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专教案《感悟珍珠港》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45 MB
- 文档页数:56
《感悟珍珠港》教案教学理念:本文作者站在整个人类利益的高度,透过对珍珠港事件的追述,和对凭吊者的追悼,集中反思了战争与和平,这两个人类历史上不朽的命题。
表达了对和平的呼唤。
对这篇文章主题的挖掘,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其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教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目标:认知目标:把握文章主旨,激发学生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层思考。
能力目标:学会欣赏散文的一般方法。
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呼唤世界和平。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主旨,激发学生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层思考教学难点:学会欣赏散文的一般方法教学方法:情境激励讨论交流自主体验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请同学们欣赏好莱坞影片《珍珠港》的两个视频截图。
两个图片分别展示了,风光旖旎的夏威夷海滩和弥漫在战火硝烟中的珍珠港。
师:看了第一幅图片,我们的同学能联想到些什么呢?生:我看见了金黄色的沙滩,耸立挺拔的椰树,还有如同法国人柔情似水的蓝眸般,闪耀着星光的蓝色太平洋。
阳光、沙滩、我仿佛看见波光粼粼的海面上,人们自由自在地嬉闹着,多少张幸福满足的脸!师:真不错!真有想象力。
表达能力也很好。
那么第二张图片又会令你们想到什么?生:我们看到了战火、硝烟,这让我想到了流血、残肢、还冒着烟的断壁残垣……师:我发现我们的同学想象中充满了画面感。
好!通过第二幅画面上的景象,现在有谁能告诉我,这描述的是历史上的哪一个著名事件?生: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
师:很好。
可以结合你的历史知识,跟我们说说这次事件发生的时间吗?以及你所知道的情况吗?生:这次事件发生在1941年12月7号。
日本偷袭了美国的珍珠港军事基地。
这致使在二战中还没投入反法西斯战斗中的美国,坚定了反法西斯的信念,投入到世界反法西斯战斗中来。
师:很好,谢谢你的介绍。
我再补充一些情况。
在这次偷袭中,由于美国自身的忽视,缺乏了相应的抵抗,美军人员死亡2403人,失踪255人,受伤1178人。
综合而言,美军在珍珠港的大型军舰损失约50%,飞机损失约70%,人员伤亡约三四千人,整个太平洋舰队在偷袭的那刻仿佛待宰的羔羊,几乎没有抵抗。
《感悟珍珠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因事而悟,写景抒情,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完美结合的写法。
2.理解作者对宏大历史主题的审视和对人性的揭示,品味课文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3.培养学生理解文章内涵、把握作者情感、深入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珍视生命,提高与人和平相处的能力。
【教学重点】1.学习本文因事而悟,写景抒情,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完美结合的写法。
2.理解作者对宏大历史主题的审视和对人性的揭示,品味课文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题目“感悟珍珠港”中“感悟”之内涵。
【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作者在感性的观察和想象中那深邃而独到的理性思考。
2.以讨论为载体,学生开展探究,深入思索、感悟。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汪洋之中谁来守候你寂寞的帆,晴空之下谁来垂怜你眼里的无声呐喊,爱情只剩一丝呼吸,排山倒海也为你而来,桑田沧海也等你回来……”张惠妹演唱的《珍珠港》中文主题曲凄美哀婉,感人肺腑。
64年前的“珍珠港事件”令人久久难忘,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近珍珠港,去审视这个给世界人民带来深刻震撼的历史事件。
二、作者简介及题解1.作者简介张抗抗,当代女作家,浙江杭州人,1950年生。
1972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灯》,后因一部反映黑龙江农场知识青年生活的短篇小说《爱的权利》而成名,短篇小说《夏》获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淡淡的晨雾》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近年来的新作──长篇小说《情爱画廊》、《作女》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
到目前为止,张抗抗已发表的短、中、长篇小说和散文共计400余万字,出版各类专集40余种,有《张抗抗自选集》5卷。
现为国家一级作家、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主席团成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2.珍珠港事件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航空母舰机动部队对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实施突袭。
【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内容,明确作者在珍珠港的所见所想;找出文中描写语段,把握作者对事件的“所感”明确散文的欣赏方法。
2、分析作者对珍珠港事件的“所悟”,明确写作主旨。
3、结合实际,探讨自己对珍珠港事件的看法;培养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作者所见所思,把握作者感悟。
2、品味语言【教学难点】感悟战争,感悟和平;培养思考事件的能力【学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两段视频,谈自己的感受。
电影用画面真实的再现了历史,作家用文字来追述历史、抒发感情,表达思考。
今天我们就一起跟随国家一级女作家——张抗抗来到珍珠港,凭吊逝者、追忆历史、激发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层思考。
(二)预习检查:1.字词(1)给加点字注音通衢.山岙.有恃.无恐猝.不及防殉.难血.腥大大咧咧..俯瞰.迄.今为止洇.渗硕.大隔三差.五调侃.狰狞..弄巧成拙...颤栗(2)解释加点字山岙.无动于衷.有恃.无恐猝.不及防不堪.一击万劫..不复2.文学常识:作者张抗抗,国家一级作家,浙江杭州人,广东新会人,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1972年,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
1975年,出版了长篇小说。
1979年,以短篇小说而知名。
代表作:。
《感悟珍珠港》一文曾获2001年奖。
(三)回顾历史结合自己已有的历史知识,简介珍珠港事件,(出示珍珠港事件的损失)分析美国失败的原因。
(速读课文6、7段)日本人真的赢了吗?谁是真正的赢家呢?(四)所见所思作者来到珍珠港哪些景物触动了作者敏感的神经?作者看到了什么想了些什么?采用了那些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体会作者站在这个曾经硝烟弥漫、火光冲天的战场,面对肃穆的纪念堂有着怎样的感受?(自由朗读相互讨论归纳)【板书】亚利山那纪念堂白色凄凉、肃穆亚利山那战舰残骸锈迹斑斑油星、气泡热带花卉、伞状水母60年、100年久远的伤痛现代绘画(悲壮、荒诞)残酷、恐怖(诡秘、荒诞)浪猝然一击,无数碎片灾难、破坏鱼五彩斑斓、自由活泼战争是残酷的,以流血为代价,带个人们的是灾难,心灵遭受的是久远的伤痛(五)阅读课文,思考讨论:1、“那座洁白的亚利山那纪念堂,漂浮在碧蓝的海中央,像一艘刚刚升上水面的白色潜艇”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其中“洁白”“碧蓝”如何理解?“那座洁白的亚利山那纪念堂,漂浮在碧蓝的海中央,像一艘刚刚升上水面的白色潜艇”一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
《感悟珍珠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理解作者的感悟和珍珠港留给后人的启示,把握文章的主旨,认识战争给人类带来流血和灾难的沉重代价。
2.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细致入微,追述历史生动形象,剖析事理入木三分的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把握文章主旨教学难点:品味文章语言教学方法:朗读品味、合作探究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在电影《珍珠港海战》的主题曲中导入新课)回顾人类历史,观察时事风云,血与火的战争始终伴随着和平的呼声而不断爆发,战争与和平永远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两大永恒的主题。
现在当我们回顾历史,感受战争、思考战争时,我们会有怎样的认识、怎样的体验?今天我们就跟随当代著名女作家张抗抗一起去感悟珍珠港。
二、整体感知课文,初步领会作者的感悟:1.请学生介绍有关珍珠港的地理知识及相关历史事件,教者补充。
(多媒体展示珍珠港海战的4幅图片,思考并回答在本次事件中谁是赢家?)(过渡语:珍珠港在哪儿?它有着怎样的地理环境?现在请一位同学为大家介绍一下。
)(珍珠港事件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补充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原因:(1)日本在1939年国内物资就供不应求,在全国范围内就实行配给制,在占领区如中国就实行以战养战的政策。
资源的短缺逼迫日本要尽快占领东南亚。
而美国则是它的绊脚石。
(2)在日本设计的“大东亚共荣圈”中就包括了东南亚,尤其是盛产石油的荷属东印度,而要想取得这个地方就必须经过美国的菲律宾。
(3)在日本北进苏联还是南下的问题上,在诺门坎事件及苏德战场局势不明的情况下,日本人还是决定南下。
(4)美国对日本实行了战略物资的禁运,使日本觉得与美国开战不可避免,既然要打,就要先发制人。
(5)日本偷袭珍珠港一方面企图一次击垮美太平洋舰队,另一方面使得美国暂时没有力量顾及东南亚。
就在空袭珍珠港的同时,日本在菲律宾登陆,全面进攻东南亚。
(6)日本对自己偷袭珍珠港的计划很有信心,事实证明确实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