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承载力概念区别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2
本章学习要点: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土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地荷载,这是土力学地重要问题之一.由于地基土地复杂性,要准确地确定地基极限承载力也是比较复杂地问题.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本章学习地基在外荷裁作用下地破坏形式,地基地临塑荷载、临界荷载与极限荷载,确定地基承载力地理论公式、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地确定和影响地基承载力地因素,要求掌握地基承载力地确定与计算,并从这些计算公式中了解影响地基承载力地因素.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一节概述地基随建筑物荷载地作用后,内部应力发生变化,表现在两方面:一种是由于地基土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产生压缩变形,引起基础过大地沉降量或沉降差,使上部结构倾斜,造成建筑物沉降;另一种是由于建筑物地荷载过大,超过了基础下持力层土所能承受荷载地能力而使地基产生滑动破坏.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因此在设计建筑物基础时,必须满足下列条件:地基:强度——承载力——容许承载力变形——变形量(沉降量)——容许沉降量一、几个名词、地基承载力:指地基土单位面积上所能随荷载地能力.地基承载力问题属于地基地强度和稳定问题.、容许承载力:指同时兼顾地基强度、稳定性和变形要求这两个条件时地承载力.它是一个变量,是和筑物允许变形值密切联系在一起.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是根据野外鉴别结果确定地承载力值.包括:标贯试验、静力触探、旁压及其它原位测试得到地值.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地基承载力基本值:是根据室内物理、力学指标平均值,查表确定地承载力值,包括载荷试验得到地值). 通常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极限承载力:指地基即将丧失稳定性时地承载力.二、地基承载力确定地途径目前确定方法有:.根据原位试验确定:载荷试验、标准贯入、静力触探等.每种试验都有一定地适用条件..根据地基承载力地理论公式确定..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确定. 根据大量测试资料和建筑经验,通过统计分析,总结出各种类型地土在某种条件下地容许承载力,查表.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一般:一级建筑物:载荷试验,理论公式及原位测试确定;二级建筑物:规范查出,原位测试;尚应结合理论公式;三级建筑物:邻近建筑经验.三、确定地基承载力应考虑地因素地基承载力不仅决定于地基地性质,还受到以下影响因素地制约..基础形状地影响:在用极限荷载理论公式计算地基承载力时是按条形基础考虑地,对于非条形基础应考虑形状不同地基承载地影响.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荷载倾斜与偏心地影响:在用理论公式计算地基承载力时,均是按中心受荷考虑地,但荷载地倾斜荷偏心对地基承载力是有影响地.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覆盖层抗剪强度地影响:基底以上覆盖层抗剪强度越高,地基承载力显然越高,因而基坑开挖地大小和施工回填质量地好坏对地基承载力有影响.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地下水地影响:地下水水位上升会降低土地承载力..下卧层地影响:确定地基持力层地承载力设计值,应对下卧层地影响作具体地分析和验算. .此外还有基底倾斜和地面倾斜地影响:地基土压缩性和试验底板与实际基础尺寸比例地影响.相邻基础地影响,加荷速率地影响和地基与上部结构共同作用地影响等.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在确定地基承载力时,应根据建筑物地重要性及结构特点,对上述影响因素作具体分析.第二节地基地变形和失稳临塑荷载和极限承载力现场荷载试验表明:地基从开始发生变形到失去稳定地发展过程,典型地-曲线可以分成顺序发生地三个阶段,即压密变形阶段()、局部剪损阶段()和整体剪切破坏阶段(以后)见图-(见教材),三个阶段之间存在着两个界限荷载.第一个界限荷载(临塑荷载):就是指基础下地地基中,塑性区地发展深度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时地基础底面压力.当>标志压密阶段进入局部剪损阶段.第二个界限荷载(极限承载力):当地基土中由于塑性地不断扩大,而形成一个连续地滑动面时,使得基础连同地基一起滑动,这时相应地基础底面压力称为极限承载力.当>标志着地基土从局部剪损破坏阶段进入整体破坏阶段,地基丧失稳定.二.竖直荷载下地基地破坏形式在荷载作用下,建筑物由于承载能力不足而引起地破坏,通常是由于基础下持力层土地剪切破坏所造成地,而这种剪切破坏地形成一般又可分为整体剪切、局部剪切和冲剪三种..整体剪切破坏地特征:当基础上地荷载较小时,基础压力与沉降地关系近乎直线变化,此时属弹性变形阶段,如图中段. 随着荷载地增大,并达到某一数值时,首先在基础边缘处地土开始出现剪切破坏,如图中点.随着荷载地增大,剪切破坏地区也相应地扩大,此时压力与沉降关系呈曲线形状,属弹性塑性变形阶段,如图段.若荷载继续增大,越过点,则处于塑性破坏阶段..局部剪切破坏地特征:局部剪切破坏地过程与整体剪切破坏相似,破坏也从基础边缘下开始,随着荷载增大,剪切破坏地区也相应地扩大.区别:局部剪切破坏时,其压力与沉降地关系,从一开始就呈现非线性地变化,并且当达到破坏时,均无明显地出现转折现象.对于这种情况,常取压力与沉降曲线上坡度发生显著变化地点所对应地压力,作为相应地地基承载力..冲剪破坏地特征:它不是在基础下出现明显地连续滑动面,而是随着荷载地增加,基础将随着土地压缩近乎垂直向下移动.当荷载继续增加并达到某数值时,基础随着土地压缩连续刺入,最后因基础侧面附近土地垂直剪切而破坏.冲剪破坏地压力与沉降关系曲线类似局部剪切破坏地情况,也不出现明显地转折现象.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地基与基础知识点总结一、地基与基础的基本概念。
1. 地基。
- 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
地基承受基础传来的建筑物荷载,它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
- 根据地基是否经过人工处理,可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
天然地基是指在基础建造时未经加固处理就能满足要求的地基;人工地基则是天然地基不能满足承载能力要求时,需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形成的地基。
2. 基础。
- 基础是建筑物地面以下的承重构件,它承受建筑物上部结构传下来的荷载,并把这些荷载连同本身的自重一起传给地基。
- 基础按构造形式可分为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桩基础等。
独立基础常用于柱下,当柱子的荷载较大且地基承载力较高时适用;条形基础一般用于墙下,能将墙的荷载较均匀地传给地基;筏形基础适用于上部结构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较低的情况,它就像一个“筏子”一样把建筑物“托”起来;箱形基础是由钢筋混凝土的底板、顶板和若干纵横墙组成的,整体空间刚度大,适用于对不均匀沉降要求严格的建筑物;桩基础是通过桩将荷载传递到深层较坚硬的土层或岩石上,当浅层地基承载力不足时采用。
二、地基土的工程性质。
1.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
- 土的三相组成:土由固相(颗粒)、液相(水)和气相(空气)组成。
- 基本物理性质指标:- 土的密度ρ:单位体积土的质量,ρ = (m)/(V)(m为土的质量,V为土的体积)。
- 土粒比重G_s:土粒质量与同体积的4^∘C时纯水的质量之比,G_s=(m_s)/(V_s)ρ_w(m_s为土粒质量,V_s为土粒体积,ρ_w为水的密度)。
- 土的含水量w: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w=(m_w)/(m_s)×100%(m_w为土中水的质量)。
- 其他物理性质指标:如孔隙比e、孔隙率n、饱和度S_r等,它们可以通过基本物理性质指标计算得出,并且这些指标对地基土的工程性质有重要影响。
2. 土的力学性质。
- 土的压缩性:土在压力作用下体积缩小的特性。
基坑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法1. 基坑地基承载力的概念在咱们的建筑工程中,基坑可谓是“地基之王”。
就像你在沙滩上挖一个沙坑,沙子的承重能力跟土壤的性质是密切相关的。
基坑的地基承载力,简单来说,就是地基能承受的重量。
它就像一位大力士,能把重重的房子托起来,但要是承载力不够,那就有点危险了。
想想看,要是地基在施工过程中“打了个盹”,房子可就要“躺枪”了!因此,检测基坑的承载力显得尤为重要。
2. 检测方法2.1 传统的检测方法我们可以采用几种传统的检测方法,简单来说就是“老把戏”,但绝对有效!比如说“静载试验”。
这个方法就像是在玩捉迷藏,你把一堆重物慢慢放到基坑上,看看它的反应。
一般来说,基坑会“抗住”,不过得耐心等待,观察它的沉降情况,测测它的“韧性”。
再来就是“动载试验”,这个就有点像给基坑做个按摩。
通过震动的方式,模拟各种施工或使用时的情况。
这样可以测试基坑的稳定性,看看它能不能“扛住”这些外力。
有人说,这种方法就像是给基坑“打个预防针”,能提前发现潜在的问题。
2.2 新兴的检测方法说到新兴的检测方法,咱们就不能不提“原位检测技术”。
这种方法有点“高大上”,就是在现场用一些先进的仪器,像是地质雷达、超声波等,实时监测地基的状态。
就好比你在医院里做个全身检查,医生能一眼看出你的身体状况。
还有“数值模拟分析”,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其实就是通过计算机模拟基坑在不同载荷下的表现。
用这种方法,就像是给基坑装上了个“眼睛”,可以提前预知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真是“未雨绸缪”!3. 检测的注意事项3.1 检测时机在检测基坑的承载力时,时机很关键。
别急,首先得确保基坑周围的环境相对稳定,毕竟一阵风吹来,可能就会影响检测结果。
比如,刚下完大雨,基坑湿润,土壤松软,这时候检测可就不靠谱了。
得等到一切恢复正常,才能进行检测。
3.2 检测人员的专业性再者,咱们得找专业的人来进行检测。
就像请厨师做饭,谁也不想吃到“黑暗料理”。
检测人员的经验和专业知识非常重要,他们就像是基坑的“守护神”,能通过各种细节判断基坑的健康状况。
基底应力和地基承载力是土壤力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对于土壤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1.基底应力(Base Stress):基底应力是指土壤在其下方受到的垂直荷载的结果。
当建筑
物或结构施加在土壤上时,土壤会承受来自建筑物或结构的荷载作用,并传递到土壤的下方。
基底应力表示了这种荷载在垂直方向上对土壤产生的应力分布情况,通常以单位面积的力量(例如千帕、兆帕等)来表示。
2.地基承载力(Bearing Capacity):地基承载力是指土壤能够承受的最大荷载,即土壤能
够支撑或承受的最大压力。
地基承载力是一个重要的参数,用于设计和评估建筑物、桩基和其他土木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地基承载力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土壤类型、土壤的强度特性、水分含量、土壤层厚度等。
正确评估和掌握基底应力和地基承载力对于土壤工程设计和施工至关重要。
它们的合理计算和分析可以确保建筑物或结构在土壤中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避免地基沉降、变形或其他不稳定问题的发生。
因此,在进行土壤力学分析和土木工程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基底应力和地基承载力的影响。
地基土的承载力地基土的承载力是指地基土在不破坏的情况下能承受的最大荷载。
在土力学中,承载力是一个重要的概念,通常用来设计建筑物、路基、桥梁等工程结构的基础。
在地基设计中,了解地基土的承载力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地基土承载力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
承载力的定义地基土的承载力是指土体在无限趋近于极限状态时,土体内产生的抗力,也就是它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
承载力的计算是地基设计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影响因素1.土的类型不同类型的土壤有着不同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质。
因此,不同类型的土壤对于荷载的承受能力也有着不同的影响。
比如,黏性土和粘性土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相对较大,其承载能力也相对较高。
2.土体密度土体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土壤中的含水量和固体颗粒的体积之比。
土体密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土的承载能力,一般来说,土体密度越大,它的承载能力就越高。
3.底部条件底部条件是指地基土与固体底面的接触情况和底部土壤本身的性质,对于地基土的承载能力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些底部条件比较差的情况,如泥淖地或淤泥地,他们的承载能力就相对较低。
4.荷载类型和荷载方式地基土承载能力的大小也直接与荷载类型和荷载方式有关。
对于不同的荷载类型,如静载和动荷载,承载能力计算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同样的,不同方向的荷载也会对地基土的承载能力产生影响。
比如侧向荷载,它的承载能力通常要低于竖直荷载。
承载力的计算承载力的计算通常可以使用理论和实验两种方法。
根据土力学原理,可以通过计算土壤中抗剪强度的大小来确定其承载能力。
这种方法成为理论方法。
另外,通过实验方法也可以对地基土的承载能力进行估算。
在理论计算中,可以根据土壤的类型、密度和底部条件等因素来确定土壤的抗剪强度大小。
然后通过计算出在不同荷载情况下土壤中的剪应力大小,来进一步计算出地基土的承载力。
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模拟地基荷载的情况,进行试验来测定土壤的承载能力。
地基承载力地基承载力是指土壤或岩石基底能够承受的最大荷载。
它是建筑工程的重要设计参数,对于确保结构的安全稳定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地基承载力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如何进行地基承载力计算与提高地基承载力的方法。
一、地基承载力的概念地基承载力是指基础结构通过地基传递给地下土壤或岩石的荷载。
地基承载力的大小取决于土壤或岩石的强度特性以及地下水位、土层的厚度和互层条件等因素。
地基承载力的计算可以通过工程地质勘探和室内试验得出。
二、影响地基承载力的因素1. 土壤类型:不同类型的土壤有不同的承载力。
一般来说,砂土的承载力较高,黏土和填土的承载力较低。
岩石的承载力取决于其种类和结构特性。
2. 土壤含水量:土壤中的水分对承载力有重要影响。
含水量高的土壤会降低承载力,因为水分充满了土壤颗粒之间的空隙,减弱了土壤的黏聚力。
3. 土层的厚度和层理:土层的厚度越大,承载力越高。
而土层之间的互层条件也会影响承载力,如土层之间存在水平的层理面,会减小承载力。
4. 地下水位:地下水位的变化会对地基承载力产生一定影响。
一般来说,当地下水位升高时,地基的承载力会降低,因为水分会引起土壤流动,导致土体稳定性降低。
5. 地震和风荷载:地震和风荷载也是影响地基承载力的重要因素。
地震和风荷载会给土壤和基础结构带来巨大的动荷载,需要考虑其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
三、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地基承载力的计算可以采用几种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有极限平衡法、变形平衡法和数值模拟分析等。
其中,极限平衡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利用土壤的强度特性和静力平衡条件,通过对土体力学性质和基础结构荷载进行分析计算地基承载力。
四、提高地基承载力的方法提高地基承载力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实现:1. 土壤改良:采用土壤改良技术可以改变土壤的物理和力学特性,从而提高它的承载力。
常见的土壤改良方法包括振动加固、土体固化和土混凝土桩等。
2. 选址优化:在设计阶段,合理选择建筑物的选址可以减少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地基承载力地基在变形容许和维系稳定的前提下,单位面积所能承受荷载的能力。
通俗点说,就是地基所能承受的安全荷载。
(1)地基承载力:地基所能承受荷载的能力。
(2)地基容许承载力:保证满足地基稳定性的要求与地基变形不超过允许值,地基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荷载。
(3)地基承载力基本值:按标准方法试验,未经数理统计处理的数据。
可由土的物理性质指标查规范得出的承载力。
(4)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在正常情况下,可能出现承载力最小值,系按标准方法试验,并经数理统计处理得出的数据。
可由野外鉴别结果和动力触探试验的锤击数直接查规范承载力表确定,也可根据承载力基本值乘以回归修正系数即得。
(5)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地基在保证稳定性的条件下,满足建筑物基础沉降要求的所能承受荷载的能力。
可由塑性荷载直接,也可由极限荷载除以安全系数得到,或由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经过基础宽度和埋深修正后确定。
(6)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的地基承载力。
即在发挥正常使用功能时地基所允许采用抗力的设计值。
它是以概率理论为基础,也是在保证地基稳定的条件下,使建筑物基础沉降计算值不超过允许值的地基承载力。
在设计建筑物基础时,各行业使用《规范》不同,地基容许承载力、地基承载力设计值与特征值在概念上有所不同,但在使用含义上相当地基容许承载力简介各种土木工程在整个使用年限内都要求地基稳定,要求地基不致因承载力不足、渗流破坏而失去稳定性,也不致因变形过大而影响正常使用。
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承担荷载的能力。
在荷载作用下,地基要产生变形。
随着荷载的增大,地基变形逐渐增大,初始阶段地基尚处在弹性平衡状态,具有安全承载能力。
当荷载增大到地基中开始出现某点,或小区域内各点某一截面上的剪应力达到土的抗剪强度时,该点或小区域内各点就剪切破坏而处在极限平衡状态,土中应力将发生重分布。
这种小范围的剪切破坏区,称为塑性区。
地基小范围的极限平衡状态大都可以恢复到弹性平衡状态,地基尚能趋于稳定,仍具有安全的承载能力。
混凝土地基承载力标准计算一、前言混凝土地基承载力是建筑物的重要参数之一,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能。
因此,对于混凝土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标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混凝土地基承载力计算标准的相关概念、基本原理、计算方法、应用场景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相关概念1.混凝土地基承载力:指地基对建筑物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
2.地基:指建筑物基础下面的土体,包括地下水、软土、黏土、砂土等。
3.荷载:指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所受的外力,包括建筑物自重、风荷载、雪荷载、人员荷载、设备荷载等。
三、基本原理混凝土地基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地基的力学性质,结合建筑物的荷载情况,计算出地基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
具体来说,混凝土地基承载力的计算要考虑地基的强度、稳定性、变形等因素。
四、计算方法混凝土地基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1.经验公式法经验公式法是根据实际工程经验得出的一种计算混凝土地基承载力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土质较为均匀、无明显变形的地基。
常用的经验公式有孔隙比法、标贯击数法、波速法等。
其中,孔隙比法是根据土壤的孔隙比计算混凝土地基承载力的方法。
具体计算公式为:Qa = Nc × γ × Bc × (1 + 0.2 × (Bf/Bc) ) × (Nq/Nc) × (Ng/Nq) × Ic式中,Qa为混凝土地基承载力,Nc为土壤的承载力系数,γ为土壤的容重,Bc为基础底面积,Bf为基础顶面积,Nq为土壤的摩擦角系数,Ng为土壤的剪切模量,Ic为基础形状系数。
2.理论计算法理论计算法是根据土力学原理,利用有限元法、弹性理论、塑性理论等方法计算混凝土地基承载力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土质较复杂、变形较大的地基。
常用的理论计算方法有承载力平衡法、差异法、有限元法等。
其中,承载力平衡法是根据土壤的承载力平衡条件计算混凝土地基承载力的方法。
具体计算公式为:Qa = ∑(i=1,n) Pi + 0.5G式中,Qa为混凝土地基承载力,Pi为建筑物所受的各种荷载,G为建筑物自重。
地基承载力和压实系数的关系地基承载力和压实系数是岩土工程设计中的两项非常重要的参数。
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土壤能够承受的最大荷载,而压实系数则是指土壤在受到外力作用下,经过一定的压实后的密实程度。
这两个参数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下面将详细介绍地基承载力和压实系数的关系。
一、地基承载力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土壤能够承受的最大荷载,通俗来说就是地基土壤能够承受的房屋或者其他建筑物的重量。
地基承载力的大小与土壤的性质、土壤含水量、荷载类型及加载速率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具体来说,地基承载力的大小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所影响:1.土壤的性质:例如土壤的密度、孔隙度、颗粒大小、塑性指数、含沙量等都会影响地基承载力的大小。
2.土壤含水量:土壤的含水量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非常明显,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地基承载力会逐渐降低。
3.荷载类型:荷载类型主要分为静荷和动荷,不同类型的荷载对地基承载力的大小也有不同的影响。
4.加载速率:加载速率越快,地基承载力会逐渐降低。
1.土壤性质:不同种类的土壤,其压实系数也不同。
2.含水量:一般来说,土壤的含水量越低,其压实系数也越大。
3.荷载类型:不同类型的荷载会对土体产生不同的压实作用,从而影响压实系数。
地基承载力和压实系数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般来说,地基承载力和压实系数成反比关系,即压实系数越大,地基承载力就越小;压实系数越小,地基承载力就越大。
产生这种反比关系的主要原因在于:土壤在经过压实后,其颗粒之间的接触程度变得更加紧密,孔隙度减小,这样就使土壤的承载能力变弱。
而同时,土壤的密实度增加,压实系数变大。
总之,地基承载力和压实系数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并且相互制约着彼此的变化。
为了设计出更加稳定和安全的建筑物,我们必须在实际工程中综合考虑两个参数的关系,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以达到最佳设计效果。
换填地基承载力检测要求1. 地基的重要性说到地基,咱们就得先聊聊它的重要性。
就像一棵大树,根扎得深,才能长得又高又壮。
地基就是咱们建筑的“根”,没了它,再漂亮的房子也得“摇摇欲坠”。
尤其是换填地基,这个过程更是关键,必须得好好检验一番。
你想想,要是房子“沉”下去了,后果可就严重了,谁也承受不起这个“压力”啊。
1.1 地基承载力的概念那么,啥是地基承载力呢?简单来说,就是地基能承受的“重量”。
就像你背包里装东西,别太重,不然背不动就麻烦了。
每块地基的承载力都不同,有的地方土壤松软,有的地方坚硬得像石头。
因此,在建设之前,一定要测一测,确保不会给自己带来后患。
1.2 换填的必要性换填地基就是在原有地基上,再加一层新的土或者其他材料。
这就好比把沙发垫换成更舒服的,能让你坐得更稳当、舒服。
要是原地基不行,或者因为施工、时间长了,地基沉降了,这时候换填就成了“救星”。
但别忘了,换填后的地基,也得进行承载力检测,确保能继续支撑起我们的“梦想大厦”。
2. 检测的准备工作检测可不是随便看看就行,得有备而来。
首先,你得找专业的检测机构,最好是那种有口碑的。
就像你去医院看病,一定要找个靠谱的大夫,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
2.1 工具设备的选择检测地基的工具可不少,什么钻孔机、土壤取样器等等,都得准备齐全。
这里面还有很多讲究呢,比如说土壤取样,必须得在不同深度取样,才好准确判断。
这就像做实验,材料不全,结果也不靠谱。
2.2 人员培训和安全还有一点特别重要,那就是检测人员的培训和安全。
检测可不是个小事,得有专业的技术人员上阵。
别想着随便找个小弟就行了,人家可得懂得“行内规矩”。
安全也不能马虎,别让自己“栽了跟头”。
好比你去爬山,得带好安全绳,才能避免摔得满头包。
3. 实际检测步骤检测步骤可不能草率,得一步一个脚印。
一般来说,首先要进行现场勘查,这一步就像开车之前得先把导航调好。
看看现场的土壤类型、周围环境等,心里得有个谱。
地基容许承载力与承载力特征值所有建筑物和土工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时,均应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对经常受水平荷载作用的高层建筑高耸结构、高路堤和挡土墙以及建造在斜坡上或边坡附近的建筑物,尚应验算地基稳定性。
通常地基计算时,首先应限制基底压力小于等于地基容许承载力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设计值),以便确定基础的埋置深度和底面尺寸,然后验算地基变形,必要时验算地基稳定性。
地基容许承载力是指地基稳定有足够安全度的承载能力,也即地基极限承载力除以一安全系数,此即定值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同时必须验算地基变形不超过允许变形值。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指地基稳定有保证可靠度的承载能力,它作为随机变量是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分项系数表达的极限状态设计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同时也要验算地基变形不超过允许变形值。
因此,地基容许承载力或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定义是在保证地基稳定的条件下,使建筑物基础沉降的计算值不超过允许值的地基承载力。
地基容许承载力:定值设计方法承载力特征值:极限状态设计法按定值设计方法计算时,基底压力p不得超过修正后的地基容许承载力.按极限状态设计法计算时,基底压力p不得超过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
理论公式确定地基承载力均为修正后的地基容许承载力和承载力特征值.原位法和规范法确认地基承载力未涵盖基础掩埋浅和宽度两个因素理论公式法确认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在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中使用地基临塑荷载p1/4的修正公式:b:大于6m,按6m考量,对于砂土大于3m,按3m考量基本承载力与承载力特征值勤有什么关系.许多公式中出现承载力特征值而未出现基本承载力,基本承载力主要用以来衡量什么的?承载力基本值与承载力的标准值,是一对,属于89规范中的术语,指按土试指标或测试指标确定的承载力值,叫承载力基本值,经过统计修正以后就叫承载力标准值了。
不过这套名词对于岩土工程界来说,非常不适合,不象结构专业中研究的工程材料一样,可以确定其标准值,地质体的标准值是很难确定,或者说是根本就不存在了。
fak地基承载力地基承载力容许值摘要:一、引言二、地基承载力概念解释1.地基承载力定义2.地基承载力容许值含义三、影响地基承载力因素1.土壤类型2.土壤密度3.地下水位4.地面荷载四、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1.经验公式法2.理论计算法3.实验测定法五、提高地基承载力的措施1.地基处理技术2.加固材料应用3.合理设计建筑结构六、地基承载力检测与监测1.检测方法2.监测技术七、案例分析1.建筑因地基承载力问题导致的事故2.地基承载力提升工程案例八、结论正文:一、引言地基承载力是建筑设计和施工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参数,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地基承载力容许值则是衡量地基能否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关键指标。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基承载力及地基承载力容许值的相关知识,以期为建筑行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地基承载力概念解释1.地基承载力定义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土层在垂直荷载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
它是地基土的一个重要力学性质,与土壤类型、密度、地下水位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2.地基承载力容许值含义地基承载力容许值是指在建筑物设计寿命内,地基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
这个值是根据地基承载力计算得到的,同时也是建筑物基础底面积和基础深度的函数。
地基承载力容许值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稳定和基础工程的投资。
三、影响地基承载力因素1.土壤类型土壤类型是影响地基承载力的重要因素。
不同类型的土壤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质,如粘性土、砂性土、碎石土等。
在相同荷载条件下,土壤类型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显著。
2.土壤密度土壤密度是指土壤单位体积内的质量。
密度越大,地基承载力越高。
但在实际工程中,土壤密度的变化较大,需要通过实验测定来获取准确数据。
3.地下水位地下水位对地基承载力也有较大影响。
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土壤的有效应力降低,地基承载力减小。
因此,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下水位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
4.地面荷载地面荷载包括建筑物自身荷载和外部荷载。
第十章地基承载力本章学习要点: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土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荷载,这是土力学的重要问题之一。
由于地基土的复杂性,要准确地确定地基极限承载力也是比较复杂的问题。
本章学习地基在外荷裁作用下的破坏形式,地基的临塑荷载、临界荷载与极限荷载,确定地基承载力的理论公式、地基承载力设计值的确定和影响地基承载力的因素,要求掌握地基承载力的确定与计算,并从这些计算公式中了解影响地基承载力的因素。
第一节概述地基随建筑物荷载的作用后,内部应力发生变化,表现在两方面:一种是由于地基土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产生压缩变形,引起基础过大的沉降量或沉降差,使上部结构倾斜,造成建筑物沉降;另一种是由于建筑物的荷载过大,超过了基础下持力层土所能承受荷载的能力而使地基产生滑动破坏。
因此在设计建筑物基础时,必须满足下列条件:地基:强度——承载力——容许承载力变形——变形量(沉降量)——容许沉降量一、几个名词1、地基承载力:指地基土单位面积上所能随荷载的能力。
地基承载力问题属于地基的强度和稳定问题。
2、容许承载力:指同时兼顾地基强度、稳定性和变形要求这两个条件时的承载力。
它是一个变量,是和筑物允许变形值密切联系在一起。
3、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是根据野外鉴别结果确定的承载力值。
包括:标贯试验、静力触探、旁压及其它原位测试得到的值。
4、地基承载力基本值:是根据室内物理、力学指标平均值,查表确定的承载力值,包括载荷试验得到的值)。
通常5、极限承载力:指地基即将丧失稳定性时的承载力。
二、地基承载力确定的途径目前确定方法有:1.根据原位试验确定:载荷试验、标准贯入、静力触探等。
每种试验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
2.根据地基承载力的理论公式确定。
3.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确定。
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的确定分析
(1)地基承载力:地基所能承受荷载的能力。
(2)地基容许承载力:保证满足地基稳定性的要求与地基变形不超过允许值,基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荷载。
(3)地基承载力基本值:按标准方法试验,未经数理统计处理的数据。
可由土的物理性质指标查规范得出的承载力。
(4)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在正常情况下,可能出现承载力最小值,系按标准方法试验,并经数理统计处理得出的数据。
可由野外鉴别结果和动力触探试验的锤击数直接查规范承载力表确定,也可根据承载力基本值乘以回归修正系数即得。
(5)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地基在保证稳定性的条件下,满足建筑物基础沉降要求的所能承受荷载的能力。
可由塑性荷载直接,也可由极限荷载除以安全系数得到,或由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经过基础宽度和埋深修正后确定。
(6)地基承载力的特征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的地基承载力。
即在发挥正常使用功能时地基所允许采用抗力的设计值。
它是以概率理论为基础,也是在保证地基稳定的条件下,使建筑物基础沉降计算值不超过允许值的地基承载力。
在设计建筑物基础时,各行业使用《规范》不同,地基容许承载力、地基承载力设计值与特征值在概念上有所不同,但在使用含义上相当地基为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手册)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对基础及上部结构荷载的承受能力,其大小取决于地基、基础及上部结构两个方面。
有关承载力的几个基本概念:
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由载荷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
实际即为地基承载力的允许值。
在工程实践上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由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法、公式计算法、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等方法综合确定,原位测试法是指在现场用载荷试验等原位测试方法来实际直接或间接测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
b.极限承载力:使地基发生剪切破坏,失去整体稳定时的基础底面最小压力,亦即地基能承受的最大荷载强度。
c.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地基设计时采用的考虑了土性指标变异影响后的相应于标准基础宽度和埋深时的地基容许承载力代表值。
d.地基承载力基本值:根据土的室内试验或原位测试物理力学指标的平均值,按经验公式计算或查经验表格得到的相应于标准基础宽度和埋深时的地基容许承载力值,承载力基本值乘以据以计算或查表的物理力学指标回归修正系数,可
得到承载力标准值。
e.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经基础宽度和埋深修正,以及直接用地基强度指标按承载力理论公式计算得到的值。
承载力设计值实在地基设计计算时采用的地基容许承载力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