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银行学教学讲义
- 格式:doc
- 大小:2.45 MB
- 文档页数:132
《投资银行学》教学讲义金融学院第一篇投资银行概论第一章投资银行概况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投资银行的概况,对投资银行有一个基本认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投资银行的基本定义;投资银行的形成发展过程。
计划课时: 2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课件教学第一节投资银行概述一、投资银行的定义(一)投资银行的含义:投资银行一词英文为"Investment banking",但"Investment banking"至少有四层含义:其一,机构层次,是指作为金融市场中介机构的金融企业;其二,行业层次,指投资银行的整个行业;其三,业务层次,指投资银行所经营的业务;其四,学科层次,是关于投资银行的理论和实务的学科。
上述四层含义可作出明确区分,即分别用投资银行、投资银行业、投资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学来表示这四种含义。
(二)投资银行定义:简单来说,投资银行是指主营业务为投资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
我们定义了投资银行业务,也就定义了投资银行。
一般来说,投资银行业务由广到窄可以有四个定义:第一,投资银行业务包括所有的金融市场业务;第二,投资银行业务包括所有资本市场的业务;第三,投资银行业务只限于证券承销、交易业务和兼并收购业务;第四,投资银行业务仅指证券承销和交易业务。
目前被普遍接受的是第二个定义,即投资银行业务包括所有资本市场的业务。
由此,投资银行可以定义为:投资银行是指主营业务为资本市场业务的金融机构。
就目前而言,资本市场业务(或投资银行业务)主要包括证券承销、证券交易、兼并收购、资金管理、项目融资、风险投资、信贷资产证券化等。
投资银行业务有时专指证券承销和交易业务,例如国内证券公司的投资银行部进行的业务就是指证券承销和交易业务。
二、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的比较1、联系:从本质上来讲,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都是资金盈余者与资金短缺者之间的中介,一方面使资金供给者能够充分利用多余资金以获取收益,另一方面又帮助资金需求者获得所需资金以求发展。
《投资银行学》教学讲义金融学院第一篇投资银行概论第一章投资银行概况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投资银行的概况,对投资银行有一个基本认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投资银行的基本定义;投资银行的形成发展过程。
计划课时: 2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课件教学第一节投资银行概述一、投资银行的定义(一)投资银行的含义:投资银行一词英文为"Investment banking",但"Investment banking"至少有四层含义:其一,机构层次,是指作为金融市场中介机构的金融企业;其二,行业层次,指投资银行的整个行业;其三,业务层次,指投资银行所经营的业务;其四,学科层次,是关于投资银行的理论和实务的学科。
上述四层含义可作出明确区分,即分别用投资银行、投资银行业、投资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学来表示这四种含义。
(二)投资银行定义:简单来说,投资银行是指主营业务为投资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
我们定义了投资银行业务,也就定义了投资银行。
一般来说,投资银行业务由广到窄可以有四个定义:第一,投资银行业务包括所有的金融市场业务;第二,投资银行业务包括所有资本市场的业务;第三,投资银行业务只限于证券承销、交易业务和兼并收购业务;第四,投资银行业务仅指证券承销和交易业务。
目前被普遍接受的是第二个定义,即投资银行业务包括所有资本市场的业务。
由此,投资银行可以定义为:投资银行是指主营业务为资本市场业务的金融机构。
就目前而言,资本市场业务(或投资银行业务)主要包括证券承销、证券交易、兼并收购、资金管理、项目融资、风险投资、信贷资产证券化等。
投资银行业务有时专指证券承销和交易业务,例如国内证券公司的投资银行部进行的业务就是指证券承销和交易业务。
二、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的比较1、联系:从本质上来讲,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都是资金盈余者与资金短缺者之间的中介,一方面使资金供给者能够充分利用多余资金以获取收益,另一方面又帮助资金需求者获得所需资金以求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二者的功能是相同的。
2、区别:表1.3来对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进行简要的比较。
三、投资银行的行业特征1、创新性金融工具和结构的创新有助于保持投资银行业的竞争优势。
2、专业性(1)金融学和金融理论(2)金融实践经验(3)经营才能和行业专长(4)市场悟性和远见(5)人际关系技巧3、道德性(1)对投资银行业的道德环境产生影响的有四个主要因素:①监管。
②公司条例与传统。
③价值最大化。
④目前的道德风气(2)投资银行中的道德问题的体现①利益冲突。
②泄漏机密。
③信息披露。
④内幕交易。
⑤其他。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四个方面外,投资银行还会在诸如信息收集、信息传播、私下交易、客户关系、手续费等很多方面产生道德问题。
(3)道德问题的解决方法①保守机密。
②尊重法律。
③诚实和坦率。
考核要求:掌握内容:投资银行的定义;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区别领会内容:投资银行的行业特征思考题:1、如何理解投资银行业的创新性、专业性和道德性?2、谈谈你对投资银行及投资银行业的认识。
第二章投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投资银行的形成发展过程,投行的主要业务。
教学重点与难点:美英投资银行的形成发展过程,投行的传统业务及创新业务。
计划课时: 2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课件教学第一节投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一、美国的投资银行的历史发展与现状1、投资银行的早期发展(1)美国投资银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期。
目前公认的美国最早的投资银行是1826年曲撒尼尔·普莱姆创立的普菜姆·伍德·金投资银行。
(2)投资银行的业务汇票承兑、贸易融资发展到政府债券、铁路债券的发行和销售,产生了一些具有影响的投资银行。
如摩根•斯坦利、美林、高盛、雷曼兄弟等。
(3)投资银行发展的表现第一阶段:美国内战期间及其前后出现的大量政府债券和铁路债券塑造了美国特色的投资银行。
第二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企业兼并和工业集中挖掘出了投资银行的巨大潜力。
1898一1902年间,发生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并购浪潮,其特征是横向并购。
2、金融管制下的投资银行(1)对投资银行的法律管制是从1929年大危机后开始的。
从美国开始的金融危机波及到全球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防止危机的再度爆发.美国对金融业进行了严格管制。
(2)1929年10月,美国股市暴跌。
经济进入大萧条时期。
到1932年股市市值仅剩下危机前的10%。
为了防止危机的再度出现,多项重要法律相继出台。
1933年制定了证券法和银行法(即(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1934年制定了证券交易法;1940年制定了投资公司法和投资顾问法。
这些法律将证券业务置于联邦政府的严格监管之下。
3、放宽限制下的投资银行(1)金融创新带来的业务拓展与商业银行的互相渗透。
(2)海外业务的拓展4、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一体化的发展。
分业型的金融体制无法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分业管理限制了美国投资银行的发展。
因此,要求混业经营的呼声越来越高。
从80年代以来,美国逐渐放宽了投资银行的业务限制。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最终于1999年11月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法案》,为混业经营创造了法律前提。
二、英国商人银行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在英国,投资银行叫商人银行。
从职能上来看,这种商人银行又与美国的投资银行不完全相同,英国的投资银行不仅从事证券业务,还从事普通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
70年代以后英国国民经济中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这些变化主要有以下三个:民营化、企业并购浪潮和证券市场变革。
1、70年代末80年代初掀起“民营化”的高潮。
2、80年代的兼并收购风潮推动商人银行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3、1986年10月通过了《金融服务法案》,冲破了英国商人银行和商业银行严格的业务界限,允许英国的商业银行直接进入投资银行领垃。
此举标志着英国商人银行和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开始。
三、日本证券公司的历史发展与现状1、历史悠久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就出现了证券公司的雏形。
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间接融资在日本的金融体系中始终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2、发展迅速1947年日本政府颁布了《证券交易法》,标致着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分业经营模式的确立和现代投资银行业的诞生。
60年代,随着日本经济的腾飞,日本的证券公司也飞速发展起来。
并在为国民经济发展筹集资金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3、缺乏充分竞争的市场机制,垄断严重。
(1)60年代以后。
行业集中加剧,形成了以野村、大和、日兴、山一证券公司为主,新日本、三洋证券公司次之,同时其他小券商并存的格局。
(2)日本投资银行业缺乏充分的竞争机制还表现在固定费率上,以手续费为主要收入。
日本证券公司的证券零售代理和交易业务占全部业务的比重较大。
第二节投资银行的发展趋势一、全能化趋势1、金融自由化放松和解除了参与市场的控制性约束2、证券化的推进要求银行参与证券经营(1)融资证券化和资产证券化使银行的存贷业务萎缩,商业银行不得不介入投资银行业务。
融资证券化增加了直接融资,资产证券化是商业银行从原来较为单一的债券投资转入到证券运营的业务。
(2)金融工具的创新,使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在新的业务领域内融和交叉。
这些创新金融工具可分为三类:①期权或认股权证及相关债务工具,包括附有认股权证的债券等。
②高收益工具,包括高收益债券,即所谓的垃圾债券、零息债券等。
③套期保值类工具,包括期货、互换及掉期等。
二、全球化趋势1、机构全球化。
由于各国金融市场的开放,使许多投资银行的分支机构遍布世界各地,如美林公司在45个国家设有分公司和办事处,在世界上32个证券交易所拥有会员资格。
2、业务全球化。
主要体现在:①原有国内业务的国际化(如果及投资与咨询服务、国际资产组合和风险控制、国际承销、跨国并购等)②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跨国交易的金融创新,以及国际筹资债务化,使投资银行出现了一些新的国际业务,如全球债券、国际存托凭证等。
三、银企合作化趋势投资银行通过签订协议或股权参与的形式,与企业建立一种长期、密切、稳定的关系,以降低双方的交易和经营成本,促进投资银行和企业间的合理分工,发挥投资银行在资本经营方面的优势。
这也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互渗透、融合发展大趋势的必然要求。
四、网络化与智能化趋势1、业务经营方式网络化。
网上发行、交易、理财已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
2、投资银行业务和人才体现了高智能化。
投资银行的业务需要多学科的综合运用,对复合型人才有较高的要求,这为经营投资银行业务设置了较高的壁垒。
第三节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一、证券承销证券承销包括下列几个步骤:1、发行准备。
选择最佳发行方案,以最小成本、最短时间、最便捷的程序、最吸引投资人的方式,就证券发行的种类、时间、条件等进行评估决策。
2、向有关证券交易管理部门如美国的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CSRC)等,申报发行证券的种类和发行条件。
3、批准后进行承销,发行者与投资银行签约。
开始承销工作。
许多发行项目,特别是政府、公用事业、国外上市的证券经常采用竞争性投标的方式确定包销银行。
当证券发行量大时,由主营投资银行组织若干家合伙人组成辛迪加,共同担负承销任务。
承销方式有以下三种:(1)全额包销。
承销团按承销价买下发行的全部证券,再进行分销。
发行者可短时期内获得其预定筹款额,投资银行获进出差价。
(2)代销。
投资银行仅作为发行代理人推销证券,不承担每股定价和筹集总额度的风险。
末售出证券出发行者收回,投资银行收取手续费作为报酬。
(3)余额包销。
先作为代理,投资银行尽力推销,末售出证券由投资银行承担购买,负有限责任。
4、证券分销。
在证券分销过程中.投资银行要组织一个规模庞大的销售集团,不仅包括辛迪加成员,还包括非辛迪加成员。
二、证券交易证券承销完毕后,投资银行要为证券创造一个流动性较强的二级市场,并维持市场稳定,防止证券上市之后的价格低于发行价过多。
作为经纪人投资银行充当客户的委托代理人,接受客户指令,促成客户的买卖交易。
自身不拥有证券,不承担交易风险,并收取委托佣金;作为自营商投资银行拥有证券,参与证券投资。
三、证券的私募为了规避公开发行的限制或快速筹资的需要,发行者不公开发行证券,只将其出售给特定的投资者,如共同基金、保险公司等。
其间需要投资银行为其寻找投资人,或将其证券包销后再推销给机构投资者。
四、兼并与收购投资银行参与并购业务,其范围不仅包括狭义的企业兼并、收购业务,还包括广义的除并购和接管以外的公司杠杆收购、公司结构调整、资本充实和重新核定、破产与公司重组等筹划与操作。
其作用一是提供信息;二是筹集资金。
在并购中投资银行的行为包括:1、寻找并购对象。
2、定价。
3、融资。
五、基金管理投资基金及保险基金、养老基金等金融机构的基金管理,投资基金在美国称为共同基金或互惠基金,在英国称为单位信托,在日本称为证券投资信托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