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灌溉对农田土壤环境的影响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6
污水灌溉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及玉米长势的影响摘要本文通过在夏官营地区实施污水灌溉与井水灌溉的对照试验,分析污水灌溉与井水灌溉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玉米长势及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污水灌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玉米长势以及玉米产量,均优于井水灌区。
关键词污水灌溉;有机质;玉米长势;产量0 引言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生活污水的产生量越来越大,现在城市生活污水主要收集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后排放,有部分进行中水回用,但如何将污水资源化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而污水灌溉无疑是目前利用污水的一大趋势。
目前,我国污水灌溉面积已超过1.33×106 hm2[1]。
本文研究污水灌溉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有助于当地农户有效施肥。
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土壤肥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特别是氮、磷的重要来源[2]。
它能使土壤具有保肥力和缓冲性,还能使土壤疏松和形成结构,从而可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它也是土壤微生物必不可少的碳源和能源[3]。
因此本文就污水灌溉对玉米生长的影响主要通过分析污水灌溉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来反映污水灌溉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设计及供试土壤夏官营地区是榆中县全县主要的经济作物区,海拔1 720m,属于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均降雨量350mm左右。
实验田选在夏官营大学城附近,其污水来源主要是大学城的生活污水。
在该地区选取两块理化性质及种植方式一致的玉米地作为污水灌区和井水灌区实验田,在两灌区玉米的出苗期(5月28日)、拔节期(6月28日)、灌浆期(9月17日)采集灌溉用水和土壤样品,作对照试验。
最后测量两灌区成熟期玉米的各项指标并进行对比。
1.2 测定项目及方法灌溉用水化学需氧量(COD)用重铬酸钾法,土壤有机质含量用重铬酸钾容量法。
玉米植株测量株高、叶宽(叶片最大宽度)、叶长;玉米穗部测量千粒重、穗重、干重等指标。
2 结果与分析2.1 污水灌溉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水质有机物含量主要由COD与BOD5来表示,其中COD是表示水中还原性物质多少的一个指标,而水中还原性物质主要是各种有机质。
研究报告农村污水处理现状及问题分析研究报告:农村污水处理现状及问题分析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农村人口的增加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污水处理问题日益凸显。
本报告旨在对农村污水处理的现状进行研究,并分析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解决这一重要环境问题提供参考。
二、农村污水处理现状1. 农村污水排放情况根据对多个农村地区的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农村污水的排放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 污水直接排放:许多农村地区未建立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湖泊等水域,严重污染水资源。
(2) 泔水渗漏:一些农村生活污水在堆肥过程中渗漏到土壤中,污染土壤,影响农作物生长。
(3) 污水灌溉:部分农村地区将含有污水的水源用于灌溉农田,可能造成农作物中的重金属污染和土壤污染等问题。
2. 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目前,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总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 简易处理设施:部分农村地区采用简易处理设施,如集中式污水处理池,用以分解有机物质,但对污水去除污染物质效果有限。
(2) 小型处理设施:一些地区建设了小型生活污水处理厂,通过生化处理等方式,对污水进行初步处理,但处理能力有限,无法满足农村污水处理的实际需求。
(3) 缺乏处理设施:仍有相当数量的农村地区缺乏任何形式的污水处理设施,严重威胁当地水环境安全。
三、问题分析1. 建设标准缺乏统一现有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标准缺乏统一性,导致不同地区采取的处理措施存在差异,影响了整体处理效果。
2. 技术落后目前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多为传统方式,如简易处理设施和小型处理设施,处理效果不理想,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质、重金属等污染物去除率低,无法达到排放标准。
3. 维护管理不到位一些已建设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由于缺乏有效的维护和管理,设施未能正常运行,导致处理效果下降,甚至完全废弃。
4. 资金投入不足农村地区的资金相对有限,导致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维护的资金投入不足,难以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转和更新改造。
农村污水处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其中污水处理成为重要的环保项目之一。
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旨在分析农村污水处理项目对当地环境的影响,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以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的保护。
二、项目背景农村地区因缺乏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直接排放或经简单处理后排放,导致水体污染和土地退化等严重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农村污水处理项目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评估方法本次环境影响评价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包括实地调查、数据分析和环境模拟等。
通过对项目的整体布局和设施运行过程的分析,评估出不同环境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
四、环境影响分析1. 水体影响农村污水处理项目将有效减少污水对周边水体的直接排放,降低水质污染指标,改善水环境质量,提高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2. 土壤影响污水处理后的废水可用于灌溉农田,提高土壤湿度和养分含量,对农作物生长具有积极影响。
同时,严格控制废水中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含量,以避免对土壤的污染。
3. 大气影响农村污水处理项目将采用先进的处理技术,有效减少气味和有害气体的排放,降低周边地区空气污染指标,改善空气质量,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4. 生态影响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过程可能对附近的生态环境造成暂时性的破坏,但随着设施的完善和植被的恢复,对周边生态系统的影响将逐渐减小,甚至带来一定程度的生态修复效应。
五、环境保护措施为确保农村污水处理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我们建议采取以下环境保护措施:1. 严格监管:建立专门的监测机构,监督项目建设和运维过程,确保符合环保法规要求。
2. 技术改进:引进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提高处理效率和质量,减少环境影响。
3. 废水循环利用:将处理后的废水用于灌溉和生产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减少水资源浪费。
4. 生态修复:在设施建设结束后,进行植被恢复和生态保护工作,加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修复。
六、环境效益评估通过对农村污水处理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分析得出以下环境效益:1. 水质改善:减少水体污染,改善水环境质量,提供清洁的饮用水和生活用水。
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于农田灌溉的影响与效果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于农田灌溉的影响与效果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污水处理成为城市管理的一大难题。
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于农田灌溉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文将探讨这种回用模式对农田灌溉的影响与效果,并对其可持续发展进行讨论。
二、再生水回用的潜力与挑战再生水回用在解决城市排水和水资源短缺问题上具有巨大的潜力。
然而,由于回用水质量的要求较高,处理技术和设备的完善需要长期努力,其应用受到技术、经济、环境等多方面的制约。
同时,公众对再生水回用的质疑也是一个挑战,对于食品安全的担忧可能会影响农产品的销售。
三、再生水回用对土壤的影响1. 营养元素的补充:再生水中含有大量的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等,可以为土壤提供丰富的养分,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2. 土壤结构改善:再生水中的有机物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保水能力,提高抗旱能力。
3. 长期使用对土壤质量的影响:长期使用再生水回灌,可能导致土壤中盐分和重金属积累,影响土壤质量和农作物的品质。
四、再生水回用对农作物的影响1. 生长和产量:再生水中富含养分,适度的灌溉可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和增加产量。
2. 农产品质量:再生水中可能含有微量的有机物和重金属,对农产品的质量可能存在潜在风险。
3. 农药残留:再生水中微量的农药残留可能对农作物产生不良影响,需要加强监测和管理。
五、再生水回用对环境的影响1. 地下水保护:再生水回用减轻了对地下水的开采压力,有助于地下水资源的保护。
2. 水体污染防治:再生水回用减少了排放到水体中的废水量,降低了水体污染的风险。
3. 生态环境改善:适度的灌溉有助于提高农田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生物多样性。
六、再生水回用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保证再生水回用的可持续发展,应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并提高公众对再生水回用的认知和接受度。
同时,需要加强对再生水处理技术和设备的研发,不断提高再生水的质量。
工业污水排放对农田环境的影响与保护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工业污水排放对农田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就工业污水对农田环境的影响以及相应的保护措施展开讨论。
一、工业污水对农田环境的影响1. 土壤质量下降:工业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毒性有机物等经排放后,会渗入土壤中,导致土壤质量下降。
这些有害物质会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同时还会杀死土壤中的有益生物,破坏土壤微生物的平衡。
2. 农作物受污染:工业污水直接排放到农田中,会使农作物受到污染。
有害物质在土壤中积累,被植物吸收后,会导致农作物生长发育异常,甚至出现生理病变。
这不仅对农民的收益造成了影响,也对人们的饮食安全构成了威胁。
3. 地下水受污染:工业污水中的污染物还可能通过渗透作用进入地下水,从而导致地下水受到污染。
地下水是重要的水源之一,一旦被污染,不仅会对农田灌溉水质造成影响,还会对居民饮水安全产生威胁。
二、对农田环境的保护措施1. 加强工业污水治理:建立完善的工业污水处理设施,对工业废水进行处理和净化,确保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通过使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实现对污水中有害物质的去除和转化,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农田环境的影响。
2. 实施农田土壤修复:对于受到污染的农田土壤,应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可以通过梯度稀释、土地改良等方法,降低土壤中污染物的含量,恢复土壤的肥力和生态功能。
3. 推行农田有机种植:有机农业是降低工业污水对农田环境影响的有效手段。
采用有机农业种植方式,不仅可以减少农田对化学农药、化肥的需求,还可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的保水性和肥力。
4. 完善环境监测体系:加强对农田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体系。
及时发现和掌握工业污水对农田环境的影响情况,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5.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工业污水排放对农田环境的认知,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引导人们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共同推动农田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生活污水灌溉
生活污水灌溉是指将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中的污水用于农田灌溉的一种方式。
这
种做法在一些地区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现象,然而,它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和问题。
首先,生活污水灌溉对农田和农作物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尽管经过处理的生
活污水可以被用于灌溉,但其中仍然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和微生物,这些物质可能对农作物和土壤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生活污水中的化学物质和重金属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人体健康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其次,生活污水灌溉也可能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由于生活污水的处理成
本较高,一些地区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采用粗糙的处理方式,导致灌溉用水中的污染物质无法完全去除。
这不仅会对土壤和农作物造成危害,还可能对地下水和河流造成污染,影响周边环境的健康。
然而,尽管生活污水灌溉存在一些问题,但它也有一些优点。
比如,它可以减
少城市污水的排放,减轻了污水处理厂的负担,同时也为农田提供了一定的水资源。
此外,在一些水资源匮乏的地区,生活污水灌溉也可以起到一定的节水效果。
因此,对于生活污水灌溉,我们需要在充分利用水资源的同时,也要保证农作
物和土壤的健康。
在实施生活污水灌溉时,应该采用科学的处理技术,确保灌溉用水中的有害物质得到有效去除,同时也要加强监管和管理,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只有这样,生活污水灌溉才能成为一种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方式。
污水处理对农业和工业的影响污水处理一直是环保领域的重要任务之一。
它的实施对农业和工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污水处理对农业和工业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好处。
一、对农业的影响1. 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污水处理可以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使其能够用于灌溉和养殖。
通过污水处理后的水资源可以有效利用,减少了对淡水资源的依赖,对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
2. 土壤的改良污水处理后的废水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如氮、磷等,可以作为农田土壤的有机肥料,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这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 消灭害虫和病菌污水处理过程中会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和微生物,减少了害虫和病菌在农田中的滋生和传播。
这有利于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农作物受到害虫和病菌侵害的风险。
二、对工业的影响1. 合规运营污水处理要求工业企业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标准进行废水处理,保证排放的废水符合相关的法规要求。
这促使工业企业合规运营,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了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2. 资源回收利用经过污水处理后,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可以被分离和回收利用。
例如,从工业废水中回收磷可以用于生产化肥,不仅减少了资源的浪费,还能带来经济效益。
3. 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工业废水中的水资源经过处理可以部分回用,减少了对淡水资源的消耗。
特别是在水短缺地区,采取有效的污水处理措施对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污水处理对农业和工业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通过对污水的处理,农业可以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改良土壤、消灭害虫和病菌等好处。
这不仅促进了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还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对于工业而言,污水处理有助于合规运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同时,废水处理过程中的资源回收利用和水资源的回用,能够减少资源的消耗,提高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因此,污水处理在农业和工业领域的推广和应用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政府、企业和个人应共同努力,加强污水处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为农业和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污水灌溉农业损失评估报告尊敬的领导/专家:根据您的要求,我将为您提供一份关于污水灌溉农业损失评估的报告。
以下是我的回答:1. 引言污水灌溉农业是一种利用城市污水进行农田灌溉的方式。
尽管这种方式能够解决城市污水处理的问题,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评估污水灌溉农业所造成的损失,以便寻找解决方案和改进技术。
2. 潜在的农业损失污水灌溉农业可能导致以下几方面的潜在损失:- 水质问题:污水中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和微生物,如果直接用于灌溉,可能会对作物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 土壤污染:污水中的重金属、有机物质和其他有害物质可能被土壤吸收,导致土壤污染和土壤质量下降。
- 作物品质问题:由于污水中的有害物质的存在,作物的品质可能受到影响,包括口感、外观以及营养成分。
- 渔业损失:由于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可能通过农田排放到水体中,可能会对周围水域造成污染,从而对渔业产生负面影响。
3. 评估方法为了评估污水灌溉农业所造成的损失,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实地调查:通过到污水灌溉农田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农田情况、农作物生长情况以及周围环境状况等。
- 实验室检测:对农田土壤、农作物和水质等进行实验室检测,分析其中的有害物质含量。
- 统计数据分析:通过搜集和分析相关统计数据,如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水质污染指标以及渔业产量等,来评估损失情况。
4. 结果和讨论根据我们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污水灌溉农业可能带来的水质问题较为严重,有害物质的含量超过了安全标准。
- 土壤污染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土壤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质含量较高,对作物生长产生了负面影响。
- 农作物的品质可能受到一定影响,比如口感和外观等方面。
- 周围水域的污染可能会对渔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5. 解决方案和改进建议为了解决污水灌溉农业所带来的损失,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污水处理: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确保处理后的污水符合农田灌溉的安全标准。
- 农田管理:加强农田管理,注重土壤质量的保护和改善,定期监测土壤质量和有害物质的含量。
污水处理对农村环境改善的意义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地区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其中,污水处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对于农村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污水处理对农村环境改善的意义展开论述。
一、减少水资源污染农村地区污水排放不规范,直接将废弃物和污染物排入江河湖泊,严重污染了水资源。
这些污染物包括有机物、重金属、农药残留等,对水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而通过对污水进行处理,可以有效地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从根本上改善了农村地区的水环境。
二、保护农田土壤质量农村地区农田灌溉水源受到了来自污水的污染。
这些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和细菌病原体,如果不进行处理直接用于农田灌溉,将会给农作物生长和人畜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
而通过对污水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和细菌,可以保证农田土壤的质量,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保障农民的生计。
三、改善村庄环境卫生农村地区污水直排、乱排的现象普遍存在,给村庄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污水的气味难闻,滋生了大量的蚊蝇和病菌,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和健康隐患。
通过污水处理,可以将污水处理成符合排放标准的水质,变废为宝,解决了污水排放带来的环境问题,改善了村庄的环境卫生状况,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四、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污水处理的实施不仅能够改善环境,还能够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可用于农田的有机肥料制作,能够提高农田的肥力,减少化肥的使用,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
同时,污水处理也为农村带来了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五、促进农村整体发展污水处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其建设和运营需要一定的技术力量和资金投入。
在推行污水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和引进相关专业人才,加强技术交流和合作。
这将带动当地乡村人才培养的提高,促进农村整体发展。
同时,污水处理行业也将催生相关产业链,推动乡村工业发展,带来更好的就业和收入。
综上所述,污水处理对农村环境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减少水资源污染、保护农田土壤质量、改善村庄环境卫生,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和整体发展。
污染对农作物和农业生产的影响污染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它对农作物和农业生产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染对农作物和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土壤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1. 健康风险:受到污染的土壤中可能存在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这些物质会进入到农作物中,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2. 降低产量和质量:土壤污染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导致产量下降和品质变差。
一些有害物质会破坏植物的生理功能,抑制根系生长,并干扰养分吸收,从而减少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二、水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1. 灌溉水质下降:污染水体被用于农田的灌溉会导致灌溉用水的质量下降。
这些污染物会通过水渗透到土壤中,进而进入农作物。
2. 水源枯竭:一些污染源如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可能导致水源的枯竭,这将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灌溉。
三、大气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1.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对植物的气孔进行阻塞,导致光合作用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2. 一氧化碳会与植物中的色素结合,降低光合活性,使得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减慢。
3. 臭氧会导致植物叶片变黄、萎蔫,减少农作物光合作用的能力,从而减少产量。
四、解决措施1. 加强环境监测: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及时掌握土壤、水体和大气的污染状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2. 控制农药和化肥使用: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避免过度施用,减少农药和化肥残留对农作物的影响。
3. 发展有机农业: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安全性。
4. 加强水源保护:加强对水源的保护,防止水资源过度开采和污染,确保农作物正常的灌溉需求。
5. 提倡清洁能源使用:减少工业排放和机动车尾气排放,降低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减少对农作物的伤害。
综上所述,污染对农作物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加强环境监测,控制农药和化肥使用,发展有机农业,加强水源保护以及提倡清洁能源使用,可以减少污染对农作物的危害,保障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污水处理技术在农田灌溉中的应用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增长,城市污水排放量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如何合理处理和利用这些废水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污水处理技术在农田灌溉中的应用逐渐成为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探讨污水处理技术在农田灌溉中的应用研究,并讨论其潜在的环境影响和可持续性。
随着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日益突出,农业灌溉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然而,传统的灌溉方式主要依赖于地下水和表面水源,容易造成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并引发土地盐碱化等环境问题。
与此同时,城市污水的处理也面临着压力,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难以有效处理废水中的有机物、营养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
因此,将污水处理技术与农田灌溉相结合,不仅可以解决城市污水的处理问题,还可以为农业提供水资源,减少地下水的开采,改善土地质量,实现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在污水处理技术中,生物处理工艺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其主要通过利用微生物群落降解有机物和去除营养物,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生物处理工艺的核心是活性污泥法,该方法通过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将其转化为较为稳定的无机物,如二氧化碳、水和硝酸盐等。
然后,经过沉淀、过滤等工艺,即可获得高质量的处理水。
这种处理后的水可以被应用于农田灌溉中。
在农田灌溉中应用处理后的污水,其潜在环境影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污水处理后水质的监测和控制问题。
严密的监测和控制可以防止废水中的污染物对环境和农作物的影响。
其次,处理后的污水中可能含有一定量的营养物,如氮、磷等,对土壤肥力的影响需要进行合理的管理和利用,避免过度施肥导致环境问题。
此外,还需关注处理后水中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对土壤和作物的潜在影响,适当的监测和控制措施可以降低风险。
因此,科学、可持续地利用处理后的污水是农田灌溉中应用污水处理技术的关键。
污水处理技术在农田灌溉中的应用研究也需要关注社会和经济可行性。
首先,要考虑到农户的接受程度。
农户可能对使用污水进行灌溉有顾虑,需要通过教育和宣传鼓励他们理解和接受这种技术。
污水处理对环境的影响分析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人口的增长,大量的污水被排放到环境中,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处理,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
污水处理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环节,其对环境的影响具有多面性。
首先,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会对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
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氮、磷等营养物质,以及重金属、有毒化学物质和病原体等有害物质。
这些污染物进入水体后,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使藻类等水生植物大量繁殖,消耗水中的氧气,造成鱼类等水生生物的死亡,破坏水生态平衡。
同时,重金属和有毒化学物质会在水生生物体内积累,通过食物链传递,最终危害人类健康。
其次,污水还会对土壤造成污染。
当污水灌溉农田或渗入地下时,其中的污染物会在土壤中积累,改变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影响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
此外,土壤中的污染物还可能通过雨水冲刷等方式进入附近的水体,造成二次污染。
污水处理的过程本身也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泥。
如果污泥处理不当,如随意堆放或填埋,其中的有害物质可能会渗漏到土壤和地下水中,造成污染。
而且,污泥的运输和处理也会消耗一定的能源和资源,并产生温室气体排放。
然而,通过有效的污水处理,可以带来许多积极的环境影响。
一方面,处理后的污水可以被回用,用于工业生产、农业灌溉、城市绿化等方面,从而节约水资源。
这不仅减轻了对新鲜水资源的需求压力,还有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另一方面,污水处理能够显著改善水体质量。
经过处理去除了大部分污染物的污水排入水体,有助于恢复水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同时,良好的水体质量也为人们提供了更清洁、更健康的生活环境,有利于休闲娱乐和生态旅游的发展。
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污水处理对环境的积极影响,减少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在技术方面,不断研发和应用更加高效、节能、环保的污水处理技术是关键。
水污染对农业的危害有哪些众所周知,水是地球上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
水是生命的起源,远古时期最早的生命诞生在古老的海洋里,即使实现登陆,生命的存在仍然以水作为首要条件。
那么水污染对农业的危害有哪些?引用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水直接灌溉农田,污染农田土壤,会使土壤肥力下降,土壤原有的良好的结构被破坏,以致农作物品质降低减产,甚至绝收。
尤其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引用污水灌溉,在短期内可能又使农作物产量提高的现象,但在粮食作物、蔬菜中往往积累超过允许含量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会危害人的健康,甚至使人畜受害。
水环境质量对渔业生产具有直接的影响。
天然水体中的鱼类与其他水生生物由于水污染而数量减少,甚至灭绝;淡水渔场和海水养殖业也因水污染而使鱼的产量减少。
海洋污染的后果也十分严重。
接下来看下水污染对人们生活有哪些危害?诱发致癌。
当今人类社会人们最熟悉的不治之症就是癌症。
说起癌症,难免有“谈虎色变”之感。
但把饮水与癌症相提并论,震惊之余又平添了几分疑惑与忧虑。
但现代科学已经有力地证明,饮水与癌症发病率之间的确存在着某些因果关系。
某些有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如砷、铬、镍、铍、苯胺及其它芳烃、氯代烃、氯代芳烃污染水体后,可以在悬浮物、底泥和水生物体内蓄积起来。
人若长期饮用含有这类物质的水或者食用体内蓄积有这类物质的生物就很容易诱发癌症。
美国专家调查研究发现,美国俄亥州饮用地表水为水源的自来水居民患癌症的死亡率较饮用地下水为水源的高,这是因为地表水受污染比地下水重。
据联合国卫生组织统计,现在世界上每年有千分之一的人患癌症,每年有300余万人死于癌症,约占全世界人口死亡总数的1/4。
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先进工业国的癌症死亡率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居第二位。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大部分的癌症是由环境中的化学致癌因子造成的,而这些因子又广泛存在于地表水、地下水和经过处理的饮用水中。
自1974年以来美国饮用水中发现的化学污染物已超过2100种,其中已确认是致癌物和可疑致癌物的有97种,另有133种是致突变、致肿瘤或有毒污染物,其余90%的污染物中有没有或有多少致癌物还未确定。
污水灌溉对农田土壤环境的影响分析- 行业污水
摘要:目的:确定如何科学合理的进行污水灌溉,防止污染农田土壤环境。
方法:本文针对污水中污染物的特点,以小麦和蚕豆为试验材料,运用化学指标与生态毒理指标结合的方法。
结果:进行土壤污染生态研究。
结论:污水对作物生长具有一定的毒害作用,其处理后通过稀释,毒害作用可以明显减轻。
关键词:污水灌溉农田土壤环境分析
城市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以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尿素、氨氮、磷、钾等为多,且含有钙、镁、铜、锌、铝等多种微量元素,其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用于农业灌溉在我国乃至世界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目前全球水资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许多地区已将污水作为重要的灌溉水源。
在污水灌溉中,水肥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但将导致土壤中污染物的积累、向地下水的运移或通过作物向食物链传输,土壤—植物系统的污染将给人类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本文针对污水中污染物的特点,以小麦和蚕豆为试验材料,运用化学指标与生态毒理指标结合的方法进行土壤污染生态研究,确定如何科学合理的进行污水灌溉,防止污染农田土壤环境,使之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水源。
1 污灌发展情况简介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引用污水进行农田灌溉,1998年全国灌溉面积已达0.53亿hm2,成为世界第一灌溉大国。
以灌溉为主的农业用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0%以上,在约占全国耕地面积50%的灌溉面积上生产着全国粮食总产量的80%、棉花总产量的90%和
蔬菜总产量的95%。
近些年来,随着水资源的短缺和污水排放量增加,污灌面积也迅速增加,据有关部门预测,2010年灌溉面积将增加到0.57亿hm2。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灌溉用水不断被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所挤占,农业缺水日趋严重,特别是北方地区,由于水资源开发几乎达到了临界状态,农业灌溉用水的不足只能依靠污水解决。
2 污灌对农田土壤环境的危害
污水灌溉发展至今,对环境危害逐渐显现并日趋严重。
一般来说多数地区以有机污染为主,毒理污染次之,个别如化工、冶金、造纸等企业密集区则以毒理污染为主。
有机污染物主要有bod、cod、氨、氮;毒理污染物有酚类、氰化物、砷、汞、铬、铅、镉、铜、锌、硫化物、氟化物等。
一般土壤都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的。
如:土壤中若含有一定量的蒙脱石、伊利石、水化云母,其在碱性环境中对汞、铝、锌具有高度的吸收能力,石灰性土壤和富含有机质土壤可与铅、锌、砷、铬络合,降低这些金属离子的可渗性和迁移性;有机物对土壤的污染一般在一定时期内都可被降解,但土壤的自净力是有限的,长期超负荷的污灌势必造成污染物尤其是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积累,当有机物积累大于降解时,将对土壤造成污染,土壤污染后进一步对地下水和农作物产生污染。
农作物对污染物具有选择性吸收能力,不同种类农作物遭受污染的难易程度不同,且其污染程度受污水类型、污灌史长短、土壤成份等众
多因素影响。
调查研究表明,作物株体不同部位对污染物累积程度不一,呈现根、茎、叶、籽粒果实递减的规律。
一般农作物污染负荷由大到小依次为菠菜、小麦、圆白菜、西红柿、黄瓜、萝卜、葫芦、水稻、大白菜、玉米。
总的来看,蔬菜比粮食作物易受污染,蔬菜中菠菜易受污染,粮食中小麦易受污染,其中小麦的砷、镉、氟污染较重。
3 污灌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以下分别列出了二级污水厂处理后的不同污水对小麦萌根数、根长的影响,它们的生长趋势基本一致。
由上图中可以看出:48小时内,与对照相比,污水表现出对小麦生长的抑制作用,72小时后,与对照相比,污水稀释水表现出对小麦生长的促进作用,而曝气池中水、污水仍然表现出对小麦生长的抑制作用。
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植物在生长初期对营养元素的需求不高,所以自来水中培养的小麦长势最好,而到生长后期对营养元素的需求增加,所以含有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出水稀释水表现出对作物生长的促进作用。
而曝气池中水和污水由于含有大量抑制作物生长的物质,所以总体上表现出对作物生长的抑制作用。
4 污灌对小麦叶片色素含量的影响
污灌对小麦叶片色素含量的影响见下表:
■
图3 不同处理小麦色素含量上升比例
叶绿素作为植物光合作用的色素,其含量高低决定其光合作用的水平。
叶绿素含量降低,导致光合作用减弱,进而使植物长势减弱,植
株生长量减少。
由上表知,处理组小麦与对照组小麦色素含量有明显差异,且污水稀释水与对照相比,色素含量上升比例最高,曝气池中水培养小麦的叶绿素a 、b含量及类葫萝卜素含量均显著低于污水和污水稀释水,外观上则显示为作物叶片失绿发黄,趋于老化。
曝气池中水培养小麦叶绿素a比出水稀释水下降11.9%,叶绿素b下降12.4%,类葫萝卜素含量下降10.6%,表现出三者对污灌的敏感程度依次为叶绿素b>叶绿素a>类葫萝卜素。
5 污水对蚕豆根尖微核的影响
表2 不同水样培养的蚕豆的根尖微核率
■
注:以上数据是经过计算得出的
由表2可以看出,曝气池中的水培养的蚕豆根尖微核率最高,为中度污染。
污水为轻污染,污水稀释水与对照组(自来水)最为接近,基本无污染,说明污水稀释水对作物没有遗传毒害。
6 重金属与生物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从表3中可以看出,叶绿素的含量与重金属的浓度呈负相关,而微核检出率与重金属的浓度呈正相关,通过计算其相关系数可以看到r2值都大于0.92,说明重金属含量与叶绿素含量和微核率有明显的相关性。
7 结论
从以上处理后的不同污水对蚕豆和小麦生长的影响可以看出,处理后的污水稀释一倍后其对小麦生长状况最好,说明它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发育,且没有遗传毒害,污水次之。
自来水对植物虽然没有遗传毒害,但自来水中缺乏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因而植物的生长状况不是很好。
曝气池中水处理的植物生长状况最不理想,而且对植物具有遗传毒害作用。
综上所述,污水对作物生长具有一定的毒害作用,其处理后通过稀释,毒害作用可以明显减轻。
为此应尽可能的发挥其优势,减少或避免其危害,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一是禁止引用严重超标的污染水进行污灌;二是可将污水稀疏后灌溉,从而有效减少污染物的积累;三是根据污水类型和农作物对元素选择性吸收的特点,科学合理安排农作物种植种类,将污染降到最低限度;四是在地下岩层防护性能薄弱区域和地下水源开采区附近慎用污水灌溉。
所以,科学合理的进行污灌对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产量、替代或节约地下水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将会使污水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水源。
参考文献:
[1]高拯民.土壤-植物系统污染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1~6.
[2]朱荫湄,周启星.我国土壤污染与农业环境保护的现状,理论与发展前景[j].土壤通报1999,30(3):132~135.
[3]孙宝华,关于污水灌溉问题的探讨,环境科学动态2005年第二期. 作者简介:孟惠萍,女,(1968-),陕西岐山人,宝鸡市环境影响评价所。
谢萍娟,女,(1977-),陕西岐山人,宝鸡市环境影响评价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