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件清理职业危害与预防优选稿
- 格式:docx
- 大小:13.26 KB
- 文档页数:4
铸件清理的危害与防护在铸造行业中,铸件的清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清理可以去除铸件表面的杂质与毛刺,提高铸件的精度和质量。
同时,不当的清理方式也会给铸件制造过程带来很多风险和危害。
本文将从危害和防护两方面来介绍铸件清理的注意事项。
铸件清理的危害铸件清理过程中存在多种潜在的危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废气污染铸件的清理通常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如含有铁丝和铁锈的废气。
这些废气通过吸入或接触皮肤会对工人产生损害。
例如,存在大量铁锈的污染空气会导致过敏和呼吸困难。
此外,废气中还可能存在其他有害化学物质,如二氧化硅和镍等。
噪音污染清理铸件是一项嘈杂的工作,通常会产生很高的噪音。
长时间接受噪音对听力和心理健康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特别是用气动工具等发出高强度噪音的清理设备,对工人听力造成的影响尤其严重。
物理伤害铸件清理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和工具往往很重,例如铸铁片和钢丝刷等,如果没有正确使用,会导致物理伤害,如手部划伤和肌肉拉伤等。
此外,清理时可能会弹射、飞溅或掉落小零件,极易造成工人的身体伤害。
化学物质危害铸件清理过程中使用的溶剂、清洗剂和金属表面涂料含有一定数量的有害化学物质。
例如,有些溶剂可能对人体产生神经毒性,誘發头痛、头晕以及意识模糊等症状。
吸入重金属粉尘也可能引起长期的中毒,影响人体内器官的功能,甚至患上癌症。
新型防护方案为了保障工人的健康和安全,铸件清理行业日益重视防护措施的改进,以下介绍一些新型防护措施:声波清洗装置声波清洗装置与传统的水压紫外线清洗机做比较,可使从铸件上去除杂质的效率大幅度提升。
声波清洗装置使用高强度声波波浪,将水中的气泡与杂质迅速分离。
这种方式可以显着降低废气污染和噪音污染的风险。
三防套装三防套装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工作人员在执行专业清洗任务时,能够阻碍各种卡在衣服,鞋子或手套上的污垢粘附物的环保阻挡式防护装置。
三防套装有效预防了由于工人在操作时被铸件碰撞造成身体伤害。
换气净化设备铸件清理时产生的空气污染已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在工厂生产车间建立污染物治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2024年铸造工业安全卫生铸造业、机械制造加工业安全防护措施得当,可以减少或者杜绝职业病的发生,主要应该注意以下七点:一是厂房车间的设计布局应符合GBZ1-xx《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防止各工序、工种之间的职业病危害交叉污染。
如铸造工序中的熔炼炉应放在室外或远离人员集中的场所;铆工和电焊、喷漆涂装工序应分开布置等。
二是铸造应选用低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型砂,并减少手工造型和清砂作业;清砂应采用水爆清砂和水力清砂,安装大功率的通风除尘系统,实行喷雾湿式作业,以降低作业场所空气中的粉尘浓度,工人要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防尘口罩。
三是对热处理和金属熔炼过程中产生化学毒物的设备,要采取密闭措施或安装局部通风排毒装置;对某些淬火、电镀及喷漆涂装或使用胶粘剂等易产生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的工作场所,应制定急性职业中毒应急救援预案,设置警示标识,有关作业人员作业时要佩戴防毒面具或防毒口罩等。
四是要做好铸造、锻造中的气锤、空压机,机械加工中的打磨、抛光、冲压、剪板、切割等高强度噪声设备的治理。
对高强度噪声源可采取集中布置的防噪声措施,并设置隔声屏蔽;对空气动力性噪声源应在进气或排气口采取消声处理措施;对集中控制室和岗位操作室应采取隔声和吸声处理措施;作业人员进入噪声强度超过85dB(A)的工作场所,应佩戴防噪声耳塞或耳罩。
五是对铆接、锻压机、型砂捣固机、落砂、清砂等振动设备,应对设备采取减振措施或对作业人员实行轮换操作。
六是对产生高频、微波等射频辐射的设备可采取屏蔽措施以隔离磁场和屏蔽电场;对微波在工作地点的辐射,可采用反射型和吸收型两种屏蔽方法进行屏蔽。
此外还可采取距离隔离防护措施,对作业人员采取时间防护措施等。
七是要预防高温作业人员中暑。
对铸造、锻造、热处理等高温作业人员,要从工程技术、职业卫生保健、劳动组织管理等方面,采取合理布置与控制热源、供应防暑降温饮料、轮换作业,以及采取在集中控制室和操作室设置空调等一系列综合性预防措施,做好预防工作。
铸造企业职业危害及防治铸造是将熔化的金属注入根据所需工件形状制造的模具中。
在有些情况下,铸型还带有一个型芯,型芯将决定铸件内腔的尺寸。
铸造作业包括:制作模型、制作并组装铸型、熔化和精炼金属、将金属浇入铸型,最后,再清除成品铸件上的附砂和多余金属。
几千年来,铸造技术的基本原理改变甚微,但近代铸造工艺曾经历了相当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现代化,铸造过程已日益机械化和自动化,木模已逐渐被金属模和塑料模所代替。
为满足型芯和铸型制作的许多新工艺的需要,已研制出一些新材料,并使用种类广泛的合金来补充黑色金属铸件的生产。
铸造金属和材料传统的铸造金属有:铁、钢、黄铜和青铜。
近年来的发展使这个范围大为扩展。
现在的铸造金属和合金可包括:铝、钛、铬、镍、镁,以及甚至有毒的金属,如铍、镉和钍。
以往,铸型是用粘土粘结的硅砂制成。
传统上,砂芯由硅砂制成,硅砂由植物油或天然糖粘合而成,经过烘烤获得必要的硬化。
现代铸造的先进技术,使制作铸型和型芯的新工艺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铸造过程中,根据设计图纸制作与成品铸件形状一致的模型。
同样,根据图纸制成型芯盒,用以制作决定成品铸件内部形状的合适型芯。
砂型铸造仍然是应用最广的方法,但有大量的其他铸造技术可供铸造工作者采用。
这些技术包括:使用铁质或钢质铸型的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将通常为轻合金的熔融金属在70~7000千克力/厘米2的压力下注入一金属铸型内;熔模铸造,为每个特制的铸件作一个蜡模,蜡模外部涂以耐火材料,形成一个可将金属注入其内的铸型。
金属或合金在熔炉内熔化和制备,熔炉可以是冲天炉、转炉、反射炉、坩锅炉、电弧炉、感应电炉等。
为检验熔融金属的质量而进行冶金或化学分析后,熔融金属通过钢包注入或直接注入组装的铸件中。
待金属冷却后,拆除铸型,如有型芯,还需清除型芯(脱膜或落砂),再对铸件进行清理和修理(切除浇口,进行喷丸或水力清砂,以及其他打磨方法)。
某些铸件需要进行焊接、热处理和油漆后,才能符合客户的技术要求。
企业职业危害与预防之锻造范文锻造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加工工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汽车制造、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等行业。
然而,由于锻造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职业危害因素,给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正确的预防措施和管理制度对于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探讨锻造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首先,锻造过程中的高温环境是一种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
在锻造车间中,温度通常超过50摄氏度,且火花、火焰和高热辐射密集,容易造成工人的中暑、热疲劳等症状。
为了降低高温环境对工人的危害,应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首先是加强通风换气,确保车间内空气流通,减少温度升高和热辐射的积累;其次是合理安排工人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另外,还可以为工人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如防火服、防高温手套等,有效降低高温对工人的伤害。
其次,锻造过程中的噪声也是一种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
在锻造过程中,金属与模具的碰撞和金属粉末的喷射会产生较高的噪音,对工人的听力健康造成威胁。
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减少噪声对工人的影响:首先是在源头上采取降噪措施,如使用降噪设备减少金属与模具的碰撞声音;其次是提供个人防护设备,如防噪耳塞等,保护工人的听力安全;另外,还需要定期进行职业卫生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噪声过大的问题。
另外,锻造过程中的粉尘、烟尘和有害气体也是职业危害的重要因素。
在锻造过程中,金属加热、冷却和碾压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烟尘,金属的氧化反应也会释放出有害气体,对工人的呼吸系统和健康造成威胁。
为了减少这些危害,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首先是加强通风换气,确保车间内空气清新;其次是加强个人防护,工人应佩戴防尘口罩、防毒面具等;另外,还应定期对车间进行清洁和除尘,减少粉尘和烟尘的积累。
此外,锻造过程中的机械设备也是产生职业危害的因素。
在锻造过程中,各种机械设备可能存在缺陷,如传动部分的松动、电气设备的故障等,由此导致的意外事故对工人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YF-ED-J1161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铸件清理的危害与防护实用版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示范文稿)二零XX年XX月XX日铸件清理的危害与防护实用版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铸件脱模作业包括拆除型箱或模箱并清除大部分型砂。
对铸件进行清理、修理、铲凿、磨光等工序都是铸造业中最危险的工作之一。
一般的铸造危害以及喷砂和喷丸在各有关条目中分别论述。
有关的各种工艺过程,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名称,但可概括分类如下:1)修整——包括用手工工具或便携式风动工具将粘结在铸件上的型砂、芯砂、浇口、冒口、毛刺及其他易于处理的物体剥除、粗分离、铲除或清除。
2)清理——包括用手工凿、风动工具及钢丝刷清除型砂、毛边和多余的金属,如去除气孔、浇口凹陷、铸件表面粘砂和其他无用沾污物,以及铸件的手工清理。
在铸钢、铸铁和有色金属铸造车间中,清理方法均很相仿。
但钢铸件由于有粘熔砂,其修整与清理工作存在特殊的困难,而在铁铸件和有色金属铸件上则没有粘熔砂。
某些调查表明,大型钢铸件上的熔砂可以含有方晶石。
用各种磨光工具来磨光毛糙的铸件。
砂轮可装在固定于地面上或带基座的砂轮机上,亦可装在移动式或悬挂式砂轮机上。
固定基座式砂轮机是用于容易处理的较小铸件;而移动式砂轮机、表面盘形砂轮、杯形砂轮和锥形砂轮则有多种用途,包括磨光铸件内表面;悬挂式砂轮主要用于需要去除大量金属的大型铸件。
铸件清理的危害及预防铸件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制品,它们通常是由金属或其他合金材料制成的。
在铸件生产过程中,会使用一些化学剂来清洗它们,以确保其表面光洁度和表面处理效果。
然而,铸件清洁的过程可能会导致一定的危害,下面将介绍这些危害以及如何预防它们。
铸件清理的过程在铸件清洁的过程中,有些化学剂是常用的,包括研磨剂、抛光剂、酸洗剂、碱洗剂和溶剂。
研磨剂和抛光剂一般用于去除表面的氧化皮和划痕,以使铸件表面更光滑,便于进行后续的表面处理。
酸洗剂和碱洗剂用于去除沉积在铸件表面的污垢和氧化层。
溶剂用于去除表面的油污和其他残留物。
铸件清理的危害化学毒性铸件清理过程中使用的化学剂往往含有有毒物质。
例如,酸洗剂可能含有氢氟酸和盐酸,碱洗剂可能含有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溶剂可能含有苯和甲苯等。
这些化学物质都具有一定的毒性,对人体健康、大气环境和水体都有潜在危害。
环境污染铸件清理的过程还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气,其中含有很多有害物质,例如酸性废液、碱性废液和挥发性有机物。
这些废水、废气无法直接排放到环境中,需要经过特殊处理才能达到排放标准。
人身伤害在铸件清理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可能因为暴露在化学剂的环境中,而导致出现眼睛、鼻子、喉咙等部位刺激性、腐蚀性的症状。
如果没有任何的防护措施,患者容易因为病情恶化导致病情恶劣,甚至可能导致患者的生命危险。
铸件清理危害的预防预防化学毒性当操作人员接触到化学剂时,应该注意安全,同时防止暴露在接触毒性反应的环境中。
在使用化学剂时,一定要戴上手套和口罩、护目镜等防护措施,以防止化学剂直接接触到人体。
环境污染的预防为了减少废水和废气对环境的危害,铸件清理工作应该在经过处理过程后进行,对于环境产生的污染应该通过安全处理才能达到环境排放标准。
人身伤害的预防在铸件清理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应该注意危险因素,特别是在剩下粉尘和化学剂的时候,应该打开排气设备,保持空气新鲜。
同时,裸露在剩余铸件附件的情况下,必须保持防护措施,穿好防护服,以防止化学剂和剩余铸件产生伤害。
铸造职业危害分析铸造作为一项古老而重要的制造工艺,在现代工业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铸造过程中存在一些潜在的职业危害,对从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构成威胁。
本文将对铸造职业危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防护措施,旨在帮助从业人员减少职业风险。
1. 金属熔炼和铸造过程中的危害铸造的核心过程之一是金属的熔炼和铸造,这涉及到高温、有害气体和金属溅射等危险因素。
首先,金属熔炼过程中会产生高温。
从业人员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容易导致热应激,引发中暑和其他健康问题。
其次,熔炼金属时,金属表面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这些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具有毒害作用。
工作场所的通风设备不足可能会导致有害气体积聚,加剧职业风险。
此外,金属熔炼和铸造过程中产生的金属溅射也是一种潜在的伤害来源。
金属溅射可能会引起皮肤烧伤、眼部损伤等。
2. 废弃物处理过程中的危害铸造过程中还涉及废弃物的处理,如废弃型砂、废铸件、废砂浆等。
这些废弃物在处理过程中可能会对从业人员产生危害。
首先,废弃物中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化合物等。
直接接触这些有害物质可能对健康造成损害。
其次,废弃物的处理方式也可能引发其他风险。
例如,废砂浆的处理可能导致粉尘扬起,工人吸入粉尘后可能患上呼吸系统疾病。
3. 机械设备操作中的危害铸造过程中使用各种机械设备,如铸造机、机械臂等。
机械设备操作不当可能引发伤害。
首先,机械设备运转过程中存在夹伤、撞伤等危险。
从业人员未正确操作机械设备可能会导致手指夹伤、身体部位受伤等。
其次,机械设备维护不当也可能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构成威胁。
例如,机械设备缺乏定期维护可能会导致设备故障,进而引发意外事件。
4. 铸造行业的职业病问题除了上述具体的职业危害,铸造行业还面临着一些慢性职业病问题。
例如,长期接触有害气体和金属粉尘可能导致职业性肺病,如铸造工人肺、金属尘肺等。
此外,长期工作于高温环境中可能引发内分泌紊乱、皮肤疾病等职业病。
铸造车间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铸造车间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包括以下几类:1.粉尘:铸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特别是在型、芯砂运输、加工过程中,打箱、落砂及铸件清理等环节,粉尘浓度较高。
长期吸入这些粉尘会对呼吸系统造成危害,严重时可能引发尘肺病。
2.高温和热辐射:铸造过程中涉及高温金属和熔融物,会产生大量的热辐射,特别是在夏天,车间内的温度经常达到40多度,影响生产,还易使人发生中暑。
3.有害气体:在用焦炭熔化金属以及铸型、浇包、浇注等过程中,会产生能引起呼吸道疾病的二氧化硫;型芯干燥室受热达200~250℃,浇注铁水型芯受热达1000℃时,油质挥发出能引起急性结膜炎和上呼吸道炎症的丙烯醛蒸汽;在浇注铸型时,型芯和涂料中的各有机物质都能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
4.噪声和振动:铸造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可能会产生噪声和振动,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可能会对听觉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还会引发砸伤、碰伤等事故。
为了控制这些职业危害因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防尘:铸造车间应优先选用低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型砂,并减少手工造型和清砂作业。
对于粉尘浓度较高的岗位,如清砂,应重点防护,如安装大功率的通风除尘系统,实行喷雾湿式作业,以降低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
此外,工人应配戴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防尘口罩。
2.防高温:铸造车间应合理布局热源,采取隔热措施,如使用水幕、隔热水箱等。
同时,要加强通风换气,降低车间内温度。
对于高温岗位,应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工作。
3.防毒:对于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的设备和工序,应采取密闭措施或安装局部通风排毒装置,防止有害气体逸出。
对于产生高浓度有害气体的岗位,应制定应急救援预案,设置警示标识,配备防毒面具或防毒口罩等。
4.减振降噪:对于噪声和振动较大的设备和工序,应采取减振降噪措施,如使用减振器、隔声罩等。
同时,要加强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保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减少噪声和振动的产生。
总的来说,铸造车间的职业危害因素较多,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控制措施来保障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铸工尘肺及其预防范本铸工尘肺是一种常见的职业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给铸工的职业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预防铸工尘肺的发生,我们需要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下面将从职业危害的认识、防护设施的配置、人员培训与管理等方面,介绍铸工尘肺的预防范本。
一、职业危害的认识铸工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是引发铸工尘肺的主要原因。
铸工过程中的铸造、清理、修整等操作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其中含有的游离二氧化硅颗粒是最为危险的。
这些颗粒会进入铸工的呼吸道,长期积聚在肺部,引发尘肺疾病。
因此,铸工对职业危害的认识非常重要。
二、防护设施的配置为了预防铸工尘肺的发生,企业需要配备适当的防护设施,有针对性地减少粉尘对人体的伤害。
1. 空气净化设备:企业应该安装高效的空气净化装置,能够有效过滤和清除空气中的粉尘颗粒。
这样可以保持铸工环境的清洁和空气的新鲜。
2. 粉尘控制设备:在铸工过程中,应配备各种粉尘控制设备,如抽吸罩、通风设备、风帘等,可以将粉尘排放到室外或集中处理,减少工作区内粉尘的浓度。
3. 个人防护设备:铸工应该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如防尘口罩、工作服、手套等。
这些设备能够减少粉尘直接接触皮肤和呼吸道的机会,保护铸工不受粉尘的侵害。
三、人员培训与管理铸工尘肺的预防不仅需要依靠设备和技术手段,还需要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1. 培训:企业应该定期对铸工进行相关的职业危害知识培训,提高其对尘肺疾病的认识和预防措施的了解。
培训内容包括尘肺的危害、防护设施的正确使用方法、个人防护措施等。
2. 健康监测:企业应定期对铸工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尘肺疾病的早期症状,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3. 严格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对铸工操作的监督。
对违反职业卫生规定的行为,及时进行纠正和处理。
四、铸工尘肺预防的有效性评价铸工尘肺预防的有效性可以通过以下指标来评价:1. 发病率:铸工尘肺的发病率是评价预防措施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
预防措施的有效性体现在发病率的下降,说明粉尘控制和个人防护措施的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
铸造车间职业性危害因素与预防1.生产过程按铸件所用金属的种类,铸造生产可分为黑色金属铸造(铸铁、铸钢)和有色金属铸造(铜、铝合金、镁合金等)。
若按工艺过程的特点,可分为砂型铸造、泥模铸造、金属铸造型铸造、蜡型铸造和真空铸造等,其中以砂型、蜡型和泥型最常用。
铸造车间的整个生产过程可分以下几个阶段:炉料及型砂的准备、熔炼金属、制型、将熔融的金属浇注到模型中、打箱、由模型中取出铸件、清理和修整铸件(图9-4)。
1)型砂调制:型砂是由砂、焦炭、焦炭粉及有机物质组成。
由于铸造及干湿型不同,其成分亦不一样。
型砂的制成要经过碾碎、过筛混合等一系列过程,这些操作过程,在较大的机械制造厂中,大部分都是机械操作,如使用碾碎机、电动筛等。
在中小型工厂还有用手工操作者。
2)制型:制型是按所要求的铸件形状,预先在木工车间做出木制模型。
制砂型时,先将铸件的模型嵌到砂箱里,而后向砂箱内充填型砂、捣实,取出模型并加以修饰而成砂型。
3)砂芯的准备和干燥:为使铸件内部留出空隙,用特殊调制的砂土做成砂芯,把它放到制成的砂型中。
砂芯的基本材料是砂、粘土、有机物质、水、植物油或矿物油等。
4)熔炼和浇铸。
熔炼是在专门的冲天炉内进行。
炉内温度一般是1300~1400。
C。
铁水流入铁水包后,用机械或人工将铁水包运到砂型处,将铁水浇人模型中。
5)铸件的打箱、清理和修整。
砂箱浇铸后,冷却数小时,然后用人工或振动落砂机方法将铸件由砂型中取出。
打箱后还要把铸件上的砂土与毛刺清除掉。
铸件的修整工作一船是用铁棒、钢刷、手凿、风凿等工具。
小型铸件用滚筒清砂机进行清理,大型铸件在喷砂室内进行,过去用石英砂喷砂,现多用铁砂代替。
有些小型定型铸件或比较精密的铸件,目前多用蜡型铸造,其主要生产过程如下:首先用铁模制成蜡型并焊成蜡型组,然后涂敷耐火材料(水玻璃、石英粉)、硅砂(二氧化硅)并进行化学硬化(用氯化铵),用热水溶掉蜡型组中的蜡后则成蜡壳。
这样的型壳经过高温焙烧除去了水分和发气物质,并提高了其强度。
铸件清洗的职业危害及防护铸件脱模作业包括拆除型箱或模箱并清除大部分型砂。
对铸件进行清理、修理、铲凿、磨光等工序都是铸造业中最危险的工作之一。
一般铸造危害以及喷砂和抛丸在相关项目中分别进行了讨论。
有关的各种工艺过程,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名字,但可概括分类如下:1)修整——它包括用手工工具或便携式气动工具粘合到铸件上的型砂、芯砂、浇口、冒口、毛刺及其他易于处理的物体剥除、粗分离、铲除或清除。
2)清理——包括用手工凿、风动工具及钢丝刷清除型砂、毛边和多余的金属,如去除气孔、浇口凹陷、铸件表面粘砂等无用污垢,以及铸件的手工清理。
在铸钢、铸铁和有色金属铸造车间中,清理方法均很相仿。
但钢铸件由于有粘熔砂,其修整与清理工作存在特殊的困难,然而,铸铁件和有色金属铸件上没有熔砂。
某些调查表明,大型钢铸件上的熔砂可以含有方晶石。
用各种磨光工具来磨光毛糙的铸件。
砂轮可装在固定于地面上或带基座的砂轮机上,亦可装在移动式或悬挂式砂轮机上。
固定基座式砂轮机是用于容易处理的较小铸件;而移动式砂轮机、表面盘形砂轮、杯形砂轮和锥形砂轮则有多种用途,包括磨光铸件内表面;悬浮砂轮主要用于需要去除大量金属的大型铸件。
此外,铸件清洗车间可采用各种焊接工艺。
最常用的有氧乙炔火焰切割、电弧焊、碳弧气刨、氧熔剂表面清理、以及一种较新发展的工艺——等离子切割。
这些方法主要用于烧去内浇口、铸件修整、以及切割与表面清理。
在小型铸造厂,铸件清洗可以在车间的其他工序旁边进行;但在大型铸造厂,通常有单独的铸件清理车间。
危险和防护事故砂轮爆裂或破碎可造成致命或极其严重的伤害:如果固定基座式砂轮机的砂轮与支架间有一间隙,手或前臂可能会被夹住并压碎。
在任何阶段,眼睛不加保护都有危险。
地坪保养不良或有障碍物,会导致滑跌或摔跌事故,特别是当工人搬运重物时更易发生事故。
物件坠落或重物跌落可能导致足部受伤。
一旦割破及擦伤;总有随后发生感染的危险。
不正确的提升与搬运方法会引起扭伤和劳损。
铸件落砂及清理的安全技术范文在铸造行业中,铸件落砂及清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铸件落砂是指将铸件从砂模中取出的过程,而清理则是指清除铸件表面的砂粒和其他杂质的过程。
这两个环节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需要严格遵循相关安全技术规范。
以下是一个关于铸件落砂及清理的安全技术范文,供参考。
一、铸件落砂安全技术1. 落砂设备的安全操作(1)落砂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接受专业的培训,熟悉设备的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2)在落砂设备使用前,必须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转,不存在任何故障和隐患。
(3)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头盔、安全眼镜、耳塞等,以防止受伤和避免噪音对听力的损害。
(4)操作人员应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改变设备的参数和工作方式。
(5)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要保持警觉,注意观察设备的运行状况,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查。
2. 铸件的取出和堆放安全(1)在铸件取出时,必须使用专门的工具和设备,如吊装设备、铸件夹具等,以保证操作安全。
(2)操作人员必须确定好铸件的重心和承重能力,确保铸件在取出和堆放过程中不发生倾倒和坠落等意外情况。
(3)在铸件堆放时,要根据铸件的重量和尺寸合理安排堆放的位置和高度,以避免堆垛不稳引起的意外。
(4)铸件堆放区域要保持整洁,不得有杂物堆放,以免影响操作人员的工作和安全。
二、清理安全技术1. 清理设备的安全操作(1)清理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了解设备的操作流程、安全注意事项和紧急处理方法。
(2)清理设备的使用前要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正常状态,不出现故障和危险。
(3)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眼镜、面罩等,以保护手部和面部免受伤害。
(4)操作人员应在清理设备停止运转后进行操作,不得在设备运转时进行清理和维护工作。
2. 清理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1)在清理过程中,应确保清理设备的电源已切断,并进行有效的电气隔离,以避免电击和其他电气风险。
铸工尘肺的危害及预防在铸造生产过程中,由于对型砂的粉碎、搅拌、运输和使用及砂箱的拆开,清砂和清理铸件时都可以产生大量的粉尘,引起的尘肺,统称为铸工尘肺。
铸工尘肺应当是指吸人含游离很低的黏土、石墨、煤粉、石灰石和滑石粉等混合性粉尘而引起的尘肺,发病工种主要是指砂型制造工。
如果铸工不是独立的工种,也从事其他工序或接触二氧化硅含量在70%以上,应称为矽肺。
2.接触机会与健康危害机械工业:铸造型砂、模型、熔炼、造型、浇铸、落砂、铸件清理、压铸铸造、熔模铸造、铝合金、铜材零部件(制品)灯的铸造。
在生产过程中,型砂的粉碎、搅拌、运输和使用以及砂箱拆开、清砂和清理铸件时都可吸入大量的粉尘。
铸工接触的粉尘含二氧化硅含量低,以碳素类粉尘和硅酸盐类粉尘为主,病变主要在细支气管和小血管周围有大量的尘细胞灶,以及由尘细胞、粉尘和胶原纤维形成的粉尘纤维灶,在粉尘灶周围伴有肺气肿,肺泡坏死样改变。
3.临床表现早期轻微胸闷、胸痛、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且发病缓慢。
随着病变的进展,上述症状逐渐加重,低氧血症者,稍活动就会发生呼吸困难,伴口、唇、甲端紫绀,需要氧疗才能维持生命。
合并慢性支气管炎及肺部感染,咳嗽咳痰频繁,出现脓痰。
治疗不及时晚期合并肺心病,心衰,出现双下肢水肿、腹胀,食欲下降、乏力。
查体:早期多无异常体征,以后病情加重,可听到呼吸音降低,两下肺细小干湿啰音。
晚期紫绀、颈静脉怒张、肝大腹水、心律失常。
x射线胸片:两肺中下肺区出现不规则小阴影。
特点是以T阴影为多,形成粗网状或蜂窝状,而S阴影相对较少见。
随着病变的进展,不规则小阴影逐渐增多增密,且向两肺中上肺区发展。
圆形不规则小阴影也逐渐增多,病变初期肺功能多属正常,以后逐渐出现阻塞性或以阻塞性为主的通气功能障碍。
4.救治原则与其他处置参见矽肺。
5.预防、安全与劳动保护参见矽肺。
铸工尘肺的危害及预防(二)铸工是一种常见的职业,但与之相关的健康问题也较为突出,其中尘肺疾病是铸工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
企业职业危害与预防之锻造范文锻造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加工工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汽车制造、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等行业。
然而,由于锻造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职业危害因素,给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正确的预防措施和管理制度对于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探讨锻造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首先,锻造过程中的高温环境是一种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
在锻造车间中,温度通常超过50摄氏度,且火花、火焰和高热辐射密集,容易造成工人的中暑、热疲劳等症状。
为了降低高温环境对工人的危害,应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首先是加强通风换气,确保车间内空气流通,减少温度升高和热辐射的积累;其次是合理安排工人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另外,还可以为工人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如防火服、防高温手套等,有效降低高温对工人的伤害。
其次,锻造过程中的噪声也是一种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
在锻造过程中,金属与模具的碰撞和金属粉末的喷射会产生较高的噪音,对工人的听力健康造成威胁。
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减少噪声对工人的影响:首先是在源头上采取降噪措施,如使用降噪设备减少金属与模具的碰撞声音;其次是提供个人防护设备,如防噪耳塞等,保护工人的听力安全;另外,还需要定期进行职业卫生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噪声过大的问题。
另外,锻造过程中的粉尘、烟尘和有害气体也是职业危害的重要因素。
在锻造过程中,金属加热、冷却和碾压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烟尘,金属的氧化反应也会释放出有害气体,对工人的呼吸系统和健康造成威胁。
为了减少这些危害,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首先是加强通风换气,确保车间内空气清新;其次是加强个人防护,工人应佩戴防尘口罩、防毒面具等;另外,还应定期对车间进行清洁和除尘,减少粉尘和烟尘的积累。
此外,锻造过程中的机械设备也是产生职业危害的因素。
在锻造过程中,各种机械设备可能存在缺陷,如传动部分的松动、电气设备的故障等,由此导致的意外事故对工人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2024年铸工尘肺及其预防在铸造生产中长期接触粉尘所引起的尘肺统称为铸工尘肺。
铸造生产是机械工业的重要部分,分为黑色金属铸造和有色金属铸造。
整个生产过程中都有烟尘产生,配砂、落砂、打箱及清砂几个环节粉尘最大。
即使在具有良好的控尘设施和清理作业的现代化车间,也会产生粉尘。
落砂、清砂的粉尘难以控制。
修理耐火材料也会产生粉尘,所以铸造工人患尘肺病比例很高。
其中,型砂原料为天然砂、粘土、石英砂等,含二氧化硅一般在70%以上,石英砂达90%~97%。
此外还用到石墨、煤粉及滑石粉等,因此铸工尘肺属混合性尘肺。
各工种之间接触的粉尘区别很大,发生的尘肺也有所不同。
铸钢的清砂工常发生典型的矽肺,发病工龄短,进展快;铸铁车间发生的尘肺,发病工龄长,病情发展缓慢。
铸造防尘这里主要指普通砂型铸造和以石英砂为造型材料的特种铸造的防尘。
两者都要用砂预制成所需形状、大小的铸造模型,再把熔炼成液体的金属浇进铸模里,铸成铸件。
工序包括:①造型配砂;②造型;③溶化;④浇铸;⑤开箱;⑥清砂;⑦旧砂回用。
其中,造型配砂、造型、开箱、清砂和旧砂回收等过程均可接触粉尘。
相应的防尘措施如下:⑴配砂工防尘:型砂配制应采用密闭方式,砂的破碎、分筛、混碾、清理等设备均应采取密闭措施,并根据粉尘污染情况,分别采取局部密闭、整体密闭、和密闭小室等;如混砂机、筛砂机、带式输送机应配制密闭罩;砂的输送宜采取密闭化、管道化、机械化、自动化,减少运送点,避免人工装卸;卸料落差大于1米时,用倾斜溜管密闭导料槽,混砂采用密闭混砂机;如工艺允许,粉尘作业区可采取地面洒水,砂料在装卸、转运、破碎、分筛过程中可采用喷水雾降尘;⑵翻砂造型和制芯防尘:粉尘污染相对较小,对于北方在非采暖季节最小风向的下风侧,在采暖的地方在全年最小风的的下风侧;在制芯的上部或侧面设排风罩,调整适当的排风量,保持适当的风速,把产生的粉尘收集处理;⑶打箱(也叫落砂)及清砂防尘:不宜采用就地落砂,在设有排风罩的落砂点开箱落砂,特大铸件需要就地开箱落砂的,可采取铸件浇水湿法落砂和喷水雾降尘,并加强个人防护(口罩),用机器开箱落砂机,如:震动落砂机、滚筒落砂机、应设有符合要求的排风罩和吸尘罩等除尘设备,把产生的粉尘收集处理,也可以采用水力砂机落砂,减少扬尘;清砂指清理铸件表面上的砂,在全密闭和局部密闭的情况下进行清砂,砂轮机宜采用自带除尘装置的,另外还可以在工作台侧面设排风罩,排风量可按罩口风速11.3m/s,把清砂产生的粉尘收集处理;⑷旧砂回用防尘:通过落砂机完成铸件与砂分离,回收的旧砂经处理与新砂混合再用。
铸件清理职业危害与预
防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铸件清理职业危害与预防铸件脱模作业包括拆除型箱或模箱并清除大部分型砂。
对铸件进行清理、修理、铲凿、磨光等工序都是铸造业中最危险的工作之一。
一般的铸造危害以及喷砂和喷丸在各有关条目中分别论述。
有关的各种工艺过程,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名称,但可概括分类如下:
1)修整——包括用手工工具或便携式风动工具将粘结在铸件上的型砂、芯砂、浇口、冒口、毛刺及其他易于处理的物体剥除、粗分离、铲除或清除。
2)清理——包括用手工凿、风动工具及钢丝刷清除型砂、毛边和多余的金属,如去除气孔、浇口凹陷、铸件表面粘砂和其他无用沾污物,以及铸件的手工清理。
在铸钢、铸铁和有色金属铸造车间中,清理方法均很相仿。
但钢铸件由于有粘熔砂,其修整与清理工作存在特殊的困难,而在铁铸件和有色金属铸件上则没有粘熔砂。
某些调查表明,大型钢铸件上的熔砂可以含有方晶石。
用各种磨光工具来磨光毛糙的铸件。
砂轮可装在固定于地面上或带基座的砂轮机上,亦可装在移动式或悬挂式砂轮机上。
固定基座式砂轮机是用于容易处理的较小铸件;而移动式砂轮机、表面盘形砂轮、杯形
砂轮和锥形砂轮则有多种用途,包括磨光铸件内表面;悬挂式砂轮主要用于需要去除大量金属的大型铸件。
此外,在铸件清理车间中可能要采用各种焊接工艺。
最常用的有氧乙炔火焰切割、电弧焊、碳弧气刨、氧熔剂表面清理、以及一种较新发展的工艺——等离子切割。
这些方法主要用于烧去内浇口、铸件修整、以及切割与表面清理。
在小型铸造厂,铸件清理可在某一车间内其他工序旁进行;但在大型铸造厂,通常有单独的铸件清理车间。
危害及其防护
事故砂轮爆裂或破碎可造成致命或极其严重的伤害:如果固定基座式砂轮机的砂轮与支架间有一间隙,手或前臂可能会被夹住并压碎。
在任何阶段,眼睛不加保护都有危险。
地坪保养不良或有障碍物,会导致滑跌或摔跌事故,特别是当工人搬运重物时更易发生事故。
物件坠落或重物跌落可能导致足部受伤。
一旦割破及擦伤;总有随后发生感染的危险。
不正确的提升与搬运方法会引起扭伤和劳损。
维修不良的起重设备可能损坏而导致材料坠落于工人身上。
保养不良或未经接地的电气设备,尤其是手持式电动工具,会造成电击事故。
必须保证高标准的管理,提供设计和养护优良的地面和通道,并应特别注意清除地面上永久的和临时的障碍物。
机器,尤其是砂轮机的所有危险部件均应有合适的机械防护设施。
在固定基座式砂轮机的砂轮和支架之间的危险间隙应予以消除,对砂轮机进行维修保养或调节速度(对移动式砂轮需要特别注意)时,应密切
注意所有的预防措施。
应对所有电气设备和接地装置进行严格维护。
应教会工人使用正确的提升和搬运技术,并应使工人掌握如何将重物挂在起重机吊钩和其他起吊设备上。
还应提供合适的个体防护用品,例如眼睛和面部的以及足和腿部的防护用品。
应准备包括轻伤在内的迅速急救的设施。