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 格式:pptx
- 大小:45.67 MB
- 文档页数:400
教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全册教案(教科版)第一单元:力与运动第一课:力的作用和力的计量教学目标:- 理解力的作用和力的计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力的计量的方法和仪器的使用-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力的计算问题教学重点:- 力的作用和力的计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力的计量方法和仪器的使用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力的计算问题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介绍力的作用和计量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概念讲解:通过图示和实例,讲解力的定义、SI单位、力的计量方法和仪器的使用。
3.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力的计量实验,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力计、弹簧秤等仪器并记录实验数据。
4. 计算练习:提供一些力的计算题目,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并及时纠正错误。
5. 拓展应用: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思考力的作用和计量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并展示相关案例。
6. 总结反思: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资源:- PowerPoint演示- 实验仪器:力计、弹簧秤等- 计算题目手册- 实验记录表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和记录情况- 批改学生的计算题目作业- 课堂小测验第二课:力的合成与分解教学目标:- 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概念和原理- 掌握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力的合成与分解问题教学重点:- 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概念和原理- 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计算方法和应用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力的合成与分解问题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介绍力的合成与分解的现象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概念讲解:通过图示和实例,讲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定义、原理和计算方法。
3. 计算练习:提供一些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计算题目,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并及时纠正错误。
4. 应用拓展: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思考力的合成与分解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并进行讨论。
沱牌实验学校九年级物理教案李时华2015年3月第九章家庭用电第1节家用电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识别家用电器,将不同类型的家用电器按其特性和用途进行分类;2.了解插座和插头的结构原理,并能正确使用验电笔。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学会与人交流,学会倾听别人的见解,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2.通过对家庭用电负荷的计算,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和节能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正确估算家庭用电负荷容量。
难点:让学生能正确估算家庭用电负荷容量。
【教学方法】活动讨论法、观察实验法【教学手段】多媒体、动手操作、练习【教学时间】1课时第2节家庭电路【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家庭电路的控制电器和保护电器;2.了解新旧住宅家庭配电线路示意图,并比较其异同之处。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家庭电路的控制电器和保护电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相互交流,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增强安全责任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家庭配电线路零线和火线的区分以及新旧住宅配电线路的异同。
难点:家庭配电线路零线和火线的区分以及新旧住宅配电线路的异同。
【教学方法】活动讨论法、观察实验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演示【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学习的难点在对家庭配电线路零火线的判断分析以及比较新旧住宅的线路异同上。
此处采用自学阅读、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能力。
所以,在设计本节教学过程的时候尽量通过学生的自学、合作、探究及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给学生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第3节安全用电与保护【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知道人体安全电压;2. 了解触电原因和触电形式;3. 知道安全用电常识;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安全用电常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课件【物理】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依据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材,主要涉及第十章《电磁学》的第三节“电流的热效应”和第四节“电阻和电阻定律”。
详细内容包括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效应,焦耳定律的介绍与运用,电阻的定义、影响因素和电阻定律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电流的热效应,能运用焦耳定律进行相关计算。
2. 了解电阻的概念,理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掌握电阻定律及其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焦耳定律及其应用,电阻定律。
难点:焦耳定律的计算,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导线、电源、实验电路图。
2. 学具:计算器、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让学生观察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效应。
2. 例题讲解:讲解焦耳定律的公式,通过例题演示如何进行相关计算。
3.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4. 知识拓展:介绍电阻的定义,引导学生探讨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5.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验证电阻定律,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掌握定律。
六、板书设计1. 电流的热效应2. 焦耳定律:Q=I²Rt3. 电阻的定义4.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5. 电阻定律:R=ρL/A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电流为5A,电阻为10Ω的导体在1分钟内产生的热量。
(2)一根长度为1m,横截面积为1mm²的导线,电阻为0.2Ω,求该导线的电阻率。
2. 答案:(1)Q=I²Rt=(5A)²×10Ω×60s=15000J(2)R=ρL/A,ρ=R×A/L=(0.2Ω×1mm²)/(1m×10⁶mm²)=2×10⁻⁷Ω·m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焦耳定律和电阻定律的掌握程度,以及实验操作能力。
沱牌实验学校九年级物理教案李时华2015年3月第九章家庭用电第1节家用电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识别家用电器,将不同类型的家用电器按其特性和用途进行分类;2.了解插座和插头的结构原理,并能正确使用验电笔。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学会与人交流,学会倾听别人的见解,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2.通过对家庭用电负荷的计算,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和节能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正确估算家庭用电负荷容量。
难点:让学生能正确估算家庭用电负荷容量。
【教学方法】活动讨论法、观察实验法【教学手段】多媒体、动手操作、练习【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一、新课多媒体展示:流光溢彩的城市夜景,熟悉的家用电器。
学生很自然地走进电的世界,体会到电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学生观看影片。
引入教师总结:电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离不开的“空气和水”。
提问:大家想一想,如果没有了电,我们的生活将发生什么变化?或者说,如果停电了,结果会怎样?教师:让各组派一个代表,发表你们组内讨论的结果。
教师总结分析:如果没有电,夜晚将不再流光溢彩,我们将看不到我们喜爱的动画片、卡通片,高楼也不再那么容易上去,地铁将瘫痪,手机电话将无法使用等等。
播放: 2003 年美国、加拿大部分城市停电的有关资料。
教师:事实上,“电”是通过各式各样,各种用途的家用电器发挥电的作用的,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们几乎每天都要接触到的家用电器的知识。
板书:<第一节家用电器>分组讨论,组内先讨论交流,各组间相互交流。
二、认识家用电器在课前,就布置学生调查自己家中的家用电器,写出调查报告,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调查报告格式如下:题目:我家的家用电器调查统计表:电器名称数量额定功率/W 用途教师:用实物投影仪在全班展示某几位同学的调查报告。
提问:根据这些不同的家用电器的性能和用途,可以将家用电器大体分为几类呢?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总结,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和观点。
第九章家庭用电第1节家用电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识别家用电器,将不同类型的家用电器按其特性和用途进行分类;2.了解插座和插头的结构原理,并能正确使用验电笔。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学会与人交流,学会倾听别人的见解,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2.通过对家庭用电负荷的计算,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和节能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正确估算家庭用电负荷容量。
难点:让学生能正确估算家庭用电负荷容量。
【教学方法】活动讨论法、观察实验法【教学手段】多媒体、动手操作、练习【教学时间】1课时第2节家庭电路【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家庭电路的控制电器和保护电器;2.了解新旧住宅家庭配电线路示意图,并比较其异同之处。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家庭电路的控制电器和保护电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相互交流,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增强安全责任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家庭配电线路零线和火线的区分以及新旧住宅配电线路的异同。
难点:家庭配电线路零线和火线的区分以及新旧住宅配电线路的异同。
【教学方法】活动讨论法、观察实验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演示【教学时间】1课时本节课学生学习的难点在对家庭配电线路零火线的判断分析以及比较新旧住宅的线路异同上。
此处采用自学阅读、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能力。
所以,在设计本节教学过程的时候尽量通过学生的自学、合作、探究及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给学生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第3节安全用电与保护【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知道人体安全电压;2. 了解触电原因和触电形式;3. 知道安全用电常识;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安全用电常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安全用电意识,提高执行和宣传安全用电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