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裁判手势)理论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4
篮球基本裁判手势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篮球规则。
2.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按规则要求掌握篮球技、战术基本功。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后能使学生真正体会篮球运动的乐趣和对篮球运动的欣赏。
教学重、难点:1.重点:篮球规则违例部分和犯规部分手势规范与程序。
2.难道:违例和犯规手势的区别。
教学过程:提问导入:我们同学都很喜欢篮球,篮球比赛当中裁判员是必不可少的,大家看的篮球赛,裁判员吹最多的哨子是什么性质的呢?有没有注意到裁判员的手势?举例:打手走步两次运球等等(教师示范)学生回答:本次课我们学习篮球裁判规则及基本手势一、篮球裁判手势在篮球比赛中的意义:1.在篮球比赛过程中,裁判员通常用的主要交流语言是裁判员手势,而不是言语。
2.裁判手势不但是比赛时传递信息的工具,又是篮球规则在比赛中的表现形式。
二、篮球裁判手势的种类:根据手势的示意,可将手势分成五类; 1.得分手势2.计时手势3.管理手势4.违例手势5.犯规手势一)得分手势:1、2、3分手势取消得分或取消比赛——双手(手掌)在胸前作交叉一次,同时还示意比赛结束。
二)计时手势1.违例停表手势:一手上举,四指并拢,一手平伸在下。
2.犯规停表手势:一手握拳在上,一手平伸在下。
3.计时开始手势:一手上举,四指并拢,手向下劈下。
三)管理手势:招呼入场、替换手势、暂停手势。
四)违例手势:带球走、违法运球、携带球(翻腕)、3秒违例、5秒违例、8秒违例、24秒违例、球回后场、故意踢球、出界违例、争球违例。
五)犯规手势:非法用手、阻挡、过分挥肘、拉人、推人、带球撞人、控制球队的犯规。
三、游戏:1.对号入座游戏方法:选一名学生当裁判,其他学生全部参与,全体起立,把自己的凳子调整为适当的位置,集中注意力看教师裁判手势,看到手势后快速做出反应。
教师做“两次运球”裁判手势,学生就“坐下”。
同样走步→起立,拉人→向右转,推人→向左转,阻挡→向后转。
游戏规则:做错者或反应慢者接受惩罚。
裁判篮球手势教学基础教案篮球作为一项流行的体育运动,需要裁判员对比赛进行监督和判罚。
裁判员通过手势来传达信息,指挥比赛的进行。
因此,裁判篮球手势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帮助裁判员有效地传达信息,也可以帮助球员和观众更好地理解比赛的进行。
本文将为您介绍裁判篮球手势教学的基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裁判篮球手势的基本含义和用法;2. 掌握裁判篮球手势的标准动作;3. 能够在比赛中准确、清晰地传达裁判信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裁判篮球手势的基本含义和用法;2. 教学难点,掌握裁判篮球手势的标准动作。
三、教学准备。
1. 篮球比赛录像或实地观摩比赛;2. 裁判篮球手势示范视频;3. 篮球场地。
四、教学过程。
1. 引入。
通过观摩篮球比赛的录像或实地观摩比赛,让学生了解裁判在比赛中的角色和作用,引导学生对裁判篮球手势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
2. 概念讲解。
向学生介绍裁判篮球手势的基本含义和用法,包括比赛开始、暂停、犯规、得分、换人等常见手势的含义和标准动作。
播放裁判篮球手势示范视频,让学生观看裁判员在比赛中使用手势的实际操作,让学生模仿动作,练习各种裁判手势的标准动作。
4. 分组练习。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篮球场地上进行分组练习,模拟比赛情境,让一部分学生扮演裁判员,另一部分学生扮演运动员,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裁判篮球手势的理解和掌握。
5. 指导训练。
教师对学生进行手势动作的指导训练,重点训练裁判手势的标准动作和动作的准确性,让学生逐步掌握裁判手势的正确使用方法。
6. 实践运用。
让学生在实际的比赛或模拟比赛中,扮演裁判员角色,运用所学的裁判篮球手势,传达比赛信息,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裁判手势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通过教学过程的总结和反思,让学生对裁判篮球手势的教学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加深对裁判手势的掌握和应用。
五、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分组练习和实践运用中的表现,包括手势动作的准确性和清晰度;2. 组织学生进行裁判篮球手势的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手势含义和用法的掌握程度;3. 学生对裁判篮球手势教学过程的反馈和评价。
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课标》精神为理论依据,篮球裁判法为主线,通过对篮球违例与犯规规则的讲解、分析、演示和师生互动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师生互动、自主评价、拓展延伸的轻松快乐的氛围中了解篮球规则和掌握部分篮球裁判手势,在课堂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动脑又动手、合作又互动中达成学习目标和愉悦身心的效果,让学生充分享受篮球运动的魅力。
二.教材分析本次课教材来源于《篮球竞赛--裁判手册》。
按水平二的目标要求,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通过上节第一课时篮球违例教学后,本课第二课时以操的形式进行篮球裁判违例手势教学。
三、学情分析本次授课的对象是小学三年级(水平二)学生。
水平二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兴趣爱好广泛,师生关系和谐融洽,集体荣誉感强。
本校是篮球特色学校,所以学生已掌握了简单的篮球基本技术技能。
但因学生对裁判法的理解和接触较少,自控能力不强,有意注意时间不长,在实战练习中常常出现不愉快的磨擦现象,从而影响篮球教学效果,因此需要教师采用趣味性的组织教学和游戏来调动学生加强学习裁判法的积极性,以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
三.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让学生认识和了解篮球裁判违例手势。
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手势操使学生基本掌握篮球裁判违例手势以及它的运用。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团结协作的意识。
重难点重点:基本掌握篮球裁判违例手势操。
难点:篮球裁判违例手势动作的准确性及运用性。
教学过程准备部分首先教师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篮球违例”。
然后用一张篮球裁判员的图片导入课题:篮球裁判手势操。
并且引出“裁判员主要是用什么形式来执法比赛”的问题,让学生带入课堂探究,利用反口令游戏“我说你来”提高学生注意力和判断力,让学生得知要当裁判员注意力和判断力的重要性。
基本部分教师把裁判违例手势分成三个步骤,采用师讲生动和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法进行教学。
然后用教师个人视频展示引出“篮球裁判手势操之违例手势运动”,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正式步入学操阶段,教师采用讲解、示范法,启发法、练习法、模仿法,思考研究法,分组探究合作,巡回辅导法,展示法等进行教学。
篮球裁判进场手势教学设计篮球比赛的裁判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需要对比赛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管理,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顺利进行。
而裁判进场时的手势则是向球员、教练员和观众传达重要信息的关键方式之一。
因此,为了提高裁判员进场时的专业性和规范性,我设计了以下篮球裁判进场手势教学课程。
一、课程目标1. 了解篮球比赛裁判员的职责和义务。
2. 学习篮球裁判进场时的基本手势。
3. 掌握正确的进场姿势和步伐。
4. 提高裁判员进场时的气质和仪表。
二、教学内容1. 角色和职责介绍(15分钟)- 简要介绍裁判员在比赛中的角色和职责,包括掌控比赛节奏、判断犯规、持续时间等。
2. 基本进场手势介绍(20分钟)- 详细介绍篮球裁判员进场时的基本手势,包括致意手势、示意到位手势、签到手势等。
3. 步伐和姿势练习(30分钟)- 跟随指导老师,学习正确的步伐和姿势。
重点练习站直,腰背挺直,双手自然下垂,保持自信和从容。
4. 手势练习(30分钟)- 分组练习不同的进场手势,包括示意到位手势、签到手势等。
着重讲解手势的规范和标准动作,并进行反复练习。
5. 形象气质培养(40分钟)- 培养裁判员的形象气质非常重要。
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员学习端正坐姿和站姿,养成优雅自信的形象气质。
6. 实践演练(25分钟)- 分组练习裁判员进场演练。
学员们可以模拟裁判员进入比赛场地的场景,按照正确的动作和手势表演。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 由指导老师进行手势动作的示范,让学员们观摩和模仿。
2. 想象法- 在没有足够场地和设备的情况下,学员可以通过想象和模拟练习手势动作,提前熟悉并记忆手势动作。
3. 反馈法- 指导老师对学员的手势动作进行及时反馈和指导,纠正错误动作,增强正确动作的记忆。
4. 视频学习法- 提供一些篮球比赛裁判员的进场手势演示视频,让学员观看并模仿学习。
四、教学评价1. 口头问答- 在课堂中随机提问学员关于裁判员的角色和职责,以及进场手势的知识点。
篮球裁判理论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篮球裁判的基本职责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篮球比赛规则的主要内容。
3. 培养学生公正、公平的裁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篮球裁判的职责和作用2. 篮球比赛规则的主要内容3. 裁判员的手势和信号4. 犯规与违例的判罚5. 比赛中的计分和计时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篮球裁判的职责,篮球比赛规则,裁判员的手势和信号,犯规与违例的判罚。
2. 教学难点:裁判员的手势和信号,犯规与违例的判罚。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篮球裁判的职责,篮球比赛规则,裁判员的手势和信号,犯规与违例的判罚。
2. 演示法:展示裁判员的手势和信号,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3.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篮球比赛,让学生担任裁判员进行实践操作。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介绍篮球裁判的职责和作用,引起学生兴趣。
2. 理论讲解:讲解篮球比赛规则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比赛中的判罚标准。
3. 手势和信号演示:展示裁判员的手势和信号,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4. 犯规与违例判罚讲解:讲解犯规与违例的判罚方法,让学生掌握判罚技巧。
5. 比赛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篮球比赛,让学生担任裁判员进行实践操作,教师进行指导。
6. 总结讲评:对学生的裁判工作进行总结讲评,指出优点和不足,进行改进。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充分理解篮球裁判的职责和作用,掌握比赛规则的主要内容。
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裁判水平。
在判罚犯规与违例时,要引导学生公正、公平地进行判罚,培养学生的裁判意识。
六、教学拓展1. 介绍国际篮球联合会(FIBA)和NBA等职业联赛的裁判规则差异。
2. 探讨篮球裁判在比赛中的心理素质和应对压力能力。
3. 分析篮球裁判中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七、案例分析1. 选取典型的篮球比赛视频,让学生分析裁判的判罚是否准确。
2. 讨论在比赛中有争议的判罚,让学生从规则角度进行分析。
3. 让学生模拟裁判员,对案例进行判罚,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
篮球裁判的基本手势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以《新课标》为依据,充分体现“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组织安排教学内容。
通过每年初学校举办的篮球比赛,学生对于篮球比赛中的裁判员手势不够明确基本的意义,为此准备了本次课程内容二、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是篮球项目这一章里面的一部分,课标规定学生了解一定的规则知识和技能,针对学生在比赛方面表现出来的不足,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定的规则和知识。
三、学情分析:本次课的授课班级为五十人。
学生运动技能虽然有差异,但学生总体身体素质都比较好,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很强,有比较强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
四、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简单了解篮球裁判的基本手势。
2、技能目标:能够依据篮球裁判的基本手势理解其意义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沉着、冷静的思想作风五、重、难点:重点:掌握简单的基本手势。
难点:掌握裁判的基本手势所代表的意义。
六、教学策略: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七、教学准备:口哨、多媒体八、教学过程:课的导入:我们好多同学在平时都关注或观看篮球比赛,大家都很熟悉很多的篮球明星,比如(库里、科比、詹姆斯等等)但是对于篮球裁判员的关注是很少的。
提问,1、你了解和掌握哪些优秀的篮球裁判员?2、你了解篮球比赛中有哪些违例和犯规?如何用手势告诉大家?基本内容:1、违例之带球走(1)教师活动:动作要领:鸣哨停表后双手握拳,小臂在体前转动1圈,然后指示发球方向用途:出现带球走违例,提示违例性质教师演示带有走的违例手势并展示带球走在比赛中的应用。
(2)学生活动:认真听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观察手势动作;观察教学视频,观察带球走在篮球比赛中的使用。
2、非法运球或两次运球(1)教师活动:动作要领:鸣哨停表后双手伸展,掌心向下做轻拍动作,然后知识发球方向用途:出现非法运球或两次运球违例,提示违例性质(2)学生活动:认真听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观察手势动作;观察教学视频,观察带球走在篮球比赛中的使用。
篮球裁判基本手势说课稿
一、说教材分析:
本次课程来源于《篮球竞赛——裁判手册》,篮球运动是一项群众性的体育运动项目,也是青少年最喜爱的一项球类运动。
从看篮球运动到自己涉身参加篮球运动,对篮球属性的了解,更有效的认识篮球运动的激烈性,便要深入的了解学习篮球裁判相关手势。
二、说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篮球规则
2、重点学习违例及犯规等基本手势
三、重难点:
重点:篮球规则违例部分及犯规部分。
难点:违例及犯规手势的分别。
四、说教法。
通过提问——行动导向法引入教学内容,师生课堂互动,老师一边讲基本规则的同时做手势,学生跟着一起边学边做。
五、说学情学法:
篮球运动受众多学生喜爱,开展较为普遍的一个项目。
我校的篮球场地比较充足,为开展篮球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把篮球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学生学习了篮球的基本技术后,还要深入了解裁判规则以及执裁基本知识,将规则和技术合理运用,从而促进锻炼兴趣与水平的提高。
六、说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提问——行动导向法引入教学内容
讲授新课:师生课堂互动,老师讲基本规则的同时做手势,学生边学边做,同时渗透部分简单规则。
课后练习:教师提问,学生用手势回答。
从本课的教学结果来看,较好的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但又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为今后的教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敬请各位提出宝贵建议!。
篮球裁判手势学习
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实行违例、犯规的判罚
情感目标:提升学生的篮球兴趣及裁判意识
教学重点:裁判的手势
习
二、完整判罚程序练习
1、违例完整判罚
动作方法:发现违例,先鸣哨停表,再打出违例的类型,再打出发球方向。
2、犯规的完整判罚程序
动作方法:发现犯规,先鸣
哨停表,跑到指定位置向记
录台打出犯规队员号码,犯
规类型,再打出罚球次数和
发球方向。
1、教师讲解并示范
⑴以走步为例实行讲
解
⑵学生自主探讨练习
⑶引导学生集体练习
⑷引导学生分组练习
2、教师指导组织练习
⑴以走步为例实行讲
解
⑵学生自主探讨练习
⑶引导学生集体练习
⑷引导学生分组练习
1、分组练习
练习队形:
练习队形:
1
1
8min
12min
结束部分一、放松休息
二、小结
三、布置课外作业
四、宣布下课
五、师生再见
组织:全班集体教学
放松操
课后学习篮球裁判法
练习队形:
●●●○○○
●●●○○○△
●●●○○○
●●●○○○
1 7min。
篮球手势全套理论教案设计教案标题:篮球手势全套理论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篮球手势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学习篮球手势的不同类型和用途;3. 掌握正确的篮球手势技巧;4. 培养学生的协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篮球手势的定义和作用;2. 常见的篮球手势类型,包括进攻手势、防守手势和传球手势;3. 篮球手势的基本技巧和要点。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篮球比赛中的一些经典瞬间,并询问他们是否注意到球员之间的手势交流;2. 解释篮球手势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于学习篮球手势的兴趣。
知识讲解:1. 分别介绍进攻手势、防守手势和传球手势的定义和用途;2. 展示不同类型手势的示范,并解释其含义和目的;3. 强调手势的清晰性和准确性对于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技能训练:1.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练习,其中一组扮演进攻方,另一组扮演防守方;2. 学生通过手势交流来传递进攻方的战术和防守方的应对策略;3. 观察和评价学生的手势表达是否准确清晰,并给予指导和反馈。
巩固练习:1. 给学生分发篮球手势练习册,让他们在课后进行练习;2. 下节课前进行手势练习的小测验,检查学生对于篮球手势的掌握程度;3. 对于手势不准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观看篮球比赛,并注意球员之间的手势交流;2. 学生可以自行设计一套新的篮球手势,并进行展示和解释。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练习中的手势表达准确性;2. 手势练习册和小测验的成绩;3. 对学生的手势设计和解释进行评价。
教学资源:1. 篮球手势示范视频;2. 篮球手势练习册;3. 篮球比赛录像。
教学反思:1. 针对学生在角色扮演练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准备一些示范和解决方案;2. 在评估学生手势设计和解释时,注重鼓励学生创新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篮球指挥手势教案标题:篮球指挥手势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教授篮球指挥手势,帮助学生在篮球比赛中更好地进行团队合作和沟通。
通过学习和练习不同的手势,学生将能够更有效地传达战术指令和战术变化,提高球队的配合和竞技水平。
教学目标:1. 了解篮球指挥手势的重要性和作用;2. 学习常用的篮球指挥手势,并能够准确理解和执行;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反应能力。
教学准备:1. 篮球场地;2. 篮球;3. 篮球指挥手势示意图;4. 讲解材料和练习题。
教学过程:1. 引入(5分钟)- 向学生介绍篮球指挥手势的重要性,解释在比赛中如何通过手势进行战术指挥和传递信息。
- 引导学生思考,手势在篮球比赛中的作用,以及为什么手势比口头指令更有效。
2. 知识讲解(10分钟)- 使用篮球指挥手势示意图,逐个介绍常用的篮球指挥手势,如“传球”、“投篮”、“防守”等。
- 解释每个手势的含义和使用场景,并通过示例演示手势的正确执行。
3. 练习和巩固(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一名指挥官和其他队员组成。
- 指挥官通过手势向队员传递不同的战术指令,要求队员根据手势执行相应的动作。
- 指导学生在练习中注意手势的清晰和准确性,以及队员对手势的理解和反应速度。
4. 拓展应用(15分钟)- 设计一些篮球比赛场景,要求学生在比赛中运用所学的篮球指挥手势进行战术指挥和传递信息。
- 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改进。
5. 总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篮球指挥手势,并总结手势在篮球比赛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 鼓励学生在日常练习和比赛中继续运用所学的手势,不断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手势执行准确性和反应速度。
2. 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篮球指挥手势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3. 对学生进行小测验或练习题,检查他们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观看篮球比赛录像,注意观察运动员之间的手势沟通,并尝试解读其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