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古诗词汇总苏教版
- 格式:docx
- 大小:21.41 KB
- 文档页数:9
苏教版七年级下初中古诗积累班级:姓名: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鹧鸪郑谷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曲径通幽处,。
,花落黄陵庙里啼。
,潭影空人心。
游子乍闻征袖湿,。
万籁此皆寂,惟闻钟磬音。
相呼相应湘江阔,。
登岳阳楼杜甫采莲曲王昌龄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荷叶罗裙一色裁,,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乱入池中看不见,戎马关山北,。
闻歌始觉有人来。
蝉虞世南莲叶郑谷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舟水溅差差绿,。
,非是藉秋风。
谢浣溪人不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孤雁杜甫赠荷花李商隐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相失万重云?,卷舒开合任天真。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哀愁杀人。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白莲陆龟蒙莲苏轼素花多蒙别艳欺, 城中担上卖莲房,。
未抵西湖泛野航。
无情有恨何人觉,旋折荷花剥莲子,。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黄鹤楼崔颢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带月荷锄归。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道狭草木长,。
晴川历历汉阳树,。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烟波江上使人愁。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沁园春雪毛泽东已是悬崖百丈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俏也不争春,大河上下,。
只把春来报。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待到山花烂漫时,须晴日,,。
江山如此多娇,。
使至塞上王维惜秦皇汉武,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唐宗宋祖,。
,归雁入胡天。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大漠孤烟直,。
,,。
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
木兰诗(节选)万里赴戎机,。
,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
破阵子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
八百里分麾下炙,。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
可怜白发生。
观刈麦白居易,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
力尽不知热,。
XX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文名句整理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文名句整理1.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2.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登岳阳楼》杜甫4.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虞世南(唐)5.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鹧鸪》郑谷(唐)6.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采莲曲》王昌龄(唐)7.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
《莲叶》郑谷(唐)8.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白莲》陆龟蒙(唐)9.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
《莲》苏轼(北宋)10.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爱莲说》周敦颐(宋)1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周敦颐(宋)1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北朝乐府民歌)1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北朝乐府民歌)14.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观刈麦》白居易15.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观刈麦》白居易16.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17.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18.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王维19.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黄鹤楼》崔颢(唐)20.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黄鹤楼》崔颢(唐)21.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崔颢(唐)22.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归园田居》陶渊明(东晋)23.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24.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陆游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文名句整理1.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2.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江苏初一下学期必背古诗词江苏初一下学期的必背古诗词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多个时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篇目,供同学们学习和背诵:1. 《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望岳》-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 《春夜喜雨》- 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4. 《登鹳雀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江雪》-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 《悯农》- 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7. 《游子吟》-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8. 《绝句》-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9.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0. 《赤壁》- 苏轼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些古诗词不仅在文学价值上具有重要地位,也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内容。
同学们在学习时,不仅要背诵诗词本身,还要理解诗词的意境、作者的情感以及诗词背后的文化背景。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学习这些古诗词,更好地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七(下)诗词赏析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译文 清晨我登上破山,跨入兴福古寺的门廊。
旭日初升,向山中丛林和佛寺洒下晨光。
竹林里的一条小路,直通到幽静的地方,在那花草树木的深处,就是后院的禅房。
最爱青山沐浴日光,鸟儿自由啼鸣飞翔,潭中的清影令人尘俗顿忘、心空了一样。
此时此地,天地万物都寂静得毫无声响,唯有寺中传出的钟磬声,在山林间回荡。
主题内容:这首诗描写破山寺禅院清晨的幽静景致,意境幽深,别具神韵。
名句赏析:1.“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两句描写一条隐藏于竹林之间的曲折小路,一直通向幽深隐秘之处,写出了一幅山深林密,花木森森的幽邃的深山古寺图。
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曲折美、摇曳美的审美观。
2.“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写禅房依山临水,飞鸟归栖,似觉愉情悦性;潭水清澈,人游此境,顿感杂念全消。
3.诗的最后两句写在这“万籁俱寂”之中,唯有钟磬之音传出,悠悠扬扬,不绝如缕,以唯此一“音”衬托静境,以动写静,渲染出了破山寺的幽寂氛围。
4.“万籁此俱寂”与“但余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不矛盾。
这种以“寂”衬“音”的写法,这里是以静衬动,以动写静的手法。
正是诗人的高明之处,正所谓“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如果周围一片喧闹,人们就不会在意钟磬的声音了。
5.赏析“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一句。
“曲”、“幽”、“深”,表现了禅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
此而句不仅再现了诗人踏过曲径,穿过深幽的花草树木,走到禅院的情景,而且道出了某种审美光照中的体验,艺术地表现了华夏文化对曲折美、摇曳美的追求。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ch è,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译文: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象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象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苏教版七年级语文古诗|七年级语文古诗词全集我国古代就有诗情画意、诗画一家的说法,诗离不开画,画离不开诗。
诗画的有机结合,对于学生很好地理解七年级语文古诗词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级语文古诗苏教版,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看看吧。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古诗上册1【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赤壁】(杜牧·唐)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浣溪沙】(苏轼·北宋)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4【十五夜望月】(王建·唐)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5【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对联六副】1.湖南岳阳楼对联——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2.杭州岳坟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3.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4.山海关孟姜女庙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5.积句联——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6.方志敏卧室联——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
7【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唐)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8【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南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早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登岳阳楼(唐)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昼夜浮。
亲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大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孤雁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心绪,鸣噪自纷繁。
鹧鸪(唐)郑谷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畔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丽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采莲曲(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莲叶(唐)郑谷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
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赠荷花人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白莲(唐)陆龟蒙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晨风清欲堕时。
沁园春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天,看红装素裹,格外妖娆。
江山这样多娇,引无数英豪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经是绝壁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绚丽时,她在丛中笑。
(南宋)陆游驿外断桥边,孤独开无主。
已经是傍晚单独愁,更著风和雨。
无心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散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观刈麦(唐)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幼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老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季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古诗辞汇总苏教版古诗:注释:(1)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早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表现环境清幽寂静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反映作者性情如飞鸟,向往自由,心静如止水,万事皆空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诗中以静写动,以动衬静,与作者向往空门清净的心情相吻合诗旨:赞美后禅院景色幽静,抒发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2)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天地日夜浮。
把洞庭湖的景象刻画得非常壮阔又生动亲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表现诗人举目无亲,年老多病,只能以孤舟为家的凄惨境界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表现诗人想到落魄境界皆因战乱未平,国家多难而禁不住老泪纵横诗旨:漂泊诗人登岳阳楼而望故乡,处景感怀之作,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3)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借蝉抒怀: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诗旨: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咏蝉诗,对品格高洁的赞美有自况意味。
(4)孤雁(唐)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表现孤雁追赶同伴的执着精神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设问,谁会同情我那个形单影只的失群孤雁呢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写尽孤雁形单影只惊呼求侣之情态、迟疑畏惧的心理野鸦无心绪,鸣噪自纷纷。
用反衬手法,表达了诗人的爱憎之情诗旨:表达乱离漂泊中失群人的痛楚心情。
()鹧鸪(唐)郑谷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写鹧鸪的习性和形貌特点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让人恍如置身湖边古庙,聆听鹧鸪声声哀鸣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材唱翠眉低。
以人的感受衬托鹧鸪叫声之悲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一呼一应引发游子浓重的乡愁旅思诗旨:这首咏物诗重在表现鹧鸪叫声哀怨凄切,借以抒写游子的乡愁旅思。
(6)沁园春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归纳描述北国壮阔雄奇的冰雪世界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从静态形象具体描述北国壮丽雪景的诗句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七(下)古诗词默写1.清晨入古寺,。
2.曲径通幽处,。
3.山光悦鸟性,。
4.万籁此俱寂,。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5.昔闻洞庭水,。
6.吴楚东南坼,。
7.亲朋无一字,。
8.戎马关山北,。
(《登岳阳楼》杜甫)9.垂緌饮清露,。
10.居高声自远,。
(《蝉》虞世南)11.谁怜一片影,。
12.野鸦无意绪,。
(《孤雁》杜甫)13.雨昏青草湖边过,。
14.游子乍闻征袖湿,。
(《鹧鸪》郑谷)15.乱入池中看不见,。
(《采莲曲》王昌龄)16.唯有绿荷红菡萏,。
(《赠荷花》李商隐)17.无情有恨何人觉,。
(《白莲》陆龟蒙)18.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19.中通外直,。
20.香远益清,,可远观。
(《爱莲说》周敦颐)21.江山如此多娇,。
22.俱往矣,,。
(《沁园春.雪》毛泽东)23.待到山花烂漫时,。
24.已是黄昏独自愁,。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25.零落成泥碾作尘,。
(《卜算子.咏梅》陆游)26.万里赴戎机,。
27.朔气传金析,。
(《木兰诗》)28.足蒸暑土气,。
29.力尽不知热,。
(《观刈麦》白居易)30.醉里挑灯看剑,。
31.八百里分麾下炙,。
32.了却君王天下事,,。
(《破阵子》辛弃疾)33.征蓬出汉塞,。
34.大漠孤烟直,。
(《使至塞上》王维)35.晴川历历汉阳树,。
36.日暮乡关何处是,。
(《黄鹤楼》崔颢)37.晨兴理荒秽,。
38.种豆南山下,。
(《归园田居》陶渊明)。
七年级语文下册苏教版所有古诗1【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2【登岳阳楼】(杜甫·唐)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3【蝉】(虞世南·唐)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4【孤雁】(杜甫·唐)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5【鹧鸪】(郑谷·唐)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6【采莲曲】(王昌龄·唐)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7【莲叶】(郑谷·唐)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
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8【赠荷花】(李商隐·唐)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唯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9【白莲】(陆龟蒙·唐)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10【莲】(苏轼·宋)城中担上卖莲房,未抵西湖泛野航。
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
11【沁园春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2【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苏教版初中语文古诗大全七年级上册(13)1《次北固山下》 2《赤壁》 3《浣溪沙》 4《十五夜望月》 5《水调歌头》 6《对联六副》 7《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8《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9《秋词》 10《论语八则》11《迢迢牵牛星》1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3《过故人庄》七年级下册(19)14《题破山寺后禅院》 15《登岳阳楼》 16《蝉》 17《孤雁》 18《鹧鸪》 19《采莲曲》 20《莲叶》 21《赠荷花》 22《白莲》 23《莲》 24《沁园春 雪》 25《卜算子 咏梅》1 26《卜算子 咏梅》2 27《木兰诗》28《观刈麦》29《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0《使至塞上》31《黄鹤楼》32《归园田居 (其三)》八年级上册(12)33《长征》 34《春望》 35《泊秦淮》 36《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7《过零丁洋》 38《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39《己亥杂诗》 40《望岳》 41《钱塘湖春行》 42《登飞来峰》43《雁门太守行》 44《别云间》八年级下册(14)45《闻雁》 46《池鹤》 47《迎雁》 48《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49《渔家傲》 50《天净沙·秋思》 5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2《无题》 53《同儿辈赋未开海棠》54《题红叶》55《山中》56《城东早春》57《夜雨寄北》58《论诗》九年级上册(13)59《塞下曲六首(其一)》 60《塞下曲》 61《凉州词》 62《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63《木兰花》 64《蝶恋花》 65《关雎》 66《蒹葭》 67《成功》引用68《相见欢》69《浣溪沙》70《龟虽寿》7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九年级下册(7)72《饮酒(其一)》 73《行路难》 74《游山西村》7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76《观沧海》77《江城子·密州出猎》78《山坡羊 潼关怀古》七年级上册1【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书古诗词十首古诗一:1.登岳阳楼唐·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2.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3.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4.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5.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6.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古诗二:7.采莲曲(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8.莲叶郑谷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
多谢浣溪人不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9.赠荷花李商隐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10.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1.归园田居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2.沁园春·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1.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馀钟馨音.2.登岳阳楼作者: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3.《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5.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6.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7.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1、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2、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4、百学须先立志。
——朱熹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焕《登鹳雀楼》6、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苏教版初中语文古诗大全七年级上册(13)1《次北固山下》2《赤壁》3《浣溪沙》4《十五夜望月》5《水调歌头》6《对联六副》7《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8《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9《秋词》10《论语八则》11《迢迢牵牛星》1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3《过故人庄》七年级下册(19)14《题破山寺后禅院》15《登岳阳楼》16《蝉》17《孤雁》18《鹧鸪》19《采莲曲》20《莲叶》21《赠荷花》22《白莲》23《莲》24《沁园春雪》25《卜算子咏梅》126《卜算子咏梅》227《木兰诗》28《观刈麦》29《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0《使至塞上》31《黄鹤楼》32《归园田居 (其三)》八年级上册(12)33《长征》34《春望》35《泊秦淮》36《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7《过零丁洋》38《送杜少府之任蜀川》39《己亥杂诗》40《望岳》41《钱塘湖春行》42《登飞来峰》43《雁门太守行》44《别云间》八年级下册(14)45《闻雁》46《池鹤》47《迎雁》48《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49《渔家傲》50《天净沙·秋思》5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2《无题》53《同儿辈赋未开海棠》54《题红叶》55《山中》56《城东早春》57《夜雨寄北》58《论诗》九年级上册(13)59《塞下曲六首(其一)》60《塞下曲》61《凉州词》62《惠崇《春江晚景》二首63《木兰花》64《蝶恋花》65《关雎》66《蒹葭》67《成功》引用68《相见欢》69《浣溪沙》70《龟虽寿》7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九年级下册(7)72《饮酒(其一)》73《行路难》74《游山西村》7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76《观沧海》77《江城子·密州出猎》78《山坡羊潼关怀古》七年级上册1【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苏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古诗词赏析积累一、《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闻钟磬音。
⒈既写出自然之景,又写出心灵之境的诗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⒉既是写景的过程又是悟性的过程的诗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f3、写出了禅院幽静的环境,以及这幽景给人生的启示的句子:"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4..尾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尾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是以声静来衬写自己的心静,抒发自己万念俱寂的出世的思想感情。
5.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那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诗眼”分别是“悦”“空”。
“悦”是说秀美的山中景色使鸟的性情欢悦。
“空”是说潭水清澈,临潭顾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或杂念)消除净尽。
“悦”“空”两字表现了环境的幽静,写出了人的心情与山光水色相应。
6、这首诗着眼于表现禅寺后院深幽寂静的环境,主要运用了以声写静的手法。
诗中以动衬静的诗句是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7、诗的颔联后来衍化为成语“曲径通幽”,它隐含了什么哲理?要达到能够领悟妙道的胜境,先得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
或隐喻了人的品性高洁,情趣高雅,心志淡泊。
8、“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中的“深”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说说你对这个词的理解。
写出禅院中花木繁盛的样子,表现了禅院中幽深安静的环境。
二、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的诗句是: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句好在何处?既有实写,又有虚写,“坼”、“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
3.首联点明登临之意。
1《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赤壁》杜牧(唐)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浣溪沙》苏轼(北宋)游蕲水清泉寺。
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4《十五夜望月》王建(唐)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北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对联六副》①湖南岳阳楼对联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②杭州岳墓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③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④山海关孟姜女庙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⑤集句联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⑥方志敏卧室联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
7《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唐)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8《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南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9《秋词》刘禹锡(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0《〈论语〉八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古诗词汇总苏教版www.5ykj.com 古诗:注释:(1)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表现环境清幽寂静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反应作者性情如飞鸟,向往自由,心静如止水,万事皆空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诗中以静写动,以动衬静,与作者向往佛门清净的心情相吻合诗旨:赞美后禅院景色幽静,抒发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2)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把洞庭湖的景象描绘得无比壮阔又生动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体现诗人举目无亲,年老多病,只能以孤舟为家的悲惨境地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表现诗人想到落魄境地皆因战乱未平,国家多难而禁不住老泪纵横诗旨:漂泊诗人登岳阳楼而望故乡,处景感怀之作,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3)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借蝉抒怀: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诗旨: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咏蝉诗,对品格高洁的赞美有自况意味。
(4)孤雁(唐)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表现孤雁追赶同伴的执着精神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设问,谁会同情我这个形单影只的失群孤雁呢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写尽孤雁形单影只惊呼求侣之情态、迟疑畏惧的心理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用反衬手法,表达了诗人的爱憎之情诗旨:表达乱离漂泊中失群人的痛苦心情。
(5)鹧鸪(唐)郑谷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写鹧鸪的习性和形貌特征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让人仿佛置身湖边古庙,聆听鹧鸪声声哀鸣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以人的感受烘托鹧鸪啼声之悲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一呼一应引起游子浓重的乡愁旅思诗旨:这首咏物诗重在表现鹧鸪啼声哀怨凄切,借以抒写游子的乡愁旅思。
(6)沁园春.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概括描写北国壮阔雄奇的冰雪世界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从静态形象具体描写北国壮丽雪景的诗句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古诗词汇总苏教版
古诗:
注释: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表现环境清幽寂静
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反应作者性情如飞鸟,向往自由,心静如止水,万事皆空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诗中以静写动,以动衬静,与作者向往佛门清净的心情相吻合
诗旨:赞美后禅院景色幽静,抒发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把洞庭湖的景象描绘得无比壮阔又生动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体现诗人举目无亲,年老多病,只能以孤舟为家的悲惨境地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表现诗人想到落魄境地皆因战乱未平,国家多难而禁不住老泪纵横
诗旨:漂泊诗人登岳阳楼而望故乡,处景感怀之作,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借蝉抒怀: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诗旨: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咏蝉诗,对品格高洁的赞美有自况意味。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表现孤雁追赶同伴的执着精神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设问,谁会同情我这个形单影只的失群孤雁呢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写尽孤雁形单影只惊呼求侣之情态、迟疑畏惧的心理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用反衬手法,表达了诗人的爱憎之情
诗旨:表达乱离漂泊中失群人的痛苦心情。
鹧鸪
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写鹧鸪的习性和形貌特征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让人仿佛置身湖边古庙,聆听鹧鸪声声哀鸣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以人的感受烘托鹧鸪啼声之悲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一呼一应引起游子浓重的乡愁旅思
诗旨:这首咏物诗重在表现鹧鸪啼声哀怨凄切,借以抒写游子的乡愁旅思。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概括描写北国壮阔雄奇的冰雪世界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从静态形象具体描写北国壮丽雪景的诗句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显示作者博大胸怀热爱华夏大地
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用比拟手法写高原雄奇表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由实入虚,想象一派新气象,把人引入一个辉煌境界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承上启下,由写景转入评论的过渡句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热烈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主旨句
诗旨:充分表现了当代无产阶级英雄好革命人民的豪情壮志。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既表现春夏秋冬循环往复这一自然规律飞雪迎春到。
又象征政治形式虽然曲折但最终胜利的诗句
已是悬崖百丈冰,
以冰雪衬托梅花,既表现梅花俏丽,又象征革命者面对困难
犹有花枝俏。
坚强不屈的诗句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用衬托手法表现梅花品质高洁
她在丛中笑。
诗旨: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木兰诗
北朝民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诗旨:叙述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传奇故事。
表现了木兰勤劳、智慧、勇敢坚强的高贵品质。
A、用铺排手法写出紧张而周密的准备工作: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
B、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c、烘托战场上雄壮悲凉的气氛表明战地生活艰苦卓绝: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D、中描写战争惨烈、时间漫长的诗句是: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E、侧面写木兰英勇善战,战功显赫的句子: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F、突出木兰不贪名利对家乡对亲人对和平生活的热爱:
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g、用伙伴惊忙反衬木兰非凡智慧无比自豪: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揭示农民为收割麦子而甘愿吃苦耐劳的美德及令人同情的艰难处境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表现割麦者矛盾心理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描绘一副令人心酸的特写画面的语句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表现诗人被耳闻目睹的悲惨情况所震动,对自己感到惭愧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诗旨:写农民生活的艰辛和作者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破阵子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描绘战争爆发前为鼓舞人心而犒劳将士,演奏乐曲
沙场秋点兵。
点名战争爆发的季节,并为战士出征增添肃杀气氛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描写战场激烈而壮观的场面的句子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表达作者壮志难酬悲愤心情的句子
诗旨:生动地描绘出一位忠勇的将军形象,表现词人的宏大抱负和报国无门的苦闷心情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实写塞上秋景,以篷雁自比,引起乡思之愁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描写塞外景象开阔鲜明,气势雄浑的千古名句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写途中得知军情,语透雄豪,显示处一位使臣对边疆战事的关心
诗解:本篇叙事写景相结合,但重点笔墨在于写景,意境奇特,气象博大。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以神话开端,为黄鹤楼蒙上了神奇色彩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诗人借今昔变化之大,抒发了寂寞、惆怅之感。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写登楼所见的实景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思乡之情
诗旨:表现诗人登楼远眺异乡风景,引动日暮怀归之情。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表达诗人宁可隐居躬耕,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诗旨:表现诗人厌恶官场,喜爱田园生活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