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数学考试答题思路
- 格式:docx
- 大小:11.44 KB
- 文档页数:7
小升初数学高分“三步走”战略
在小升初考试中有三个基本问题是小升初考试中必考的题型,1、计算,2、应用题,3、几何图形的周长与面积问题。
下面启智小编就来一起跟大家说说怎么三步走呢?
第一、计算:从小学一年级认识数字开始,计算就一直伴随着我们,怎样快速而又精准的算出答案呢?是有方法和技巧的如:补同型计算、同补型、较小两位数、较大两位数等,我们论坛对于计算问题也有多很多试题,供大家练习。
在平时我们也要做计算题时要多注意总结发现才可以哦!
第二、应用题:在做应用题时,很多学生不能理解题意,不能读到题中可利用的条件,即使读到可利用的条件,也不知道怎么用,所以在此我推荐“方程法”的培养,方程思想为正向思想,可以把一些问题从一句话“翻译”为方程,从而解方程为解应用题的关键。
第三、几何图形的周长与面积: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成了小学的难点,可通过“平移”“翻译”“等量代换”等方法解决,用哪个方法解题要根据题干内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小升初数学答题技巧
1. 哎呀呀,小升初数学答题技巧之一就是要认真审题呀!就像你走路要看清路一样,题目都没看清怎么能答对呢!比如这道题“有 5 个苹果,吃了2 个,还剩几个”,要是没看清“吃了 2 个”,那可不就答错啦!
2. 嘿,一定要仔细检查呀!可别小瞧这一步,这就好比比赛结束后再回顾一遍有没有犯规啊!像计算 3+5,算完你不得再看看答案是不是 8 啊!
3. 哇塞,遇到难题别慌呀!这就跟爬山遇到陡坡一样,咱得稳住慢慢来。
就好像有道难题让你算一个很复杂的图形面积,别急,慢慢分析,肯定能找到方法的!
4. 记住哦,学会画图很重要!它就像是给你指了一条明路。
比如遇到行程问题,画个图,不就清楚多了嘛,马上就能找到答案啦!
5. 别死脑筋呀,有的题要多想几种方法!就像走迷宫,这条路不通就换一条嘛。
像计算 24 点,方法可多啦,你得灵活点呀!
6. 哟呵,平时得多做题呀,这就跟运动员训练一样,练多了自然就厉害啦!不做题,到考试时怎么能熟练答题呢!
7. 哈哈,要保持好心态哟!考试就像一场游戏,开心地去玩才能玩得好呀。
就算遇到不会的题,也别灰心丧气呀!
总之,要认真审题、仔细检查、遇到难题不慌、学会画图、多想方法、多做题、保持好心态,小升初数学就不在话下啦!。
小升初数学难题的解题技巧
嘿,小伙伴们,你们有没有遇到过那种让你头疼到想撞墙的小升初数学题?别急,今天我就给大家传授几招,保证让你们轻松应对这些“拦路虎”。
首先得来点干货,咱们得搞清楚题目到底在说什么。
别光看数字,还得看看题目要求。
比如,要是问我们一堆数里面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那咱们就得先算出它们的差,然后比较哪个数更大。
记住了,做题前一定要审题,这样才能不偏不倚,稳稳当当。
接下来就是动手操作啦!别老想着一步到位,慢慢来,一步一步来。
就像搭积木一样,一块一块地往上加。
遇到不会的,就翻翻课本、查查资料,实在不行,找老师问问。
别怕麻烦,多动动脑,多动手,问题就解决了一半。
当然啦,有时候解题就像解谜一样,需要一些巧妙的思维。
比如,遇到一个复杂的方程,咱们可以先把它拆成几个简单的方程来解。
这样既省时间,又能提高解题效率。
还有啊,遇到难题不要急,冷静下来想想,说不定答案就藏在你眼前呢。
别忘了,做数学题的时候,心态也很重要。
别因为一道题就愁眉苦脸的,要像对待老朋友一样,用一颗平和的心去面对它。
有时候,一道题就是一个小挑战,解决它之后,你会发现自己的进步有多大。
别忘了给自己一点奖励。
每当解决了一道难题,就给自己一个小奖励,比如吃块巧克力、看一集喜欢的动画片。
这样一来,学习起来更有动力,也能让这个过程变得更加愉快。
好啦,以上就是我给大家分享的小升初数学题的解题技巧。
希望这些小窍门能帮到你们,让你们在数学的世界里越走越远。
加油哦,未来的数学家们!。
小升初数学考试技巧
1. 嘿呀,小升初数学考试可别慌!就像上战场要有武器一样,咱们得掌握技巧呀!比如做计算题的时候,一定要细心再细心,别像小马虎一样,算错一个数就前功尽弃啦!就像盖房子,一块砖没放好,房子可能就不牢固咯!
2. 哇塞,遇到应用题可别懵!这时候要多读几遍题目,把关键信息找出来呀。
就跟警察破案似的,要从蛛丝马迹中找到线索,才能解决问题嘛!比如问你买东西花了多少钱,那你就得搞清楚价格和数量啊,可别稀里糊涂的。
3. 哎呀呀,不会做的题咋办呢?别死磕呀!先放一放,等做完其他的再来攻克它。
这就好比爬山,遇到难爬的地方先绕过去,等回头有精力了再来征服它,说不定一下子就解决了呢!
4. 嘿,检查试卷可太重要啦!你想想,要是做完就交卷,万一有错的没发现,那不就亏大了?就好像准备出门,不照照镜子整理整理,可能就顶着个乱头发出去啦!一定要认真检查哦。
5. 做题的时候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呀!别答非所问。
这就好像人家让你去东边找东西,你却跑到西边去了,能找到才怪呢!比如让你列算式,你可别直接写答案。
6. 注意时间分配哟!别在一道题上纠结太久,不然其他题都没时间做啦。
这就好像比赛跑步,要是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别人可就跑远啦!要合理安排时间。
7. 遇到难题别害怕呀!大家都难呀,只要冷静下来,说不定就能找到思路呢。
就如同在黑夜中走路,一开始很害怕,但走着走着就发现路了呀!
8. 记得要打草稿呀!把思路在草稿上理清楚,这样做题更有条理。
就像走路要有地图指引一样,不然很容易迷失方向的哦。
9. 总之,小升初数学考试并不可怕,掌握这些技巧,咱们就能轻松应对啦!加油哦!。
小学升初中的数学题型解题技巧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学科,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开始了解其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而随着小学生升入初中阶段,数学题型也逐渐增多和复杂化。
为了帮助小学生顺利过渡到初中数学学习,下面将介绍一些小学升初中的数学题型解题技巧。
一、整数运算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与自然数的基本概念和四则运算。
升入初中后,将会面临更多与整数相关的题型。
在解决整数运算的题目时,以下技巧可能会有所帮助:1.理解负数的概念:负数代表着借贷、欠债或损失等概念,对负数的理解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各种题目。
2.掌握正负数的加减法:正负数的加减运算可以通过计算器来帮助掌握,同时也可以通过绘制数轴来形象化理解。
3.注意运算顺序:在解决含有正负数的复杂运算题目时,需要根据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或者借助括号来明确运算的先后顺序。
二、比例与百分数比例与百分数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部分,在小学升初中后将会遇到更多与比例与百分数相关的解题题目。
一下是一些解决比例与百分数题目的技巧:1.理解比例的含义:比例是一种比较关系,需要理解比例的基本概念以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灵活运用相等原则:在解决比例题目时,可以通过相等原则来建立等式,从而求解未知数。
3.转化百分数与小数:在处理百分数题目时,可以将百分数转化为小数,再进行运算。
同样有时也需要将小数转化为百分数。
三、代数式的计算代数式的计算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小学升初中后要掌握的技巧之一。
以下是一些关于代数式计算的技巧:1.掌握字母的含义:在代数式中,字母通常代表未知数或者可变数,需要理解字母代表的具体含义。
2.运用运算法则:代数式的计算可以利用运算法则进行化简。
例如,利用分配律、结合律和交换律等简化表达式。
3.移项和合并同类项:在解决代数式相关的题目时,可以进行移项和合并同类项的操作,从而简化计算过程和提取关键信息。
四、几何图形与问题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了解了基本的几何图形,如直线、曲线、圆等。
一、直接思路“直接思路”是解题中的常规思路。
它一般是通过分析、综合、归纳等方法,直接找到解题的途径。
【顺向综合思路】从已知条件出发,根据数量关系先选择两个已知数量,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然后把所求出的数量作为新的已知条件,与其他的已知条件搭配,再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这样逐步推导,直到求出所要求的解为止。
这就是顺向综合思路,运用这种思路解题的方法叫“综合法”。
例1兄弟俩骑车出外郊游,弟弟先出发,速度为每分钟200米,弟弟出发5分钟后,哥哥带一条狗出发,以每分钟250米的速度追赶弟弟,而狗以每分钟300米的速度向弟弟追去,追上弟弟后,立即返回,见到哥哥后又立即向弟弟追去,直到哥哥追上弟弟,这时狗跑了多少千米?分析(按顺向综合思路探索):1根据弟弟速度为每分钟200米,出发5分钟的条件,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弟弟走了多少米,也就是哥哥追赶弟弟的距离。
2根据弟弟速度为每分钟200米,哥哥速度为每分钟250米,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哥哥每分钟能追上弟弟多少米。
3通过计算后可以知道哥哥追赶弟弟的距离为1000米,每分钟可追上的距离为50米,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哥哥赶上弟弟所需的时间。
4狗在哥哥与弟弟之间来回不断奔跑,看起来很复杂,仔细想一想,狗跑的时间与谁用的时间是一样的?狗跑的时间与哥哥追上弟弟所用的时间是相同的。
5已知狗以每分钟300米的速度,在哥哥与弟弟之间来回奔跑,直到哥哥追上弟弟为止,和哥哥追上弟弟所需的时间,可以求什么?可以求出这时狗总共跑了多少距离。
这个分析思路可以用下图(图2.1)表示:例2下面图形(图2.2)中有多少条线段?分析(按顺向综合思路探索):我们知道,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做线段,如果我们把上面任意相邻两点间的线段叫做基本线段,那么就可以这样来计数。
1左端点是A的线段有哪些?有AB AC AD AE AF AG共6条。
2左端点是B的线段有哪些?有BC、BD、BE、BF、BG共5条。
小升初分班考试数学应考技巧小升初分班考试数学应考技巧数学应考技巧1.越过“最后两题”障碍数学考试中的最后两道题,是考生上台阶的题,拿高分的同学主要就是在这道题上有所收获。
反过来看,这也是考生失分最厉害的题,考生提高分数的最大障碍也就在此。
考生要想越过这道障碍,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⑴心理上要充满信心,相信自己能解答出来因为有一定难度,很多考生一做到这两道题,自己先在心里给了自己一个下马威,带着心理障碍去解题,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⑵要善于去其“包装”近年来考题越来越倾向于选择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或者寻找规律的题目,经过了一番精心包装,不耐心看就很容易被冗长的问题所迷惑。
所以考生在进行审题时,要逐字看过去,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
考生可以一边阅读题目,一边把题纲写在草稿纸上,然后再针对简化的题目进行解答。
数学应考技巧2.要克服思维定式考试之前,学员做了大量的题目,包括我们上课的讲义、作业、模拟试题和以前学员做过的一些习题。
考试不可避免地会在某些地方令考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这原本是件好事,但考生的思维定式把这变成了一件坏事。
有的考生看题还没过半,发现类似的题目老师讲解过,立即兴奋地动笔,有的同学甚至靠记忆老师讲过的解法来依葫芦画瓢,谁知道试题的其他条件、需要求证的结果已经做过变化,错解是必然结果。
很多学员在考试中都会犯这样的错误,实在是令人惋惜。
数学应考技巧3.要做到思维严密解题时要考虑可能存在的多种条件,否则明明有两解,你却只求出一解来,只能非常遗憾地被扣分。
有一次讲课中,关于“两人相距50米”的应用题目中就存在两人已经相遇和两人还未相遇两种情况,相当一部分学员忘了考虑第一种情况。
在接下来的考试中一定要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
数学应考技巧4.要步骤到位在这几次的上课过程中,老师都一再强调,答题一定要规范,要步骤到位。
因为正式的考试是按步给分的,所以不管你是否能得到最后的结果,但只要能够做一步就不要放弃。
可能你不能把这道题完全解出来,但是写出几个步骤就有可能获得一部分的分数。
小升初数学难题的解题技巧小升初这段时间,对孩子们来说,就像是爬山,不仅有风景,还有不少坎坷。
而数学题目呢,就像是山路上的石头,需要一点一点地捡起来,才能顺利登顶。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能够帮助你顺利通过数学难题的小技巧,让你在考试中游刃有余。
1. 理解题意,打好基础在面对数学难题时,第一步就是搞清楚题意。
这就像是你去探险前要了解路线一样重要。
1.1 认真审题别小看这一点,很多时候题目看似简单,但其中可能藏着“陷阱”。
所以,审题的时候要特别仔细,搞清楚题目在问什么,条件是什么。
比如,有些题目可能会用“至少”、“至多”这些词,搞清楚这些词的含义对于解题至关重要。
1.2 用自己的话复述把题目用自己的话说一遍,看看是不是理解对了。
比如,题目说小明有10元钱,每次花5元,那么他最多能买几次东西,你可以把这句话换成“10元除以5元等于多少”,这样是不是更清晰呢?2. 分步解决,逐步推进一旦搞清楚题目后,就可以进入解题阶段。
别想着一步登天,逐步推进才是关键。
2.1 拆分问题复杂的问题,往往可以拆分成几个小问题。
比如,你要解一道涉及面积的题目,可以先求出长和宽,再算面积。
一步一步来,不要让大题目吓到你。
2.2 列出方程列方程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用代数的方式把问题化简,往往能让问题变得清晰。
比如,设未知数,然后用等式表示条件,这样解起来就能条理清晰。
3. 实战练习,积累经验知识掌握了,还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
就像打游戏一样,练得多了,自然水平就提高了。
3.1 多做习题数学的学习离不开做题。
做题的过程中,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都是你积累经验的好机会。
每做一道题,都要总结一下,看看自己有没有哪个地方还可以改进。
3.2 查漏补缺做题时难免会遇到错误,这时候就要认真分析错误的原因。
是不是某个知识点没掌握牢?还是审题不仔细?找到问题所在,及时调整,才能不断进步。
4. 心态调整,保持冷静最后,面对难题的时候,心态也非常重要。
(2023)小升初数学解题的10种方法(2023)小升初数学解题的10种方法小升初即将考试啦!注意,学数学要善于总结规律,掌握一些备考技巧,这样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小升初数学解题的10种方法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小升初数学解题的10种方法一、对照法如何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小学数学常用的方法就是对照法。
根据数学题意,对照概念、性质、定律、法则、公式、名词、术语的含义和实质,依靠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记忆、辨识、再现、迁移来解题的方法叫做对照法。
例1: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18,则这三个自然数从小到大分别是多少?对照自然数的概念和连续自然数的性质可以知道:三个连续自然数和的平均数就是这三个连续自然数的中间那个数。
二、公式法运用定律、公式、规则、法则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它体现的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思维。
公式法简便、有效,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必须学会和掌握的一种方法。
但一定要让学生对公式、定律、规则、法则有一个正确而深刻的理解,并能准确运用。
例2:计算59×37+12×59+5959×37+12×59+59=59×(37+12+1)…………运用乘法分配律=59×50…………运用加法计算法则=(60-1)×50…………运用数的组成规则=60×50-1×50…………运用乘法分配律=3000-50…………运用乘法计算法则=2950…………运用减法计算法则三、比较法通过对比数学条件及问题的异同点,研究产生异同点的原因,从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叫比较法例3:填空:0.75的最高位是( ),这个数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 );十分位的数4与十位上的数4相比,它们的( )相同,( )不同,前者比后者小了( )。
这道题的意图就是要对“一个数的最高位和小数部分的最高位的区别”,还有“数位和数值”的区别等。
小升初数学必考题型讲解
一、题型一:计算题
1. 知识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分数乘法、分数除法。
2. 常见考法:小数、分数混合运算,应用题。
3. 解题技巧:将小数或分数转化为整数,再进行运算,注意小数点的处理。
4. 易错点:运算顺序错误、小数点处理不当、运算符号看错等。
5. 详细解析:在计算小数、分数混合运算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在处理小数或分数时,可以将小数或分数转化为整数进行计算。
在应用题中,需要注意小数点的处理和运算顺序。
二、题型二:方程题
1. 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三元一次方程。
2. 常见考法:解方程、方程应用题。
3. 解题技巧: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检验。
4. 易错点:未知数处理不当、方程变形错误、解方程不彻底等。
5. 详细解析:设出未知数,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进行变形求解,最后检验。
在解方程时,需要注意未知数的处理和方程变形的方法。
在应用题中,需要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进行变形求解,最
后检验。
三、题型三:几何题
1. 知识点:平面几何、立体几何。
2. 常见考法:计算面积、计算体积、应用题。
3. 解题技巧:找到几何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4. 易错点:几何元素对应关系不明确、公式使用错误等。
5. 详细解析:在几何题中,需要找到几何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如面积、周长、体积等。
对于平面几何,需要利用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进行计算;对于立体几何,需要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小升初数学考试技巧与备考方法应对小升初数学考试,一定要掌握相对应的方法,因为数学是理科,属于需要思考的题目,掌握好方法就能缩短思考时间,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您。
小升初数学考试技巧小升初数学考试技巧一:考完试不要对答案每场考试之后不要对答案,考完的课程也不要再去理会,相信自己算出来的数字,全心全意投入下一场考试。
小升初数学考试技巧二:使用适合学习阶段的考试技巧一般的,学习处于不同阶段,例如在初级阶段,你应该采用相对固定的、适合这个学习阶段的考试技巧。
对于你总结出的考试技巧,你要在考试中尽量执行,考试时不要因感到考试题目简单而冲动,也不要因感觉考试题目太难而乱了阵脚。
初级阶段者考试时碰到某道没有把握的题目,用逻辑推断、考试技巧、“直觉”得出的结论都不同时,一般的,要以考试技巧得出的结论为正确的答案。
这是因为初级阶段者往往知识掌握的不好,判断能力不行,直觉能力不够。
中级阶段者考试时碰到某道没有把握的题目时,用逻辑判断、考试技巧、“直觉”得出的结论都不同时,往往应该以逻辑推断的结论为正确答案。
而高级阶段者,可以把“直觉”作为判断标准。
小升初数学考试技巧之三:拿到试卷后是否整体浏览一下拿到试卷后可以整天浏览一下,根据以前考试的经验积累,大致估计一下分配好部分需要的答题时间。
小升初数学考试技巧之四:安排答题顺序一般考试时答题顺序,一种策略是按照试卷从前到后的顺序答题,另外一种策略是按照自己总结出的答题顺序。
无论采取哪种策略,都必须要非常清楚每部分应该使用的最少和最多的答题时间。
按照自己总结的答题顺序:先做那些即使延长答题时间,也不见得会得分更多的题目,后做那些需要仔细思考和推敲的题目。
小升初数学考试技巧之五:确定每部分的答题时间对于那些每次考试能做完的课程,例如选择题占20%的分数,你就必须在20%的考试时间内做完选择题。
然后,你再根据每次考试之后的得分情况,仔细分析是否可以在保证准确的情况下将某些部分的做题时间压缩,这样,你就有更多的时间来做相对花时间长的部分。
小学(初中年级及小升初)数学解题技巧非
常实用
小学(初中年级及小升初)数学解题技巧
1.理解问题
在解题前,首先要仔细阅读并理解问题的要求。
注意理解问题中的关键词和条件,确保清楚问题的目标。
2.制定解题计划
在理解问题后,制定一个解题计划是很重要的。
将问题分解为更小的步骤或子问题,并确定解决每个步骤或子问题所需的方法。
3.使用合适的解题方法
针对不同的数学问题,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研究和掌握常见的解题技巧,如分析图表、计算、估算、列方程等。
4.注重细节和精确性
在解题过程中,要注重细节和精确性。
注意计算中的运算符、单位、符号等,确保答案的准确性。
5.反复练和巩固
研究数学解题技巧需要持续的练和巩固。
反复练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提高解题能力和熟练度。
6.寻求帮助和互助
在解题过程中,如遇到难题或困惑,不要犹豫寻求帮助。
可以向老师、同学或家长请教,互相交流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以上是小学(初中年级及小升初)数学解题的一些实用技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小升初数学的解题方法小升初数学的解题方法【配方法】所谓配方,就是把一个解析式利用恒等变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的和形式。
通过配方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配方法。
其中,用的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方式。
配方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的方法,它的应用十分非常广泛,在因式分解、化简根式、解方程、证明等式和不等式、求函数的极值和解析式等方面都经常用到它。
【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
因式分解是恒等变形的基础,它作为数学的一个有力工具、一种数学方法在代数、几何、三角等的解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式分解的方法有许多,除中学课本上介绍的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外,还有如利用拆项添项、求根分解、换元、待定系数等等。
【换元法】换元法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应用十分广泛的解题方法。
我们通常把未知数或变数称为元,所谓换元法,就是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式子中,用新的变元去代替原式的一个部分或改造原来的式子,使它简化,使问题易于解决。
【判别式法与韦达定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属于R,a≠0)根的判别,△=b2-4ac,不仅用来判定根的性质,而且作为一种解题方法,在代数式变形,解方程(组),解不等式,研究函数乃至几何、三角运算中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韦达定理除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另一根;已知两个数的和与积,求这两个数等简单应用外,还可以求根的对称函数,计论二次方程根的符号,解对称方程组,以及解一些有关二次曲线的问题等,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待定系数法】在解数学问题时,若先判断所求的结果具有某种确定的形式,其中含有某些待定的系数,而后根据题设条件列出关于待定系数的等式,最后解出这些待定系数的值或找到这些待定系数间的某种关系,从而解答数学问题,这种解题方法称为待定系数法。
它是中学数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构造法】在解题时,我们常常会采用这样的方法,通过对条件和结论的分析,构造辅助元素,它可以是一个图形、一个方程(组)、一个等式、一个函数、一个等价命题等,架起一座连接条件和结论的桥梁,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这种解题的数学方法,我们称为构造法。
小升初数学解题方法一、计算题的答题技巧计算问题是整个小学阶段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重要的题型。
从简单的口算题到复杂的混合运算,都是考察的重点。
1. 口算题:每天坚持练习,熟能生巧。
2. 简算题:掌握定律、性质,可以简便计算。
3. 混合运算:先算括号里的,后算括号外的。
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4. 列式计算:理解题意,列综合算式或分步算式。
5. 求未知数:一般方法:列方程解应用题。
特殊方法:分数、百分数、比例、代数法等。
二、应用题的答题技巧应用题是小学数学中占比重最大,且综合性最强题型,也是最难的部分。
因此,在复习中一定要重视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1. 读题:读懂题意,找出信息和问题。
2. 分析: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 列式:列出算式,并正确计算。
4. 验算:检查结果是否正确。
5. 作答:完整地写出答语。
三、填空题的答题技巧填空题主要考察基础概念和基本计算。
1. 直接填空: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和数量关系直接填写答案。
2. 判断填空:先判断正误,再填写答案。
3. 计算填空:根据运算顺序计算结果,填写答案。
4. 文字填空:根据题意填写适当的文字描述。
5. 图形题:根据图形特点填写答案。
四、选择题的答题技巧选择题主要考察基础概念和基本计算。
在答题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排除法: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缩小选择范围。
2. 代入法:将选项代入原题检验,确定答案。
3. 推理法:根据题意和数量关系,推理得出答案。
4. 直观法:对于几何图形类选择题,可以利用图形特点直观得出答案。
5. 综合法:综合运用以上方法,得出答案。
孩子经常问我们:“老师,数学不好怎么办?”“小题总失分怎办?”尤其是选择题,四选一都没有一个答对的...其实,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除了按部就班的解题方法外,还需要注意一些解题策略,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好方法?1.特值检验法对于具有一般性的数学问题,我们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将问题特殊化,利用问题在某一特殊情况下不真,则它在一般情况下不真这一原理,达到去伪存真的目的。
2.极端性原则极将所要研究的问题向极端状态进行分析,使因果关系变得更加明显,从而达到迅速解决问题的目的。
极端性多数应用在求极值、取值范围、解析几何上面,很多计算步骤繁琐、计算量大的题,一但采用极端性去分析,那么就能瞬间解决问题。
3.剔除法剔除利用已知条件和选择支所提供的信息,从四个选项中剔除掉三个错误的答案,从而达到正确选择的目的。
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尤其是答案为定值,或者有数值范围时,取特殊点代入验证即可排除。
4.数形结合法由题目条件,作出符合题意的图形或图象,借助图形或图象的直观性,经过简单的推理或计算,从而得出答案的方法。
数形结合的好处就是直观,甚至可以用量角尺直接量出结果来。
5.递推归纳法通过题目条件进行推理,寻找规律,从而归纳出正确答案的方法。
6.顺推破解法顺利用数学定理、公式、法则、定义和题意,通过直接演算推理得出结果的方法。
7.逆推验证法(代答案入题干验证法)将选择支代入题干进行验证,从而否定错误选择支而得出正确选择支的方法。
8.正难则反法正从题的正面解决比较难时,可从选择支出发逐步逆推找出符合条件的结论,或从反面出发得出结论。
9.特征分析法特对题设和选择支的特点进行分析,发现规律,归纳得出正确判断的方法。
10.估值选择法有些问题,由于题目条件限制,无法(或没有必要)进行精准的运算和判断,此时只能借助估算,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推算,从面得出正确判断的方法。
选择题的解题方法还有很多,但做题时也不要拘泥于固定思维,有时候一道题可采用多种特殊方法综合运用。
如何更好地备战小升初数学解答题为了考取理想的中学,小学生们往往要参加小升初考试。
其中解答
题是小升初数学考试的重点,因此备战小升初数学解答题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四方面介绍备战小升初数学解答题的方法。
一、熟悉题目类型
在备战小升初数学解答题时,首先应该熟悉各类题型,了解其特点。
常见的解答题包括填空题、简答题、证明题等,每种题型都有其独特
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只有熟悉各类题型,才能在考试中高效解答。
二、整理知识点
备战小升初数学解答题还需要下大功夫在知识点上。
小学生应该将
课本知识点全部罗列出来,逐个查漏补缺。
对于基础薄弱的知识点,
多做一些练习,加深记忆。
对于掌握较好的知识点,则应该总结掌握
的规律和特点,为后续解答题打下基础。
三、积累常见题型
备战小升初数学解答题,还需要积累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这需要同学在平时的练习中多加留意,积累做题的经验。
尝试解答一
些历年的小升初数学解答题,找到其中的规律和特点,积累解答题的
技巧和经验。
四、多做模拟题
解答题需要的是解题思路和解题能力。
针对小升初数学解答题,需要大量的模拟练习,增强自己的解题能力。
模拟题应该选择经典的或者近几年的真题,这样更能锻炼同学们的应试能力。
以上四个方面是备战小升初数学解答题的关键。
同学们也可以参加专业的小升初培训班、找家教进行辅导等方式进行备战。
最终,只要在日常学习中坚持不懈,多加练习,相信小升初数学解答题也是应该过得去的。
小升初数学考试答题思路
1、对照法
如何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小学数学常用的方法就是对照法。
根据数学题意,对照概念、性质、定律、法则、公式、名词、术语的
含义和实质,依靠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记忆、辨识、再现、迁移来解题的方法叫做对照法。
这个方法的思维意义就在于,训练孩子对数学知识的正确理解、牢固记忆、准确辨识。
例1: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18,则这三个自然数从小到大分别是多少?对照自然数的概念和连续自然数的性质可以知道:三个连续自然数和的平均数就是这三个连续自然数的中间那个数。
例2:判断题:能被2 除尽的数一定是偶数。
这里要对照“除尽”和“偶数”这两个数学概念。
只有这两个概念全理解了,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2、比较法
通过对比数学条件及问题的异同点,研究产生异同点的原因,从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叫比较法。
比较法要注意:
(1)找相同点必找相异点,找相异点必找相同点,不可或缺,也就是说,比较要完整。
(2)找联系与区别,这是比较的实质。
(3)必须在同一种关系下(同一种标准)进行比较,这是“比较” 的基本条件。
(4)要抓住主要内容进行比较,尽量少用“穷举法”进行比较,那样会使重点不突出。
(5)因为数学的严密性,决定了比较必须要精细,往往一个字,一个符号就决定了比较结论的对或错。
例3:填空:0.75 的最高位是(),这个数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十分位的数4 与十位上的数4 相比,它们的()相同,()不同,前者比后者小了()。
这道题的意图就是要对“一个数的最高位和小数部分的最高位的区别”,还有“数位和数值”的区别等。
例4 :六年级同学种一批树,如果每人种5 棵,则剩下75 棵树没有种;如果每人种7 棵,则缺少15 棵树苗。
六年级有多少学生?这是两种方案的比较。
相同点是:六年级人数不变;相异点是:两种方案中的条件不一样。
找联系:每人种树棵数变化了,种树的总棵数也发生了变化。
找解决思路(方法):每人多种7-5=2(棵),那么,全班就多种了75+15=90 (棵),全班人数为90- 2=45 (人)。
3、公式法运用定律、公式、规则、法则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它体现的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思维。
公式法简便、有效,也是孩子学习数学必须学会和掌握的一种方法。
但一定要让孩子对公式、定律、规则、法则有一个正确而深刻的理解,并能准确运用。
例5:计算59X 37+12X 59+59
59X37+12X 59+59
=59X( 37+12+1)……运用乘法分配律
=59 X 50……运用加法计算法则
=(60-1 )X 50……运用数的组成规则
=60X 50- 1 X 50……运用乘法分配律
=3000-50……运用乘法计算法则
=2950……运用减法计算法则
4、分析法
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或要素,并对这些部分或要素进行研究、推导的一种思维方法叫做分析法。
依据:总体都是由部分构成的。
思路: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解决总体,先把整体的各部分或要素割裂开来,再分别对照要求,从而理顺解决问题的思路。
也就是从求解的问题出发,正确选择所需要的两个条件,依次推导,一直到问题得到解决为止,这种解题模式是“由果溯因” 。
分析法也叫逆推法。
常用“枝形图”进行图解思路。
例6:玩具厂计划每天生产200 件玩具,已经生产了6 天,共生产1260 件。
问平均每天超过计划多少件?
思路:要求平均每天超过计划多少件,必须知道:计划每天生产多少件和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件。
计划每天生产多少件已知,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件,题中没有告诉,还得求出来。
要求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件玩具,必须知道:实际生
产多少天,和实际生产多少件,这两个条件题中都已知。
5、分类法根据事物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事物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方法,叫做分类法。
分类是以比较为基础的。
依据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将它们合为较大的类,又依据差异点将较大的类再分为较小的类。
分类即要注意大类与小类之间的不同层次,又要做到大类之中的各小类不重复、不遗漏、不交叉。
例7: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来分,可分成几类?答:可分为三类。
(1)只有一个约数的数,它是一个单位数,只有一个数1;(2)有两个约数的,也叫质数,有无数个;(3)有三个约数的,也叫合数,也有无数个。
6、综合法
把对象的各个部分或各个方面或各个要素联结起来,并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研究、推导和一种思维方法叫做综合法。
用综合法解数学题时,通常把各个题知看作是部分(或要素),经过对各部分(或要素)相互之间内在联系一层层分析,逐步推导到题目要求,所以,综合法的解题模式是执因导果,也叫顺推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已知条件较少,数量关系比较简单的数学题。
例8:两个质数,它们的差是小于30 的合数,它们的和即是11 的倍数又是小于50 的偶数。
写出适合上面条件的各组数。
思路:11 的倍数同时小于50 的偶数有22 和44。
两个数都是质数,而和是偶数,显然这两个质数中没有2。
和是22的两个质数有:3和19,5和17。
它们的差都是小于30的合数吗?
和是44的两个质数有:3和41,7和37,13和31。
它们的差是小于
30 的合数吗?
这就是综合法的思路。
7、方程法
用字母表示未知数,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含有字母的表达式(等式)。
列方程是一个抽象概括的过程,解方程是一个演绎推导的过程。
方程法最大的特点是把未知数等同于已知数看待,参与列式、运算,克服了算术法必须避开求知数来列式的不足。
有利于由已知向未知的转化,从而提高了解题的效率和正确率。
例9:一个数扩大3 倍后再增加100,然后缩小2 倍后再减去36 ,得
50。
求这个数。
例10:一桶油,第一次用去40%,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用10 千克,还剩余6 千克。
这桶油重多少千克?
这两题用方程解就比较容易。
8、参数法
用只参与列式、运算而不需要解出的字母或数表示有关数量,并根据题意列出算式的一种方法叫做参数法。
参数又叫辅助未知数,也称中间变量。
参数法是方程法延伸、拓展的产物例11:汽车爬山,上山时平均每小时行
15 千米,下山时平均每小时行驶10 千米,问汽车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上下山的平均速度不能用上下山的速度和除以2。
而应该用上下山的路程+ 2。
例12 :一项工作,甲单独做要4 天完成,乙单独做要5 天完成。
两人合做要多少天完成?
其实,把总工作量看作“ 1”,这个“ 1”就是参数,如果把总工作量看作“ 2、3、4 ”都可以,只不过看作“ 1”运算最方便。
9、对照法
排除对立的结果叫做排除法。
排除法的逻辑原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在有正确与错误的多种结果中,一切错误的结果都排除了,剩余的只能是正确的结果。
这种方法也叫淘汰法、筛选法或反证法。
这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形式思维方法。
例13:为什么说除2 外,所有质数都是奇数?这就要用反证法:比2 大的所有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假设:比
2 大的质数有偶数,那么,这个偶数一定能被2 整除,也就是说它一定有约数2。
一个数的约数除了1 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约数(约数2),这个数一定是合数而不是质数。
这和原来假定是质数对立(矛盾)所以,原来假设错误。
例1 4:判断题:(1 )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不平行,就一定相交。
(错)(2)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乘以或同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大小不
变。
(错)
10、特例法
对于涉及一般性结论的题目,通过取特殊值或画特殊图或定特殊位置等特例来解题的方法叫做特例法。
特例法的逻辑原理是:事物的一般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例15:大圆半径是小圆半径的2 倍,大圆周长是小圆周长的()倍,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倍。
可以取小圆半径为1,那么大圆半径就是2。
计算一下,就能得出正确结果。
例16: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成正比例吗?
如果正方形的边长为a,面积为s。
那么,s:a=a (比值不定)所以,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不成正比例。
11、对照法
通过某种转化过程,把问题归结到一类典型问题来解题的方法叫做化归法。
化归是知识迁移的重要途径,也是扩展、深化认知的首要步骤。
化归法的逻辑原理是,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化归法是一种常用的辩证思维方法。
例17 :某制药厂生产一批防“非典”药,原计划25 人14 天完成,由于急需,要提前4 天完成,需要增加多少人?这就需要在考虑问题时,把“总工作日”化归为“总工作量” 。
例18:超市运来马铃薯、西红柿、豇豆三种蔬菜,马铃薯占25%,西红柿和豇豆的重量比是4:5,已知豇豆比马铃薯多36 千克,超市运来西红柿多少千克?
需要把“西红柿和豇豆的重量比4:5”化归为“各占总重量的百分之几”,也就是把比例应用题化归为分数应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