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暖通方案设计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8
暖通设计说明范文暖通设计是指对建筑物内部的供暖、通风、空调以及给排水等系统进行设计和规划的过程。
它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保证建筑物内部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方面的要求。
供暖系统是暖通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供暖系统可以根据建筑物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供热方式,如集中供热、分户供热、地板辐射供热等。
供暖系统的设计要考虑建筑物的热损失以及供热设备的性能选择,以达到舒适、高效的供暖效果。
通风系统也是暖通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通风系统能够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程度,排除室内污染物和湿气,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通风系统的设计要根据建筑物的使用特点,合理选择通风方式和通风设备,以提供充足的新鲜空气和适宜的室内温湿度。
空调系统是暖通设计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空调系统可以根据建筑物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空调方式,如集中空调系统、分户空调系统等。
空调系统的设计要考虑建筑物的热负荷和冷负荷,合理选择空调设备和控制方式,以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和湿度。
给排水系统是暖通设计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给排水系统可以根据建筑物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给排水方式,如集中供水和分户供水等。
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要考虑建筑物的用水需求和排水环境,合理选择给排水设备和管道材料,以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排水的顺畅。
此外,暖通设计还需要考虑节能和环保等因素。
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暖通设计要注重节能技术和环保材料的应用,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在进行暖通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使用需求和环境条件,制定相应的设计方案。
而实施过程中,还需要进行施工管理和后期维护等工作,以保证设计方案的有效实施和系统的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暖通设计是建筑物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建筑物内部的温湿度、空气质量和水资源利用等方面。
在进行暖通设计时,需要考虑供暖、通风、空调和给排水等系统的设计,并注重节能和环保等因素。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实施,可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效率和环保水平。
教学楼暖通设计说明引言:教学楼是高校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为了保证教学楼内的舒适性和健康性,合理的暖通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教学楼暖通设计的一般原则和具体实施步骤,以便为相关设计人员提供指导。
一、设计原则在进行教学楼暖通设计时,需遵循以下原则:1. 舒适性原则:为师生提供舒适的学习和工作环境是设计的首要目标。
必须保证室内温度、湿度、通风等参数在舒适范围内。
2. 高效性原则:设计采用高效的暖通设备和系统,以保证室内能源的有效利用和节能。
通过优化传热管道和风道的设计,达到最大程度地减少能源消耗。
3. 健康性原则:设计应考虑并遵循相关卫生、环境和安全规范,确保室内空气质量良好,无有害气体、尘埃和噪音。
二、设计步骤教学楼暖通设计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需求分析和数据收集:了解教学楼的使用功能和特点,收集设计所需的有关建筑结构、热负荷、人员密度、使用时间等数据。
2.热负荷计算:根据数据收集结果,进行热负荷计算,以确定教学楼所需的暖通设备的规格和数量。
3.供暖系统设计:根据热负荷计算结果,设计适当的供暖系统,包括锅炉、暖气片或暖通空调系统,并进行管道和风道的布置。
4.通风系统设计:为教学楼设计通风系统,以确保室内新鲜空气的供应和室内空气质量的维护。
考虑到教室、实验室等不同区域的特殊需求,在设计通风系统时应灵活运用不同的送风方式。
5.控制系统设计:设计并选择适当的控制设备和系统,包括温度、湿度和风速的监测和控制装置,以实现教学楼暖通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和集中管理。
6.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编制:根据设计结果,编制详细的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准确执行。
7.检测和调试:在完成安装后,对暖通设备进行检测和调试,确保其正常运行和达到设计要求。
8.运维和维护:完成设计和调试后,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以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和可靠运行。
三、结论教学楼暖通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工作,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实施,为师生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学习环境。
大楼暖通工程方案怎么写一、建筑结构特点分析1.1 建筑形式和结构类型根据建筑规划和设计图纸,了解建筑的结构形式和类型,包括建筑的高度、形状、朝向和结构类型等。
例如,高层建筑需要考虑到气压、垂直通风和空调系统的管线布局。
1.2 外墙隔热材料和采光设计了解建筑外墙隔热材料和采光设计,以便确定暖通系统的散热量和通风量。
对于南北朝向的建筑,还需要考虑夏季遮阳和冬季阳光的利用。
1.3 建筑的使用功能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确定不同空间的热负荷和通风量,例如办公室和会议室的人员密度大,需要增加通风量和空调设备的配置。
二、室内舒适度需求分析2.1 温度、湿度和风速要求根据建筑的功能和使用要求,了解不同空间的舒适度指标,包括室内温度、湿度和风速的要求。
例如,办公室的舒适温度一般在22℃~26℃之间,湿度在40%~60%之间。
2.2 空气质量和新风要求考虑到室内人员的健康和舒适度,建筑的暖通系统需要满足空气净化和新风要求,以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和通风效果。
2.3 噪音和振动控制在大楼暖通工程方案中,需要考虑到空调和通风设备的噪音和振动控制,以避免对室内使用者造成不适和影响。
三、节能环保要求分析3.1 能耗控制和节能技术应用在大楼暖通工程方案中,需要考虑到节能技术的应用和能耗控制,例如采用高效空调设备、智能控制系统和太阳能利用等技术手段。
3.2 资源与环境保护考虑到建筑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大楼暖通工程方案需要充分考虑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例如节能灯具、自然采光和水资源循环利用等方案。
3.3 智能化管理和运行维护为了实现大楼暖通系统的高效运行和管理,需要采用智能化设备和系统,优化设备运行参数和维护计划,以降低能耗和延长设备寿命。
四、大楼暖通工程方案设计与施工管理4.1 设计方案制定与评估根据建筑结构特点、室内舒适度需求和节能环保要求,制定大楼暖通工程方案的设计方案,包括传热传质计算、风道布置和设备选型等内容。
并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估,以满足设计要求和可行性要求。
暖通设计说明暖通设计说明⼀、设计依据1.国家设计规范:《民⽤建筑供暖通风与空⽓调节设计规范》 GB 50736-2012《建筑设计防⽕规范》 GB 50016-2014《⾼层民⽤建筑设计防⽕规范》 GB50045-95 (2005年版)《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规范》 GB 50067-2014《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JGJ100-2015《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JGJ67-200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2015《建筑机电⼯程抗震设计规范》 GB 50981-2014《环境空⽓质量标准》 GB 3095-2012《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6-2008《房间空⽓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 12021.3-2010《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21454-2008《全国民⽤建筑⼯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2009年版)《全国民⽤建筑⼯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暖通空调.动⼒》(2007年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规范》 WS394-20122.地⽅设计规范(上海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GJ08-107-2015《公共建筑绿⾊设计标准》 DG/TJ08-2143-2014《机动车停车库(场)环境保护设计规程》 DGJ08-98-2014《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 DGJ08-88-2006《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 DB 31/844-2014《餐饮⾏业环境保护设计规程》 DGJ08-110-2004《上海市民⽤建筑⼯程施⼯图节能设计⽂件编制深度规定》沪建交(2012)1273号3.公消【2015】98号-关于执⾏新版消防技术规范有关问题的通知4.建设单位关于本⼯程的设计任务书、设计要求和提供的有关资料;5.建筑专业提供的技术⽂件。
⼆、⼯程概况:本⼯程地块总建筑⾯积约119110㎡,其中地上⾯积约87603㎡,地下⾯积约31507㎡。
建筑设计-暖通方案设计说明建筑设计-暖通方案设计说明1. 引言本旨在详细说明建筑设计项目中的暖通方案设计内容,以确保建筑物内温湿度和空气质量的控制达到舒适和健康的标准。
2. 项目概述本项目是一个建筑设计项目,涉及到一个室内面积为X平方米的建筑物,位于X地址。
建筑物主要功能包括X功能,使用人员约为X人。
3. 设计目标通过本方案的设计,我们将确保建筑物的室内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在合理舒适的范围内,并满足以下要求:- 室内温度范围为X度至X度,适合建筑物使用场景;- 室内相对湿度范围为X%至X%,以维持舒适和健康的环境;- 室内空气质量符合X标准,以保障使用者的健康和舒适。
4. 设计原则和方法在设计暖通方案时,我们将遵循以下原则和方法:4.1. 温控策略:根据空间功能和使用情况,采取适当的温控策略,例如集中供暖、分体供暖或者空调系统等。
4.2. 通风设计:考虑建筑物的使用特点和环境要求,设计适当的通风系统,包括新风系统、排风系统和空气净化设备等。
4.3. 管道布置:合理布置供暖、通风和空调管道,确保管道长度、连接方式和支撑方式符合相关标准,以最大限度减少能耗和维护成本。
4.4. 节能措施: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节能的要求,采取合理的能源利用方案,包括利用太阳能、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5. 设计内容和细节5.1. 供暖系统设计:- 选择适当的供暖设备,如锅炉、热水器等;- 设计供暖管道的布置和尺寸,确保供暖效果和能源利用效率;- 考虑供暖系统与其他暖通系统的协调。
5.2. 通风与空调系统设计:- 设计通风系统的新风量和排风量,以及空气净化设备的布置;- 考虑通风系统与供暖系统的协调,实现能耗最小化和舒适性的最大化。
5.3. 温湿度控制设计:- 选择合适的温湿度传感器和控制设备,确保室内温湿度在合理范围内控制;- 设计温湿度控制系统的逻辑和策略,以提供舒适和稳定的室内环境。
5.4. 管道布置设计:- 根据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的需要,合理布置管道,确保运行平稳、线路短、能耗低。
暖通初步设计说明第一节设计依据一、建设单位委託及要求二、建筑工程设计档案编制深度的规定(202X年版)三、有关设计规範、标準《高层民用建设设计防火规範》gb50045-95(202X年版)《採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範》gb50019-202X《办公建筑设计规範》jgj67-89《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範》gb50067-97《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範》gb50038-94四、建筑专业等提供的设计资料本工程南北栋均为综合性一类高层,地下一层,地上二十五层,建筑高度:南栋为:,北栋为:五、室外气象条件1、夏季空调室外计算乾球温度℃空调室外计算溼球温度℃通风室外计算乾球温度33℃最热月平均相对溼度 75%室外平均风速2、冬季空调室外计算乾球温度 -3℃通风室外计算乾球温度5℃最冷月室外计算相对溼度 81%室外平均风速第二节设计範围及主要技术指标一、包括一层至四层的营业用房、办公用房、大小会议室、活动室等房间舒适性空调。
室内设计参数列:二、防排烟1、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设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
2、地下一层汽车库设机械排烟、补风系统。
三、通风1、地下一层汽车库分别设机械送排风系统。
2、地下一层电装置房和空调装置房分别设机械送排风系统,空调装置房设事故排风系统。
3、南栋地下一层六级二等人员隐蔽所(平时为车库),设机械送排风系统。
4、卫生间、电梯机房採用自然通风。
第三节空调冷热源及空调方式一、冷、热负荷确定本工程主要为舒适性空调,两栋建筑物总冷负荷为400万大卡,热负荷为315万大卡。
二、空调冷、热源及水迴圈系统1、根据建设方要求,南、北栋的主机均设在北栋建筑物里,空调冷、热源採用直燃式(燃气)溴化锂机组型号bz200 ,2台,单台製冷量200万大卡(2326kw),供热量:1791kw,冷水量:300m3,冷却水量500m3。
2、空调水迴圈系统空调冷水温度7℃-12℃,温水温度57℃-65℃,选空调冷热水迴圈水泵三台(2用1备),型号is200-150-315,流量:400 m3;扬程:35mh2o;电功率:55kw。
工程设计通风暖通方案模板一、背景与范围1.1 背景通风暖通系统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设计的合理性对建筑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和能耗等影响极为重要。
本通风暖通系统设计方案适用于某某工程项目,旨在为该工程项目提供高效、节能和舒适的通风与暖通系统。
1.2 范围本设计方案覆盖了通风暖通系统的整体设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通风系统、空调系统、供暖系统和热水系统等方面。
同时,本设计方案亦考虑了建筑物结构和客户需求等因素,确保与整体建筑工程的协调和统一。
二、设计基本原则2.1 舒适性原则本通风暖通系统设计的首要目标是保证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包括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方面。
设计过程中,需充分考虑用户的实际需求和使用习惯,确保在各种气候条件下均能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2.2 节能原则在保证室内舒适性的前提下,本设计方案将充分考虑节能环保的原则,通过合理设计和选择高效设备,降低能耗,减少能源浪费,达到节约运行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2.3 经济性原则在保证舒适性和节能的前提下,本设计方案将严格控制投资成本,确保设计方案在工程建设和运行维护等各个阶段均具有经济效益。
同时,充分考虑系统的可维护性和耐久性,减少后期维护成本。
2.4 安全性原则本设计方案将考虑通风暖通系统的安全性,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和设备设施,确保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用户的人身财产安全。
三、室内空气质量设计3.1 空气换气率根据建筑面积、功能空间、人员密度等因素,合理确定各个区域的空气换气率,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2 空气净化选择合适的空气净化设备,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处理,除去各类污染物和有害气体,改善室内环境质量。
3.3 温湿度控制通过合理设计通风系统和空调系统,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在舒适范围内,确保室内环境的舒适性。
3.4 室内环境监测设置室内环境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室内空气质量,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和室内环境符合要求。
四、通风系统设计4.1 室内外气流通道规划设计合理的室内外气流通道,确保室内新风的有效供给和有害气体的排放。
暖通课设说明书一、引言暖通工程是指建筑物内部环境的空气质量和热舒适的保障工程,主要包括供热、通风、空调和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与安装。
本说明书旨在介绍暖通课设的设计要点和实施步骤,为学生们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设计要点1.建筑物类型:首先,要明确课设的建筑物类型,例如住宅、商业大厦、医院等。
不同建筑类型对暖通系统的需求有所不同,需要针对性地设计。
2.能耗控制:在设计暖通系统时,要注重能耗控制,减少能源的浪费。
可以通过采用高效节能设备、优化布局和系统调节等方法来降低能耗,并且结合当地的能源政策和要求。
3.空气质量保障:暖通系统不仅要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还要确保空气质量良好。
可以采用空气净化设备、合理的空气流通设计和有良好的室内排风系统等方式来保障室内空气质量。
4.个性化需求:考虑到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可以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用户的偏好设计个性化的暖通解决方案,例如舒适度、节能和环保等方面的需求。
三、实施步骤1.数据收集:首先,需要收集相关建筑物的数据,包括建筑面积、楼层高度、建筑物朝向、热负荷要求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当地的气候条件和能源政策。
2.系统设计:根据数据分析和需求评估,进行暖通系统的设计。
包括供热系统、通风系统、空调系统和给排水系统等。
设计要考虑到系统的稳定性、经济性和安全性。
3.设备选择:在设计过程中,要选择适合的设备和材料。
可以参考市场上的先进产品和技术,选择高效节能设备,并考虑到设备的维护成本和寿命。
4.布局规划: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需求,进行系统布局的规划。
将不同的系统和设备合理地布置在建筑物内部,确保系统的协调运作。
5.施工安装:在施工过程中,要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暖通系统的安装和调试。
保证系统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并按照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
6.运行维护:系统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运行和维护工作。
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保持设备的清洁和正常运行。
定期维护设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四、总结暖通课设的设计要点包括建筑物类型、能耗控制、空气质量保障和个性化需求。
暖通初步设计说明
1.确定暖通设备的类型和容量: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面积,确定采用
的供暖系统(如集中供暖还是分散供暖)和空调系统(如中央空调还是分
体空调),并计算出相应的供热和制冷负荷,以确定设备容量。
2.管道布置设计: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布局和各个房间的使用需求,设
计供暖、通风和给排水系统的管道布置。
合理布置管道,可以尽量减少管
道的长度、降低水力损失,并方便维修和清洁。
3.选择暖通设备和材料:根据建筑物的需求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
供暖、通风和空调设备,以及管道、风道和阀门等材料。
选用高效能的设
备和材料,可以降低运行能耗和维护成本。
4.控制系统设计:设计合适的暖通控制系统,以便实现温度、湿度和
空气质量等参数的自动控制。
控制系统应能满足建筑物的需求,同时尽量
节约能源。
可以考虑使用智能化的控制设备,以实现更精细化的控制和管理。
5.安全与可持续性考虑: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合理选择供暖和制冷方式,使用高效能设备,可以减
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提高建筑物的可持续性。
6.成本估算和优化:根据设计方案,估算出暖通系统的投资和运行成本,并进行优化。
通过合理的设备选择和管道布置,可以降低成本,并提
高系统的效能。
总之,暖通初步设计是对建筑物的供暖、通风、空调和给排水系统进
行规划和设计的重要阶段。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建筑物的需求和气候
条件,合理选择设备和材料,并设计合适的控制系统,以实现舒适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的目标。
暖通图纸设计说明一、工程概述本暖通工程设计旨在为_____(具体建筑名称)提供舒适、健康、节能的室内环境。
该建筑位于_____(具体地点),总建筑面积为_____平方米,建筑高度为_____米,地上_____层,地下_____层。
其主要功能包括_____(详细列举建筑的主要功能区域,如办公区、商业区、住宅区等)。
二、设计依据1、相关国家及地方的规范和标准,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15)、《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等。
2、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和相关要求。
3、建筑专业提供的建筑平面图、剖面图等相关图纸。
三、室内外设计参数1、室外气象参数冬季:采暖计算温度_____℃,通风计算温度_____℃,大气压力_____kPa,平均风速_____m/s。
夏季:空调计算干球温度_____℃,空调计算湿球温度_____℃,通风计算温度_____℃,大气压力_____kPa,平均风速_____m/s。
2、室内设计参数办公室:冬季室内温度_____℃,相对湿度_____%;夏季室内温度_____℃,相对湿度_____%。
会议室:冬季室内温度_____℃,相对湿度_____%;夏季室内温度_____℃,相对湿度_____%。
商业区域:冬季室内温度_____℃,相对湿度_____%;夏季室内温度_____℃,相对湿度_____%。
四、采暖系统1、采暖热源:本工程采暖热源为_____(如城市集中供热、自建锅炉房等),供回水温度为_____/_____℃。
2、采暖系统形式:根据建筑功能和布局,采用_____(如散热器采暖系统、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等)。
3、散热器选型:选用_____(具体散热器型号和材质)散热器,其散热量应满足房间采暖负荷要求。
4、管道布置:采暖管道采用_____(管材材质和规格),干管沿_____(敷设位置,如地沟、吊顶等)敷设,支管沿_____(敷设位置,如墙、地板等)敷设。
暖通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建设地点:陕西省西安市本建筑工程为一类高层住宅。
地下一层为设备用房。
地上一至二层为商业服务网点,三至二十一层为住宅。
总建筑高度为98.82米,总建筑面积为19575.27平方米。
二.设计内容本工程施工图设计内容包括采暖、通风、排烟设计。
三.设计依据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甲方对本工程的有关意见及要求四.采暖室内外设计参数1室外计算参数1夏季:35℃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冬季:﹣5.7℃2空调夏季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5.8℃3空调冬季室外计算相对湿度66%4夏季:30.6℃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冬季:﹣0.6℃5夏季:959.80hPa大气压力冬季:979.10hPa6冬季供暖室外计算温度﹣3.4℃2室内设计参数室内采暖设计参数客厅,餐厅,卧室20℃;浴室25℃;厨房16℃。
五.节能设计1围护结构热工计算参数外墙:复合墙体传热系数0.57W/m2.℃外窗:塑钢中空玻璃传热系数0.60W/m2.℃屋面:复合屋面传热系数2.7W/m2.℃楼板:复合楼板传热系数0.5W/m2.℃2本工程对每个供暖房间均进行热负荷计算。
3本工程采暖系统入口设置热计量阀组,阀组置于地下室计量小室内。
于每层管井内设置分户热计量装置及水力平衡装置。
可根据用户实际使用情况计费。
房间温度可以分室调节。
六.采暖系统设计1一至十一层为低区,十二至二十一层为高区,一层二层层高4.00米,三层以上层高4.78米。
各采暖系统总热负荷、总阻力及平均热耗指标见下表:采暖系统编号建筑面积(m2)总热负荷(Kw)采暖热指标(W/m2)系统阻力损失(KPa)低区109677466838高区997070871422热源:本工程采暖热源为地下室换热站。
暖通设计说明范文暖通设计是指建筑中的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的设计。
它负责建筑内部的气温、湿度、空气流动和空气质量的控制,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暖通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供暖系统设计:供暖系统是指提供建筑物供热的系统,包括锅炉、辐射供暖、热泵等。
在设计供暖系统时,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热负荷,选择合适的供暖设备和管道布局,并合理调节热参数,以保证室内温度的稳定和舒适。
2.通风系统设计:通风系统是指用于室内空气流通,排除有害气体和保持室内空气清洁的系统。
在设计通风系统时,需要考虑建筑物的使用性质、人员密度和功能区的不同需求。
通过合理布置送风口、排风口和风机,以及使用空气净化设备,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清洁、均衡。
3.空调系统设计:空调系统是指通过控制温度、湿度、气流和空气质量,来提供室内舒适环境的系统。
在设计空调系统时,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热负荷、人员活动和气候条件等因素。
通过合理选择空调设备、设计风道系统和控制系统,以及使用能源节约技术,实现室内温湿度控制和舒适度的提高。
4.管道设计:暖通设计还包括管道设计,包括供暖管道、通风管道和冷暖水管道等。
在设计管道系统时,需要考虑管道的材质、大小、布局和施工要求等因素。
通过合理布局管道,保证供热、通风和水的正常流动和分配。
在进行暖通设计时,需要充分了解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要求,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能源情况,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此外,暖通设计还需要考虑节能和环保要求。
通过合理选择设备、材料和控制策略,减少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提高建筑的能耗效益和室内环境质量。
总之,暖通设计是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关乎人们的舒适和健康,并对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的暖通设计,可以为建筑物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同时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大楼暖通工程方案范本大全一、项目概况本项目是一栋商业综合楼,地上30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为10万平方米,位于城市中心的繁华地段,周边商业配套齐全,交通便捷。
二、暖通工程概况(一)供暖系统1. 采暖方式:本项目采用地源热泵供暖系统,地下两层设置地源热泵机组,通过地热井进行换热,为整栋大楼提供供暖热水。
2. 供暖形式:采用水辐射供暖方式,通过楼宇内部的暖气管网将热水供应到各个楼层的供暖末端。
3. 温控方式:楼宇内部设置智能温控系统,根据不同区域的需求进行温度调节,实现能耗的最优化。
4. 设备选择:地源热泵选用国内一流品牌,采用冷却剂为环保型制冷剂,确保低温环境下的高效供暖。
5. 能效评价:地源热泵供暖系统进行能效评价,经测算,整体能效比可达到国家标准一级能效等级。
(二)通风系统1. 通风形式:本项目采用层间新风处理方式,每层设置新风处理机组,通过管道将新风送入室内,保证室内空气质量。
2. 排风方式:通过通风管道将室内空气排出楼外,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度。
3. 风量计算:根据室内人员密度和房间面积,进行通风风量的计算,确保每个房间的通风效果。
4. 能效评价:通风系统通过设计评价,符合国家现行能效标准,确保通风设备的高效运行。
(三)空调系统1. 空调形式:本项目采用中央空调系统,楼顶设置冷却塔和空调机组,通过管道将制冷剂送入各楼层空调末端。
2. 室内分机:每层楼设置室内分机,通过风管将冷空气送至室内各个房间,保持室内温度舒适。
3. 节能措施:空调系统采用变频技术,根据室内温度实时调节制冷和制热的需求,实现能耗的最优化。
4. 设备选型:空调设备采用国际知名品牌,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5. 能效评价:空调系统进行能效评价,经测算,整体能效比可达到国家标准一级能效等级。
三、项目特色(一)智能化管理本项目采用智能化管理系统,通过集中控制平台实现对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的集中监控和调节,提高了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了维护成本。
, 暖通空调方案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⒈建筑资料和业主对暖通空调的具体要求⒉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4.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二、工程概况深证国际能源大厦位于深圳市中心中轴线东侧的B119-0053地块,基地东至规划支路,南至浣沙大道,西至金田路,北至福华五路。
基地面积为6427.70m2,基地的地势平坦,大厦地上33层,地下5层,总高度162m,总建筑面积124504 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96229 m2,地下建筑面积28275m2,三、设计范围⒈主楼及裙房各房间的空调系统设计⒉地下室车库、变配电间、发电机房库房、等设备用房及厨房的通风设计⒊地上餐厅、各设备用房、茶水间、厕所等场所排风系统设计⒋建筑物防、排烟系统设计四、室外空气计算参数⒈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3.5℃⒉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7.7℃⒊冬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5℃⒋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70%⒌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31℃⒍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13℃7.大气压力: 夏季 100450.0Pa冬季 101950.0Pa五、室内空气计算参数1.室内空气设计参数(1)中央空调七、空调冷、热源及水系统设计⒈冷源该楼夏季总冷负荷约为14940KW。
夏季设置三台1200RT的离心式制冷机和两台700RT 的离心式制冷机,冷水机组设置于地下二层冷冻机房内。
2.热源冬季总热负荷约为8670KW。
热源为燃气蒸汽锅炉。
空调热水由蒸汽经板式换热器换热而得,供水温度为60℃,回水温度50℃。
地下一层~十八层的换热器设置在五层设备房内,十九层以上的换热器设置在十九层设备房内。
3.空调水系统采用四管制,夏天供冷,冬天供热同时内区供冷,水系统按使用功能分开设置。
八、空调方式:⒈大型会议室、多功能厅、大堂等外区大空间公共用房采用低速全空气系统;办公内区、小餐厅、小型会议室、等公共用房采用单风道节流型V A V变风量系统,风机采用变频控制。
厂房暖通设计说明一、前言厂房暖通设计是为了确保厂房内部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参数能够满足工作人员的舒适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本文将从供暖、通风、空调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厂房暖通设计。
二、供暖设计1.供暖方式:根据厂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供暖方式,如集中供暖、分户供暖或者分区供暖等。
2.供暖设备:选用高效节能的供暖设备,如燃气锅炉、热水循环系统、地暖等,确保供暖效果稳定可靠。
3.供暖布局:根据厂房的结构和布局,合理设计供暖系统的管网布局,确保每个区域的供暖效果均匀。
三、通风设计1.自然通风:充分利用厂房的自然通风条件,如设置合适的窗户、通风口等,保障新风的进入和污浊空气的排出。
2.机械通风:在自然通风条件不足的情况下,采用机械通风设备,如风机、排风扇等,保证厂房内空气的流通和新风的补充。
3.通风系统布局:根据厂房的大小和布局,合理设计通风系统的布局,确保每个区域的通风效果均匀。
四、空调设计1.空调类型:根据厂房的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空调类型,如中央空调、分体空调或者多联机空调等。
2.空调设备:选用高效节能的空调设备,如变频空调、节能型压缩机等,提高空调效果和能源利用率。
3.空调布局:根据厂房的结构和布局,合理设计空调系统的布局,确保每个区域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合理。
五、综合设计在厂房暖通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厂房的层高、墙体和屋面的保温隔热措施、采光设备等因素,以提高整体的能效和舒适性。
六、总结良好的厂房暖通设计对于提高工作环境的舒适性和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选择供暖方式、通风设备和空调系统,可以保证厂房内部的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达到最佳状态。
同时,综合考虑厂房的层高、保温隔热和采光等因素,实现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
暖通设计说明1.工程概况2.设计依据一、《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2005版);三、《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四、《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五、《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六、《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七、建筑提供的文件资料及要求;3.通风设计1)高低压变配电室、水泵房、自行车库、汽车库等设置机械通风系统换气次数分别如下:2)地下车库排风(兼事故排烟)按6次/h换气来计算排风量。
排风(兼事故排烟)时的新风补充依靠车库进出坡道口引入。
考虑住宅小区车库特点:白天车辆外出,傍晚车辆进入,从节能(节电)来讲,排风机在选择时采用双速风机,既能满足平时排风,又能满足火灾事故的排烟要求,对长期使用及大面积地下室经济运行是十分可观的。
4.防排烟系统设计1)防烟设计根据建筑提供的资料,该工程住宅有18层的二类高层住宅及3层的低层住宅。
按高规除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外,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前室宜采用自然排烟方式并应符合有关规定。
若不具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应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防烟设施。
正压送风机置于楼顶。
防烟楼梯间设计余压力为45~50Pa,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的设计余压为25~30 Pa。
加压楼梯间的送风口每隔一层设一个常开风口,风口设在距地300mm左右处;加压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送风口每层设一常闭风口,风口设在距地300mm左右处。
楼梯间加压送风口为自垂百叶风口,前室加压送风口采用多叶送风口;风口平时关闭,火灾时打开。
送风口和送风机实行连锁,一旦火警,打开任一风口即启动送风机。
2)排烟设计地下停车库设计排烟量6次/小时换气次数。
暖通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年)(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2018版)(三)《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四)《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五)《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 GB55015-2021(六)《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七)《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1455-2019)(八)《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16)(九)《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JGJ174-2010)(十)《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50981-2014(十一)《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 GB55002-2021二、工程概况略三、设计范围空调、通风及防排烟系统设计。
四、室内外主要设计计算参数(一)室外设计参数(福建省宁德市)(二)空调室内设计参数(三)通风设计参数五、空调系统1、冷热源:本项目1#楼培训中心、检修生活服务中心,冷负荷3000kw,冷指标150W/m2,热负荷2600kw,热指标130W/m2;2#楼公众沟通中心,冷负荷450kw,冷指标280W/m2,热负荷380kw,热指标220W/m2;3#楼多功能厅冷负荷200kw,冷指标300W/m2,采用风冷模块冷热水机组,机组放置于室外绿化地带。
4#、5#、6#楼专家楼单栋冷负荷50kw,冷指标180W/m2,热负荷40kw,热指标150W/m2,采用多联机系统,室外机放置于室外绿化地带。
其他室内发热量较大或有室温要求的设备用房及其控制室、电梯机房等另设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分体式空调系统或分体式空调器。
冷源在室外,采用直埋敷设。
管道材质详见第十项,风管材质及保温、防腐。
2、空调水系统:空调冷热水系统采用闭式机械循环,竖向管道采用二管制。
暖通设计
一.设计依据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4.《汽车库、停车库、修车厂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
5.《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
6.《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JGJ558-88)
7.建设单位提供的批准文件资料及要求
8.土建专业提供的建筑平、立、剖面
二.设计气象参数
1.大气压力:冬季Pd=1020.9hPa
夏季Px=1002.5hPa
2.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冬季通风温度:twf=5.0℃
冬季空调温度:twk=-2℃
夏季空调温度:twk=32.0℃
夏季通风温度twf=30.0℃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tws=27.7℃
夏季计算日较差:dt=6.0℃
3.室外风速:
夏季室外平均风速:Vx=3.2m/s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Vd=3.7m/s
三.工程概况
本工程建筑面积24853m2,除机动车库、设备用房及仓储用房外,均设置舒适性中央空调系统。
在满足舒适性要求的前提下,综合应用多种节能技术措施,实现“绿色、环保、节能”目标。
通风系统按照使用要求设置,保证室内空气品质与卫生程度,满足环保、人防等要求。
消防系统均按照一类高层建筑设防,执行《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范。
消防排烟系统与通风系统相结合设置,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完成功能转换,以降低工程投资并减少对建筑空间的需求。
四.空调系统设计:
1.本工程剧院与影城空调系统分别独立设置。
2.剧院部分空调系统冷负荷估算为2570kw,空调热负荷估算为1350kw。
冷热源系统根
据其使用特点及冷热负荷情况,采用地源热泵系统加水冷冷水机组。
其中地源热泵系统按照冬季热负荷选用。
室外部分采用垂直埋管系统,安装于绿化区域。
地源热泵系统夏季供冷量按照冬夏季冷热负荷平衡原则确定,不足部分采用水冷冷水机组补充。
地源热泵室外埋管等系统由专业单位负责勘探、实施及调试。
3.影城空调系统冷负荷估算为1150kw,空调热负荷估算为650kw。
为便于独立控制及计
量,冷热源系统采用风冷热泵机组。
机组安装于附楼屋面。
4.空调水系统采用两管制变流量系统。
冷冻水系统采用一次泵压差变流量系统。
5.空调水系统按照用户要求及使用功能划分,管路采用双管制,干管异程式布置,各支
管设平衡阀。
6.空调水系统末端均设置电动二通调节阀,由控制系统根据负荷变化调节。
7.冷却水系统详见给排水说明。
8.空调方式:
a)剧院观众厅风系统采用全空气低风速系统,每个座椅下设送风口,控制送风
温差保证人体舒适度,顶部回风及排风。
空气处理采用二次回风方式,并根据室内外空气焓差等调节新风与回风比例。
b)剧院舞台采用全空气低风速系统,舞台采用喷口侧送风,侧台采用下送风。
空调机组变频调速运行。
c)影城影院均采用全空气低风速系统,顶送顶回。
空气处理采用一次回风方
式。
并根据室内外空气焓差等调节新风与回风比例,同时对排风进行热回收以降低空调系统冷热负荷。
过渡季节空调系统全新风运行。
d)展览厅、商业用房、餐饮用房等,为尽可能延长新风免费供冷时间,采用全
空气低风速空调系统。
空调机组采用变频风机,根据空调负荷变化调整风
量。
并对排风采用全热回收系统进行热回收。
过渡季空调系统全新风运行。
e)办公、会议等用房均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新风集中处理。
9.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空调通风系统全部采用DDC控制,控制内容包括冷热源系
统、空调水系统、空调风系统、通风系统等,控制对象为空调通风系统的各项运行参数、设备运行工况、状态检测,以及时间管理、程序控制等。
五.通风系统设计
1.汽车库按照6次换气次数设计机械排风系统,车库内设置CO浓度探测装置,排风机
根据CO浓度间歇运行或台数控制运行。
自然进风,排风排至地面以上。
2.设备用房等按照防火分区设置机械通风系统,通风量按照设备用房按照设备运行要求
及散热量计算。
3.剧场及影院均设置机械排风系统,排风量按照新风量及渗透风量确定,排风由上部经
全热交换器与新风热交换后排出。
同时设置过渡季排风系统,空调系统全新风运行
时,该排风系统启动排风。
4.餐厅、展厅等人员密集场所均设置排风系统,以保证室内空气品质,排风经全热交换
器与新风热交换后排放。
5.厨房设置机械排风及补风系统。
含油烟废气经油烟净化处理装置处理后排放。
6.卫生间设置机械排风系统,排风量按照10次/小时换气次数确定。
化妆间设置机械排
风系统。
六.防排烟系统设计:
1.汽车库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排烟量按照6次/小时换气次数设置,自然进风,消防通风
系统与平时通风系统兼用。
2.剧场及影院均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排烟量按照观众厅体积13次/小时换气次数确定,
剧场闷顶内设置机械排烟系统。
3.舞台及台仓设置机械排烟系统。
4.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以及长度超过60m的通风走道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排烟口距走
道最不利点距离不超过30m。
火灾发生时手动或消防信号打开着火楼层排烟口,并联动排烟风机启动运行。
5.面积超过100m2且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房间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排烟口距最不利点
距离不超过30m。
6.风管、水管及其配件采用不燃材料制作。
剧场部分空调系统的保温采用不燃材料。
其
余区域空调系统的保温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
七.环保设计
1车库排风采用变频式排风机根据车库内CO浓度变风量排风,排风通过土建竖井排放地面以上。
2餐饮用房厨房含油烟废气经净化处理后通过土建竖井排至屋面以上高度。
3空调机组及其它设备、基础均设减振垫,进出风管及水管连接均设软接头,管道支吊架均采用减震吊架,穿越机房的洞孔均用不燃材料封堵密实,送、回风干管均设消声器。
4冷热源设备、水泵等,在选型上考虑低噪声高效率设备,水泵基础设减震垫,管道连接装软接头,管道吊架采用减震吊架。
空调机房与其它房间均用隔墙分隔,机房采用防火隔声门,内墙粘贴吸声材料(矿棉吸音板)。
剧场空调机房采用双层隔墙内衬消声材料,进出风管均进行消声处理,风管支管采用玻璃棉板风管,以增强消声效果。
八.节能设计
1.空调能耗作为建筑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方案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采用多
种技术手段与措施,充分降低空调系统能耗,实现节能环保目标,体现出
“绿色、节能、环保”理念。
2.空调热源采用地源热泵系统,作为一项绿色、高效的建筑节能技术,节省空调
能耗,同时减少了污染物排放。
3.剧院观众厅风系统采用置换通风式空调系统,除提高人员舒适度、改善人员
活动区域空气品质外,由于提高了室内平均温度与排风温度,降低了空调负荷。
空气处理采用二次回风方式,避免了送风再热引起的再热损失。
同时由于置换通风方式送风量较大,送风温度高,延长了空调系统利用室外新风免费供冷的时间。
4.空调风系统均可依据室内外空气焓差等调节新风与回风比例,并在过渡季节
实现全新风运行,充分实现过渡季的新风免费供冷。
5.其他空调区域排风系统均采用变频风机,按照新风量变化,变频运行。
6.空调自动控制系统:作为实现上述空调节能技术措施的必要保证,本工程空
调通风系统全部采用DDC控制,控制对象包括冷热源系统、空调水系统、
空调风系统、通风系统等,控制内容为空调通风系统的各项运行参数、设备运行工况、状态检测,以及时间管理、程序控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