同 2、权利主张不同3、运行机制不同4、行为后果不同(四)商业保险与救济相同:都是对社会经济的一种救助活动不同:1、救助方式不同 2、权利义务不同3、行为对象不同4、主张权利不同(五)商业保险与赌博相同:都具有不确定性不同:1、目的不同 2、条件不同3、机制不同4、后果不同第二节保险的产生与发展一、古代的保险思想和保险雏形(一)国外1、古巴比伦2、以色列3、古埃及4、古希腊(二)中国1、夏商时期2、诸子百家3、丧葬互助会二、现代保险的形成与发展(一)海上保险1、共同海损分摊2、海上借贷3、英国保险(1)专业海上保险公司(2)劳合社(3)海上保险法(二)火灾保险1、冰岛互助社2、英国火灾保险制度(三)人身保险1、海上保险2、制度近代人身保险是由基尔特(Guild)、公典(Mount of piety)、年金(Annuity)等各种制度汇集而成的。
(四)责任保险(五)信用保证保险三、保险的新发展(一)投资型保险1、分红保险2、变额寿险3、万能寿险(二)巨灾风险证券化1、定义2、产生原因3、主要类型(1)巨灾债券(2)巨灾期货(3)巨灾期权(三)奇特保险四、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一)旧中国保险业的形成1、外商保险的入侵2、民族保险的建立(二)新中国保险事业的创建1、成立中国人民保险公司2、接管官僚资本保险机构3、改造私营保险机构4、取消外商保险公司特权(三)我国保险事业发展的崭新阶段1、恢复保险业务2、保险主体多元化3、对外开放保险市场4、制定保险法律法规5、成立专业监管机构第三节保险的功能一、保险功能的演进(一)单一功能说(二)复合保险功能说(三)现代保险功能说二、现代保险的三大功能(一)风险保险功能(二)资金融通功能(三)社会管理功能。
第二章保险的性质第二章保险的性质、职能与作用一、名词解释1、保险2、损失说3、二元说4、商业保险5、社会保险6、非损失说一、名词解释1、保险是集合具有同类风险的众多单位或个人,以合理分担金的形式,实现对少数成员因风险事故所致经济损失的补偿行为。
2、是从处理“损失”作为保险的核心内容的一种学说。
包括损失赔偿说、损失分担说和风险转嫁说等。
3、认为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两者具有不同的性质,前者以补偿为目的,后者以给付一定金额为目的,人身保险是非损失保险的一类学说的总称。
4、保险双方当事人自愿订立保险合同,由投保人交纳保险费,用于建立保险基金;当被保险人发生合同约定的财产损失或人身事件时,保险人履行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义务。
5、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为依靠工资收入的劳动者及其家属提供基本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安定而举办的保险。
6、企图抛开“损失”的概念来解释保险的一类学说的总称,包括技术说、欲望满足说、财产共同准备说、相互金融机关说。
二、填空题1、非损失说的主要观点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2、损失说的主要观点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3、二元说的主要观点有______和______。
4、保险的基本职能是______和_______。
5、保险的派生职能是_____和_____。
6、保险商品价值量的货币表现是_________。
7、保险商品的使用价值的货币表现是________。
8、商业保险的构成要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二、填空题1、技术说;欲望满足说;财产共同准备说;相互金融机关说2、损失赔偿说;损失分担说;危险转嫁说3、否定人身保险说;择一说4、分散危险职能;补偿损失职能5、储蓄基金职能;监督危险职能6、保险费7、保险金额8、专营机构;保险合同;可保利益;大数法则;保险基金三、单项选择题1、损失分担说的倡导者是()。
第二章保险的性质、职能与作用教学要求:本章要求学生了解西方保险学说的不同流派,拓展学术视野,掌握保险的性质、保险职能、保险商品、保险的基本特征和作用。
重要内容:国外关于保险性质的若干学说、保险的概念、保险与相关经济行为的比较、保险的本质、保险的职能、作用、保险的基本分类、商业保险的定义与运作。
目录第一节保险的性质第二节保险的职能与作用第三节保险的要素第四节保险的分类第五节商业保险第一节保险的性质本节目录一、保险的概念及其含义;二、保险性质的各种学说:损失说、非损失说、二元说本节主要问题讲解一、保险的概念(保险的自然属性)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规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二、保险的内涵集合多数单位和个人约定的风险事故和约定的事件科学的计算方法建立专用基金经济赔偿或给付保险是一种经济行为三、关于保险性质的各种学说关于保险的学说:对保险内涵的认识,各国学者见仁见智,表述方法也不尽相同。
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以损失概念作为保险理论的核心,称为损失说;以非损失概念作为保险理论的核心,称为非损失说;介于两者之间的“二元说”。
(一)损失说又可以分为损失赔偿说、损失分担说和风险转嫁说三种。
1.损失赔偿说。
损失赔偿说起源于海上保险,其代表人物为英国学者马歇尔(塞缪尔马歇尔)和德国学者马修斯(E.A.M a s i u s)。
他们认为保险的目的在于补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因各种偶然事件发生所导致的损失;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是一种合同关系:保险人根据合同约定收取保费,在被保险人遭受合同规定范围以内的损失时,保险人立即给予补偿。
2.损失分担说。
该学说的代表人物为德国学者瓦格纳。
他强调保险即由众多人互相合作,共同分担损失,并以此来解释各种保险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