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大路如歌国检专题片解说词.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14
大路如歌国检专题片解说词迎国检电视专题片[序]背景伴强劲音效,展示大美长白山、通化市城区俯瞰……在广袤的大地上,在崇山峻岭中,一条条宽敞绚丽的大道,蜿蜒于通化大地;一座座大桥凌空飞渡,天堑变成通途……,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农村公路缠绕在山水之间、穿越在阡陌的沃野。
[解说词]这里是吉林省东南部和东北东部最大的区域中心城市,素有东北东部大通道重要枢纽之称的通化市。
15,195 平方公里的广袤之地,有3条国道,3条省道,2条高速公路在此交汇,一条条公路,阡陌纵横,绵延千里,犹如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活跃在这道靓丽风景线上的工作者们,正是沐浴着改革春风成长壮大的通化公路人。
多年以来,他们在这块浸润着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土地上,牢记职责,不辱使命,运用大手笔,以大地为纸,勾画出一幅幅美轮美奂的交通蓝图;他们胸怀大气魄,励精图治、苦干实干,以公路为弦,弹奏出一曲曲让后人永久传唱的壮歌。
【特技推出片名】大路如歌精彩在我——通化市“十一五”期间公路管理创新发展回眸【黑屏叠出字幕】数字·诠释着奋斗的内涵[解说词]公路是公益性基础设施,它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行。
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公路;城市的跨越前进,离不开公路。
通化公路人牢记“三个服务”理念,以修好路、养好路、管好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突出建设“和谐公路”这个主题,用他们感动历史的创业和开拓精神,用他们的严格管理和艰辛付出,通过创造良好的公路环境,使自己前进的节拍融入了时代改革发展的进程。
“建养并重”是通化公路管理部门不懈的追求。
“十一五”期间,在省交通运输厅、省公路管理局的关怀支持下,在市交通运输局的正确领导下,共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1亿元,完成公路网化工程建设投资5.99亿元,建设一级公路38.9公里,二级公路173.4公里,比“十五”末期增加212.3公里。
干线里程由2005年的710.8公里,增加到2010年的1219.7公里,增幅71.6%;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24.11亿元,新建农村公路3568.1公里,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目标125%。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3篇就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而言,它是对电视画面内容的文字解释和说明。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电视专题片解说词范文,欢迎参阅。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1张家界,地处湘西北,位于武陵山脉腹地,澧水中上游,辖永定区、武陵源区、慈利县和桑植县,总面积95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5万,其中,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7%。
张家界因奇山得名,因旅游立市。
建市二十二年来,张家界市各族儿女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拥政爱民,拥军优属,在双拥创建工作中,更是用热忱和真情谱写了一曲曲令人感动的双拥之歌。
第一章:红色热土世代传承张家界,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贺龙元帅的故乡。
1935年,任(读二声)弼时、贺龙、关向应、王震、肖克率领红二、六军团,在这里建立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带领老区人民打土豪,分田地,与敌人展开浴血奋战。
同年11月,红二、六军团实施战略转移,强渡澧水,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传唱至今的桑植民歌《马桑树儿搭灯台》、《门前挂盏灯》就再现了老区人民当年送别红军依依难舍的真情。
七十多年过去,勤奋朴实,坚韧不拔,敢为人先的张家界人民没有忘记历史。
张家界历届市委、政府领导更是将光荣的革命传统发扬光大,将双拥工作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武装建设的总体规划。
建立健全双拥组织与服务体系,形成了从地方到部队,从协调机构到成员单位,从领导到基层的双拥工作网络。
新一任市委书记胡伯俊,市委副书记、市长赵小明以身作则,亲历亲为,带头参加议军会议、军地联系会议,带头参加军事日活动,带头走访慰问部队,带头为部队办实事、解难题,督促落实各项优抚政策。
张家界军分区首长经常深入基层检查落实拥政爱民工作情况,要求部队积极参加地方经济建设,为地方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作为地方和部队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张家界市双拥办在各级政府和部队的支持下,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安排了专门的办公场所,落实了专项预算经费,有效地促进了全市双拥工作的顺利开展。
2021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第一集解说词_2021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第七集艰辛探索观后感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日子,今年的国庆节已经顺利举办了,全国人民都在等待着节日的到来,这是祖国母亲的生日,也是亿万万中华儿女最为骄傲自豪的日子。
今天给大家分享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第七集的观后感!2021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第七集艰辛探索观后感主要内容: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形成初步的系统的思路。
中共八大的召开,标志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
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作出重要理论贡献。
七千人大会,代表们畅所欲言,针砭时弊,总结教训。
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在曲折中发展,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解说词:1955年11月1日,毛泽东离开北京到各地视察。
途经天津、德州、济南等16个城市,每到一地,毛泽东都与当地主要负责同志谈话,调查生产建设情况。
此前一个月,中共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在1956年召开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为了给八大作准备,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进行了大量周密的调查研究。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之后,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怎样巩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面对这样一个全新课题,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艰辛探索,积累了重要经验。
毛泽东在外地考察结束、回到北京后,又先后听取国务院35个部门的工作汇报,还有国家计委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汇报,总共持续了四十三天。
1956年2月14日,农历大年初三,毛泽东在中南海颐年堂听取国务院第三办公室关于重工业的汇报,这是43天汇报的第一场。
就在这同一天,苏共二十大在莫斯科开幕。
会议期间,暴露了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
这对正在思考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无疑要引起高度重视。
毛泽东说,苏联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
迎国检专题片解说词迎国检专题片解说词之一:学校迎检专题片配音脚本清末的锦绣蓉城,古老的华西学堂,在纯朴钝拙的文化风气里,追求真,善,美的先声。
如今的华西,经历多年的磨砺,经过一百多年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仍然坚持对科学教育的真理,为我国寻求良好的人文教育,艺术和体育教育。
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理解爱,体验爱,表达爱。
为我校艺术教育的实际,学校提出了“真理纳奥米,臻于至善”的指导思想,艺术教育,艺术欣赏盛开的鲜花,竞相辉煌。
改善学校的管理制度,以提升教师的艺术修养,完善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基础设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风景如画的校园,雄伟的逸夫楼,艺术和物理层,一个设备齐全的艺术教室,学生的艺术作品陈列走廊......轻轻漫富乙二醇艺术,品尝华西学生隽永的美丽。
为了满足爱美追求更高的艺术系学生,在艺术学校聘请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兼职美术老师,以及外部专家, 12 ,与美国开展的教育,美国的教育,使教室内外到处有美国发现,总是有美国的创作,无论温暖的春天,夏天,梁丘,冬天,西园,艺术之花常开不败。
渐渐地面对孩子的成长,在面对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美国儿童艺术学校的艺术教育更清楚地分阶段和有针对性的在美国研究所的味道的基础上,学习创造美。
“新韵”少女合唱团的声音天籁,管带有力的低转的旋律,舞蹈队的轻歌曼舞,陶器旋转艺术界票据......所有学生告诉我们在西方的艺术感受。
为了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拓展艺术教育在学校的宣传,学校新年音乐会每年举行一次,如:金色歌剧院举办“新年音乐会韵飞扬”在傲慢音乐厅“乘着歌声的翅膀新年音乐会“在学校”风和树木共度新年文艺晚会“等。
音乐会不仅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搭建一个展示平台,艺术欣赏的盛宴,让艺术教育在城市的学校开始,赢得了不同的艺术团体和交流的机会,如:2004年,“新韵”女孩“科罗拉多合唱团合唱团应邀在成都,成都娇子音乐厅,为广大的人民奉献了一场音乐盛宴。
2006年学校舞蹈队应邀参加成华区“ 2008年中国教育冲进”文艺演出。
瑞丽市迎国检专题片解说词迎国检专题片解说词之一:瑞丽市召开“两基”迎国检专题汇报会瑞丽市召开“两基”迎国检专题汇报会2010年10月12日上午,我市召开“两基”迎国检工作专题汇报会,四班子分管领导专题听取各乡镇和各部门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市委副书记黄彪、市人大副主任瑞红、市政府副市长排桂红、市政协副主席艾徐、市政府市长助理杨正堂,市委办督查室、市政府办督察股、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人事局、市广电局等有关部门的主要领导,各乡镇分管教育的领导,以及全市各中小学校校长和城区学校校长,共计42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市教育局通报了全市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
听取了各乡镇、部分学校和各相关部门关于“两基”迎国检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市委黄彪副书记对全市“两基”迎国检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了充分的肯定。
并指出,我市“两基”迎国检工作已全面进入收尾及精细化完善阶段,为确保“两基”迎国检各项工作落实到位,要求:一是要统一思想,切实加强对“两基”迎国检工作的领导。
要树立大局思想,把“两基”迎国检工作放在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的位置,作为当前的一件政治任务来抓。
不能仅仅只为了迎检而工作,要着眼于未来,巩固提升“两基”成果,为普及十三年教育打好基础,为瑞丽乃至云南的新一轮跨越新发展打好教育基础、人才基础。
二是要落实责任,明确任务。
三是要全面发动,全社会参与,营造氛围。
四是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分类指导,确保工作落实。
五是要打牢基础,充分准备。
最后,排桂红副市长对全市“两基”迎国检最后收尾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和部署:一、目前,我市已进入“两基”迎国检攻坚阶段,务必高度重视,精心准备。
各乡镇、各部门和学校要绷紧弦,精雕细刻,确保10月30日前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市“两基”迎检办要安排好工作日程;每十天向市领导作一次“两基”工作汇报;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基本情况和数字准确、吻合。
二、全力做好“保学控辍”和扫盲工作。
宣传片解说词5篇范文第一篇:宣传片解说词片头:我们行走于平川高地,寻找风的痕迹。
我们引导每一缕清风,牵引无穷动力。
我们感受自然的律动,寻找转化的灵感。
我们探索未来,发展无限可能。
集沙成塔,海纳百川,源于吐鲁番风电公司每一个微小的个体艰苦奋斗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08年11月华能吐鲁番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开始了在新疆广袤的戈壁滩上“战风沙、斗酷暑”的创业之旅。
公司致力于在新疆吐鲁番地区新能源的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在华能新疆公司的带领下,公司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华能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在安全生产上下功夫,在经营管理上做文章,在风电发展上想办法,扎实开展了各项工作,全体干部职工精诚协作,同心戮力,真抓实干,克服了人员少、任务重等诸多困难,创造出了骄人的业绩。
创优争先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
一路走来,公司将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新能源产业在疆的建设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作为奋斗目标。
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优化队伍,优化机制,优化经营,狠抓安全生产,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通过持续不断地创造,为企业创造效益,为职工创造幸福,为社会创造财富,力争发展成为资产优良、实力雄厚、管理先进、全疆一流,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风电标杆企业。
党员教育篇:以人为本,实事求是公司始终按照“两个坚定不移”要求,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总书记“三严三实”等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中心内容,分层次,分重点,有选择地组织学习各种党建理论,采取导读制、交流制的方法强调党员必须具有责任意识。
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拒腐防变意识,保持清正廉洁,让“勤政、廉洁、清廉”成为每一位党员干部的执政标准。
工会活动篇: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公司领导和上级工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职工大力支持与配合下,以思想教育为重点,以生产经营为中心,以职工业务素质提升为目的,结合公司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职工文体活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陶冶职工情操。
吉林省公路局专题片解说词公路局专题片解说词之一:国检公路发展纪实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大路为弦谱新篇[解说]位于东北腹地的吉林省,在时代版图上是一个写满传奇、写满故事的热土,也是一个写满感动、写满奋斗的土地!传奇,来自于创业路上的点点滴滴;感动,来自于寒暑中的奉献;奋斗,伴随开拓者前进的脚步,在歌声中,条条公路把吉林振兴的蓝图高高托起。
吉林公路在时代的画卷中,写下了令人惊叹而又闪光的诗行,而吉林公路跨越式发展的激情与精神,就是这闪光诗行中,最耐人寻味,给人以启迪的诗句。
[出片头题目]大路为弦谱新篇——吉林省“十一五”期间公路发展纪实电视专题片解说词[推出第一章节名——使命与责任][解说]牢记职责,不辱使命是做好公路管理工作的不竭动力。
吉林省公路局历届领导班子始终牢记“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宗旨,以建设负责任行业为己任,带领干部职工用新理念谋划发展,用新思想引领发展,用新方式推动发展,用新技术促进发展。
吉林公路人把修好路、养好路、管好路、服务地方经济的责任扛在肩上,本着“养护为民、管理为民、服务便民、执法爱民”的宗旨,用汗水、智慧和忠诚履行着对党、对人民、对脚下公路的庄严承诺,为地方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一五”以来,“建设重要,养护更重要”、“公路通、百业兴”的理念深入人心,吉林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契机,大力推动公路事业的发展。
“十一五”期间,全省建成一级公路1855.5公里,二级公路9086.9公里,全省公路里程达90437.4公里,比“十五”末期增加40129.4公里;公路密度达48.3公里/百平方公里,全省公路隧道66075.8延米/79处。
以省会长春为中心,以国省干线为骨架,干支相连、二十城乡相通的出边、入海的吉林公路交通网初步建成。
二级以上公路占公路总里程的14.1%。
公路总里程居全国第24位,公路密度以国土面积计算居全国第23位。
最新整理建设交通的辉煌乐章电视宣传片解说词当一幢幢别具风格的建筑拔地而起,当浓浓的绿意掩映整个小区,当环卫的车轮画出城市永恒的美丽,当清澈的自来水和着甜蜜一起开启,当条条宽畅的道路成为希望的起点……你会被这座城市洋溢的青春和激情所感动。
南汇,这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海滨城市,如棵棵千年银杏,虽然饱尽历史的沧桑巨变,但仍傲雪风霜,顽强的生命力孕育了南汇灿烂的历史文化,浦东琵琶、锣鼓书等丰富的民间艺术成了人们抒情达意的艺术形式。
同时,也涌现了张闻天、傅雷和钦赐状元顾天成等蜚声海外的历史文化名人。
跨入新世纪,南汇人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抓住“空港、海港”开发的大好机遇,迈向海洋、迈向世界,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昔日一个荒芜的小渔村变成了美丽的海滨城市。
有一组数据引人注目:进入新世纪,南汇建设了条总长度达到公里的各类公路;建成了总面积为平方公里,覆盖率达到%的绿化;建造了总规模达到万平方米的各类建筑物,完成项重大工程和实事项目……这数字和工程记载着城市发展的进程,同样也记录着建设和交通人奋发有为的身影。
在其背后,又凝聚了建设和交通人多少的智慧和汗水。
他们用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雕塑着南汇这个美丽的家园。
建设是城市发展的根,交通是城市繁荣的魂。
顺应着南汇大开发、大建设的呼唤,20xx年调整成立的南汇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担负着南汇城市建设、管理和综合交通的重要职能,现有职能科室12个,直属企事业单位23家,员工人。
招商注册企业287家。
近年来,由于平稳有效的改革使体制更加合理、管理更加顺畅、服务更加到位。
改革中应运而生的南汇首家具有一级资质的两港市政公司,正在南汇的大建设中大显身手。
“两港一城”的开发建设,牵动着世人的目光,作为建设南汇的职能部门,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一班人审时度势,以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立足全局的工作理念,高屋建瓴的前瞻眼光,全力推进以覆盖全区的道路交通为主的“枢纽型、网络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一系列市政重大工程和实事项目。
学校督导评估迎国检解说词尊敬的各位领导,“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这个暖意融融的冬日里,我代表全体教职工,欢迎您来到美丽的县最东部—北郭乡,这里是北郭乡第一初级中学,我是校长明刚。
我校是市文明单位,亚明精神的发源地,首先您驻足的地方是德育广场,它的命名来源于这块文化石上“尚贤德求卓越”“德”字,我们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以贤德为首,追求卓越的精神和传统,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这句话现在已经成了我校的校训。
文化石的背面写有一个“和”字,这些文字预示着北郭一中的发展前景和方向;这块文化石是由市人大代表廷和同志捐赠的,我们的教育得到了周边群众的大力支持和鼎力相助,北郭一中全体师生正在努力改造校园环境,为打造“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做准备。
广场上还竖起了孔子雕像,它激励着我校师生奋发向上、追求新知。
每周一我们都要在这里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师生同在国旗下聆听那《国旗下的演讲》,每到上午课间操时,同学们整齐的步伐、嘹亮的口号声、飘扬的班旗,俨然是一幅“沙场秋点兵”的阵容。
每到课外活动时间时,你会看到有的学生在打乒乓球、有的学生在打羽毛球,有的在踢毽子,有的在跳绳,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在这个广场上拉开了帷幕。
这里又成了孩子们的活动乐园。
(图书阅览室)您现在看到的是我校的图书阅览室,多样的图书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高尔基说过“书籍——人类进步的阶梯”,它是人类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图书室——学生的第二个课堂,学生能从中汲取营养,扬个性。
针对于图书室的管理工作,学校成立了专人负责的管理模式。
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包括《图书管理制度》、《图书借阅制度》、《图书维护与赔偿制度》等等,逐步将图书室管理工作规化、科学化,为正确、高效地使用图书室、阅览室提高有利的保障。
每天的课外活动时间都有大量的学生借阅书籍,我们还和市图书馆结对,定期为我们增加一定数量的图书,并且学生办理的图书证在这两个地方都可以借阅图书。
宣传片解说词(实用17篇)写写帮会员为你精心整理了17篇《宣传片解说词》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篇一:宣传片解说词企业宣传片:1.大别山前、筚路蓝缕、砥砺前行四十四载、苍龙一跃、勇立潮头积小流聚江河;积跬步越千里一土一木一开拓,一吟一颂一山河2.历史证明实力,而实力成就未来3.快速实现从____到____的巨变。
4.勤恳诚信、惠人达己5.筑品质山河、成百年基业6.激情成就事业,争先创造辉煌7.注重“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与“专业化、区域化”的运营模式8.人才技术成为驱动企业发展的新引擎9.勇当社会责任,共筑幸福中国10.潜心谋划自身发展,同时不忘回报社会11.承载人类梦想的高品质居住环境,无不成为大地之上的靓丽风景;传承建筑艺术的时代精品,无不诉说着山河人的建筑情怀。
12.高举一面旗帜、坚持两大模式、促进三业融合、推进四商互动以世界级的品牌和现代化管理能力,打基础、提内涵、促转型、谋发展,为成为“湖北顶尖、行业领先、客户首选、社会赞誉”的综合性企业而不懈奋斗。
13.爱心赢得品牌,科技创造未来14.一种改变一切的力量,一个已经开始的未来,互联网短短32年时间,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文明时代的崭新篇章,正上演一场影响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深刻变革。
时刻焕发出震撼人类心灵的力量。
15.集团始创于1984年,在总经理带领下,通过现代先进资本运作手段,企业规模不断扩张,现已发展成为综合型、现代化、规范化运作的现代企业集团。
16.肩负“为顾客创造价值,为员工提供发展空间,为社会、厂商、股东创造效益”的使命,“打造国内最具竞争力的家电连锁企业”的企业形象,弘扬“挑战极限、力求完美”的企业精神。
17.企业愿景——做行业的持续领跑者为梦想而奋斗,人生才会更精彩,一时的成功是机遇,持续的成功才是价值的体现。
18.生命是过程,责任是对生命的不变承诺,责任推动着企业向更远的方向发展。
”可持续发展正是基于对责任的感悟。
迎国检电视专题片[序]背景伴强劲音效,展示大美长白山、通化市城区俯瞰……在广袤的大地上,在崇山峻岭中,一条条宽敞绚丽的大道,蜿蜒于通化大地;一座座大桥凌空飞渡,天堑变成通途……,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农村公路缠绕在山水之间、穿越在阡陌的沃野。
[解说词]这里是吉林省东南部和东北东部最大的区域中心城市,素有东北东部大通道重要枢纽之称的通化市。
15,195 平方公里的广袤之地,有3条国道,3条省道,2条高速公路在此交汇,一条条公路,阡陌纵横,绵延千里,犹如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活跃在这道靓丽风景线上的工作者们,正是沐浴着改革春风成长壮大的通化公路人。
多年以来,他们在这块浸润着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土地上,牢记职责,不辱使命,运用大手笔,以大地为纸,勾画出一幅幅美轮美奂的交通蓝图;他们胸怀大气魄,励精图治、苦干实干,以公路为弦,弹奏出一曲曲让后人永久传唱的壮歌。
【特技推出片名】大路如歌精彩在我——通化市“十一五”期间公路管理创新发展回眸【黑屏叠出字幕】数字·诠释着奋斗的内涵[解说词]公路是公益性基础设施,它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行。
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公路;城市的跨越前进,离不开公路。
通化公路人牢记“三个服务”理念,以修好路、养好路、管好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突出建设“和谐公路”这个主题,用他们感动历史的创业和开拓精神,用他们的严格管理和艰辛付出,通过创造良好的公路环境,使自己前进的节拍融入了时代改革发展的进程。
“建养并重”是通化公路管理部门不懈的追求。
“十一五”期间,在省交通运输厅、省公路管理局的关怀支持下,在市交通运输局的正确领导下,共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1亿元,完成公路网化工程建设投资5.99亿元,建设一级公路38.9公里,二级公路173.4公里,比“十五”末期增加212.3公里。
干线里程由2005年的710.8公里,增加到2010年的1219.7公里,增幅71.6%;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24.11亿元,新建农村公路3568.1公里,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目标125%。
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40.6公里。
全市形成了以高等级公路为主骨架,以国省干线公路为依托,以农村公路为脉络的沟通城乡、贯通全市、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为通化市出海入关、繁荣昌盛奠定了坚实基础。
早在2004年,通化市的1010个行政村就全部实现了村村通油路(水泥路),比全省规划目标提前了6年时间。
农村公路建设的快速推进,为富民惠民、改善民生打下了坚实基础。
如今,一条条宽敞整洁的农村公路沿线,一座座农民新居如雨后春笋般屹立两旁。
宽阔平坦的水泥路、柏油路,不仅给农村交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广大农村群众喜上眉梢,还带动了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成为一条条承载着广大农村群众希望与梦想的致富之路。
【画面:农村公路建设、水泥路到农民家门口、乡村通客车等】为了解决农村公路“重建轻养”问题,通化公路人认真谋划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目标体系,明确农村公路养护主体,健全机构,落实责任,先后实施了“4个3”工程和“4554”战略,确保农村公路“有路必养、养必有成”。
【画面:乡镇养护管理站,绿化承包人管护责任制,各类图表,农民(老年)护路队等】在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工作中,针对部分农民在农村公路两侧植树台、边坡种植庄稼,非法蚕食、侵占公路用地行为,柳河县开展了依法回收公路用地及公路绿美化活动。
依法回收农村公路用地6958亩,实行路田分离民,以沟为界,进行公路绿美化,打造公路绿色通道,保证了农村公路设施完整、功能完善、环境优美,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画面:柳河县委、政府文件,动员大会,回收行动现场、植树台和边沟整型和修整、植树绿化等】[黑屏叠字幕] 品牌·彰显管理的创新[解说词]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
通化市公路人围绕建设“和谐畅通路”这个品牌,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建设、养护、管理并重”的理念,切实抓好公路的预防性、经常性、重点性和科学化养护。
日常养护工程“求精”,大中修工程“求深”,在养护管理质量、成本控制、安全生产、设备管理和科技养护上进行积极探索,着力推动养护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和高效化。
[画外音]公路管理处处长宋克:公路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养好管理好公路,服务社会。
让公众出行更便捷、更畅通、更安全、更和谐、更高效,是我们养护管理工作的目标和追求。
为了常年向社会提供方便、快捷、安全的公路道路环境,我们在“管理、创新”上下功夫,全面提升公路通行保障水平,精心打造“更畅通、更安全、更和谐、更高效”的通化公路养护管理新形象。
[解说词]管理可以带来效益,管理是公路行业永恒的主题。
五年来,通化公路人紧紧围绕“全年养护、全面养护”的指导方针,从加强规范管理、增强服务功能入手,破除“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的旧观念,增强不进则退的危机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率先发展的责任感,认真履行做一个负责任行业的职责。
千方百计抓养护,想方设法抓管理,脚踏实地抓落实,齐心协力抓创新。
他们着力突破路域环境治理难点、突出山区公路安保工程特点、展现人性化服务亮点,确定“一路一景观、一路一亮点、一段一精品”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易树则树、易花则花、易草则草,优化设计,打造形式多样、和谐统一的路域特色。
“畅、洁、绿、美、舒、安”是通化公路对行车人、行路人的郑重承诺。
公路沿线环境整治任务涉及面最广、任务量最重、投入力度最大、协调性最强。
为力保双赢效果,他们积极向上汇报,递交方案,争取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将公路沿线环境整治纳入了新农村建设,变公路行为成党委、政府行为。
梅河口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常务会研究讨论,并成立了由市级主要领导牵头,各乡镇街主责,市直各部门包保的领导小组,下设五个工作组和九个乡镇推进组,并结合“百村示范,全面提升”工程,百个单位百名干部包百村,百户企业带百村,百名大学生进百村,进一步明确公路沿线村整治任务,细化标准,强化推进力度,形成“政府统一协调,部门技术指导,乡镇组织实施,村屯负责落实,部门单位帮扶”的推进机制,在全市范围内,有效地分解了公路部门压力,形成了联动联创、全民参与的局面。
为全面提升国省干线公路绿美化品味和档次,他们在境内主要经济通道的绿美化设计上突出精品,注重空间立体、数量和植物色彩的季节变化,选择不同季节开花的品种,实现了四季见绿,三季见花的美化效果。
五年来,国省干线补植路树50余万株,中央分隔带栽植云杉1.5万株,栽植高档花卉240万株,共完成高标准干线公路绿化695公里,大中修工程369公里,桥梁维修改造104座,养护总投入达到了4.6亿元,比“十五”期间增加1.21倍。
优良路率达到89.8%。
路容路貌发生了明显变化,公路整体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千里公路绿长廊,畅洁绿美巧梳妆。
”一条条公路恍如在大山中“长”出来的一般,与绿水相伴,与青山相融,人、车、路、文化、自然完美融合。
【画面:养护管理动员会议,路面机械灌缝,苗圃育苗、公路绿美化,集锡线路缘放解石、长寿菊等】[解说词]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公路发展的不竭源泉。
通化公路人以科学的态度、思维、方法和手段研究公路养护精细化管理的内涵与外延,“把立足点放在群众的需要上,以创建人民满意的行业为目标,永不停歇地向更高目标冲刺”这是通化公路人的执著理念。
超越与创新,源于决策者的决心,源于实践者的实干。
通化公路环境治理得益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得益于通化公路人的无私奉献。
梅河口市把国省干线经由的9个乡镇59个村作为重点整治区域,沿线村屯按照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目标。
为化解资金瓶颈,农户围墙按照4:4:2的投入原则,即市财政负担40%,乡镇财政负担40%,农民自筹20%;沿线企事业单位围墙,即市财政负担40%,企事业单位负担60%。
对于按期开工建设的,由市乡两级财政首付补贴20%,农民自筹部分在基础工程开工前筹集到位,其余部分两年内分期付清。
同时各包保单位,包保企业,包保干部充分发挥部门企业优势,帮助包保村解决一点,有效地减轻了沿线农民负担。
同时,由乡镇、村屯负责组织农民出资、出劳,清除“三小五堆”、安装灯具、种植花草、边沟硬化、柴草垛集中堆放等配套工程,确保形成一村一式,自然协调的沿线景观。
在公路人眼里,公路不仅是“三个服务”的惠民舞台,而是展示地方形象、拉动招商引资的平台。
柳河县公路段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通梅一级公路环境综合治理决定”的要求,抽调技术人员,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实地测量,采集数据,绘制图纸,编制预算,科学规划,制定方案,向社会发布公路项目建设招标公告,组织开展招标工作。
政府对公路沿线14个重点村屯围墙、边沟、绿美化“三位一体”建设明确了具体的奖补办法,对粮仓、卫生厕所及景观点也做出了具体的奖补规定,并以政府文件形式下发。
交通部门还投资718万元,先后开工建设了通梅一级公路站前1.5公里综合改造工程、迎宾广场项目建设、通沟岭景点项目建设。
打造通梅一级公路环境综合治理亮点工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拉动“招商引资”创建优美的公路环境。
集锡公路是集安市唯一的一条旅游线路,路段依山傍水,穿经五女峰国家级森林公园,一年四季景色各异。
为了让人们在鲜花绿草中享受着旅途的快乐,他们精心致力于公路绿化美化工作。
春天,他们在公路路肩两侧育栽金鸡菊,花朵映衬着新绿,和着满山盛开的金达莱,显出勃勃生机;夏天,怒放的万寿菊,粉饰着金黄色的笑脸,迎送着来集游客;秋天,五彩的波斯菊在微风下,传递着人们丰收的喜讯。
为方便游人有个小憩、驻足观赏沿线风景,他们精心挑选5处位置,修建景点停车场4136平方米。
精心修建仿古围墙,修建仿生木护栏和木凳,铺设卵石路面、步道砖、安装路缘石,摆设了景观石。
为了使裸露边坡见绿,他们播种当地常见且易活、耐寒的白花草,绿地面积达到30465平方米。
2009、2010年又在公路两侧新植8545株红皮云杉和12800株垂柳。
为提高沿线群众的爱路、护路意识,通化市公路管理处还与团市委联合开展了“护路爱绿”活动,大力实施“小手拉大手”的娃娃工程,通过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继而把保护公路沿线生态意识和爱路护路的自觉行动辐射到全社会。
[解说词]公路是现代社会文明的象征,它架起了文明和进步的桥梁。
公路是社会的窗口,它承载着文明的呼唤。
“十一五”期间,通化公路人以科学规划为前提,加大投入,加大力度,抓住重点,打造亮点,新铺草坪2万平方米,仅2010年,全区就新建大型服务区(迎宾广场)9处。
在集锡线沿线实施了的围墙、边沟、绿美化“三位一体”建设,在路边摆放白色放解石103公里;在黑大线、集锡线、长白线实施路宅分离,建艺术围栏94公里,围栏外栽植灌木、种花种草、实施边沟硬化;在集锡线通化出口实施绿色长廊工程,实现了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