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体细胞胚胎发生
- 格式:ppt
- 大小:512.00 KB
- 文档页数:44
绪论植物组织培养(Tissue culture):是指用无菌方法使植物体的离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人为提供的条件下生长和发育的所有培养技术的总称,也称之为离体培养或试管培养。
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组织:花药、胚珠、胚、胚乳、形成层等。
或指将植物的离体器官、组织、细胞以及去除细胞壁的原生质体,放在离体无菌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培养,对其进行克隆,使其生长、分化并成长为完整植株的过程。
组织(tissue)、器官(organ)或细胞培养:指利用生物体各部分组织、器官或细胞进行离体培养,使之形成愈伤组织或完整有机体的技术。
愈伤组织(callus):在人工培养基上由外植体上形成的一团无序生长状态的薄壁细胞。
原生质体培养指将微生物或植物细胞游离成原生质体,在适宜培养条件下,依据细胞全能性使其再生细胞壁,并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形成完整个体的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特点:①培养条件可以人为控制;②生长周期短,繁殖率高;③管理方便,利于工厂化生产和自动化控制()。
1、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细胞全能性:植物体的每一个具有完整细胞核的细胞都具有该物种全部遗传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发育成完整植物体的潜在能力。
2、植物细胞全能性的表达:①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将已分化的不分裂的静止细胞,放在培养基上培养后,细胞重新进入分裂状态。
一个成熟的细胞转变为分生状态的过程叫脱分化。
②再分化(redifferentiation):经脱分化的组织或细胞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可转变为各种不同的细胞类型,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根、芽→再生植株。
4、组织培养植株再生的途径:1)、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胚状体发生途径):是指在组织培养中起源于一个非合子细胞,经过胚胎发生和胚胎发育过程(经过原胚、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和子叶胚5个时期),形成具有双极性的胚状结构,而发育成再生植株的途径。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组成、仪器设备及无菌操作技术第三章植物组织培养基本原理第四章器官培养技术第五章植物胚胎培养第六章花粉及花药培养第七章细胞及原生质体培养第八章组培培养技术在中药学上的应用第一章绪论一、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1. 概念植物组织培养(Plant tissue culture)广义上是指无菌条件下,在特定的培养基上对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和原生质体甚至包括完整植株进行培养的技术。
2.主要特征(1)在培养容器中进行;(2)无菌培养环境,排除了微生物如真菌、细菌以及害虫等的侵入;(3)各种环境因子如营养因子、激素因子以及光照、温度等物理因子处于人工控制之下,并可达到最适条件。
(4)通常打破了正常的植物发育过程和格局;(5)随着单细胞和原生质体培养技术的发展,对植物显微结构进行操作成为可能。
二、植物组织培养类型:根据不同分类的依据可以分为不同类型。
1、根据培养材料不同分为:(1)完整植株培养(Plant Culture):对幼苗和较大植株等的培养。
(2)胚胎培养(Embryo Culture):包括成熟胚、幼胚、子房、胚珠等的培养。
(3)器官培养(Organ Culture):包括离体根、茎、叶、果实、种子、花器官的培养。
(4)组织培养(Tissue Culture):如分生组织、薄壁组织、输导组织培养。
(5)细胞培养(Cell Culture):指对单细胞或较小的细胞团进行培养。
(6)原生质体培养(Protoplast Culture):指对去掉细胞壁后所获得的原生质体进行培养。
2、根据再生途径分为:(1)器官发生途径(Organogenesis):直接器官发生途径:植物器官可以直接由外植体上诱导。
如茎尖培养。
间接器官发生途径:成熟细胞经过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及再分化(redifferentiation)过程而形成新的组织和器官的过程。
第一章测试1.细胞培养属于植物组织培养。
A:对B:错答案:A2.植物组织培养不需要在无菌的条件下进行。
A:对B:错答案:B3.学习植物组织培养不需要重视实验技能培训。
A:错B:对答案:A4.植物组织培养对电能的消耗不大。
A:错B:对答案:A5.植物组织培养可以代替田间试验。
A:错B:对答案:A第二章测试1.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由()组成。
A:细胞学观察室B:移栽驯化室C:化学实验室D:无菌操作室E:培养室答案:ABCDE2.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基本仪器和设备有()。
A:玻璃器皿B:灭菌设备C:器械用具D:超净工作台E:天平答案:ABCDE3.植物组织培养需要的环境条件包括()。
A:光照B:培养基pH值C:培养基渗透压D:温度E:气体答案:ABCDE4.无菌操作是植物组织培养的关键技术。
A:错B:对答案:B5.组织培养材料不需要氧气。
A:错B:对答案:A第三章测试1.按照国际植物生理协会的建议,所需要的浓度大于()的元素为大量元素。
A:0.5mmol/LB:0.1mmol/LC:0.2mmol/LD:0.7mmol/L答案:A2.无机营养包括()和各种无机盐类。
A:糖B:水C:氨基酸D:维生素答案:B3.在培养基中加入(),主要是为了吸附培养基及培养物泌出物中的抑制物质。
A:水B:活性炭C:蛋白质D:糖答案:B4.()主要作用是抑制外植体的褐变。
A:糖B:无机盐C:有机物D:抗氧化物答案:D5.蔗糖使用浓度一般在()。
A:6%-7%B:0.5%-1%C:2%-5%D:10%-20%答案:C第四章测试1.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都要经过幼年期和成年期两个阶段。
A:错B:对答案:B2.使用适当的栽培技术措施可以提高植物材料的复壮程度。
A:错B:对答案:B3.胚不可以做为组织培养的材料。
A:错B:对答案:A4.花粉不是复壮的细胞。
A:对B:错答案:B5.成熟的植物材料做组织培养容易成功。
A:错B:对答案:A第五章测试1.植物离体快繁不一定要形成完整的新植株。
一、什么叫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它有哪些类型?其理论依据是什么?(1)广义的植物组织培养(plant tissue culture)是指在无菌和人工预知的控制条件下,利用适当的培养基,对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进行离体培养,使其再生细胞或生长、分化成完整植株的技术。
狭义的植物组织培养仅指对植物的组织(如分生组织、表皮组织、薄壁组织等)及培养产生的愈伤组织(callus)进行离体培养的技术。
(2)类型:植株的培养;胚胎培养;器官培养;组织培养;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
(3)植物细胞全能性(totipotency)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
它是指一个生活的植物细胞,只要有完整的膜系统和细胞核,它就会有一整套发育成一个完整植株的全部遗传信息,在适当的条件下,这些信息可以表达,再生成一个完整植株。
三、试述目前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
答:(1)植物离体快繁、(2)无病毒苗木培育、(3)培育新品种或创制新物种、(4)次生代谢物生产、(5)种质资源保存(6)人工种子。
一、简述培养基和器具的灭菌方法和技术。
培养基的灭菌方法:高压蒸汽灭茵法:培养基消毒灭菌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可超过灭菌锅规定的压力范围(1.15kgf·cm-2或O.15MPa ,温度126 ℃);否则,培养基中的蔗糖、有机物质,特别是维生素类物质就会分解,导致培养基变质、变色,甚至难以凝固。
过滤除菌法:过滤灭菌的原理是溶液通过滤膜后,细菌的细胞和孢子等因大于滤膜孔径而被阻。
器具的灭菌方法:(1)干热灭菌法干热灭菌法是将器具长时间放在高温下消除杂菌的一种方法。
其具体做法是将需要灭菌的器具(玻璃器皿或器械)先用铝箔包好,放入温度设定为150℃的恒温干燥箱内,保温2h,取出冷却后便可以使用。
(2)高压蒸汽灭茵法高压蒸汽灭菌法是将需灭菌的玻璃器皿、器械或培养基等放在高压蒸汽灭菌锅内,通过高温高压进行灭菌的一种方法。
一般在1.06 kg/cm2的压力下(121 ℃)下保持15~20min,就可达到灭菌效果。
动物学一题库绪论一、名词解释1、双名法2、物种3、分类阶元4、自然分类系统5、二、填空题1、是分类系统的最基本阶元。
2.双名法规定,每个动物都有自己的学名,这一学名有或所组成。
其中前面一个字是该动物的后面一个是它的。
3、生物的五界系统包括植物界、动物界、真菌界、原核生物界和原生生物界,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属于界。
三、简答题动物分类的意义和方法。
简述动物分类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三大学派。
第一章动物基本结构和功能一、名词解释1、组织2、器官3、系统4、细胞周期二、填空题四大基本组织为。
三、选择题1、血液属于四大基本组织中的()。
A 上皮组织B 结缔组织C 肌肉组织D 神经组织2、在动物组织的分类系统中,硬骨属于()。
A 致密结缔组织B 硬骨组织C 网状结缔组织D 疏松结缔组织四、简答1、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不同。
2、列表比较动物的四大基本组织的异同(分布、结构、机能等)。
第二章原生动物门一、名词解释1、伸缩泡2、包囊3、刺丝泡4、世代交替5、顶复合器6、孢子生殖7、裂体生殖二、填空题1、伸缩泡的主要功能是。
2、刺丝泡为动物所特有。
3、眼虫运动有趋光性,是因为眼虫具有。
4、变形虫在运动时可有身体任何部位细胞质外凸形成临时的运动器官称为。
5、间日疟原虫的生活史存在现象,无性世代在体内,有性世代在体内。
草履虫的细胞核分化成一大一小两个核,其中大核的作用是小核的作用是。
6、原生动物的营养方式包括植物性营养、动物性营养和。
7、原生动物的运动器官主要有鞭毛和伪足。
三、选择题1、草履虫是研究动物生物学的好材料,其体内大核的功能是()。
A 孤雌生殖B 营养与代谢C 纵二分裂D 横二分裂2、团藻在动物演化上有重要意义,其分类地位是()。
A 海绵动物门B 原生动物门C 腔肠动物门D 扁形动物门3、间日疟原虫的中间寄主为()。
A 钉螺B 沼螺C 按蚊D 伊蚊4、具有胞饮作用的动物是()。
A 眼虫B 夜光虫C 草履虫D 变形虫5、伸缩泡的主要功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