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考试题
- 格式:docx
- 大小:102.33 KB
- 文档页数:12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试题一及答案一、名词解释。
(每题3分,,共15分)1.冷冲压2.落料3.排样4.弯曲5.压力中心二、是非题。
(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20分)1. 使冲压件与板料沿着要求的轮廓线相互分离的工序为变形工序。
()2. 冲裁间隙一般指凸、凹模刃口尺寸的差值。
()3. 生产实践证明:由于凸、凹模之间存在间隙,使落下的料或冲出的孔都带有锥度,落料件的大端尺寸等于或接近于凹模刃口尺寸。
()4. 冲裁件的压力中心一般位于零件的几何中心。
()5. 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中,通常孔的精度比轴的精度高1个级别。
()6. 圆形或形状简单的冲裁件,模具通常采用配合加工方法制造。
()7. 在测量与使用中,落料件是以大端尺寸为基准,冲孔孔径是以小端尺寸为基准。
()8. 在模具材料选取上通常凸模较凹模材料要硬一些。
()9. 垫板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调节模具的闭合高度。
()10. 冲裁凸、凹模刃口的圆角半径通常取值较小。
()三、填空题。
(每空1分,共30分)1. 冲裁端面一般分为、、、四个部分。
2. 凸、凹模刃口尺寸的制造公差,主要取决于冲裁件的和。
3. 冲压加工可分为和两大类。
4. 冲裁时板料的变形过程可分为、和三个阶段。
5 .连续模又称、。
6. 冲裁时,凸模和凹模要与制件或废料发生摩擦,凸模越磨越,凹模越磨越,结果使越来越大。
7. 根据材料的经济利用程度,排样方法可分为、和三种。
8. 凹模外形一般有和两种。
9. 冲裁时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通常有和两种方法。
10. 窄板弯曲后横截面呈_______形状。
窄板弯曲时的应变状态是_________的,而应力状态是___________。
11. 当弯曲件几何形状不对称时,为了避免压弯时坯料偏移,应尽量______________的工艺。
12. 在弯曲变形区内,内层纤维切向受______________应变,外层纤维切向受______________应变,而中性层______________。
第一章概述一、填空、解释、选择类型题:1冷冲压工艺方法大致分为分离工序、成型工序2、分离工序分落料,冲孔和切割等。
成型工序分弯曲、拉深、翻边、翻孔、胀形等。
3冷冲压生产过程的主要特征是依靠冲模和冲压设备完成。
便于实现自动化,效率高。
第二章冷冲压变形基础1•影响金属塑性和变形抗力的因素1,金属组织2•变形温度3.变形速度4•尺寸因素2•塑性条件决定受力物体内质点由弹性状态向塑性状态过度的条件3•加工硬化随变形程度增加,所有强度指标均增加,硬度也增加,同时塑性指标下降的现象4•冲压件的质量指标主要是尺寸精度,厚度变化,表面质量及成形后的物理力学性能。
5•影响工件表面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原材料的表面状态,晶粒大小,冲压时材料占模2的情况以及对工件的表面擦伤6•反载软化现象是反向加载时材料的屈服应力效拉伸时的屈服应力有所降低,出现所谓反载软化现象7•冷冲压常用材料有: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材料8板料力学性能与冲压成形性能效为重要的有那几项?p21第三章冲裁一、填空、解释、选择类型题1、冲裁是利用模具使板料产生分离的工序。
从板料沿封闭曲线相互分离,封闭曲线以内的部分作为冲裁件时,称落料,封闭曲线以外的部分作为冲裁件时,称冲孔。
2、冲裁变形过程三个阶段是从弹、塑性变形开始的,以断裂告终。
3、冲裁变形过程使工件断面明显地分成四个特征区:塌角,光面,毛面,和毛刺。
4、影响冲裁件质量的诸多因素中,间隙是主要的因素。
5•分析冲裁件的工艺,主要从冲裁件的结构工艺性,冲裁件的精度和断面粗糙度三方面进行分析6、、凸、凹模刃口的制造公差要按工件的尺寸要求来决定7、冲裁凸、凹模的常以磨钝、与崩刃的形式失效。
8、排样三种方法有废料排样、少废料排样、无废料排样。
9・凸、凹模刃口分开加工法为了保证间隙值应满足的条件| 3制| S d| < Z rn aXmin 10・搭边的作用是补偿定位误差和剪板误差,还可以使条料有一定的刚度,便于送进11・降低冲裁力的方法有材料加热冲裁、阶梯凸模、斜刃冲裁12・冲裁时所产生的总压力包括冲裁力,卸料力,顶件或推件力13・冲模加工方法不同,刃口尺寸的计算方法基本分为两类1凸,凹模分别加工法2凸,凹模配作法14・模具压力中心应该通过压力机滑块的中心线。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试题库一、填空题:(每空1分)1.冷冲压工艺是在常温下,在压力机上,利用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2.冷冲压工序分为分离工序、塑性变形工序两大类。
3.模具的闭合高度是指冲模处于闭合状态时,模具上模座上平面至下模座下平面之间的距离。
4.具有过载保护功能的压力机是摩擦压力机。
行程可调的冲床是偏心冲床。
5.落料凹模在上模的叫倒装复合模,而落料凹模在下模的叫正装复合模。
6.要使冷冲压模具正常而平稳的工作,必须使模具压力中心与摸柄的轴心线重合(或偏移不大)。
7.弹性卸料装置除了起卸料作用外,还兼起压料作用,它一般用于材料厚度较薄材料的卸料。
8.侧刃常被用于定距精度和生产效率要求高的连续模中,其作用是控制条料进给方向上的进给步距。
9.普通模架在“国家标准”中,按照导柱导套的数量和位置不同可分为:对角导柱模架、中间导柱模架、四角导柱模架、后侧导柱模架四种。
10.降低冲裁力的主要措施有阶梯凸模冲裁、斜刃冲裁、加热冲裁(红冲)等。
11.模具的压力中心就是冲压力的作用点,求压力中心的方法就是求空间平行力系的合力作用点。
12.弯曲展开长度(r>0.5t时)的计算依据是弯曲前后中性层长度不变。
13.弯曲变形程度用相对弯曲半径(r/t)表示。
14.弯曲件最容易出现影响工件质量的问题弯裂、回弹和偏移等。
15.拉深变形程度用拉深系数m表示。
16.拉深模中压边圈的作用是防止工件在变形过程中发生起皱。
17.从广义来说,利用冲模使材料相互之间分离的工序叫冲裁。
它包括冲孔、落料、切断、修边、等工序。
18.冲裁根据变形机理的不同,可分为普通冲裁和精密冲裁。
19.冲裁变形过程大致可分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断裂分离三个阶段。
20.冲裁件的切断面由圆角带、光亮带、剪裂带、毛刺四个部分组成。
21.影响冲裁件毛刺增大的原因是刃口磨钝、间隙大。
22.冲裁件的尺寸精度是指冲裁件的实际尺寸与基本尺寸的差值,差值越小,则精度越高。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冲压工艺的根本原理是〔〕– A. 杰克原理– B. 维尔斯定律– C. 帕斯卡原理– D. 阿基米德原理2.冲压工艺中常用的材料是〔〕– A. 木材– B. 塑料– C. 金属– D. 纺织品3.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冲压工艺的主要特点〔〕– A. 生产效率高– B. 适用于小批量生产– C. 建模时间长– D. 加工精度高4.冲压模具在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哪一项〔〕– A. 模具材料的选择– B. 模具结构的合理性– C. 模具的加工工艺– D. 所有选项都正确5.以以下图所示的模具属于〔〕模具图片– A. 剪切模– B. 冲孔模– C. 弯曲模– D. 压铸模二、判断题1.冲压工艺是一种无损加工方法。
〔〕2.冲床是冲压工艺中常用的加工设备之一。
〔〕3.冲压模具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冲击力对金属材料进行形状的变化。
〔〕4.冲压工艺中的模具设计可以直接影响产品的外观和质量。
〔〕5.冲压工艺主要适用于大批量生产,不适用于小批量或单件生产。
〔〕三、简答题1.请简要介绍冲压工艺的主要步骤。
2.冲压模具的常用材料有哪些?请分别列举其特点。
3.冲压工艺中的模具结构有哪些常见形式?请举例说明。
4.冲压工艺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有哪些?5.冲压工艺在电子产品制造中的应用有哪些?四、综合题请以某个具体的产品为例,结合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知识,详细描述该产品的冲压加工过程,并分析该产品冲压工艺中可能存在的难点和解决方法。
注意:本文档为Markdown文本格式,请在支持Markdown格式的编辑器中查看。
第一部分概论复习题一、填空题1.冲裁模的工作零件主要有凸模、凹模、凸凹模。
2.按照模具完成的冲压工序内容分,冲压模具可分为单工序模、复合模和级进模。
3.冲压模具的模架基本零件包括了上下模座、导柱、导套。
4.冲压加工的基本工序可分为分离和成型两类。
5.导柱和导套在和模座的装配中,应采用的配合关系是过盈配合 .6.冷冲压工艺在常温下,在压力机上,利用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7.要使冷冲压模具正常而平稳地工作,必须要求模具压力中心和模柄的轴心线要求重合(或偏移不大)。
8.普通曲柄压力机的闭合度是指滑快在下止点位置时,滑快底面到工作台上平面之间的距离。
模具的闭合高度是指冲模处于闭合状态时,模具上模座上平面至下模座下平面之间的距离。
9.选择压力机时,必须使模具的闭合高度介于压力机的最大闭合高度和最小闭合高度之间。
10.具有过载保护功能的压力机是摩檫压力机。
行程可调的冲床是偏心冲床。
二.选择题1.在设计冲压模的模柄时,模柄的直径和冲床滑块上的模柄孔径相比,只能是 C 。
A 大于B 小于 C等于 D都可以2.在复合模的一次行程动作中,可以完成的冲压工序数是 C 。
A 一次B 只有两次C 两次或两次以上 D三次或三次以上3.下面零件中,属于冲压模成型零件的是 A 。
A 凸模B导套 C 导柱D压边圈4.在单工序冲裁模的一次行程动作中,可以完成的冲压工序数是 A 。
A 一次B 只有两次C 两次或两次以上 D三次或三次以上5.冲压工艺适用于多种金属材料,下面材料中,不适用于冲压工艺的是 C 。
A 铜B钢 C 铸铁D铝6.模柄的作用是将模具的某一部分固定在冲床的滑块上,这部分是 C 。
A 凸模B 凹模C 上模座 D下模座7.下面各种零件中,属于卸料零件的是 C\D 。
A. 凸模B. 导料板C. 压边圈D. 弹簧8.在冲压模中,若采用滑动导柱和导套,则导柱和导套之间采用的配合类型是 A 。
一 填空题 每空一分,共计15分1.精冲时,剪切区内的金属处于三向( )应力状态,从而提高了材料的( ) 。
2.弹压卸料板具有( )和 ( )的双重作用。
3.挡住条料搭边或冲孔件轮廓以限制条料送进距离的定位零件称为( )4.由于凸、凹模间隙的存在,冲孔件小端尺寸等于( )尺寸5.屈强比σs/σb 越( ),板料由屈服到破裂的塑性变形阶段越长,有利于冲压成形。
6.搭边和余料是与排样形式和冲压方式有关的废料,属于( )废料。
7.采用定距侧刃时,侧刃切边工序与首次冲孔同时进行,以便控制送料( )。
8.当作用于毛坯变形区内压应力的绝对值最大时,在这个变形方向上一定是( )变形。
9.导板式落料模的上模回程时不允许凸模( )导板 ,以保证对凸模的 ( )作用。
10.固定卸料板结构也称为 ( )卸料装置,常用于较( ) 、厚度较( ) 、精度要求不高的工件卸料。
二 单项选择题 每题 2分 共计20分1. 冲裁变形过程中的塑性变形阶段形成了___________。
A 、光亮带B 、毛刺C 、断裂带2. 模具的压力中心就是冲压力___________的作用点。
A 、最大分力B 、最小分力C 、合力3. 导板模中,要保证凸、凹模正确配合,主要靠_____ _____导向。
A 、导筒B 、导板C 、导柱、导套4. 平端面凹模拉深时,坯料不起皱的条件为t/D __________ 。
A 、≥(0.09 ~ 0.17)(m 一l)B 、 ≤(0.09 ~ 0.17)(l/m 一l)C 、 ≥ (0.09 ~0.017)(1一m)D 、≥(0.09 ~ 0.17)(l/m+l)5. 分开加工的凸模、凹模,为了保证凸模与凹模的冲裁间隙,它们的制造公差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
A 、Z Z d p min max -≥+δδB 、Z Z d p min max -≤+δδC 、Z Z d p min max -=+δδ6. 斜刃冲裁比平刃冲裁有___________的优点。
冲压工模考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设计带有导板和导柱的复合导向模具时,导板和导柱的关系是。
A、导板先导入B、导板和导柱同时导入C、导柱先导入正确答案:A2、将工件固定,使其在装配过程中保持位置不变的操作,称为()A、夹紧B、定位C、支撑正确答案:A3、以下不属于分离工序的是A、冲孔B、落料C、翻边D、切边正确答案:C4、径向积压又称横向挤压,及积压时,金属流动方向与凸缘运动方向。
A、平行B、垂直C、相交正确答案:B5、扣合包边的常见缺陷包括。
A、折叠B、毛刺C、爆边D、划伤正确答案:C6、碳的质量分数不大于0.25%的钢称为。
A、铸铁B、高碳钢C、中碳钢D、低碳钢正确答案:D7、螺纹连接应根据使用要求确定拧紧力矩或。
A、摩擦力B、预紧力C、螺纹材料D、摩擦力矩正确答案:B8、送料方向不仅影响工人操作的安全性和方便性,而且还影响定位的可靠性。
确定送料方向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工序件有大、小头的,一般是拿住大头往前送B、工序件一面是平直、一面带曲线的,一般是拿住平直面往前送C、工序件一面浅一面深的,一般是拿住深的一面往前送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9、大型模具或上模座中开有推板孔的中、小型模具应选用模柄。
A、旋入式B、带凸缘式C、压入式D、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B10、高碳钢硬度很高,耐磨性好,但塑性很差,(),不易加工。
A、不宜焊接B、强度高C、脆性大正确答案:A11、用于高速压力机的冲压材料是。
A、板料B、条料C、卷料D、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C12、弯曲时,材料在不发生破坏的情况下,所能弯曲的最小半径,称为()弯曲半径。
A、最小B、最大C、一般D、A、B、C都对正确答案:A13、圆柱的圆度误差一般是反映在()变动上。
A、半径B、直径C、圆度正确答案:B14、矫正过程中,每加热一个点后应立即()加热点。
A、弯曲B、捶打C、切割正确答案:B15、卷边缘可分为夹丝卷边、()、单叠边、双叠边四种。
冲压⼯艺及模具设计试题及答案冲压⼯艺及模具设计试题1答案⼀、填空题(50分)1.冷冲模是利⽤安装在压⼒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使其变形或分离,从⽽获得冲件的⼀种压⼒加⼯⽅法。
(4)2.冲压加⼯获得的零件⼀般⽆需进⾏(机械)加⼯,因⽽是⼀种节省原材料、节省能耗的少、⽆(废料)的加⼯⽅法。
(2)3.性变形的物体体积保持不变,其表达式可写成ε1+ε2+ε3=0。
(2)4.材料的冲压成形性能包括(形状冻结性)和(贴模性)两部分内容。
(2)5、材料的应⼒状态中,压应⼒的成分(愈⼤),拉应⼒的成分(愈⼩),愈有利于材料塑性的发挥。
(2)6、⽤的⾦属材料在冷塑性变形时,随变形程度的增加,所有强度指标均(提⾼),硬度也(提⾼),塑性指标(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加⼯硬化。
(3)7、件的切断⾯由(圆⾓带、光亮带、剪裂带、⽑刺区)四个部分组成。
(4)8、裁变形过程⼤致可分为(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断裂分离阶段)的三个阶段。
(3)10、在设计模具时,对尺⼨精度、断⾯垂直度要求⾼的⼯件,应选⽤(较⼩)的间隙值;对于断⾯垂直度与尺⼨精度要求不⾼的⼯件,以提⾼模具寿命为主,应选⽤(较⼤)的间隙值。
(2)11、孔时,因⼯件的⼩端尺⼨与凸模尺⼨⼀致,应先确定凸模尺⼨,即以凸模尺⼨为基础,为保证凸模磨损到⼀定程度仍能冲出合格的零件,故从孔凸模基本尺⼨应取(在制件的最⼤极限尺⼨附近),⽽冲孔凹模基本尺⼨则按凸模基本尺⼨(加上最⼩初始双⾯间隙)。
(2)12、凸、凹模分别加⼯的优点是凸、凹模具有(互换性),制造周期(短),便于(维修)。
其缺点是(制造公差)⼩,凸、凹模的制造公差应符合(δp+δd≤△Z)的条件。
(5)13、搭边是⼀种(⼯艺)废料,但它可以补偿(定位)误差和(板料宽度)误差,确保制件合格;搭边还可(提⾼条料的刚性),提⾼⽣产率;此外还可避免冲裁时条料边缘的⽑刺被(拉⼊模具间隙),从⽽提⾼模具寿命。
(5)14、为了实现⼩设备冲裁⼤⼯件或使冲裁过程平稳以减少压⼒机的震动,常⽤(阶梯凸模冲裁)法、(斜刃冲裁)和(加热冲裁)法来降低冲裁⼒。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废料切断刀的作用是切断废料参考答案:正确2.弹性卸料装置通常由卸料板、卸料螺钉和弹性元件组成参考答案:正确3.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卸料装置是刚性卸料装置参考答案:错误4.顺着冲压方向取出卡在凹模孔内的料或工件所需要的装置是()参考答案:推件装置5.逆着冲压方向取出卡在凹模孔内的料或工件所需要的装置是()参考答案:顶件装置6.始用挡料销通常用于复合模中的首次定位参考答案:错误7.回带式挡料销适用于带弹性卸料装置的手工送料的模具参考答案:错误8.在冲压模具中,单个毛坯的定位只能用定位板参考答案:错误9.侧刃的凸、凹模刃口尺寸应该按冲孔模刃口尺寸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参考答案:正确10.导正销可以在模具中单独进行定位参考答案:错误11.导正销的选用依据是参考答案:导正销孔孔径12.侧刃的选用依据是参考答案:进距13.侧刃一般用于参考答案:级进模中14.可以控制送料进距的零件是参考答案:侧刃15.冲压模具中,可以控制送料方向的模具零件有参考答案:导料板16.冲孔时,选凹模做基准,首先设计凹模刃口尺寸参考答案:错误17.标准圆形组合凹模的选用依据是凹模刃口的计算尺寸参考答案:正确18.冲裁模具间隙是指双面间隙参考答案:错误19.凸模按其固定部分的截面形状不同可以分为圆形截面和异形截面两种结构形式参考答案:正确20.直壁刃口的凹模刃口强度低于斜壁刃口的凹模刃口强度参考答案:错误21.凸凹模的形状和尺寸完全取决于()参考答案:工件的形状和尺寸22.标准圆凸模的选用依据是()参考答案:凸模刃口计算尺寸23.冲裁过程中与板料毛坯直接接触的模具零件包括凸模、凹模、固定板等。
参考答案:错误24.模具总装配图中一定包括排样图参考答案:错误25.单工序模中只能有一个凸模,因为单工序模只有一个工位参考答案:错误26.凹模属于工艺结构零件参考答案:正确27.下列属于工艺结构零件的是()参考答案:导料板28.有多个工位,在压力机一次行程中,在模具的不同工位上,同时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冲压工序的冲模称为( )参考答案:连续模29.只有一个工位,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在同一模具的同一位置上同时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冲压工序的冲模称为()参考答案:复合模30.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中,只能完成一种冲压工序的冲模称为( )参考答案:单工序模31.进距是指模具每冲裁一次,条料在模具上前进的距离。
填空题1.冷冲模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冲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2.冲压加工获得的零件一般无需进行(机械)加工,因而是一种节省原材料、节省能耗的少、无(废料)的加工方法.3.性变形的物体体积保持不变,其表达式可写成ε1+ε2+ε3=0。
4.材料的冲压成形性能包括(形状冻结性)和(贴模性)两部分内容.5、材料的应力状态中,压应力的成分(愈大),拉应力的成分(愈小),愈有利于材料塑性的发挥。
6、用的金属材料在冷塑性变形时,随变形程度的增加,所有强度指标均(提高),硬度也(提高),塑性指标(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加工硬化。
7、件的切断面由(圆角带、光亮带、剪裂带、毛刺区)四个部分组成。
8、裁变形过程大致可分为(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断裂分离阶段)的三个阶段.10、在设计模具时,对尺寸精度、断面垂直度要求高的工件,应选用(较小)的间隙值;对于断面垂直度与尺寸精度要求不高的工件,以提高模具寿命为主,应选用(较大)的间隙值。
11、孔时,因工件的小端尺寸与凸模尺寸一致,应先确定凸模尺寸,即以凸模尺寸为基础,为保证凸模磨损到一定程度仍能冲出合格的零件,故从孔凸模基本尺寸应取(在制件的最大极限尺寸附近),而冲孔凹模基本尺寸则按凸模基本尺寸(加上最小初始双面间隙)。
12、凸、凹模分别加工的优点是凸、凹模具有(互换性),制造周期(短),便于(维修)。
其缺点是(制造公差)小,凸、凹模的制造公差应符合(δp+δd≤△Z)的条件.13、搭边是一种(工艺)废料,但它可以补偿(定位)误差和(板料宽度)误差,确保制件合格;搭边还可(提高条料的刚性),提高生产率;此外还可避免冲裁时条料边缘的毛刺被(拉入模具间隙),从而提高模具寿命。
14、为了实现小设备冲裁大工件或使冲裁过程平稳以减少压力机的震动,常用(阶梯凸模冲裁)法、(斜刃冲裁)和(加热冲裁)法来降低冲裁力。
15、导料销导正定位多用于(单工序模)和(复合模)中,而导正销通常与(侧刃),也可与(挡料销)配合使用.16、为了提高弯曲极限变形程度,对于侧面毛刺大的工件,应(先去除毛刺);当毛刺较小时,也可以使有毛刺的一面处于(弯曲件的内侧),以免产生应力集中而开裂。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B1、冷冲压工序中都属于成形工序的是。
A、落料,起伏,整形B、胀形,卷圆,缩口C、切口,拉深,翻边D、切边,扩口,弯曲C2、冷冲压工序中都属于分离工序的是。
A、冲孔,扩口,切边B、落料,缩口,翻孔翻边C、切断,切口,落料D、扩口,胀形,冲孔C3、冷冲压工艺可分为______两大类工序。
A、冲孔和落料B、弯曲和拉深C、分离和成形D、翻孔和翻边C4、下列属于常用冲压材料的是C。
A、T10AB、9Mn2C、08FD、Cr12MoVA5、最宜用作冲压件材料的是。
A、低碳钢B、中碳钢C、高碳钢D、铸铁A6、模具沿封闭的轮廓线冲切板料,冲下的部分是工件的冲裁工艺叫。
A、落料B、冲孔C、切断D、剖切D7、在模具间隙正常情况下,冲裁变形过程分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和。
A、弯曲阶段B、拉深阶段C、屈服阶段D、断裂分离阶段A8、冲裁变形过程中的塑性变形阶段形成了。
A、光亮带B、毛刺C、断裂带D、回弹B9、为了提高冲裁件断面质量,在冲裁件断面的特征区中,应增大 B 的比例。
A、圆角带B、光亮带C、断裂带D、毛刺C10、普通冲裁时,若间隙过小将造成的结果是 C 。
A、裂纹快速扩展,断裂带增加B、修模余量大,增加了模具寿命C、发生二次剪切,产生两个光亮带D、材料塑性提高,光亮带几乎扩大到整个断面A11、冲裁模采用刚性卸料和下出料方式时,计算总冲裁力时需要考虑 A 。
A、最大冲裁力、推料力B、最大冲裁力、卸料力C、最大冲裁力、推料力、卸料力D、推料力、卸料力、顶料力D12、在冲裁模设计过程中,以下描述减小冲裁力的方法中哪一种不正确 D 。
A、采用阶梯凸模冲裁B、采用斜刃冲裁C、采用加热冲裁D、简化模具结构C13、斜刃冲裁比平刃冲裁有 ___________ 的优点。
A、模具制造简单B、冲件外形复杂C、冲裁力小D、冲裁力大B14、如果模具的压力中心不通过滑块的中心线,则冲压时滑块会承受偏心载荷,导致导轨和模具导向部分零件______B_____ 。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试卷+答案1.在冲压工艺中,有时也采用加热成形方法,加热的目的是(),增加材料在一次成型中所能达到的变形程度;()提高工件的成形准确度。
2.材料对各种冲压加工方法的适应能力称为材料的()。
3.冲裁件的切断面由()、()、()、()四个部分组成。
4.当间隙值较大时,冲裁后因材料的弹性回复使()凹模尺寸;冲孔件的孔径( )。
5.凸、凹模分开制造时,它们的制造公差应符合( )的条件。
6.按工序组合程度分,冲裁模可分为 ( )、( ) 和( )等几种。
7.对于大中型的凸、凹模或形状复杂,局部薄弱的小型凸、凹模常采用()。
8.、材料的塑性(),塑性变形的稳定性越强,许可的最小弯曲半径就()。
9.在弯曲工艺方面,减小回弹最适当的措施是()。
10.拉深件的壁厚()。
下部壁厚略有(),上部却有所()。
1.拉深后坯料的径向尺寸 _____ _____ ,切向尺寸 ___ _ ______ 。
A、增大减小B、增大增大C、减小增大D、减小减小 2.有凸缘筒形件拉深、其中 __________ 对拉深系数影响最大。
A、凸缘相对直径B、相对高度C、相对圆角半径3.为保证弯曲可靠进行,二次弯曲间应采用 ____ ____ 处理。
A 、淬火B 、回火C 、退火 D、正火4、弯曲件为 ____ ____ ,无需考虑设计凸、凹模的间隙。
A 、π形B 、 V 形C 、 U 形 D、桶形5、能进行三个方向送料,操作方便的模架结构是 _________ 。
A 、对角导柱模架 B 、后侧导柱模架 C 、中间导柱模架 D、四导柱导架 6、凸模与凸模固定板之间采用 ____ 配合,装配后将凸模端面与固定板一起磨平。
A 、 H7/h6B 、 H7/r6C 、 H7/m6 D、M7/h67、侧刃与导正销共同使用时,侧刃的长度应 __________ 步距。
A 、? B 、?C 、>D 、<8、对步距要求高的级进模,采用 ___________ 的定位方法。
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期末试卷A一、填空题:20分每空格1分1、冲裁工序主要包括落料和冲孔 ;2、宽板弯曲变形属于单向应力状态,拉深变形是三向应力状态;3、弹压卸料板具有压料和卸料的双重作用;4、材料的塑性越好,塑性变形的稳定性越强 ,许可的最小弯曲半径就越小 ;5、冲裁件的切断面由圆角带、光亮带、剪裂带、毛刺四个部分组成;6、冲裁工件的校平模具主要有平面模和齿形模两种;7、筒形件拉深过程中, 凸缘部分的切向压应力使凸缘材料易产生起皱 ,主要防止措施:采用压料圈和施加大小合适的压料力 ;8、根据材料的合理利用情况,条料排样法可分为有废料排样、少废料排样和无废料排样 ;二、单项选择题:28分每小题2分,错选、漏选、多选均不得分1、拉深后坯料的径向尺寸 ,切向尺寸 A ;A、增大减小B、增大增大C、减小增大2、有凸缘筒形件拉深、其中 A 对拉深系数影响最大;A、凸缘相对直径B、相对高度C、相对圆角半径3、以下工序不属于伸长类变形的是 BA、内孔翻边B、缩口C、胀形4、圆筒形制件在拉深成形时,一般是底部厚度略有变簿,且筒壁从下向上逐渐 A A、厚度增厚B、厚度减簿C、硬度减少5、为使冲裁过程的顺利进行,将梗塞在凹模内的冲件或废料顺冲裁方向从凹模孔中推出,所需要的力称为 C ;A、推料力B、斜料力C、顶件力6、点的主应力状态图有 C 种;A、3种B、6种C、9种7、分开加工的凸模、凹模,为了保证凸模与凹模的冲裁间隙,它们的制造公差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B ;A、ZZdp minmax-≥+δδB、ZZdp minmax-≤+δδC、ZZdp minmax-=+δδ8、弯曲件为 B ,无需考虑设计凸、凹模的间隙;A 、π形B 、V 形C 、U 形9、为保证弯曲可靠进行,二次弯曲间应采用 B 处理;A 、淬火B 、回火C 、退火10、侧刃与导正销共同使用时,侧刃的长度应 C 步距;A 、≥B 、≤C 、>11、精度高、形状复杂的冲件一般采用 B 凹模形式;A、直筒式刃口B、锥筒式刃口C、斜刃口12、模具的压力中心就是冲压力 C 的作用点;A、最大分力B、最小分力C、合力13、模具的合理间隙是靠 C 刃口尺寸及公差来实现;A 、凸模B 、凹模C 、凸模和凹模14、拉深时,要求拉深件的材料应具有 BA、小的的板厚方向性系数B、低的屈强比C、高的屈强比三、判断题:10分每小题1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成形工序是使毛坯在不破坏的条件下发生塑性变形而得到所需零件;× 2、设计落料模时,以凸模为标准,间隙取在凹模上;× 3、胀形加工变形区毛坯厚度必然变薄;× 4、弯曲变形必然伴随着回弹现象出现;× 5、拉深润滑主要是为了减少凸模与毛料表面的摩擦力,以及毛料表面与凹模及压料圈之间的摩擦力;6、在级进模中,落料或切断工步一般安排在最后工位上;7、物体受三向等拉应力时,坯料不会产生任何塑性变形;× 8、物体的塑性仅仅决定于物体的种类,与变形方式和变形种类无关;9、胀形变形时,由于变形区材料截面上的拉应力沿厚度方向分布比较均匀,所以卸载时的弹性回复很小,容易得到尺寸精度高的冲件;× 10、弯曲件的回弹主要是因为冲件弯曲变形程度很大所致;四、简答题:32分每小题8分1、什么是冲裁间隙冲裁间隙与冲裁件的断面质量有什么关系答:冲裁凸模与凹模横向尺寸的差值称为冲裁间隙;间隙小冲裁件的断面质量较好2、何为加工硬化现象答:材料在塑成型过程中,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其变形抗力不断增加,硬度也将提高,而塑性指标有所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加工硬化;3、何为材料利用率提高材料利用率的方法有哪些答:冲裁件的实际面积与所用板料面积的百分比叫材料利用率,它是衡量合理利用材料的指标;通过设计合理的排样方案,选择合适的板料规格和合理的裁板法,利用废料作小零件等;4、决定排样方案时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答:保证在最低的材料消耗和最高的劳动生产率的条件下得到符合技术条件要求的零件,同时要考虑方便生产操作,冲模结构简单,寿命长以及车间生产条件和原材料供应情况等,总之要从各方面权衡利弊,以选择出比较合理的排样方案;五、计算题:10分将一材质为08钢、料厚为1mm、直径为78mm的圆形毛坯,拉深成内径为19mm的筒形件;试计算总拉深系数并确定拉深次数;已知:各次拉深的极限拉深系数为:m1=;m2=;m3=;m4=;m5=;解:m总=20/78=;2分拉深次数推定:d1=×78=39mm, 大于20mm,不能一次拉出; 2分d2=×39=, 大于20mm,不能二次拉出; 2分d3=×=, 大于20mm,不能三次拉出; 2分d4=×=, 小于20mm;因此,需4次才能拉出;2分二、单项选择题:28分每小题2分,错选、漏选、多选均不得分1、凸模与凹模固定板之间采用 A 配合,装配后将凸模端面与固定板一起磨平;A 、 H7/h6B 、 H7/r6C 、 H7/m62、有凸缘筒形件拉深、其中 A 对拉深系数影响最大;A、凸缘相对直径B、相对高度C、相对圆角半径3、对步距要求高的级进模,采用 B 的定位方法;A 、固定挡料销B 、侧刃 + 导正销C 、固定挡料销 + 始用挡料销4、斜刃冲裁比平刃冲裁有 C 的优点;A 、模具制造简单B 、冲件外形复杂C 、冲裁力小5、冲裁变形过程中的塑性变形阶段形成了 A ;A、光亮带B、毛刺C、断裂带6、模具的压力中心就是冲压力 C 的作用点;A、最大分力B、最小分力C、合力7、导板模中,要保证凸、凹模正确配合,主要靠 C 导向;A、导筒B、导板C、导柱、导套8、平端面凹模拉深时,坯料不起皱的条件为t/D C ;A、≥ ~ m一lB、≤ ~ l/m一lC 、≥ ~1一m a9、精度高、形状复杂的冲件一般采用 B 凹模形式;A、直筒式刃口B、锥筒式刃口C、斜刃口10、能进行三个方向送料,操作方便的模架结构是 B ;A 、对角导柱模架B 、后侧导柱模架C 、中间导柱模架11、弯曲件为 B ,无需考虑设计凸、凹模的间隙;A 、π形B 、 V 形C 、 U 形12、模具的合理间隙是靠 C 刃口尺寸及公差来实现;A 、凸模B 、凹模C 、凸模和凹模13、为使冲裁过程的顺利进行,将梗塞在凹模内的冲件或废料顺冲裁方向从凹模孔中推出,所需要的力称为 C ;A、推料力B、斜料力C、顶件力14、圆筒形制件在拉深成形时,一般是底部厚度略有变簿,且筒壁从下向上逐渐 AA、厚度增厚B、厚度减簿C、硬度减少三、判断题:10分每小题1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对配做的凸、凹模,其零件图上无需标注尺寸和公差,只需说明配做间隙值;× 2、一般而言,弯曲件愈复杂,一次弯曲成形角的数量愈多,则弯曲时各部分互相牵制作用愈大,所以回弹就大;3、在级进模中,落料或切断工步一般安排在最后工位上;4、物体受三向等拉应力时,坯料不会产生任何塑性变形;5、在确定工序顺序时,一般先拉深后冲孔;× 6、拉深润滑主要是为了减少凸模与毛料表面的摩擦力,以及毛料表面与凹模及压料圈之间的摩擦力;× 7、弯曲件的回弹主要是因为冲件弯曲变形程度很大所致;8、坯料拉深时,其凸缘部分因受切向压应力而易产生失稳而起皱;9、在拉深过程中,一套拉深模一般只能完成一次拉深工序;10、成形工序是使毛坯在不破坏的条件下发生塑性变形而得到所需零件;四、简答题:32分每小题8分1、弯曲回弹的表现形式是什么产生回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弯曲回弹的表现形式为:弯曲半径的变化和弯曲角的变化;产生回弹的主要原因是:材料的力学性能、相对弯曲半径、弯曲中心角、弯曲方式、模具间隙等2、拉深时容易出现什么样的质量问题为什么答:凸缘的起皱和底部圆角R处的开裂,前者是因为切向压应力太大,后者是R处的塑性变形小,加工硬化现象弱;3、拉深变形区的应力应变的特点是什么答:拉深变形区为凸缘部分,切向为压应力,径向为拉应力,切向压应力的绝对值最大,所以在切向是压应变,径向为拉应变;4、决定排样方案时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答:保证在最低的材料消耗和最高的劳动生产率的条件下得到符合技术条件要求的零件,同时要考虑方便生产操作,冲模结构简单,寿命长以及车间生产条件和原材料供应情况等,总之要从各方面权衡利弊,以选择出比较合理的排样方案;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练习卷1答案一.判断题201分=20分1.负间隙冲裁时,凸模必须插入凹模1mm左右;--------------------×2.冷冲模的模架的导柱与导套之间必须是间隙配合;----------------×3.当选用“T10A”作为导柱、导套材料时,必需进行渗碳处理;-------×4.一般情况下,自制模架中的导柱、导套常选用T1材料制造;-------×5.标准冷冲模架的上下模座一般选用铸铁或铸钢制造;---------------√6.当孔的公差等级和位置度要求较高时,须弯曲成形后再进行冲孔;-----√7.凸凹模组合加工的方法适用于形状较复杂制件的模具制造;---------√8.负间隙冲裁只适用于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软钢等;-----------------√9.凸模与凸模固定板最可靠的一种固定方式是铆接法;---------------×10.导板模凸、凹模间隙的均匀度只能在压力机上进行调整;----------×11.低熔点合金又称为冷胀合金;----------------------------------√12.低熔点合金的一个缺点是只能使用一次,不能重复使用;---------×13.为防止因应力集中而碎裂,冲裁模工作零件的刃口处必须倒45o角;-×14.冲裁件周边的毛刺不均匀,主要是由凸、凹模间隙不均匀造成的;--√15.弹性卸料模具冲裁件的平整度要好于刚性卸料模具冲裁件的平整度;-√16.在弯曲模设计时,应尽可能采用最小弯曲半径为零件的圆角半径;--×17.导板模的上模回程时,凸模不能脱离导板;-----------------------√18.导板模的特点在于导板既起导向作用,又起卸料作用;-----------√19.相对弯曲半径R/t越大,则应变中性层因数K的值也越大;------ √20.当弯曲件的相对弯曲半径R/t很大时,应采用拉弯工艺;---------×三.选择题201分=20分1.复合冲裁模凸凹模刃口端面应B卸料板的压料平面;A.伸出 B.低于 C.平齐2.冲裁模试模时,为检查制件的毛刺是否均匀,常用C法进行;A.空冲 B.透光 C.冲纸3.冲裁件毛刺的大小C ;A.无法测量 B.只能凭手感估计 C.可用千分尺测得4.环氧树脂是起B作用;A.润滑 B.粘结 C.调整间隙5.带孔弯曲件的孔应尽可能设置在弯曲变形区之B ;A.内 B.外 C.间6.使用导板模时,要求冲压设备的行程必须B ;A.大 B.小 C.可调7.冷冲压可分为分离工序和D ;A.冲压工序 B.弯曲工序 C.冲裁工序 D.成型工序8.在条料裁剪的实际应用中,常采用B ;A.平刃剪床 B.斜刃剪床 C.圆盘剪切机9.冷冲模装配工艺所要保证的一个最重要问题是B ;A.各工作零件必须合格 B.凸、凹模间隙须均匀C.导向零件之间开合自如 D.工作零件的刃口必须锋利10.冲裁件毛刺分布是否均匀,主要由A而定;A.冲裁间隙 B.刃口磨损状况 C.A+B D.冲裁力11.冲孔件尺寸主要由A决定;A.凸模 B.凹模 C.模具结构 D.模具精度12.冲裁模工作零件的加工中广泛采用B ;A.凸、凹模分开加工 B.凸、凹模组合加工 C.凸、凹模修配加工13.复合冲裁模制件比连续模制件的C ;A.无可比性 B;平整度差 C.平整度好14.板料在连续模中定位最好的方法是C定位;A.导料板 B.导正销 C;侧刃 D;导柱、导套15.刃磨刀口后,制件的精度将比图纸要求C ;A.提高 B.降低 C.不变 D.不定16.计算冲裁力或弯曲力的目的是A ;A.选择压力机 B.确定材料厚度 C.确定模具结构17.冲裁模标准模架模板的材料应通常是B ;A.T1 B.铸铁 C.Crl2MoV D.硬质合金18.弯曲时,为阻止板料的偏移,可在坯料上增设B ;A.加强筋 B.工艺定位孔 C.工艺圆弧19.刚性卸料的模具中,必定有C存在;A.弹簧 B.橡皮 C.打料杆20.标准模架导柱通常用B、导套通常用B ;A.20钢、T10A B.T10、20钢 C.20钢、20钢 D.硬铝、硬铝。
浙江省2024年7月自学考试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试题课程代码:01622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上刀刃呈倾斜状态,与下刀刃形成夹角,工作时不是整个刃口同时接触板材,板材分别是逐步完成的,剪切力小的剪床是______。
2.曲柄压力机通过变更______长度来变更压力机闭合高度。
3.冲裁工艺主要是指______和______两大工序。
4.一般冲裁制件的断面呈锥形,一般是以______部位的尺寸为测量标准。
5.模具压力中心应当与压力机______重合,以免偏心载荷加剧模具导向部分的磨损,影响冲裁质量,降低模具寿命。
6.模具的主视图一般按剖视绘制,俯视图可以省略不画,须要画时,应依据习惯画法将______模去掉再进行投影。
7.常用凹模的结构有:______、______和过渡圆柱形孔口凹模。
8.级进模的侧刃切进长度尺寸一般与板料送进方向上的______一样。
9.弯曲件的形态设计应力求对称,当弯曲不对称制件时,主要应防止板料______。
10.弯曲板料断面上的切向应力由外层拉应力过渡到内层压应力,中间有一层的切向应力为零,称为______。
11.弯曲时,为削减开裂倾向,最好使弯曲线的方向与板料纤维的方向______。
12.困难旋转体拉深制件的毛料尺寸计算依据______定律来确定。
13.拉深过程的起皱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压边圈下突缘部分材料起皱称为______;另一种是在材料的悬挂部分起皱称为______。
14.聚氨酯橡胶模是将凸、凹模之一采纳聚氨酯橡胶制成的一种模具,冲孔时用橡胶做______,落料时用橡胶做______。
15.冲压工艺制定时,若发觉制件的冲压工艺性不良,应由______人员在不影响制件运用的前提下,对制件的形态、尺寸及涉及的问题进行修改,使其既满意运用性能,又符合冲压工艺要求。
1 2024716.冲压方案的制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工艺规程的编制;二是依据工艺规程进行______。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复习题与答案集合一 .填空题1 . 冷冲模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变形力,使其产生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冲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2 . 因为冷冲压主要是用板料加工成零件,所以又叫板料冲压。
3 . 冷冲压不仅可以加工金属材料材料,而且还可以加工非金属材料。
4 . 冲模是利用压力机对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加压,使其产生分离或变形而得到所需要冲件的工艺装备5 . 冷冲压加工获得的零件一般无需进行机械加工加工,因而是一种节省原材料、节省能耗的少、无无切屑的加工方法。
6 . 冷冲模按工序组合形式可分为单工序模具和组合工序模具,前一种模具在冲压过程中生产率低,当生产量大时,一般采用后一种摸具,而这种模具又依组合方式分为复合模、级进模、复合 - 级进模等组合方式。
7 . 冲模制造的主要特征是单件小批量生产,技术要求高,精度高,是技术密集型生产。
8 . 冲压生产过程的主要特征是,依靠冲模和压力机完成加工,便于实现自动化化,生产率很高,操作方便。
9 冲压件的尺寸稳定,互换性好,是因为其尺寸公差由模具来保证。
二 . 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 . 冲模的制造一般是单件小批量生产,因此冲压件也是单件小批量生产。
(×)2 . 落料和弯曲都属于分离工序,而拉深、翻边则属于变形工序。
(×)3 . 复合工序、连续工序、复合—连续工序都属于组合工序。
(√)4 . 分离工序是指对工件的剪裁和冲裁工序。
(√)5 . 所有的冲裁工序都属于分离工序。
(√)6 . 成形工序是指对工件弯曲、拉深、成形等工序。
(√)7 . 成形工序是指坯料在超过弹性极限条件下而获得一定形状。
(√)8 . 把两个以上的单工序组合成一道工序,构成复合、级进、复合 - 级进模的组合工序。
(×)9 . 冲压变形也可分为伸长类和压缩类变形。
(√)10. 冲压加工只能加工形状简单的零件。
(×)11 . 冲压生产的自动化就是冲模的自动化。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试题库与答案一填空题1.冷冲压的优点有:生产率高、操作简便,尺寸稳定、互换性好,材料利用率高。
2.冷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加工方法。
3.一般的金属材料在冷塑变形时会引起材料性能的变化。
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所有的强度、硬度都提高,同时塑性指标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冷作硬化。
4.拉深时变形程度以拉深系数m表示,其值越小,变形程度越大。
5.材料的屈强比小,均匀延伸率大有利于成形极限的提高。
6.冲裁件的断面分为圆角,光面,毛面,毛刺四个区域。
7.翻孔件的变形程度用翻孔系数K表示,变形程度最大时,口部可能出现开裂8.缩孔变形区的应力性质为双向压缩应力,其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是失稳起皱9.精冲时冲裁变形区的材料处于三向压应力,并且由于采用了极小的间隙,冲裁件尺寸精度可达86级。
10.冷冲压模具是实现冷冲压工艺的一种工艺装备。
11.落料和冲孔属于分离工序,拉深和弯曲属于成形工序。
12.变形温度对金属塑性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塑性提高,变形抗力降低。
13.压力机的标称压力是指滑块在离下止点前某一特定位置时,滑块上所容许承受的最大作用力。
14.材料在塑性变形中,变形前的体积等于变形后的体积,用公式来表示即:ε1+ε2+ε3=0 。
15.冲裁的变形过程分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断裂分离三个阶段。
16.冲裁模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时,落料以凹模为基准,冲孔以凸模为基准,凸模和凹模的制造精度比工件高2-3级。
17.冲裁件之间与冲裁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留下的余料称作搭边。
它能补偿条料送进时的定位误差和下料误差,确保冲出合格的制件。
18.弯曲零件的尺寸与模具工作零件尺寸不一致是由于弯曲回弹而引起的,校正弯曲比自由弯曲时零件的尺寸精度要高。
19.拉深时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是起皱和开裂20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被冲材料施加一定的压力,使之产生分离和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要形状和尺寸的零件(也称制件)的一种加工方法。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试题库(超全)共24页一、名词解释:1.冲压模具答: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2.弯曲件工艺性答:弯曲件的工艺性是指弯曲零件的形状、尺寸、精度、材料以及技术要求等是否符合弯曲加工的工艺要求。
3.结构零件答:这类零件不直接参与完成工艺过程,也不和坯料有直接接触,只对模具完成工艺过程起保证作用,或对模具功能起完善作用,包括有导向零件、紧固零件、标准件及其它零件等。
二、判断1、普通冲裁最后分离是塑性剪切分离。
(×)2、搭边值的作用是补偿定位误差,保持条料有一定的刚度,保证零件质量和送料方便。
(√)3、标准件就是从标准件厂购买来直接装配在模具上的不需进行任何加工的零件。
(×)4、冲压模使用刚性卸料的主要优点是卸料可靠;卸料力大。
(√)5、连接弹压卸料板时,可选用圆柱头普通螺钉。
(×)三、填空1.普通冲裁件断面具有圆角带、光亮带、断裂带、和毛刺区四个明显区域。
2.模具的压力中心就是冲压力的合力的作用点,求压力中心的方法就是求空间平行力系的合力的作用点。
4.弹性卸料装置除了起卸料作用外,还兼起压料作用。
它一般用于材料厚度相对较薄材料的卸料。
5.普通模架在“国家标准”中,按照导柱导套的数量和位置不同可分为:对角导柱、中间导柱、四角导柱、后侧导柱四种模架。
8.降低冲裁力的主要措施有阶梯凸模冲裁、斜刃冲裁、加热冲裁(红冲)等。
9.弯曲展开长度r>0.5t时的计算依据是弯曲前后中性层长度不变。
10.弯曲变形程度用相对弯曲半径(r/t)表示。
11.弯曲件最容易出现影响工件质量的问题弯裂、回弹和偏移等。
12.拉深变形程度用拉深系数m表示。
13.拉深加工时,润滑剂涂在与凹模接触的毛坯表面上。
14.拉深件毛坯尺寸的计算依据是体积不变原则和相似原则,15.拉深过程中的辅助工序有中间退火、润滑、酸洗等。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一、填空题1、在冲压变性过程中,材料需要最小变形力的区域为变形的弱区,在冲压工艺和模具结构设计时,应使变形区成为弱区。
2、冲裁变形过程分为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和断裂分离阶段。
3、板料弯曲时,变形发生在弯曲圆角部位,直边部分不变形。
4、当弯曲变形结束卸载后,由于弹性恢复, 使工件弯曲半径与模具尺寸不同,这一现象称为弯曲回弹。
、5、盒形件拉深拉深时,直边部分变形近似于弯曲变形,圆角部分近似于筒形件拉深。
6、高盒形件拉深时,方盒形件毛坯一般为圆形,各中间工序为圆筒形件拉深,最后一次拉深成方盒形;矩形件毛坯一般为长圆形或椭圆形;,先拉成椭圆筒形件,最后一道拉深成矩形件。
7、内圆孔翻边属伸长类翻边,变形区材料受切向拉应力、径向拉应力,在孔的边缘处切向拉长、厚度方向变薄,是开裂的危险处。
当竖边高度不能一次翻出时,可采用拉深、预冲底孔再翻边的方法。
8、筒形件拉深过程中,凸缘部分的切向压应力使凸缘材料易产生起皱,主要防止措施:采用压边圈和施加大小合适的压边力。
9、冲裁工件的校平模具主要有平面模和齿形模两种。
10、冲压模具主要分为单工序模、级进连续模和复合模。
单工序模是单工序、单工位;级进连续模是多工序多工位;复合模是多工序、单工位。
11、冲裁件的剪切断面一般由圆角带、光亮带、断裂带和毛刺四部分组成。
12、弯曲成形中,长度保持不变的金属层叫中性层,它偏向;凹模(或内)侧。
13、弯曲成形中,常用弯曲系数(或最小弯曲半径)来表示变形程度。
14、筒形件拉深时,底部圆角处的材料厚度厚度最小、强度最低以及两拉一压的应力状态,使其成为最薄弱处,最易发生开裂。
15、任何直径的半球形件拉深系数都为定值0.71 ,均可一次拉成。
16、复杂形状的拉深件,应先做拉深模。
模,经确定毛坯尺寸后,再做落料17、与筒形件拉深相比,板料起伏成形的最大变形特点是:外部材料不进入;变形区,变形区材料受两向拉应力,产生拉伸变形,材料厚度变薄。
18、宽凸缘件是指 d缘/d大于 1.4的凸缘件;凸缘直径d缘在首次拉出,以后各次拉深中d缘保持不变。
19、整形模与成形模结构相似,但精度更高;圆角半径较小;工件与模具刚性接触产生校正力。
20、降低冲裁力的方式主要有:阶梯冲、斜刃口和局部加热。
21、冷冲压模具是实现冷冲压工艺的一种工艺装备。
22、落料和冲孔属于分离工序,拉深和弯曲属于成形工序。
23、变形温度对金属塑性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塑性提高,变形抗力降低。
24、压力机的标称压力是指滑块在上所容许承受的最大作用力。
25、材料在塑性变形中,变形前的体积离下止点前等于某一特定位置时,滑块变形后的体积,用公式来表示即:ε1+ε2+ε3=0 。
26、冲裁的变形过程分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断裂分离三个阶段。
27、冲裁模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时,落料以凹模为基准,冲孔以凸模为基准,凸模和凹模的制造精度比工件高2-3级。
1.冷冲压的优点有:生产率高、操作简便,尺寸稳定、互换性好,材料利用率高。
2.冷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加工方法。
3.一般的金属材料在冷塑变形时会引起材料性能的变化。
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所有的强度、硬度都提高,同时塑性指标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冷作硬化。
4.拉深时变形程度以拉深系数m表示,其值越小,变形程度越。
大5.材料的屈强比小,均匀延伸率大有利于成形极限的提高。
6.冲裁件的断面分为圆角带,光亮带,断裂带,毛刺区四个区域。
7.翻孔件的变形程度用翻孔系数K 表示,变形程度最大时,口部可能出现开裂8.缩孔变形区的应力性质为是失稳起皱双向压缩应力,其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9.精冲时冲裁变形区的材料处于三向压应力,并且由于采用了极小的间隙,冲裁件尺寸精度可达IT8-IT6级。
二、判断题(√)1.模具装配后,卸料弹簧的预压力应大于卸料力。
(×)2.选择标准模架规格的依据是凸模的尺寸。
(×)3.单工序模、级进模、复合模中,操作安全性最高的是复合模。
(×)4.弯曲线的方向与板料的轧制方向垂直有利于减少回弹。
(×)5.失稳起皱是压缩类变形存在的质量问题。
压料装置可以防止起皱,其力越大,效果越好。
(√)6.模具装配后,卸料弹簧的预压力应大于卸料力。
(×)7.选择标准模架规格的依据是凸模的尺寸。
(×)8.单工序模、级进模、复合模中,操作安全性最高的是复合模。
(×)9.弯曲线的方向与板料的轧制方向垂直有利于减少回弹。
(×)10.失稳起皱是压缩类变形存在的质量问题。
压料装置可以防止起皱,其力越大,(√)11.校正弯曲可以减少回弹。
(×)12.冲裁间隙越小,冲裁件精度越高,所以冲裁时间隙越小越好。
(√)13.在生产实际中,倒装式复合模比正装式复合模应用更多一些。
(×)14.胀形时,坯料变形区受两向拉应力的作用,因此可能产生的最大问题是起皱。
(×)15.拉深凸模上开通气孔的目的是为了减轻模具的重量。
(√)11、成形工序是使毛坯在不破坏的条件下发生塑性变形而得到所需零件。
(×)12、设计落料模时,以凸模为基准,间隙取在凹模上。
(×)13、极限拉深系数就是使拉深件拉裂的最小拉深系数。
(×)14、在拉深过程中,一套拉深模一般只能完成一次拉深工序。
(√)15、在确定工序顺序时,一般是先拉深再冲孔。
三、名词解释1、冲裁:是使板料沿封闭曲线相互分离的工序。
2、连续模:又称级进模,是在压力机一次行程中依一定顺序在同一模具的不同工位上完成两道以上工序的模具3、起皱:在拉深时凸缘变形区内的材料受到压应力的作用后,凸缘部分特别是凸缘外边部分的材料可能会失稳而沿切向形成高低不平的皱折,这种现象叫起皱。
4、复合模:在模具的一个工作位置上,同时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工序的模具称为复合模。
5、压力中心:冲裁力合力的作用点称为压力中心。
6、带料连续拉深:在一副模具上使用带料进行连续拉深,完成单工序生产需多副模具才能完成的拉深加工称为带料连续拉深。
四、问答题1、弯曲的变形程度用什么来表示?为什么可用它来表示?弯曲极限变形程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答:弯曲的变形程度用弯曲系数k来表示,k= r/t。
(2分)r越小,t越大,k越小。
而板料外侧伸长率δ:δ=1/(2k+1); k越小,δ越大。
δ超过临界值,外侧发生开裂。
最小相对弯曲半径:会造成外侧开裂的相对弯曲半径(弯曲系数)r/t。
其影响因素:⑴材料塑性:材料塑性好,能承受的变形量大,最小弯曲半径可减小。
⑵材料的纤维方向:弯曲线与纤维方向垂直,最小弯曲半径可减小。
⑶弯曲角:弯曲角增大,最小弯曲半径可减小。
⑷板材表面质量:质量越好,最小弯曲半径可减小。
17.影响极限拉深系数的原因有哪些?答:(1)材料的组织与力学性能(2)板料的相对厚度t/D(3)摩擦与润滑条件(4)模具的几何参数除次之外还有拉深方法,拉深次数,拉深速度,拉深件形状等。
2、写出拉深变形时筒形件底部圆角处的应力、应变,可能产生的失效形式和预防措施。
答:底部圆角部分:径向拉应力σ1;切向拉应力σ3;厚向压应力σ2。
在拉、压应力作用下,径向产生拉应变,厚向产生压应变,底部圆角变薄。
此处,材料厚度最小,抗拉强度最低(加工硬化最小),两拉一压的应力状态,成为最薄弱部分,筒壁与凸模圆角相接处容易破裂,即开裂。
防止措施:①控制合理的变形程度;②选用合理的凸、凹模间隙及圆角半径;③采用中间退火,消除加工硬化;④合理润滑。
3、何为弯曲回弹?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可采用哪些措施来减少回弹?答:当弯曲变形结束卸载后,由于弹性恢复,使工件弯曲半径与模具尺寸不同,即为弯曲回弹,角度回弹量用Δα表示;曲率回弹量用Δr表示。
卸载后,工件变形区产生相反的弹性应力:外侧压应力,内侧拉应力。
在外侧压应力、内侧拉应力作用下,工件产生回弹。
减少回弹的方法:(1)、改变应力状态(校正弯曲):改变凸、凹模形状,加大变形区弯曲力,使变形区全部呈压应状态;(1分)(2)、采用模具补偿,减小回弹;(3)、改善弯曲件结构:在弯曲区加加强筋;(4)、用橡皮或聚氨脂凹模。
4、与筒形件拉深相比,起伏成形的变形有何特点?其变形程度如何表示?答:起伏成形:通过材料局部拉伸变形,形成局部凹进或凸起。
外部材料不进入变形区,变形区材料受两向拉应力作用,产生拉伸变形,材料变薄,表面积增大。
起伏成形的变形程度用变形区的延伸率表示。
ε=(L-L0)/L。
起伏成形的极限延伸率不超过材料伸长率的(0.7~0.75)倍。
5、什么叫冲裁间隙?冲裁间隙的取向原则是什么?答:在冲裁过程中,凸模与凹模孔口尺寸之差称为冲裁间隙。
取向原则是冲孔时,尺寸以凸模为基准,间隙取在凹模上;落料时尺寸以凹模为基准,间隙取在凸模上。
7、拉深过程中的主要失效形式是什么?怎样避免?答:主要失效形式为:起皱与拉裂。
采用压边装置可有效防止起皱。
采用有效的润滑、增大凸、凹模圆角半径可防止拉裂。
8、压力机标牌为JB23-63C各字母的含义。
答:J表示:机械式压力机;B:次要参数与基本型号不同的第二种变型23:第2列,第3组,表示开式双柱可倾式压力机;63:压力机的标称压力为630KNC:结构与性能比原型作了第三次改进。
2.冲压非对称零件时,模柄都要加骑缝销(防转销)。
回答:1)对2)错理由:骑缝销的作用是防止上模座相对模柄转动。
如果冲压非对称零件不加骑缝销,则上模部分转动一个角度后,凸模和凹模的相对位置会发生变化,这样会造成工作零件发生啃伤等安全问题。
3.复合模冲裁精度比级进模高。
回答:1)对2)错理由:由于复合模是同一副模具的同一位置上完成多道工序的冲压,不会存在条料送进时的定位误差,所以精度比在同一副模具不同位置上完成多道工序的级进模的要高。
4.弯曲时,工件折弯线的方向最好与板料的轧制方向一致。
回答:1)对2)错理由:板料存在各向异性,顺着轧制方向的力学性能最好,不容易拉裂。
当弯曲线与轧制方向垂直时,弯曲最大拉应力的方向正好与轧制方向一致,此时弯曲允许的变形程度最大,最不容易开裂。
5.拉深时为了减小材料流动的阻力,有利于提高极限变形程度,因此,常常在凸模与毛坯的接触面上加润滑。
回答:1)对2)错理由:为了减小材料流动的阻力,有利于提高极限变形程度,常常在凹模与毛坯的接触面上加润滑。
为了防止凸模与毛坯接触面之间产生相对滑动并造成危险断面的过度变薄或拉裂,应避免在凸模与毛坯的接触面上加润滑。
6.凸模与固定板之间的配合通常采用过盈配合。
回答:1)对2)错理由:凸模与固定板之间一般是采用H7/m6的过渡配合。
当采用弹压导板模时,可以采用间隙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