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平面设计--直线,圆曲线
- 格式:ppt
- 大小:903.50 KB
- 文档页数:5
道路平面线型要素的研究及应用发布时间:2023-02-28T01:28:05.510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10月第19期作者:李泽辉[导读] 通过直线、圆曲线及缓和曲线的分析,并提出了高等级道路平面线形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及要求对于道路超高设置,最后通过实例来进行平面线型设计的应用李泽辉湖北建科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广东珠海 519000摘要:通过直线、圆曲线及缓和曲线的分析,并提出了高等级道路平面线形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及要求对于道路超高设置,最后通过实例来进行平面线型设计的应用。
关键词:道路平面、短直线、圆曲线、长度比例1平面线型要素组成道路平面线型基本上是由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规范中亦称之为回旋线)三种基本线形要素组合而成。
直线是最简单且直接的的线型要素,但从道路的起点到终点之间大多数情况不能且不适宜用一条直线将其连接起来,由于受地形、现状实际情况等因素的制约,路线在平面上多会出现很多的曲折;为了保证行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转弯处需要用圆曲线加以过渡。
如果圆曲线半径较小,还要进行曲率过渡,即加设缓和曲线。
三要素是道路平面线型基本组成,在道路上各要素所占比例难以量化规定,但只要各组成要素采用合理、组合恰当,均可以得到较为理想的平面线型。
2直线2.1最大直线长度规范中长直线主要应用于较为开阔平坦的线型设计中。
采用一些较长的直线是可行的,但要避免过长的直线,以减少驾驶中的枯燥感、单调感和增加不安全的因素。
国外规定中如法国规定长直线应用至少5000m的大半径曲线代替。
我国的现行规范对此未作明确的规定,但实际设计过程中通常参照德国规范要求的最大直线长度以20倍设计速度的值控制,即80km/h的设计速度,直线长度最大可用到1600m。
根据实践经验,采用是小偏角平曲线情况下,应严格控制好平曲线及直线长度。
2.2平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两平曲线间的直线长度取值要适宜。
现行规范规定“对于设计速度大于或等于60km/h的道路,同向平曲线之间的最小直线长度(以米计)以不小于设计速度(km/h)的6倍为宜;反向平曲线之间的最小直线长度(以米计)以不小于设计速度(km/h)的2倍为宜”。
二级公路平面设计公路平面设计是公路工程技术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其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公路的通行安全和舒适性。
在二级公路平面设计中,需要考虑道路线型、横断面、坡度、平曲率半径、超高等因素,充分满足交通需求和安全要求。
本文将从上述几个方面对二级公路平面设计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道路线型设计在二级公路平面设计中,道路线型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
道路线型设计的目的是保证车辆行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减少转弯和变道时的急转弯和突变现象。
常用的道路线型设计包括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和螺旋曲线等。
1.直线道路:直线道路是道路的基本构成形态,其设计要尽可能减少弯曲,使车辆能够直线行驶。
在设计直线道路时,需要考虑水平、垂直曲线段的长度、超高等因素,确保车辆行驶的平稳和舒适。
2.圆曲线道路:圆曲线道路是指在水平方向上的曲线,其半径一般在100m以上。
圆曲线道路的设计可以使车辆在转弯时减少急速转弯的危险,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3.缓和曲线道路:缓和曲线是介于直线和圆曲线之间的过渡曲线,可以在车辆转弯时减少过度变化,减少车辆驾驶人员的疲劳程度。
4.螺旋曲线道路:螺旋曲线道路是一种在水平方向上渐进性转弯,其设计可以适用于山区和山地地形,减少车辆在山区道路上的急转弯和陡坡坡道。
以上是常用的道路线型设计,在具体的二级公路平面设计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线型形式,以确保车辆行驶安全和舒适。
二、横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是指公路在垂直方向上的设计,包括路肩、路堤、路基等部分。
横断面设计的目的是确保路面排水顺畅,保证道路的平整性和舒适性。
常用的横断面设计包括单侧边坡、双侧边坡和护坡等。
1.单侧边坡设计:单侧边坡设计是指在公路一侧设置边坡,另一侧为自然地形或护坡,适用于地形平缓或沿途为悬崖峭壁的道路。
2.双侧边坡设计:双侧边坡设计是指在公路两侧均设置有边坡,适用于地形不平,需要保证路基在牢靠的情况下进行设计。
教学内容摘要:1.掌握直线在公路设计中的运用;2.理解圆曲线半径的确定,掌握圆曲线在公路设计中的运用。
重点:1、直线的运用;2、圆曲线的运用难点:直线、圆曲线的运用平面设计——公路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构成路线的平面线形,其线形设计即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沿公路中心线竖直剖切并展开构成纵断面线形,其线形设计即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公路中心线上任意点的法向切面构成横断面线形,其线形设计即横断面设计。
对公路平面线形来说:可分解为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因此对公路平面线形的研究,实际上是对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这三要素的研究。
第二节直线一、直线的线形特征直线的线形特征主要有:1.以最短的距离连接两目的地,具有路线短捷、缩短里程和行车方向明确的特点。
直线具有视距良好、行车快速、易于排水等特点。
2.已知两点就可以确定一条直线,因而直线线形简单,容易测设。
3.从行车的安全和线形美观来看,过长的直线,线性呆板,行车单调,安全性较差。
4.直线难以与地形及周围环境相协调。
采用过长的直线会破坏自然景观,并易造成大挖大填,工程的经济性也较差。
5.直线型公路给人以简捷、直达、刚劲的良好印象,在美学上有其自身的视觉特点。
二、直线长度限制一、直线最大长度由于长直线的安全性差,因此在运用直线线形并确定其长度时,必须持谨慎态度。
其总的原则是:公路线形应与地形相适应,与景观相协调,直线的最大长度应有所限制,当采用长直线时,为弥补景观单调的缺陷,应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二、直线的最小长度1.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同向曲线是指两个转向相同的相邻曲线间以直线形成的平面的线形。
同向曲线间直线长度就是指前一曲线的终点至后一曲线的起点之间的长度。
《规范》规定,当设计速度≥60km/h时,同向曲线间直线最小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设计速度(以km/h计)的6倍为宜,当设计速度≤40km/h时,可参照上述规定执行。
2.反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反向曲线是指两个转向相反的相邻曲线间以直线形成的平面的线形。
Ch3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本章主要内容】§3-1 平面线形概述§3-2 直线§3-3 圆曲线§3-4 缓和曲线(3h)§3-5 平面线形的组合与衔接§3-6 行车视距§3-7 道路平面设计成果【本章学习要求】掌握平面线型的基本组成要素: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的设计标准、影响因素及确定方法、要素计算;行车视距的种类及保证;平面设计的设计成果;了解平面线型的组合设计。
本章重点:缓和曲线设计与计算、平面设计注意事项,难点:缓和曲线。
§3-1 道路平面线形概述基本要求:掌握平面线形的概念,平面线形三要素,了解汽车行驶轨迹对道路线形的要求。
重点:平面线形的概念。
难点:平面线形三要素。
1 平面线形的概念平面线形—道路中线在平面上的水平投影,反映道路的走向。
2 平面线形三要素2.1 汽车行驶轨迹大量的观测和研究表明,行驶中的汽车,其导向抡旋转面与车身纵轴之间的关系对应的行驶轨迹为:1) 角度为0时,汽车的行驶轨迹为直线;2) 角度不变时,汽车的行驶轨迹为圆曲线;3) 角度匀速变化时,汽车的行驶轨迹为缓和曲线。
行驶中的汽车,其轨迹在几何性质上有以下特征:1)轨迹是连续和圆滑的;2)曲率是连续的;3)曲率的变化是连续的。
直线一圆曲线一直线符合第(1)条规律直一缓一圆一缓一直符合第(1)、(2)条规律整条高次抛物线可能符合全部规律,但计算困难,测设麻烦。
2.2平面线形要素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称为平面线形的三要素。
§3-2 直线基本要求:了解直线的使用特点和适用条件;掌握直线的设计标准及计算。
重点:直线的设计标准。
难点:路线方位角、转角的计算。
1 直线的特点1.1 以最短的矩离连接两目的地;1.2 线形简单,容易测绘;1.3 长直线,行车安全性差;1.4 山区、丘陵区难与地形与周围环境协调。
2 设计标准2.1直线最大长度1)限制理由2)直线最大长度:20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