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生语文教学的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1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魏书生语文教学的研究

摘要:魏书生,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与上海市的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并称为“南钱北魏”。这二位都是只有初中学历、却又在语文教育教学上取得巨大成就的传奇人物,并且他们都能一以贯之地坚持研究,不断创新。魏书生先生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他完全是凭靠自己的钻研和探索精神,始终处于教学第一线,同时兼任着重点班和普通班的班主任工作,在普通中学盘山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研究他,对我国当代语文教育和教育体制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魏书生;语文教育教学;研究;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7-0110-02

一、魏书生教育教学观概论

魏书生,语文特级教师,与上海市的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并称为“南钱北魏’,二位都是在教育界只有初中学历却取得巨大成就的传奇人物,而且他们都能一以贯之地坚持研究,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

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业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魏书生先生毫无怨言,将其一生奉献给了这三尺讲台。吕叔湘先生曾这样评价他,“他不仅是个语文教育家,还可以把‘语文’二字去掉,说他是个教育家。”[1]“魏书生同志更是一位具有无私的忘我精神的,远远立足于教育事业之上的不一样的伟大的教育学家,这

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也不是一般教育家都能做的 (2)

(一)魏书生的教学改革大环境背景

1976年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一年所有人的心理和精神都受到了巨变和震撼,那就是人们终于开始认识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政治上拨乱反正告诉我们,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救中国。此后,各行各业开始复苏,焕发了勃勃的生机,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入了人们的心中,也播种进了广大教育人的心田。[3] 1977年8月中央召开了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1978年4月,中央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从根本上指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根本方向,教育问题是指导思想问题,教育质量是关键。[3] (二)魏书生教育教学改革的经历

魏书生1978年进入盘山县三中这个刚组建不久的初级中学。如何提高智力,便成了魏书生认为重中之重的事情。(1)增强信心。后进生的成绩之所以与优等生相差甚远,首先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学习丧失信心。魏书生就选了一些有关智力的知识短文让学生学,让他们认识到,大部分学生的智力先天相差不大,只是由于后天的努力才造成较大差异。(2)掌握方法。为了发展后进生的观察、思维、记忆、想象能力,他把心理学上的一些较简单、易掌握的方法教给他们,而且让他们现学现用,进行训练。(3)定向活动。魏书生认为后进生智力差,并非没有智力活动,而是缺少具备一定指向能力的活动。(4)惯性活动。为使后进生养成习惯,魏书生不仅引导他们制定计划,更重要的是不定则已,定了就坚决执行。久而久

之,各项智力训练计划就变成了后进生习惯性的活动。[4] 一个老师的力量是渺小的,可是他伟大起来,光辉可以照耀整个学校。通过魏书生老师的不断锐意进取和大胆努力创新,终于使班级的原始平均分49分上升为期末考试的全县第一名,76分,及格率100%。而这个成绩的取得也直接导致了魏书生所在的当时的普通中学一跃而成为省里的重点中学。

二、魏书生教育教学思想的深层次研究

(一)教学艺术

他的教书育人艺术可以归结为:培养转化后进生的艺术,努力提高人的潜能的艺术,育人为本的艺术,德智体美劳五育并重的艺术,教学生如何学会学习的艺术,快乐自主学习的艺术,激发孩子们兴趣和想象力的艺术等等。

(二)教学规律研究

“冷难偏费这很多因素,都构成了孩子们难于提高语文课的原因和难于驾驭语文奥妙的源头。魏书生却和别人不同,他在自己上第一节课开始,就试图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教学,展现给孩子们一个不一样的创新型的新型语文教育课堂,还原语文丰富真实生动的一片天。而“教育家和教书匠的一个最大区别,就是教育家有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5]

1.教学生了解并且掌握宏观语文知识群。他带领广大的学生,一起画出了6册语文课本180多课,200多篇文章,总共131个知识点,先让同学们知道学什么,重点是什么,牢记目标,有的放矢,

继而学生就可以“层次类别清晰,一个一个地去征服语文知识目标,就不会感觉语文知识混乱无从下手了。”

2.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1)每一堂课都设置一个切实可行的完成目标。(2)充分调动每一个同学学习语文的兴趣,发挥出自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互动教学中来,踊跃发言,展示自我。(4)积极完善文化墙建设,用名言警句,各种标语,时时处处渗透语文精神和大语文观在生活。(5)让学生自己讨论自己回答自己出卷自己批阅,放学生们为主体,推陈出新。(6)多方面不断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力,解放思维能力和重要的想象力。(7)阅读能力,兴趣和习惯,三把钥匙给学生们点亮“一盏明灯”。

3.注重学生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多年来,魏书生在班上开展的活动已然收到了成效。孩子们的阅读之风盛行,课外读物广为传诵;甚至班上学习成绩最差的孩子写的日记也达到了万字以上;建立起了完善的“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班务工作体制;计划,监督检查,反馈的各项工作都制定到了实处。[6]

三、魏书生的“大语文观”教学做法探究

我国传统的教育中特别注重身教的作用。孔子就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7]老师就是学生的一面镜子。为了磨练孩子们的意志,形成强健的体魄,魏书生带领孩子们一起晨跑,晨读,做俯卧撑,仰卧起坐。甚至有的学生从最开始只能做3个到每分钟能做100个,最多的能做130个,这里面谁说没有魏

书生的辛劳呢?学生通过写“道德长跑”来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初中三年下来要写30多万字;魏书生多年写的思想日记、工作日记、学习笔记有250多万字。更难以令人置信的是,魏书生将他的讲桌搬进了课堂,他在课堂最后面设置了自己的讲桌,和最后面的同学以及全班同学呆在一起,每天伏案办公,下课和同学们一起活动讲题钻研,将心紧紧地和学生贴到了一起。[8]

四、探索提高教学效益的语文教学法“六步课堂教学法”

他采用的“六步课堂教学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定向。即确定目标和重点。往往“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就是孩子们对于教材的状态,而魏书生将目录,知识点,甚至期末考试的复习重点和范围都告诉给了孩子们,告诉他们什么地方值得商榷,什么地方亟待加强,什么地方可以忽略,什么地方是重中之重,这样孩子们在上课时就一目了然了。

2.自学。由于每个学生有了重点和学习的目标,不知不觉学生的学习能力就得到了提高。

3.讨论。分为多个兴趣小组,最大限度地去开发每一个同学的自学能力和潜能,实在讨论不出来的问题才留给老师解答,有的放矢,一目了然。

4.答疑。教师根据每个同学们讨论和总结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的解答和完善拓展工作。

5.自我测验。测试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一个人出题全班答题,有的是一个组出题全班答题,更有别出心裁的是一个人出题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