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安法测电阻学案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734.29 KB
- 文档页数:4
伏安法测电阻教学设计(共6篇)第1篇:伏安法测电阻教学设计第十三章第三节《“伏安法”测电阻》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伏安法”测电阻科目物理年级九年级(4)班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学习者分析九年级学生一般特征方面;1、学生抽象逻辑思想能力提高了,独立判断性明显发展,有明显成人感,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了。
2、入门能力方面:能在实验探索活动中,能自己进行料想假设,并能根据假设制定实验规划设计实验,有较强的操作能力,能自主进行实验和手记证据并通过交流合作总结得到结论。
在理论学习中能有较强分析、推理能力,会运用图书等媒体查找参考资料。
3学习风格方面:喜欢动手操作,实验探索是最好的对手方式,更喜欢小组讨论的形式,对书面的试题,应该是会从容的面对,会理性的自主学习。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索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2.培养学生保险操作意识。
二、过程和方法1、使学生进行科学探索,学会丈量电阻及减少误差的方法。
2、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分析实验数据的方法三、知识和技能1.知道“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
2.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索规划和实验方案,了解了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方法,初步形成对信息的高效性判断的意识,培养初步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
3.会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
4.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讲演。
教学着重、难点着重:1.根据实验课题的要求设计实验电路图,了解正确的操作顺序。
2.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和丈量方法。
难点:1如何根据实验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器材。
2根据实验电路图进行实物连接,并且排除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故障。
教学资源每小组同学准备2节带电池盒的干电池、开关、带灯座的小灯泡(2.5v)、定值电阻(20Ω)、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
上课环境多媒体大屏幕环境。
《“伏安法”测电阻》教学过程描述教学活动1(一)复习旧知1、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2、欧姆定律的公式是什么?它的变形公式又是什么?可以用这些变形公式求哪些物理量? 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伏安法测电阻教案高中物理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及方法。
2. 掌握使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步骤。
3. 能够运用伏安法测量电阻并进行数据分析。
二、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电池、电流表、电阻器、导线等。
2. 实验原理:伏安法的原理和公式。
三、教学过程
1. 概念讲解
首先向学生介绍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即通过实验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来计算电阻值。
2. 实验操作
步骤一:连接电路
将电池、电流表和电阻器连接成一个闭合电路,在测量电阻之前先测量电流表的内阻,并
校准仪器。
步骤二:测量电流和电压
通过调节电阻器的阻值,使电流表指针读数在合适范围内,并测量电压表的读数。
步骤三:计算电阻
根据伏安法的公式,利用测量的电流和电压值计算电阻值。
3. 数据分析
将测得的电阻值与电阻器上标注的数值进行比较,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并讨论改进方法。
四、教学小结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应该了解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和方法,掌握测量电阻的步骤以及数据
分析的技巧。
同时,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操作时要小心谨慎,避免因不慎触电引发事故。
2. 注意电路的连接方式和仪器的正确使用,避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3.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实验器材,并将实验室环境恢复整洁。
以上就是本次伏安法测电阻的教案范本,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的教学工作。
祝您教学顺利!。
伏安法测电阻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2. 学会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进行测量;3. 能够计算电阻值。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验探究电阻与电压、电流的关系;2. 学会使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3.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2.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方法;3. 电阻值的计算。
难点:1. 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处理;2. 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器材:1. 电压表;2. 电流表;3. 电阻箱;4. 导线;5. 电源。
环境:实验室。
四、教学过程:步骤1:引入新课1. 提问:什么是电阻?为什么我们需要测量电阻?2. 引导学生思考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
步骤2:讲解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1. 介绍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2. 讲解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方法;3. 讲解如何计算电阻值。
步骤3:实验操作1. 分组进行实验;2. 学生动手操作,测量电阻值;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步骤4:数据处理与分析1. 学生整理实验数据;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电阻与电压、电流的关系;3. 学生总结实验结论。
步骤5:课堂小结1.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2. 教师强调注意事项;3.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五、课后作业:1. 复习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及实验操作方法;2. 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数据、分析及结论;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理解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并掌握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方法;2.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电阻值的计算;3. 学生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4. 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伏安法测电阻的方法。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
教学方案1.滑动变阻器的作用:①保护电路;②改变R两端的电压或电路中电流大小。
2.本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从而减小误差。
3.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应置于阻值最大处。
板书:1.原理:R=U/I2.方法:伏安法3.实验器材: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待测电阻。
4.滑动变阻器的作用:(1)改变R两端的电压或电路中电流大小(2)保护电路【ppt6】实验步骤:1.调节电流表、电压表的指针到零刻度;按电路图连接实物;调节滑动变阻器到阻值最大端。
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适当位置,分别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电压表的示数U,并记录在表格中;3.电压表和电流表要注意选择适当的量程。
4.根据公式R=U/I计算出R的值。
【ppt7】进行实验:实验视频【ppt8】实验数据: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待测电阻中的电流及两端的电压,再测几组数据,并计算R的平均值。
师生根据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共同设计实验电路。
学生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进行探究实验。
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析、思考、提出观点巩固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制表和作图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论的能力提高学生根据以往知识进行分析的能力,板书:5.原理图:6.数据处理: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从而减小误差二、实验: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1.将上述实验中的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用同样的方法测定小灯泡的电阻。
2.多测几组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分别计算出小灯泡的电阻。
3.比较计算出的几个数值,看看每次算出的电阻的大小相同吗?有什么变化规律吗?4.如果出现的情况和测量定值电阻时不同,你如何解释?与同学交流一下。
【ppt9】实验目的:用电压表、电流表间接测电阻实验原理:R=U/I测量的量:(1)导体两端的电压U(2)电路中的电流I实验器材: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小灯泡。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伏安法测电阻【教学目标】1、学会用伏安法测电阻2、学生能正确熟练的使用仪器进行实验操作并能排除故障3、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教学重点】设计实验电路图、掌握正确的操作顺序【教学难点】根据电路图进行实物连接,排除接线中的故障【教学过程】1 定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实验:1)实验目的:用伏安法测量电阻阻值2)原理:I=U/R3)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待测电阻、导线4)电路图:(右图)5) 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
连接实物时,必须注意:开关应断开② 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S,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填入表格。
实验次序U/V I/A R/Ω123③算出三次Rx的值,求出平均值。
④整理器材5 讨论:(1)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压),同时又保护电路(限流)。
(3)如图是两电阻的伏安曲线,R1>R2 则R1<R2(4)简单电路的故障A、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没有示数-------故障:R短路B、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故障:R断路(5)应用:动态电路分析P当滑片P向左滑动时,电压表、电流表之间的示数变化【典型例题】小明同学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阻R1阻值(约9欧左右),电源选用两节干电池(1) 按图甲电路,将图乙中电流表正确连入电路(2) 该同学检查电路连接正确,合上开关,可是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压表示数总为3V不变,你认为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和(3)清除故障后,小明将滑片P向左滑动时,电压表示数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当P滑到某一位置时,两表读数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R=____Ω。
你认为这个结果可靠吗?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伏安法测电阻教案教案标题:伏安法测电阻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和方法;2. 掌握使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步骤;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 实验仪器:稳压直流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待测电阻、导线等;2. 实验材料:实验报告模板、实验记录表等;3. 教学资源:PPT课件、多媒体设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电阻器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电阻的概念和基本知识;2. 提问:如何测量电阻?学生回答后,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伏安法测电阻。
二、理论讲解(10分钟)1. 通过PPT课件,简要介绍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和方法;2. 解释测量电阻时所用的仪器和器件的作用;3. 强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
三、实验操作(3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2-3人,分配实验仪器和材料;2. 指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连接电路,调节电源和测量仪器的参数;3. 让学生依次测量不同电阻值的电阻器,并记录实验数据;4. 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处理,计算电阻的平均值,并填写实验报告。
四、实验结果分析(10分钟)1. 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和数据处理过程;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讨论误差来源和可能的改进方法;3.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回答相关问题,巩固对伏安法测电阻的理解。
五、实验总结(5分钟)1. 学生进行实验总结,概括伏安法测电阻的步骤和注意事项;2. 教师进行总结点评,强调实验中的重要知识点和实验技巧。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伏安法测电阻的知识;2. 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的撰写和提交。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实验中自主探究,提出改进实验方法的想法;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心得和体会;3. 提供相关实验视频和资料,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拓展。
教学评估:1. 实验操作评估: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是否规范、准确;2. 实验报告评估:评估学生的实验报告是否完整、准确、清晰;3. 知识掌握评估:通过练习题和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伏安法测电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初中物理-伏安法测电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原理2. 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操作步骤3. 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4. 实验注意事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方法和数据处理。
2. 教学难点: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实验注意事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方法和数据处理。
2. 实验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实践操作,观察现象。
3.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欧姆定律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电阻。
2. 讲解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原理:引导学生理解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解释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3. 讲解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操作步骤:详细讲解实验操作步骤,包括连接电路、调节仪器、记录数据等。
4.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实践操作,观察现象。
5. 数据处理:讲解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实验注意事项:讲解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安全操作、仪器的正确使用等。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9. 拓展与思考:引导学生思考伏安法测量电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0. 课堂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意见,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原理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
3. 评价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电压表、电流表、电阻器、导线、电源等。
2. 教学课件:用于展示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
伏安法测电阻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学习并掌握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
4. 加深学生对欧姆定律的理解,使学生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原理。
2. 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操作步骤。
3. 欧姆定律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操作步骤。
2. 欧姆定律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欧姆定律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实验测量电阻的阻值。
2. 讲解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原理,解释电压、电流与电阻之间的关系。
3. 演示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操作步骤,包括电路连接、仪器使用等。
4.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阻的阻值,记录实验数据。
5.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总结电阻阻值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6. 讲解欧姆定律的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8.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步骤。
2. 采用演示法,演示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操作。
3. 采用实验法,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4. 采用问答法,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总结电阻阻值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5.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资源1. 实验室设备:电压表、电流表、电阻箱、导线等。
2. 教学课件: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步骤、欧姆定律的应用等。
3. 课后作业: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掌握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步骤。
2.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电压表、电流表等实验仪器。
3. 学生能够分析实验数据,总结电阻阻值与电压、电流的关系。
4. 学生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教案教案标题: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和方法。
2. 学会使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电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导线等。
2. 实验材料:不同电阻值的电阻器。
3. 实验环境:安全、整洁、宽敞的实验室。
教学过程:引入:1. 向学生简要介绍伏安法测电阻的背景和重要性,以及实验目标和意义。
实验步骤: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2-3人。
2. 学生根据实验要求,连接电路:将电源正极与电流表正极相连,电源负极与电压表正极相连,电压表负极与电阻器一端相连,电阻器另一端与电流表负极相连。
3. 调节电源输出电压,使电流表读数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4. 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计算电阻值。
5. 更换不同电阻值的电阻器,重复步骤3和4,得到一组电流-电压数据。
数据处理:1. 学生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电流-电压图像。
2. 分析电流-电压图像,确定电阻值的计算公式。
3. 学生利用计算公式,计算不同电阻值的电阻。
实验总结:1.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伏安法测电阻的步骤和操作要点。
2. 学生讨论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来源,并提出改进方法。
3. 学生思考伏安法测电阻的应用领域和意义。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伏安法测量其他电路元件的电阻,如电线、电池等。
2. 学生可以设计其他实验,探究电阻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
评估方法: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数据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等内容。
2. 实验表现: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巧和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拓展阅读:1. 学生可以阅读相关教材或参考资料,了解更多关于伏安法测电阻的知识和应用。
2. 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实验心得和发现。
教案建议和指导:1. 在引入部分,可以通过实例或图表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实验步骤要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文字描述。
伏安法测电阻教案伏安法是一种常用的电阻测量方法,通过施加一个电压并测量通过电阻的电流来计算电阻值。
伏安法测电阻的关键是确定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使得测量准确可靠。
以下是一份1200字以上的伏安法测电阻的教案,供参考:【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伏安法是一种电阻测量方法;2.理解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和步骤;3.掌握使用数字万用表进行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操作;4.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和步骤;2.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掌握和操作技能。
三、教学准备:1.实验装置材料:电源、电阻、数字万用表、导线等;2.实验预习资料。
四、教学流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引出伏安法测量电阻的概念和意义,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理论介绍(15分钟)简要介绍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和步骤:(1)原理:根据欧姆定律,当通过电阻R的电流为I时,电阻两端的电压为V,即V=I×R。
通过测量电压和电流,可以计算出电阻的值。
(2)步骤:连接电路,设置电压和测量电流,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阻值。
3.实验操作(40分钟)(1)实验准备:将电源、电阻、数字万用表等连接好,确保实验仪器能够正常工作。
(2)实验操作:a.连接电路:将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数字万用表的伏安档和电流档相连,将电阻连接在电流档和地线之间。
b.设置电压:调节电源输出的电压,保证测量电阻时电压稳定。
c.测量电流:在电压稳定的情况下,读取数字万用表上的电流值。
d. 计算电阻:根据伏安法的原理,使用 Ohm 定律计算电阻的值。
4.分析和讨论(15分钟)(1)学生讨论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否受到影响,并分析影响因素。
(2)学生分析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并提出改进方法。
5.实验总结(10分钟)(1)总结实验过程和操作技巧。
(2)回顾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和步骤。
六、拓展延伸:在课后,鼓励学生对电阻测量的原理和方法进行深入学习,了解其他测量电阻的方法,比如桥式测量法等。
初中伏安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伏安法测定电阻的原理和实验操作步骤。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伏安法测定电阻的原理2. 伏安法测定电阻的实验操作步骤3.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4. 实验注意事项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欧姆定律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定一个电阻的阻值。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伏安法测定电阻的阻值。
2. 讲解伏安法测定电阻的原理讲解伏安法测定电阻的原理,即通过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利用欧姆定律计算出电阻的阻值。
3. 演示实验操作步骤教师演示伏安法测定电阻的实验操作步骤,包括:连接电路、调节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压和电流、计算电阻阻值等。
4. 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人测一组电阻的阻值。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电阻的阻值,并填入实验报告。
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数据进行讲解和分析,指出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
6. 实验注意事项总结实验注意事项,如:连接电路时要注意电路的安全性;测量电压和电流时要准确读数;计算电阻阻值时要仔细核对等。
7.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伏安法测定电阻的原理和实验操作步骤,能够独立完成实验,并能够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四、课后作业1. 复习伏安法测定电阻的原理和实验操作步骤。
2. 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数据和电阻阻值的计算。
3. 思考如何提高伏安法测定电阻的准确度。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兴趣的培养。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伏安法测电阻》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进一步熟悉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正确使用2. 学习据欧姆定律用伏安法测电阻的方法3.知道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及电路图二、教学重点:学会用伏安法测电阻的方法三、教学难点:会用伏安法测电阻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同学们上节课学习了欧姆定律,并已能用欧姆定律的公式做一些简单的计算,现在请同学们看这样的题目:用电压表测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5 V,用电流表测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为0.2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多少?(同学们练习,让两个同学板演).(此题目是上节课欧姆定律公式的巩固应用,其目的是:巩固旧知识;引入新课题。
)师:如何知道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呢?生:可以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压和电流。
对,我们找到了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伏安法”测电阻。
(自然引入,并板书课题)(二)、新课教学1、提出问题师:如果要测量这个未知电阻的阻值,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分别用什么测?生:用电压表测电阻的电压和电流表测电阻的电流。
师:根据什么公式算出这个电阻的阻值?生: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U/I 。
(引入实验原理)师:对,R=U/I这就是这个实验的实验原理,下面请大家画出实验电路图,并根据电路图写出所要的器材和实验步骤。
实验原理:R=U/I实验器材:电源、开关、电阻、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导线实验步骤(学生自己设计,小组讨论并发言,教师总结)(1)根据电路图把实验器材摆好。
(2)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引导学生回答在连接电路中应注意的事项:①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②注意电压表和电流表量程的选择,“+”、“-”接线柱。
③滑动变阻器采用“一上一下”接法,闭合开关前,滑片应位于阻值最大处,同时移动滑片时,移动速度要慢。
(3)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分别测出对应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并做好记录。
电压(V)电流(A)电阻(Ω)123待测电阻:Rx=(4)实验完毕整理器材。
15.3 “伏安法”测电阻(教案)20242025学年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沪科版(安徽)在设计这堂《伏安法测电阻》的物理实验课,我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理解并掌握伏安法测电阻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在活动中,学生不仅能够提升实验技能,还能深化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1. 运用伏安法测定电阻的阻值;2. 理解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3. 能够正确使用电压表、电流表等实验器材;4. 培养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是伏安法测电阻的操作过程和数据处理,难点是对于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对于实验误差的认知。
我会带领学生回顾欧姆定律的内容,引入伏安法测电阻的概念,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然后,我会为学生讲解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并在实验室现场演示。
在演示过程中,我会强调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
实验完成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享,讨论实验结果和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
活动重难点在于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对于实验误差的认知。
我会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让他们理解并接受实验误差的存在,知道如何减小误差。
课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和拓展延伸,让学生通过写实验报告、讨论实验结果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实验技能。
这堂课我希望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设计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学生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学生需要使用电压表、电流表等实验器材,这些器材的电压和电流可能较大,因此,我在现场演示时,要特别强调操作的正确性,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
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涉及到欧姆定律,学生需要理解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我在讲解原理时,要尽可能的简洁明了,让学生能够快速理解。
再次,学生实验数据的处理。
在实验中,学生需要记录电压、电流等数据,并运用这些数据计算电阻的阻值。
伏安法测电阻教案伏安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电阻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欧姆定律和电压分压原理进行测量,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来计算出电阻的值。
教学目标:1. 了解伏安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操作;3. 学会使用万用表进行电流和电压的测量;4. 能够通过伏安法正确测量电阻的值。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电源、电阻、导线、开关、万用表;2. 实验材料:实验记录表格、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欧姆定律的内容,即电阻R与电流I和电压U之间的关系;2. 提问:如何通过测量电压和电流来计算电阻的值?3. 引出伏安法的概念,说明其用于测量电阻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操作演示(15分钟)1. 示范测量电阻的实验操作:连接电路、调节电流大小、测量电压;2. 注意事项:保持电路连接稳固,准确读取电流和电压的数值,记录实验数据。
三、学生实验操作(3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操作;2. 每个小组依次进行测量电阻的实验;3.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和讨论,确保实验操作正确;四、实验结果分析(10分钟)1. 由学生上台展示实验结果,并进行解读和分析;2. 学生互相批评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3. 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帮助学生理解实验结果的意义。
五、实验总结(15分钟)1. 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电阻的平均值,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2. 学生填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3. 学生讨论伏安法测量电阻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2. 引导学生思考、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拓展延伸:1.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不同方法,比如改变电流大小和测量电压的位置等;2. 学生可以进行更复杂的电路测量实验,比如测量不同电阻的串并联组合等;3. 学生可以学习并了解其他测量电阻的方法,比如桥式测量法等。
这是一个简要的伏安法测量电阻的教案,根据具体的教学需要和实际情况,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时间和方法。
伏安法测电阻学案教案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第三节“伏安法”测电阻
何元秋济宁学院附中
学习目标
1.根据欧姆定律设计实验,测算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
2.通过亲自动手测算和分析讨论,探究灯丝的电阻跟温度的关系。
课前准备
1.复习回忆
还记得测算物质密度的方法吗?用天平和量筒分别测出物体的
和,根据公式可求出密度。
这种间接测量物理量的方法在物理学中经常用到。
还有哪些物理量是用间接法进行测量的?
2.预习记录
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
合作探究
说明
一、提出问题
电流可以用电流表测量,电压可用电压表测量,那么怎
样测量一只灯泡(或其他导体)的电阻?
二、设计实验
活动1:根据欧姆定律设计实验,测算小灯泡工作时的
电阻:
1.写出利用欧姆定律求电阻的公式:。
根据此公式,要测算电阻先要测出哪些物理量?
2.要测量上述物理量,需要哪些器材?
3.观察实验用的小灯泡,其标示的电压值是多少? 这个电压是该灯泡正常工作的电压,灯泡两端的电压不能达到标示值的倍以上,否则会烧坏灯泡。
那么为了调控灯泡的电压,实验时还需要什么器材?
4.请画出实验电路图。
活动2:连接电路,测出灯泡在不同亮度时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将测量数据记入表中。
四、分析与讨论
活动3:根据表中实验数据求出每次的电阻值,并加以比较,看有什么发现。
1.随着灯泡亮度增强,你测出的电阻 (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2.如果几次电阻值不同,你认为主要原因是误差吗请说明理由。
你猜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进行实验之前,可先让学生说说实验注意事项。
3.让小灯泡由不亮逐渐变为正常发光,分别用手摸一
下灯泡,感受其温度如何变化。
思考讨论:灯丝电阻跟其温度高低有什么关系?
想一想:家用白炽灯往往在刚接通电路的瞬间被“闪”
坏。
你能说明原因吗?
联系生
活,丰富、加
深学生的认
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