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银行与其他几个大行的各方面对比知识交流

中国银行与其他几个大行的各方面对比知识交流

中国银行与其他几个大行的各方面对比知识交流
中国银行与其他几个大行的各方面对比知识交流

对于国行与四大上市商业银行的对比此文引用

2007年四大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比较与分析

一、经营规模的比较与分析

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四行资产占到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比重的40%以上,是我国银行业的核心组成部分,这四家银行的资产组成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组成变化。

总资产的比较与分析

截至2007年底,工、中、建、交四大行资产总额分别达到8.68万亿元、5.99万亿元、6.59万亿元、2.11万亿元,各占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比重的16.51%、11.4%、12.55%、3.99%,工商银行资产总额居四大行首位,大大超过其他三家上市银行。从资产规模增长速度来看,近年来,工商银行资产规模增速呈下降之势,交通银行资产规模增速在四大行中保持最高水平,建设银行资产规模增速迅猛,中国银行资产规模虽然平稳增长,但增速在四大行中是最低的。由于交通银行、建设银行资产规模增速保持较高水平,其资产总额快速上攀,因此与工商银行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中国银行由于资产规模增速较小,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的差距也在逐步拉大。

贷款与垫款额的比较与分析

尽管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不断凸显,收入来源日益多元化,但就目前来看,贷款业务仍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产业务,决定商业银行的收入水平。从四大行贷款及垫款情况来看,工商银行贷款及垫款额在四大行中所占份额最多,但所占比例呈下行之势;建设银行、交通银行贷款及垫款额所占比例快速上行,中国银行贷款及垫款占四大行贷款及垫款份额的比例基本上保持在25%左右,少有变动。2007年底,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贷款及垫款占四大行贷款及垫款的比例分别为37.92%、24.18%、29.35%、8.5 5%。

个人贷款额与信用卡发卡量的比较与分析

作为各商业银行在业务转型中着力拓展的零售银行业务,近年来,四大行均大力发展个人贷款业务、信用卡业务等。四大行中,工商银行个人贷款增长最为迅猛,2006年其个人贷款余额为5761.09亿元,2007年达到7521.13亿元,居四大行首位。2006年,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个人贷款余额占四大行个人贷款余额的比重分别为33.28%、25.63%、33.79%、7.29%。2007年这一指标分别为33.67%、26.21%、32.39%、7.73%,建设银行占比有所下降。信用卡发卡量方面,截至2007年底,工商银行累计发行信用卡2338万张,中国银行为1139万张,建设银行为12 60万张,交通银行为499万张,工行信用卡累计发卡量遥遥领先。

总负债与客户存款的比较与分析

至2007年底,工、中、建、交四行负债总额分别为8.14万亿元、5.54万亿元、6.18万亿元、1.98万亿元,分别占银行业金融机构负债的16.42%、11.18%、12.46%、3.98%。从客户存款角度来看,工商银行客户存款在四大行客户存款中所占份额最大,但基本上呈下降走势,在四大行客户存款中所占比例由2004年的39.38%下降到2007年的37.92%。与工商银行客户存款所占比例走势类似的是中国银行,中国银行客户存款在四大行客户存款中所占比例由2004年的25.77%下降到2007年的24.18%。建设银行客户存款增长最猛,在四大行客户存款中所占比例由2004年的26.91%上升到2007年的29.35%。交通银行客户存款在四大行客户存款中所占比例由2004年的7.94%上升到2007年的8.55%。

二、经营业绩的比较与分析

营业收入的比较

近年来,四大行中工商银行营业收入一直居于首位,建设银行其次,中国银行再次,交通银行最末。工商银行营业收入占四大行营业收入的比重由2004年的34.29%上升到2007年的35.47%,建设银

行营业收入占四大行营业收入的比重由2004年的30.36%上升为2 007年的30.62%,交通银行营业收入占四大行营业收入的比重由2 004年的7.45%上升到2007年的8.69%,但中国银行营业收入占四大行营业收入的比重却由2004年的27.9%下降到2007年的25.21%,显然,中国银行增长最为缓慢,交通银行增长最快。

净利息收入的比较

净利息收入仍是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营业收入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取决于净利息差和贷款规模两大要素。四大行中,建设银行净利息差最高,其次是交通银行,再次为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净利息差最低。由于贷款增长较多,净利息差较大,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净利息收入增长较快,增速超过工商银行、中国银行。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的比较

从各商业银行着力扩展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来看,四大行中,建设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长最快,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四大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的比重由2004年的25.98%上升到2007年的3 1.2%。工商银行、交通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长速度一般,工商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四大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的比重20 04年为32.95%,2007年上升到34.26%,交通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四大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的比重2004年为6.72%,2007年上升到7.15%。四大行中,中国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增长最慢,所占四大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的比重由2004年的34. 35%下减到2007年的27.39%。

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的比较

从非利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来看,中国银行非利差收入占比最高,但其他三家银行非利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也在迅速攀升,与中国银行的差距不断缩小。2004年,工、中、建、交四大行非利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依次为8.53%、18.86%、10.96%、9.89%,2 007年分别为11.68%、15.46%、12.16%、13.77%,各家银行非利差收入业务拓展力度明显得到加强。

营业利润的比较

从营业利润情况来看,四大行中工商银行营业利润额最多,但交通银行营业利润增长速度最快。2004年,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营业利润分别为816.5亿元、578.4亿元、511.9亿元、77.5亿元,2007年分别上升到1131.9亿元、882.1亿元、1 005.4亿元、310.4亿元。工商银行营业利润占四大行营业利润的比重2004年为41.15%,2007年降为33.99%,中国银行营业利润占四大行营业利润的比重2004年为29.15%,2007年降为2 6.49%,建设银行营业利润占四大行营业利润的比重2004年为25. 8%,2007年上升为30.19%,交通银行营业利润占四大行营业利润的比重2004年为3.91%,2007年劲升为9.32%。

每股收益与每股净资产的比较

从每股收益情况来看,四大行每股收益都在稳步上升,交通银行每股收益最高,建设银行其次,再次为中国银行,最末为工商银行。四大行每股净资产状况类似于每股收益情况,最高的是交通银行,其次为建设银行,再次是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每股净资产最少。

资产回报率的比较

从资产回报率角度来看,四大行中,建设银行资产回报率最高。200 6年,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平均总资产回报率分别为0.71%、0.95%、0.92%、0.8%,2007年,分别为1.0 1%、1.09%、1.15%、1.07%。2006年,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0.45%、13.79%、14. 03%、14.36%,2007年,分别为15.08%、13.85%、16.4%、15.98%。显然,建设银行的资产赢利能力在四大行中最强。

三、风险状况的比较与分析

由于交通银行对不良贷款的分类办法与其他三家银行有较大不同,因此,其不良贷款率与拨备覆盖率与其他三家不具有可比性。在三家银行中,建行的不良贷款率最低,中行最高。2007年末,建行的不良

贷款率为2.60%,中行为3.12%,工行为2.74%。但是,就拨备覆盖率来看,中行最高,达到108.18%,建行次之,为104.41%,工行最低,为103.50%。三家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均超过100%。从五级分类的情况看,工行和中行的正常类贷款分别为91.54%和9 1.80%,建行正常类比重最低,为90.45%。建行的关注类贷款比重为6.95%,高于工行的5.72%和中行的5.08%。考虑到当前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和国际经济环境相对恶化,关注类贷款有向下迁移的可能,建行不良贷款率有可能比其他两家更易趋于提高。

从不良贷款余额来看,三家银行均实现了绝对额下降,建行的不良贷款余额最低,工行最高。2007年末,建行不良贷款余额为851.70亿元,较上年末下降92.29亿元,其中,核销64.45亿元。2007年末,重组贷款余额为36.48亿元,比上年末减少2.64亿元。在全部贷款中,已逾期余额为909.45亿元,占全部贷款的比重为2. 78%,余额比上年末下降122.63亿元。

2007年末,中行不良贷款余额为888.02亿元,较上年末下降94. 18亿元,其中,核销67.98亿元。在全部贷款中,已逾期余额为9 66.01亿元,占全部贷款的比重为3.39%,余额比上年末下降219. 53亿元。

2007年末,工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117.74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 59.71亿元,其中,核销81.71亿元。2007年末,重组贷款余额为383.81亿元,比上年末减少212.11亿元。(详见表一)

四、其他几个重要指标的对比与分析

除了上面的规模、效益及风险指标的比较外,我们不妨再从以下几个更具体的经营指标的对比中,进一步比较一下四大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力水平。

人均指标比较

可以肯定,将一些重要的指标人均化,能够看到总体指标看不到的另一面,例如规模化程度以及效率高低等。但从历史的可比性角度,在进行人均指标的比较中,笔者只取更加接近的工、中、建三家银行进行比较分析。

从员工数量上看,三大银行中,工商银行人员最多,有41万多;中行最少,不足24万;建行居中,逾34万人。

从人均利润来看,建行略好于工行。2007年度,建行的人均净利润为20.13万元,比工行的19.50万元略多,但与中行23.69万元

的差距比较明显。相应地,人均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人均净利息收入也是稍好于工行,但与中行的差距较大。

从人均员工成本和人均业务及管理费来看,工行都是最低的,建行比工行略高,中行则最高。这一方面说明工行和建行的员工成本和管理费用控制较好,但另一方面似乎也说明这两家银行的员工收入较低,并不利于稳定员工队伍,也容易造成员工、尤其是优秀员工流失。从人均管理的资产规模来看,建行是最低的。建行的人均资产仅有1 923.34万元,不仅低于工行,而且仅相当于中行人均资产2525.7 3万元的3/4。同样,人均贷款及垫款、人均存款两项指标也低于工行,更是与中行有较大距离。

通过主要人均指标的比较,建行的可提高空间仍然很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有:一是可以适当减少使用劳务派遣用工。使用劳务派遣用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员工成本,提高正式员工的收入,但是劳务派遣用工的使用,一方面容易在一些辅助业务上过度使用劳务用工,造成正式员工人浮于事;另一方面,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如果过多使用劳务用工未来不仅不能够降低成本,反而造成人员包袱和减员压力。截至2007年末,建行使用的劳务派遣用工达到44191人,比工行使用的还要多近1万人。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员工队伍的管理,这是四大商业银行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详见表二)

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比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