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新都区优势产业重点工业企业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7
成都各大工业园简介成都青羊工业总部基地:原名成都青羊发展工业园,位于成都重点打造的20个工业集中发展区之一的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核心区域。
占地面积933亩。
该工业园项目主要为企业提供独栋企业总部办公区域。
成都青羊工业总部基地A、B区已于2005年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
C、D区现正在进行收尾工作。
世界五百强企业新加坡凯德置地与成都置信联合成立的置信凯德实业等近60家企业已先后入驻。
锦江区工业园:位居城南新贵之地,CBD商务中心,邻水而居,三环路网和规划待建的地铁让商流畅通无阻。
完善的交通网络,商流畅通无阻。
多种户型让投资选择多样,日趋成熟的会展经济和深具规模的高科技产业相呼应。
金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立于2000年6月,规划面积7.74平方公里,分为一期和二期。
其中,一期规划面积2.1平方公里,位于成都市西门出入通道羊西线与金牛大道之间,是离中心城区最近的高新技术园区;二期规划面积5.64平方公里,位于成都市北门出入通道川陕公路和北新干道之间,处在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带的起始位置。
园区是省、市确定的重点工业集中发展区之一,是经科技部批准的国家火炬计划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同时也是我市五城区省级开发区中唯一一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2009年,园区被省政府列入全省培育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中的“超100亿产业园区”(“1525工程”培育名单。
金牛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园区建设,提出了“举全区之力建设园区”的工作思路,近年来投入园区拆迁、安置及基础设施建设经费近14亿元,园区产业承载力持续优化,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目前,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50家,已形成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机械加工等支柱产业,新兴的轨道交通产业正在加速聚集。
园区企业软实力突出,有三泰电子、金亚科技、中汇制药、国嘉制药等8家上市企业;水井坊、康弘药业集团、宏天电传、国泰实业等4家企业进入成都工业50强;康弘药业集团进入省级大企业大集团培育名单;康弘药业集团、神坤装备、金炜集团、宏天电传、徽记食品等5家企业进入市级大企业大集团培育名单;有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9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和1个“博士后工作站”;拥有国家级驰名商标3件、省级著名商标12件。
附件1
工业集中发展区“一区一主业”布局优化方案
(征求意见稿)
— 1 —
— 2 —
注:1、各工业集中发展区主导产业和重点发展领域,主要用于指导新引进项目的布点布局。
2、支持集中区内已存在的行业优势企业在原有用地或指定区域内技改扩张,或引进为原有企业直接配套的关联企业。
3、工业集中发展区在主业基础上,可围绕主业发展上下游关联产品及配套产品制造。
— 3 —
附件2
重点镇工业点主导产业布局优化方案
(征求意见稿)
注:1、各工业点主导产业,主要用于指导新引进项目的布点布局。
2、支持点内已存在的行业优势企业在原有用地或指定区域内技改扩张,或引进为原有企业直接配套的关联企业。
3、工业点在主业基础上,可围绕主业发展上下游关联产品及配套产品制造。
— 4 —
附件3
工业集中发展区(点)主导产业聚集情况表
区(市)县工业主管部门:(盖章)填表人:联系电话:
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为纳入集中度统计的企业数
2、在建项目含已建成但暂未纳入集中度统计项目
3、如提出新的主导产业方案,按征求意见稿中主导产业和新主导产业方案分别填报
4、统计数据为截止2009年6月数据
— 5 —。
重点产业园布局66个重点产业园〔集聚区〕(产业园区开展规划及特色及建立情况)目录重点产业园布局66个重点产业园〔集聚区〕错误!未定义书签。
1.概要22区域32.1主要产业园〔聚区〕:东进区域32.1.1天府国际空港新城〔高新区东区〕42.1.2龙泉山“梦里桃乡〞水蜜桃产业园〔龙泉驿区〕72.1.3简州新城现代装备产业园〔简阳市〕82.1.4简阳空天产业园〔简阳市〕92.1.5简阳西部电子商务集聚开展区〔简阳市〕112.1.6淮州新城智能制造产业园〔金堂县〕122.1.7通用航空效劳业集聚区〔金堂县〕132.1.8天府水城文旅康养集聚区〔金堂县〕142.2主要产业园〔聚区〕:南拓区域152.2.1鹿溪智谷科技创新和高技术产业效劳功能区〔天府新区〕152.2.2天府中心总部经济功能区〔天府新区〕182.2.3天府中心国际会展功能区〔天府新区〕202.2.4天府新区南区产业园〔新津县〕222.2.5新津梨花溪文化旅游区〔新津县〕232.2.6农业博览园〔新津县〕242.2.7天府新区邛崃产业园〔邛崃市〕262.3主要产业园〔聚区〕:西控区域272.3.1郫都中国川菜产业园〔郫都区〕282.3.2智能制造产业园〔崇州市〕282.3.3崇州康养旅游效劳业集聚区〔崇州市〕292.3.4崇州优质粮油产业园〔崇州市〕302.3.5邛崃绿色食品产业园〔邛崃市〕302.3.6邛崃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邛崃市〕312.3.7都江堰经济开发区〔都江堰市〕322.3.8滨江新区文化娱乐集聚区〔都江堰市〕322.3.9大青城休闲旅游产业园区〔都江堰市〕332.3.10大邑智能装备产业园〔大邑县〕342.3.11大邑电子信息产业园〔大邑县〕352.3.12安仁文创文博集聚区〔大邑县〕352.3.13中德〔蒲江〕中小企业合作区〔蒲江县〕372.3.14〔中德〕职教创新集聚区〔蒲江县〕372.3.15蒲江特色水果现代农业产业园〔蒲江县〕382.3.16航空动力产业园〔州市〕402.3.17绿色化工产业园〔州市〕422.3.18州龙门山山地旅游集聚区〔州市〕422.4主要产业园〔聚区〕:北改区域432.4.1先进材料产业园〔青白江区〕432.4.2国际铁路港临港效劳业集聚区〔青白江区〕442.5主要产业园〔聚区〕:中优区域452.5.1中央商业商务集聚区〔锦江区〕452.5.2红星路文化创意集聚区〔锦江区〕462.5.3东大街金融效劳集聚区〔锦江区〕462.5.4中心金融商务效劳集聚区〔青羊区〕472.5.5青羊总部经济集聚区〔青羊区〕472.5.6少城国际文创硅谷集聚区〔青羊区〕482.5.7北部新城商贸商务集聚区〔金牛区〕482.5.8人北商业商务集聚区〔金牛区〕492.5.9环交大智慧商务集聚区〔金牛区〕502.5.10武侯新城电子商务集聚区〔武侯区〕512.5.11人民南路文创金融集聚区〔武侯区〕522.5.12红牌楼现代商务商贸集聚区〔武侯区〕522.5.13东客站枢纽经济集聚区〔成华区〕532.5.14东郊文化创意集聚区〔成华区〕532.5.15龙潭新经济产业集聚区〔成华区〕542.5.16高新区南部园区〔高新区南区〕552.5.17天府国际生物城〔高新区南区〕562.5.18金融总部商务区〔高新区南区〕562.5.19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泉驿区〕572.5.20汽车贸易博览集聚区〔龙泉驿区〕582.5.21天府新区双流空港高技术产业园〔双流区〕582.5.22双流军民融合产业园〔双流区〕592.5.23双流航空效劳业集聚区〔双流区〕602.5.24高新区西部园区〔高新区西区〕602.5.25医学城〔温江区〕612.5.26安康效劳业集聚区〔温江区〕622.5.27都市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温江区〕622.5.28郫都智慧科技园〔郫都区〕632.5.29创新创业集聚区〔郫都区〕642.5.30新都高新技术产业园〔新都区〕642.5.31新都国际公路物流港集聚区〔新都区〕651.概要重点产业园〔集聚区〕分为国家级新区及开发区和产业新城两局部,66个产业园涵盖了先进制造业、现代效劳业和融合产业、都市现代农业,覆盖了22个区〔市〕县。
2月6日,总投资50亿 6大项目花落新都 2012-02-08 来源:成都日报〖字体:大中小〗〖背景色:〗〖打印本稿〗〖网友评论0条〗〖推荐〗〖关闭〗新年新气象,新年新突破。
2月3日,新都区举行2012年对外开放工作会。
会上,青岛三元集团汽车线束、成都信基润茂国际酒店用品博览城等6个重大项目正式签约落户新都,这也标志着该区2012年对外开放工作和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开门红。
新都区委书记杨羽介绍说,产业是骨架和支撑,6个重大项目正式签约落户新都,为新都区贯彻落实“五大兴市战略”,积极投身“北改”,在“中雁竞飞”发展格局中领先发展、争当“中雁竞飞”主力,奋力打造高端低碳、集约高效的产业强区,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宜人新区,传承创新、独具魅力的文化名区,全面提升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水平,在全市“三圈一体”战略中成为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主体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设产业强区夯实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主体区产业支撑产业是骨架,是支撑。
推进跨越发展,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构建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必须以强大的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撑。
在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上,对第二圈层,市委提出了“ 强二兴三”产业展开方向。
第二圈层要与第一圈层比高度,与第三圈层比速度,强力推进产业发展是根底。
未来五年,新都将强化发展现代制造业,做大做强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推动工业充分发育、优化结构、高端发展。
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倍增,形成两个千亿功能区。
新都的实践,高度契合了市委“产业倍增”战略思路:以“高端低碳、集约高效”为取向,坚持产城一体,落实产业倍增,借势成渝经济区、成都经济圈建设,对接天府新区产业发展,依托五大功能区,全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构建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产业体系,全面增强区域综合实力,夯实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主体区的产业支撑。
选取几个片段,可管窥新都二三产业发展的强劲势头——新都工业区,“西部软包装科技园BOPP项目”生产线。
四川省优势产业分析四川省是我国重要的人口、经济大省和科技、文化强省。
四川省 经济总量位居西 部第一,自然资源丰富,科技和教育资源较为集中, 具有明显的人才集聚优势。
四川省四大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产业、农产品加工业、装备制造 业和高新技术产 业1. 优势资源产业逐步凸显。
我省具有丰富的水能、天然气、钒 钛、稀土等优势资源。
水能理论蕴藏量达 14268.85 万千瓦,经济可 开发量达 7611.20 万千瓦,是 我国可开发水能资源最富集的区域; 探 明储量的矿产达 89 种,有 28 种矿产储量 名列全国前 3 位,其中,钒、 钛、天然气等 11 种居全国第一位,铁、石棉等 10 种 居全国第二位。
目前我省有已建在建的二滩、瀑布沟和拟建的溪洛渡、向家坝、锦屏等特大型水电站,到 2020 年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三江”流域 水电投产规模可 达到 5170 万千瓦,这将使我省成为全国最大的水电 丰富的优势, 可形成以高载能产业为特 色的一大批优势资源产品。
我省已具备了优 质钢铁、 氯碱化工、钒钛、 稀土和电解铝等特色产业的开发基础, 钒钛、稀土资源 的综合开发利 用初具规模, 逐步形成了攀钢集团的系列钢铁产品、 产品、泸天化的氮肥、川投的黄磷以及元明粉、聚苯硫醚、有机硅氟 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品2. 农产品加工业开始呈现出规模发展态势。
我省是农业大省,是全国粮食、油料、蚕茧、苎麻、柑桔、茶叶等多种经济作物的主要 产区和五大牧区产业基地。
发挥我省矿产资源 天原的聚氯化工 等一批在国内外之一,猪牛羊肉年总产量居全国首位,麦、棉、丝、茶、柑桔、白蜡、桐油、乳品在全国也占有重要地位。
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五粮液集团、剑南春、泸州老窖、华润蓝剑、希望、通威、光友、成都卷烟、丝丽雅等一批全国知名企业以及高金、四海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在白酒、啤酒、软饮料、卷烟、饲料、粮油、肉制品、丝绸等领域形成了同业聚集型和龙头带动型的产业链,初步形成邛崃市的白酒基酒基地以及成都市武侯区簇桥的皮鞋、成都市新都区和武侯区的家具制品、南充市和遂宁市的丝绸与纺织、达州市的苎麻等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集群。
新都航空产业园简报
(实用版)
目录
1.新都航空产业园简介
2.新都航空产业园的发展现状
3.新都航空产业园的优势
4.新都航空产业园的未来发展规划
正文
新都航空产业园位于我国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是一家专注于航空产业的产业园区。
园区内聚集了众多航空领域的企业和研究机构,致力于航空产业的发展。
新都航空产业园自成立以来,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
目前,园区内已有多家知名航空企业入驻,包括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等。
这些企业的入驻,不仅为园区带来了强大的科研实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也为园区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新都航空产业园的发展得益于其独特的优势。
首先,新都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距离成都市中心仅 20 公里,且紧邻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其次,园区内设施完善,包括科研楼、生产车间、试验室等,可以满足企业的各种需求。
最后,园区还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税收优惠、用地优惠等,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入驻。
对于未来,新都航空产业园有着明确的发展规划。
园区计划在未来几年内,进一步加大投入,提升科研实力和生产能力,以满足航空产业的发展需求。
同时,园区还计划引进更多的航空企业,打造完整的航空产业链,提升园区的整体竞争力。
总的来说,新都航空产业园的发展前景广阔,未来可期。
2024成都新都地块初判分析重点按照成都市规划局的划分,2024年新都地块分为A、B、C三个区块。
其中A区块位于新都区的核心地带,拥有着便利的交通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是新都区的发展重点区域。
B区块则位于新都区的次中心位置,具有较好的基础设施和人口基数。
而C区块则位于新都区的外围,需要进一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功能规划。
本文将分别对A、B、C三个区块进行初步判分分析,探讨各区块的发展优势和潜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A区块初判分析:A区块作为新都区的核心地带,具有着较好的地理位置和市场潜力。
首先,A区块位于成都市的东部,与天府新区、高新区相邻,交通便利、城市规划先进,具有着优越的发展环境。
其次,A区块内拥有着多处商业地产和文化设施,吸引着大量的人流和商业资金,具有着较强的商业氛围和消费能力。
再次,A区块的居民生活水平较高,消费需求旺盛,人口密度大,为商业地产和物业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市场需求。
然而,A区块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A区块的土地利用率较高,建设密度大,导致了交通拥堵和环境恶化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进行规划和整治。
其次,A区块的商业发展仍需提升,需要引进更多的高端商业品牌和文化活动,提高商业竞争力和吸引力。
再次,A区块的居民生活品质需求多样化,需要在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进行综合发展,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活服务。
针对A区块的发展优势和问题,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划和引导。
首先,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城市交通、环境、配套等方面的整体水平。
其次,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引进更多的高科技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提升A区块的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再次,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高城市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B区块初判分析:B区块作为新都区的次中心位置,具有着相对较好的基础设施和人口基数。
首先,B区块位于成都市的西部,紧邻成都市中心区和新都区中心,交通便利,市场潜力大。
四川成都新都区简介
四川成都新都区简介如下:
新都,“古蜀三都”之一,汇状元府第书香、满城桂蕊花香、宝光古寺佛香,素有“天府明珠,香城宝地”之美誉。
新都建治于春秋末期,是四川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宝光寺、杨升庵祠及桂湖,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新繁东湖。
新都辖区幅员面积496平方公里,地区生产总值过千亿,跻身中国百强区。
新都航空产业充分发挥中航工业、中航发等链主企业旗帜效应,强力融入整机研制,航空大部件产业园全功能运营,航发技术工程化全面提速,航空发动机产业园快速崛起。
中共成都市新都区委成都市新都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省市有关政策,结合我区实际,就促进经济发展作如下规定。
一、鼓励投资领域1、按照成都市总体规划的功能定位,新都重点发展以精密机械制造和家具为主的新型工业,以现代商贸、现代物流、总部经济、旅游地产为主的新型服务业以及现代农业。
2、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和“三个集中”要求,鼓励按规划在“一区一园一中心、两城两镇两区域”和“七个发展片区”重点投资。
二、财政扶持奖励政策3、鼓励大型企业集团、知名企业、品牌企业到我区投资,凡投资额在5亿元以上的企业(不包括房地产项目,下同),在约定期限内完成建设投资的,从纳税之月起,以企业年缴纳税收(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以下简称“三税”)区本级所得予以相应的财政扶持: 第一年至第二年100%、第三年80%、第四年至五年50%。
特殊重大产业化项目财政扶持奖励实行“一企一策”。
4、凡投资额在5亿元以下的新办企业(项目),在约定期限内完成建设投资的,从纳税之月起,以企业年缴纳“三税”区本级所得给予以下相应的财政扶持。
(1)工业企业(不包括家具企业):年缴纳“三税”区本级所得50—200万元(含200万元)的,第一年至第二年按80%、第三年至第五年按40%予以财政扶持;年缴纳“三税”区本级所得200万元以上的,第一年至第二年按100%、第三年至第五年按50%予以财政扶持。
家具企业:年缴纳“三税”区本级所得20万元(含20万元)以上的家具企业,第一年至第二年按80%、第三年至第五年按40%予以财政扶持。
(2)农业产业化项目:年缴纳“三税”区本级所得20万元以上的,第一年至第二年按80%、第三年至第五年按40%予以财政扶持。
(3)第三产业项目:商贸、物流企业(项目)和综合地产中服务业项目年缴纳“三税”区本级所得100万元以上的,第一年至第二年按80%、第三年至第五年按40%予以财政扶持。
特殊重大第三产业项目、区域发展特别需要的第三产业项目财政扶持奖励实行“一企一策”。
成都市新都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10 —2015 年)发展规划(2010 - 2015)■:■典・■•右■£■8ItrftRvB ・■triiiM一、规划背景和依据.1二、规划基础及制约因素.2三、指导思想、原则、目标.4(一)指导思想.4(二)规划原则.4(三)总体目标.5四、主导产业.6(一)花卉及休闲观光.6(二)疏采.6(三)优质粮油.7(四)农产品加工物流. 7四、发展重点. 8(一)发展一条生态经济带. 8(二)打造两条走廊. 81、成德大道都市农业观光走廊. 82、清白江生态农业休闲走廊. 9(三)建设三个园区. 91、省农科院农业科技新品种新技术试验园区. 92、新繁泡菜(食品)产业园. 93、四川现代农机产业园. 10(四)培育四个基地. 101、农产品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 102、军屯国家级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 113、新繁万亩设施农业示范基地. 114、优质粮油高产示范基地. 11五、重点项目. 121、万亩设施农业示范园建设. 122、蔬菜工厂化育苗基地建设. 123、地毯式无土轻型草坪工厂化生产和彩叶苗木快繁项目. 134、桑椹种植、深加工及生态观光农业项目. 135、都市生态农业示范种植基地项目. 136、富硒葡萄种植园项目. 137、新繁泡菜食品批发城. 138、新都区粮油高产示范工程. 14六、保障措施. 14新都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 年)、规划背景和依据1、背景。
区十二届二次党代会和十六届三次人代会上,区委、区政府明确提出要紧紧围绕灾后重建、扩大内需、试验区建设“三个机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推进、集中财力、突出重点、打造亮点”的工作思路,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五个”带动机制,推动新都区都市现代农业建设步伐。
发展特色农业,打造产业支撑,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新都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做好产业规划尤为需要。
成都市各个工业区概况_1成都市公司目标工业区概况高新区:电子信息(含软件)及生物医药产业成都高新区是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也是四川省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
现有规划面积87平方公里,由南部园区和西部园区组成:南部园区规划面积52平方公里,重点发展以科技创新、软件研发、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科技园区;西部园区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以产业聚集为目的、功能配套完善的现代化综合产业园区。
两个园区内各建有一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
建区以来,成都高新区在产业发展、招商引资、体制创新、成果孵化、对外开放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初步形成了集成电路、通信、软件及服务外包、生物医药、精密机械等五大产业集群。
各项经济指标年均增幅在25,以上,在科技部的历次综合评比中,成都高新区均被评为全国先进高新区,2007年列全国54个国家高新区的第4位、中西部第1位,是全国首批6家创建“世界一流园区”试点园区之一。
区内现有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968家,外资企业674家。
到2010年,成都高新区将力争实现三个“翻一番”的目标:即在2007年的基础上,GDP、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分别翻一番,为成都试验区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经开区:以汽车整车(含工程机械)及配套零部件为主的现代制造业;锦江区:以创意设计及电子信息服务为主的企业总部成都锦江工业总部基地前身为成都锦江工业开发区,成立于2000年7月,为四川省省级开发区。
园区位于成都市东南,东起新成仁路,西至锦江,北起三环路,南至石胜路,已建成面积1.29平方公里,是以现代生活居住、商务、科研为主的综合性城区。
依托南心片区,定位为城市南部副中心片区东部组团,总部经济扩展区和锦江风貌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7年9月,成都锦江工业开发区正式更名为成都锦江工业总部基地,重点发展设计、创意、软件及信息服务业等产业,联动打造现代总部新城。
青羊区:以航空模具产业为主的企业总部成都青羊工业集中发展区于2004年3月成立,是成都市21个工业集中发展区之一,位于日月大道以北,成飞机场两侧,三环路与外环路之间,规划占地面积2.99平方公里。
成都市新都区优势产业重点工业企业成都市新都区优势产业重点工业企业认定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实施工业率先倍增战略,按照“高端低碳,集约高效”的产业取向,以政策引导优质资源向优势产业重点工业企业聚集,培育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的优势产业重点工业企业,促进工业企业量增质升,推进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参照相关规定,结合我区产业发展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认定原则(一)规模成长原则:企业规模总量、行业排位在全国或西部靠前,企业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二)效益优先原则:企业营业收入、上交税金、亩均税收指标居前,增幅较快。
(三)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原则:以定量为主,兼顾定性考核。
即通过定量评选出的企业,对其进行产业政策、行业前景、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制度建设、企业经营者素质等相关定性指标综合考察评选。
第二章评选认定第三条在新都区内注册,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依法经营,企业管理规范,主要经济指标居全区领先水平,产品和技术在全国及西部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工业企业。
第四条遵循我区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属鼓励发展的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包括农机及零部件制造)、能源装备制造、航空动力制造、生物医药、食品制造、家具制造、现代包装制造等行业工业企业。
第五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区内规模工业企业列入评定范围。
1.年度营业收入达到5亿元以上,或年上缴税金(“三税”区本级所得)200万元以上(含200万元)。
2.达不到营业收入5亿元以上,或年上缴税金200万元以上(“三税”区本级所得)标准,但亩均上缴税金(三税)达20 万元以上的企业。
3.企业(或产品)拥有一定的核心技术和良好的成长性,在全国范围内,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较大影响力,年度营业收入可达4亿元以上的企业。
4.年度营业收入1亿元以上4亿元以下且增长幅度25%以上成长性良好的企业。
5.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质量奖”、“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以及“四川省著名商标”、“四川省人民政府质量奖”,年营业收入1亿元以上的规模工业企业。
成都市新都区优势产业重点工业企业
成都市新都区优势产业重点工业企业
认定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入实施工业率先倍增战略,按照“高端低碳,集约高效”的产业取向,以政策引导优质资源向优势产业重点工业企业聚集,培育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的优势产业重点工业企业,促进工业企业量增质升,推进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参照相关规定,结合我区产业发展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认定原则
(一)规模成长原则:企业规模总量、行业排位在全国或西部靠前,企业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二)效益优先原则:企业营业收入、上交税金、亩均税收指标居前,增幅较快。
(三)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原则:以定量为主,兼顾定性考核。
即通过定量评选出的企业,对其进行产业政策、行业前景、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制度建设、企业经营者素质等相关定性指标综合考察评选。
第二章评选认定
第三条在新都区内注册,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依法经营,企业管理规范,主要经济指标居全区领先水平,产品和技术
在全国及西部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工业企业。
第四条遵循我区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属鼓励发展的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包括农机及零部件制造)、能源装备制造、航空动力制造、生物医药、食品制造、家具制造、现代包装制造等行业工业企业。
第五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区内规模工业企业列入评定范围。
1.年度营业收入达到5亿元以上,或年上缴税金(“三税”区本级所得)200万元以上(含200万元)。
2.达不到营业收入5亿元以上,或年上缴税金200万元以上(“三税”区本级所得)标准,但亩均上缴税金(三税)达20 万元以上的企业。
3.企业(或产品)拥有一定的核心技术和良好的成长性,在全国范围内,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较大影响力,年度营业收入可达4亿元以上的企业。
4.年度营业收入1亿元以上4亿元以下且增长幅度25%以上成长性良好的企业。
5.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质量奖”、“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以及“四川省著名商标”、“四川省人民政府质量奖”,年营业收入1亿元以上的规模工业企业。
6.获得市级以上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和成果转化支持的规模工业企业。
7.列入我区高新技术企业名单的工业企业。
第六条评定考核指标
(一)定量认定相关指标
1.营业收入(基本分50分)
(1)营业收入绝对量(基本分25分):企业当年营业收入绝对量达到全区符合参评条件企业平均值的得基本分,超过或不到平均值的每增减10%加扣0.5分,加扣分不超过基本分(2)营业收入增长量(基本分25分):企业当年营业收入增长量达到全区符合参评条件企业平均值的得基本分,超过或不到平均值的每增减1个百分点加扣0.5分,加扣分不超过基本分。
2.上缴税金(基本分30分)
(1)上缴税金绝对量(基本分15分):企业当年上缴税金绝对量达到全区符合参评条件企业平均值的得基本分,超过或不到平均值的每增减10%加扣0.5分,加扣分不超过基本分。
(2)上缴税金增长量(基本分15分):企业当年上缴税金增长量达到全区符合参评条件企业平均值的得基本分,超过或不到平均值的每增减1个百分点加扣0.5分,加扣分不超过基本分。
3.亩均上缴税金(基本分20分)
企业当年亩均上缴税金绝对量达到全区符合参评条件企业平均值的得基本分,超过或不到平均值的每增减10%加扣0.5分,加扣分不超过基本分。
(二)定性认定相关指标
1.技术创新指标:国家、省、市级技术创新重点项目、国家、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
分别按照三级标准给予15、10、5的加分。
2.对主导产品技术含量高、具有核心竞争力、在全国同行业居领先地位,且经济效益良好的企业,经有关部门确认,酌情给予5-15分加分。
3.品牌荣誉指标: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质量奖”、“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四川省著名商标”、“四川省人民政府质量奖”的企业,分别给予15分和10分的加分。
4.约束性指标:社会保障、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安全、环保、土地、质量等相关指标,按照企业审定情况给予扣分直至取消评选资格。
综合参评企业定量考核得分和定性考核得分汇总后按照企业得分情况从高到低评定。
第七条评选程序:
1.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本着自愿的原则,在规定的时限内,向区经信局(科技局)进行申报。
申报材料包括:
(1)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2)企业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3)申报申请表。
(4)上年度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会计报表。
(5)企业基本情况表,反映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水平、知
识产权、产品质量等方面的证明材料。
(6)其他相关资质、证明材料。
2.区经信局(科技局)、区财政局、新都质监局、新都工商局、区环保局、区统计局等部门负责优势产业重点工业企业的认定、评价的组织、指导、协调和管理工作。
由区经信局(科技局)牵头,在对申报企业进行资格审查后,对企业申报材料按主要指标进行初步排序,并提出推荐备选企业名单,对符合条件的备选企业,组织由相关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家协会代表组成的评审小组参加评审,根据评审结果,按照择优的原则,报区政府批准。
3.根据审批认定结果,由区政府行文发布认定公告,并向认定企业授牌。
4.通过认定的优势产业重点工业企业,是配置政府资源和提供服务的重要对象,优先享受相关支持政策。
第三章监督管理
第八条对优势产业重点工业企业实行总量控制定量调整,运行监测、动态管理,做到有进有出,优保劣汰,每两年评选一次。
第九条实行动态监测信息统计制度。
企业按要求填报《企业经营情况年度报表》,依据审核的基础数据、初审意见,对企业运行状况进行综合分析。
第十条优势产业重点工业企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取消其
资格。
1.以虚假资料申报认定资格和享受政策扶持的。
2.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和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重大劳动纠纷案件和其他一票否决的。
3.不接受监测和不按规定要求报送相关材料的。
第十一条监测合格的优势产业重点工业企业,继续享受有关优惠政策;监测不合格的,取消其资格,不再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第四章附则
第十二条本办法由区经信局(科技局)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