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第三章 复式记账
- 格式:pdf
- 大小:186.62 KB
- 文档页数:14
会计基础第三章复式记账法1. 简介复式记账法是一种会计核算方法,通过记录每项经济交易的借方和贷方,以实现会计等式的平衡,确保会计记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该方法广泛应用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和报告中。
本文将介绍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记账流程、常见交易类型以及理解和解决记账错误的方法。
2. 复式记账法的原理复式记账法基于会计等式的原理,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根据该等式,每一笔经济交易都应该对应着至少两个账户的借贷方向,保证借方和贷方金额的总和相等。
这样可以保证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复式记账法的记账流程复式记账法的记账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确定交易类型首先,需要确定每一笔交易的类型,例如收入、支出、资产增加或负债增加等。
3.2 确定借贷方向根据交易类型和会计规则,确定每个账户在该交易中的借贷方向。
通常情况下,收入、资产增加的借方是正数,而支出、负债增加的贷方是正数。
3.3 记账根据确定的借贷方向,将交易金额记录在相应的账户中。
借方和贷方的金额应该相等。
3.4 检查平衡在完成记账后,需要检查借贷方金额是否平衡。
如果不平衡,可能是记账错误或者遗漏了某些账户。
4. 常见交易类型及记账示例以下是常见的交易类型及其相应的记账示例:4.1 销售商品•交易类型:收入类•记账示例:账户借方贷方库存1000销售收入10004.2 购买货物•交易类型:支出类•记账示例:账户借方贷方采购成本1000库存10004.3 借款•交易类型:负债增加类•记账示例:账户借方贷方现金1000长期借款10005. 理解和解决记账错误的方法在使用复式记账法时,可能会出现一些记账错误。
常见的记账错误包括借贷方金额不平衡、错误的账户选择、错误的借贷方向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5.1 仔细检查交易凭证在记账之前,要仔细检查交易凭证,确保金额和账户选择的准确性。
如果发现错误,及时进行修改。
5.2 逐笔核对在完成记账后,逐笔核对借贷方金额是否平衡。
第一节会计等式会计等式是反映各会计要素之间平衡关系的计算公式,它揭示了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具备一定数量和种类的资产,而企业的资产来源于所有者投入资本和债权人借入资金及其在生产经营中所产生的效益。
归属于所有者的资产对应于所有者权益,归属于债权人的资产对应于债权人权益(即企业的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统称为“权益”。
“资产”与“权益”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没有资产,就没有权益;同样,企业所拥有的资产也不能脱离权益而存在。
从数量上看,企业的资产总额与权益(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总额必定相等。
也就是说,资产与权益在任何一个时点都必然保持恒等的关系。
这种恒等关系用公式表示,即:资产= 权益= 债权人权益 + 所有者权益= 负债 + 所有者权益上述等式是会计等式中最通用和最一般的形式,所以通常称为“会计基本等式”(或:第一等式),它反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个静态会计要素之间的基本数量关系。
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企业交易或事项的发生,必然会引起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会计要素发生增减变动。
但不论发生何种交易或事项,都不会破坏会计基本等式的平衡关系。
因此,会计基本等式也称为会计恒等式。
企业的交易或事项多种多样,但从其引起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情况来看,不外乎以下四种类型:(一) 资金进入企业资金进入企业是指企业资金的筹集,包括企业吸收投资者投入资本和举借债务。
这类交易或事项的发生会引起企业资产与权益(负债或所有者权益)同时等额增加(即:等式两边同增,增加金额相等),不破坏会计基本等式。
1.交易或事项的发生引起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等额增加[例3-1]沪东公司收到投资方投入的设备一台,投资合同约定其价值30000元(假定该约定价值公允)。
该经济业务的发生使企业的资产(固定资产)增加30000元,同时使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增加30000元。
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第一节会计等式会计等式是反映会计要素之间平衡关系的计算公式,是各种会计核算方法的理论基础。
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产权关系和基本财务状况)资产和权益之间就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即资产不能离开权益而存在,权益也不能离开资产而存在;没有无权益的资产,也没有无资产的权益。
权益代表资产的来源,而资产则是权益的存在形态,二者实际上是企业资本这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或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此二者之间客观上存在着必然相等的关系。
即从数量上看,有一定数额的资产,必然有同等数额的权益;反之,亦然。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从任何一个时点来看,资产与权益之间永远保持着这种数量上的平衡关系。
资产=权益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最基本的会计等式,通常称为第一会计等式;实际上反映了企业资金的相对静止状态,故也称为静态会计等式;会计的基本等式,也是复式记账法、试算平衡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基础,在会计核算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二、收入-费用=利润(特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与相应的收入和费用之间的关系)收入减去费用,经过调整后,才等于利润。
第二会计等式,动态会计等式.三、全部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第三会计等式【单选题】下列属于静态会计等式的是()。
A。
收入-费用=利润 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C。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D.资产=负债+所有者者权益+(收入-费用)『答』B『解』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属于静态会计等式。
【多选题】下列关于会计等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最基本的会计等式,表明了会计主体在某一特定时期所拥有的各种资产与债权人、所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B。
“收入-费用=利润”这一等式动态地反映经营成果与相应期间的收入和费用之间的关系,是企业编制利润表的基础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说明了企业经营成果对资产和所有者权益所产生的影响,体现了会计六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