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东营
- 格式:doc
- 大小:3.69 MB
- 文档页数:10
美丽的家乡东营作文三篇第1篇:美丽的家乡东营我美丽的家乡东营,有着迷人风光。
波涛汹涌的黄河像一条巨龙奔腾入海。
美丽的湿地上芦花飞雪,各种各样的飞禽翩翩起舞。
天鹅湖上天鹅展翅飞翔。
清风湖上游人划着船四处游逛,湖边锻炼身体的人们绽开了笑脸。
我富饶的家乡东营物产多。
黑黑的石油滚滚流淌,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保障。
桃花笑红了脸,甜美的冬枣像红灯笼挂满枝头。
广阔的田野上,稻谷飘香,鱼虾满塘。
海边的滩涂上肥肥的蛤蜊躲在淤泥里睡觉,小螃蟹在沙滩上追逐打闹。
到处是丰收的景象。
美丽富饶,我爱我的家乡。
第2篇:美丽的家乡东营作文我的家乡在东营,这只是一座平凡的城市,但我爱她!当春风吹拂着这个城市,树木开始迎接春天时,请到西城来吧!路旁小草小树又开始发芽了。
来到嬉水公园,里面的小树随风摇摆,真的让人感到春天来了。
夏天走进东城,到处都是鲜花树木,让你看的眼花缭乱。
走上清风湖的小山,花草树木,应有尽有。
但那跟秋天的菊花比起来就差远了!那菊花比元霄节的焰火还美,让人越看越想看。
从山上望下去,阳光照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好看极了。
这样的风景,只有家乡才有。
这里上黄河三角洲,胜利油田坐落在这片土地上。
这东营,处处可见磕头机。
东营的广利港一年四季都会出产大批大批的海鲜。
尤其到了秋天,这里还能吃的黄河口大闸蟹,这也是家乡的特产!我爱我的家乡。
第3篇:美丽的家乡东营作文我的家乡东营,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区,黄河就在东营市境内流入渤海,全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也座落在这里。
东营是个年轻的城市,这里有中国最完整、最广阔、最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著名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鸟类的天堂。
其中天鹅湖,是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保护区内的主体部分,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和鸟类资源。
这里鸟类品种繁多,尤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天鹅著名。
每年11月至次年4月,大批天鹅相约而至,景色美丽壮观,引得游客无数。
黄河入海口,又是黄河口湿地,也是个不错的旅游景地,这里旷野茫茫,芳草萋萋,国家级保护珍禽四季随处可见。
我的家乡山东东营小作文二年级我的家乡在山东,一个叫做东营的地方。
这里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还有好多好多的人。
我很喜欢我的家乡,因为它是一个特别特别好的地方。
我要说说我们这里的大海。
你知道吗?我们这里的大海可大了,比那些什么地中海啊,北海啊都要大。
而且,我们这里的大海还很干净,没有那些什么垃圾啊什么的。
每次我去海边玩,都会捡到很多漂亮的贝壳和海螺。
有时候,我还会看到一些小鱼在海水里游来游去,好像在跟我打招呼一样。
真的好开心哦!除了大海,我们这里还有很多好吃的东西。
比如说,我们这里的苹果特别好吃,又甜又脆。
还有那个叫做“黄河口大闸蟹”的东西,真的是太好吃了!每到秋天,我都会跟着爸爸妈妈去买蟹子吃。
那个时候,整个市场都是蟹子的香味,真的好馋人哦!还有就是我们这里的人啦!我觉得我们这里的人都很友好,总是笑眯眯的。
有一次,我在街上不小心摔倒了,一个陌生的大哥哥立刻跑过来问我有没有受伤。
虽然我们并不认识,但是他还是那么关心我。
这让我觉得我们这里的人真的很温暖。
当然啦,我们这里也有很多好玩的地方。
比如说那个叫做“红岛水上乐园”的地方,那里有好多好玩的水滑梯和游泳池。
每次放学之后,我都会跟小伙伴们一起去那里玩水。
真的好开心哦!还有那个叫做“东营动物园”的地方,那里有好多好多可爱的动物。
我喜欢看那些猴子跳来跳去的样子,还喜欢看那些大象用长鼻子吹泡泡。
每次去动物园,我都会学到很多关于动物的知识,真的好有趣哦!总之呢,我觉得我的家乡东营是一个非常非常美丽的地方。
这里有蓝天白云,有碧海蓝天,还有那么多好吃的、好玩的东西。
我希望以后还能在这里生活下去,一直陪伴着我成长。
我的家乡东营作文(精选12篇)我的家乡东营作文(精选12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的家乡东营作文(精选12篇),欢迎大家分享。
我的家乡东营作文1东营有一个非常大的油田——胜利油田,是胜利油田让中国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在我们脚下有着滚滚石油。
石油可以提炼成汽油、柴油,给汽车喝足水。
东营市黄河入海的地方。
美丽的黄河三角重视东营成了著名的旅游胜地。
远看黄河他像一条长龙,在陆地之间蜿蜒盘旋。
每年秋天,黄河上游及水多了以后,呈现出壮观的瀑布景象许多中外游客前来参观。
黄河三角洲是野生动物资源的“基因库”,珍稀、濒危的鸟类停留在这里,成了一个“国际机场”。
黄河入海口的望塔眺望,黄河入海、长河落日、万亩槐林、芦花飞雪等景观,尽在眼前。
东营的名胜风景区有:“天鹅湖温泉度假区”、“科技展览馆”、“新世纪观光塔”、“清风湖公园”、“东营历史博物馆”、“广饶关帝庙”、“广饶孙武寺”等旅游景点。
大家熟知的胜利大桥,犹如一架巨大的竖琴。
大桥全长2817.46米,主桥长682米,结构为新型钢箱式拉缩桥,主跨288米,桥顶标高78.6米。
1987年建成通车。
东营市境内既有年轻的黄河新淤地,又有古老的陆地。
北部有新冲积的黄河三角洲平原,广阔无际,清新壮丽;南部是战国时期齐国腹地——古代大军事家孙武的故乡,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我爱我的故乡!我更爱美丽的东营!我的家乡东营作文2我的家乡在东营,那里的风景如画,景色迷人。
下面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家乡—东营吧。
要问东营哪个地方的景色最美,那非天鹅湖莫属了,一进大门,就能看见一望无际,湛蓝的湖泊。
清晨,才下过几阵蒙蒙细雨,湖泊上隐隐约约的漂浮着几只小船。
远处的景物若有若无的呈现在眼前,好像在童话里一样。
中午太阳高照,水面波光粼粼。
傍晚,太阳公公西去,天鹅在空中翩翩飞舞,好像在欢送太阳公公的西去,迎接傍晚的来临。
我的家乡东营二年级作文
作文一
我的家乡在东营,那是一个特别美的地方。
东营有大片大片的芦苇荡,风一吹,芦苇就像在跳舞一样,摇摇晃晃的。
到了秋天,芦苇变成了金黄色,好看极了。
还有黄河从这里流过,河水奔腾着,特别壮观。
爸爸带我去看过黄河入海口,黄色的河水和蓝色的海水交汇在一起,真是神奇。
东营的美食也不少呢!我最爱吃的是利津水煎包,咬一口,满嘴流油,香喷喷的。
我爱我的家乡东营,欢迎大家来玩呀!
作文二
我的家乡东营可棒啦!
这里有好多好玩的地方,像清风湖公园。
公园里有清清的湖水,还有漂亮的小船。
我经常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划船,可开心啦!
东营的马路又宽又干净,路边种满了花草树木。
春天一到,五颜六色的花全都开了,就像给马路穿上了漂亮的花裙子。
我们东营的人也特别好,大家见面总是笑呵呵的,互相帮忙。
我爱我的家乡东营,希望它越来越美!。
我的家乡山东东营作文哎,说起我的家乡山东东营,那可真是个有滋有味的地方,得让我好好给你唠唠。
东营啊,它不像那些大城市,高楼大厦林立,车水马龙。
咱这儿,有的是一望无际的黄河口湿地,还有那片让人心醉的油田。
不过,今儿个我不跟你扯那些大场面,咱就说说咱家胡同里那点子小事儿。
记得小时候,一到夏天,胡同口的老槐树下就成了我们的乐园。
那时候,我和几个小伙伴,光着脚丫子,穿着大裤衩子,手里拿着冰棍儿,围坐在树荫底下,那叫一个凉快儿。
那时候的冰棍儿,五分钱一根,甜得能腻死人,但咱就是爱那一口。
“二狗子,你今儿个咋又迟到了?”我冲着刚跑过来的小伙伴喊道。
二狗子嘿嘿一笑,手里还提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几只刚从河里捞上来的小虾。
“这不,早上跟爷爷去捞虾了嘛,新鲜着呢,晚上咱们烤着吃!”他一脸得意地说。
我一听,眼睛立马就亮了。
“真的?那可得算上我一份!”我边说边从口袋里摸出几个钢镚儿,“来,这是买调料的钱,晚上咱们好好搓一顿!”就这样,我们几个小家伙,一下午的时间就在老槐树下度过了。
有时候,我们会玩些小游戏,比如捉迷藏、跳皮筋;有时候,我们也会静静地坐着,听胡同里的老人们讲那些过去的故事。
那时候的日子,简单而快乐,没有太多的烦恼和忧愁。
到了晚上,我们真的在胡同口生起了火,烤起了小虾。
虽然手艺不咋地,烤出来的小虾黑乎乎的,但吃起来却格外香。
我们一边吃,一边笑,还时不时地往火堆里扔几个土豆和玉米棒子。
那时候的夜空特别美,星星点点的,好像也在跟我们一起欢笑。
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时光真是让人怀念啊。
虽然东营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那份纯真的快乐和那份对家乡的热爱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里。
每当我想起东营,就会想起那个夏天的傍晚,想起老槐树下的欢声笑语和那些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们。
这就是我的家乡山东东营,一个充满了温情和回忆的地方。
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会带着这份记忆和这份爱继续前行。
我的家乡山东东营
哎呀,说起我的家乡啊,虽然是山东东营,但心里头那股子亲切劲儿,跟咱四川人一样,热情似火,直来直去。
东营那旮旯,你可能一听是北方,但咱那儿有山有水有油田,美得很嘞!
东营的天,蓝得透亮,跟洗过的样儿,尤其是秋天,那黄河入海口,芦苇荡子一片金黄,风一吹,哗啦啦响,跟咱四川的竹林风有得一拼,就是味儿不同,一个清脆,一个壮阔。
说到吃,东营也不含糊,海鲜那是新鲜得不得了,螃蟹、大虾、蛤蜊,随便一煮,鲜得掉眉毛。
虽然比不上咱四川的火锅麻辣烫,但那份来自大海的馈赠,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还有东营的煎饼卷大葱,脆生生的煎饼,配上辛辣的大葱,一口下去,那叫一个爽!
东营人,性格也像那黄河水,既温柔又刚烈。
邻里间,热情好客,你来我往,就跟在四川坝子里摆龙门阵一样,随便找个地儿就能聊上半天。
逢年过节,那更是热闹,鞭炮声声,烟花满天,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跟过年似的喜庆。
虽说离家多年,但心里头那份对东营的牵挂,就像那黄河水,源源不断。
每次回去,都感觉像是回到了温暖的怀抱,亲切、熟悉,还带着那么一丝丝的新奇。
东营,我的家乡,无论走到哪儿,都是我心中永远的骄傲和牵挂。
我的家乡东营800字作文《我的家乡东营》篇一嘿,朋友,你知道东营不?那可是俺的家乡,一个超有魅力的地方呢!东营这地儿啊,在黄河入海口。
黄河就像一条巨龙,蜿蜒着来到这儿,然后一头扎进大海的怀抱。
每次看到黄河水奔腾着流向大海,我就觉得特别震撼。
那黄河水裹挟着泥沙,黄澄澄的,就像大地的颜料倾倒入海,在入海口处形成了独特的景象。
海水是蓝的,黄河水是黄的,它们交汇在一起,就像是一幅天然的油画,一半蓝一半黄,大自然可真是个超厉害的画家,这调色板用得绝了!俺东营还有大片大片的湿地呢。
湿地就像大地的肺一样,滋养着无数的生命。
那里芦苇荡长得老高了,风吹过来的时候,芦苇就像一群穿着绿衣裳的士兵在整齐地敬礼。
各种鸟儿在芦苇丛中安家,叽叽喳喳的,可热闹了。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偷偷跑到湿地附近玩,本来想着去探险,结果差点迷了路。
那芦苇荡就像个大迷宫,我们在里面转来转去,当时心里可害怕了,我就想:“哎呀,这可咋整,不会出不去了吧。
”不过后来还是顺着一些鸟儿飞的方向找到了出来的路。
东营的石油也很出名。
到处都是那种高高的抽油机,一上一下的,就像在给大地磕头似的,所以俺们也管它叫“磕头机”。
我爸就有朋友在油田工作,听他们说在油田工作可不容易了,但也特别有成就感。
毕竟这石油可是咱东营的宝贝,靠着石油,东营发展得也越来越好。
东营的美食也不少呢。
利津水煎包那可是一绝,刚出锅的时候,包子底部煎得金黄酥脆,咬一口,满嘴留香。
我每次吃的时候都顾不上烫嘴,就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三口两口就解决一个。
还有黄河口大闸蟹,那蟹黄多得呀,吃起来特别过瘾。
我就在想,为啥别的地方的蟹就没俺们这儿的肥呢?可能是黄河水特别滋养的缘故吧。
不过呢,东营也有让我觉得不太好的地方。
比如说,有时候空气质量不是特别好,可能是因为石油工业的影响吧。
我就想啊,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东营既发展工业,又能有清新的空气呢?这可真是个头疼的问题。
但不管咋样,东营就是俺的家乡,我还是打心底里喜欢它。
二年级作文我的家乡山东东营示例范文第一篇:《我的家乡山东东营》“哎呀,咱东营可真美啊!”这是我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记得有一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散步。
那天的天气特别好,阳光洒在大地上,一切都显得那么生机勃勃。
公园里的花开得正艳,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五彩斑斓的,好看极了。
我兴奋地在花丛中跑来跑去,爸爸妈妈则在一旁微笑地看着我。
“宝贝,慢点儿跑,别摔着啦!”妈妈温柔地喊道。
“知道啦!”我扭过头回应着妈妈。
跑累了,我就一屁股坐在了旁边的长椅上,大口地喘着气。
“爸爸,给我讲讲咱东营呗。
”我好奇地看着爸爸。
爸爸笑着点了点头,开始给我讲起了东营的故事。
爸爸说,东营是一座很特别的城市。
这里有广袤的黄河三角洲,那可是大自然赋予的宝藏。
还有那波澜壮阔的大海,无边无际,每当海浪拍打着岸边,就像是在演奏一首激昂的交响曲。
“哇,听起来好棒啊!”我忍不住感叹道。
“那当然啦,咱东营还有很多好吃的呢,利津水煎包,那味道,啧啧,别提多香了!”妈妈也加入了进来。
“哈哈,我都流口水啦!”我摸了摸自己的肚子。
我们一家人都笑了起来。
在东营生活的日子里,我感受着这里的一切。
春天,我们会去郊外踏青,感受春风的轻抚;夏天,我们会去海边游泳,享受海水的清凉;秋天,我们会去果园采摘,品尝丰收的喜悦;冬天,我们会窝在家里,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火锅,感受家的温暖。
东营,它就像是我的一个老朋友,陪伴着我成长。
这里的每一条街道,每一座建筑,每一个人,都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
我喜欢走在东营的大街小巷,听听那熟悉的方言,感受那浓浓的烟火气。
我爱我的家乡山东东营,它永远是我心中最美的地方!示例范文第二篇:《我的家乡山东东营》“哎呀,东营可真美呀!”我站在黄河入海口的观景台上,由衷地发出这样的感叹。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爸爸妈妈带我来到了黄河入海口游玩。
一进入景区,我就被那广袤无垠的芦苇荡吸引住了。
微风拂过,芦苇们就像一群群舞者,轻盈地舞动着身姿,发出沙沙的声响。
我的家乡东营作文我的家乡东营作文(通用24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
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的家乡东营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的家乡东营作文篇1我的家乡是美丽的东营,就在黄河三角州那儿。
家乡的冬枣非常有名,冬枣又脆又甜,咬一口,你绝对还想吃第二口。
冬枣不像别的枣,别的枣越红越甜,而冬枣恰恰和别的枣相反,冬枣是越青越脆越甜更好吃。
到冬天,冬枣就大丰收了,到那时,你买些尝尝。
真正的冬枣不是椭圆形的,而是圆圆的像个小苹果。
在东营,数黄河三角州最为壮观,黄河水非常的黄。
黄河边的细沙软绵绵的,只要在上面踩上几下,就会冒出水来。
在黄河入海口的景象更加神奇,水一半黄,一半蓝,美丽极了。
天鹅湖是东营最大的人工湖,同时也是个大水库。
每年冬天,成千上万只候鸟到这儿过冬,海欧处处可见,一只只洁白美丽的天鹅为天鹅湖增添了许多生机。
清风湖的风景也不落后,今年,清风湖的湖边有了人工沙滩,沙滩上有许许多多美丽的贝壳,大大小小,形状不一,千奇百怪,有灰色的、粉色的、金色的、纯白的、橙色的……沙滩边上还有假山,站在高处看,可真美呀,湖边正在建几幢小别墅,三层楼,上面还是露天的,楼下一角的地板是玻璃的。
东营真美!我爱东营。
我的家乡东营作文篇2我的家乡在山东省的东营市,这里虽然比不上文化大都市,却是一个环境优雅、美丽的地方。
东营市的路两旁都栽种的四季常青的松树。
叶片翠绿的冬青,夏天有火红的石榴花,这些花草树木在东营人民自觉爱护下,一天比一天拙壮,到处充满了生气盎然,连顽皮的孩子也不会伤害它的一片绿叶。
还有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清洁工每天给它们浇水。
修枝。
拖肥。
除虫,使它们不断拙壮成长,枝繁叶茂。
春天,天气暖和些了,我们校园里的月季不知何时开出了五颜六色的花。
花池边一排排的树上长出新鲜的嫩叶,它们一年一年的伴着我们不断长大。
我的家乡东营——垦利雪白的芦花在微风中漫天飞舞、美丽的碱蓬一片片铺成红色的地毯,东方白鹳、丹顶鹤等珍稀鸟类在这里繁衍生息,这里便是中国最年轻的黄河三角洲。
井架林立、黑金喷涌,这里便是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所在地。
而我的家乡东营垦利则位于黄河入海口,地处胜利油田腹地,是母亲河——黄河千百万年孕育出来的既古老又年轻的一方沃土。
行驶在黄河三角洲宽阔的道路上,伴随着带着咸味的海风,大片的盐碱地、荒草地以及沿海滩地映入眼底,叫人感叹“造化之神奇”。
当100多年前上海和广州已经成为西方人踏入中国的窗口城市时,黄河三角洲的核心区域还是一片人迹罕至的生长中的湿地。
当代黄河三角洲的第一次大发展,可以追溯至1961年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的发现,大量的油气技术人才和工人涌入这片当年“青天一顶、盐碱一片”的荒凉地带,开始了向地下掘金的拓荒者历程。
黄河三角洲的第二次大发展,应该算是20多年后的1983年———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东营正式建市。
如今的黄河三角洲,迎来了第三次大发展的机遇,正在向“世界的黄河三角洲”进发。
而我的家乡垦利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眼前映入的是CCTV“星光大道”栏目的标志性舞台。
这是2006年9月黄河口文化旅游节为垦利人留下的人文影像。
这一特有纪念意义的标志,如今似乎在昭示着今天的垦利,在黄河三角洲这片风光独特、物华天宝的丰腴之地,已经走在了自己创造的“星光大道”上。
大河口文脉:顺河流动的移民文化印迹“我来到这里,我来到这里,抖落黄沙,披开荆棘,踩一片坚实的土地……我摇着黄河走东西……”——摘自“黄河口之恋”征歌大赛作品集作品《摇着黄河走东西》在今天的垦利人看来,最为我们自豪的还是垦区红色文化。
坐落在垦利县永安镇驻地的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不但再现了革命根据地的风采,更为重要的是展示了垦区移民文化的深厚内涵。
1941年,中共清河区委及八路军山东纵队三旅进驻在以八大组为中心的垦区,建立了党的工作委员会和垦区垦利抗日根据地,当时著名的“八大组”就是现在的永安镇,老一辈革命家许世友、杨国夫都曾在这片土地上战斗过,垦区广大军民为抗日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垦区随之成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稳固后方,被誉为山东的“小延安”。
今天我们垦利人因着不同的地域背景和特色的文化在这里相互激荡,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形成了既具有黄河口宽容、和谐、开放的文化特质,又极具时代气息的独特的垦利人文精神,更重要的是兼容并蓄的黄河口移民文化印迹。
而正是这种同黄河一样有着汇千流纳百川的兼容并蓄文化底蕴,造就了今天的垦利在“加速度创新垦利”的过程中,到处洋溢着时代的气息,促使它迅速壮大的经济、文化和城乡建设,就像身边的黄河,滚滚而来,大气磅礴地延伸在辽阔的三角洲平原上。
大黄河气魄:开放的三角洲创新中加速“喊一声大黄河你浩荡天下走天下……黄河入海流啊黄河入海流,流向大海竞风流,世界就在我家门口。
”走在垦利城镇街头、乡村田园,放眼远眺,全新的变化,全新的冲击,全新的感受,令人心潮澎湃;环顾左右,数不清的变化令人耳目一新。
昔日的荒滩碱洼上,一座座现代化厂房气势恢弘,一个个高科技工业项目活力四溢。
中国万达、垦利石化、胜通、东辰等企业规模迅速膨胀,成为推动黄河三角洲经济发展的骨干企业,而这里和谐包容的人文环境和优越的地理环境,也成就了诸如力诺、帝纱、宏远等一些颇有实力的企业;当初的“垦利洼”,一个个叫得响的品牌诸如“黄河口”牌蜜桃、香瓜,黄河口镇的“万尔”牌杏,胜坨镇的“盛农”牌蔬菜,黄河口“大闸蟹”……让17万习惯了垦荒的垦利农民真正尝到高效生态农业的甜头。
正是这些变化,成为垦利立足今天、大步跨进未来的台阶。
我们垦利都会骄傲地陈述陈述这样的事实:那就是中国最年轻的土地,其实有着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源动力。
“垦利——黄河入海的地方,任何奇迹都可以发生,在这里,我们说黄土可以变成黄金。
”在垦利,这样的豪气并非仅仅表现在决策层身上,长期为黄河气魄影响下的普通垦利人,身上都不缺少身边黄河那般宽容、和谐、开放的胸襟和气质。
对此,德国经济学家辛格先生早在多年前实地考察后,曾感慨万端地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这一黄河口人文地理特质:“在欧洲,根本找不到这么好的三角洲。
黄河三角洲如果得以开发,这里的牛奶和蜂蜜,将像它身边的黄河一样流淌……”也许正是基于斯,垦利才有可能吸引了一大批加工制造业的巨头来这里投资兴业!才有可能让世代垦荒的垦利人将年轻的土地看得比任何时候都无比珍贵!大湿地景观:旅游文化擎起黄河口新海天“那是一个飞翔中候鸟迁徙的地方,那是一个旅途上感情依偎的海港……夕阳亲吻着波浪轻轻摇醒芦苇荡,我在入海口等你,等你在路上……”——摘自“黄河口之恋”征歌大赛作品集作品《等你在黄河口》万里黄河九曲入海,在垦利填海造陆的时间至今已长达1200多年,形成了我国暖温带最年轻、最完整、最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黄河三角洲也因此成为联合国环境署重点保护的全球13处湿地之一。
目前,这个中国最大的三角洲仍在天天生长,造就了无限旖旎的风情。
“垦利,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是上帝馈赠给人类的一颗珍珠。
”垦利人曾倾情地这样写说。
在这里,草原茂密,常有狐兔出没,天空中偶尔飞过的天鹅,和着大海的潮起潮落浅尝低吟;在这里,你会嗅到上万亩槐林吐露醉人的芬芳,你可以欣赏碧波万顷的芦苇荡;在这里,“黄龙入海”的雄壮与长河落日的静谧完美和谐……垦利——它如同一个美丽的“中国结”,系在黄河尾闾渤海之滨,摇曳多姿。
在热爱她的人笔下,垦利如此这般地被华丽修饰着,以至于让真正领略到它真容的来客发自肺腑地感觉到,这种修饰绝非矫情做作之辞,而是由衷感慨所发。
在“长堤看海”、“登亭观河”中,可以见识到“芦花飞雪”、“碱蓬红毯”,一睹“河海交汇”的壮阔。
到长在碱土里的植物柽柳,领略它们“有一寸碱土,便长一份苍劲壮美”的气势,看到它们火一般地在平原上燃烧的激情;看到以泼墨画般气势在广袤的原野上铺展开来的芦苇,漫天遍野、一望无垠,其势浩荡。
如今我们做好了垦利—黄河入海的地方”这张“大名片”。
让垦利走向中国,让垦利走向世界!旅游,这个对垦利县来说潜力巨大却多年滞后的产业,正在打响自己的品牌。
““那是一个飞翔中候鸟迁徙的地方,那是一个旅途上感情依偎的海港,当所有的梦想汇成海浪去簇拥太平洋,夕阳亲吻着波浪轻轻摇醒芦苇荡,我在入海口等你……”黑鸭子组合精心演绎的《等你在黄河口》在垦利每一个角落都能听到。
三位女子的美妙合声,潜移默化的传达着“垦利——黄河入海的地方”这种概念,传达出垦利作为黄河口的醇厚、沧桑、细腻、浪漫的风情和韵味。
在建设景区的同时,专业开发公司纷纷成立,设计和开发了反映黄河口生态文化、民间传统文化的旅游工艺品和纪念品。
罗布麻茶、槐蕾茶、苇编、蒲编等特色产品目前已经成功开发,并对黑陶、老粗布等独具黄河口民间传统特色的工艺品,虾以及虾皮、虾酱、文蛤等河海产品进行了整体包装,形成了五大系列23种产品。
在湿地生态旅游方面,垦利县本着“重在保护”的原则,重点进行苇荡泛舟、掩体观鸟等项目的建设,充分体现出亲近大自然、人与大自然和谐发展的主题,重点实施了黄河入海口风景区南区10万亩湿地恢复、北区游客服务中心和鸟类救护中心主体等旅游项目,建设改造了46.5公里旅游南线道路,基础设施进一步配套完善。
随着资源的挖掘与整合,这里将成为融自然生态、黄河文化、石油景观为一体的旅游“宝地”。
大绿洲新貌:原生态土地上建设和谐家园“情切切,意浓浓,看黄河洗得月光明。
月在水里走,人在画中行,相依相伴手拉手,祥和美满情牵情……再唱河口好风景……”——摘自“黄河口之恋”征歌大赛作品集作品《黄河口小夜曲》风耕耘着碧空,城市里写满诗行,天空下的人们在诗意的城市里恬然栖息。
走进垦利县城中心的黄河广场,似乎走进了一个原生态公园。
人们在这里除了娱乐、散步、小憩,还可以观喷泉、赏胜景,让人感受到现代城市景观建设与城市生态建设的和谐之美。
车行驶在垦利县经济开发区里大道上,视线被窗外的一座座气势恢弘的现代化厂房所吸引。
“如今这里新建项目正接二连三开工,要知道这里可是昔日的荒坡碱地啊。
城市化改造进程,让小城垦利张显出了大气魄和新活力,透露着一派欣欣向荣、千帆竞发的景象。
区域文化是一个地区的财富和灵魂。
融汇河海文化精华、垦区文化精华,垦利的人文环境正日益转化为垦利的城市品牌优势,改变着小城的透视效果。
于是,总有自信的微笑在挥洒在洋溢,这是这片土地最富感染力的表情。
垦利县城所在地,名为“双河”。
俗话说好事成双,行走在垦利城区不难发现,除了“双河”外,这个县城成双的好事还真不少。
其一,县域内竟有两座机场,一座位于永安镇境内的东营民航机场,名永安机场;一座位于黄河口镇境内的小型农用机场黄河口灭蝗飞机场;其二,两个渔港,一个红光渔港,一个小岛河渔港;其三,县城附近横跨黄河的两座大桥,一座胜利大桥,一座东营大桥。
两座大桥飞架南北,正像两道彩虹,而县城又正像一面镜子夹在“双河”之间,正应了李白的两句名诗:“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沿着黄河大堤往东走几里地,就到了胜利大桥,它是中国第一座双钢箱式斜拉公路桥,也是横跨黄河最下游的一座桥。
胜利黄河大桥从侧面远望,犹如一架巨大的竖琴,矗立在碧空原野之间的竖琴,矗立在碧空原野之间,飞架于滔滔黄流之上,飘然欲举,壮丽秀美。
再往东走几里,又有一座大桥——黄河口公路大桥。
桥的建成,启动了整个小城经济的腾飞,对于整个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更是功不可没。
东营黄河口公路大桥,今后它的外延建设规划,将是环渤海高速和威乌高速的一部分,为一座全封闭式大桥,它南径达青岛,北通京津。
可以想得见,待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随着黄河口至北京高速全线通达,开阔而开放黄河口将吸引更多关注的目光。
垦利的建设者们在集中精力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风貌,在保护原生态的前提下建设新家园,在短短几年时间打造出了一座具有现代城市信息的滨海新城。
近些年来,垦利舍得在规划设计上下功夫、花本钱,高起点编制了县城新区规划,实施了胜兴花园、新区民丰湖、民丰路南延等工程,新区框架初步形成。
对青垦路、胜利路进行了绿化,建成了第二水厂、惠能热电、新区热力网,城市功能更加完善。
大力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和环境综合治理活动,市容环境进一步完善。
胜坨、郝家、永安等小城镇规模不断扩大,新建、改造乡村公路202.5公里,54个村庄完成了规划,城乡供水一体化,让全县乡村群众吃上了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的自来水。
垦利人对绿色生活爱得深沉,在他们眼里,“绿色平安”是个永不竣工的工程。
我们列开阵势,在回归自然的路上大步快跑,不断扩大着城市的“绿肺”。
垦利县结合旧城改造开展了大规模的造绿活动,投资近800万元,完成了城北绿化长廊工程和城区绿化工程,建起了全市最大的人工森林公园城北森林公园,绿化面积67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