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战略预警雷达正式列装

中国战略预警雷达正式列装

中国战略预警雷达正式列装
中国战略预警雷达正式列装

中国战略预警雷达正式列装

近日,中国一家致力于研究新型、高端雷达装备的研究所对外披露,由该所研制的中国首部某重要雷达装备胜利交装。从相关报道判断,该雷达或已交付解放军空军使用。

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又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电科14所”)在其官方新媒体平台发布消息称,2016年9月27日,由中国电科14所研制的中国首部某重要雷达装备授装接装仪式胜利举行。

报道还称,该雷达自竞标成功后,14所经过方案论证与关键技术攻关、工程研制、阵地安装联试、设计定型试验、装备试运行等重要阶段,历时数载,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性能领先的尖端雷达装备,并正式列装部队。

报道强调,该雷达的正式交装是某领域装备体系建设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有观察认为,根据14所报道中所配的图片背景及人员着装分析,该雷达极有可能为中国空军的陆基远程相控阵预警雷达。

中国电科14所的这篇报道还透露,近年来,中国在中国东北、西南、东南和西北先后建设了一系列新型陆基大型战略预警相控阵雷达,构成中国战略预警和反导系统,这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反导系统。新型陆基大型战略预警相控阵雷达主要担任中国未来远程防空、反导、空间目标监测等任务。

据猜测,中国新型陆基预警雷达总体性能与美军最新服役的AN FPS-132“铺路爪”远程预警雷达相当,有西方专家推测,其探测距离可达5,500公里。

据悉,陆基战略预警雷达在现代战略预警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导弹预警系统中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甚至决定着整个导弹防御系统的成败。在导弹防御系统中,战略预警雷达可独自或者根据预警卫星提供的信息,确定来袭导弹的威胁,包括发射点、弹着点、空间位置和速度信息等,并进一步指示防御系统根据战略预警雷达提供的飞行弹道数据进行导弹拦截。

虽然陆基战略预警雷达同样具备探测普通飞机、巡航导弹和战术弹道导弹的能力,但其真正的目标是各种类型的中远程弹道导弹以及各种航天器。比如在平时,这种雷达可以长期监视一些国家的导弹试射和航天发射活动,从而评估其武器的性能、获取相关的信息,在战时则承担着探测敌方来袭战略导弹的重任。

大陆微信公号“迷彩派”刊文称,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多次公开过反导技术试验的相关消息,而导弹技术和战略预警雷达二者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一个国家如果能够研发各类先进导弹,那么其陆基战略预警雷达技术的发展肯定也会不断进步,因此14所发布的这则消息并不值得奇怪。

有专家表示,冷战期间,核阴云笼罩地球,美、苏两国在弹道导弹预警和拦截体系建设发展上可谓是超额投入。冷战结束后,美、俄也都没有放松新型相控阵战略预警雷达的研制工作,可见这些雷达在国家战略预警体系中的极端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之下,为抢占军事领域的战略制高点,争取军事战略主动,中国必然会积极发展和建设完善的战略预警体系。

中国民航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推进大类招生新增两个本科专业 大类招生新增专业 中国民航大学2020年在航空工程学院实施大类招生,包含5个本科专业: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工业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2020年新增材料科学与工程、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两个本科招生专业,分别设立在航 空工程学院、通用航空学院。 学校排名参考建议 从近三年的情况来看,理工科最低分位次基本上是在15,000~16,000名左右就可以进档,所有本科专业的平均分位置大概是在 14,000名左右。最高分平均是在 5000~6000位左右这么一个范围。由于今年实施新高考改革,基本上计算位置可能是要靠文理科相加这种方式去衡量参考,我个人认为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依据,只要你的位置达到了往年学校的文理科位次之和,我认为还是非常有希望的。尤其是对于理科生而言,希望更大,建议参考往年的最低分位次大胆报考。 录取规则 按照2019年章程录取规则:分数优先遵循志愿,按投档成绩排序,无专业极差,原则上进档考生服从专业调剂不退档,预计2020年不会发生太大变化。 毕业生平均月薪进 全国高校百强 毕业生行业内就业超过85%,北京作为国内航空运输排名第一的城市,我校北京生源远不能满足旺盛需求,因此北京考生报考我校具有极大优势,回京工作单位主要包括首都机场、各类航空企业总部及分公司,各类空管局、民航科研院所等。 工科实验班在北京招生吗? 这个工科试验班是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高考直招的专业,但从往年来看一直没有在北京招生。在别的省这个专业基本上要在一本线上至少60-70分以上。2020的计划编制还没有开始, 大家还是可以期待一下。 每年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的招生大概是在110人左右。通过高考招生,也就是工科试验班的方式可能招到70-80%,剩下的通过入校二次选拔的方式补充进来,按照高考分数设定一个 标准。 民航大学偏信息类 有什么专业?

中国机载雷达轨迹

在我国的雷达界,很早就形成了自力更生的传统。从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就开始自主研制雷达,当时很多人没见过雷达,更不知道该怎么做。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目前我国已发展为既是雷达大国,也是雷达强国。每年例行举办的系列国际雷达会议,我国是与美国、英国、法国和澳大利亚并列的5个轮流主办国之一。在三坐标雷达、低空雷达、机载预警雷达、数字阵列雷达、相控阵雷达和精密跟踪雷达等领域都迈入了国际先进行列。亲爱的读者,如果你不太看得上我国的雷达技术水平包括机载雷达技术水平,我愿做一个国产雷达荣誉的捍卫者,跳出来与你争论一番。 先解决有无问题 20世纪50年代中国战斗机机载雷达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我国的战斗机是仿制苏联的型号,所以,机载雷达也以仿制苏联战斗机机载雷达为主。这一时期,机载雷达的加装,主要是满足夜间飞行员目视能力下降情况下的国土防空作战需要。 我国随苏联米格-17和米格-19战斗机引进的机载雷达系统,最早都是测距器,只能测量目标距雷达的距离(速度也可由距离与时间的比值算出),不能测量目标的方位和高度,作用距离不超过两千米。歼5和歼6飞机先是采用装备米格-15、米格-17和米格-19飞机上的срд-1/1m及其改进型测距器,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装备рп-1/5型及其改进型雷达,对图-4飞机的作用距离也不超过10千米。此时,雷达技术开始采用圆锥扫描体制和普通脉冲方式。受到雷达系统本身技术性能差和载机空间不足的限制,我国早期夜间战斗机上使用的机载雷达存在有效作用距离短、抗杂波和干扰能力弱、低空探测效果差、可靠性不高和缺乏配套机载武器的问题,并不能完全满足我军战斗机部队执行国土防空作战的需求。但这一时期,世界先进国家的雷达水平也不过尔尔。从实际使用来看,我国装备的苏制机载雷达的夜间战斗机,在拦截国民党军夜间低空侦察机的作战行动中,实战效果有限,在受到敌方飞机施放电子干扰和地面背景杂波影响的情况下,常常不能正确判定目标。可以说,此时的机载雷达,只能说是对目视能力的一定补偿,暂时解决了我军机载雷达的有无问题。 落差渐大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外机载雷达技术在这个时期是迅速提高阶段,单脉冲技术、脉冲压缩技术已经成熟并在机载雷达上使用,脉冲多普勒技术则开始进入装备的试生产,而相控阵技术也已经起步。由于中苏关系变化,一时间中国机载雷达科研和生产单位失去了外来的技术支持,在加上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机载火控雷达的发展速度变慢。我国的机载雷达技术在艰难中继续前行。 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开始研制歼7飞机。最早的机型歼7i采用苏联срд-5a/5mk 型雷达测距器的国产型cl-2,作用距离有3千米和8千米两档;歼7系列的最早出口型歼7a 和此后的国内型号歼7ii则都采用国产的222型测距器。 1966年3月,为满足强5攻击机的使用需要,我国在对国外样机进行测绘和研制工作的基础上,1970年夏试制完成两部样机,1976年完成各项空中试验并转入小批生产,陆续装备强5飞机,雷达型号为317。1974至1976年,将317雷达小型化并研制出两部样机,命名为317甲型。1979年完成空中试验,但未定型生产。317型雷达长期装备强5飞机,为我国近海对海对面防卫发挥了突出作用。它采用单脉冲体制,具有空空上视搜索与跟踪功能,不具备下视能力;但具备地形测绘、等高面测绘、地形回避和空地测距等多种功能。 几乎与此同时,我国开始研发歼8战机,这是我国20世纪60年代中期战斗机研制项目中最重要的型号。为了提高歼8战斗机的战术性能和全天候作战能力,国内也开始研制与之

中国民航大学 简明空气动力学

一、 填空题(每空0.5分) 1. 绝热指数k (或γ)与气体 种类 有关,也和气体 温度 有关。 2. 静止的真实流体,作用在其上的表面力有 法向力 ,运动的理想流体,作用在其 上的表面力有 法向力 ;运动的真实流体,表面力有 法向力和切向力 。 3. 低速定常理想流体的贝努利方程(沿流线)为 c o n s t V p =+ 221ρ ,式中 P 称为静压, 22 1V ρ 称为动压。速度为0的点称为 驻点 。 4. 马赫角φ的计算公式为SIN φ= a/V 或1/M ,M 越大,马赫锥越 细长 。 5. 翼弦和无穷远来流速度的夹角称为 攻角或迎角 。 6. 在相同攻角下,增加翼型的弯度,升力系数 增大 ,因为弯度增大,上翼面流速 加 快 ,压强 减小 ,使升力 增加 。 7. 三维机翼在产生升力时伴随产生的阻力叫 诱导阻力 ,升力越大,它越 大 ,展弦 比越大,它越 小 。 8. 飞机作俯仰操纵时使用 升降舵 来实现,飞机作滚转操纵时使用 副翼 来实现。 9. 飞机以等表速爬升时,随着高度的增加,真空速将 不断增大 。 10. QNH 是为使高度表在跑道道面指示机场 标高 的高度表的零点拨正值 。 11. 理想的绝热过程是指一定量的气体在状态变化时和外界 无传热 ,气体内部 互不传 热 的状态变化过程。 12. 音速是 微弱扰动 的传播速度。 13. 超音速气流流过内折壁面时,经过多次折转偏转θ角要比一次偏转θ角 好 ,熵增加 得 少 ,总压损失 小 。 14. 研究飞机的侧向动稳定性时,扰动消失后飞机的运动模态分为 滚转模态 、 飘摆模态 和 盘旋下降模态 。 15. 在理想绕流时,作用在翼型上的气动力的合力垂直于 无穷远来流速度 ,翼型只产 生 升力 而不产生 阻力 ,而粘性流体流经翼型表面时,不仅产生 升力 ,而且产生 阻力 。 16. 飞机的展弦比λ越大,升力线斜率L C α 越大 ,在相同迎角下的升力系数 越 大 。 17. 完全气体指 忽略分子本身体积 及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的气体。 18. 作用在流体上的力包括 质量力 和 表面力 。 19. 在流动中流体微团的 密度 保持不变的流动称为不可压流。 20. 容易压缩的流体中的音速比不易压缩的流体的音速要 小 。 21. 理想超音速气流流过一个二维的外钝角,会在角顶产生一束 膨胀波 ,流过一个二 维的内折面,当折角不大时,会在折点处产生一道平面 斜激波 。 22. 对于给定的来流马赫数,壁面内折角θ越大,产生的斜激波的激波斜角越大,但有一个 θ最大值,当壁面内折角θ大于它时,产生的是 曲面 激波。 23. 低速飞机使用的翼型一般比较 厚 ,最厚处靠 前 ,高速飞机使用的翼型一般比较 薄 ,最厚处比较靠 后 。 24. 零升攻角即 升力为0 时的攻角,正弯度翼型的零升攻角 小于 零。 25. 压差阻力是由 粘性 造成的。 26. 翼型的临界马赫数与迎角有关,迎角越大,临界马赫数 越小 ,激波出现得越

中国民航大学 就业质量报告

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

目 录 学校概况 (1) 第一部分 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3) 一、毕业生结构与规模 (3) 二、毕业生的性别结构 (4) 三、毕业生的生源结构 (4) (一)全校毕业生生源地人数居前10的省市 (5) (二)硕士毕业生生源地人数居前10的省市 (6) (三)本科毕业生生源地人数居前10的省市 (7) (四)专科毕业生生源地人数居前10的省市 (7) 第二部分 毕业生就业率及去向 (8) 一、毕业生的就业率 (8) 二、不同学历男女生的就业率 (9) 三、 毕业生就业地域、行业状况 (9) (一)就业单位地域分布 (9) (二)毕业生的就业单位规模 (11) (三)毕业生就业单位所属行业分布 (13) (四)行业内就业单位类型 (14) (五)按照民航地区管理局地域分布 (15) (六)北、上、广、深四大城市就业情况分析 (16) (七)毕业生签约人数排名前20单位 (17) (八)工作半年毕业生的月收入 (18) 第三部分 毕业生求职过程调查与反馈 (18) 一、毕业生求职信息获取途径 (18) 二、毕业生获得第一个Offer所需时间 (19) 三、毕业生满意度反馈 (19) 四、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 (20) 五、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21)

第四部分 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举措 (21) 一、深化落实推进就业工作,营造“民航强国,我的责任”就业文化 (22) 二、不断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提升毕业生就业服务水平 (22) 三、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和渠道,多方位搜集和发布就业信息 (23) 四、加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24) 五、开展就业困难学生分类指导,力争实现动态关注和精准帮扶 (25) 第五部分 发展趋势与展望 (26)

民航安全》论文

关于我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建议 王健 摘要:民航事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其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当前,我国民航业正处在飞速发展的阶段,如何建设、完善我国民航安全管理 体系也就成为了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安全管理体系内涵的研究, 引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对于民航业的重要性,进而提出关于我国民 航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一些建议,以达到更好地推动我国民航业的 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中国民航、安全管理体系、建议 Sugges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ivil aviation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n China Wang Jian Abstract: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he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its perfect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 At present, China's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is in a stage of rapid development, how to build and improve our civil aviation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has become a top priority. We through research on the connotation of th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lead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for the importance of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China civil aviation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a bett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ivil aviation industry.

中国雷达现状与未来

中国雷达现状与未来〖特别报道〗 作者航空报国追求第一 2006新年倾情奉献 【本人郑重申明】雷达技术和装备是国防建设的关键环节;本文有关中国雷达的图片和数据都是官方网站和专业期刊中已公开解密的资料。 ◇引子 几天前,我写了篇关于我国航空机载雷达的文章,发表后被空军版竹置顶。我感觉因为时间仓促写的不好,雷达型号不全;太多的专业性数据,铁血里面专业雷达工作者毕竟不多。这样的文章也置顶我感觉有些糊弄观众。所以本人在这篇文章中尽量减少繁琐的理论数据,让广大军迷通过本文对我国雷达技术和装备有一个“感性”上的认识,增加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如果军迷朋友有疑问和兴趣,欢迎大家与我联系,我将热忱的尽我所能为大家答疑。 ◇雷达起源 雷达这个名称是“无线电探测和测距”(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英文的缩写。而雷达的出现,是由于二战期间当时英国和德国交战时,英国急需一种能探测空中金属物体的雷达(技术)能在反空袭战中帮助搜寻德国飞机。二战期间,雷达就已经出现了地对空、空对地(搜索)轰炸、空对空(截击)火控、敌我识别功能的雷达技术。二战以后,雷达发展了单脉冲角度跟踪、脉冲多普勒信号处理、合成孔径和脉冲压缩的高分辨率、结合敌我识别的组合系统、结合计算机的自动火控系统、地形回避和地形跟随、无源或有源的相控阵、频率捷变、多目标探测与跟踪等新的雷达体制。后来随着微电子等各个领域科学进步,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内涵和研究内容都在不断地拓展。目前,雷达的探测手段已经由从前的只有雷达一种探测器发展到了雷达、红外、紫外、激光以及其他光学探测手段融合协作。当代雷达的同时多功能的能力使得战场指挥员在各种不同的搜索/跟踪模式下对目标进行扫描,并对干扰误差进行自动修正,而且大多数的控制功能是在系统内部完成的。自动目标识别则可使武器系统最

最新赴中国民航大学学习体会

赴中国民航大学学习体会 七月闷热的天气让人喘不过气,结束此次培训准备回家的我,在关上宿舍门的刹那,忽然回想起年初刚来的情景,同样是满满的斗志,鼓鼓的行囊,不同的是当时正值春寒料峭。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也为了发展壮大学校的航空工程专业,锻造一流的师资力量。在学校领导精心地安排组织下,我们一行五人,离开石家庄工程职业学院的教学岗位,来到中国民航大学,进行为期半年的学习培训。 从心里上,做出这个决定,也犹豫过。对于一个已过而立之年的老教师来说,重新投入一个完全陌生的学习环境,远离学生,远离家庭,心里有很多的担心和不安。担心我的学生能不能正常的完成学习任务,也有高堂在上,不能服侍的内疚。幸得领导同事鼓励,父母和妻子支持,最终才下定决心。我渴望成长,渴望为学校的航空专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来到民航大学,我们首先参观了学校飞机相关实训场地和重点的实验室。作为国内民航类大学的翘楚,这个学校有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飞机和发动机,从它们身上可以看到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演变过程,不禁感慨国家科技发展的速度如此之快。

接下来半年的时间里都是具体课程研修,我选修了飞机制造、发动机原理以及传感器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我深知这次机会的难得,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全身心投入,不敢有一丝的松懈。争取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学到更多专业的知识。在学习航空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旁听了其他的专业知识,晚上就常常在图书馆里查找资料,强化白天的学习内容。这半年学下来,我只想用大快朵颐这四个字来形容我内心的感受。学习过程当然也是艰难的,也难免遇到晦涩难懂的知识点,内心是痛苦、焦灼的,这个时候我只能一遍遍的请教学习导师,跟同学积极讨论,查找资料,一点点学明白学透彻。就这样慢慢坚持下来,竟然越学越开心,越学越畅快。 转眼的时间,半年的学习生活就要结束,真的非常感谢这段时间老师的耐心教导,同学的互相帮助和勉励。想想跟同宿舍的白老师和其他学院来的王老师彻夜交流技术,谈理想,心里有很多不舍。但一想到学校赋予我的责任以及对我的期望,又会热血沸腾。 在未来的教学生涯里,我会不断加强学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寻找答案,为学校航空航天专业建设,做出自己的那一份贡献,再次感谢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感谢领导给予的信任和机会,我定

中国战略预警雷达正式列装

中国战略预警雷达正式列装 近日,中国一家致力于研究新型、高端雷达装备的研究所对外披露,由该所研制的中国首部某重要雷达装备胜利交装。从相关报道判断,该雷达或已交付解放军空军使用。 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又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电科14所”)在其官方新媒体平台发布消息称,2016年9月27日,由中国电科14所研制的中国首部某重要雷达装备授装接装仪式胜利举行。 报道还称,该雷达自竞标成功后,14所经过方案论证与关键技术攻关、工程研制、阵地安装联试、设计定型试验、装备试运行等重要阶段,历时数载,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性能领先的尖端雷达装备,并正式列装部队。 报道强调,该雷达的正式交装是某领域装备体系建设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有观察认为,根据14所报道中所配的图片背景及人员着装分析,该雷达极有可能为中国空军的陆基远程相控阵预警雷达。 中国电科14所的这篇报道还透露,近年来,中国在中国东北、西南、东南和西北先后建设了一系列新型陆基大型战略预警相控阵雷达,构成中国战略预警和反导系统,这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反导系统。新型陆基大型战略预警相控阵雷达主要担任中国未来远程防空、反导、空间目标监测等任务。 据猜测,中国新型陆基预警雷达总体性能与美军最新服役的AN FPS-132“铺路爪”远程预警雷达相当,有西方专家推测,其探测距离可达5,500公里。 据悉,陆基战略预警雷达在现代战略预警系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导弹预警系统中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甚至决定着整个导弹防御系统的成败。在导弹防御系统中,战略预警雷达可独自或者根据预警卫星提供的信息,确定来袭导弹的威胁,包括发射点、弹着点、空间位置和速度信息等,并进一步指示防御系统根据战略预警雷达提供的飞行弹道数据进行导弹拦截。 虽然陆基战略预警雷达同样具备探测普通飞机、巡航导弹和战术弹道导弹的能力,但其真正的目标是各种类型的中远程弹道导弹以及各种航天器。比如在平时,这种雷达可以长期监视一些国家的导弹试射和航天发射活动,从而评估其武器的性能、获取相关的信息,在战时则承担着探测敌方来袭战略导弹的重任。

雷达行业分析报告

雷达行业分析报告四创电子

目录 一、公司简介:中国重要的雷达生产企业 (3) 二、雷达、电子产品行业内优势明显 (4) 1、雷达产品有很大增长空间 (6) (1)气象雷达产品市场还在扩张 (7) (2)航管雷达受益于机场扩建改造 (11) 2、广电产品的受益无线通讯和卫星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 (15) 3、公共安全产品 (17) 三、大股东技术实力雄厚 (17) 1、爱立眼预警机(Erieye) (20) 2、空警200预警机 (22) 四、盈利预测 (24)

一、公司简介:中国重要的雷达生产企业 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8月,位于合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8所为主要发起人,联合中国物资开发投资总公司、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等共同发起设立,以气象电子、通信导航、广播电视、公共安全等领域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软件企业和高科技上市公司。四创电子直接控股股东是华东电子工程研究所(38所),最终控制人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2011年公司总股本1.18亿,收入10亿,净利润4796万,EPS为0.41元。 华东所主要从事国土防空情报雷达、机载雷达、成像雷达等电子信息系统及其技术的研制、生产和集成,是我国雷达和电子信息系统研制生产的骨干单位之一,具有三十多年雷达研制和生产的专业经验,先后自主研制开发出我国第一部三坐标雷达、第一部全相参脉冲多普勒天气雷达、第一部抗反辐射导弹诱饵系统、第一部频扫体制三坐标雷达、第一个雷达数字稳定系统、第一个数字波束形成试验台、第一部S 波段集中式全固态发射机、第一套门阵列随机扫描显示器、第一个低相噪数字锁相频率源、世界上第一部稀布阵雷达试验系统等,在多项产品和技术上填补了国内空白,共取得科研成果1000 多项。

2018年中国民航大学空中乘务和民航空中安全保卫专业招生简章

2018年中国民航大学空乘空保专业招生简章 中国民航大学是中国民用航空局直属高等院校,以培养民航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为主。其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民用航空局第二民用航空学校,1981年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学院,2006年更名为中国民航大学。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我国唯一一所民航学科门类齐全的高等学府,被誉为中国民航人才的摇篮、中国民用航空科技研究的中心、国际航空文化交流的窗口。自1951年建校以来,学校已经输出毕业生10万余人,一届届学子遍及民航各生产岗位及技术领域,全国民航行业三分之一的工程技术和管理骨干人才来自我校,许多人成为了业界精英。 中国民航大学是教育部和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准首家设立空中乘务专业的院校,率先在国内探索乘务类专业“订单式”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现与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等多家企业签订了“订单式”联合培养协议。目前已为国内外50余家航空公司输送了6000余名优秀的乘务和空保人才。 一、专业介绍 空中乘务专业致力于培养符合民航强国建设需求的,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人文素养、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较强的安全和服务意识、熟练的语言交际能力且身心健康的空中乘务人才。在校学习的课程有乘务英语、空运地理、形体、乘务礼仪、飞行与航行基础、航空服务心理、客舱安全、飞机客舱系统及设备等。

民航空中安全保卫专业致力于培养切实满足民航安全保卫工作需要,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较强的身体能力和实战技能、且作风顽强、纪律严明的高素质民航空中安全保卫人才。在校学习的课程有英语、客舱制敌术、散打、危害空防安全行为处置、民航法规与实务、航空运输危险品管理、危情沟通技巧等。 学校注重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团队意识和必备的职业素养的培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实施准军事化管理。 二、招生地区及招生计划 (一)招生地区 2018年计划面向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山西、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安徽、上海、江苏、浙江、湖南、湖北、江西、广西、重庆、陕西、贵州、云南、四川等地区招生。 (二)招生计划 招生地区总计划数1000人。 我校将根据各地区考试合格情况进行分省、分专业及科类计划数的分配,最终以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公布的计划数为准。 注:简章颁布后如有新增省市纳入招生地区,将单独发布该省市招生通知。 三、学制、收费标准 学生经高考考入我校后,接受三年制大学专科(高职)教育,达到毕业要求者由学校颁发专科毕业证书。学费每年/每人:10000元(以

2019-2020年中国雷达传感器用芯片行业概览

2019-2020年中国雷达传感器用芯片行业概览 2019年11月 概览标签:芯片、雷达传感器、自动驾驶、MCU、DSP、MMIC、FPGA、ADC 概览摘要:雷达传感器是无人驾驶汽车的“眼睛”,包括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及激光雷达。芯片是雷达传感器的核心组件,对雷达传感器的性能起到决定性作用。雷达传感器用芯片由主芯片(MCU、DSP、FPGA)、雷达芯片(如MMIC、ASIC)和其他辅助芯片(如PMI、ADC)构成。中国雷达传感器用芯片高度依赖进口,其中,超声波雷达的芯片进口依赖程度约为90%,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用芯片则100%为进口产品。但在国家利好政策和自动驾驶发展进程加快等因素推动下,预计2018年至2023年中国雷达传感器用芯片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3.0%,2023年中国雷达传感器用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100.5亿元。 ●起步时间晚、汽车行业的封闭性和人才缺失是中国雷达传感器用芯片进口依赖的主要原因 中国雷达传感器用芯片已逐渐实现技术突破,与国际一流水准的技术差距在逐步缩小,但国产率低依然较低,主要原因有三:(1)中国雷达传感器用芯片行业起步时间晚;(2)雷达传感器的主要应用领域——汽车行业,因标准极高而存在一定封闭性;(3)芯片行业薪资低,造成相关专业人才缺失。 ●中国雷达传感器用芯片行业出现集成化趋势 更高的集成度在不影响性能的同时,可以降低器件尺寸、功耗以及雷达芯片的成本,雷达传感器用芯片行业出现集成化趋势,企业可通过单芯片集成、算法固化等多种方法提高其集成度和可靠性。 ●毫米波雷达用芯片是最佳投资标的 毫米波雷达在应用广度、市场化进程及综合性能三方面均优于超声波雷达及激光雷达,其延展性极强,向下可以替代超声波雷达,向上可以取代激光雷达,从应用领域角度分析,毫米波雷达用芯片将是最具应用前景且最具投资价值的雷达传感器用芯片。

中国民航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格式规定

中国民航大学 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格式规定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从事科学研究或技术创新结果的报告和总结。为了统一写作标准,保证论文的规范性和独创性要求,提高论文撰写水平和促进国内外技术交流与成果应用,特制定本规定如下: 一、学位论文的一般格式和顺序 学位论文应包括(1)中文封面;(2)中文扉页(3)英文页面;(4)论文独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声明;(5)中文内容摘要及关键词;(6)英文内容摘要及关键词;(7)目录;(8)正文;(9)致谢;(10)参考文献等9大要素并按此顺序排列。其他可以选择添加的内容有:位于目录之后的内容:(11)符号、变量、缩略词等本论文专用术语的注释表;参考文献后按序排列的内容:(12)附录;(13)索引(中、英文);(14)作者简介(包括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清单);(15)后记。 紧接英文页面之后的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声明(见附件一)需要由研究生本人亲笔签名,学位论文需要提交电子版以便于数据库管理和网上查阅。有保密要求不宜公开的论文由导师申请,二级学院审核,提交研究生部批准后同意保密,一般保密期限为二年,保密期后自动承认使用授权声明,并予以公开。 文字采用中文简体;除艺术、古籍等个别经研究生部特许的情况外不得采用繁体字。鼓励采用中英文双语写作,但上交国家及校图书馆的论文必须用中文。 本格式主要适用于理、工、医、管学科的学位论文和一般的文科论文,特殊情况经研究生部批准后执行。 (一)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是论文全貌的集中体现,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命题必须确切、简

明,题目应力求简单,也不应宽泛笼统,应能看出论文的实质性内容和工作重心。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副题名可另起一行,用破折号与主题名隔开。题名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 可公开交流的学位论文应有英文题名。英文题名另起一页,排印在英文授予单位前,其间用“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作为标志,后面注明学位类别、研究生姓名、导师姓名、日期等。英文页面格式见附件四。 (二)论文摘要 中文摘要约500字左右,英文约200~300词左右,与论文装订在一起。摘要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应说明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要突出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见解、用语简洁、准确,并在论文摘要后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至8个。关键词应为公知公用的词和学术术语,不可采用自造字词和略写、符号等,词组不宜过长。 英文摘要采用第三人称单数语气介绍该学位论文内容,目的是便于其他文摘摘录,因此在写作英文文摘时不宜用第一人称的语气陈述。叙述的基本时态为一般现在时,确实需要强调过去的事情或者已经完成的行为才使用过去时、完成时等其他时态。可以多采用被动语态,但要避免出现用“This paper”作为主语代替作者完成某些研究行为。中国姓名译为英文时用汉语拼音,按照姓前名后的原则,姓、名均用全名,不宜用缩写。姓全用大写,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名用双中文字时两个字的拼音之间可以不用短划线,但容易引起歧义时必须用短划线。例如“冯长根”译为“FENG Changgen”或“FENG Chang-gen”,而“冯长安”则必须译为“FENG Chang-an”。论文英文封面上的署名也遵守此规定。 (三)目录 目录是论文的大纲,它反映论文的梗概。论文目录要求层次清楚,应将论文的章节按顺序编好页码,页码居页面的右侧并排列整齐。 (四)本论文专用术语(符号、变量、缩略词等)的注释表(任选) 如果有必要可以设臵此注释表。此部分内容可根据论文中采用的符号、变量、缩略词等专用术语加以定义和注释,以便于论文阅读和迅速查出某符号的明确含义。

中国民航大学实习报告

中国民航大学空中交通管理学院 生产实习报告 专业方向 班级 学号 姓名 实习单位 实习日期 生产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本次实习的目的主要是熟悉空管工作岗位的工作情况,通过实习将个人在学校所学的知识联系实践,在实际的工作观摩中进一步扩张专业知识面,进一步加强专业知识的巩固。了解黄山机场的本场规则,观摩管制员的指挥工作,建立对黄山机场管制工作的整体概念和初步了解黄山机场报告室的业务情况。在实习结束后,总结出个人的实习感想心得。 1.1 实习时间 本次实习是由学校统一安排的,实际于2014年2月26日至3月21日,共计实际实习时间为23天。 1.2 实习地点和单位 本次我的实习地点是安徽机场集团公司黄山机场分公司, 实习期间,我主要是学习和参和调度室的各项具体工作。 1.3 实习单位简介 安徽机场集团公司黄山机场分公司座落于黄山市屯溪区,又称黄山屯溪机场,始建于1958年,飞行区等级指标为4D, 跑道长2600米,宽45米。主航方向设I类精密进近仪表着陆系统和助航灯光系统;停机坪面积为48800平方米,

可同时停放5架B-737及3架B757。机场占地面积2581亩,国内侯机楼面积10000平方米,国际候机楼面积4600平方米,设计年旅客吞吐量为112万人次(其中国内92万人次,国际20万人次);新建航管楼和塔台面积为2200平方米. 二实习内容 实习期间,我主要是学习和参和调度室的各项具体工作。调度室隶属于机场航务部,其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和民航总局的有关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法律.法规.规则和技术标准,确保空地飞行安全.正常.有序地进行,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负责组织和实施机场管制区内的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工作;了解和掌握飞行动态.保证飞行安全和航班正点.完成各项飞行保障任务;监督、检查、协调各岗位的飞行组织和实施情况等。现调度室下设站调和塔台两部门. (一)塔台 塔台顶层是管制员工作的地方,四面环绕着落地玻璃,对附近的所有一切一目了然,能见度好的时候更是能看到好几公里外的地方。汪助理给我做了有关塔台的简单介绍,并交待下了接下来两周的任务。在这两周内,我对塔台各个席位进行了解,观摩管制员的指挥工作,初步了解黄山机场的本场概况.黄山机场塔台的主要职责是对在塔台管制区内的航空器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务.飞行情报服务和告警服务,黄山塔台使用的是程序管制,采取塔进合一的模式.黄山塔台实行双岗制,一个塔台席,一个协调席。在岗的前辈们都能很好地发挥协作精神,使每天的航班有条有序地进场离场,体现协作精神在工作的协调和合作上的重要性。其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安全、合理、有序地安排航空器起降,加速飞行流量;充分利用通信导航设备,掌握本区域内的飞行动态,保证航空器之间.航空器和障碍物之间符合间隔规定等。总的说来塔台的工作就是确保实时飞行安全有序的进行。塔台是机场飞行安全最前沿和核心的部门,也是我将来实际工作的地方,因此,在该部分的学习和工作上各位前辈和师父们都对我有意识地进行了强化。同样的,首先是对本部门的工作进行了理论上的学习。包括对民航有关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以及对黄山机场使用细则、相关进离场程序、本场空域结构、本地天气特点等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结合实际之后,我对这些以前生涩和陌生的条款有了新的认识,包括对间隔规定、净空保

中国民航大学硕士生导师名单

我校133名硕士研究生导师及所在专业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序): 一、机电学院 1. 导航、制导与控制 王立文王丙元刘连生华克强孙毅刚孙淑光 张鹏罗云林周德新赵文智耿宏贾宝惠 韩俊伟董健康臧小杰 2. 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 王立文刘长有刘建英刘家学孙毅刚张鹏 陈静杰李书明季厌庸罗云林郝魁红赵文智 高庆吉黄复清董健康臧小杰 3. 飞行器设计 史永胜田秀云冯振宇杜洪增祝世兴徐建新 管德 4.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白杰闫国华许春生刘艳红孙春林李书明 郝英曹惠玲 5. 人机与环境工程 王辉白杰史永胜闫国华孙春林祝世兴 徐建新曹惠玲 二、空管学院 1. 通信与信息系统 王剑刘瑞华吴仁彪李冬霞张兆宁吴志军 宫峰勋徐宝强蒋立辉 2. 信号与信息处理 吴仁彪沈笑云韩萍蒋立辉 3.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丁松滨王知王维安然刘长有孙瑞山李强陈世一陈治怀张兆宁张光辉张献民赵方冉赵嶷飞徐肖豪高金华高峰聂润兔蒋作舟戴福青 4.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吕宗平徐肖豪 三、管理学院 1. 企业管理学 朱沛孙新宪沈元康刘光才李艳华吴桐水 赵凤彩赵桂红郑兴无都业富章连标曹允春谢泗薪彭语冰 2. 管理科学与工程 王遐孙继湖华克强李晓津张娟张永莉吴桐水都业富党亚如韩明亮 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1. 计算机应用技术 丁建立王红王锦彪冯霞冯兴杰刘山李国李春利沈中林杨慧杨宏宇杨国庆贺怀清顾兆军高庆吉樊玮衡红军 五、交通工程学院 1. 机械电子工程 丁芳石旭东刑志伟冯英进许致华张积洪高建树黄哲理解本铭 六、理学院 1. 计算数学 田明牟德一陈尚弟何松年高有高永馨陶志 七、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1. 安全技术及工程 王永刚王志平孙瑞山纪朝辉闫建忠杜珺杜红兵李酽李梅陈蔚茹林泉郝玉哲

中国民航大学2017年安全技术及工程研究生专业介绍

中国民航大学2017年安全技术及工程研究生专业介绍安全技术及工程 学科专业概况: 安全技术及工程是我国民航安全领域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硕士点,它依托于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是为了适应民航业对安全领域系统研究和高级管理人才培养的需求,在民航总局的支持下,于2002年集中全校安全管理及技术方面的优势资源组建的。目前设有两个本科专业《安全工程》、《公共事业管理》,一个硕士点《安全技术及工程》,一个工程硕士专业——民航安全管理和一个民航安全研究基地——安全质量研究所。本硕士点研究领域集中在航空公司、机场和空中交通管理的运行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及安全质量及业务管理一体化,是中国民航总局安全管理体系项目(SMS)的主要技术支持单位,是中国民航总局制定各项航空安全管理政策、制度的科研中坚力量,也是各航空公司、机场、空中交通管理单位管理和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 为了促进学科发展,提高学生和教师的培养质量,安全学院与各民航单位如国航、南航、东航、深航、山航、海口美兰机场、天津机场等建立起了长期的教学、科研联系,2006年安全学院与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建立了“中国民航大学安全管理研究深圳试验基地”,该基地作为安全学院的科研和教学实践基地,长期有安全学院的教师、研究生在基地里从事科研、实践活动,使该学科的人才培养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硕士研究生一次就业率达到100%,供不应求,且就业单位均为民航热门单位的业务管理或安全监督部门,如民航总局安全技术研究中心、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华东空管局、国航、南航、国货航、天津机场等。 培养目标: 能够掌握本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与技术知识,深入了解本学科及民航各领域安全管理的进展与动向,了解民航相关领域专业技术,具有从事民航安全管理的科学研究、教学或承担专门管理和技术工作的能力。为政府部门、民航相关管理部门、航空公司、机场、机务维修企业及金融、保险、石油等行业的企事业等培养安全管理与技术高级人才。 研究方向: 1.民航安全管理; 2.民航安全风险管理与评价; 3.民航安全中人的因素 课程设置: 高级管理学、系统工程、民航运输运行管理体系、民航业务规章及标准、系统安全管理方法及应用、

中国民航大学信息公开工作报告(2016-2017学年度)

中国民航大学信息公开工作报告(2016-2017学年度) 本报告按照《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教育部令第29号,以下简称《办法》)、《教育部关于公布〈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的通知》(教办函〔2014〕23号,以下简称《清单》)的通知》(教办厅函〔2014〕55号)要求,根据中国民航大学2016-2017学年信息公开工作情况编制而成。全文内容包括概述、信息公开情况、主要问题与改进措施等内容组成。本学年报告中统计数据的时间为2016年9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本报告由中国民航大学信息公开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4e1095581.html,/xxgk/)对社会发布。 一、概述 2016-2017学年,学校认真贯彻《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利用校办、职能部门两级工作体系,明确信息公开具体工作人员,确保工作责任到人。学校主页的信息公开专栏设有专人进行更新维护,最大限度地保障社会公众及师生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与监督权。本学年依据学校发展实际情况,对清单进行了条目更新,细化了公开事项。同时,通过校园网、校报、党委信箱、校长信箱、微博、微信等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多层次多维度发布各类管理服务信息,不断丰富公开渠道、扩大公开范围。 二、信息公开情况

(一) 主动公开情况 1.基本信息。学校主页公开信息包括学校概况、组织机构、教育教学、招生就业、人才招聘、校友总会、基金会等栏目。信息公开主要内容包括办学规模,校级领导班子简介、分工和社会兼职情况,学校机构设置,学科情况,专业情况,各类在校生情况,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数量等办学基本情况,校级领导干部因公出国(境)情况,学校章程及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教职工代表大会相关制度、工作报告,学术委员会相关制度、年度报告,学校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及重点工作安排,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等。 2.招生考试信息。学校招生相关信息全部按照教育部和天津市相关管理规定和通知要求,在我校招生信息网(https://www.doczj.com/doc/4e1095581.html,/zsb)上进行公开和公示。公开的信息有本专科招生简章、招生章程、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专业介绍、历年分数查询、新生入学复查结果公示、新生转专业结果公示等内容;在我校考生高考录取查询迎新网(https://www.doczj.com/doc/4e1095581.html,/yingxin/)汇总实时发布分地区、分类型、科类、通知书邮寄状态等信息。硕士招生公开内容包括招生简章、招生专业目录、考试科目、考试大纲、报考流程、网上报名、历年分数线和报名录取比等信息。公示内容包括硕士录取名单等相关信息。 此外,我校还通过教育部的阳光高考平台、中国研究生招生

教学楼安全现状评价报告书

中国民航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南一教学楼安全现状评价报告书安全评价课程设计 指导老师: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一教学楼评价组2011/4/27 评价组成员 成员任务分工 Word排版以及PPT制作:SCL检查表:

PHA以及安全建议: FTA分析: 资料汇总、校对: 报告编制人: 报告审核人: 前言 中国民航大学南一教学楼是由天津市建工集团总公司设计院设计,由天津市建工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施工,2000年竣工完成。本教学楼主要职能是用于学生教学活动和基础实验室。 南一教学楼总共有四层,教学楼中拥有2600个座位。工作日教学楼平均拥有1500人。在这样的场所,人员密度相当大,安全出口少,并且设计时没有符合实际考虑人流量,在日常的教学楼中管理中也存在部分问题。致使其最大的安全隐患就是发生踩踏事件。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大量人员拥挤在出口,疏散人流缓慢,一旦发生踩踏事件时,特别容易造成裙带伤害。除此之外还存在火灾隐患, 和电气设备失效发生触电事故等等。 为了保证南一教学楼的正常教学工作,本评价组对教学楼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反复的征询相关单位和有关人员的意见,经过定性和定量评价,编制了《中

国民航大学南一教学楼安全现状评价报告书》。 本次评价工作得到了安全评价课程王晓峰老师的大力指导,同时获得了中国民航大学后勤公司、教学楼管理工作人员的支持和积极协助,谨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目录 1概述1 1.1项目概述1 1.1.1地理位置1 1.1.2自然环境1 1.1.3社会环境2 1.1.4人员信息2 1.2评价范围2 1.3评价依据2 1.3.1国家标准2 1.3.2学校相关文件规定3 1.3.3主要技术规范和标准3 2危险、有害性因素分析3 2.1主要危险因素及危险源识别3 2.2重大危险源识别3

中国民航大学策划书

中国民航大学 C i v i l A v i a t i o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C h i n a 中国民航大学学生科技协会第八届科技节开幕式策划书 共青团中国民航大学委员会 中国民航大学学生科技协会 二〇一三年十月

第八届科技节开幕式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名称: 中国民航大学第八届科技节开幕式 二.活动主题与口号: 活动主题:中国梦科技行 活动口号:科技成就梦想创新成就人生 三.活动背景及组织形式: 为了切实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进一步丰富校园科技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科技氛围,培养在校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根据中国民航大学学生工作整体部署和我校共青团工作的年度计划,学生科技协会拟定于2013年10月25日至12月14日举办中国民航大学第八届科技节,共青团中国民航大学委员会为“科技节”发起者,校科协为活动总策划者和组织者,分科协分别负责各版块活动。(也有校科协专属特色活动或展台) 四.活动时间:10月25日 五.活动地点: 南一、南三、南四教学楼外面与千禧湖中间的主干道(白云路和浦东路)以及体育副馆。 六.开幕式安排:

1.前期准备策划(各项活动安排分组) 2.各种宣传措施 3.获取赞助(尽量争取多方赞助,赞助金额达到一定数目可拥有本次活动冠名权) 4.场地借用及现场规划安排(包括各区域划分——附图) 5.安排各类科技节开幕式现场活动(趣味科技类活动,科技成果作品展示,科技体验区各类活动现场包括一定的奖励措施) 6.嘉宾邀请(校团委老师,各二级学院团委老师,科技处,机器人研究所,工程中心代表,天津各大高校科技社团) 7.各类注意事项 8.活动预算 9.现场应急措施 七.开幕式活动内容: 1.开幕式当天8:00——13:00开幕式场地道具准备 13:00校科协、分分科、各高校科协活动开始进行准备阶段。 13:30团委书记马立高在副馆主会场致开幕词,宣布科技节开幕,启动第十五期一批科技立项仪式启动球,拉动科技节开幕条幅。 14:00团委老师、各学院团委老师及嘉宾参观科技节的活动。开幕后,各活动正式开始进行。 17:30,活动结束。 2.各类活动(内部活动,各分科协活动,作品展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