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传统体育养生学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363.00 KB
- 文档页数:31
《传统体育养生学》课程教学大纲
《传统体育养生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定义:传统体育养生学是一门研究我国传统体育养生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二)编写依据:本教学大纲是依据教学概览《武汉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
科教学计划》而编写的。
(三)目的任务:了解体育养生学的发展状况和未来的态势,掌握传统体育养生学
的基础理论和养生方法,理解传统体育养生的机理及其作用。
(四)课程编号:B00024。
(五)学时数和学分:54学时,3学分。
三、教学内容与知识点
绪论
知识点:课程的概念、学习的目的,及其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传统体育养生学的发展简史
知识点:传统体育养生的萌芽、形成和发展完善过程。
第二章传统体育养生学的基础理论
知识点:阴阳五行学说,精气神论,天人相应论,形神合一论,经络论。
第三章传统体育养生学的特点及分类
知识点:主要特点,几种分类。
第四章传统体育养生学的基本法则
知识点:传统体育养生术练功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要领和原则。
第五章传统体育养生方法
知识点:几种传统体育养生术的历史、动作特点、练习方法、功能作用。
1。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是指中国古代从事体育运动来维护身体健康、增强体质的一门学科。
它是中华民族丰富的体育文化遗产和健康文化智慧,包含了体育运动、饮食、药膳、按摩、气功等多种方式,旨在通过体育运动来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目的。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阐述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的内涵和应用。
一、体育运动体育运动是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的主要内容之一。
在中国,古代就有很多的“道教”、“佛教”、“武术”等学问在探究人体运动对于身心健康的作用。
例如,太极拳门派有太极、太极剑、太极扇、太极拂尘、太极推手等多种运动方式,这些运动都强调身体的动静结合,内外相连,强调在稳定的环境中,内部精神世界与外部环境彼此较为协调的健康体位。
在太极拳运动过程中,要带着宁静的心态,慢慢地调节心率和呼吸,达到缓解疲劳、增加身体柔韧性、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等多种效果,从而使身体得到充分的锻炼,促进身体健康。
另外,养生学里还有很多其他的运动方式,如踢毽子、打太极球、跳功夫舞、叠杯子等等,都是根据古代民间传统文化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运动方式。
不同的运动方式有其各自的特点,但都具有促进身体健康、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二、饮食护身作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饮食的重要性也是无可替代的。
饮食护身是通过食物的摄入和控制对人体的健康和免疫力进行有效的维护和提升。
古代医药中有很多养身膳食和药膳,如五谷养脏汤、五色茄子羹、鱼汤羹等等,都是在不同方向上强调食物的营养价值和接纳性。
除此之外,控制盐分和饮食讲究合理搭配,也是根据饮食妙趣悠长的传统文化而形成的一种养生保健的方法。
三、按摩艾灸按摩艾灸在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中也是不可或缺的。
按摩、艾灸,都是针对皮肤、经脉、筋骨、肌肉、淋巴等多个方面的特殊手段。
例如,太极功法中常被用来帮助排泄体内毒素、调节脏腑和气血等。
除夕吸附穴、梁丹灸等,也是普遍常见的中医疗法。
在最近的研究中,艾灸被发现有抵制病毒、提高免疫力、消除疲劳、调节身心状态等大量的好处。
传统体育养生学复习题中国传统养生学概述一、名词解释1、天人合一2、行气术3、导引术4、养生5、中国传统养生学二、思考题1、中国传统养生学的概念就是什么?2、中国传统养生学有哪些主要特点?3、中国传统养生学思想主要包括那些内容?4、“我命在我,不在爱天”反映出了中国传统养生学什么思想特点5、中国传统养生学包括哪些主要的养生方法?第一章传统养生学概述一、名词解释1、静功2、动功3、武术二、简答题1、传统体育养生学的内容?2、传统体育养生学的分类?3、传统体育养生的功能?三、思考题1、传统体育养生就是一门怎样的学科/它与一般的体育运动有什么区别?2、传统体育养生包括哪些主要内容?3、试述长期进行传统体育养生项目的锻炼,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哪些作用第二章传统体育养生学的历史渊源一、思考题1、古代养生活动的发端与哪些因素有关?2、“动以养生”与“静以养生”学派就是什么时候形成的?、3、古代医家、道家、汝家、神仙家对养生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4、简述早期的道教的养生理论与方法5、传统体育养生的兴盛在什么时期?有何特点?6、新中国成立后健身气功取得了哪些进展?第四章传统体育养生的理论基础一、简答题1、什么就是“天人合一”的整体观?2、阴阳学说包括的基本内容?3、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4、以人体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系统”简述各系统的传统体育的养生机理,5、脏腑学说在传统体育养生中的应用有哪些?6、为什么说精、气、神学说就是传统体育养生之本?二、思考题1、联系人体试述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的基本观点与认识人体的方法,2、联系传统体育养生法,试述脏腑学说,经络学说与精气神学说的基本观点,3、联系传统体育养生实践,试述传统体育养生的基本理论第五章传统体育养生学与现代科学一、简答题1、传统体育养生的生理效应有哪些?2、养生心理思想有哪些?3、传统体育养生的社会作用。
二、思考题1、用生理学知识分析传统体育养生的基本特征。
传统体育养生学练习题第一章中国传统养生学概述名词解释:1、养生:2、行气术:3、导引术:4、天人合一:5、中国传统养生学:选择题:1、中国传统养生术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强调道德的自我约束和心理修炼,其实质反映出()趋向特点。
A.天人合一与整体把握思想B.动静适宜于形神统一思想C.内倾思维与反观自心思想D.重人贵生与积极主动思想2、()是生命之根、生命之源,人的形体精神都由这一根本要素所决定和支配。
A.营气B.元气C.真气D.精气3、“我命在我,不在天”这一划时代的养生观念,它充分反映出中国传统养生学()。
A.重人贵生与积极主动思想B.动静适宜于形神统一思想C.内倾思维与反观自心思想D.气一元论思想判断题:1、反观自心、注重内在体验、强调发展人的内脏器官的功能,这种养生方式体现的思想是重人贵生与积极主动思想。
()2、重视精神与形体的同步炼养和发展,并相互促进,反映的是形神统一思想。
()3、导引术,是一种以呼吸促进内在气血运动为主的养生方式。
()简答题:1、中国传统养生学思想主要包括哪些内容?2、中国传统养生学包括哪些主要的养生方法?第二章传统体育养生概述名词解释:1、静功;2、动功:3、保健功:4、五禽戏:选择题:1、()这一术语,最早见于先秦典籍《庄子.刻意》中:“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
”A.行气B.静功C.导引D.内功2、下面属于以外练为主的动功的是()A.五禽戏B.易筋经C.八段锦D.太极导引判断题:1、“导引”偏重人体对气的锻炼,以引气为主,具有宣导气血的作用。
()2、动功与静功是相对而言的,它通过练功者肢体运动的不断变化,意气相随,起到体内气血畅通、疏通活络的作用。
()3、五禽戏相传为华佗所创,五禽指的是虎、鹿、熊、马、鸟。
()4、腹式呼吸是指吸气的时候肚子鼓起来,吐气的时候肚子凹进去。
()5、按摩法在古代归属于导引,而现在的按摩法,多为他人按摩,故逐渐从导引术中分离而成为独立的医学分科。
传统体育养生与健康一、传统体育养生的概念传统体育养生是中国古代的养生学说与强身健体的锻炼方法相结合的宝贵民族文化遗产。
它依靠人体自身的能力,通过姿势的调整,呼吸的锻炼,意念的运用,来调节和增强人体各部分机能,起到防病、治病、益智、延年的作用。
它属于人体科学的范畴。
传统体育养生历史悠久,包含着许多极为精湛的实践和理论。
几千年来,它对中华民族的整个思想文化──包括哲学思想、宗教思想,乃至身心修养、中医理论等,都有着许多方面的融摄。
二、传统体育养生的内容传统体育养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因此内容十分丰富,主要有导引和武术两部分。
此节就导引部分做重点介绍。
导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劳动中,在与疾病和衰老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和创造的一项自我身心锻炼的方法和理论。
它通过姿势调整,呼吸锻炼,意念运用等方法,诱导和启发人体内在潜力,增强人体各部分机能以及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导引功法流派繁多,内容丰富,按照导引锻炼三要素:调身、调息、调心,基本可分成三大类:以调心、调息为主,身体姿势处于相对安静状态,不断加强意念对自身的控制能力来养生治病的,归为静功;以调身、调息为主,增强身体姿势变化对气机运行的影响,通过姿势和呼吸的调整来养生治病的,归为动功;运用自身按摩、拍击等锻炼方法,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增进健康的,归为保健功。
三、传统体育养生的特点(一)可防病治病养生,又称摄生,就是“治未病”。
旨在通过调养精神和形体,来增强体质,治疗疾病,保持健康,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人的健康状况,疾病的发生与否,取决于人体正气的盛衰。
传统体育养生通过姿势调整,呼吸锻炼,心神修养,来疏通经络,畅通气血,协调脏腑,平衡阴阳,起到培育元气,扶植正气的作用,达到抵御外邪,祛病强身的目的。
致病因素中存在情感的因素,即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在一般情况下,大多属于生理活动的范围,不足以致病。
但是,长期的精神刺激,或突然遭受到剧烈的精神创伤,超过生理活动所能调节的范围,就会引起体内的阴阳、气血、脏腑的功能失调而发生疾病。
传统体育养生学Ⅱ课程教学大纲Longevous Theor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课程编号:1012103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社会体育专业先修课程:无后续课程:无总学分:2学分其中实验学分:0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为迎合养生广大的市场需要,培育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适应市场需要的能力外,更能启发学生们热爱中华文化的爱国主义情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们基础掌握传统体育养生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为今后从事养生保健功法的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要求上,主要有①掌握传统体育养生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②掌握传统体育养生学的理论与基本方法。
③掌握有关养生的生命机制。
④开拓思路,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第一章传统体育养生学概述(4学时)第一节传统体育养生的概念养生、体育的概念辨析;什么是传统体育养生?养生、健身、强身、保健等用词的差异;体育的意涵,气功、武术属于体育吗?第二节传统体育养生方法概述介绍传统体育养生的主要内容有二,其一,直接价值为养生-气功类,其二,附带价值为养生-武术类。
并附带介绍非体育的中华养生方法。
第二章传统体育养生学的生命机制探索(12学时)第一节传统体育养生学的哲学基础介绍“有无层层编码”与“层层交互作用”的宇宙事物构成哲学观。
并进而提出,宇宙事物构成的理论假说,奠定养生理论的哲学基础。
特别明确唯物与唯心之辩;时空的本质;物质、能量和信息三者的本质。
学习思考生命之构成为何?第二节中国传统哲学观点介绍介绍阴阳、五行的概念及相应的养生观点。
第三节生命之本质与机制引导学生探索生命之本质意涵;生命之软、硬件结构机制及生命之构成与现象特徵。
应用“有无层层编码”,与“层编交互作用”的哲学理论,深入探索生命之本质与机制,透彻了解生命为何物?学习思考生命与无生命的本质差异。
第四节人体的生命机制引导学生从中西医的观点,探索人体生命机制之基本特徵与构成,相应的控制原理和运行机制。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项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中国传统体育养生项目长久以来一直是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传统体育养生项目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而且在促进身体健康、增强体质、调养气血、提升心理素质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项目从古代至今,在庙会、民间聚会、家庭传承等多种场合中得到广泛传承和普及,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体育养生项目,是指通过一系列具有运动性质的活动来保持身体健康、增强体质、调整身心状态和延缓衰老的一种方法。
传统体育养生项目的特点在于它们融合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医养生理论和民间传统技艺,通过特定的动作、呼吸法和配合内外力的技巧来达到养生目的。
这些项目包括太极拳、气功、八段锦、五禽戏、武术等,每一项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养生效果。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项目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注重身心的统一,强调内外兼修,追求健康的内在力量和身体的和谐发展。
这些项目通过舒缓呼吸、柔软身体、调节内外力的方法,使身体各部位得到合理的放松和活动,促进了全身的血液循环和气血流通,增强了肌肉的柔韧性和身体的协调性。
同时,传统体育养生项目也注重养生者心态的调整和修养,通过专注和静心的练习,提升了心理素质和情绪调节能力,使人们能够更好地抵抗各种身体和心理压力。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体育养生项目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是一种宝贵的健康财富。
它们通过特定的动作和技巧,达到了身体健康、心理修养的双重目的。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和追求的增加,传统体育养生项目的研究和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这些传统项目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为我们的健康和幸福作出更大的贡献。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中国传统体育养生项目展开阐述。
文章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内容如下:1. 引言部分引言部分首先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项目进行概述,介绍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传统体育养生》(专修)课程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定义:《传统体育养生》是一门传授武术套路和传统体育养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具有从事专项教学、训练、裁判以及指导群众养生健身能力,和崇武、尚德的课程,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传统养生方向的专修课程。
(二)编写依据:本教学大纲是依据《武汉体育学院教学概览》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2009年9月修订)编写的。
(三)目的任务:1.培养学生正确把握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培养学生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
2.理论要求:掌握武术套路与传统养生方法的基本理论。
3.技术要求:重点掌握竞赛套路和有代表性的传统武术套路,了解不同拳种的技术特点和风格;掌握气功“三调”、四种健身气功功法及传统气功功法等。
4.教学训练等要求:应具有从事武术与传统体育养生的教学、训练、竞赛、裁判、管理能力。
裁判要求:达到武术套路二级裁判水平;健身气功五段位。
5.科研等要求:了解科研方法和步骤,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查阅、收集信息资料,独立完成毕业论文,并具有相应的自学能力。
(四)课程类别:040205C05。
(五)学时与学分:648学时,27学分。
二、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三、教学内容与知识点(一)武术套路内容与知识点一)理论课教学内容第一章武术运动概述第一节武术的概念知识点:武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武术定义第二节武术的特点和作用知识点:武术的三个特点、武术的价值功能第三节武术的内容与分类知识点:运动形式的分类、套路练习形式分类、拳术、器械的名词解释和运动特点第二章武术套路的教学与训练第一节套路教学的原则和特点知识点:武术教学的一般规律、武术教学的基本特点第二节套路教学的阶段与教学步骤知识点:阶段的划分、套路动作的组成和动作要素、教学步骤实施和主要任务第三节教学方法的运用知识点:语言法、直观法的作用和内容;练习法及其主要形式;完整与分解教学区别点和内在联系;纠正错误动作的方法和步骤第四节儿童、青少年武术训练与训练的基本方向知识点:基本方向的意义、训练计划的主要内容、训练阶段的划分第五节套路训练的组织与实施知识点:训练的组织形式和内容、训练的要求和方法第六节心理训练在武术运动中的运用知识点:心理训练概念、心理训练的任务、竞赛心理训练调节和控制的主要方法第七节刀、枪、剑、棍的技法知识点:刀、枪、剑、棍的形成与发展、棍的各种称谓和种类;刀、枪、剑、棍术的特点、方法、棍术技法的基本要点第三章武术套路编创与图解知识第一节创编套路的基本要求知识点:套路的组成、创编的原则第二节创编的程序和方法知识点:创编的步骤、创编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三节武术技术图解的一般方法知识点:图解概念;一般方法的内容第四节武术技术图解的学习方法知识点:看图学练和速记的方法和步骤第四章武术套路竞赛的组织与裁判。
传统体育养生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定义传统体育养生学是在中国传统养生理论指导下,通过一定的身体姿势或动作,进行自我调息、调心的内练,以求健康身心,延年益寿的一门学科。
(二)编写依据本大纲是根据“成都体育学院武术系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学计划”提出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而制订的。
(三)目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传统体育养生的源流和基本理论,以及传统养生的基本功法(即实践部分包括养生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站桩功等),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提高其技术技能。
培养学生对传统养生功法学习和鉴别能力,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时数:36学时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一)总学时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二)理论课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三)技术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表(一)理论课第一章传统体育养生概述知识点:主要讲述了内功养生是一门独特的科学,以及内功养生的内容与分类、特点和作用等。
第一节内功养生的内容与分类知识点:内功养生的形式多种多样,其内容广泛,功法众多。
主要介绍富了有代表性的导引、吐纳。
静坐、站桩行功、卧功和内丹功、武术内功等。
第二节内功养生的特点和作用知识点:内功养生术具有独特的形态特征和功能价值,如自我修练、内练为主和意念引导等特点,及养正祛邪强身健体、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提高自我调节能力等作用。
第二章传统养生的历史渊源知识点:主要介绍了古代养生的发端、养生理论与方法的初步形成、古代内练养生术的发展及古代养生学与炼养术的繁荣等。
第三章中国传统养生思想模式知识点:中国古代养生思想和养生理论模式,是在中国古代文化母体中孕育出来的,它同古代思维模式和哲学观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并受到道家、儒家、医家等各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重人贵生”“元气论”“天人合一整体观”“心身统一的生命观”“形神共养,性命双修”“动静适宜”的中国传统养生思想。
第四章传统养生基本理论知识点:中国传统养生学经过千百年来的实践,逐步形成系统而完整的理论体系。
《传统体育养生》(专修)课程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定义:《传统体育养生》是一门传授武术套路和传统体育养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具有从事专项教学、训练、裁判以及指导群众养生健身能力,和崇武、尚德的课程,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传统养生方向的专修课程。
(二)编写依据:本教学大纲是依据《武汉体育学院教学概览》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2009年9月修订)编写的。
(三)目的任务:1.培养学生正确把握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培养学生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
2.理论要求:掌握武术套路与传统养生方法的基本理论。
3.技术要求:重点掌握竞赛套路和有代表性的传统武术套路,了解不同拳种的技术特点和风格;掌握气功“三调”、四种健身气功功法及传统气功功法等。
4.教学训练等要求:应具有从事武术与传统体育养生的教学、训练、竞赛、裁判、管理能力。
裁判要求:达到武术套路二级裁判水平;健身气功五段位。
5.科研等要求:了解科研方法和步骤,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查阅、收集信息资料,独立完成毕业论文,并具有相应的自学能力。
(四)课程类别:040205C05。
(五)学时与学分:648学时,27学分。
二、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三、教学内容与知识点(一)武术套路内容与知识点一)理论课教学内容第一章武术运动概述第一节武术的概念知识点:武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武术定义第二节武术的特点和作用知识点:武术的三个特点、武术的价值功能第三节武术的内容与分类知识点:运动形式的分类、套路练习形式分类、拳术、器械的名词解释和运动特点第二章武术套路的教学与训练第一节套路教学的原则和特点知识点:武术教学的一般规律、武术教学的基本特点第二节套路教学的阶段与教学步骤知识点:阶段的划分、套路动作的组成和动作要素、教学步骤实施和主要任务第三节教学方法的运用知识点:语言法、直观法的作用和内容;练习法及其主要形式;完整与分解教学区别点和内在联系;纠正错误动作的方法和步骤第四节儿童、青少年武术训练与训练的基本方向知识点:基本方向的意义、训练计划的主要内容、训练阶段的划分第五节套路训练的组织与实施知识点:训练的组织形式和内容、训练的要求和方法第六节心理训练在武术运动中的运用知识点:心理训练概念、心理训练的任务、竞赛心理训练调节和控制的主要方法第七节刀、枪、剑、棍的技法知识点:刀、枪、剑、棍的形成与发展、棍的各种称谓和种类;刀、枪、剑、棍术的特点、方法、棍术技法的基本要点第三章武术套路编创与图解知识第一节创编套路的基本要求知识点:套路的组成、创编的原则第二节创编的程序和方法知识点:创编的步骤、创编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三节武术技术图解的一般方法知识点:图解概念;一般方法的内容第四节武术技术图解的学习方法知识点:看图学练和速记的方法和步骤第四章武术套路竞赛的组织与裁判。
传统体育养生包含哪些内容传统体育养生是指通过传统的体育运动方式来保持健康和增强体质。
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对健康和养生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传统体育养生作为一种古老而有效的养生方式,备受人们关注。
那么,传统体育养生到底包含哪些内容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首先,传统体育养生包含传统功夫。
传统功夫是中国传统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咏春拳等多种拳术。
这些传统功夫运动以舒缓的动作、深层次的呼吸和融合了哲学思想的内涵而闻名,它们能够帮助人们调整身心状态,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对于缓解压力和改善睡眠质量也有很好的效果。
其次,传统体育养生包含传统武术。
传统武术是中国悠久文化的瑰宝,它包括剑术、刀术、枪术、棍术等多种武术形式。
传统武术不仅是一种优秀的自我防护技能,更是一种优秀的体育锻炼方式。
通过学习传统武术,可以有效锻炼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增强体质,提高灵敏度和协调性,对于改善身体素质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有着显著的效果。
此外,传统体育养生还包含传统民间体育。
传统民间体育是指一些源自民间的传统体育活动,如踢毽子、跳大绳、打陀螺等。
这些活动简单易学,不受场地和器材的限制,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进行。
这些传统民间体育活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锻炼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对于改善身体素质和增强体魄有着积极的作用。
最后,传统体育养生也包含传统体育保健方法。
传统体育保健方法是指一些传统的养生保健方式,如按摩、针灸、拔罐、刮痧等。
这些传统体育保健方法通过调理经络、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筋骨,对于缓解疲劳、改善睡眠、增强免疫力有着显著的效果。
综上所述,传统体育养生包含传统功夫、传统武术、传统民间体育和传统体育保健方法等多个方面。
这些传统体育养生方式不仅有助于增强体质,改善身体素质,还能够帮助人们缓解压力,保持健康。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传统体育养生,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享受其中的乐趣,提升自己的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