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采棉栽培技术1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3
为实现机采棉优质、高产、高效,抓好播前准备、出全苗出壮苗、HI 间管理和收获四个生产环节。
首先,在棉花品种的筛选上应朝着高产、优质、生育期期与无霜期相宜、适合机采的棉花品种;第二,对现有的棉花栽培技术模式进一步更新与完善,与机采相适应\配套;第三,拓宽思路,探索适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新技术,为棉花生产取得新发展而努力。
1主要技术指标1.1三膜十二行播种机采用1.25m的地膜覆盖,边行采光面宽14cm。
1.2行距配置:三膜十二行单膜行距(10 + 66 + 10) cm,接行行距应控制在66±2cm,平均行距38cm。
应采用15穴的点种器(株距9.5cm,理论株数18467株)实行精量点种。
1.3三膜十二行播种机采用采用一膜一管,滴灌带置于两个中行的中间。
或一膜两管。
1.4产量结构:亩保苗株数1.65万株,亩收获株数1.5万株以上,单株果枝台数7〜8台,亩果枝台数10万台左右,亩铃数10万个,单铃重5g, 亩产450〜480kg。
2主要栽培技术2.1土地准备2.1.1秋收后秸秆还田:秸秆割茬高度5cm以下,秸秆粉碎长度为5〜6cm,做到到头到边,抛洒均匀,无集堆、无漏割现象。
2.1.2残膜回收:在秸秆粉碎还田前或后,用搂膜耙进行残膜回收;在播种前必须进行机械或人工捡拾残膜,减少残膜对土地的污染。
2.1.3全层施肥:每亩基施60-100公斤油饼+ 25公斤复合肥+ 5公斤硫酸钾+ 1~2公斤硫酸锌,为保证施肥质量必须做到不重不漏,施量准确,抛撒均匀,到头到边。
2.1.4秋季耕地平地作业:耕地作业:应达到〃深、齐、平、碎、严、净〃六字标准。
耕翻深度35cm, 应做到翻空均匀,覆盖严密,不重耕、不漏耕,地头地边整齐。
平地作业:达至广齐、平、碎〃,做到不重不漏,到头到边,地表平整, 无明显垄沟、土包和沟坑,无残草土堆。
2.1.5及时秋耕冬灌或者春灌,冬灌亩灌量100~180方,春灌亩灌量60~80方,做到灌水均匀,不重不漏。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与应用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到品种培育、栽培农艺、田间管理、残膜回收、化学脱叶催熟、机械采收、棉花清理加工等诸多环节。
一机采棉栽培技术及相关农艺措施(1)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机采、早熟、株型紧凑、结铃性强、吐絮快而集中、始果节高度≥18cm、含絮性好、抗倒伏、对脱叶剂敏感,要求种子经过精选、包衣、饱满、发芽率高。
(2)土地管理。
为最大限度地实现植棉机械化,应选排灌方便的有设施灌溉的土地,集中连片种植,便于管理和机械采收。
要求土地平整,墒度均匀,表土细碎,无残膜残茬。
(3)播种方式。
采用精良穴播机,基本实现了一穴一粒、不定苗、毛管铺设根据土质采用“一管四行”或“一管两行”模式。
行距配置为64~67cm+10cm。
(4)平衡施肥。
采用微机推荐平衡施肥,全层施肥。
确保植株生长稳健,不衰不旺,早熟、优质、高产。
(5)滴水施肥。
采用全程滴灌,苗期一般滴一次水,滴水量不宜过大,避免田间湿度过大影响机械采收以及棉铃发霉。
滴水施肥过程中要做好滴灌系统运行状况的检查工作,检查是否滴水流畅和滴水均匀,提高滴灌施肥质量,防止棉花受灾减产。
(6)防病治虫。
针对枯黄萎病,在对双斑萤叶甲、蚜虫和棉叶螨、棉铃虫等害虫的防治上,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生态调控为中心,坚持综合防治、点片控制和保护利用天敌的原则,将害虫控制在局部危害范围内,不宜大面积化学防治。
(7)脱叶剂的喷施。
通过对不同脱叶剂不同的用量和喷施时间进行的对比试验示范,脱吐隆的效果要优于脱落宝和脱清,脱叶率可达94%以上,喷施脱叶剂的最佳时间在9月初,要求田间吐絮率达到30%—40%,棉花上部棉桃铃期40-45天,喷后日均气温连续5—7天 20℃以上,每6672m用脱吐隆10ml+伴宝30ml+乙烯70g,采用高价喷雾器喷施。
(8)适时采收。
一般在脱叶后20天,田间脱叶率≥85%,吐絮率≥90%时进行机械采收。
根据测定,迪尔9970型采棉机和凯斯2555型采棉机平均工作效率为1.3—1.5 /hmh ,工作效率还有进一步提高的潜力。
机采棉高产栽培技术机采棉是一种靠机械收割和栽培的棉花品种。
相对于传统种植方式,机采棉具有高产、高效的特点。
本文将介绍机采棉的高产栽培技术。
一、合理选择品种机采棉栽培的首要步骤就是选择适合的品种。
合理选择品种是机采棉高产的关键。
一般而言,优质纤维、抗病虫害能力强、适应性广的品种会更适合机采棉栽培。
农民在选择品种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地理条件、生态环境、栽培技术水平等进行综合考虑。
二、合理施肥机采棉的高产离不开合理施肥。
施肥要根据棉花生长期不同阶段的特点来进行。
在种植前期,需要进行基础施肥,以提供棉花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在生长期,需要及时补充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以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
在开花期,需要增加磷的供应,以促进花芽分化和生长。
在结果期,需要增加钾的供应,以促进果实的发育和成熟。
施肥时应根据土壤养分状况进行适量施用,避免过量施肥。
三、科学灌溉机采棉需要通过科学的灌溉来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
灌溉要根据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来进行。
在种植初期,可以进行浅层灌溉,利用雨水和地下水来满足植物的水分需求。
在棉花生长期,可以采用滴灌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分的浪费。
灌溉时要控制水分的供应量,避免过度灌溉或干旱,保持土壤湿润度适中。
四、增施有机肥机采棉栽培中,增施有机肥对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作用。
有机肥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养分供应,促进微生物活动,改善土壤环境。
增施有机肥有助于提高土壤持水能力和保水保肥能力,提高棉花的抗逆性和产量。
五、科学控制病虫害机采棉栽培中,病虫害的防治是关键之一、首先,农民要注意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工作,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在选种时要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
另外,要做好田间管理,及时清理病虫害源,清除田头雜草。
如果发现病虫害,要及时施用农药进行防治,以免对农作物产生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机采棉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合理选择品种、合理施肥、科学灌溉、增施有机肥和科学控制病虫害。
只有综合运用这些技术手段,才能够实现机采棉的高产高效。
机采棉栽培技术
机械采棉是新疆棉花产业新的发展目标,积极研究和推广机采棉技术是确保昌吉市棉花生产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解决棉花收获劳动力紧缺问题,降低棉花劳动强度,节本增效,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加速实现昌吉市棉花生产机械化、现代化的战略措施。
为此,制定本栽培技术要点:
一棉花品种的选择
品种选择是机采棉的关键。
应选择抗枯、黄萎病、抗逆性强、始果枝高18-20厘米、早熟、结铃性强、集中、株型紧凑、吐絮集中、纤维品质好、成熟度好、不卡壳、抗倒伏的高产品种,目前较好的品种为新陆早48号(惠远710)。
二种子处理
要进行机械粒选或人工粒选,种子发芽率不低于85%,晒种3天后用卫福或五福克等农药拌种。
三选地和整地
1 选择的地块应是面积较大且连片的无埂条田。
2选择中等以上肥力的滴灌地,滴灌地无埂子和毛渠,机械行走采收更为平稳,从而提高采收质量和功效,实现节水、增效、降耗的目的。
3选择的地块必须于入冬前进行土地平整(最好用激光平地机整地),使其达到待播状态。
4土壤处理耙地前,用48%“氟乐灵”或“都尔”地表喷雾,然后进行耙地保墒。
四播种
1 播种方式
采用3膜12行或5膜20行,66+10厘米的行距配制,9.5-10厘米株距,理论株树1.8-1.9万株/亩。
播种量5-6千克,选用地膜125厘米宽幅比较合适。
2 播种时间
当5厘米露地土层,温度稳定在8摄氏度或膜内5厘米土层温度稳定在12摄氏度即可播种。
昌吉市一般4月15日至25日播种,对于干播湿出滴灌棉田,播完种子3天后滴水出苗。
3 播种质量
播行端直、接茬准确(不超过2厘米)、深浅一致(播深3厘米)下粒均匀,每穴2-3粒,空穴率小于2%,播种到边到头,达到齐苗壮苗。
要求出苗率95%以上。
五田间管理
1 辅助出苗
滴水出苗期,及时破除板结,人工辅助放苗,以利抓全苗,力争保苗
1.6万株/亩。
2 早定苗
一般一片真叶,时开始定苗,到2片真叶定苗结束,一穴一株,严禁留双苗。
3 早中耕
棉花出苗现行后,及时中耕1-2次,以提高地温,促苗早发。
4适时早防病虫害,实现棉田无病,无虫,无杂草。
5合理化调
机采棉第一果枝高度不低于18-20厘米。
针对机采棉采收要求,在化调中要掌握“前轻后重,少量多次”的原则,5叶期前一般不需要化调,从5叶期开始根据棉花的主茎的生长量进行目标化控,主茎的生长量苗期0.3-0.5厘米,蕾期0.8-1.0厘米,花铃期1.2-1.5厘米,超出这个范围就要适量化调。
正常情况下在现蕾、初花和盛花期每亩缩节胺用量分别为0.8克、2.0克和3.0克为宜。
打顶后用缩节胺12.-15克每亩进行定型化控。
保证棉花始果枝高度在18-22厘米之间。
节间长度6-7厘米,株高70-75厘米之间,有利于提高采收质量。
6灌溉方式
机采棉灌溉方式采用滴灌技术最为理想。
通过采用滴灌技术不仅能使整个棉田灌水均匀,节约用水,而且更有利于棉花的施肥和化控。
第一次滴灌在6月中下旬(蕾期),灌水定额每次15-20立方每亩。
7月份花铃期7-8天滴灌1次,每亩滴水定额20-25立方米,8月份铃期每10天滴一次,每亩滴水定额15-20立方米,8月底至9月上旬滴最后一水,每亩滴水定额10-12立方米。
全生育期滴水10-12次,每亩滴水量260-300立方米。
7平衡施肥
机采棉田于秋冬翻时进行全层施肥,每亩施二铵20公斤或有机复合肥35公斤,满足棉花对磷肥的需要。
棉花生育期实行随水施肥。
坚持“前轻,中重,后补”的原则。
滴肥于第二次滴水开始,停水前1次结束,一水一肥,每亩滴施专用肥25-30公斤,尿素3-5公斤。
或者滴施尿素25-30公斤,磷酸二氢钾5公斤(每次1公斤)。
全生育期施标肥130个左右,其中标氮为85个,标磷为45个,氮磷比为1:0.4。
8 打顶整枝
7月5日前,坚持“枝到不等时”的打顶原则,每亩株数达1.3万株以上的棉田,单株留果枝8台左右,每亩株数在1.5万株以上的棉田,单株留果枝7台,确保每亩果枝数达到10-12万台即可打顶。
7月5日后坚持“时到不等枝”的原则,7月10日前结束打顶工作。
打顶过早,顶端优势下降,影响上部成铃及铃重;打顶过,晚,上部铃期不够,落叶效果差,对产量品质影响大,因此一般打顶在7月5日-10日内完成较好。
打顶后自然高度控制在70-75厘米,以利机采。
整枝大行封行较重,棉田郁闭的可在7月底-8月上旬及时组织劳力打老叶、剪空枝、抹赘芽,以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早熟。
六脱叶催熟
脱叶催熟的喷施必须在采收前18-25天进行。
1 最佳脱叶时间
气温喷施脱叶剂的最佳温度是:喷药后连续5-7天平均气温18-20摄氏度,不能有12℃以下的低温过程,否则会影响脱落催熟的效果。
一般为9月上旬。
最佳施药期:上部铃期40-45天。
吐絮率棉花自然吐絮率达到30-40%(2铃/株)左右时,喷施脱叶剂为宜。
2 用药量
基本原则正常棉田适量偏少,过旺棉田适量偏多;早熟品种适量偏少,较晚熟品种适量偏多;喷期早的适量偏少,喷期晚的适量偏多;高密度棉田可适量偏多。
最佳施药量每亩用脱吐隆8-10克+伴宝30-50克+乙烯利80克,或
者脱落宝30—40克+乙烯利80-100克。
若喷脱叶剂后6小时下雨需及时补喷药。
喷药要均匀一致,上下部叶子都能着药,保证脱叶率达85%以上,每亩用水不少于30公斤。
喷雾器以机引风送式喷雾效果最好,风力大,雾滴小,附着均匀。
喷雾最好在清晨相对湿度较高时进行,在每个拖拉机轮胎前装分禾器为好。
七采收
1 采收前的准备
对田边地角难以采收但必须通过的地段进行人工采收。
平整、填平条田的毛渠,田埂。
地中出地桩必须全部御除,并且将所挖的坑填平踏实。
彻底清除田间的残膜、残杂和滴管带,达到田内无残膜、残带和杂物。
必须人工先拾出地两端15米的地头,要求将地头棉杆砍除,棉杆茬不高于2厘米,并清除摆放到地头外,将地头处理平整,便于采棉机及拉运棉花机车运行。
确定进出条田的路线,查看通往被采收条田的道路、桥梁,宽度不小于6米,机器通过高度不小于4.5米。
2 采收
采收时间一般在脱叶后20天,田间脱叶率85%、吐絮率95%时进行机械采收。
为降低棉花含水率,规定采棉机每天上午十一点开采,晚上九点停采,或手感无潮湿进行采收。
采收质量标准要求采收率达93%以上,合理制定行走路线,以减少撞落损失。
总损失率不超过7%,含杂率≯12%,含水率≯10%。
昌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012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