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区域地理完整版教学教材
- 格式:doc
- 大小:62.50 KB
- 文档页数:10
区域地理世界地理部分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比较五种基本地形素描图,使学生了解山地、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的异同特征并能用等高线图上表示它们的形态.2、通过对五种基本地形特征的学习,掌握描述地形特征的方法。
3、了解世界陆地两大著名的山系的分布4、掌握海底地形的基本特征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五种基本地形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2、通过组织学生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
3、通过读图和画等高线图,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运用图片、彩图等培养学生热爱自然,认识自然的积极态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关注当地的地形类型和分布特点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五种基本地形的特征及描述地形特征的方法难点:判读五种基本地形的等高线图【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比较教学法、读图提问法、作图法【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前一节的学习,我们清楚了地球表面分布着陆地和海洋,那陆地表面和海底表面形态又是怎样的呢?我们这节课就来解决这些疑惑。
2、讲授新课:【板书】第二节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投影片】 (40°N贯穿地区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发现这里的地表并不平坦,而是有高低起伏。
因起伏的程度和形态也不尽相同,因此学生总结出,地形的定义是:多种多样的地表形态【板书】一、陆地地形1、五种基本的地形形态特征【板图】教师一边展示五种地形的图片一边地逐一把五种基本地形用素描手法画在黑板上,学生通过观察总结特征。
【总结】教师把五种地形的基本特征进行总结归纳【板书】1.山地海拔较高,高于500米起伏大,坡度陡峻2.丘陵海拔较低,低于500米坡度和缓3。
高原海拔较高,高于500米地面坦荡,边缘陡峭4.平原海拔较低,低于200米地面平坦5。
盆地中间低,四周高四周被山岭环绕(讲解完毕,板图画好)【作图】教师示范山地的等高线图,其余的由学生在黑板上画出.【提问】我们在分析地形时要从那几个方面入手?【总结】 1。
目录第一篇区域地理读图基础第一章地球知识--经纬网考核目标要求认知过程导学•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轴、两极和赤道•经线和经度«纬线和纬度•经纬网第二章地图知识第一节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考核目标要求认知过程导学•地图上的比例尺•地图上的方向•地图上的图例和注记第二节等高(深)线和地形部面图考核目标要求认知过程导学•绝对高度(海拔)与相对高度•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第二篇世界地理第一章世界地理概况第一节世界的陆地和海洋考核目标要求认知过程导学•海陆分布•大陆和大洲•洋和海•重要经纬线与大洲、大洋的关系•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第二节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考核目标要求认知过程导学•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分布和成因•气候类型的分布与气压带、风带的关系第三节世界的居民和国家考核目标要求认知过程导学•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界和领土第二章世界地理分区和主要国家第一节东亚与日本考核目标要求认知过程导学东亚•东亚概述口本•多火山地震的山地岛国•海洋性显著的季风气候•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高科技农业和海洋渔业第二节东南亚考核目标要求认知过程导学•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马六甲海峡与咽喉要道•板块活动与地质灾害•热带气候与丰富物产•经济发展与存在问题相关知识拓展•东南亚国家联盟•“泛亚铁路”•大湄公河的水能开发•克拉地峡和克拉运河第三节南亚与印度考核目标要求认知过程导学南亚•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众多的人口和宗教信仰•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印度•水旱灾害与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的高新产业相关知识拓展•克什米尔问题•印度的IT产业发展第四节中亚考核目标要求认知过程导学•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内陆干旱的自然环境•历史悠久的灌溉农业•储量丰富的油气资源相关知识拓展•中哈输油管道•海合作组织第五节西亚考核目标要求认知过程导学•特殊的地理位置•干旱的自然环境•最大的石油宝库相关知识拓展•石油输出国组织•跨世纪的巴以冲突第六节非洲与埃及考核目标要求认知过程导学非洲•起伏和缓的高原人陆«对称分布的气候类型•丰富多样的矿产资源•差距较长的南北经济•“原生态”的黑人故乡埃及•重要的地理位置•沙漠中的绿色走廊•支柱性的四大产业相关知识拓展•非洲丰富的石油资源•非洲经济的快速增长第七节欧洲西豁与德国考核目标要求认知过程导学欧洲西部•深受海洋影响的气候•航运发达的河网•增长缓慢的人口•发展水平较高的经济德国•欧洲交通的“十字路口”•欧洲经济的“火车头相关知识拓展•欧洲联盟第八节欧洲考核目标要求认知过程导学欧洲东部和北亚俄罗斯•东两差异的地形•水能丰富的河流•富有潜力的经济•冬长严寒的气候•铁路为主的交通相关知识拓展•俄罗斯经济的发展•俄罗斯天然气对欧洲国家的输出第九节北美与美国考核目标要求认知过程导学北美•纵列分布的地形•深受地形影响的气候•最大的淡水湖群•移民汇集的大陆美国•跨两洲濒三洋的位置•专门化商品化的农业•资金厚技术新的工业第十节拉丁美洲考核目标要求认知过程导学拉丁美洲•连接两洋划分两洲的运河•东西分异南北相间的地形•热带为主降水丰富的气候•类型多样蕴藏丰富的资源•构成复杂人种多样的居民巴西•拉美人口经济大国•迅速发展的工农业•集建筑人成的首都相关知识拓展•巴拿马运河的扩改第十一节大洋洲考核目标要求认知过程导学大洋洲•成因类型多样的岛屿•重要的国际交通位置澳大利亚•一国一陆地广人稀«三大地形古老高原•气候植被半环分布•大陆孤立生物独特•牧羊种麦合理经营•矿物出口产业转型第十二节两极地区考核目标要求认知过程导学北极地区•北冰洋为主体的地区•北冰洋的主要特征南极地区•纬度最高的大陆•冰雪覆盖的高原•极端干寒的气候•潜在的资源宅库•南极科考与环境保护•两极地区地理特征的比较相关知识拓展•黄河站建立与北极科考第三篇中国地理第一章中国地理概况第一节位置、疆域和行政区划考核目标要求认知过程导学•海陆兼备国土宽广•疆界绵长邻国众多•行政管理三级区划第二节人口和民族考核目标要求认知过程导学•人口分布东西不均•基数过大控制增长•民族众多团结发展相关知识拓展2006年我国人口数及其构成•当前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我国已开始进入老龄化阶段第三节中国地形考核目标要求认知过程导学•多样地形交错分布•明确特征合理评价•地质灾害相关多发第四节气候考核目标要求认知过程导学•冬夏气温各异南北分布不同•降水时空分布取决季风活动•认识气候特征利用气候资源•气象灾害频发影响生产生活第五节河流和湖泊考核目标要求认知过程导学«河湖众多类型齐全•万里长江水利丰富•滔滔黄河文化摇篮•岭南珠江物阜民丰•京杭运河再现辉煌相关知识拓展•黄河断流探源第六节自然资源考核目标要求认知过程导学•土地资源•水资源•水能资源•能源资源•非能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第七节农业考核目标要求认知过程导学•我国农业的发展•我国的种植业•我国的畜牧业•我国的水产业第八节工业考核目标要求认知过程导学•我国工业的发展•我国主要钢铁工业中心及其分布•我国主纺织工业中心及其分布•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我国主要工业地带第九节交通运输业考核目标要求认知过程导学•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内河航运•海洋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邮电通信第十节城市考核目标要求认知过程导学•我国城市的发展•我国主要城市的分布相关知识拓展•三大城市群•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第十一节商业和旅游业考核目标要求认知过程导学•商业•旅游业第二章中国地理分区第一节北方地区考核目标要求认知过程导学•北方地区的基本特征•三大地形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差异•能源资源丰富工业转型发展•历史文化名城陆上交通枢纽•北方地区的国土整治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知识拓展•曹妃甸工业区和天津滨海新区•冀东南堡油田第二节南方地区考核目标要求认知过程导学•低山丘陵为主暖湿气候普遍•资源类型多样经济发展迅速•南方地区的国土整治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知识拓展•环北部湾经济圈第三节西北地区考核目标要求认知过程导学•高原盆地地形荒漠草原景观•草地山地牧场绿洲灌溉农业•油气稀土丰富新兴城市兴起•防治土地沙化加速生态建设第四节青藏地区考核目标要求认知过程导学•雪域高原广阔大江大河源地•地高天寒雨少农牧经营粗放•地热风能钾盐开发潜能巨大•城市散布河谷交通促进繁荣相关知识拓展•西藏的新生命线―青藏铁路第五节港澳台地区考核目标要求认知过程导学•香港的经济发展•澳门的填海造陆与经济特点•台湾的地理概况相关知识拓展•香港同归十年成就第三章中国的区域差异第一节中国自然区域的差异考核目标要求认知过程导学•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东部季风区内的南北差异•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第二节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考核目标要求认知过程导学•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三个地带经济差异•三个地带经济发展的特征第三节资源跨地区调配考核目标要求认知过程导学•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第四节区域协调发展考核目标要求认知过程导学•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相关知识拓展•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国土生态功能区轮廓初现读图设问答案要点。
“世界区域地理”教案
标题:世界区域地理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世界主要区域的地理特征、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等;
2.了解各区域的经济发展、人文景观等;
3.能够分析各区域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二、教学内容:
1.区域地理概述:介绍世界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划分方法;
2.大洲与地区:介绍各大洲和地区的地理特征、经济、文化等;
3.国家与城市:介绍主要国家和城市的地理特征、经济发展等;
4.自然地理特征:介绍世界各地的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等;
5.经济发展与人文景观:介绍各区域的经济发展、人文景观等。
三、教学方法:
1.讲解法:教师讲解世界区域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划分方法;
2.图表法:使用地图、图表等直观工具,帮助学生理解各区域的地理特征;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各区域的联系与差异;
4.案例法:选取典型区域进行深入分析,帮助学生掌握区域分析方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展示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世界区域地理的基
本概念和划分方法;
2.讲解新课:按照教学内容,依次讲解各大洲、地区、国家和城市的地理特
征、经济文化等;
3.巩固练习:让学生自己分析地图或图表,了解各区域的地理特征、经济文
化等;
4.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各区域的联系与差异;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听讲、讨论、回答问题等情
况;
2.作业评价:布置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3.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评价学生对世界区域地理的掌握情况。
世界地理教学教案第一章:地球与世界地理1.1 地球的构造与特征地球的层结构:地壳、地幔、地核地球的形状:赤道膨胀、两极稍扁地球的自转与公转1.2 世界地理的研究内容地理位置与地图气候与自然环境人文地理与经济发展人口、城市与交通第二章:亚洲地理概览2.1 亚洲的地理位置与特征亚洲的位置与面积亚洲的地理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亚亚洲的地形与河流:高原、山地、平原、长江、黄河、印度河、恒河等2.2 亚洲的主要国家与经济亚洲的主要国家:中国、日本、印度、俄罗斯、韩国等亚洲的经济特点:快速发展、多样性、区域合作(如ASEAN、SAARC等)第三章:欧洲地理概览3.1 欧洲的地理位置与特征欧洲的位置与面积欧洲的地形与河流:平原、山地、莱茵河、多瑙河、泰晤士河等欧洲的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等3.2 欧洲的主要国家与经济欧洲的主要国家: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俄罗斯等欧洲的经济特点:高度发达、一体化进程(如欧盟)第四章:非洲地理概览4.1 非洲的地理位置与特征非洲的位置与面积非洲的地形与河流:撒哈拉沙漠、尼罗河、刚果河、尼日尔河等非洲的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沙漠气候等4.2 非洲的主要国家与经济非洲的主要国家:埃及、南非、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等非洲的经济特点:资源丰富、经济发展不平衡第五章:北美洲地理概览5.1 北美洲的地理位置与特征北美洲的位置与面积北美洲的地形与河流:落基山脉、密西西比河、圣劳伦斯河等北美洲的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寒带气候等5.2 北美洲的主要国家与经济北美洲的主要国家: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北美洲的经济特点:高度发达、区域合作(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第六章:南美洲地理概览6.1 南美洲的地理位置与特征南美洲的位置与面积南美洲的地形与河流:安第斯山脉、亚马逊河、拉普拉塔河等南美洲的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等6.2 南美洲的主要国家与经济南美洲的主要国家:巴西、阿根廷、哥伦比亚、秘鲁、委内瑞拉等南美洲的经济特点:资源丰富、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合作(如南共市)第七章:大洋洲地理概览7.1 大洋洲的地理位置与特征大洋洲的位置与面积大洋洲的地形与河流:澳大利亚大陆、新西兰群岛、大堡礁等大洋洲的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等7.2 大洋洲的主要国家与经济大洋洲的主要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大洋洲的经济特点:资源丰富、高度发达、人口密度较低第八章:南极洲地理概览8.1 南极洲的地理位置与特征南极洲的位置与面积南极洲的地形与气候:冰盖、冰川、极端寒冷的气候南极洲的生物多样性与保护8.2 南极洲的科研活动与国际合作各国在南极洲的科研站建设与科研活动《南极条约》与南极洲的保护第九章:世界地理环境的变化9.1 全球气候变化与影响全球变暖与温室效应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农业、水资源的影响9.2 自然资源的消耗与可持续发展能源消耗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与实践第十章:世界地理教育与研究10.1 世界地理教育的重要性地理教育对培养全球公民的意义地理教育的方法与实践10.2 世界地理研究的趋势与挑战地理信息科学(GIS)的应用与发展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与应对策略重点和难点解析1. 地球的构造与特征:理解地球的层结构、形状以及自转与公转的概念是本章节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