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秦汉时期的文化
- 格式:ppt
- 大小:16.57 MB
- 文档页数:38
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比较系统地了解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医学成就,包括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九章算术》和地动仪、张仲景和华佗。
2通过观察汉代造纸图,了解造纸的工序,依据地动仪剖面图,分析其原理,培养我们观察想象能力。
3通过学习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对科技史的学习,认识到当时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从而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1)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
(2)地动仪。
难点:张衡制造的地动仪,涉及到科技名词和物理学原理,而我们没有学过物理,对于利用物体惯性来拾取地震波进行远距离测量的原理,难以理解,因此是本课的难点。
课堂导入:1、秦汉时期封建社会处在上升发展的总体格局中,实现了国家统一,经济恢复发展,各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交往频繁,同时也开始了对外交往。
这一切为秦汉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本课的主题是秦汉文化,而且是昌盛的秦汉文化,所谓“昌盛”,即兴旺、兴盛的意思,可见秦汉文化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特殊地位。
这课主要介绍了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和医学成就,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2、随着文化的发展,读书写字对纸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在今天看来大量生产纸张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在造纸术发明之前,人们用什么写字呢?印度用桦树皮和棕榈树叶写字,欧洲用羊皮做纸写字。
据说当时欧洲写一部《圣经》,要用300张羊皮。
那么,中国以纸作为新的书写材料始于何时?造纸术是谁发明的?让我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来寻找答案吧!3、以医院中“华陀再世”的锦旗导入。
自主学习(用15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本,找出问题并记忆。
)一、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1、发明造纸术时间_________ 地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改进造纸术时间_______ 人物 _________ 名称__________优点_________3、传播的意义:传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九章算术》和地动仪1、《九章算术》成书时间____________ 评价___________ 内容______________2、地动仪时间_________ 发明者________ 功能________ 地位_________三、华佗和张仲景1、华佗:生活朝代___________ 贡献①________ ②________2、张仲景:生活年代__________ 贡献__________尊称“____________”合作探究:①如果将地动仪放在北京博物馆,测量新疆南疆地区发生的地震,内布铜柱倒向哪个方位?精讲点拨:1、伴随造纸术传至世界各地,蔡伦的名字也随之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