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回用工艺及工程实践共26页
- 格式:ppt
- 大小:3.18 MB
- 文档页数:26
中水回用项目实施与工艺优化改造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污水处理成为了一项重大的环境治理工程。
而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中水回用项目的实施与工艺优化改造更是成为了一项紧迫且必要的工作。
本文将从中水回用项目的意义、实施过程以及工艺优化改造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该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中水回用项目的意义中水回用项目是指将城市污水经过处理后,再利用于农业灌溉、城市绿化、工业用水等领域的一项环保工程。
这一项目的实施对于保护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减轻水资源压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水回用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减轻地下水和江河湖泊等水资源的开采压力,降低对自然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保护了地下水和江河湖泊等水域生态环境。
中水回用项目的实施可以节约淡水资源,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需求,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缓解了水资源的紧张局势。
中水回用项目的实施可以改善城市和农村环境,提高城市生活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为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中水回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水回用项目的实施主要包括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管网建设和中水回用设施建设等环节。
具体来说,中水回用项目的实施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污水处理。
在这一阶段,首先需要对城市污水进行收集、输送和处理,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去除,使之成为清洁的中水。
目前,污水处理主要采用的是生物法处理、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和膜分离技术处理等多种技术手段,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将其转化为可供利用的中水。
中水回用管网建设。
在这一阶段,需要建设一套完整的中水回用管网,将中水输送到农业灌溉、城市绿化、工业用水等领域。
中水回用管网的建设需考虑管道布置、水压稳定、管网管理等一系列问题,确保中水回用管网的正常运行。
中水回用设施建设。
在这一阶段,需要建设中水回用设施,包括中水提升泵站、中水处理站、中水储存设施等,确保中水得以充分利用。
中水回用工艺流程
《中水回用工艺流程》
中水回用工艺是指将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经过处理后再次利用的工艺流程。
中水回用可以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需求,降低污水处理厂的负荷,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下面是中水回用工艺的一般流程:
1. 污水收集:首先将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收集到污水处理厂或中水回用设施。
2. 初级处理:经过初级处理,去除大颗粒杂质和悬浮物,通常包括格栅过滤和沉淀池等工艺。
3. 生物处理:经过初级处理的水进入生物处理环节,通过生物膜、活性污泥等微生物的作用,去除有机物质和氮、磷等污染物。
4. 深度处理:对经过生物处理的水进行深度处理,包括去除微生物、杂质、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通常采用过滤、吸附、氧化等技术。
5. 中水回用:处理后的水可以用于农田灌溉、城市景观水源、工业用水等领域。
在回用前需要进行水质检测,确保水质符合相应的标准。
中水回用工艺流程需要根据不同的用途和水质要求进行调整,
同时还需要考虑成本、能耗、维护等因素。
在环保和资源紧缺的今天,中水回用工艺的发展将会有更广阔的前景。
MBR工艺在中水处理回用的工程实践作者:骆绮红来源:《科技传播》2016年第14期摘要本文介绍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在广州××有限公司中水处理回用的应用,采用该工艺处理后的出水100%达标并可全部回用。
该工艺具有等优点,应用于中水处理是比较合适的,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关键词膜生物;反应器(MBR);中水回用中图分类号 X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67-0205-02广州××有限公司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与广州汽车集团零部件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中日合资企业。
由于生产需要,该公司决定根据自身特点,对现有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扩建工程,使厂区的生产废水与厂区生活污水达到零排放(全部回用)。
1 废水来源及水质该公司生产废水主要来自车间喷淋水,其废水中含有的主要污染物有CODcr、BOD5、SS、石油类等。
废水的水质如表1。
水中的主要污染为高CODcr、BOD5、SS和动植物油,要求经过处理后出水达到广东省地方排放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的A标准。
2 处理工艺根据污染情况,由于工厂废水水量水质比较稳定相差较小,设计有机负荷的处理能力按照水质污染程度设计,这样可以保证污水的稳定运行和达标中水回用。
根据水质情况,采用MBR工艺处理,运行稳定、水质可靠。
2.1 工艺流程2.2 工艺说明本工艺土建水池除隔栅井、调节池地下式外采用多格式地上式,这样采用的目的是有效证明厂区污水零排放。
因为所有水泵均采用一用一备设计,设备出现故障的可能性已减至最小,可保证整个处理系统的连续运行,减少因设备维护对废水处理系统造成的影响。
车间排出的废水经提升泵与生活污水通过排水管道流入格栅池,格栅池中置有栅条间隙为10mm的细格栅,用于去除水中大块杂质等悬浮物。
中水回用的发展及处理技术水污染、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
针对水资源紧缺的现状,有必要对中水回用技术做重要阐述,简要介绍了中水回用的发展历程及各类处理工艺。
中国的城市化速度不断的加快,城市的规模也在迅速扩大,与此同时水资源匮乏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构成诸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根据中国工程院《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对中国城市水资源需求的预测,水资源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至2030年,2050年城市用水需求将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590亿m3,910亿m3。
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成为整个国家的发展问题,相应的三种解决办法,节水、蓄水、调水,而节水是最为经济可行的解决措施。
中水利用是最主要最为行之有效的重要措施,对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水环境有着非常重大的长远意义。
1中水的概念在建设部《城市中水设施管理暂行办法》中将中水定义为:部分生活优质杂排水经处理净化后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
中水是再生水,之所以称之为中水,是沿用了日本的说法,通常人们把自来水叫做“上水”,吧污水叫做“下水”,而中水的水质介于上水、下水之间,故名“中水”。
中水虽然不能饮用,但它可用于一些对水质要求不高的场合,中水回用的对象分为市政杂用水,生活杂用水和工业用水。
市政杂用水包括公园绿化和河湖用水、城市绿化用水、道路路面喷洒用水等;生活杂用水包括厕所冲洗、汽车洗涤;工业用户重点是回用至热电厂和化工厂等冷却用水以及城市污水处理厂内部杂用水等。
2中水回用的发展历程中国对城市污水处理与利用的研究,早在1958年就开始列入国家科研课题;20世纪60年代关于污水灌溉的研究已达到一定的水平;20世纪70年代中期进行了对城市污水以回用为目的的污水深度处理工程试验;20世纪80年代初,济南、青岛、大连、北京、太原、天津、西安等缺水的大城市相继开展了污水回用于工业和民用的试验研究,像北京等一些城市已修建了回用试点工程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不少公共建筑亦建设了水回用装置。
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设计方案1.工程概况XXXXX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XXX目前最大的合成氨及氮肥生产企业,也是XXX30户重点企业之一。
XXXX联合瑞士拉索有限公司以及黑龙江、安徽、山东、陕西等四家国内优势化肥流通企业,以焦炉煤气为原料,合资建设成立的XXXXX化工有限公司年产18万吨合成氨、30万吨尿素。
2.环境保护设计依据2.1设计基础由用户提供的基本资料,该工艺采用的是以煤焦造气生产合成氨,生产废水主要来自以下三个部分:(1)气化工序产生的造气含氰废水(2)脱硫工序产生的脱硫废水(3)铜洗工序产生的含氨废水2.1.1设计依据★工厂提供化肥生产的有关水量、水质数据及相关生产情况。
★《环境工程手册》(水污染防治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再生水用作冷却用水标准》★《给排水标准规范实施手册》2.1.2污水水量、水质2.1.2.1污水水量:设计处理水量:2400吨/天,即:100吨/小时。
污水预处理后,60%的预处理水回用于造气车间,40%的预处理水进行深度处理后用作气提塔的补充水。
2.1.2.2污水水质综合污水水质:(依据工厂情况确定)★PH:7-8★SS:300-500mg/l★色度:100★COD:250-340mg/l★挥发酚:0.01-0.5mg/l★硫化物:0.01-30mg/l★氰化物:10-30mg/l★氨氮:40-470mg/l2.1.3回用水标准再生水用作冷却用水的水质标准2.1.4设计原则★方案设计应有合法性,即在方案设计时应遵循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方案设计应具有先进性,处理工程的总投资、处理系统的运行费用尽可能降低,做到处理能耗低、效率高、管理方便和处理后的产物能直接利用。
★工艺方案设计应考虑安全性,所选择的污水处理路线处理后应防止原有污染物的泄露或产生新的污染物,或对新生成的污染物进行有效的处理。
★污水处理方案的设计应与工厂的实际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