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86.00 KB
- 文档页数:9
GB 3096-2008
4 声环境功能区分类
按区域的使用功能特点和环境质量要求,声环境功能区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0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1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
保持安静的区域。
2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
住宅安静的区域。
3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
影响的区域。
4 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
区域,包括4a 类和4b 类两种类型。
4a 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4b 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
环境噪音划分标准
0类声环境功能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1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2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3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4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类和4b类两种类型。
4a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4b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总体水平分为六级,昼间0级标准为≤50.0
分贝,夜间≤40.0分贝;昼间一级标准为50.1—55.0分贝,夜间为40.1—45.0分贝;每级数值差为5分贝,以此类推。
但4a级和4b
级昼间均不能超过70分贝。
xx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一、总则为适应城市发展需求,防治城市环境噪声污染,改善区域声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声环境质量标准》有关规定和《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相关要求,结合xx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二、区划原则(一)有效地控制噪声污染的程度和范围,提高声环境质量,保障城市居民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场所的安静。
(二)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按区域规划用地的主导功能,并结合城市规划用地现状的主导功能作为声环境功能区划的依据。
(三)便于城市环境噪声管理和促进噪声治理。
(四)有利于城市规划的实施和城市改造,做到区划科学合理,促进环境、经济、社会协调一致发展。
(五)宜粗不宜细,宜大不宜小。
单块的声环境功能区面积,原则上不低于0.5km²。
(六)区分市域范围内建成区与未建成区的声环境功能区划,未建成的规划区内,按其规划性质或按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结合可能的发展划定区域类型。
三、适用范围(一)本方案适用于xx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声环境管理。
其中,城市规划区为惠城区(含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惠阳区(含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辖区,总面积2672.3平方公里。
(二)机场周围区域受飞机通过(起飞、降落、低空飞行)噪声的影响不适用于本方案。
四、主要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三)《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四)《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五)《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2005年4月);(六)《广东省高速公路管理条例》(2012年1月9日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修订);(七)《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八)《xx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九)《xx市综合运输体系“十三五”发展规划》;(十)《xx市高速公路网规划(2004-2020年)》;(十一)其他规划等相关资料。
声环境功能区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的声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嘈杂的交通声、工业设备的噪音、商业活动的喧嚣等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
因此,建设良好的声环境功能区成为了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声环境功能区划分。
声环境功能区是指在城市规划中,根据城市环境声学特征和城市发展需要,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声环境功能区,以达到保护居民生活、工作和学习环境的目的。
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可以将声环境功能区分为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交通区等不同类型的区域。
三、声环境功能区实施原则。
1. 合理布局,根据城市的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各种声环境功能区,使得不同功能区之间的声环境互不干扰。
2. 合理保护,对于居住区、学习区等人口密集区域,要加强声环境的保护,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噪音污染。
3. 合理利用,在声环境功能区的规划和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各种声源的分布和影响范围,合理利用各种声环境资源,提高城市的声环境品质。
四、声环境功能区实施措施。
1. 建立噪音监测网络,在城市各个声环境功能区建立噪音监测网络,实时监测各种声源的噪音排放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噪音污染问题。
2. 合理规划建设,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要合理规划声环境功能区的位置和范围,避免噪音源与敏感区域的冲突,确保居民的生活质量。
3. 加强管理执法,加强对声环境功能区的管理和执法力度,对于违反噪音排放标准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格处罚,形成良好的声环境管理氛围。
4. 宣传教育,加强对居民的噪音污染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共同维护良好的声环境。
五、声环境功能区实施效果评估。
建设声环境功能区后,需要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噪音污染情况,对声环境功能区内的噪音污染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比较实施前后的变化情况。
2. 居民满意度调查,通过对居民的满意度进行调查,了解居民对声环境功能区建设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声音无处不在。
从清晨鸟儿的啼鸣,到马路上车辆的喧嚣,再到夜晚宁静的虫鸣,声音构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然而,并非所有的声音都是我们所欢迎的,过量或者不合适的声音可能会对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造成干扰,甚至影响我们的健康。
为了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声音环境,保障人们的生活质量,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应运而生。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简单来说,就是根据不同区域的使用功能和环境需求,将一个城市或者特定区域划分成不同类型的声环境区域,每个区域都有相应的噪声标准和管理要求。
这就像是给声音“分区居住”,让合适的声音出现在合适的地方。
那为什么要进行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呢?这主要是基于多方面的考虑。
首先,它有助于保障居民的生活质量。
想象一下,如果在一个本应安静的住宅区,整天充斥着工厂的轰鸣声或者交通的嘈杂声,居民如何能够得到良好的休息和放松?通过合理的划分,可以确保居民在居住区内享受到相对安静、舒适的环境。
其次,对于城市的规划和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的功能区,如商业区、工业区、文化教育区等,对声音环境的要求是不同的。
在规划之初就明确声环境功能区,可以更好地指导城市建设,避免后期因为噪声问题而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和成本。
再者,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还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噪声的有效控制,可以减少噪声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保护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促进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进行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时,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技术规范和原则。
首先,科学性是至关重要的。
划分必须基于对区域的充分调研和分析,考虑地形、地貌、气象、土地利用、人口密度、交通流量等多种因素。
只有全面、准确地了解这些情况,才能做出科学合理的划分决策。
比如,在地形复杂的地区,山谷、丘陵等地貌可能会影响声音的传播和扩散。
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划分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从而无法有效地控制噪声。
同样,气象条件如风速、风向也会对声音的传播产生影响。
关于对《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的解释说明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是针对城市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噪声污染问题而制定的规划方案。
该方案旨在通过对城市声环境进行合理划分和管理,实现城市环境的优化和改善,保护居民的身心健康,并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该方案首先通过对城市声源进行调查和评估,确定了不同区域的噪声源强度和性质。
然后根据不同区域的噪声特点和环境人群需求,划分了不同的声环境功能区。
这些功能区包括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交通干道等。
每个功能区都有相应的噪声限制标准和管控措施。
在居住区,方案将要求噪声限制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以保障居民的休息和睡眠质量。
商业区则需要兼顾商业活动的繁荣和居民的居住质量,采取噪声隔离和吸音措施来减轻噪声污染。
工业区和交通干道则需要采取更严格的措施,减少噪声排放和传播,以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干扰。
该方案还包括对噪声源的控制和管理措施。
例如,对噪声源的建设和改造要求符合环境保护和噪声控制的标准;对噪声源的监测和评估要求定期进行,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噪声问题。
通过《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城市能够有序发展,实现不同区域的声环境适应性管理,有效减少噪声污染对居民的影响,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增进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同时,该方案也对城市规划和建设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指导,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调整方案为加强X区环境噪声管理,提高声环境质量,营造良好人居环境,根据《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X),结合《X城乡总体规划修编(X-X)》和用地开发现状,制定本方案。
一、划分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二)《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X);(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X);(四)《关于加强和规范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管理工作的通知》(X办大气函〔X〕170X号);(五)《关于加快实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暨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调整工作的函》(X环大气函〔X〕6X号)。
二、划分范围本次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范围为:X区全域范围,包括X区下辖的3个街道和2个镇,区划面积135平方公里。
三、区划期限区划期限为X年。
四、划分类别及标准依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X),声环境功能区分为以下五类:0类声环境功能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1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2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3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4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类和4b类两种类型。
4a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4b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
在下列情况下,铁路干线两侧区域不通过列车时的环境背景噪声限值,按昼间70dB(A)、夜间55dB(A)执行:(a)穿越城区的既有铁路干线;(b)对穿越城区的既有铁路干线进行改建、扩建的铁路建设项目。
既有铁路是指X年12月31日前已建成运营的铁路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已通过审批的铁路建设项目五、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一)0类声环境功能区X区没有占地面积大于0.5平方公里的康复疗养区域,不设0类声环境功能区。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功能区划定方案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噪声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保护大众的听力健康,加强城市环境管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功能区划定方案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功能区划定的背景、目的和具体方案。
一、背景城市噪声是由于交通、工厂、建筑施工等因素所引起的环境问题。
大量研究表明,长期处于高噪声环境中会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包括睡眠障碍、心血管疾病、精神紧张等。
因此,有必要对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进行划定,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管理和控制。
二、目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功能区划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科学合理地划定不同噪声水平的区域,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和控制措施,以确保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三、方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功能区划定方案包括噪声源划定、噪声监测和评估、功能区划定以及管理措施等几个关键步骤。
1. 噪声源划定首先,需要对城市中的主要噪声源进行划定和分类。
常见的噪声源包括交通、工厂、建筑施工、社会娱乐场所等,根据噪声源的类型和特点,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管理和控制措施。
2. 噪声监测和评估针对划定的噪声源,需要进行噪声监测和评估工作。
噪声监测可以利用专业仪器进行,通过对不同区域的噪声水平进行测量和记录,得出比较准确的数据。
噪声评估则可以分析不同噪声源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程度,为功能区的划定提供科学依据。
3. 功能区划定根据噪声监测和评估的结果,可以将城市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
通常将城市区域划定为静谧区、安静区、略有噪声区和噪声污染区四个等级。
静谧区主要是指居住区、公园和绿地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场所;安静区则指的是学校和医院等对噪声敏感的场所;略有噪声区可以是商业区和娱乐场所;而噪声污染区则是指交通枢纽、工厂等噪声源集中的区域。
4. 管理措施根据功能区的划定,对不同区域采取相应的管理和控制措施。
对于静谧区和安静区,要加强噪声源的管控,确保噪声水平符合规定标准;对于略有噪声区,要适度控制噪声源的强度和时间,以兼顾商业经营和居民生活;对于噪声污染区,要进行源头治理,减少噪声产生,同时提供隔音设施等措施。
声环境功能区分类声环境功能区分类主要是根据声环境的特点和用途将不同区域进行划分和分类。
声环境功能区分类的目的是为了对于不同区域的声环境进行管理和调控,以达到保护环境、提升生活质量的目标。
本文将从室内、室外和混合三个方面详细介绍声环境功能区的分类。
室内声环境功能区分类是针对于内部空间的声环境进行的划分。
根据声音的特点和使用场景可将室内声环境划分为以下几个分类:1.生活空间:如住宅、公寓、宿舍等居民生活的空间。
此类空间通常应该具有较低的噪声水平,减少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噪声干扰,让人们能够得到良好的休息和放松。
2.学习空间:如教室、图书馆、研究室等学习场所。
这些空间需要提供相对安静的环境,以便学生和研究人员能够集中注意力、学习和思考。
3.工作空间:如办公室、工厂、实验室等工作场所。
这些空间通常需要提供一定程度的隔音和降噪措施,以减少机械设备和其他人员活动产生的噪声干扰,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的舒适度。
4.娱乐空间:如影院、剧院、酒吧等娱乐场所。
这些空间需要考虑音质的问题,以提供良好的音频效果和沉浸式的娱乐体验。
5.医疗空间:如医院、诊所、实验室等医疗场所。
在这些空间中,需要使用合适的技术和设备来控制和降低噪声水平,以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1.居住区:主要是指人们居住的区域,如住宅小区、社区等。
这些区域通常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减少交通噪声或其他噪声的影响,保护居民的生活质量。
2.商业区:主要是指商业区域,如购物中心、商业街等。
在这些区域中,需要考虑商业活动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影响,采取隔音、降噪等措施来保护声环境。
3.工业区:主要是指工业园区、工厂、仓库等工业用地。
这些区域通常会产生较高的噪声水平,需要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来保护周围的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4.娱乐区:主要是指公园、游乐场、运动场等娱乐场所。
在这些区域中,需要合理规划和布置设施,以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5.交通区:主要是指道路、机场、火车站等交通枢纽。
1类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标准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标准一般按照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声源类型:将声源分为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噪声、社会噪声等不同类型,以确定不同声源的特征和影响范围。
2. 声谱特征:根据声波在空间传播过程中的变化,确定声场的声学特性,如声压级、频率、传播方向等,以确定声场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3. 地理位置:以区域为单位,将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声环境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以实现针对性的管理和规划。
4. 敏感性评价:评价建筑物、居民区、教育机构等特定场所对噪声的敏感性,以确定相应的管理和防治措施。
5. 使用功能:根据不同场所和功能的不同需求,将声环境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以实现不同的管理和控制措施,例如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等。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是由国家规定的,是用来评价声环境质量的重要标准。
它主要是根据声环境的使用功能,将声环境分为不同的功能区,根据不同的功能区的不同要求,规定了各功能区的声环境质量要求,以保证各功能区的声环境质量符合要求,以维护人民的健康及公共的安全。
根据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将声环境分为共性声环境功能区和专性声环境功能区。
共性声环境功能区主要包括居住区、公共活动区、交通区等,其要求在控制声环境污染,保护人体健康的同时,要确保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保证公共活动的可行性。
专性声环境功能区主要包括教育区、医疗区、文化休闲区等,其要求要更加严格,在保证一定的安静环境的同时,要确保不影响教育、医疗、文化休闲等活动的正常进行。
同时根据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还规定了各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要求,要求在不同的功能区,声环境的有效噪声强度要满足不同的等级标准,其中居住区要求满足一级标准,公共活动区要求满足二级标准,交通区要求满足三级标准,以保证人类生活和工作的安静环境。
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是对声环境质量的重要标准,是保证人们健康及公共安全的重要依据。
因此,各地应当严格按照这一规范,
加强对声环境的管理,确保各功能区的声环境质量符合要求,切实保障人民的健康及公共的安全。
声环境分类标准# 声环境分类标准## 一、前言嘿,朋友们!咱们每天都被各种各样的声音包围着,像汽车的喇叭声、鸟儿的鸣叫声,还有隔壁装修的电钻声。
这些声音呀,有的听起来让人很舒服,有的却吵得人头疼心烦。
那为了能更好地管理这些声音,让咱们生活的环境既充满活力又不会太吵闹,就有了声环境分类标准这个东西。
它就像是一把尺子,能衡量出咱们周围声音环境的好坏,然后根据不同的情况来采取合适的措施。
简单来说,这个标准就是为了让大家的生活更舒心,让城市发展得更合理,你说是不是挺有用的呢?## 二、适用范围(一)城市区域这声环境分类标准首先在城市里那可太有用了。
比如说咱们居住的小区吧,那得是比较安静舒适的环境,适合人们休息和生活。
像那种靠近商业街或者交通要道的小区,就需要按照这个标准来看看噪声是不是超标了。
要是超标了,就得想办法解决,像给窗户安装隔音玻璃之类的。
还有像城市里的学校、医院这些地方,更需要安静的环境。
你想啊,学生在学校里上课,如果外面总是有嘈杂的声音,那还怎么好好学习呢?医院里的病人本来就身体不舒服,要是周围吵吵闹闹的,也不利于他们休息养病啊。
(二)工业区域工业区域也是这个标准适用的重要场景。
在工厂周围,机器轰鸣是常态,但是如果声音太大,影响到附近居民的生活,那就不行了。
比如说有个工厂在一个村子旁边,工厂的设备运行起来声音特别大,震得村民家的窗户都嗡嗡响。
这时候就得按照声环境分类标准来判定,看看这个工厂产生的噪声是否在合理的范围内。
如果不在,工厂就得采取降噪措施,像安装消声器、设置隔音屏障等。
(三)交通线路周边交通线路周围也是重点。
像高速公路、铁路旁边的区域,车来车往、火车呼啸而过,产生的噪声可不小。
住在这些交通线路附近的居民可就遭罪了,如果不按照标准来控制噪声,居民们每天都要忍受噪音的折磨。
比如说在某条铁路沿线的居民楼,火车经过时的噪音非常大,居民们都反映睡眠不好,精神状态差。
这时候就需要用声环境分类标准来衡量,看如何降低交通噪声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可能会采取在铁路旁设置隔音墙之类的措施。
声环境功能区分为5种类型《标准》规定,按照区域使用功能特点和环境质量的要求,声环境功能区分为5种类型,对应不同的环境噪声限值要求。
其中,0类声环境功能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1类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2类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3类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4类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又分为4a类和4b类两种,4a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4b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
表一环境噪声限值单位:dB(A)针对铁路干线两侧区域的噪声控制,《标准》特别规定,铁路干线两侧区域昼间噪声限值适用于2011年1月1日起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通过审批的新建铁路(含新开廊道的增建铁路)干线建设项目两侧区域,既有铁路是指2010年12月31日前已建成运营的铁路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已通过审批的铁路建设项目。
穿越城区的既有铁路干线,以及对穿越城区的既有铁路干线进行改建、扩建的铁路建设项目,铁路干线两侧区域不通过列车时的环境背景噪声限值,按昼间70分贝、夜间55分贝执行。
《标准》并且规定,各类声环境功能区夜间突发噪声,其最大声级超过环境噪声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5分贝。
对于乡村声环境功能区的确定,《标准》规定,乡村区域一般不划分声环境功能区,根据环境管理的需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按以下要求确定乡村区域适用的声环境质量要求。
一是位于乡村的康复疗养区执行0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二是村庄原则上执行1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工业活动较多的村庄以及有交通干线经过的村庄(指执行4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以外的地区)可局部或全部执行2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三是集镇执行2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四是独立于村庄、集镇之外的工业、仓储集中区执行3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五是位于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参考GB/T15190第8.3条规定)内的噪声敏感建筑物执行4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3类声环境功能区是指生产、商住混合、商业与商务区。
这三类区域各自有着不同的声环境标准和管理要求。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3类声环境功能区的范围及对应标准,以便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这一重要的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
1. 生产区1.1 范围生产区是指工业用地,主要用于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等活动。
其环境要求主要以保护生产设备和作业人员为主,要求比较严格。
1.2 标准生产区的声环境标准通常由国家环境保护部门制定,主要侧重于噪音控制,要求在生产设备运行时,不得超过一定的分贝限制。
对于有可能产生振动、震动的设备,还有相应的振动控制标准。
2. 商住混合区2.1 范围商住混合区是指商业和住宅混合的区域,如城市中心或商业综合体等。
由于此类区域既有商业活动,又有居民住所,对声环境有着特殊要求。
2.2 标准商住混合区的声环境标准更加综合,既要考虑商业活动带来的噪音,也要考虑居民的生活环境。
对于商业设施的噪音限制要求较高,同时也要保证夜间的安静。
还需要考虑到周边交通、停车等对声环境的影响。
3. 商业与商务区3.1 范围商业与商务区是指专门用于商业活动和商务办公的区域,如购物中心、写字楼区等。
这类区域的声环境要求较为严格,既要保证顾客的购物体验,又要考虑到员工的工作环境。
3.2 标准商业与商务区对声环境的要求相对较高,不仅要求商业设施本身的噪音控制,还要求对周边交通、停车等产生的噪音进行管控。
还需要考虑到商务办公的环境,要求在办公区域保持相对安静的工作环境。
总结与回顾通过对3类声环境功能区的范围及对应标准进行了解, 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类型的功能区对声环境的要求是不同的,其标准也各有侧重。
了解这些标准不仅有助于相关单位合理规划和建设,也有助于公众更好地了解周边环境质量。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实际生活中,各类声环境功能区对声环境的要求是多方面、立体化的。
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需要全面考虑各类声环境对环境的影响,合理设置相应的标准和控制措施,以实现环境和谐发展的目标。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1页 惠州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一、总则 为适应城市发展需求,防治城市环境噪声污染,改善区域声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声环境质量标准》有关规定和《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相关要求,结合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二、区划原则 (一)有效地控制噪声污染的程度和范围,提高声环境质量,保障城市居民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场所的安静。 (二)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按区域规划用地的主导功能,并结合城市规划用地现状的主导功能作为声环境功能区划的依据。 (三)便于城市环境噪声管理和促进噪声治理。 (四)有利于城市规划的实施和城市改造,做到区划科学合理,促进环境、经济、社会协调一致发展。 (五)宜粗不宜细,宜大不宜小。单块的声环境功能区面积,原则上不低于0.5km²。 (六)区分市域范围内建成区与未建成区的声环境功能区划,未建成的规划区内,按其规划性质或按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结合可能的发展划定区域类型。 三、适用范围 (一)本方案适用于惠州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声环境管理。其中,城市规划区为惠城区(含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2页 和惠阳区(含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辖区,总面积2672.3平方公里。 (二)机场周围区域受飞机通过(起飞、降落、低空飞行)噪声的影响不适用于本方案。 四、主要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 (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三)《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四)《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 (五)《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2005年4月); (六)《广东省高速公路管理条例》(2012年1月9日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修订); (七)《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八)《惠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九)《惠州市综合运输体系“十三五”发展规划》; (十)《惠州市高速公路网规划(2004-2020年)》; (十一)其他规划等相关资料。 五、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按区域的使用功能特点和环境质量要求,结合惠州市实际情况,划分以下5类声环境功能区,具体说明如下: (一)0类声环境功能区适用区域: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本方案没有划定0类区。 (二)1类声环境功能区适用区域: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3页 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三)2类声环境功能区适用区域: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四)3类声环境功能区适用区域: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五)4类声环境功能区适用区域:道路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类和4b类两种类型。4a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4b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 六、各类适用区执行环境噪声标准 各声环境功能区适用的环境噪声等效声级限值见表1。 表1 声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dB(A) 类别 昼间 夜间 0 50 40 1 55 45 2 60 50 3 65 55
4类 4a类 70 55 4b类 70 60 注:①“昼间”是指6:00至22:00之间的时段,该时段执行昼间标准;“夜间”是指22:00至次日6:00之间的时段,该时段执行夜间标准;②各类声环境功能区夜间突发噪声,其最大声级超过环境噪声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5dB(A)。 七、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4页 本方案对《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确定的城市规划区进行声环境功能区详细划分,其他区域按本方案有关说明执行。 (一)声环境功能区划结果。 1.1类标准适用区。 1类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见表2。 表2 1类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 编号 所属区域 名称 功能区位置 面积(km2)
Ⅰ-01 惠城区 墩子自然保护区片区 主要包括墩子自然保护区等区域。 29.17
Ⅰ-02 惠城区 古寨水源林县级自然保护区片区 主要包括古寨水源林自然保护区等区域。 20.34 Ⅰ-03 惠城区 惠州市行政机关集聚区片区 文昌二路、惠博大道、三环北路、惠州大道、云山西路闭合区域。 3.73 Ⅰ-04 惠城区 大石坑县级自然保护区片区 主要包括大石坑县级自然保护区等区域。 5.36
Ⅰ-05 惠城区 惠州西湖片区 鹅岭西路、鳄湖路、下角南路、下角东路、环城西路、长寿路、西湖路、鹅岭东路闭合区域。 3.76 Ⅰ-06 惠城区 惠州学院片区 主要包括惠州学院等区域。 1.20 Ⅰ-07 惠城区 莲塘布县级自然保护区片区 主要包括莲塘布县级自然保护区等区域。 12.02 Ⅰ-08 惠阳区 白面石县级自然保护区片区 主要包括白面石自然保护区等区域。 11.34 Ⅰ-09 惠阳区 白云嶂自然保护区片区 主要包括白云嶂自然保护区等区域。 52.40 Ⅰ-10 惠阳区 黄巢嶂自然保护区片区 主要包括黄巢嶂自然保护区等区域。 76.37 Ⅰ-11 惠阳区 大坑自然保护区片区 主要包括惠阳大坑自然保护区等区域。 28.68 Ⅰ-12 惠阳区 金桔自然保护区片区 主要包括金桔自然保护区等区域。 24.95 合计 269.32 2.2类标准适用区。 2类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见表3。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5页 表3 2类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 编号 所属区域 名称 功能区位置 面积 (km2)
II-01 惠州市区 2类声环境功能区 除1、3、4类区以外的范围。 1968.03
3.3类标准适用区。 3类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见表4。
表4 3类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 编号 所属区域 名称 功能区位置 面积 (km2)
Ⅲ-01 惠城区 小金口工业集聚区片区 广仍路以南、惠州大道以东、金龙大道两侧工业集聚区。 3.91
Ⅲ-02 惠城区 汝湖镇工业集聚区片区 惠民大道以西、广惠高速以南、广仍路两侧工业集聚区。 1.95 Ⅲ-03 惠城区 惠州火车站仓储用地片区 惠州火车站仓储、物流用地。 3.62 Ⅲ-04 惠城区 南旋工业中心片区 东江以南、惠泽大道以西、龙和路沿线两侧工业集聚区。 1.57 Ⅲ-05 惠城区 水口工业集聚区片区 东江以东、三环东路以北、龙湖大道沿线两侧工业集聚区。 11.33 Ⅲ-06 惠城区 惠州东江工业园片区 惠州东江工业园工业集聚区。 2.21 Ⅲ-07 仲恺高新区 仲恺东江高新科技产业园片区 仲恺东江高新科技产业园工业集聚区。 5.53 Ⅲ-08 仲恺高新区 潼湖工业集聚区片区 侨冠北路以西、联发大道两侧工业集聚区。 4.67 Ⅲ-09 仲恺高新区 仲恺工业集聚区片区 长深高速以东、惠风东三路以西、仲恺大道两侧工业集聚区。 7.62 Ⅲ-10 仲恺高新区 西坑村工业集聚区片区 惠环镇西坑村工业集聚区。 3.25 Ⅲ-11 仲恺高新区 陈江工业集聚区片区 曙光路、甲子路以西,仲恺路两侧工业集聚区。 6.24 Ⅲ-12 仲恺高新区 沥林工业集聚区片区 仲恺八路以南、潮莞高速以北、沥镇路两侧工业集聚区。 1.91 Ⅲ-13 惠阳区 镇隆工业集聚区片区 潮莞高速以北、长深高速以东、黄沙水库以西工业集聚区。 8.01 Ⅲ-14 仲恺高新区 惠南工业园片区 潮莞高速以北、惠南大道以东、淡水河以西工业集聚区。 10.13 Ⅲ-15 惠阳区 鸿海精细化工基地片区 惠州鸿海精细化工基地工业集聚区。 2.29 Ⅲ-16 惠阳区 良井镇工业集聚区片区 205县道以东、大沥河及357省道两侧工业集聚区。 3.95 Ⅲ-17 惠阳区 平潭镇工业集聚区片区 怡发一路以东、平潭机场以西、324国道两侧工业集聚区。 7.48 Ⅲ-18 惠阳区 新圩镇工业集聚区片区 新圩镇工业集聚区。 25.35 Ⅲ-19 惠阳区 秋长工业集聚区秋宝路两侧工业集聚区。 21.83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6页 编号 所属区域 名称 功能区位置 面积 (km2) 片区
Ⅲ-20 惠阳区 惠阳开发区工业集聚区片区 惠南大道以东、沈海高速以北、惠澳大道两侧工业集聚区。 14.89
Ⅲ-21 惠阳区 沙田镇工业集聚区片区 沈海高速以北、惠澳大道以东工业集聚区。 8.29 Ⅲ-22 大亚湾开发区 响水河工业集聚区片区 响水河工业集聚区。 23.62 Ⅲ-23 大亚湾开发区 大亚湾石化区片区 主要包括大亚湾石化区、荃湾港区等工业集聚区。 31.49 合计 211.14 4.4类标准适用区。
(1)4a类区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两侧一定距离范围内区域。 (2)当临街建筑高于三层楼房以上(含三层)时,将临街建筑面向交通干线一侧至交通干线边界线的区域定为4a类声环境功能区。 (3)4b类区为铁路干线用地范围外两侧一定距离范围内区域。 4类功能区两侧距离划定要求见表5,4类区主要道路情况见表6。
表5 4类功能区两侧距离的划定要求 类别 源强类型 划分距离(m) 相邻功能区类型
4a类 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 55 1类区 40 2类区 25 3类区 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 50 1类区 35 2类区 20 3类区
4b类 铁路干线 55 1类区 40 2类区 25 3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