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模具设计教学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84.50 KB
- 文档页数:19
3.4使用UG进行塑料模具设计一、建立塑料制件模型1.双击UG图标,打开UG软件。
2.新建文件,选择模型模块,更改文件名称为sujian,并选择相应目录文件夹,点击确定按钮。
3.点击草图命令,弹出创建草图命令栏,默认选定的平面,单击确定按钮,进入草绘环境。
4.单击圆命令,以坐标系中心为原点,绘制直径为35的圆。
5.绘制草图后,选择完成草图命令。
6.在工具栏中点击拉伸命令,之后弹出拉伸命令工具栏,选择草绘的圆,设置拉伸高度为18,拔模角度为5,点击确定。
7.移动坐标系位置。
点击WCS命令,在弹出命令栏中将ZC改为1.5,其余默认,点击确定。
此时坐标系原点向上移动1.5mm。
8.选则平移后的XC-YC作为草绘平面,绘制直径为32的圆,点击完成草图。
9.点击拉伸按钮,原则上步草绘曲线作为拉伸曲线,在限制中将结束改为直至选定对象,选择实体上表面作为终止面,将布尔运算改为求差,拔模角度为5。
倒角大小为1.5,单击确定。
完成零件体建立。
1.点击开始—所有应用模块—注塑模向导,进入模具设计。
此时弹出注塑模工具条。
2.点击项目初始化项目,进行初始设计,将材料改为ABS,其余默认,点击确定。
Z轴改为向下,点击鼠标中键确定。
4.建立模具工作坐标。
点击模具CSYS,弹出对话框,选择选定面的中心命令,选择口的圆环表面,单击确定,此时模具坐标就移到分模面了。
5.点击工件按钮,将开始设为15,结束设为25,单击确定。
6.点击分型工具按钮,弹出分型管理器,对工件进行分型,建立模具型芯和型腔。
7.选择编辑分型线按钮,创建分型线。
弹出分型线对话框,选择自动搜索分型线,点击确定。
弹出对话框,点击选择体,选择零件,点击确定。
完成分型线的建立。
8.建立分型面。
点击创建/编辑分型面按钮,弹出创建分型面对话框,点击创建分型面,在弹出的分型面对话框中选择扩大的曲面,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拖动滚动条,增大分型面大小。
创建结果如图所示。
9.建立型腔和型芯区域。
UG模具设计教案8
1
【组织教学】
清查人数,严肃纪律
【复习导入】
1.自动搜索分型线
2.遍历环
3.按面颜色遍历
【讲授新课】
第五章分型面设计
范例设计
通过范例设计学习分型面创建的方法:
1、
分型面 2、
有界平面 3、
拉伸 4、
扫掠 5、
条带曲面 6、扩大曲面
范例设计实体示意图(洗衣机操作面板外壳)
2
操作步骤:
首先加载产品,进行初始化设置
单击注塑模向导工具条中的分型按钮,打开分型管理器对话框
单击设计区域按钮,打开MPV 初始化对话框。
在MPV 初始化对话框中选择保持现有的单选按钮,单击确定按钮,打开塑模部件验证对话框。
单击设置区域颜色按钮,系统将自动设置型芯型腔的颜色
一、使用拉伸和扩大曲面功能创建分型面
在塑模部件验证对话框中单击取消按钮,返回分型管理器对话框,单击编辑分型线按钮,打开分型线对话框
单击自动搜索分型线按钮,弹出搜索分型线对话框,然后点击应用按钮。
继续点击取得按钮,创建分型线如下图:。
第一章UG模具设计概述1.1 MoldWizard简介UG软件中有一个专门用于注塑模具设计的模块——MoldWizard。
在UG环境下可通过三条途径进入MoldWizard模块。
●UG主界面上已有【注塑模向导】。
●在零件造型结束后,单击【开始】——【应用所有模块】——【注塑模向导】。
●在UG主界面菜单栏的空白处单击右键,打开如下菜单:选中【注塑模向导】。
【注塑模向导】的工具栏如下:1.2 UG模具设计一般过程第二章第二章模具设计项目的初始化2.1 装载塑件(Load Products)【注塑模向导】——【项目初始化】——【打开部件文件】(选择目标塑件)——【项目初始化】【设置项目路径和名称】单击“设置项目路径和名称”按钮,将打开“选择项目路径和名称”对话框,通过浏览目录来设置所设计的模具结构的存储位置和名称。
注塑模向导自动将文件放置在项目初始化对话框里设置的项目路径(Project Path)的目录下。
要确认该路径的确是存储你模具设计项目的位置。
如果要改变该项目路径和名称,请点击项目初始化(Project Initialize)对话框里的设置项目路径和名称(Set Project Path and Name)按钮,来显示设置项目路径和名称(Set Project Path and Name)对话框。
然后你可以选择或创建一个目录来存储你的模具设计项目的文件。
在“项目路径”和“项目名”文本框中分别输入项目路径和项目名称,所设计的项目将以设定的名称和路径保存。
如果所设置的文件路径不存在,系统将创建该文件路径。
一般情况下,项目名称的长度限制在10个字符以内,系统默认的项目名称为所选产品零件的文件名。
【重命名对话框】重命名对话框用于改变项目文件默认的命名规则,使用户可以重新设置项目中的文件名称。
打开重命名对话框的开关后,左键单击啊“确定”按钮或“enter”键,打开如下对话框。
【部件名管理】——【下一个数】——输入26(数字用于区分文件,各家有各家的命名规则)——【设置所有名称】(重命名生效)片刻,又弹出【部件名管理】——【下一个数】——输入51——【设置所有名称】(另一个塑件部件名重命名生效)●【部件材料】(设置或重新设置材料);部件材料是指所设计的产品使用何种材料。
ug 模具设计与相关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UG模具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流程。
2. 使学生了解模具结构、材料及加工工艺。
3. 引导学生运用CAD/CAM软件进行模具设计与分析。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UG软件进行模具造型、分模、加工编程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产中模具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增强学生的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和创新意识。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为我国模具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课,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联系实际。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模具设计与制造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要求:结合教材,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UG软件操作基础:UG界面认识、基本操作、常用工具及其功能。
- 教材章节:第一章 UG软件概述及基本操作2. 模具设计基本原理:模具分类、结构、工作原理及设计流程。
- 教材章节:第二章 模具设计基本原理3. 模具造型设计:曲面建模、实体建模、参数化设计。
- 教材章节:第三章 模具造型设计4. 分模与拆模设计:分模面的选择、分模线的设计、拆模技巧。
- 教材章节:第四章 分模与拆模设计5. 模具加工编程:加工工艺、刀具选择、加工路径设置、后处理。
- 教材章节:第五章 模具加工编程6. 模具分析与优化:模具强度、刚度、精度分析,优化设计。
- 教材章节:第六章 模具分析与优化7. 实践项目:结合企业实际案例,进行模具设计与制作。
- 教材章节:第七章 实践项目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确保教学内容科学、系统。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逐步提高学生的模具设计与制作能力。
UG模具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UG软件的基本操作和模具设计方法;2.掌握UG软件的几何建模、装配设计和工程图绘制功能;3.培养学生的模具设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提高学生运用UG软件进行模具设计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UG软件的基本介绍和界面操作;2.UG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UG软件的几何建模功能;4.UG软件的装配设计功能;5.UG软件的工程图绘制功能。
三、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相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案例分析,注重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3.课堂练习和作业,巩固学生的操作技能;4.小组讨论和展示,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UG软件的基本介绍和界面操作本节课主要介绍UG软件的基本功能和界面操作,包括软件的安装与启动、界面的布局和基本工具栏的使用等。
2.UG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本节课主要介绍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模具设计步骤、模具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和注塑工艺等。
3.UG软件的几何建模功能本节课主要介绍UG软件的几何建模功能,包括实体建模、曲面建模和特征建模等。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学生可以掌握使用几何建模功能进行模具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4.UG软件的装配设计功能本节课主要介绍UG软件的装配设计功能,包括零件装配和装配分析等。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学生可以掌握使用装配设计功能进行模具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5.UG软件的工程图绘制功能本节课主要介绍UG软件的工程图绘制功能,包括工程图的创建和布局、视图的生成和注释等。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学生可以掌握使用工程图绘制功能进行模具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包括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践操作的熟练程度;2.作业和实验报告:包括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小组讨论和展示: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六、教学资源1.UG软件安装包及授权码;2.教学案例和习题;3.教学PPT和教学视频。
教案1.3 UGNX7软件安装方法介绍学时2授课时间2011.9.6教案序号1、2 上课地点 课程名称:UGNX 7.0软件安装及新功能介绍教学目的:软件安装教学重点:软件安装方法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软件新功能。
教学过程课程引入:本课程针对的是10数控班(2),该班原是08五年一贯制学生,在这之前已经学过了UGNX4的使用方法,在学习UGNX7时,已经了解了一些基本功能。
教学内容:1、 软件安装安装软件是学习和使用软件的第一步,UGNX7的安装较和UGNX4有些区别1)直接安装第三项:Install NX,如图1-1.2)选择安装路径:如:D:\UGNX7,这个安装路径不能包含中文的文件夹。
如:D:\UGNX7模具设计,这个路径是不能被建立的。
3)选择语言种类为:简体中文。
4)系统自动获得host ID.安装完成。
图1-15)打开NX7文件夹,找到MAGNiTUDE 文件夹,将图1-2中的文件替换到安装文件夹下的对应文件。
图1-26)将许可证文件拷贝到安装文件夹下的UGFLEXLM中。
8)启动许可证,指定许可证文件位置,先停止服务器,在开启服务器,为了保证开启服务器成功,可以多开启几次。
9)安装完成开启软件。
2、新建文件注意文件名的定义方式:姓名-零件名文件名不能出现中文保存路径中叶不能出现中文,比如这样的文件路径是不合格的D:\模具设计\手机.prt,D:\手机模型.prtD:\MUJUSHEJI\手机模型.prt3、UG软件的设计环境如何进入1)点击新建2)选择对应的建模类型,有以下几项可选,见图1-3。
图1-32新功能介绍1)NX 7.0引入了“HD3D”(三维精确描述)功能,即一个开放、直观的可视化环境,有助于全球产品开发团队充分发掘PLM信息的价值,并显著提升其制定卓有成效的产品决策的能力。
2)NX 7.0还新增了同步建模技术的增强功能。
3、课后小结设计过程中,要考虑零件的实际应用,必须要求同心的圆常常被学生设计成歪的。
【组织教学】清查人数,严肃纪律【复习导入】1.基础画面2.各指定的位置3.保存与关闭,重新打开【讲授新课】前言Unigraphics(简称UG)软件是美国UGS公司推出的5大产品之一,由于其强大的功能,现已逐渐成为当今世界最为流行的CAD/CAM/CAE软件之一。
2008年,UG 软件的新东家SIEMENS公司推出了最新版本的UG SIEMENS NX6.0,他在各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改进,更加有利于用户在各方面的设计和使用,而且,它提供了塑料注塑模具、铝镁合金压铸模具、钣金冲压模具等模具设计模块。
由于塑料注塑模具设计模块涵盖了其他模具设计模块的流程和功能,所以在实际模具中广泛应用,另外,该模块的使用也非常方便,因此,这个模块已经成了UG模具设计的代名词。
第二章模具设计基础注塑模具的可分为以下几个基本组成部分:1、浇注系统2、成型部件3、导向部件4、推出机构5、温控系统6、排气槽7、侧抽芯机构8、模架注塑模具的一般类别:1、两模板2、三板模或细水口模3、热流道模具模具设计的一般流程:1、选择成型设备2、拟定模具的结构方案,主要内容流程如下:1、分析塑件注塑工艺性2、确定成型方案与模具总体结构3、选择模具零件材料4、设计成型零件5、确定型腔数目6、确定型腔布局与尺寸7、选择分型面8、创建浇口和流道9、设计冷却系统10、设计机械运动机构11、设计定出及导向定位机构12、考虑排气系统设计13、模具总装等3、绘制模具装配草图4、绘制装配图5、绘制零件图UG塑料注塑模具的设计流程:1、产品模型准备2、产品加载和初始化3、设置模具坐标系统4、计算产品收缩率5、设定模具型腔和型芯毛坯尺寸6、模具型腔布局7、建立模具分型线8、修补分模实体模型破孔9、建立模具分型面10、建立模具型腔和型芯11、使用模架12、加入模具标准件13、模具建腔范例设计通过范例学习如下内容:1、模具设计的准备过程2、分型操作3、补片操作4、模具设计流程中的注意事项范例零件图(一)操作步骤:打开UG,单击打开,选择文件023.prt,确定单击开始,选择所有应用模块,选择注塑模向导命令,进入注塑模具向导模块选择初始化项目,选择材料为PC,系统自动给定收缩率为1.0045,确定旋转坐标系,旋转-XC轴:旋转180°单击注塑模向导工具条中的模具CSYS功能按钮,选择当前WCS坐标按钮,确定坐标变换如下:单击工具条中工件按钮,打开工件对话框,在类型中旋转产品工件,在工件方法中选择用户自定义的块,选择绘制截面,进入草图绘制界面,双击表达式,启动公式编辑器,表达式中-5,单击接受编辑按钮,再确定。
【组织教学】
清查人数,严肃纪律
【复习导入】
1.模架加载
2.抽芯机构设计
【讲授新课】
复杂补片
根据给定零件图进行补片操作:
分析图纸,确定难点
操作步骤:
首先打开零件图,进入建模模块,打开注塑模设计模块,点击初始化设置,设置保存路径已经收缩率,设置模具坐标系,设置工件,工件为默认工件,点击型腔布局按钮,弹出布局对话框,在项目选项中选择矩形布局,选择平衡,型腔数为2,再选择两个工件,同样选择型腔数为2,进行布局,点击自动对准中心按钮,确定。
结果如图所示:
打开注塑模工具对话框,点击曲面补片功能,修补简单片体,结果如图所示:
检查不合理的补片,例如补片在产品底部补片,而应该补片在产品上表面,将进行删除,重新补片,以防止产品脱模在型芯位置,将无妨脱模,从而注意设计达到最佳脱模效果。
点击主菜单插入,选择曲线中的基本曲线功能,对产品侧面的缺口部分进行直线绘制,给补片做准备。
效果如下图:
注意产品本身线条不得与其他线条相交,如相交必须重新绘制一条。
在进行补片操作,可使用有界平面,扫描,遍历环等多种补片功能补片,再点击添加现有曲面将建模曲面添加到注塑模模块。
效果如图所示:
【课堂小结】
本次课程学习了利用基本曲线的创建复杂补片【布置作业】
根据给定产品图进行补片操作:。
【组织教学】
清查人数,严肃纪律
【复习导入】
1.自动搜索分型线
2.遍历环
3.按面颜色遍历
【讲授新课】
第七章型芯与型腔
学习一下几点知识:
1、MPV分模一般流程
2、区域设计
3、抽取区域
根据下列零件图形进行操作
打开UG,调出产品零件图,打开注塑模向导模块,进行初始化设置,设置保存路径。
选择格式,点击WSC旋转命令,以YC旋转180°
点击模具坐标系,选择选定面的中心单选按钮,选择产品底部两面,点击确定。
如图所示:
打开分型管理器,点击区域设计,默认对话框点击确定,弹出对话框,点击设置选项卡,去掉三个勾选,点击区域选项卡,点击设置区域颜色,将其他无法识别的手动设置区域颜色,最后如图所示:
返回分型管理器对话框,点击抽取区域按钮,点击型芯型腔选项,勾选创建区域,点击确定,分别进行操作。
如下图:
【课堂小结】
本次课程主要学习了模具坐标系按面中心设置,MPV分析产品,设置区域颜色,从而设置区域,抽取区域。
注意事项:设置区域颜色的时候要注意将合理的面设置到合理的区域。
【布置作业】
根据给定零件图进行一下操作:
1、模具坐标系设置
2、区域颜色设置
3、抽取区域。
【组织教学】
清查人数,严肃纪律
【复习导入】
1.分型面设计
2.布局设计
3.模架设计
【讲授新课】
通过范例学习以下几个内容:
1、冷却系统设计
2、浇注系统设计
3、顶针设计
续上次课程,打开UG,选择上次保存的TOP文件:
打开注塑模向导模块,进入建模模块。
点击浇口设计按钮,选择FAN平浇口,对参数进行设置。
如图所示:
点击应用按钮,选择-XC选择关联产品的中点,如图所示:
单击流道设计按钮,如图所示设置H型流道:
打开点对话框分别选择浇口底部边缘中点,创建引导线串。
再选择流道界面类型,设置A为5,点击确定创建流道,如图所示:
点击标准件中的浇口衬套,如图所示设置参数:
切换到尺寸显示卡设置参数,修改尺寸CATALONG_LENCTH=43,HEAD_DIA=36,修改完成后单击应用按钮。
单击标准件按钮选择HASCO_MM中的默认的定位圈设置参数。
如图所示:
点击标准件库,选择如图所示的顶杆和参数:
点击确定,分别输入点坐标:(-22.5,-15,0)(-22.5,-25,0)(-22.5,-25,0)(-22.5,-45,0)(-17,-25,0)(-17,-35,0)然后分别点击确定,创建顶杆。
点击顶杆后处理,选择顶杆,选择型芯为修剪平面,修剪顶杆。
【课堂小结】
本次课程主要学习了顶杆设计,浇注系统设计注意阵列参数输入正确,坐标点输入正确,选择正确的关联产品
【布置作业】
根据给定产品设计浇注系统,顶杆:。
《UGNX6.0注塑模具设计》课程(授课人:胡兴旺)【课题】1.1 注塑模概述 1.2注塑模基本组成【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简单了解模具行业现今的发展状况和趋势,熟悉注射模具的基本组成结构。
2、能力目标:熟悉注射模具的基本组成结构。
【授课内容】模具行业现今的发展状况和趋势,注射模具的基本组成结构。
【教学重点】1、重点内容:模具行业现今的发展状况和趋势,注射模具的基本组成结构。
【教学难点】1、难点内容模具行业现今的发展状况和趋势,注射模具的基本组成结构2、突出难点的方法:讲授【教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式方法】讲授(如讲授、讨论、案例、模拟……)【教学手段】多媒体演示、黑板演示(如多媒体演示、黑板演示、实验……)【使用教具】。
【教学过程】A:新课程导入注塑成型又称为注塑模具,是热塑性塑料制件的一种主要成型方法,并且能够成功地将某些热固性塑料注塑成型。
注塑成型可成型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其优点包括成型周期短,能一次成型外形复杂、尺寸精密、带有嵌件的制品,且生产效率高,易于实现自动化,因而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生产当中。
本课程从UG NX 6.0软件的基本应用及行业知识入手,以MoldWizard模块的应用为主线,以实例为引导,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来讲解软件的新特性和操作方法,以使读者能快速掌握MoldWizard的模具设计技巧。
通过实例和方法的有机结合,使本书内容既有操作上的针对性,又有方法上的普遍性。
本书图文并茂,讲解深入浅出、删繁就简、贴近工程,把众多专业和软件知识点,有机地融合到每章的具体内容中。
本书的体例结构生动而不涩滞,内容编排张弛有度、实例叙述实用而不浮泛,能够开拓读者思路,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并使其掌握方法,提高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通过对本书内容的学习、理解和练习,读者能真正具备数控工程师的水平和素质。
B:讲授内容1.1注塑模概论注塑成型又称为注塑模具,是热塑性塑料制件的一种主要成型方法,并且能够成功地将某些热固性塑料注塑成型。
【组织教学】清查人数,严肃纪律【复习导入】1.注塑模向导操作2.收缩率,坐标系设置3.工件设计【讲授新课】第三章型腔设计范例设计通过范例学习以下内容:1、注塑模向导2、模具坐标系3、收缩率4、工件5、型腔布局范例实体效果图操作步骤:一、创建矩形布局:首先打开第二章范例创建的的文件,单击注塑模向导工具条中的型腔布局按钮打开型腔布局对话框,选择布局类型为矩形选择平衡单选按钮,指定矢量为YC轴,型腔数量为4单击负方向,单击开始布局按钮,在点击自动对准中心按钮,得到型腔布局,再点击确定。
效果图如下:二、创建线性布局:单击注塑模向导工具条中的型腔布局按钮,大家型腔布局对话框选中线性单选按钮,在X向型腔数文本框中输入3,在Y 向型腔数文本框中输入2,如下图所示单击开始布局按钮,然后再单击自动对准中心按钮,得到型腔布局。
如下图所示三、创建圆形工件:单击注塑模向导工具条中的工件那妞,打开工件对话框选择型芯型腔下拉菜单,选择工件库,弹出对话框,在对话框中类型选择圆形,单击尺寸,修改如图尺寸:单击确定按钮,得到如图所示的圆形工件:四、另外一种创建圆形工件的方法在主菜单中选择插入曲线中的基本曲线,选择园功能,选择点构造器,输入圆心为0,0,0,确定,输入圆上的点为70,0,0.确定。
选择主菜单插入设计特征,选择拉伸功能,选择创建的圆,输入起始距离为-20,结束距离为120,确定,创建圆形工件,如图所示返回工件对话框,在工件方法下拉列表中选择型腔型芯选项,选择第四步骤的拉伸体,单击确定按钮。
五、创建圆形型腔布局单击注塑模向导工具条中的型腔布局按钮,打开型腔布局对话框。
在布局类型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圆形选项,设置如下图参数:然后单击指定点按钮,打开点对话框,输入坐标为0,0,0,点击确定,单击开始布局按钮,得到型腔圆形布局。
如下图所示:【课堂小结】本章学习了注塑模向导,模具坐标系,收缩率,工件,型腔布局等功能注意事项:创建圆形布局时应注意把拉伸的工件调入注塑模命令【布置作业】根据给定零件图进行一下操作:1.设置注塑模向导2.型腔矩形布局。
【组织教学】清查人数,严肃纪律【复习导入】1.流道设计2.浇口设计3.布局设计【讲授新课】冷却系统与顶杆设计续上次课程:主要操作步骤:打开UG,打开上次课程的TOP文件,进入建模模块,打开注塑模向导模块。
点击冷却系统设计按钮,弹出对话框,选择COOLING HOLE,修改参数,选择M10孔冷却系统,切换到尺寸选项卡,修改尺寸,如图所示:点击确定,选择型腔板侧面,弹出对话框,输入坐标40,3,0 确定,弹出对话框,点击确定,再同样的方法输入坐标点(82.5,9,0)(-82.5,9,0)(-40,3,0)(125,3,0)(-125,3,0)创建冷却系统,点击冷却系统设计按钮,弹出对话框,选择CONNECTOR PLUG,修改尺寸为M10大小,点击确定按钮,创建水管接口。
如图所示:点击主菜单插入中的基准平面,创建基准平面,选择XZ平面创建。
打开装配模块,点击WA VE几何链接器,选择镜像,将6个冷却管与水管接口镜像到另外一端。
(备注:型腔也可创建6个冷却管,另外也可以创建回路冷却系统,如U型冷却布局系统。
)效果如图所示:隐藏模板,现在关联的产品,关联产品为-XC,-YC产品,选择仰视图,打开标准件管理库,选择EJECTOR PIN(STRAIGHT)顶杆,设置顶杆大小为2,顶杆长度为160,点击确定,移动坐标系到产品底部中心,分别输入坐标为(20,0,0)(-20,0,0)(0,20,0)(0,-20,0),创建顶杆,如图所示:点击顶杆后处理按钮,选择四个顶杆,点击应用,修剪顶杆完成,效果如图所示:最后显示所有模板等,效果如图所示:【课堂小结】本次课程主要学习了冷却系统,顶杆设计,注意阵列参数输入正确,坐标点输入正确,选择正确的关联产品【布置作业】根据给定产品设计冷却系统,顶杆:。
ug注塑模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UG软件在注塑模具设计中的应用,理解模具结构及其工作原理;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注塑模具的设计流程,包括分型面、型腔、型芯、冷却系统等关键环节;3. 帮助学生掌握模具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如翘曲、收缩、变形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UG软件进行注塑模具设计的能力,能独立完成简单模具的设计;2. 培养学生分析并解决模具设计中出现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在项目中进行有效沟通和协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模具设计的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注重工艺规范和质量要求;3.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模具行业的发展,树立为国家和民族工业做贡献的信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课,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讲授为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有一定程度的UG软件操作基础,对模具设计有一定了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案例教学、项目驱动等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模具设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具备独立完成简单注塑模具设计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UG软件在注塑模具设计中的应用概述-UG软件的基本功能与操作-注塑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2. 模具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单分型面模具结构-双分型面模具结构-热流道模具结构-模具的工作原理及关键部件功能3. 注塑模具设计流程及关键环节-产品分析及模具设计前期准备-分型面设计-型腔、型芯设计-冷却系统设计-导向、推出系统设计4.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翘曲、收缩、变形等问题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注塑工艺参数对模具设计的影响-模具设计的优化方法5. 实践操作-简单注塑模具设计实例-项目驱动的团队合作设计实践-模具设计案例分析及讨论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周:UG软件在注塑模具设计中的应用概述第二周:模具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第三周:注塑模具设计流程及关键环节第四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第五周:实践操作(简单注塑模具设计实例)第六周:实践操作(项目驱动的团队合作设计实践)第七周:模具设计案例分析及讨论教学内容与课本关联性:本教学内容参考课本相关章节,结合课程目标,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欢迎共阅
第一章UG模具设计概述
1.1 MoldWizard简介
UG软件中有一个专门用于注塑模具设计的模块——MoldWizard。
在UG环境下可通过三条途径进入MoldWizard模块。
●UG主界面上已有【注塑模向导】。
●在零件造型结束后,单击【开始】——【应用所有模块】——【注塑模向导】。
●
选中【注塑模向导】。
1.2 UG模具设计一般过程
第二章模具设计项目的初始化
2.1 装载塑件(LoadProducts)
【注塑模向导】——【项目初始化】——【打开部件文件】(选择目标塑件)——【项目初始化】
●【设置项目路径和名称】
单击“设置项目路径和名称”按钮,将打开“选择项目路径和名称”对话框,通过浏览目录来设置所设计的模具结构的存储位置和名称。
(
径和名称
●
——【设置所有名称】(另一个塑件部件名重命名生效)
●【部件材料】(设置或重新设置材料);
部件材料是指所设计的产品使用何种材料。
在“部件材料”列表中显示系统提供的几种材料,选择所需的材料后,同时“收缩率”文本栏数值将变换为相应的大小。
●【收缩率】(系统根据所选材料自动设置收缩率)。
mold.V1——
●【配置】?ESI——
原先的——
●【属性】?
●【设置】
在完成工程初始化之后,点击【确定】。
注塑模向导将自动创建模具设计的装配结构。
注塑模具是由零件装配而成的。
当开始创建一个注塑模向导的项目时,会生成一系列的文件并自动命名。
命名的结构与规则如下:
2.2 设置模具坐标系
模具坐标系用于确定分型面和装配定位。
模具坐标系的定义过程就是将产品子装配从WCS(工作坐标系)移植到模具装配的绝对坐标系(ACS),并且以该绝对坐标系作为模具坐标系(模具CSYS)。
模具坐标系:
原点——放置模架的中心点
x-y平面——分型面
z轴正向——拔模方向。
【注塑模向导】——【模具CSYS 】 2.3 设置收缩率
由于材料的原因(如:结晶型还是非结晶型?厚度是否均匀?),需要改当前收缩率的设置。
2.4 上移2.5 1.也可以是不同塑件。
2.【多件模】——【选择塑料产品】——【型腔布局】——【布局】 (1) 矩形—— 【布局】——
圆形——【开始布局】
【刀槽】(加统一的模套)(2)
第三章塑件分型前的分析与修补3.1 常见的分型缺陷
一.平面孔洞
自动修补
二.侧面孔洞
3.2 常见的结构缺陷
一.壁厚
不匀,过大,突变。
一般:1~8mm,最好2~3mm。
设计对策:倒圆过渡
二.局部强度
设计对策:增加加强筋。
加强筋的厚度≤
2
1
塑件壁厚。
一般:1~1.5mm 。
3.3 面的脱模斜度(拔模角)分析
两种分析方法: ● UG 提供的方法
在UG 工具栏空白处单击右键,选【形状分析】——【草图分析】。
在UGNX6.0中被译为【拔模分析】
绿色面为正拔模面(z 轴正向);红色面为负拔模面。
二者的交线为分型线
【注塑模向导】——【分型】——【分型管理器】——【设计区域】
——【初始
3.4 [可通二.分割实体
用一个片体或实体分割目标实体。
步骤: 1.选择目标体 2.选择工具体 三.轮廓拆分
用封闭的轮廓线来分割实体。
【模具工具】——【刀具轮廓拆分】
四.实体补片
用目标实体修补型腔或型芯。
【模具工具】——【实体补片】
先选择目标实体,然后选择工具实体。
注意:先生成一个补片实体。
五.面补片(补空洞)
【选择面】(选择要修补的目标面)——【选择孔】(自动或手动选择要修补的孔)
1.
2.
属手工修补方法。
将跨越型芯和型腔的面分割成两个面。
【模具工具】——【面拆分】
步骤:
1.选择要分割的面;
2.选择分割线;
3.可选【被等斜度线拆分】。
(等斜线,即最大轮廓线。
)十三.修剪实体(=创建箱体+修剪箱体)
【模具工具】——【修剪实体】
十四.替换实体(由源面生成实体)
【模具工具】——【替换实体】
:不是所有面都能用此功能。
1.
2.
第四章常用(零件)的分型方法MoldWizard分型步骤:
1.验证
2.设计区域
3.定义分型线
4.创建分型面
5.定义型腔区域和型芯区域
4.1
4.2
第五章模架的设计与使用方法
5.1 概述
MoldWizard有两板模、三板模的模架,没有瓣合模的模架。
5.2 模架管理器简介
【注塑模向导】——【模架管理】
基本编辑。
项还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
自定义模架
如果你的工程要求比较特殊,不能应用以上三种模架时,你需要建立自己的自定义模架。
如果以后不太可能设计一个相似的模具,可以使用NX的建模功能来创建该特殊模架。
如果以后可能也会用到将要设计的模架,你可以将它添加到注塑模向导的库中,以方便以后使用。
将型腔板和型芯板作为工作部件,利用WAVE几何链接型腔和型芯到型腔板和型芯板上,分别为型腔体和型芯体创建腔体(定位孔)。
【模具工具】——【WAVE控制】
第六章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和斜杆推出机构设计【注塑模向导】——【滑块和浮升销】
添加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和斜杆推出机构的运动机构。
侧型芯的设计有两种方法:
①通过实体建模生成实体头。
(手工设计)
②通过修剪模型得到修剪头。
一.实体头(复杂但灵活)
1.
2.
3.WA
4.设计
二.
1.
2.
第七章浇注系统设计
MoldWizard提供了浇注系统所用的一些标准件。
7.1添加浇注系统
一.添加主流道
包括:定位圈(locatingRing)、主流道(浇口套)。
—
【
1.定义引导线(有三种方法)
●模板法(6种模板可选:2腔、4腔、8腔、16腔、圆形腔、S形腔)
针对布局。
●曲线通过点(4种生成模式)
由两点来生成引导线。
●从线串中添加或移除曲线
注意:竖直方向的分流道需要手工设计(草绘+扫掠)
2.向分型面投影引导线(有两个步骤)
●选择曲线
●选择分型面
原有曲线可以:
移动——即删除;
复制——保留,但与新建的投影线不相关;
3.
●
5
●
—平衡
第八章模温控制和脱模机构设计
8.1添加顶杆操作
—【目录】【注塑模向导】——【标准件】——【标准件管理】——
—【尺寸】
注意:顶杆定位方式——点定位。
定位点为顶杆与型腔的交接点。
8.2添加冷却系统
8.2.1
平衡式
1.
2.UG
(1
④创建位置约束(在创建第一引导线之后,随时可以进行)。
(2)添加UG曲线:采用UG的建模方法生成引导线。
(3)长度:设置引导线的长度。
(4)位置:确定子引导线在父引导线上的位置。
(5)删除引导线轨迹:删除已建的一组完整的引导线。
(6)删除引导线:删除当前选定的某条引导线。
(7)创建/编辑引导线轨迹位置。
(8)显示通道关系:显示引导线的父子关系。
8.2.2生成冷却管道
管道直径
设置起始端面形状
终止端面形状
【冷却】——【冷却方式】——【管道设计】——【冷却管道设计】——
—平直端
—沉头端
—封闭端
8.2.3
可以灵活地设置这些标准件的尺寸。
8.3添加电极操作
复杂型腔采用电火花加工。
电极必不可少。
设计电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采用标准电极,另一种是手工设计。
—【刀片电极】——进入手工设计
【注塑模向导】——【电极设计】—
—【刀片标准件】——采用标准电极
手工设计
方法一:
【文件】——【实用工具】——【用户默认设置】——【其它】——【电极】方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