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
- 格式:pptx
- 大小:168.91 KB
- 文档页数:38
西方政治制度导言01、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中起决定性部分是(国体),内容决定形式,一个国家的国体决定的是(政治制度的形式)。
02、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如何组织自己的政权指的是(政体),国家形式的重要内容是(政体)。
03、直接体现了国家的统治者如何进行统治的是(政体),“政府”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政府指(国家中央行政机关)。
04、(国家结构)决定了调整和处理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权力划分的基本准则。
05、“一个国家的纵向权力结构和权力分配关系”,这句话指(国家结构)。
作为一政治概念,“西方”指的是(欧美地区的资本主义世界)。
06、作为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政体)是政治制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
在地理概念中,“西方”指的是(欧美两大洲)。
07、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所建立的政治制度的特点是(基本上仿照了英、美两国的制度)。
08、决定一个国家的国家形式是(国家性质)。
指导比较政治研究的根本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
09、(亚里士多德)是政治学科的创始人。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这句话出自(马克思)。
10、“人们不应该停留在孤立地、静止地描述某一种政治制度,而是要说明它为什么是那样的原因”,这句话反映是(历史唯物主义)。
11、“经济因素并不是决定历史过程的唯一因素,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这句话反映的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12、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政治制度时,下列观点正确的是(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这个国家所特有的)。
13、最早对政治制度进行比较研究的思想家是(亚里士多德)。
18世纪中影响了所有欧美国家的著作《论法的精神》作者是(孟德斯鸠)。
14、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被喻为政治学创立的标志,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古希腊城邦政治的比较研究)。
15、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运用的主要方法是(比较分析),它阐述了(政治统治的一般原理和法的精神)。
育明教育专注于北京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始于2006,八年辅导经验北京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政治学理论)北京大学政管学院政治学理论考研参考书目考试科目一:政治学原理1、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莱斯利·里普森著:《政治学的重大问题》,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3、李景鹏著:《权力政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俞可平著:《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5、燕继荣著:《现代政治分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考试科目二:综合一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第二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
(用胡绳版本的就可以)2. G.萨托利著:《政党与政党体制》,商务印书馆,2006年。
3.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著:《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视野》,杨红伟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4.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著:《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徐湘林等译,东方出版社,2008年。
5.唐晓、王为、王春英著:《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世界知识出版社,200 5年。
6.梁琴、钟德涛著:《中外政党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0年。
7.谢庆奎主编:《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8.杨凤春著:《中国政府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9.江荣海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九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2月第二版。
10.陈哲夫、江荣海等主编:《现代中国政治思想流派》(上、中、下)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
11.陈哲夫著:《20世纪中国思想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育明教育考研咨询QQ1559022430 徐老师政治学原理(育明教育武学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合法性2.实证主义3.以刑止刑4.群众型政党二.简答1.大同思想2.协商民主的理论意义?3.中外政治思想史上“知识统治”思想?三.论述1.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对提高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意义?2.比较古今中外政治思想史上的革命思想?综合1.全国人大的立法程序62.中央政法委73.国务院机构类型74.西方国家行政主导原因?5.政党制度对政府形成的影响6.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是在革命的哪个关键阶段写的提出了什么论断7.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对形势的分析并采取了什么措施以导致中国不同命运?8.论述一:建国以来反腐倡廉机制···9.论述二:设计一个比较政治研究框架比较若干国家的政治参与10.论述三:群众路线在革命和建设时期作用?···北大政治学考研经验贴(育明教育武学员)2014年考研早已结束,按理说我应该早点把自己的经验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01任务_0002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180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15 道试题,共 15 分。
)
1. 宪法和法律上最基本的权利主体是()。
A. 人民
B. 公民
C. 国家
D. 政府机构
2. 除中共以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合法地位的政治党派总共有:()
A. 5个
B. 6个
C. 7个
D. 8个
3. 我国采取的国家结构形式属于()。
A. 单一制
B. 复合制
C. 联邦制
D. 邦联制
4. 我国的制宪机关是()。
A. 全国人大
B. 司法部
C. 国务院
D. 中共中央
5. 凡直接选举产生的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
任期()。
A. 二年。
浅析英国议会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摘要:英国是首创议会制的国家,其议会制度被称为“议会之母”,因此,了解英国议会制度的产生形成过程,分析英国议会制度的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英国议会制度作为民主制度的产物,不仅对英国意义非凡,也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认可、采用和借鉴,在世界民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英国议会制度;发展历程;影响一、英国议会制度的产生形成过程(一)英国议会制度的开端自11世纪以后,英国国王的权力不断加强。
13世纪,约翰王统治时期经常增加额外的捐税,对外战争接连失败,还干涉封建法庭的权力,使国王与贵族的关系日趋紧张,并与教皇发生了冲突,被教皇革除了教籍。
分离倾向日益明显的强大贵族势力乘机联合教士、骑士和城市市民开始了反对国王的斗争。
1215年,约翰王被迫接受了他们所拟的《大宪章》。
大宪章保证贵族和骑士的领地继承权,由贵族和骑士组成王国的“大会议”,只有得到这个会议的同意,国王才能向封建主征收额外的税金。
这就意味着在英国长期以来至高无上的专制王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约束。
《大宪章》虽然是封建的法律文献,但具有进步意义,它的整个精神是限制王权,置王权于封建法律的约束下。
因此它被称之为“英国自由的奠基石”,是英国第一部“宪法”。
到了17世纪,资产阶级为了适应反封建的要求,对它赋予了新的解释,成为资产阶级法治的主要依据。
但约翰王并未实行这个宪章,并且准备对贵族进行新的战争。
1258年,亨利因为干预意大利战争,不顾农业歉收和饥荒,要求贵族缴纳三分之一的收入作为军费,激起了贵族的不满。
贵族武装冲入王宫,亨利无奈,被迫于当年6月在牛津召开了贵族大会,制定了《牛津条例》,把国家权力交给贵族操纵的十五人会议,国王非经同意,不得做任何决定。
《牛津条例》是继《大宪章》之后又一重要的政治和法律文献,首次提出政府主要大臣要对委员会而非国王负责以及定期召开议会的原则,公开宣布王权处于法之下,议会是全国最高立法机构。
浅淡中外政治制度摘要:纵观世界政治制度的发展,不难发现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的建立和运行一方面受到本国所奉行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本国文化传统与历史传承的约束。
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的政治差异日趋凸显,分析中外政治制度差异是进一步深入学习政治学的关键。
关键词:政治制度;中国;西方国家;古代;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是根基于以政治伦理和宗法秩序为核心价值取向的儒教思想,中国的道德集权思想通过解释人的社会属性来说明人性,将人完全社会化,孔子提出“性相近,习相远”,说明了人生而具有的本性是单一的,相同的,但个人的行为则因人而异,是变化的。
并且孔子提出人的相同本性是“仁”,认为仁是处理人们之间关系的最高行为标准。
孔子之后的孟子、董仲舒、韩愈、朱熹继承和发展人性善的理论,提出“仁政”的思想,进一步将一些社会行为作为人性。
相比较而言,西方的思想家大部分认为人的自然属性就是人性,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国家的和法律的产生,国家和法律也只有在能保证尽可能多的私人快乐的前提下才是合理的,政府和法律的建立并不是以一般的善或社会福址为基础,只是因为人类发现它们有利于保护私人的财产和权力等实力才得以建立的。
“政治制度作为规制人们政治行为的准则,其权威性、有效性、合理性的前提和基础必须从人性出发。
西方政治制度安排的人性预设主要是:人是政治动物,掌握公共权力的人有可能成为无赖,人性本恶,人是有限的存在。
在政治制度的设计安排中,充分考虑到人性的这些基本属性和基本倾向,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各种疏漏,使其发挥应有的效能。
”○1由此可以看出,中外的政治制度差异由来已久。
一.中外古代政治制度比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起源和形成的时间,与古希腊、古罗马政治制度的起源和形成的时间差不多,但是古希腊、古罗马政府的政治制度不断朝着民主的方向改革,中国古代形成的中央集权下的君主专制政体却延续了数千年之久,根深蒂固。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类型并不符合一些经典理论家的概括,它是非常独特的,它不是‘封建专制集权制度’,而是宗法家族专制集权制度,这种独特的政治制度类型,具有一些基本的特征,主要是血缘关系、家国同构、宗法家族化统治工具性制度和人治统治。
专业代码115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312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见教育部颁布的全国统考大纲623 政治学原理:①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6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丁俊萍、熊启珍主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2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含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①李秀林等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5版。
②于良春主编: 教育部“十五”规划教材《政治经济学》第二版,十六所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材编写组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2月第2版。
626 公共管理学:①黎民主编《公共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②陈振明主编《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27 社会保障:①邓大松主编《社会保险》,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版。
②李珍主编《社会保障理论》,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版。
628 西方经济学:①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②[美]曼昆著,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48 近现代中外政治制度:①浦兴祖主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②罗豪才《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与政治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1997年重排本。
③唐晓等《当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
449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杜康传、李景治著《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50 中国近现代史:①《中国近代史》李侃等编,中华书局1994年版。
②《中国现代史》王桧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51 国际政治基础:①梁守德《国际政治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44邢雨阳:21世纪初西方民主政治制度面临的困境与前景解读民主的内涵是“人民当家作主”。
在当代,民主作为一种政治价值已得到普遍认同,民主的实施已成为世界性的潮流。
西方民主始于古代雅典和罗马,经历了两个历史阶段:古代民主和现代民主。
随着资本主义的出现,人类思想家提出了代表制度理论和分权理论,探索建立多党制、议会制、分权制等现代民主制度。
西方民主制度经过二百多年的实践和发展,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为世界民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因此,有很大一部分西方学者将自由民主体制视为人类政治发展的终极目标。
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甚至在其《历史的终结》一书中宣布,自由民主战胜了最顽固的敌人苏联,它已成为“人类政府的最后形式”。
然而,自21世纪以来,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暴露出明显的制度困境。
福山、戴蒙德等学者一改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西方民主的极度自信,对美国民主的衰退做出了判断。
福山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指出:“25年前,我不知道民主制度会如何倒退,也没有理论来谈这个问题。
现在我认为,民主制度显然可能倒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普遍注意到西方民主发展演变中出现的问题,经常用“困境”“危机”“衰退”等词来描述西方民主的发展状况,深刻揭示了西方民主政治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一、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当下所面临的困境(一)英美政坛“黑天鹅”事件频发,西方民主乱象丛生。
所谓“黑天鹅事件”,现常指难以预测且不同寻常的,通常会引起连锁负面反应的事件,例如2001年的“9·11事件”等。
然而自2016年起,英、美国家政坛接连发生颠覆主流政治路线与民主模式的事件,其中英国“公投脱欧”和美国“特朗普现象”等政治投票造成的“黑天鹅事件”,对西方民主影响尤为深远,致使国际社会对竞争性选举民主的治理能力产生质疑,导致西方国家陷入政治信任度降低、政党政治的极化现象和政治腐败问题严重等不良状态。
(二)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频发,民主制度危机加剧。
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及民主化历程作者:冉丽娜唐婷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3年第24期摘要:西方民主理论是西方政治制度的基础。
要了解西方的政治制度,就必须了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产生的理论基础。
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构建是基于人民主权论、分权学说和代议制学说,为西方奠定了古典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
关键词: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理论基础;民主化历程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4-006-01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源头是古希腊时代的贵族民主政治制度,在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构成了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形成了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起点。
但是从全世界的民主化历程来看,特别是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过程来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变革,并逐步影响到全世界的民主化政治历程。
其对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也是我们了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基础。
一、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的产生最初是源于古希腊时代的民主思潮和实践。
经过了中世纪一千多年的黑暗时代后,在西方资产阶级反对中世纪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中,重新吸收了古希腊的政治学说后,逐步形成和发展出了资产阶级古典民主政治理论,为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
西方资产阶级古典民主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人权民主论、分权学说、代议制学说。
1、人民主权论“人民主权论” 是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在批判和反对“神权至上”和“王权至上”等封建专制意识形态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人民主权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让·不丹、莫奈、洛克、卢梭等先后提出并逐步系统地论述了“人民主权”的思想。
他们从人性论的“自然权利”、“天赋人权”出发,认为自由、平等、生命和财产是自然法为人类规定的基本权利,是不可剥夺、不可让与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